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的教學設計(通用6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曉》的教學設計(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曉》教學設計1
【設計理念】
教學要通過動情的語言,借助優(yōu)美的音樂、圖畫、場景等,把春天的種種意象變成一首“立體交響曲”,再通過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學生日常的見聞,加以關鍵點撥,使學生在愉快的狀態(tài)下接受新信息,充實完善課堂學習內容,把教學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潮,讓學生感受到春天很美好
【教材分析】
《春曉》一課首先給我們展現(xiàn)的是一幅雨后春晨圖。它看似平淡,卻韻味無窮。不寫繁花似錦,不寫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數(shù)筆,就把那不經意的一瞬間感受到的濃濃春意,勾勒得淋漓盡致,詩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襯愛春,言簡意濃,情真意切。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曉、啼”等生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積累背誦一些描寫春天的古詩。
3、思想品德目標:通過對這首詩的學習,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感悟春天的美好,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器具】生字卡片,新詞卡片,錄音機,磁帶。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課文與生活,為學生學習作好鋪墊
師:小朋友,春天已經悄悄來臨,睜開你那明亮的眼睛瞧一瞧,豎起你那小耳朵聽一聽,春天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生:春天來了,柳樹姑娘穿上了新衣服,小草從地下鉆了出來,鴨媽媽帶著可愛的鴨寶寶出業(yè)春游了。
生:春天來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它用剪刀似的尾巴剪出了春天的秀麗風景,青蛙醒了,看見周圍的小朋友正忙著種葵花,它趕忙跳出洞口捉蟲去了。
師:草青了,樹綠了,花兒開了,鳥兒唱起了歡快的歌……多么誘人的春色。多么美好的春光啊!古時候,詩人們?yōu)榇藢懴铝嗽S多精彩美妙的詩篇,《春曉》就是其中的一首。
二、以學定教,重視效率
師:我們來學習《春曉》,誰來讀一讀?
生:(讀)春眠不覺曉。
師:學習古詩要從字詞入手,你覺得第一行中哪幾個字不理解,需要大家?guī)椭?/p>
生:“覺”是什么意思?我不知道。
師:“覺”是多音字,“不覺”在這里可以解釋為“不知不覺”。
生:“眠”是睡覺的意思嗎?
師:說得真好,古詩中的一個字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一個詞,F(xiàn)在你能把這行詩句的意思告訴大家嗎?
生:春天的晚上,人們睡得正香,不知不覺天就亮了。
師:學懂詩句要從字詞入手,在說整句詩的意思時,你還得根據自己的理解,適當?shù)丶由弦恍┳衷~,有時還要調整一下順序。
師:試著學一學下面三行。要是你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怎么辦?
生:可以看詞語手冊,查字典。
師:利用工具書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生:可以找老師幫忙。
師:是的,“學問學問,邊學邊問。
生:也可以和同學討論。
師:對,同學之間互相討論,可以產生智慧的火花。
三、在想象中喚醒學生的思維
師:春天的早晨,鳥語花香,風雨過后,落花滿地。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展開想象的翅膀,想想那是怎樣的一幅景象?
師:那是一個春天的早晨,你躺在暖暖的被窩里,不知不覺天已經亮了,只聽到窗外到處是鳥兒的叫聲,鳥兒多么快樂!可是昨天夜里……
師:閉上眼睛的這會兒,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你還想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聽到小鳥們停在樹枝上互相打招呼:“你早!你早!”
生:我仿佛看到春風把花瓣兒撒在了水面上。
生:我真想變成一片花瓣兒,像小船兒一樣漂向遠方。
生:我仿佛聽到春雨沙沙地下著,看到柳樹的枝條上又抽出了一片新綠,桃花的花苞一下子脹大了。
師:是啊,這就是春的氣息,這就是春的腳步。《春曉》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行,卻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畫面上花紅柳綠、流水潺潺,活潑可愛的小鳥停在枝頭。讓我們再來美美的讀一讀。
師:春天這樣美好,有多少詩人曾經贊美過它呀!把你所知道的.關于春天的詩朗誦給大家聽,好嗎?
生:“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師:春風真是一位魔術師。
生:“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边@是多么美妙的意境啊!
