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失的恐龍》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于《消失了的恐龍》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消失了的恐龍》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消失了的恐龍》教學設計1
【預期學習目標】
1、能根據(jù)學習的需要,從多種渠道查閱和收集有關資料。
2、了解恐龍的相關知識,知道科學家們是如何進行研究的并重演考古過程。
3、關注與恐龍有關的各種問題,并對此產(chǎn)生濃厚興趣。
【教學準備】
記錄紙、恐龍模型、相關圖片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認識對恐龍的了解來源于恐龍的化石
1、同學們,我們先來看一段錄像,從錄像上你們了解到了什么?請大家看完后討論一下。
(教師播放一段恐龍以及挖掘恐龍化石的錄像)
2、學生觀看錄像,并討論。
3、學生匯報,說說自己的想法。
你們了解到了什么?能說說嗎?
開始匯報。
4、誰知道關于恐龍更多的知識?可以用簡短的話來補充補充。
5、哎呀,同學們的恐龍知識可能比老師的還豐富呢!你們的知識是哪里來的?書上是幻想嗎?是猜測嗎?科學家們對恐龍的了解又是來源于何處呢?
學生進行討論并猜測。
6、說說你們的想法。(聚焦化石)
板書:發(fā)現(xiàn)化石
7、下面我們來看看書,看看書上是怎么說的`?看書第25頁,相關介紹?
我們再來看一段視頻(化石發(fā)掘視頻),看看科學家們是通過什么來了解恐龍的。(請你們邊看邊思考)教師出示需要請學生思考的問題
課件出示問題:
。ǎ保┛茖W家們挖掘恐龍化石經(jīng)過了哪幾個步驟?
(2)科學家挖掘恐龍化石可是很不容易的,你們覺得他們在挖掘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8、請學生觀看視頻,并思考這些問題。
學生匯報
根據(jù)將學生說的步驟板書:
挖掘搬運清理修復
細致堅持風吹日曬不氣餒
9、小結:恐龍已經(jīng)消失了,我們現(xiàn)在知道的所有有關恐龍的知識,都是通過對恐龍化石的研究得到的。
板書課題:消失了的恐龍
二、通過讓學生親自參與復原活動體驗復原恐龍化石的全過程
1、看了古生物學家們的工作,你們想不想學著古生物學家去挖掘恐龍化石?(想)可惜我們不可能到實地去參與古生物學家的工作,但是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模擬科學家在實驗室中的后續(xù)研究,你覺得古生物學家在修復了恐龍化石以后,就需要做什么了?(判斷、復原、分析、)
板書:判斷、復原、分析
今天江老師為大家?guī)砹丝铸埞趋阑哪P,現(xiàn)在請同學們也來當一次小古生物學家,像古生物學家家那樣,對你們的化石模型,進行分析好嗎?你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注意要邊討論,邊記錄:
出示PPT課件:
(1)你從化石模型上獲得了哪些信息?
。ǎ玻┠隳艹醪脚袛嗨强铸埞趋郎系哪且徊糠謫幔
。ǎ常┧心男┕δ?
。4)你能根據(jù)恐龍的骨骼化石,大致判斷它有什么習性嗎?
2、學生討論
3、匯報:邊匯報邊組裝
重點比較頭
。1)展示尖角
你從這個尖角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你認為它是什么?
牙:為什么?(尖尖的)從這顆牙齒中,你能分析一下它有什么功能(撕咬)?為什么?(尖利)它就一定是牙齒嗎?
