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15 11:39:35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15篇【合集】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角的度量》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15篇【合集】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會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明白它的度數,會用量角器量角。

 。2)透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潛力,讓初步建立1°角、30°角、60°角、120°角的表象,發(fā)展空間觀念。

 。3)透過聯(lián)系生活,使學生理解量角的好處。

  2、過程與方法:

 。1)透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構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時使學生經歷和體驗知識的構成過程。

 。2)透過先估后量,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基本方法,能靈活、正確地測量各種不同位置的角,并感知角的大小與所畫邊的長短無關。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教學難點:會用量角器量角,會正確讀出所量角的度數。

  三、教學用具:

  電子白板、量角器、三角板、多媒體課件,牙簽。

  四、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和直角,并明確了角的概念,明白了角是有大小之分的基礎上學習本課的知識,并為學生后續(xù)學習角的分類和畫角打下基礎。

  五、學生分析:

  學生對于角的大小有了初步的體驗,并明白了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且有部分學生已經明白了量角器,但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用量角器來測量角幾乎沒有體驗。

  六、教學過程:

  課前一分鐘:

  師:同學們,喜歡玩兒游戲嗎?我們一齊來玩兒一個打蚊子的游戲。(鏈接到導入-大炮游戲)一次角度大了,二次角度小了,三次擊中目標。

  師:游戲中我調整了大炮的什么,最后擊中了目標?

 。ㄔO計意圖:本情境設計既能圍繞知識關鍵點、重點展開,卻又點到為止,彰顯了情境設計直接為教學服務的目的,不僅僅明確了精確角度的重要,更產生了一種欲罷不能和急切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

 。ㄒ唬⿵土暯堑母拍詈透鞑糠值拿Q

  1、提問:(1)怎樣的圖形叫做角?白板上畫1個角。(2)說一說角各部分的名稱。白板上書寫:邊、頂點、邊。并演示延長。

  (預設:根據學生的回答抓住角的兩邊都是射線,能夠向一端無限延伸,教師用直線筆延長演示,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無限延伸的含義。)

  2、白板上畫幾個角。

 。1)讓學生把這些角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給它們排隊。

  角1角2角3

  (2)教師繼續(xù)追問:“你明白角3比角1大多少嗎?”

  3、揭示課題

  師小結:如果我們能夠度量出這兩個角的大小,問題就能夠解決了。你們想不想明白它們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課題:角的度量)

  (設計意圖:“思起于疑”,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在讓學生指出各部分的名稱之后,將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你明白角3比角1大多少嗎?”拋給學生,由于無法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這個問題,一下激起了學生的.疑問,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揭示課題后,教師順勢提出,要明白“角3比角1大多少,能夠使用什么方法?”

 。1)目測:用以個固定大小的角去比和量。白板演示。(鏈接到導入-置景導新)

  (2)用量角器。板書“量角的大小,用量角器”。

  1.認識量角器。

 。1)白板工具欄中選取出量角器。學生觀察白板上的或者自己的量角器上有什么。

 。2)讓部分學生嘗試說一說量角器上各部分的名稱。

 。3)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演示(鏈接到概念-量角器),補充并小結歸納:

  量角器半圓周上所刻的線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線,每10格上標一個數。圓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點。外圓刻度(順時針方向)從0度開始到180度止,內圓刻度(逆時針方向)也是從0度開始到180度止。

 。4)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稱。

 。5)自學看書本的知識。

 。6)學生匯報,教師邊用多媒體演示邊說明,并板書: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o”來表示。把半圓形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叫做1度的角,記作1°。那里的“度”同溫度的“度”不同,溫度是“攝氏度”,也不同于用電的多少“度”,用電的“度”是“千瓦/時”。這兩個地方的“度”是我們的習慣用語。

 。7)、建立1度的觀念。利用白板上的量角器畫出1度。(畫角要留意)

 。8)認識幾度。學生在白板量角器上找出20度、30度、60度、120度、135度、150度。并請一學生在白板上指出。

 。ㄔO計意圖:在認識量角器時,讓學生初步整體感知量角器,明白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并認識。在讓學生認識1度的角時,放手讓學生自主觀察,這樣將學生自主探索和多媒體演示補充有機結合,有效幫忙學生進一步建立1度角的實際大小的表象。)

  2.量角。

  (1)(窗口播放器)課件上出示書本上的∠1,提問:你能讀出這個角的度數嗎?該怎樣辦呢?

  讓學生嘗試度量書本37頁的∠1,并標上度數。教師巡視,注意發(fā)現以下幾種錯誤類型的同學,但不急于糾正。

 、馘e誤類型一:中心點和角的頂點沒有重合。②錯誤類型二:零刻度線與角的邊沒對齊。③錯誤類型三:內外圈讀數反了。

 。2)學生同桌之間說一說自己度量角的具體步驟。

  (3)請學生說一說量角的方法和步驟。讓剛才巡視中注意發(fā)現有錯誤的同學先匯報,同時教師要組織學生說說怎樣才能避免以上錯誤,正確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數呢?

 。4)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小結學生的量角的步驟:課件展示。

  (5)教師一邊演示量角,一邊讓學生對著課本上的∠1,跟老師一齊用量角器度量。

 。6)課件展示歌謠:中心對頂點,0線對一邊,它邊看度數,內外要分辨。(齊讀)

  (7)學生自主度量37頁的∠2,同時同桌互相交流方法。

 。8)教師再次點一下量角的方法和量角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3.角的大小決定因素。

 。1)白板上畫兩個角(一個用小量角器畫,一個用超多角器畫):請學生說一說兩個角有什么不同。估計一下,誰大誰小。

  師:我們一齊來驗證一下,請看到書本P38頁例1。用量角器在書上具體量一量,并標出度數。

 。2)學生操作,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3)學生匯報哪個角大?”相信透過度量,絕大部分學生都明白兩個一樣大。教師此時要指出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的長短沒有關系,并提出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的問題,學生很容易說出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鏈接到測量-想一想)

 。4)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小結并板書:

  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叉開的大小,叉開的越大,角越大。

 。ㄔO計意圖:角的大小決定因素的教學,由猜測到驗證,再到結論的得出,加深了學生對角的大小的認識,遵循了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同時,也把角的兩邊是射線能夠無限延長這一知識點結合起來,構成一個系統(tǒng)的知識系統(tǒng)。)

  4.擺角。(每人帶給兩根牙簽)

 。1)在自己的量角器上用牙簽擺角:一人板演,在實物展臺上擺相應角。

 、贁[一個1度的角。指名演示,同桌說說怎樣擺的?

 、跀[一個直角。

 、蹟[30度、45度、60度、120度的角,同桌互評。

 、芙處熢诎装迳线\用量角器畫角,注意與直角構成比較。

 。2)在桌面上擺一個50度左右的角。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在量角器上擺1度的角、90度的角,幫忙學生建立特殊角的表象,再擺30度、45度、60度、120度的角,有利于學生正確決定所擺的角的度數是讀內圈,還是外圈,從而解決量角時讀數的難點。最后讓學生脫離量角器,在桌子上擺角,培養(yǎng)學生對角度大小的初步估量。)

  5、檢測環(huán)節(jié)(白板出示)

 。1)回應課前引入“角3比角1大多少”這一問題。透過讓學生度量,計算出角3比角1大的度數。(漫游回到)(B、C組做)

 。2)你能估出下面的角哪些角小于90°?哪些角大于90°?(畫角在白板上)(B、C組做)

  (3)書本38頁做一做第3題。先讓學生估計兩個三角板上各個角的度數,然后把這些角描在練習本上,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各是多少度?(A組做)

 。ń處熯M行小結的時候,注意提醒學生以后量角的時候,能夠先心里把所要度量的角與三角形的角比一比,估計一下多少度,再進行度量。)

  七、全課總結

  這天學習了什么資料?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5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例,比較角的大小過程中,產生度量角的需要,經歷角的度量過程,體會角的度量的本質,感受1°角產生的必要性。了解1°角實際有多大。

  2.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并會估測生活中角大小。

  3.在逐步精確的探索過程中,體會角的度量方法,感受極限的數學思想,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探索三個角大小的過程,感受度量角的意義和認識角的度量單位。

  教學難點:讓學生經歷1°角的產生、發(fā)展過程,理解用小角量大角的方法。

  【教學準備】

  滑梯中的三個角、360等分圓、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問題。

  1.生活情境引入,體會角的作用

  (出示三個滑滑梯,角度不同)

  討論:

 。1)三個不一樣的滑滑梯,你喜歡玩哪個?為什么?

 。2)同樣是滑滑梯,為什么會給人不用的感覺?

  結論:滑梯面和地面所形成角度的大小不一樣,角度越小,滑下來的速度就會越慢;角度越大,滑下來的速度就越快,越刺激。

 。ㄕn件抽象出滑梯中的三個角)

  3.提問

  問題:那這三個角到底有多大呢?你有什么辦法知道這三個角度的大小呢?