生:“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師:好一個和美的春天。
生:“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
師:春色真是無處不在!
四、注重讀寫結合
師:春天的美景如此令人陶醉,就讓我們以《春曉》為題把春天早晨的景象寫下來或畫下來吧!
師: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春天在小朋友們的筆下誕生了。讓我們一起欣賞。
生:(讀自己寫的內容)春天到了,春風媽媽出差回來了。小草樂得鉆出了土,桃花樂得笑紅了臉,柳樹樂得跳起了舞。小青蛙聞到春風媽媽溫暖的氣息,伸了一個懶腰,活動了一下身子,呱呱叫著:“媽媽,我整整睡了一個冬天,餓壞了,我要吃蟲子!
生:(不甘落后地站起來朗讀)春風吹呀吹,小草偷偷地從地下鉆出來了,柳樹的枝條綠了,桃花的花瓣紅了。小朋友在陽光下奔跑著放風箏。周圍的一切都變了,變得那么生機勃勃。春天就這樣悄悄地走來了。
【板書設計】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教學反思
這是本學期學的第一首古詩,古詩一直以來都是較為難上的篇章,因為文章簡單短小,處于記憶黃金階段的一年級學生早已是背得瑯瑯上口,但是對于其中的寓意,學生又是很難掌握的,把握不好便會將課文講的枯燥乏味。
教學時要做到以下兩點:
一、讓學生自主地識字。
在板書課題后,我讓學生讀讀《春曉》這二個字,然后請他們說說:你想提醒大家讀好哪個字?學生就說出了“春”要讀翹舌音,不能念成平舌音。于是我又讓學生說說能用什么辦法很快記住這兩個字,有的說寫一寫,有的說拆一拆,還有的說可以給它組組詞……
二、從生活情感中體會詩的情感
只有當學生體會到詩人的情感,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于是我問學生:當春天來了,你發(fā)現(xiàn)周圍有什么變化嗎?你自己有什么不一樣的感受嗎?這時學生的話可多了,爭先恐后地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感受說了出來,于是我相機地引出詩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讓學生想象春風來時,春雨來時大自然中是怎樣的一番景象,于是教室里熱鬧極了,有的比動作,有的拿畫筆畫了起來……在學生盡情地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后,我及時地引導他們說說詩人在看到雨后清晨的美景時的心情,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對春天的喜愛。通過對學生的一番引導,當我們再次朗讀起詩時,我感覺到了學生把詩人、把自己對春天的喜愛讀了出來,這時我想他們不再僅僅是會讀會背詩句了,更體會到了春天的美麗景色。
改進措施:
第一,應讓學生在“問”中發(fā)現(xiàn)古詩奧妙無窮。
第二,要讓學生在“交流”中理解詩意。
第三,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的意境,切記超之過及
《春曉》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識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4、教學重點、難點:學會本課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二、同學們,春天已經悄悄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睜開你那明亮的眼睛,瞧一瞧,豎起你的小耳朵,聽一聽,春天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播放課件)
草青了,樹綠了,花兒開了,鳥兒唱起了歡樂的歌……多么誘人的春色,多么美好的春光!古時候,詩人們?yōu)榇藢懴铝嗽S多美妙的詩篇,《春曉》就是其中精彩的一首。你知道題目的意思嗎?
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夢浩然寫的,他是大詩人李白的朋友。
三、初步朗讀課文。
1、老師范讀,注意老師的停頓。
2、認識文中的生字。
3、出示課件,認讀生字。
4、指導學生讀詩的節(jié)奏。
四、理解詩意。
1、全詩描寫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具體描寫了那些景物呢?
2、學生自主學習古詩的意思,教師隨機指導。
3、學生交流。
4、同學們已經明白了詩句的意思,那么我們能不能把詩句的內容變成一幅畫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冬天過去,春天來了,各色鮮艷的花都開了,在這美麗的春天里,晚上睡覺可真香甜啊。不知不覺天已經亮了,只聽到窗外到處是鳥兒歡快的叫聲。推開窗戶,一股泥土的清香迎面撲來,昨夜的一場春雨,不知道會打落多少花!