角:為什么?(如果是牙就太大了)你能分析一下,這個角可能長在什么地方嗎?(頭、背)你的依據(jù)是什么?如果想得到答案光靠這一塊骨骼行不行?(不行)
。2)展示完整的半個頭骨
介紹半個頭骨信息(有牙齒,有尖角,有寬寬的。擋板)你認為它可能是什么?(頭骨)那么前面的那個角還會不會是牙齒?(不會)為什么?(兩個牙齒比例不對)從恐龍的牙齒方面判斷你覺得你只恐龍是食草的還是食肉的?(食草)你覺得頭骨上面的角可能有什么功能?(防御)這時能不能判斷前面的那個小角就是頭部的?(不能)那還需要什么?(另外半個頭骨)
。3)展示另外半個頭骨
拼裝,這時你覺得前面的小角在什么部位?(頭部)
。4)完成頭部拼裝
其實古生物學家們就是像我們今天一樣去分析、討論、研究的,這只恐龍別的地方還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時間關系請同學們簡單說一說?
4、(整體拼裝好以后)看看剛才同學們說的功能,是不是這樣的?現(xiàn)在還能不能發(fā)現(xiàn)其他的信息?
。1)低矮
。2)防御
。3)搏斗
5、如果現(xiàn)在要你給這只恐龍命名,你可以起個什么名字呢?為什么?
6、小結:其實科學家們最早發(fā)現(xiàn)恐龍化石的時候也無法確認他們是何種生物,但是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具有這樣骨骼的生物和目前在地球上生存的蜥蜴類動物很相似,所以給他們取名為“可怕的蜥蜴”,翻譯過來就是“恐龍”。又根據(jù)恐龍的形態(tài)、發(fā)現(xiàn)地的不同帶恐龍取了各種各樣的名字。
三、拓展:
1、(出示各種各樣龍的視頻)
它們這些龍的信息是從哪里來的?
2、出示各種恐龍的圖片,你能在這些圖片中找出和我們今天研究的恐龍骨骼一樣的恐龍嗎?為什么?
3、今天我們學習了《消失的恐龍這課》這課,你們了解到了什么?你們對恐龍還有哪些感興趣的知識?
學生回答后教師可以提供學生幾種獲得知識的方法。圖片出示
學生討論后回答。并觀看課件上提供的幾種獲得知識的方法。
課件出示:
。、上網(wǎng)查找
2、閱讀書籍
。、請教老師或者專家。
。础㈦娨暪(jié)目或者DVD光盤
《消失了的恐龍》教學設計2
過程與方法:
能夠對生物的進化、適應和滅絕現(xiàn)象做出合理的解釋。
科學知識:
對有關恐龍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悟到人應與環(huán)境和諧相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有關課件,有關恐龍種類、生活方式及絕滅原因的圖文資料。
學生準備:
紙板、石膏粉、布條、水粉顏料、鐵絲、報紙、膠紙帶等制作恐龍模型的材料。
教學步驟:
本課教學時間為兩課時。課前布置學生查閱有關恐龍和其他滅絕及瀕危動物資料。
1、研究與恐龍有關的問題?蓪W生分成若干小組,分別進行研究,最后寫出一份研究報告,然后在班級內交流。
2、搞一個恐龍博覽會。每個小組可根據(jù)愛好選擇其中的`活動,做一兩件作品。
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恐龍頭骨復印件、恐龍爪子的制作過程圖。
如有條件,教師最好課前制作好樣品。如果課堂教學時間不夠,教師可鼓勵學生課后完成。
3、了解其他已滅絕或瀕危的動物,并調查它們滅絕或瀕臨滅絕的原因。教師一定要要求學生通過各種信息源,調查相關資料,讓他們有一次心靈上的震撼。
4、討論:恐龍等物種的滅絕給我們什么啟示。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交流,引導學生認識到環(huán)境對生物的制約作用,使他們感悟到,如果人類再無視自然規(guī)律,肆意破壞自然環(huán)境,那么,人類也終將退出生命的舞臺。
【《消失了的恐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消失的恐龍》教學設計10-21
恐龍教學設計12-05
《恐龍的滅絕》教學設計恐龍的滅絕教學反思10-03
恐龍的滅絕教學設計03-15
《恐龍的滅絕》教學設計05-10
飛向藍天的恐龍的教學設計10-31
《恐龍的滅絕》教學設計【合集】11-15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設計03-24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設計04-09
《飛向藍天的恐龍》優(yōu)秀教學設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