  二、解決問題,探索新知

  1.動手操作,探究角的大小

  利用剪好的滑滑梯的三個角,動手操作,比一比:哪個角大?大多少?

  2.用直尺量邊——感知量邊比角的局限

  直尺測量法——在固定邊的長度位置處,量張口的大小。

  結論:能比較出這三個角的大小,但確無法準確知道這三個角具體是多大。

  3.用角量角——初步感知“標準角”由大到小的變化

  小角量大角法——用最小的∠1去量,把∠1對折1次,再去量;把∠1對折2次,再去量。

  結論:測量的標準越小,所剩余的部分就會更小。

  4.認識角的度量單位—1°

 。1)介紹角的度量單位。

  微課解說度量單位1度是怎么來?并引出度量角的單位。

 。2)建立1度角的表象。

  課件演示1°,并比劃比劃,

  理解1度角的意義。

 。3)認識直角、平角和周角。

  課件演示10°,感受10°的大小。并通過課件依次演示直角、平角、周角,了解直角、平角、周角的大小與度數。

  深入實踐,深化思想

  1.估角

  利用附頁1中圖1的360等分圓,來估計這三個滑滑梯的角度的大小。

  匯報:

  第1個滑滑梯的滑梯面與地面的.角大約是15°;

  第2個滑滑梯的滑梯面與地面的角大約是41°;

  第3個滑滑梯的滑梯面與地面的角大約是63°。

  2.估一估,下面的角是多少度?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1.說說自己的收獲

  2.設疑:角的度量有沒有專門的工具呢?它是怎么測量角的大小的呢?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課本25~29頁,角的度量。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2、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學習活動,形成度量角的技能,發(fā)展空間觀念。3、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學重點:認識量角器,掌握量角的方法。教學難點:正確使用量角器量角。教具準備:課件、量角器。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人新課。

  1、情境導人,直觀比較角的大小和方法。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咱們繼續(xù)到工地去參觀,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施工場面。)

  師:仔細觀察,你能提出什么問題?生:鏟斗臂形成的角有多大?

  師:鏟斗臂形成的角到底有多大呢?請同學們拿出畫著這個角的紙。(課件抽象出鏟斗臂組成的角,課前發(fā)給每人一張畫著這個角的紙。)師:請大家發(fā)揮你的聰明才智,動手測量一下吧!學生動手實踐后,小組交流。2、全班交流。

  用三角板上的一號角去量有3個那么大。用三角板上的二號角去量有2個多一些。用自己折的角去量有5個那么大。用自己折的角去量有4個那么大。??

  師:為什么大家得到的結果不一樣?生:因為每個人的測量標準不一樣。統(tǒng)一角的計量單位和度量工具師:怎樣在能得到統(tǒng)一的結果呢?生:用相同的角去測量。

  生:像度量長度那樣,設計一把專門的尺子生:??

  師:對,測量角的大小可以用專門的工具去測量,你知道是什么工具嗎?生:量角器。

  師:今天,我們就學習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大小。

  【評析: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情境,讓學生用三角尺上不同的角或自己折的角去量同一個角,從而出現不同的測量結果,由此產生統(tǒng)一角的計量單位和度量工具的愿望,引出量角器的認識,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活動二:借助直觀,認識量角器。

  1、看一看。

  (1)出示量角器。

  師:要想知道角到底有多大,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我們?生:量角器。

  師:你認識量角器,它是什么形狀的?生:半圓形的。

 。2)觀察量角器,并提出有關量角器的數學問題。

  師:看著這個半圓形的量角器,你想提出什么數學問題。生A:為什么左邊有0,右邊也有0?生B:為什么90度只有一個?

  生C:為什么量角器有這么多的線?生D:量角器是怎么量角的?

 。3)認識量角器上的中心點、零刻度線、內外圈刻度,初步感知1度、10度角的大小。師:請大家拿出量角器,仔細觀察,量角器上還藏著許多的數學問題呢,你能把它找出來嗎?學生觀察量角器。

  師:你發(fā)現量角器上有什么?找到的可以與同桌互相交流。生:有許多線。

  師:這些密密麻麻的線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線。還有什么?生:有數字。

  師:仔細觀察這些數字有什么規(guī)律?生A:都是0到180。生B:有兩排數字。

  生C:我發(fā)現外面的數字是從左邊0到180,而里面的數字是從右邊0到180。

  師:你們真善于觀察,量角器有兩圈數字,分為內圈和外圈,從外圈的0開始10、20??一直到180順時針的這一圈數字,就是量角器的外圈刻度;相反的,從內圈的0開始10、20一直到180逆時針的這一圈數字,就是量角器的內圈刻度。還發(fā)現了什么?生:中間有一個直角。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這個地方是量角器很重要的位置,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點,從中心點向左對準外圈0的這條線就是量角器的外圈0刻度,誰知道內圈0刻度線在哪兒?生:從中心點出發(fā)向右邊的線。

  師:是的,從中心點向右對準內圈0的這條線就是量角器的內圈0刻度線。

  師:剛才,有位同學發(fā)現量角器上還有許多線,其實這些線把這個半圓形的量角器分成了180等份。(板書:180等份。)

  師:其中一等份所對角的大小就是1度。(板書:1度。)

  師:度就是角的計數單位,也可以用符號“°”表示,所以1度也可以記作1°。

  師:來,大家伸出小手來跟老師書空1°“°”這個小圓圈要寫在數字的右上角。瞧,這兒也有一個1°的角(課件指向量角器左邊的1°角),量角器上的1°有多大?生:小小的。

  師:是的,1°是一個很小的角,再看,這個角是多少度?生:10°。

  師:10°的角和1°的角比起來怎么樣?生:大多了。

 。ㄕn間閃爍1°角,接著又閃爍10°的角。)2、想一想。師:大家閉上眼睛想一想1°的角有多大,10°的角有多大,20°、60°、100°、150°的角有多大。

  學生想象1°、10°、20°、60°、100°、150°角的大小。師:150°的角與1°的角比起來怎么樣?生:大太多了。3、比一比。

 。1)進一步認識量角器上40°的角。

  師: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看,量角器上有一個角,是多少度?生:是40°。

  師:你是怎樣看的?

  生:從內圈的0開始算10、20、30、40。

  師:你的意思是從內圈0刻度線上的0開始看,所以這個角是40°。我們再寫角的度數時要記得先標上角的符號,再寫上40,“!笨蓜e忘了寫上去。剛才大家會想角的大小了,那么你們會用手勢來比劃出角的大小嗎?生:會。

 。2)對口令游戲。

  課件分別指向內圈40°、90°和外圈150°的角,師生進行對口令。

  師:如果我把這只手(右手)當作與內圈0刻度線重合,另只手(左手)來比劃角的大小,和老師做對口令的游戲,會嗎?生:會。

  師:小手伸哪邊,從0比到幾?生:小手伸右邊,從0比到40。師:這個角度就是40°。

  師:真聰明,一學就會,那就繼續(xù)吧。小手伸哪邊,從0比到幾?生:小手伸右邊,從0比到90。師:這個角就是90°。

  師:那就仔細觀察,小手伸哪邊,從0比到幾?生:小手伸左邊,從0比到150。師:這個角就是150°。

  課件出示:量角器的一部分露出50°或130°,讓學生比劃。

  生比劃:有的同學伸左邊,有的伸右邊,有的左邊伸一下又換右邊。師:咦,遇到什么問題啦?怎么有的同學伸左邊,有的`同學伸右邊呢?同桌討論,說說你的想法。

  師:你們是怎么想的?我們請小手伸左邊的代表說說理由。生:我覺得看外圈就是50°的角。

  師:有道理,也請小手伸右邊的代表來說說你的理由吧?生:我是看內圈,所以認為是130°的角。師:還有第三種情況嗎?師:左右兩邊都行。

  師:剛才有的同學認為小手伸左邊,也有的同學認為小手伸右邊,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小手伸左右兩邊都行,到底誰說對了呢?怎么辦?生:拉下來看一下。

  師:好,就聽你的。準備好了嗎?揭秘的時刻就要到了。生:哇,怎么會這樣?師:誰來說說?

  生:左邊、右邊都行。師:還有誰再說具體一點?

  生:如果看外圈0刻度線,就是50 °的角,如果看內圈0刻度線就是,就是130°的角。師:其實剛才同學們的小手不管是伸左邊,還是伸右邊都是對的,掌聲表揚自己。也就是說當小手伸左邊時,這個角就是50°;當小手伸右邊時,這個角就是130°,F在,大家明白量角器為什么要設計內外兩圈刻度了吧。

  生:可以量朝左邊的角,也可以量朝右邊的角。師:對了,也就是便于我們解決量不同方向的角。師:(小結)通過看、想、比認識了量角器,看,量角器上的知識多豐富呀,有中心點、內圈0刻度線??現在你們想用量角器量一量角的大小嗎?