5、請同學們睜開眼睛,說說剛才在腦子里出現(xiàn)了什么畫面。
6、詩人用20個字就給我們展示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請同學們跟著音樂來讀課文,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xiàn)畫面。把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讀出來。
五、拓展。
1、有人給這首詩配上了音樂,變成了優(yōu)美的歌曲,你想聽嗎?
2、春天這么美,有很多詩人曾經贊美過她。把你知道的關于春天的詩朗讀給大家聽好嗎?
3、春天是美好的,但是春天也是短暫的。孟浩然用詩句把美好的春天留在了人間。你有辦法留住春天嗎?請同學們把詩人描繪的景色,加上自己的想象,畫一幅春天的畫,請大家分享你畫中的美景。
案例分析:
《春曉》這首小詩,初讀似覺平淡無味,反復讀之,便覺詩中別有天地。它的藝術魅力不在于華麗的辭藻,不在于奇絕的藝術手法,而在于它的韻味。整首詩的風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詩人選取了清晨睡起時剎那間的感情片段進行描寫。寫景,他只選取了春天的一個側面。從聽覺角度著筆,寫春之聲:那處處啼鳥,那瀟瀟風雨。鳥聲婉轉,悅耳動聽,是美的`。加上“處處”二字,啁啾起落,遠近應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之感。春風春雨,紛紛灑灑,但在靜謐的春夜,這沙沙聲響卻也讓人想見那如煙似夢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眾卉新姿。這些都只是詩人在室內的耳聞,然而這陣陣春聲卻透露了無邊春色,把讀者引向了廣闊的大自然,使讀者自己去想象。
學生在學習此詩之前已經能把古詩背誦下來。課堂上要做的應該就是讓學生去品味詩意,去感受詩情,激發(fā)學生對我們古典詩文的熱愛和對春天的喜愛之情。為達到這個目標,我主要在如下幾個方面做了重點突破:
1、教學語言富有詩意
有人說,語文的最高境界是詩意。在本節(jié)課中,我采用精煉而富有詩性的教學語言,引領學生放飛想象,指導學生咀嚼品味。在學生基本理解了古詩內容以后,讓學生閉上眼睛去想象古詩的畫面,這時候伴以教師富有詩意的語言的描繪,在學生在腦海感受畫面美的同時,享受到語言的美。
2、借助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一開課,我通過動情的語言,借助優(yōu)美的音樂、畫面等,把春天的種種意象變成一首“立體交響樂曲”,為學生奠定了學習課文的情感基礎和知識基礎。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之后,讓學生借助配樂,有節(jié)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會在朗讀中品味詩的語言。
3、由讀到唱,感受詩的語言美。
古典詩詞的語言凝練優(yōu)美,領會詩的難以言傳的意境最佳的途徑就是反復吟誦。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體現(xiàn)處委婉?梢杂幸饣蛲祥L腔調或大膽停頓,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味。入于眼,出于口,聞于耳,動于心。在反復吟誦以后,我又讓學生跟著音樂唱,學生很快就忘我的隨著音樂唱了起來。當我關上音樂的時候,很多學生覺得意猶未盡。這樣的唱誦,便是一種美的享受。
4、樹立大語文觀。
我們班的學生一直進行著古典詩文的背誦,在學完了古詩以后,我讓學生回想一下以前背誦的關于春天的詩句,學生能把以前背誦的春天的古詩提取出來。這種聯(lián)想比較是學習古詩的必要方法。
不足:
在古詩誦讀中,強調了詩的節(jié)奏,也讓學生進行了反復的吟誦,但是時機不是很好。如果在學生理解了古詩以后再進行,效果會更好。
開始時候的動畫,可放到理解古詩的時候,這樣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古詩。
對學生的評價,以后還需要細致些,鼓勵性強一些。
《春曉》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春曉》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詩。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古詩的特點,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再現(xiàn)古詩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指導學生了解古詩的意思,通過朗讀領悟古詩的意境和韻味。
教學理念:
學生的知識積累是不同的.,學生的理解方法也是各異的,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也應該是自主的,讓學生運用以有的知識和能力,研究學習理解古詩,逐步引導學生從“學會”到“會學”。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3、學會本課7個生字;會寫“忙”字。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生字。
難點: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或投影儀,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薄⒔翌}。
。病⒔忸}:
小朋友們看了題目,你能猜到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春季)
那它寫的是一天中的哪一段時間呢?
