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松鼠》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北師大版《松鼠》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師大版《松鼠》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松鼠》,掌握生字,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認識一種小動物——松鼠。(板書課題)
2、你了解松鼠嗎?說給大家聽聽。(學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內容)
3、你還想了解哪些方面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下面我們來讀一讀課文,看看能幫助大家多少。
二、講授新課:
(一)初步感受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認識生字。
1、學生自己獨立閱讀課文。共同交流閱讀課文時需要注意的內容。
2、學生獨立的閱讀課文,老師巡視指導個別的學生。同時了解其他學生生字的掌握情況。
3、老師出示課文中的新生字和新詞語,檢查掌握學生對詞語的掌握情況。
四肢 敏捷 鑲嵌 搽過油 格外 嬉戲 歇涼
遮蔽 榛子 橡栗 儲藏 縫隙 樹杈 搖晃 干苔蘚
4、集體交流課文中出現的不同句式現象。(出示投影片)
、潘鼈兒孟衽聫娏业娜展,白天常常多在窩里歇涼,只在樹枝被風刮的亂搖晃的時候,他們才到地面上來。
、扑墒笙矚g住在高大的老樹上,常常把窩搭在樹杈兒中間。
⑶它們搭窩的時候,先搬來一些小樹枝,交錯著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蘚鋪在上面,然后把蘚苔壓緊,踏平。
⑷秋天,松鼠就儲藏過冬的食物,把它們塞到老樹的縫隙里,賽得滿滿的。
、伤麄儙е鴥号≡诶镞,有暖和,有安全。
5、同位之間互相讀一讀這些句子,互相進行發(fā)音的糾正。
6、學生再進行朗讀課文,老師了解個別學生的讀書情況。
7、請你快速的找一找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指學生回答。
8、請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要求仔細聽課文讀得是否準確。
(二)熟讀課文,解決閱讀中的疑難問題。
1、在朗讀過程中,生字、詞語、句子還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來。
2、指學生提出生字學習中的疑難問題,師生共同進行解決。
比如:重點分析記憶“捷遮蔽嵌”等生字。
3、請你把新生字從課文中找出來,讀一讀它們在哪些句子中?
4、在課文中還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不明白?(指學生提出來,比如:嵌、嬉戲、歇涼、蘚苔、橡栗)
5、老師引導學生結合課文中具體句子,利用更換詞語、直觀演示等方式進行理解。
6、在解決閱讀障礙的基礎上,學生再進行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文章中的松鼠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7、指學生回答,老師板書:美麗、可愛
三、課堂小結:
老師小結:短短的一篇文章給大家介紹了一種美麗、可愛的松鼠,那么小松鼠哪些方面美麗、可愛呢?課下思考也可以在書中進行劃一劃、寫一寫。
四、板書設計:
美麗
松鼠
可愛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繼續(xù)學習課文《松鼠》,理解課文內容,繼續(xù)鞏固有順序、有條理的觀察事物的習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松鼠》,昨天講到短短的文章給大家介紹了一種美麗而可愛的小動物,課文中哪里寫了小松鼠的可愛和美麗呢?
二、講授新課:
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對松鼠的外貌描寫內容。
1 學生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從哪幾個方面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
2 小組內交流,要求每個人都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可以互相進行補充。
3 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
4 指學生進行集體交流,老師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發(fā)光的眼睛、光滑的毛、毛茸茸的尾巴、四肢靈活)
5 看圖自己說說這只美麗的松鼠。(指學生進行表達)
6 出示練習,進行有順序進行描寫的習作指導。(出示語文天地中的第五題)
7 學生齊讀對松鼠的外貌描寫。你覺得這樣的描寫方法好嗎?為什么?
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對松鼠可愛之處的描寫部分。
1 松鼠不僅美麗而且還可愛,小組里說說哪些方面可以看松鼠可愛?
2 小組交流,老師巡視,了解學生討論情況。
3 指學生回答,老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學習相應的'自然段。
4 學習第二段圍繞松鼠的機靈進行理解。
、抛x了這段你覺得松鼠怎樣?⑵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很機靈?⑶朗讀這段,讀出小松鼠的機靈勁
5 學習第三段圍繞松鼠生活怎樣搭窩進行學習。
、胚@段中給大家介紹除了松鼠的什么?⑵松鼠是怎樣搭窩的?⑶你對它有什么想說的?⑷從這里怎么能看出松鼠的可愛?
6 學習第四段抓住松鼠的生活習性進行閱讀。
、艔倪@段中你知道了什么?⑵這段中有三個”它們”,再讀讀課文想一想各代表什么?⑶從這里怎么能看出松鼠的可愛?
7 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能試著把每一段用一句話來說說,哪方面表現了松鼠的可愛?
8 小組間共同討論,不要求每段進行概括,根據自己組的情況,選擇進行概括。
三、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了這篇文章后,你覺得這篇文章寫的好嗎?哪些地方在你作文寫作中課文使用?(大面積提問)
四、板書設計:
美麗:發(fā)光的眼睛、光滑的毛、毛茸茸的尾巴、四肢靈活
松鼠
可愛:機靈、搭窩認真、自己勞動生活
北師大版《松鼠》教學設計2
《松鼠日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讀:凋落、厲害、懶洋洋、打瞌睡、刺猬、窠、塞、蘑菇、曬、準備、困難這幾個詞語,其中以“凋落”“厲害”“窠”的理解為重點。
2、會寫:厲和塞(與歷、寒作比對)
3、知道秋天來臨時的一些景色變化特征以及小動物們是怎樣作好過冬的準備的。
4、模仿松鼠寫寫刺猬日記
教學過程:
(節(jié)奏1、)
一:句子猜謎引入,情境創(chuàng)設、引入課題。
師:老師知道,咱們二(1)班的小朋友猜謎語挺厲害的,這節(jié)課咱們先來猜個小動物好不好?