  【評析:通過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等實踐活動,學生認識量角器,閉眼想角度,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再用手勢比劃出角的大小,特別是出示了一道量角器被遮掉一半的角的開放題,讓學生猜一猜到底是多少度的角,這是本節(jié)課亮點,不僅僅讓學生懂得從內外圈看角的度數,而且拓寬了學生思維,形成角的大小的正確表象,給學生探究量角的方法做了鋪墊,又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活動三:合作探究,探索量角的方法。1、嘗試量角。

  課件出示游樂場的滑滑梯。

  師:剛才小猴喜歡玩的滑滑梯的角,請你猜一猜,這個角是多少度?師:到底是多少度?怎么知道它的準確度數?生:用量角器量。

  師:好的。量角時可要邊量邊想:你是怎么量角的?請大家拿出練習中第一組的滑滑梯2,動手試量一下。

  生嘗試量滑滑梯2中角的大小。

  師:你這么快就量好了,請來介紹一下你是怎么量角的。

  生:量角器中心點對準角的頂點,然后把量角器的0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對齊,再看另一條邊指著幾就是幾度。

  師:用這種方法就可以量出這個角就是40°,你真了比起,而且角符號、讀書都寫得這么好,還有量對的同學嗎?你們真厲害,掌聲在哪兒?2、再次量角,完善量角的方法。

  師:那我們就用這種方法量一下另外兩個滑滑梯的角吧,比一比誰量得又對又快。量好的同學與同桌說說,你是怎么量角的?生動手量滑滑梯的另外兩個角。

  師:你們的動作真快!1是多少度?生:∠1是60°。師:∠3是多少度。生:∠3是10°。師:現在我們可以知道,要設計比較合理好玩的滑滑梯,它與地面形成的角度大約是多少度?生:40°。

  師:量對的小朋友對著老師笑一笑,F在我們來回憶一下,量角的方法是怎樣的?生:中心點對定點;零刻度線對一條邊;最后看另一邊。

  師:說得不錯,我們在量角時必須把量角器的中心點對準角的頂點,內圈0刻度線對準角的另一邊,再看另一條邊所對準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所以這個角就是40°。其實量角的方法就是中心點對準角的頂點,刻度線對角的另一邊,再看另一邊所指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

  師邊說邊板書:點對點、線對邊、再看另一邊。生齊讀量角的方法。師:(小結)現在大家都懂得量角的方法了,我們就去游樂場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吧。

  【評析:讓學生通過量角,初步感知量角的方法,再次放手讓學生量角,總結量角的方法,形成度量角的技能。最后讓學生明白了滑滑梯與地面成多少度的角比較適合小猴游玩,解決了學生的質疑,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歸納概括的能力!炕顒铀模郝(lián)系實際,鞏固應用。1、基礎題。

  課件出示蕩秋千的情境,抽象出不同方向的兩個角。

  師:這秋千中也有角,我們把它請出來,大家看這兩個角有什么不同?生:方向不同。

  生:大小不同。一個是鈍角,一個是銳角。師:在量角時要怎樣量方向不同的角?現在請大家拿出第2張練習秋千中的角,動手量一量。邊量邊想,量不現方向的角時應注意什么?生量角。

  師:咱們來看看這位同學量的結果,第一個角是110°,第二個角是70°。師:剛才,老師發(fā)現個別同學把第一個角量成70°,對嗎?

  生:這個角的一條邊對準外圈0刻度線,所以要看外圈這個角應是110°。師:還有什么辦法一眼就能看出這個角不是70°呢?

  生:因為這個角是鈍角,要比直角大,70°小于90°,所以70°是錯的。師:你太聰明了,第一個角就是110°,第二個角是70°。

  師:量對的同學向老師點點頭,我們在量方向不同的角時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生A:要注意看量角器的內外圈刻度。生B:要先判斷是鈍角,還是銳角。

  師:是的,我們在量角時,無論角的方向朝哪兒,還是要注意:如果角的一條邊與量角器的外圈0刻度線重合,就要看外圈刻度;如果角的一條邊與內圈0刻度線重合,就要看內圈刻度。

  師:量對的同學和老師招招手。

  【評析:學生量兩個方向不同的角,不僅鞏固了量角的方法,而且明確了要根據實際情況正確地使用量角器進行量角。學生通過比較測量的方法的異同,從而理解量角器上設計兩排刻度的用處! 2、提高題。

  課件出示摩天輪的情境,抽象出5個角:師:摩天輪中的角可多了,現在,我們請出其中的一些角。在量角前,老師有個小小的請求:請大家量這兩組角,量完后認真觀察比較他們的大小,你發(fā)現了什么?生動手量角。

  師:誰來說說這幾個角的度數?

  生:∠1是30°,∠2是30°,∠3是60°,∠4是90°,∠5是120 °。引導探究: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幾個角,你發(fā)現了什么?生:我發(fā)現∠1和∠2的度數一樣都是30°。師:還發(fā)現什么?生:兩個角的邊不一樣長。師:這說明什么?

  生: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師:你們真善于觀察,發(fā)現了角的這個小秘密。你們還發(fā)現了什么?生:下面3個角的度數都比前一個角大30°。(師用手勢表示角逐漸變大。)

  師:也就是說角越來越大,它的邊怎么了?

  生:∠

  3、∠

  4、∠5這三個角的度數越來越大,兩條邊張開得越來越大。師:這說明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生: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師:我們也可以把張開說成叉開。

  師:我們剛才通過量角發(fā)現了角的大小與邊的關系,你們實在了不起!師:剛才,有個小馬虎也來量這幾個角,你們看他量對了嗎?學生判斷。

  師:今后我們在量角時一定要靈活正確地使用量角器進行量角。

  【評析:學生通過動手量兩組角,再次感悟角的大小要看兩邊叉開的大小,與所畫邊的長短無關。設計三道量角的練習讓學生辨析,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了量角的方法,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

  3、拓展題。

  課件出示海盜船的情景。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嗎?游樂場里還有一項極具挑戰(zhàn)性的項目——海盜船。你們知道海盜船是怎么玩的?生:擺來擺去。

  師:海盜船左右擺動時,速度越快就越怎樣?生:刺激。師:老師課前向一個廠家了解過:海盜船根據左右擺動所形成的角度可分為普通型和刺激型,看。

  課件演示海盜船擺動的情況。

  師:普通型的海盜船,我們以中間這根桿為標準,向左擺,再向右擺(課件閃動左右擺動時形成的角)這樣形成一個角,那么刺激型左右擺動的角度要比普通型的怎樣?生:更大。

  師:是的,再看這刺激型的海盜船:也以中間這根桿為準,左右擺動形成一個角。(出示課件閃動海盜船左右擺動時形成的角)現在請大家做個小小設計師,想一想,普通型和刺激型的海盜船左右擺動所形成的最大角度是多少?比一比誰設計的角度比較合理。學生設計海盜船左右擺動所形成的角。師:小組討論,說說你的想法。師:這么快就設計好了,咱們先看看普通型的海盜船左右擺動形成的最大角度是多少度呢?生A:40°。生B:60°。生C:80°。師:那我們來看看這普通型的海盜船左右擺動所形成的最大角師多少度?(課件出示:80°)其實剛才有的同學說40°、60°也是有可能的,因為海盜船左右擺動時根據速度的不同都有可能形成這樣的角度。但老師向廠家了解到普通型海盜船左右擺動所形成的最大角度是80°,祝賀你設計對了。

  師:刺激型的海盜船左右擺動所形成的最大角度是多少度呢?生A:100°生B:130°生C:120°

  師:到底是多少度呢?課件出示:120°生:耶?師:(小結)我們班的孩子真能干,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個個都是優(yōu)秀的小小設計師!驹u析: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設計不同類型的海盜船左右擺動所形成的最大的角度,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本活動體現了學習數學的價值,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活動五: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師:孩子們,下課鐘聲就要響起,這節(jié)課,我們解決了什么問題?生:解決了量角的問題。生:學會了正確使用量角器。師:怎么量角的?

  師:在量一個角的時候要先??再?生:點對點,線對邊,再看另一邊。師:量角時還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看是內圈刻度,還是看外圈刻度。

  師:其實有關角的知識還有許多許多。希望大家能像今天一樣努力探索。好,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兒,下課。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37--38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自己觀察、交流的基礎上,認識量角器的結構與功能,通過自己的探索、實踐,總結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學會用量角器量角。

  2、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統(tǒng)一角的計量單位的需要,認識角的計量單位,建立1°角的表象;能通過量角,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觀念,感受角的大小與所畫邊的長短無關。

  3、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具準備:

  教師用的活動角和量角器各1個,為學生每人印制120°

  和50°的兩個角,學生每人準備量角器1個,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感受角的大小

  出示活動角,提問:要把這個角變大一些,可以怎樣做?變小呢?

  學生討論,明確:

  角是有大有小的,角的兩條邊*開一些,角就大一些;把兩條邊收攏一些,角就小一些,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我們以前學習量線段,是用厘米、分米、米來度量表示,那么,角的大小怎樣度量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二、認識量角器:走迷宮,找城堡

  1、請同學們觀察自己的量角器,你看到了些什么?

