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大洲和大洋》教學設計一等獎

時間:2023-12-13 09:35:15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大洲和大洋》教學設計一等獎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洲和大洋》教學設計一等獎,歡迎大家分享。

《大洲和大洋》教學設計一等獎

《大洲和大洋》教學設計一等獎1

  一、指導思想與目標

  依據(jù)《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四提出的“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在興趣中形成自主鍛煉和終身鍛煉的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參與,促進同學間、師生間的相互了解與溝通,培養(yǎng)學生對籃球知識、技術的不斷追求;對同學熱情幫助;對集體善于關心的良好品質。通過小組的協(xié)作學習和自主學習,促進交流與協(xié)作,從而達到提高機能,發(fā)展體能,增進身心健康的教學目標。

  二、教材與對象

  1.教材:為《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四,籃球熟悉球性、運球技術。

  2.對象:初一男生。

  三、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激發(fā)參與、促進協(xié)作、熟悉球性、提高籃球運球技能。

  2.教學難點: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協(xié)作學習,培養(yǎng)自主鍛煉和終身鍛煉的意識。

  四、教法、手段與學法

  1.教法:講解示范、啟發(fā)誘導、語言激發(fā)、表揚鼓勵、糾正錯誤、分組練習等。

  2.手段:運用多媒體手推車、體育教學課件等。

  3.學法:觀摩思考、動手動腦、自主學習、小組協(xié)作學習、互糾互勉等。

  五、課的程序與構思

  1.常規(guī)導入:在課的開始部分,運用集中注意力練習,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學中來。

  2.愉悅熱身:

 。1)在教師或體育委員的帶領下,做慢跑和“喊數(shù)抱團”游戲。

 。2)采用迪斯科音樂帶領學生做熱身操。

  3.小組協(xié)作學習與自主學習:分四小組,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和各小組長的帶領下,應用教學課件,確定本小組的復習內容

 。1)熟悉球性;

 。2)傳球。

  通過小組協(xié)作學習和同學間的互學、互糾、互幫、互勉,達到共同探究和掌握籃球運動技術的目的,促進學生的參與與協(xié)作。

  4.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應用教學課件,學習籃球的運球技術,逐步掌握籃球的直線運球、曲線運球技術,提高運球的實際運用能力,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自主學習和自我鍛煉的能力。

  5.展現(xiàn)與評價:全班集中,小組推薦1~2位同學參加全班運球技術的大比武──評選“每日之星”。通過評價活動,促進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籃球知識、技術的不斷追求,由此達到相互學習、相互勉勵的目的。

  6.恢復身心:在音樂的伴奏下,做愉快的放松動作──“托起心中的太陽”,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

  六、預計運動負荷

  安靜心率:80次/分、最高心率:150~170次/分、平均心率:130~140次/分、練習密度:約50%。

  七、場地器材

  球場,多媒體手推車,籃球等。

《大洲和大洋》教學設計一等獎2

  一、構思

  全課在注重師生互動的前提下,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和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和社會適應性;提高主動參與精神、求知欲、競爭意識;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我判斷、自我調控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如何發(fā)展。

  二、教法的選擇

  本課的主要教材是集體舞,由于內容較單調枯燥,我采用了一材多教的方法。在教學中增設音樂伴奏,變換角度、方位,運用競賽、學生自編、自演等方法,提高學生的韻體感、協(xié)調能力和合作能力。體現(xiàn)了課程的精神:“玩中學、學中練、練中指導、練中提高”。

  三、課程資源開發(fā)

  在教材的搭配上,準備部分,學生在音樂伴奏下自編舞蹈操。分組活動中安排打布袋、舞蹈表演、羽毛球、籃球、足球、土保齡球、橄欖球等多項活動。這些活動組織簡單,器材可以自己制作,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在放松活動中配上音樂集體跳“兔子舞”,從而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四、學法

  教學中注重以學生學、練為主,突出學生主體性,學生能盡情發(fā)揮,充分活動,培養(yǎng)了參與意識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促進了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感情交流。

  課時安排:

  任課教師:

  教學內容

  1.復習集體舞中青少年十六步基本動作。

  2.學習集體舞中青少年十六步的隊形變換。

  3.自選項目練習。

  教學目標

  1.學生能說出青少年十六步的動作要點,通過練習有70%以上的學生基本完成十六步的隊形變換。激發(fā)學生舞蹈興趣,主動參與。

  2.在合作與交流中積極探究,塑造美好形體,以強健體魄、愉悅身心、陶冶情操,促進身心和諧發(fā)展。

  3.增強學生的自練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大洲和大洋》教學設計一等獎3

  第一節(jié):大洲和大洋教學設計與反思

  第一章課時安排:1課時

  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地圖出版社)

