- 相關推薦
需要多少錢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需要多少錢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需要多少錢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掌握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口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2、理解乘法的意義,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掌握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乘法
教學難點:
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口算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出示上節(jié)課所學的口算乘法練習。
二、新授。
1、出示掛圖,引導學生觀察。
2、教師提出問題:賣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3、教師板書學生的方法,并問:123怎樣計算?
4、學生將答案寫在書上。
5、出示第二個問題: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
6、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怎樣計算:153與123有什么不同
7、學生將答案寫在書上
三、練習。
完成P3第1~4題
1、2題可獨立完成。
2、4題對部分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可適當?shù)妮o導。
四、評價
你覺得這節(jié)課學得怎樣?哪些地方還需要提高?
學生聽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學生仔細觀察圖片,說說圖片中的數(shù)學信息。
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并列出算式:1、12+12+12=361、123
學生獨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計算方法。教師板書:103=3023=6所以123=36
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式并嘗試解答。
這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學生可以用筆算的計算順序來解答也可有其他的方法,必須掌握扎實,多復述。
做完后小組交流
學生自評、互評。
板書設計:
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
123=36153=45
103=3023=6103=3053=15
30+6=3630+15=45
需要多少錢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需要多少錢?》是小學數(shù)學北師大版第一單元《乘除法》(積在百以內的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中的內容。本單元的學習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乘除法的基礎上展開的,它是學習筆算多位數(shù)乘除法的基礎。在《需要多少錢?》這一教學中,主要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積在百以內的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為今后學習作鋪墊。
二、學情分析
三(2)班共有42人,從二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質檢成績看,成績倒不盡如人意,平均分只有40多分,對表內乘法口訣大部分學生能較為熟練地背誦,但對乘法意義的理解比較含糊。因此本課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積在百以內的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探索兩位乘一位數(shù)(積在百以內)的口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運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結合具體情境,感知乘法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知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2)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取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樹立自信心。
四、教學重難點
1、兩位乘一位數(shù)(積在百以內)的口算方法。
2、能用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五、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教師出示教學情境圖并問: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小組交流后提出:
。1)3個小朋友每人買1個泳圈要多少元?
。2)3個小朋友每人買1個球要多少元?
。3)買1個泳圈和1個球一共需要多少元?
(4)用100元錢可以買幾個泳圈、幾個球?
。ǘ┨剿餍轮,解決問題
師:這節(jié)課我們先解決“買3個泳圈需要多少錢?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的問題。
師:①買3個泳圈需要多少錢?
、谫I3個球需要多少錢?
師:你是怎么算的?
師:板書課題:“兩位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
。1)列式計算,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算法。
。3)學生說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4)觀察小結:這道題與以前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揭示課題)
(三)鞏固練習
師:指導學生完成第5頁1—4題。
學生完成后全班交流。
。ㄋ模┤n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六、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兩位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經歷了探索多種算法和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立性與靈活性,通過知識的應用,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后我想:我們的教學,就應從我們的學生實際出發(fā),抓好最基本的口算、計算是我們的根本任務,那些偏難的“題!,我們棄之遠曰!
需要多少錢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經歷多種算法的過程,并能正確計算。
2、理解乘法的意義,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具體情境中應用乘法,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乘法。
教學難點: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進位)口算。
教材分析:此部分教學是建立在乘法口訣的基礎之上,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探究了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的計算方法。在組織討論交流時,要倡導算法多樣化,對于口算方法,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就行。
學生分析:東新一小學位于大慶市薩爾圖區(qū),師資力量雄厚,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正趨于完善,學生生源較好。所執(zhí)教的三年一班共有學生40人,學生已使用北師大教材兩年,他們喜歡上數(shù)學課,善于獨立思考,同時樂于合作交流,該班學生課上表現(xiàn)極為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學生敢說敢想,愿意發(fā)表獨立見解,有較好的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磁力板、圖片、膠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星期天,淘氣、笑笑還有他們的好朋友一起到海邊玩,在海邊的附近商店里,他們買了好多東西,想請大家?guī)椭阋凰阋还残枰嗌馘X?你們愿意嗎?(出示掛圖)
(意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拉進數(shù)學與生活的距離,為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奠定基礎)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圖,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數(shù)學信息?(明確游泳圈每個12元,球每個15元)
。2)分析數(shù)學信息,并根據(jù)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在小組之間交流。
(3)以小組形式反饋問題,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幫助解決。(引出問題“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ㄒ鈭D:通過自主探究,使學生經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引出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4) 探究“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這個問題,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之后和小組交流。
。5)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交流中教師鼓勵算法不同的同學。
對于帶有一般性的計算方法應引導學生予于關注。