  2、組織學生交流,說說看到些什么。結合學生的交流,指出量角器像個大迷宮不容易看明白,在這個迷宮里有4座大城堡:中心點、0°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

  3、出示教師用的量角器,請同學們一起走走迷宮,把你找到的4大城堡指給同學看。并指出內刻度線的0°刻度線、外刻度線的0°刻度線,結合學生的交流,指出角的計量單位“度”,并觀察1°角的`大小。

  三、學習量角、編兒歌

  1、我們認識了量角器,了解了4大城堡,你們會量角了嗎?請同學們打開書第19頁,照書上的樣子試著量角。

  2、組織學生交流量角的感受。

  提問:有沒有興趣把量角的過程編成兒歌呢?

  3、用量角器量印在練習紙上的角(50°的),把量角的步驟和方法編成兒歌,發(fā)揮集體智慧。

  提問:拿著量角器量角,第一步干什么?

  用量角器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師生共同操作,這一操作過程簡單點怎么說?

  學生議:(點對點)板書。

  第二步干什么?怎么編兒歌?

  再用量角器的一條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學生初議(線對線或線對邊)

  師生依次分步操作,找關鍵字編兒歌:

  “點對點,線對邊,再看另一邊”

  追問:這另一邊的度線上有兩個刻度,應該讀哪一個度數?為什么?

  兒歌怎么補充?全班討論,把兒歌板書完整。

  “點對點,線對邊,再看另一邊,0在外數外,0在內數內”

  四、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學生試著量出練習紙上的另一個角(120°的),先估計,再邊讀兒歌邊度量。讓學生說說怎樣量角,怎樣讀出度數的。

  2、游戲:猜一猜,課件出示。

 、賹⒔堑囊贿吅土愣瓤潭染覆蓋住,只露出另一邊所對的刻度,內圈70°,外圈110°,學生猜多少度(可能以右邊的零刻度為始邊,讀內圈刻度,也可能以左邊的零刻度線為始邊,讀外圈刻度),再全部呈現,這個角是70°。

 、诶^續(xù)猜,方法同上,內圈130°,外圈50°,角的一邊落在左邊的零刻度線上。這個角應該讀外圈刻度50°。

  ③繼續(xù)猜,方法同上,內圈120°,外圈60°,有的讀內圈刻度,有的讀外圈刻度,結果都錯了。原來,角的一邊已不在零刻度線上。

  3、完成“想想做做”第7題,再在小組內交流。

  五、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本領,獲得了哪些認識?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5

  《角的度量》是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內容。學生學習這個知識有以下兩個問題:一是量角器的擺放,二是利用內外圈的刻度正確讀出角的度數。在教學角的度量中,覺得學生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中下層的學生,掌握得較累。在課前,我也預設到了這節(jié)課學生的難度,但是課上了以后還是不盡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數分內圈和外圈,學生看量角器時,不論角的一邊對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線,他們習慣看的是外圈的度數;有的即使外圈內圈看對了,但是在讀刻度的時候,有時把四十幾讀成五十幾,從哪邊讀過來在他們的頭腦中比較模糊。我認為主要在于學生對角的大小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往哪個方向讀數容易受錯覺指引,再加上有兩排數據,有時分不清到底看哪一排,除了零刻度線沒找準外,視覺上產生的錯覺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另外,四年級的`學生看到的只是一個靜態(tài)的、完整的角,還沒有認識到角是由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而成,量角為什么要“中心對頂點,零線對一邊,另邊看刻度”,對于角的旋轉過程、方向沒有建立表象,加以認識,自然讀度數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況下看外刻度線或內刻度線,盡管總結出量角方法,學生仍是不知所措。實踐證明,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與把握遠遠遜于對形象的記憶。盡管也有教師的示范,但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仍然太抽象。

  如何讓學生能夠正確地學會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我改變了策略,除了指名上來量角,集體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組互相學習量角方法,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動手量,看看別人是怎么量的,會的同學教教不會的同學。還有,讓學生全面認識量角器的構造和如何指導學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讓學生參與到對量角器的產生過程中去,不能只讓學生對量角器的認識停留在中心點、內外圈、零刻度線、刻度等一些標志性的靜止狀態(tài),而無法用思維的連續(xù)性去指導量角行為的連貫性,“量角器為何能量角”這一問題解決了也就突破了量角這個難點。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課本。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度量角的具體步驟,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并把量得的結果用

  符號"。"表示。

  2.使學生認識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計量角的常用單位"度"組織引導:

  教學重點:掌握量角大小的方法

  教學難點:角的度量。

  教學過程:

 。ㄒ唬┲庇^演示,感受新知:

  1.教師課前在黑板上畫一個30。的角。

  2.請學生上來說說角的各部分名稱

  3.請學生上來用可旋轉的教具表示一個比黑板上的角還大一些的角。

  為什么這個同學表示的角比黑板上的角要大呢?

 。ㄒ驗閮蓷l邊叉得大)

  4.到底大多少呢?靠肉眼能判斷出來嗎?

  看來只能依靠工具才行。

 。ǘ┒攘拷嵌龋瑯淞⒂∠螅

  1.認識度量工具。

  測量長度的工具是什么?測量角度的工具--量角器。

  2.觀察教師的木制量角器,觀察上面的數字,你發(fā)現了什么?

  3.量角器應怎樣放在角上,才能正確測量呢?請討論……

  A.頂點對中心

  B.一邊對0刻度

 。ㄒ贿叢粚0刻度可以嗎?稍后的實際測量中可以點一點,以示它的方便與快捷)

  4.現在量角器放在角上(教師黑板上演示),現在角的兩邊看不見了,該怎么辦?

  A.拿小一點的`量角器。(這兒合適嗎?)

  B.延長角的兩邊。(可以嗎?為什么?)

  5.讀出這只角的度數。(兩個數中應讀哪一個數呢?為什么?)

  角1是30度記作30。

  即角1=30。

  教師說明"。"的表示方法。

  1.看書本P53看這個角是幾度,填在書本上。

  測量以后請想一想:說明什么問題?

 。ㄈ⿲嵺`操作,形成經驗:

  1.測量P54的試一試題中的兩個角是幾度。

  2.測量P54第1題展開閱讀全文

  A.看一看,哪幾只角是直角?

  量一量你發(fā)現了什么問題?(直角都是90度)

  B.再量一量角3與角4。

  填空:P54第2題

  3.第54頁第3、4題

 。ㄋ模┬〗Y:

  角的測量方法。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第一冊第37~38頁:角的大小、角的計量單位,用量角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一、設計思想

  1、本節(jié)課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著眼于數學方法的培養(yǎng)。通過用小角比較角的大小,逐步引出簡易量角器,通過對簡易量角器的優(yōu)化,激發(fā)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注重引導學生充分體驗量角器的構造過程,理解量角的原理,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分析概括及語言表達能力。

  2、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的樂趣,感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精神。

  3、數學教學活動是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的。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總結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二、教材分析

  1、《角的度量》是課程標準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37~38頁的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角會判斷角的種類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角的度量,它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也是教學難點。而為了突破這個重難點,教材編寫的意圖是設計了大量的學生活動,希望學生能在操作活動中實現由靜止的課本知識向動態(tài)的學生探索活動轉變。學生學好這節(jié)課不僅能為他們后續(xù)學習角生學好這節(jié)課不僅能為他們后續(xù)學習角的分類和畫角打下基礎,同時也為學生今后學習幾何知識創(chuàng)造條件。

  2、角的度量是測量教學中難度較大的一個知識點。教材把這部分安排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明確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礎上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對角的度量的知識生活中接觸很少,顯得比較抽象。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雖然有一定的發(fā)展,但依然以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分析、綜合、歸納、概括能力較弱,有待進一步培養(yǎng)。

  三、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四年級學生。本套教材分三個階段編排“角的認識”這一內容。第一個階段在二年級上冊,是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尺畫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畫直角。第二個階段在二年級下冊,是讓學生認識銳角和鈍角,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一個角是直角、銳角和鈍角。第三個階段就是本冊教材這一單元,讓學生進一步學習角的度量。有了前面兩個階段的學習基礎,學生對角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一部分學生對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數學生幾乎沒有用量角器測量角的體驗,學生對它的認識是陌生的。因此在認識量角器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要充分估計學生學習的起點,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本節(jié)課我力圖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重在引導學生一步步發(fā)現“簡易量角器”測量方法的不足,使學生在直觀感受、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量角器并獲取角的度量方法,形成自己獨有的數學體驗。

  獨有的數學體驗。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體會統(tǒng)一角的計量單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角的表象。會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與所畫邊的長短無關。

  2、過程與方法:在觀察、交流的基礎上,認識量角器的結構與功能,通過探索、實踐,歸納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積極參與量角的學習活動,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數學的簡潔嚴謹,激發(fā)學好數學的愿望。

  五、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正確量角。

  2、量角時能正確讀出角的度數。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量角器的本質是“單位小角”的集合,角的度量的本質是看被測對象中含有多少個“單位小角”,促使學生對這兩個本質充分而深刻地理解是上好這節(jié)課的邏輯基礎,因此本節(jié)課我精心設計活動,首先“利用大小相同的小角,比較角1、角2這兩個角的大小”,明確量角的單位是“單位小角。接著,我設計了一個把單位小角合并成為半圓的過程。一個簡易量角器就形成了,明確量角器是“單位小角”的集合。然后是強化用“簡易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最后優(yōu)化量角器,其中讓學生討論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再通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抽象能力,總結概括出量角的方法與步驟。

  七、教學準備

  量角器、三角板、多媒體課件

  八、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揭示課題

  1、復習角的概念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誰能說一說什么樣的圖形叫作角?