。ǜ嬖V學生“曉”就是“早晨”的意思,:春曉“就是春天的早上)
二、初讀古詩
。薄⒆杂勺x課文:
、 自己讀一遍課文,遇到生字拼一拼音節(jié)再讀。
、 再讀一課文,用“____”畫出生字,多讀幾遍,記住字音。
、 把課文連貫地讀一遍。
2、檢查自讀:
⑴ 抽讀生字卡片。
、 指名個別讀。
、 齊讀課文。
三、再讀指導
。、結合彩圖,了解詩意。
2、指導讀第一句:
、 生試讀。
、 指名讀。
、 全班讀。
3、指導讀第二句。
。、把1、2句連起來讀。
。、男女生分組讀。
四、熟讀成誦
。、看圖試背。
。病⒎纸M比一比,看誰背得又快又好。
。、全班齊背:
學生猜猜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再讀題。
學生自由讀課文,并按要求畫生字,讀生字,把課文連貫地讀一遍。
學生結合彩圖,了解詩意。
師指導讀第一句。采用多種形式讀句子。指導讀第二句。
分組比賽背誦,全班齊背。
五、學習生字
。、抽讀生字卡片,鞏固字音。
2、自學生字,記憶字形:
小組自學生字,記憶字形。老師巡堂指導書寫。
3、指導書寫。
《春曉》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6個生字。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初步了解詩意。
。场⒊浞指惺艽禾斓拿篮门c樂趣,培養(yǎng)對春天、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掛圖 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誰愿意把你最喜歡的古詩背給同學們聽?
。▽W生自由背誦)
。病⒔翌}: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一首古詩──《春曉》。
。场⒔忸}:
看了題目你能猜到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嗎?
(春季)
那它寫的是一天中的哪一段時間呢?
。ǜ嬖V學生“曉”就是“早晨”的意思,“春曉”就是春天的早晨)春天的早晨,那一定很美吧!快讓我們來讀讀這首詩吧!
二、初讀古詩
1、教師范讀。
。、自由讀課文。
。、檢查:
孩子們,你們的`音發(fā)得真準。∠氚堰@首詩讀得更美些嗎?
好,我們先來瞧瞧詩里說了些什么吧?
三、指導朗讀
。、結合彩圖,了解詩意:
你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
。ù禾欤┦茄剑禾斓搅,天氣暖和起來啦,(出示掛圖)你瞧,花開得多美呀,到處都是鳥兒飛來飛去。天氣這么美,你們昨晚睡得舒服嗎?你看,這位大詩人睡得也很香,連早晨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誰把它叫醒的呀?(小鳥)對啦,到處都是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學生自由想象)大詩人一起床,就聽到這么好聽的叫聲,精神真好呀!可他突然記起昨晚上聽到了刮風下雨的聲音,就想:園里的花開得那么好,被這風吹了一晚上,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下來呢!
。、指導讀第一句:
春天的早晨,睡得這么舒服,一醒來聽到這么美的叫聲,心情真舒暢呀!來,試試看,第一句如何讀好呢?