這個謎語的謎面與你們以往看到的可不一樣,你們瞧——(出示句子:我呢,采了十只蘑菇,曬在松樹枝上,也算是做了一點過冬的準備。)
1生讀謎面,(以每一個字發(fā)音準確為標準)(可帶讀)
2生讀(以流利為標準)(可帶讀)
3生讀(以能讀出謎底來為標準)
師:你猜出來了嗎?
師:原來是勤勞的小松鼠呀!它正在做著過冬的準備呢!咱們請他出來好嗎?(點擊課件)
他的身體真靈活,他的尾巴真漂亮!來,咱們再將這句話集體讀一遍。
二、整體感受日記,重點解決生字認讀。
你們知道嗎?這不是一只普通的小松鼠,這是一只語文學得很不錯的松鼠!你相信嗎?他有二個特殊的本領,那就是(仔細觀察、寫日記)。咱們桌子上有個信封,里面就有這只小松鼠的日記,趕緊打開來看看吧!
小松鼠為了大家能夠準確、熟練地朗讀他的日記,他給我們準備了蘑菇生字卡片,
抽讀卡片上的字——卡片長大了,變成了蘑菇詞語卡片,你會讀嗎?(最后一個孩子讀時其他孩子劃好詞語)。
自己考自己能不能流利地讀下來,然后再想想在小松鼠的日記里都寫了些什么?這兩個要求都辦到的小朋友高高舉起你的手。(每個小朋友說說一點你的發(fā)現)
1、樹上的葉子,凋落的很厲害。(板書:樹葉)
2、大家都懶洋洋地老想打瞌睡。(板書:大家)
3、刺猬開始在做自己過冬的窠了(板書:刺猬)
4、我也在準備過冬的糧食了。(板書:小松鼠)
(小結:孩子們,你們有了那么多發(fā)現,真好!將這些發(fā)現合起來,你還能發(fā)現這只小松鼠在告訴我們什么呢?)
預設答案:1、秋天快要過去了,冬天很快就要來了。
2、大家都在做著過冬的準備。
3、每一種動物或者植物過冬的.方法不一樣。
4、小動物有可能會打瞌睡。
三、深入課文,感受小動物們開始過冬的忙碌。
是呀,秋天快要過去了,寒冷的冬天就要來到了,你最喜歡課文中哪種過冬的方法,請你將它劃起來,再仔細讀一讀、背一背感受感受,老師也有最喜歡的,等會兒咱們來交流感受好嗎?
預設答案:
1、我喜歡刺猬過冬的方法——為自己準備一個溫暖的窠
(出示句子)刺猬已經開始在做自己過冬的窠了,他找來許多干草和樹葉,塞進樹底下的一個洞里去。
(一生讀刺猬過冬的這句話)
A、說說你為什么喜歡?(舒服、柔軟、隱蔽、暖和)從哪里看出來:許多、干草、樹底下
喜歡這種過冬方法的請舉手,看來你們就是可愛的小刺猬,老師來問問:小刺猬,冬天快來了,你在干什么?你怎么做的。躺進去試試,一個怎樣的窩?你把你的過冬準備連起來說說。
B、你這只小刺猬也來介紹介紹。(多柔軟的家呀!)
C、這是一個柔軟的家——
D、這是一個隱蔽的、暖和的家——
2、我喜歡小松鼠過冬的方法——為自己準備一些過冬的糧食。
出示句子:我呢,采了十只蘑菇,曬在松樹枝上,也算是做了一點過冬的準備。
明天還得再曬上一點,冬天找食物可困難啦!
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是一只勤勞的小松鼠)預先作好準備,才能安全度過寒冷的冬天。
(這是一只聰明的小松鼠)知道蘑菇會爛掉,所以將它曬成了干
這真是一只聰明可愛的小松鼠讓我們一起將他的過冬方法讀一讀吧!
(生齊讀)
剛才你們說了你們喜歡的小動物的過冬方法,老師也有最喜歡的過冬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嗎?看(點擊課件:出示句子:樹上的葉子,凋落得很厲害。)
這是植物的一種過冬方法。誰來讀一讀。另外同學聽一聽:這是一種怎樣的過冬方法?
誰來說說?(為自己保存水分)
展開:1、“凋落”是什么意思?這個詞語除了表示葉子落下以外,還能表示什么呢?(花兒)
2、誰能舉個例子說明“厲害”這個詞語的意思?
這里的“厲害”是指葉子幾乎掉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枝干。
3、誰能讀出葉子凋落的感覺?
你們看:植物、動物們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過冬的方式。他們是那么聰明和勤勞。
老師這里有一份資料,請你讀一讀,你覺得你還喜歡誰的過冬方式?
(發(fā)資料)
四、拓展視野,日記寫作。
【《松鼠》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松鼠》教學設計10-08
《松鼠》教學設計02-03
松鼠教學設計03-10
《松鼠》的教學設計03-27
松鼠的教學設計03-20
松鼠教學設計09-18
16松鼠教學設計10-19
松鼠教學設計教案09-28
課文《松鼠》教學設計12-04
《10﹡ 松鼠》教學設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