  2、故事引入

 、僬勗:在角王國里有許多成員。有一天,角成員們在草地上做游戲,玩著玩著,其中的兩個成員吵起來了,它們都說自己比對方大!1說:“我的邊長,所以我比你大!薄2說:“邊長有什么用,我的開口大,所以我比你大。”

 、谔釂:他們到底誰說得對呢?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呢?生:用眼觀察、用三角尺測量。

 、劢沂菊n題:看來,我們要比出這兩個角哪個大,大多少,需要測量。怎么量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角的度量。(板書:角的.度量)

  【設計意圖】以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引入,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引發(fā)了學生的思考,使學生在問題驅動下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二)探究新知

  1、1°角的產生

  (1)用三角尺上的角量一量、比一比

 、傩〗M合作:選定三角尺上的一個角進行測量、比較

 、趨R報交流:說一說你選的是三角尺上的哪個角,怎么量的?量的結果是怎樣

  的?預設:用30°角量,∠1=30°,∠2比30°角大,所以∠2大。

  用45°角、60°角量,∠1比45°角、60°角小,∠2比45°角、60°角大,所以∠2大。

  用90°角量,∠1比90°角小得多,∠2比90°角小一些,所以,∠2大。

 、圪|疑:我們用三角尺上不同的角比出了它們的大小,但是還是不能準確地知道∠1和∠2到底有多大,兩個角的大小相差多少,怎么辦?

  生:測量出兩個角的大小。

  (2)介紹1°角

  ①談話:對,要準確測量一個角的大小,需要有一個合適的角作單位來量,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角的單位。

  ②課件演示:人們將圓平均分成360份,將其中1份所對的角作為度量角的單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記作1°。

 、坶]上眼睛想象一下,1°角有多大。

  【設計意圖】度量需要統(tǒng)一的標準,學生借助三角尺中的同一個角比較角的大小,滲透了度量時標準要統(tǒng)一,喚起了學生度量的經驗。借助課件認識1°角,既有助于學生形成1°角的表象,了解角的單位及符號,又有助于學生了解量角器的構造原理,為認識量角器做準備。

  2、認識量角器

  (1)談話:了解了1°角是如何確定的,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2)小組合作:先拿出自己的量角器看一看,再討論一下這些量角器有什么共同點?匯報交流:誰來介紹一下,你有什么發(fā)現?(配合課件演示)學生:半圓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個中心點,兩圈刻度,分別從0°到180°,每兩個數字之間相差10,有兩條0°刻度線等。

  (3)操作活動:用兩根牙簽,在量角器上擺角

  ①擺一個直角。學生試擺后交流方法。(擺角時,一條邊對準0°刻度線,另一條邊對準90°刻度線,頂點與中心點重合。)

  ②擺一個60°的角,學生試擺后提問:你是怎么想的?

  生: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是1°,60份所對的角就是60度。

 、蹟[一個120°的角呈現錯例,比較辨析。

  【設計意圖】了解量角器的構造原理,通過動手擺角,初步感悟量角器是角的集合以及用量角器度度量角的一般方法。

  3、用量角器量角──教學例1

  (1)出示例1:怎樣用量角器量出∠1的度數?

  (2)學生獨立嘗試量角,小組交流量角方法。

  (3)學生展示量角的過程

  (4)嘗試歸納量角的一般步驟:

 、侔蚜拷瞧鞯闹行呐c角的一條邊重合,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

 、诮堑牧硪贿吽鶎Φ牧拷瞧魃系目潭,就是這個角的度數。

  4、反饋:照樣子,量出∠2的度數。學生展示量角過程,敘述量角方法。

  5、小結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注重量角步驟的歸納與提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實踐、辨析中學習新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傾聽的習慣。

  (三)鞏固深化

  (1)看量角器上的刻度,填出每個角的度數。

  學生獨立度量后交流方法。

  (2)猜猜看

  看角的一條邊在量角器上的位置,猜角的度數。

  (3)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數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量角的方法。

  學生展示量角過程,敘述量角方法。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量角的方法。學生展示量角過程,敘述量角方法。

  【設計意圖】注重量角的技能訓練和個別指導,使學生在量不同方向的角的過程中,積累基本的活動經驗。

  (四)總結延伸

  (1)全課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估一估,三角尺上各個角的度數,再量一量。

  [設計意圖:注重學生的實踐。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培養(yǎng)學生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拓展學生的應用數學的能力。]

  九、板書設計

  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

  量角器構造:①中心點②零刻度③內刻度④外刻度

  角的度量單位:“度”,符號“°”

  角的度量方法:點對點,線對邊,讀數要看另一邊。0在內讀內,0在外讀外

  十、教學反思

  1、“角的度量”這一內容是小學數學測量教學的一個難點。傳統(tǒng)的教法一般

  是按照認識量角器——揭示量角方法——進行量角練習的順序組織數學活動。

  2、本節(jié)課的設計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設置矛盾沖突,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需求,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逐步探索,實現了對量角工具的再創(chuàng)造。學生在探索中不斷生成問題,又不斷地解決問題,多次感受了量角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3、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不僅認識了量角器,學會了量角方法,而且在經歷量角工具探索過程的數學活動中,多方面的數學品質得到培養(yǎng),并積累了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ㄒ唬、結合具體的活動體會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測量各種角的度數。

  (二)、通過觀察、比較、操作、自主探究等活動,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ㄈ、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在活動中感受探索的樂趣,形成勇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認識量角器和度量單位,掌握量角的方法,能正確度量。

  關鍵:正確擺放量角器,明確所量角的度數是看量角器里圈的度數還是外圈的度數。

  教具準備:量角器、三角板,25頁上圖。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一天角的王國里發(fā)出了爭吵聲,(示兩個相差很小的角:∠A和∠B )∠A說我大,我應該當大王!螧說我大,我應該當大王,就這樣他們你一句我一句的吵了起來。同學們,他倆到底有多大?今天我們來度量角,當一次法官來幫他們斷這場官司。板書:角的度量。

 。ǘ、自主探究,嘗試操作:

  1、體會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

  首先,我設計了一個比角的活動,發(fā)給每人一張畫有∠A 和∠B的題單。問:你有辦法知道∠A和∠B分別多大嗎?看誰想的辦法又多有好。

  然后,由學生操作,交流方法。學生各抒己見,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方法:有的……有的……還有的……

  最后,教師小結:你們真善于思考,想出這么多比角的方法,不過這些方法只能比出誰大,但到底是多大?這就需要有一個統(tǒng)一的度量角的單位和工具。

  2、認識計量角的單位和量角器

  首先結合教具(25頁上)圖向學生介紹角的度量單位:一個圓被平均分成360份,一份所對的角的大小叫做一度,記作:1 ,(板書:1度,記作1度)。這一周就是360度。順利引出周角=360度(板書)。同時引導學生建立10度、30度、45度、60度、120度、150度的表象,為后邊的練習第二題打下基礎。

  然后、引進量角器:演示并告訴學生,將教具一半移走。剩下的一半加上刻度,就制成了現在的量角器。請大家拿出量角器觀察,再與同桌交流“你從量角器上都看到了什么?”

  最后,用投影儀出示量角器,集體匯報,引導學生說出:

 。1)、有180個小格,一格是一度,共180度。板書:平角=180度。

 。2)、有中心點和零刻度線

 。3)、讀數有兩種排列方式。

  3、第三環(huán)節(jié)就是使用量角器量角。

  先讓學生借助書上的試一試的測量,試著說說量角器的擺放以及讀刻度的方法。之后請一名學生到黑板前邊操作邊介紹,教師協(xié)助操作,逐步引導,最后精辟歸納出量角的一般方法:

 。1)、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即點與點重合。(板書)

  (2)、角的一條邊與量角器的零刻度線重合。即邊與邊重合。(板書)

 。3)、讀另一條邊所對的刻度,若角的一條邊與內圈的零刻度線重合,則看另一條邊所指的內圈的度數;若角的一邊與外圈的零刻度線重合,則另一條邊所指的外圈的度數。

  過度:在讀角的度數時要知道對不對,你還有沒有什么小竅門?