⑴ 生試讀。
、 指名讀。
、 全班讀。
。、指導讀第二句:
詩人在回想昨晚聽到的聲音,可以把“回憶”的感覺讀出來:
讀得輕一些,慢一些。
。、把1、2句連起來讀一讀。
。、男女生賽讀。
四、導背
。、看圖試背。
。病⒎纸M比一比,看誰背得又快又好。
。、全班齊背。
《春曉》教學設計5
設計理念:
《春曉》這首小詩,初讀似覺平淡無奇,反復讀之,便覺詩中別有天地。它的藝術魅力不在于華麗的辭藻,不在于奇絕的藝術手法,而在于它的韻味。
本課古詩詞教學的基本思想是多讀感悟。通過教師的適當引導,遵循學習古詩的過程和學生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帶領學生讀背吟誦,讀中想象,讀中追問,讀中感悟,以此來理解古詩詞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情懷。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和背誦課文,體會詩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理解字詞在古詩中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3、在學習中掌握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采用聽讀,借助拼音自讀,重點句跟讀等不同方法,幫助學生認識生字,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順全詩。
2、抓住重點字詞,借助插圖和學生的生活經驗,按照學習古詩的方法提示,逐句朗讀領會,再聯(lián)想全詩大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它們在詩句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體會詩句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難點:了解古詩語言顛倒、減縮的特點,能把省略的詞語補進去,顛倒的次序順過來,間斷的意思連貫好。
教學突破:在朗讀和現(xiàn)在語言習慣的對比中,了解古詩的特點。
教學準備:
樂曲《竹林春曉》、詩歌填空《春天的樂曲》。
教學設計:
一、復習古詩,導入新課。
1、齊誦古詩《春雨》,說說詩意。
2、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去游春踏青,高興嗎?春游不一定要遠行,“身未動,心已遠”,咱們今天就用耳朵去試著感受春天。閉上眼睛,仔細聽(播放樂曲《竹林春曉》)。輕輕睜開眼睛,說說你從歌中聽到了什么?仿佛見到了什么?(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蘊含春日特點的樂曲把學生帶入課文意境,在動聽的歌聲中使學生感受春天美妙的情景,和詩人一樣從聲音中走進春天,為學生理解《春曉》的詩意作好鋪墊。
3、老師這兒有首沒完成的小詩——《春天的樂曲》
(出示課前準備的打印稿)
你能用春天是什么聲音來補充完整嗎?別著急,咱們看看學了課文能不能對你們有所啟發(fā)。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培養(yǎng)孩子細心觀察感受、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優(yōu)美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二、看圖,了解圖意。
1、打開課本,仔細觀察插圖:從圖上看這是什么季節(jié),圖畫中都有誰?在干什么?
2、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完整地有順序地敘述圖意。(引導學生說出這是春天,桃花開了,幾只鳥站在枝頭嘰嘰喳喳地叫著,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雨下了一夜,地上到處是被風雨打落的花瓣。)
3、人們都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jié),而春天的早晨則是一天當中最寶貴的時間。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麗景色,板書課題《春曉》(齊讀)。
4、課題中的.“曉”是個生字,伸出小手跟著老師按正確的筆順寫寫這個字,注意“曉”字的右上角沒有點。
5、作者具體是怎樣描繪的?下面我們一起來走進詩中。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課文插圖,結合學生生活經驗,鼓勵他們有序觀察、完整表達。同時,隨文識字,及時指導“曉”字的正確筆順與書寫注意點。
三、初讀古詩,讀準字音,介紹作者。
1、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讀準古詩。
2、發(fā)現(xiàn)了嗎,詩中還藏著一個多音字“覺”,在課文中讀“jué”。
3、介紹作者:《春曉》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孟浩然。他是咱們熟悉的唐代另一位大詩人李白的好朋友。孟浩然一生都沒有做過官,大半輩子隱居農村,過著淡泊恬靜的生活。他擅于寫山水詩,字里行間凝聚著對人生和自然山水的熱愛之情。
【設計意圖】解題是理解古詩的第一步。簡介作者,幫助學生積累人文素養(yǎng)。
四、讀中入境,理解詩句之意;境中體情,體味詩中之情。
1、聽課文朗讀,結合圖片想想作者描繪的是什么時間的景色?