。ㄒ鈭D:通過這種互問答的學生交流形式,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互相促進,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數(shù)學思考的能力。體驗算法的多樣性,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2探索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進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用已經找到的方法獨立完成“試一試”進行鞏固。
。2)學生探索進位口算方法,獨立列出算式,嘗試解決。
。3)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
。ㄒ鈭D: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培養(yǎng)學生獨立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實踐應用, 拓展延伸
1完成“練一練”的'第1、2題。
。ㄏ茸寣W生獨立計算,再讓學生說說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
2.“愛新小學”的師生,下個月要來我們這里參觀,我們給小伙伴們準備了一些禮物。磁力板顯示圖片:筆記本4元 、鉛筆盒21元、書包56元 、字典42元 、故事書13元 。教師說明:每個同學只能選購一種東西,想一想你要送哪件禮物?要送多少個?需要多少錢?(小組活動)
。ㄒ鈭D:注意數(shù)學與生活聯(lián)系,學生通過自主選擇內容,使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shù)學,能用數(shù)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
3.情景模擬(練一練3題)
桌子上擺放兩種膠卷,教師和一名同學買膠卷,師故意引發(fā)矛盾,在買的過程中出現(xiàn)爭議,誰買的膠卷合算,誰買的膠卷拍的照片多的問題?學生小組內解決。(如果學生結合實際從不同角度出發(fā),只要結論具有合理性,就要給予充分肯定)
。ㄒ鈭D:此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加深了對知識的掌握,同時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在此也滲透了德育教育)
四.評價: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學習,對自己、同學和老師做個評價:
。ㄒ鈭D:通過評價,教師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同時改進教師的教學,通過多元化的評價,不僅關注學生學習水平,更關注了他們在教學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教學反思:教學《需要多少錢》一課,我結合教材創(chuàng)設了“買泳圈”的情境,鼓勵學生看圖提出問題,再嘗試列式解決問題,探索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經歷多種算法交流的過程,使學生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課程改革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發(fā)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在今后的教學中,課堂上凡是學生能夠探索出來的,教師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fā)現(xiàn)的絕不暗示,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學習,盡可能多給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點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創(chuàng)造的信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
需要多少錢教學設計4
一、教材分析
《需要多少錢?》是小學數(shù)學北師大版第一單元《乘除法》(積在百以內的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中的內容。本單元的學習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乘除法的基礎上展開的,它是學習筆算多位數(shù)乘除法的基礎。在《需要多少錢?》這一教學中,主要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積在百以內的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為今后學習作鋪墊。
二、學情分析
三(2)班共有42人,從二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質檢成績看,成績倒不盡如人意,平均分只有40多分,對表內乘法口訣大部分學生能較為熟練地背誦,但對乘法意義的`理解比較含糊。因此本課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積在百以內的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探索兩位乘一位數(shù)(積在百以內)的口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運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結合具體情境,感知乘法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知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2)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取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樹立自信心。
四、教學重難點
1、兩位乘一位數(shù)(積在百以內)的口算方法。
2、能用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五、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教師出示教學情境圖并問: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小組交流后提出:
。1)3個小朋友每人買1個泳圈要多少元?
(2)3個小朋友每人買1個球要多少元?
。3)買1個泳圈和1個球一共需要多少元?
。4)用100元錢可以買幾個泳圈、幾個球?
。ǘ┨剿餍轮,解決問題
師:這節(jié)課我們先解決“買3個泳圈需要多少錢?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的問題。
師:
、儋I3個泳圈需要多少錢?
、谫I3個球需要多少錢?
師:你是怎么算的?
師:板書課題:“兩位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
(1)列式計算,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算法。
。3)學生說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4)觀察小結:這道題與以前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揭示課題)
。ㄈ╈柟叹毩
師:指導學生完成第5頁1—4題。
學生完成后全班交流。
。ㄋ模┤n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六、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兩位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經歷了探索多種算法和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立性與靈活性,通過知識的應用,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后我想:我們的教學,就應從我們的學生實際出發(fā),抓好最基本的口算、計算是我們的根本任務,那些偏難的“題!保覀儣壷h曰!
需要多少錢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教科書p4—5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經歷多種算法的交流過程,并能正確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難點:掌握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教師出示p3的掛圖,引導學生先觀察這幅圖: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可能會提出很多問題,如:買一個球要多少錢?3個小朋友每人買一個泳圈要多少元?買一個泳圈和一個球需要多少錢?買3個球要多少錢?用50元可以買幾個泳圈、幾個球?
二、探索口算方法。
1、解決問題:買3個泳圈需要多少錢?
、帕惺接嬎,小組交流。
學生獨立列式:12×3=
然后,學生嘗試計算,再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
、迫嘟涣魉惴。
教師組織全班交流計算方法,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口算法:
生1:12×3就是3個12相加:12+12+12=36(元)
生2:12×3就是3個10再加上3個2,10×3=30,2×3=6,30+6=36(元)生3:如果每個球是10元,3個泳圈是30元,我每個球少算了2元,3個球還要6元,一共要36元。
生4:可把12看成4×3,這樣12×3就變成了4×9=36(元)
生5:12×3=6×2×3=6×(2×3)=6×6=36(元)
……
以上每種計算方法都是正確的,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
2、解決問題:買3個泳圈需要多少錢?
每一個學生先獨立列出乘法算式,嘗試解決,再交流、匯報。
3、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
三、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練一練1、2學生獨立完成。
練一練3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需要多少錢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需要多少錢》教學反思范文10-06
《需要多少錢》教案03-12
《需要幾個輪子》教學設計10-07
需要幾個輪子教學設計05-13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教學設計12-18
《他們需要關愛》教案設計08-26
素描教學設計-教學設計07-09
《出塞》教學設計-教學設計07-06
教學設計的設計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