  引導學生討論:觀察量的角是銳角還是鈍角,銳角的`話選擇較小一個度數,鈍角則選擇較所大一個度數。

  最后,讓學生親自實踐,在題單上量角。教師巡視,重點指導量角器的擺放和讀度數。指名匯報度量的結果,教師板書:∠A=80度,∠B=85度,板書之后強調書寫角的度數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師小結:現在,有理有據,我們可以宣判結果了:角國里的國王是∠B。再一次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鞏固練習,形成技能:

  第一題(書),誰說得對小黑板出示練習

  第二題(書),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小黑板出示)。

  第三題,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板每一個角的度數。讓學生記住度量的結果,為下一節(jié)課用三角板畫特殊度數的角做準備。

  第四題,在身邊找角,量角。你還想知道身邊哪些角的度數,就找出來量一量,把結果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四、全課總結,強化新知。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的收獲一定很大。把你的收獲講給全體同學聽。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37—38頁的內容和練習四的相關練習題 教學目標:

  1. 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會用量角器量角。

  2. 通過一下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具準備:

  每個同學一個信封,信封里有兩根相同的小棒,作業(yè)紙。 教學過程:

  一、小組操作——深化角的本質

  教師給每位同學準備一個信封,里面放有兩根相同的小棒,但同桌兩個同學的小棒長短相差很多。

  師:取出自己信封里的兩根小棒擺角。同桌比一比,看誰擺的角達? 師:同桌兩個同學的小棒長短不一樣,這樣比較角的大小公平嗎?

  二、層次鋪墊——突破難點

  (一)量角器的認識

  1. 認識量角器

 、抛寣W生仔細觀察量角器:上面有些什么?這些刻度怎么分的?這些數有什么規(guī)律?

 、茖W生匯報研究的結果。

  根據學生的交流匯報,教師板書:中心、0刻度線、內刻度、外刻度。

 、窃趯W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展示: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是1° 。

  2. 游戲

  師:我們做個游戲,看怎么把我們的身體變成一個達量角器。

  教師帶著學生量手臂伸開,右(左)手是0刻度線,,手是180刻度線胸前是中心點,也可以看成角的頂點。下面我們用身體表示出量角器上各個度數的角是什么樣的。從0度開始,即從兩臂重合開始,右(左)臂不動,左(右)臂慢慢展開,一起表示出0度到90度的逐步變化過程,到90度時停下來感受一下,然后繼續(xù)91度,100度??180度。

  師:我們表示量角器上各個度數的角時,哪里在動,哪里不動?

  回答后小結:0刻度線不動,每個度數的角都是從0刻度線處張開的。

  (二)用量角器量角

  1. 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在量角器內刻度上找出角(90°、30°、60°135°)并用手比劃同樣大的角,再在三角板上找到這些角并記一記。

  2. 學習量角的方法

 、沤處煶鍪疽粋角,先讓學生估計大小,在嘗試用量角器量角。 ⑵學生小組交流探究量角的方法。

 、墙處熝菔驹敿毥榻B量角的步驟并板書。

  ⑷出示60°、120°的角,讓學生讀出角的度數(在作業(yè)紙上)。根據手中的量角器,師生討論:為什么同一個刻度,一個表示60°、另一個卻表示120°呢?讓學生談談在量角器上讀角時要注意什么。

  (三)知識整理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一起來回顧一下。

  量角器的結構有那些?應該作業(yè)量角?現在,我們一起來運用已經學到的知識。

  三、拓展延伸——熟練應用

  1. 做一做:教材38頁中的“做一做”。

  2. 量一量:教材39頁第3題各時間所成的角的度數。

  3. 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反思:

  “角的度量”的'教學難點有兩個:一是量角器的擺放,二是利用內外圈的刻度正確讀出角的度數。本課突破對策具體步驟如下:

  1.由角的大小的意義引出可以用單位小角來度量角的大小。

  2.做游戲(伸展運動)想象角的動態(tài)變化,為抽象的量角器測量奠定了直觀的基礎。

  3.學習量角器的測量和內外刻度原理,都是采取層層滲透、處處鋪墊的方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對線和角的相關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

  2、熟練掌握量角和畫角的方法

  3、學會復習舊知的方法,并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培養(yǎng)合作能力。教學重點:熟練掌握量角和畫角的方法。

  教學難點:

  復習方法的學習與應用

  教學過程:

  一、回顧整理,構建網絡。

  1. 復習直線、射線和線段。在黑板上出示一個點。要求:根據本章你所學的知識,說說由這個點你想到哪些內容?

  學生的答案會有很多,讓學生自由發(fā)言。預設可能的答案:

 。1)它可以是一條射線的端點

 。2)可能是線段的一個端點可以問:線段有幾個端點?與剛才同學說的射線的區(qū)別在哪里?

 。3)經過這個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

  (4)它是角的頂點,你還能知道組成角的兩條射線叫什么?

 。5)可能是量角器的中心點

 。6)可能是鐘表的中心……

  歸納整理:師:這個單元我們學習的知識大致可以分為這兩個部分,線段、射線、直線這些都是線,角的分類、量角、畫角都是關于角的知識。(課件出示知識網絡圖)

  ① 同學們,屏幕上出現了一個…(點,板書),點動成了一條…(線,板書),(隨后直線上出現了兩個點),這幅圖中,你能找到我們學過的哪些線?(板書:直線、射線、線段。)分別有幾條?

  ②這些線各自有什么特點,它們之間有怎樣聯(lián)系呢? 小結:

  聯(lián)系:射線和線段都是直線上一部分;將射線反向延長就可以得到直線,將線段一方延伸就得到射線,兩方延伸就得到直線。

  區(qū)別:端點個數:直線 無端點,射線一個端點,線段有兩個端點。

  度量: 直線 不可以,射線不可以,線段可以度量。

  性質: 直線: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線段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2、復習角的分類相關知識

  展示角的圖片

  師:這是什么?什么是角?

  例1 判斷

  兩個銳角之和一定是鈍角

  解析:錯誤。因為銳角是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所以兩個銳角的和大于0度,小于180,可能是銳角 直角 鈍角

  你認為哪些角比較特殊,直角、平角、周角特殊在哪里?(因為它是固定的90°、180°360°)

  師:那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樣的? 1周角=()平角=()直角

  師:那我們還提到了什么角?如果按角的大小重新給他排排隊,你會排嗎?

  這些知識就是我們所學的角的分類的知識。

  二、重點復習,強化提高。1.量角

  畫一畫:任意畫一個角,并標出各部分的`名稱。

  師:這個角是多少度,你能估一估么?那我們要知道它的準確數應該怎么做?

  量一量:用量角器量出畫的那個角的度數。

 。2)師生共同交流量角的方法

  師:在量角時,什么時候特別容易出錯,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要注意看是內圈的刻度還是外圈的刻度。

  師:那什么時候看的是外圈,什么時候看的是內圈呢?

  生:零刻度在外圈,我們就要看外圈的刻度線。零刻度在內圈,我們就要看內圈的刻度線。

  2、畫角

 。1)師:量角器除了量角之外,它還有什么作用?(畫角)

  例 2.畫一個65°的角么?

  哪位同學能到前邊來展示最優(yōu)秀的你?

  (2)師生回顧畫65°角的畫法。

 。3)生練習畫135°的角。

  師:畫完的同學,可以同桌交換互相量一量這個角,幫她檢查檢查她畫的準確么?

  如果我們不用量角器,135°的角還可以怎么畫?(三角尺拼一拼)小結:

 。1)先畫一條射線是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線的端點重合,零刻度線和射線重合,

 。2)在量角器所畫刻度線的地方點一個點。

 。3)以射線的端點為端點,通過剛畫的點,再畫一條射線。

  三.數角的規(guī)律

  設包括最外面的兩條射線共有n條射線,則大大小小的角的數量為:1+2+3+4+5+…(n-2)+(n-1)例如有8條射線則角的個數是1+2+3+4+5+6+7=28(個)

  四.檢評,完善提高。

  五.有時間復習第一章的大數的認識。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教材第18~19頁,想想做做第1~3題。

  【教學要求】

  ⒈使學生會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彩箤W生能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并獲得成功的體驗,能運用角的知識描述相應的生活現象,感受用實驗數據說明問題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與方法。

  【教具準備】

  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睂耄荷瞎(jié)課我們認識了角,關于角,大家還想知道些什么?

  ⒉要想知道角到底有多大,就要會量角。那么,量角的工具是什么?怎樣量一個角的大。窟@些都是今天學習的內容,角的度量。(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闭J識量角器。

 、耪埻瑢W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量角器,仔細觀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⑵指名匯報。

  ⑶量角器是什么形狀的?我們把這關圓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是1度的角。

  量角器中心一點叫做量角器的'中心,量角時,我們要把中心與角的頂點對齊。

  量角器上有兩圈刻度,外圈刻度是從左往右按順時針方向。內圈刻度是從右往左按逆時針方向。

  觀察量角器的內圈刻度,找出教師指度度數的刻度線。

  ⒉用量角器量角。

 、趴凑n本第19頁,根據剛才對量角器的了解,自學量角的方法,并量一量。

 、铺釂枺毫拷且謳撞剑磕膸撞?師作具體指導。

 、侵赋,在量角時,什么情況下讀內圈刻度,什么情況下讀外圈刻度。

  ⑷指名說說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時候,我們教應該注意點什么?