春曉:曉,天剛亮的時候,本詩指早晨(在課題旁板書:早晨)。那么詩題的意思連起來說就是——春天的早晨。
2、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樣的?(齊讀古詩)
3、學習“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1)仔細讀讀詩的前兩行,想想你能讀懂哪些詞的意思?沒讀懂的,同桌一起商量。
(2)匯報交流。
眠:睡眠,睡覺;所以“眠”是目字旁。 曉:天亮。 不覺曉:不知不覺天亮了?梢姶汗饷篮,連睡覺都那樣舒服,不知不覺就天亮了。注意課題里“曉”的意思和這兒不同,要聯(lián)系句子來解釋。
(3)說說第一行詩的意思:春天的天氣暖和,覺睡得很香,不知不覺天已經亮了。
(4)早晨醒來,作者耳畔傳來了什么聲音?閉上眼睛聽錄音,體會“處處聞啼鳥”,說說自己的感受。
處處:到處。 聞:聽到。 啼鳥:鳥叫。
“處處聞啼鳥”該怎么解釋呢?(到處聽到鳥的叫聲。)那么詩人為什么不寫成“處處聞鳥啼”呢?(是呀,同學們都覺得這樣讀起來有些別扭。寫詩是要押韻的,讀來才瑯瑯上口,這首詩押的是ao韻,所以把“鳥”字放在句末。)
【設計意圖】抓住看似簡單的詞序變化,使學生對古詩的語言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性的認識。
。5)你能連起來說說第二行詩的意思嗎?(早晨醒來,聽到外面到處是悅耳動聽的鳥叫聲。)從鳥兒婉轉動聽的歌聲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是呀,“處處聞啼鳥”,可以讓人感受到背后鳥語花香、春意盎然的景象,仿佛滿目春光映入眼簾。
。6)從詩的前兩句,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喜愛春天嗎?從哪兒看出?(春色之美,詩人對春光的無限喜愛。)你能讀出詩人對春色的喜愛嗎?(板書:愛春)
。7)指名讀,點評激勵,讀出詩句中美好的感覺:1、你讀得真棒,老師仿佛聽到了鳥兒們動聽的歌唱!2、老師聽出來了,有幾只鳥兒應經在鳴叫了,可好像還不夠多,不夠熱鬧,再試試!3、咱們一起來讀,小朋友們清脆的讀書聲和在一起,仿佛無數(shù)只鳥兒在婉轉歌唱呢!……
【設計意圖】詩歌首句破題,寫春睡的香甜;也流露著對朝陽明媚的喜愛;次句即景,寫悅耳的春聲,也交代了醒來的原因。引導學生透過處處的鳥啼聲想象無邊春色,走進廣闊的大自然,使學生自己去想象、去體味詩中那鳥語花香的爛熳春光,產生與詩人一樣“愛春”的情感共鳴。
4、過渡:春天的景色這么美,作者想到了什么?(齊讀后兩句)
5、學習“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1)觀察文中插圖:地上有什么?作者回想到了什么?
。2)試著說說“夜來風雨聲”這句話的意思。(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風,又下雨。)
(3)經過了風吹雨打,花兒怎么樣呢?結合圖片,試著說說第四行詩句的意思。(經過風吹雨打,不知不覺又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4)從詩的后兩行你又感受到了詩人怎樣的心情?啟發(fā)引導:想想此刻你就是大詩人孟浩然,昨天還是百花盛開,一派爭奇斗艷的美好景象;今晨醒來,一場春雨卻在夜里不知不覺吹落了多少花瓣,庭院里的落花飄了滿地,面對此情此景,你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5)是呀,落花總是叫人惋惜,大好的春光不能長駐,應加倍珍惜(板書:惜春),因為“一年之計在于春!”(板書:一年之計在于春。
【設計意圖】“夜來風雨聲”轉為寫回憶,“花落知多少”又回到眼前,那瀟瀟春雨也引起了詩人對花木的擔憂,由愛春轉為惜春。正是因為愛極而舍不得這大好春光,惜春即是愛春。此處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年齡特點設計教學步驟,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啟發(fā)他們將自己置身春日一夜風雨過后的庭院中,面對滿地飄零的花瓣,體會大好春光轉瞬即逝,從而與詩人心意相通,產生美好春光需倍加珍惜的感悟。
五、領悟內化,誦讀出自己的感受。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注意節(jié)奏: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讓我們閉上眼睛,伴著美妙的音樂感受春日清晨的美好,誦讀古詩,提醒自己加倍珍惜這明媚美好的春光、愛惜時間!