  三、想想做做

  ⒈想想做做第1題,請同學們用量角器在書上量一量。

  集體訂正,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⒉想想做做第2題。

 、磐瑢W們量好后,交結果填在括號里。

 、菩〗M內交流。

 、钦f說每塊三角尺上的三個角的度數和是多少?說明什么?

 、诚胂胱鲎龅3題。

 、畔裙烙嬕幌,這三個角的大小一樣嗎?

  ⑵動手量一量。

 、钦f說自己的發(fā)現,師總結。

  四、布置作業(yè)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12

  設計理念

  “角的度量”屬于空間與圖形中的測量的一個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測量中難度最大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利用的是角的大小的空間感覺來估計角的大小,很少用到專用的工具去測量一個角的精確度數,所以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中,不僅要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同伴交流互助來掌握測量角的技能,而且還把量角與建立學生頭腦中角的大小的表象結合起來,重在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37、38頁。

  學情與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在學生初步認識角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學習角的分類、畫角及三角形的基礎,也是今后進一步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基礎。

  學生對角的有關知識已有了初步的體驗,知道角的大小與兩邊長度無關,只與開口的大小有關,會比較兩個角的大小。雖然一部分學生對量角器認識過,但幾乎沒有學生有用量角器測量角的體驗,學生對量角器的認識是陌生的。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已有的學習經驗,體會計量角的大小需要有統(tǒng)一的計量單位。

  2、在操作探索中認識量角器和角的計量單位,會用量角器正確度量角的度數。初步建立1度和幾度角的表象,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2、通過觀察、嘗試、操作、交流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動手實踐的能力。

  3、能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在探索量角方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發(fā)現數學規(guī)律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量角器,以及用量角器量角。

  教學難點

  會用量角器正確度量角的度數。

  教具準備

  課件、量角器、直尺。

  教學過程

  啟發(fā)談話,引入新課

  1、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2、大多少呢?有什么辦法能知道?

  3、引入課題。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角的度量。(板書課題:角的度量)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從畫角引入,使學生感到過渡自然。通過比一比角的大小,使學生產生度量角的需要,把學生帶入探索新知的活動中。】

  觀察操作,學習新知。

  1、認識量角器。

  (1)自學教材內容

 。2)交流回報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學及小組合作交流,學生的各種學習動力被激活,認知和情感得到同步發(fā)展!

  2、教學角的計量單位。

 。1)思考:量角器將這個半圓形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引導學生得出量角器將這個半圓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一份的大小就是1度。度是角的計量單位,1度還有個簡潔的寫法,記作1O。

 。2)學生觀察1O的角,并體驗1O的角。

  【設計意圖:采用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適當講解相結合的方法,了解角的計量單位,通過觀察、體驗,使1度的角在學生頭腦中初步形成表象!

  3、嘗試量角。

  (1)自學要求:估一估角1的大小。嘗試測量角1的度數。把量角的方法講給同桌聽。比一比,誰說得更完整。

 。2)交流方法。(先估,后量)

  通過學生間的互相補充,逐步完善量角的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真正體現人人參與,人人是學習的小主人,再次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3)練習:先估一估角2的度數,再來量一量。

  【學情預設:會出現120度和60度兩種情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一種情況根據角2比直角大,所以是120度。另外還要引導學生觀察角的一條邊指向外圈的零刻度線,所以要讀外圈的120度!

  學生說出自己讀度數的方法,突出內圈刻度與外圈刻度的作用。

  【設計意圖:這部分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自主糾正、不斷完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內、外圈刻度的認識,從模糊到清晰,充分展現了自我!

  4、概括方法。

  (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點和角的頂點重合;

  (板書:點點重合)

 。2)零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

 。ò鍟壕邊重合)

  (3)角的另一條邊所對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

  (板書:讀準度數)

 。4)與零刻度線重合的一條邊指向哪個圈的0°,就讀那個圈的刻度。

  (板書:從0開始)

  【設計意圖:緊緊圍繞著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讓學生在操作的基礎上,嘗試對度量角的方法進行概括、總結。既是語言的鍛煉,更是思維的再一次提升。】

  三、練習反饋,鞏固提高

  1、基礎練習:判斷哪種測量方法正確。

  2、鞏固練習:測量黑板上角的大小。

  【學情預設:其中一個角的兩條邊比較短,學生沒有辦法量度。怎么辦?引導學生想到角的兩條邊是射線,延長兩邊的長度,不會改變角的大小。從而加深認識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而與角的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設計意圖:回到本節(jié)課的開頭,既首尾照應,又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鞏固角的度量方法。進而引深到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使學生的知識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3、欣賞延伸:角度在生活中的應用。

  【設計意圖:積極力求使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開拓視野,放寬題材,把“身邊的數學”引入課堂,使學生覺得數學就在身邊,達到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

  四、課堂總結,暢談收獲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想提醒大家在量角時注意什么?

  【設計意圖:總結是對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的梳理,不僅要讓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的主要數學知識,還要給學生質疑和表達的機會,進而幫助學生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

  設計思路

  1、構建“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自主學習模式。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與自主性,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本課教學圍繞學生“自學-合作-交流-匯報”的活動展開,讓學生主動建構自己的數學知識,提高自己的數學素養(yǎng)。

  2、“以學定教”,重新定位教師與學生的角色。

  新課程強調: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參與者、合作者。本節(jié)課教師從學生“學”的角度組織、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經歷認識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數的探究過程,使學生在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

  3、密切數學與現實的聯(lián)系。

  練習設計充分體現了教師“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學理念,體現了練習的層次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既鞏固了所學知識,拓寬了思維,達到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多維目標的整合與統(tǒng)一,又給枯燥的數學賦予了勃勃生機,展現了數學的真正價值。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對線和角的相關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

  2、熟練掌握量角和畫角的方法

  3、學會復習舊知的方法,并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培養(yǎng)合作能力。教學重點:熟練掌握量角和畫角的方法。

  教學難點:復習方法的學習與應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復習。

  1、交流有關學習的名言。

  2、老師也帶來一句名言。

  老師也帶來一句名言,想知道嗎?想知道的同學坐的可端正了?鬃釉唬骸皽毓识,可以為師矣!边@句話是復習舊的知識,能得到一些新的收獲,看來復習是非常重要的,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復習(板書課題:角的度量)

  二、回顧整理,構建網絡。1. 復習直線、射線和線段。在黑板上出示一個點。要求:根據本章你所學的知識,說說由這個點你想到哪些內容?

  學生的答案會有很多,讓學生自由發(fā)言。預設可能的答案:(1)它可以是一條射線的端點

 。2)可能是線段的一個端點可以問:線段有幾個端點?與剛才同學說的射線的區(qū)別在哪里?

 。3)經過這個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

 。4)它是角的頂點,你還能知道組成角的兩條射線叫什么?(5)可能是量角器的中心點(6)可能是鐘表的中心??

  歸納整理:師:這個單元我們學習的知識大致可以分為這兩個部分,線段、射線、直線這些都是線,角的分類、量角、畫角都是關于角的知識。(課件出示知識網絡圖)

 、 同學們,屏幕上出現了一個?(點,板書),點動成了一條?(線,板書),(隨后直線上出現了兩個點),這幅圖中,你能找到我們學過的哪些線?(板書:直線、射線、線段。)分別有幾條?

  ②這些線各自有什么特點,它們之間有怎樣聯(lián)系呢?

  2、復習角的分類相關知識

  展示角的圖片

  師:這是什么?什么是角?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一個活動的角,你來觀察這是什么角??

  你認為哪些角比較特殊,直角、平角、周角特殊在哪里?(因為它是固定的90°、180°360°)

  師:那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樣的? 1周角=()平角=()直角

  師:那我們還提到了什么角?如果按角的大小重新給他排排隊,你會排嗎?

  這些知識就是我們所學的角的分類的.知識。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1.量角

  畫一畫:任意畫一個角,并標出各部分的名稱。

  師:這個角是多少度,你能估一估么?那我們要知道它的準確數應該怎么做?

  量一量:用量角器量出畫的那個角的度數。(2)師生共同交流量角的方法

  師:在量角時,什么時候特別容易出錯,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要注意看是內圈的刻度還是外圈的刻度。

  師:那什么時候看的是外圈,什么時候看的是內圈呢?