【設計意圖】在配樂誦讀的過程中,讓學生配合詩意在腦海中想象畫面,把對詩句的感悟融會貫通。
六、拓展:爭當小詩人。
1、春天有迷人的色彩、醉人的芬芳,詩人都不去寫。他只是從聽覺的角度著筆,寫春天的聲音,那處處鳥啼、那瀟瀟風雨,婉轉悠揚、悅耳動聽。耳朵里聽到的聲音,用心去感受,真美!你也能當一回小詩人,完成咱們課前交流布置的小詩——《春天的樂曲》,從聲音中去描繪春天嗎?可以怎么寫呢?(可根據學生回答適當提醒,比如“春天是清晨鳥兒動聽的歌聲……)大家在你們4人的小組里討論討論,一人貢獻一句合作完成精彩的小詩,別忘了完成后在“作者”后面端端正正寫上你們的名字,大家爭當小詩人哦!
2、學生4人小組討論、填寫。
3、交流、點評:“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同學們用心書寫了最自然的詩篇,奏響了春天最動聽的樂曲!
【設計意圖】緊扣主題,引導學生像孟浩然一樣從細節(jié)處、從聽覺里親近春天、珍惜春光。激發(fā)學生自由想象、自主創(chuàng)作的興趣,重視對孩子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創(chuàng)作詩歌的過程又何嘗不是孩子用充滿童趣而又優(yōu)美細膩的筆觸在語言文字里與大自然的一次親密接觸呢?
《春曉》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5個生字,理解字詞的意思,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通過朗讀課文理解古詩的內容,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背誦并默寫課文,學會學習一般古詩。
2、過程與方法:利用課件引導生看圖,讀詩、品句進行總結學習。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的詩意,懂得愛惜春光。
教學重點: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愛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詩意,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教學軟件,實物投影,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學習興越導入新課:
1、啟發(fā)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麗的景色,(學生結合實際自由說)。
2、電腦演示:雨后春天早晨,鳥語花香的絢麗圖景,聽配樂朗讀古詩。
3、教師簡要介紹作者孟浩然(學生注意聽):《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所作,他寫的田園山水詩很有名。
二、整體感知:
1、自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得連貫,注意讀準下列字音:“覺”是多音字,在詩中讀jué,啼是二聲。(學生自讀初步感知)
2、指名說說詩中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邊讀邊思考)。
三、深入理解
1、結合插圖與實際理解前二句詩。
(1)邊讀、邊看電腦演示,邊想,這兩句詩大致寫什么意思(看圖自悟,討論)。
(2)你是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提示學生根據所查字義來分析)充分想象。
(3)結合討論,具體理解字詞。
(4)邊讀邊看文中插圖,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電腦顯示古詩,學生答出來詞義后,電腦再顯示答案,最后,屏幕上清楚地展示古詩及注釋,有助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
2、仿照上面兩句的學習方法,讀講后兩句。
四、準確把握。
1、自讀全詩,說說詩的意思。 2、指名讀。
3、指導朗讀:啟發(fā)談話:多美的春光啊!我們應帶著什么感情朗讀這首詩呢?
(1)確定讀詩情感(贊美、喜愛) (2)自己試讀
(3)和同學交流 (4)指名讀,讀讀評評,并配樂朗讀。
五、課外拓展:
古詩中,描寫春天景色還很多,你還知道哪些古詩?說一說大家自學一下,如《春夜喜雨》《詠柳》(學生自學,師點技)
六、總結方法:
掌握了閱讀方法后我們就能自學古詩啦,望大家通過自己的努力多學古詩。
設計說明:
遵循學習古詩的一般過程和學生認識事物的一般規(guī)律,牢牢抓住朗讀這條主線,充分發(fā)揮兩個畫面(電腦資料,學生頭腦中的生活畫面)的作用,完成教學任務,教學中,師充分利用電腦課件,將春天早晨的絢麗圖景展示出來,引導學生看圖,讀詞,品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本首詩并不難,因此我重視學習方法的教學,當堂課就安排一首難度相當?shù)脑,讓學生從學習中掌握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春曉》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春曉》教學設計及反思03-10
《春曉》的教學設計(通用11篇)05-25
《春曉》的教學設計(通用5篇)10-06
《春曉》的教案設計10-06
不覺春曉的散文10-07
春曉活動反思10-07
關于河堤春曉的散文10-06
春曉舞蹈串詞10-09
【推薦】春曉教案三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