  生:零刻度在外圈,我們就要看外圈的刻度線。零刻度在內圈,我們就要看內圈的刻度線。

  師:你的這個提醒太有必要了。我們把掌聲送給他,謝謝他的提醒。

 。3)小動物量角,生糾錯。

  2、畫角

 。1)師:量角器除了量角之外,它還有什么作用?(畫角)你能畫一個65°的角么? 哪位同學能到前邊來展示最優(yōu)秀的你?(2)師生回顧畫65°角的畫法。(3)生練習畫135°的角。

  師:畫完的同學,可以同桌交換互相量一量這個角,幫她檢查檢查她畫的準確么?

  如果我們不用量角器,135°的角還可以怎么畫?(三角尺拼一拼)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ㄒ唬┟鞅媸欠

  1、小于 90 度的角是銳角。()

  2、大于 90 度的角是鈍角。()

  3、平角就是一條直線。()

  4、周角就是一條射線。()

  5、直線比射線長()

 。ǘ┚艏氝x

  1、有一條60米的直跑道,在平面上畫出的圖形是()A、直線 B、線段 C、射線

  2、用一個放大5倍的放大鏡看一個20°的教,看到的角的度數是()A、10° B、20° C、100°

  3、一個周角等于()個直角

  A、2 B、3 C、4

 。ㄈ┬撵`手巧

  用一副三角尺拼出75°,150°,15 °的角。

  (四)智勇雙全

  五、課堂小結。

  總結: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今天我們的好朋友“點”給我們帶來了好朋友“線”,根據端點的不同,和延長的不同,線又分為(直線、射線、線段)并且由一個端點引出兩條射線又組成了角,根據開口大小的不同,我們又將角分為??,在我們數學知識的海洋中,一個小小的知識能夠衍生出許多許多的知識,并且它們之間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同時又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需要我們同學開動腦筋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造。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保阂龑W生體會度量角的大小需要統(tǒng)一的單位,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度量各種角的度數。

 。玻和ㄟ^一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常航虒W中注重滲透數形的結合思想。結合生活實際,體會量角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量角器的使用。

  學具、教具準備:量角器,三角板,直尺,小角

  教學設計:

  課前活動:你玩過滑梯嗎?來,我們自己做一個滑梯的小游戲:把自己的文具盒拿出來,拿了出自己的橡皮,像我一樣把盒子傾斜起來,把橡皮放在上邊,你看會發(fā)生什么情況?你喜歡什么樣(角度)的滑梯?說出自己的想法(理由)。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活動一:讓學生比較一下∠a和∠b,這兩個角哪一個大?

  你們想不想驗證一下自己的想法?那就用自己的`方式比較角的大小。

  學生分組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量角。可能出現的想法:

  (1)用直尺量。

 。ǎ玻┯萌前鍋砹

  (3)描出一個角,將描的角移動后來比較。

 。ǎ矗┯没顒咏莵肀容^。

 。ǎ担┯眯〗莵砹。

 。ǎ叮┯昧拷瞧鱽砹俊

  學生探索活動時,主要引導學生用小角來量,用小角量的。如果讓學生把所用的小角對折后再來量,看一下,∠a和∠b是不更能說明誰大誰小呢?

  此時講解:測量長度有長度單位,測量重量有重量單位,那度量角呢?是不是也應該有一個單位?

  活動二:嘗試使用量角器。

  如有用量角器的,你能介紹一下自己的量角器嗎?(看誰是優(yōu)秀的解說員活動)看能不能讓學生通過看書,與小組成員交流,從量角器上面的字開始介紹,把量角器的特點介紹出來。

 。◣熤v:將圓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一份所對的的角叫做一度,記作1度。通常用1度作為度量角的單位。)

  生介紹后,師引導學生在量角器上找出:

 、倌軓牧拷瞧魃险业街苯菃幔浚ㄒf出直角的頂點和兩邊的位置——認識量角器的中心與零刻度線)

 、谀隳苷业綆讉直角?(要說出直角兩邊的刻度,注意區(qū)別內圈刻度線與外圈刻度線)

 、勰隳茉诹拷瞧魃险业阶钚〉慕菃?(說一說它與直角之間有什么關系:它是直角的九十分之一,或直角是它的九十倍)

 、芟驅W生介紹如何規(guī)定1度的角(度量角的單位)后,明晰直角是多少度?平角是多少度?

 。、再量∠a和∠b。

  找學生演示量角的過程:學生在演示時,通過學生的操作,初步引導學生理解點對齊,邊重合。

  學生動手操作量角,可能出現的錯誤有:

 。薄⒅行狞c與頂點沒有對齊、

  2、0刻度線沒有與一條邊對齊

  3、沒有分清是讀內圈還是讀外圈的度數。

  針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指導講評。(此時,還應該注意:學生易錯的題目學生如果不出現,還得以練習的形式讓學生做一下)

  討論交流量角的方法,然后匯報應該量角時應該注意什么。

  注意:測量往往有誤差,所以學生量得的結果很可能不一樣。針對這種現象要討論:為什么測量的結果會不一樣?(測量得到的都是近似結果,測量的誤差也因人而異)有什么辦法可以減少誤差?(比如,延長角的兩邊,使它們超過量角器的半徑……)

  鞏固練習:

  p28練一練,第3題生獨立練習

  第2題引導學生結合三角板來估計角的大小

  總結:我們在這節(jié)課中,有什么收獲呢?

  學生交流總結量角的方法后匯報。

  課外作業(yè):體會量角的用處 我們要設計滑梯,如何來設計坡度?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1、認知角的計量單位——度,并學會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確測量角的度數。

  2、理解角的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決定角的大小原理。

  3、培養(yǎng)同學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加深學生對角的大小的印象,發(fā)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教學難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三、教學用具:

  活動角、量角器、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1、導入:復習角的概念和各部分的名稱教師出示教具,提問:

 。1)怎樣的圖形叫做角?

  (2)說一說角各部分的名稱。

 。2)展示角1和角2,哪個角大?大多少?

  揭示課題:

  師小結:如果我們能夠度量出這兩個角的大小,問題就可以解決了。你們想不想知道它們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課題:角的度量)

  2.認識度量角的單位。

  我們都知道度量物體的長度要用長度單位,度量面積要用面積單位,那度量角需要什么單位呢?

  (1)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演示,角的度量單位是度和量角器的制作原理

  (2)課件演示,學生感受1度角、2度角、5度角。幫助學生進一步建立角的實際大小的表象。

  3、認識量角器

 。1)學生觀察自己的量角器上有什么。

 。2)讓部分學生嘗試說一說量角器上各部分的名稱。

 。3)課件演示量角器的構造。

 。4)老師考學生答然后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稱。

  (5)內圈刻度和外圈刻度的區(qū)別,讀內圈刻度還是讀外圈刻度?

 。6)教師用課件演示,并質疑:為什么60度角和120度角在同一刻度,為什么角的大小又不一樣?

  4、量角

  如何量一個角的大小呢?邊觀看課件演示,邊總結步驟。

 。1)通過課件演示量角的步驟,學生歸納量角步驟。(教師板書)

 。2)讓學生嘗試度量書本37頁的角1,并標上度數。教師巡視,注意發(fā)現以下幾種錯誤類型的同學,但不急于糾正。

  ①錯誤類型一:量角時,量角器中心點和角的頂點沒有重合。

 、阱e誤類型二:量角器零刻度線與角的邊沒對齊。

  ③錯誤類型三:看錯了刻度,應看里圈,卻看外圈刻度了;或者應看外圈卻看里圈刻度了。

 。3)學生同桌之間說一說自己度量角的具體步驟。

 。4)請學生說一說量角的方法和步驟。

  讓剛才巡視中注意發(fā)現有錯誤的同學先匯報,同時教師要組織學生說說怎樣才能避免以上錯誤,正確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數呢?

 。5)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小結學生的量角的方法。

  (6)學生自主度量37頁的角2,同時同桌互相交流方法。

 。7)回應課前引入“角2比角1大多少”這一問題。通過讓學生度量,計算出角2比角1大的度數。

 。8)教師再次點一下量角的方法和量角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判斷老師量角的方法對不對?錯在哪?(強化量角的步驟)5.角的`大小決定因素

 。1)多媒體出示:書本第38頁中間的兩個角,請學生說一說兩個角有什么不同。估計一下,誰大誰小。

 。2)讓學生用量角器在書上具體量一量,并標出數據。學生操作,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3)學生匯報哪個角大?”相信通過度量,絕大部分學生都知道兩個一樣大。教師此時要指出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的長短沒有關系,并提出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的問題,學生很容易說出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4)教師拿出活動角放在量角器上驗證,叉開兩條邊,演示大小不同的角。

 。5)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小結并板書:

  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叉開的大小,叉開的越大,角越大。

  五、鞏固練習

  1、書本41頁做一做第3題。

  2、書本44頁第2題。

  六、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是怎樣獲得這些收獲的?角的度量課件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04-21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03-23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03-21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03-07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04-23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優(yōu)秀09-20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優(yōu)秀)10-18

人教版角的度量教學設計02-10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優(yōu)秀04-23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精選15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