  (一)教學目標:

  一、知士標:

  1、了解全球海陸面積所占比例及海陸分布特點;

  2、理解大陸、半島、島嶼、大洲、海、洋、海峽等概念;

  3、通過讀圖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地理分布和各自的主要特點

  二、能力目標:

  1、能看懂簡單的地理統(tǒng)計圖,并了解運用地理統(tǒng)計圖表來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學會繪制簡單的幾何圖形來表示大洲的基本輪廓及其相互位置關系;

  2、構建七大洲的基本輪廓特征和空間分布特征,在地圖上能找出各大洲、各大洋;

  3、主動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三、情感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初步形成學生的全求意識

  2、初步形成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養(yǎng)成學生嚴謹?shù)那髮W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二)教學重點:

  1、全球海陸面積比較,海陸分布的特點

  2、大陸、島嶼、大洲、海、洋、海峽等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分布及突出特征

  (三)教學難點;海陸分布情況;學生觀察力和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四)學情分析:

  學生首次接觸世界地理,有一定的好奇心,會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可以利用圖表讓學生感受海陸分布狀況;大洲、大洋的名稱可通過讀圖讓學生直觀感受、理解并記憶。

  (五)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直觀教學法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前面幾節(jié)課通過學習了解了地球的形狀、大小等,今天我們繼續(xù)來研究地球。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呢?

  學生活動:回憶、思考,討論、交流、探究被稱為地球的原因設計意圖: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好奇心

  二、新課教學

  1、教學內容:稱為地球的原因

  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我們通常叫地球習慣,但是就有人偏診認為叫“水球”才合理,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活動:教師引導學生讀圖,分析衛(wèi)星圖片的顏色,思考并交流、討論,小組發(fā)言。

  教師活動: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總結:通過看圖可發(fā)現(xiàn),地球總是以藍色作為主色調,這說明,除了我們腳下所踩的陸地外,地球上面積更大的`是海洋。

  教學意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2、教學內容:海洋和陸地的分布

  教學活動:組織學生玩游戲

  課前準備1個畫有海陸輪廓的地球儀。學生任意拋出地球儀,接住是記錄右手大拇指接觸到的是陸地還是海洋,拋接10次以上并統(tǒng)計接觸到的海洋和陸地的面積多少

  學生活動:

  學生分組,做游戲、統(tǒng)計、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海陸面積比是73。指導學生看海陸面積比較圖(餅狀圖)

  設計意圖:引起學生興趣,直觀、形象。培養(yǎng)學生讀圖的能力,指導學生據(jù)圖總結地球上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3、教學活動:教學設疑任意劃分地球儀這兩個半球,海陸分布的情況如何?

  學生活動:觀察地球儀,討論、總結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總結,無論怎樣平分地球,在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設計意圖:提出疑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4、教學內容:海陸相關知識

  教學活動:教師介紹大陸、島嶼、半島、大洲、大洋、海及海峽等概念。

  學生活動:通過閱讀教材,結合教師的講解,理解各概念的含義并落實到地圖上

  設計意圖:借助文、圖,加深學生對概念的認識

  5、教學內容:學習七大洲

  教學活動:借助地圖,引導學生觀察各在洲的輪廓、形狀、位置。把七大洲按照面積從大到小排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引導學生勾畫大洲輪廓圖。

  學生活動:觀察各大洲的面積、輪廓、、,討論交流各大洲在地球上的分布并試勾畫大洲的輪廓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大洲有完整的認識

  6、教學內容:學習四大洋

  教學活動:指圖了解世界四大洋,把四大洋按照面積從大到小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學生活動:讀圖,觀察討論,給四大洋排序。了解四大洋的分布。

  三、板書設計:

  1、地球、地球

  2、海陸面積比: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3、大陸、島嶼、半島、大洲、大洋、海、海峽

  4、七大洲:名稱、面積大小、分布、輪廓

  5、四大洋:名稱、面積大小、分布

  四、教學反思:

  1、本課教學的內容,要求學生在較強的空間思維,教學中要借助多種教學資源幫助學生培養(yǎng)起較強的空間概念;

  2、要指導學生多讀圖,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能力;

  3、本課要按排學生一定的課堂練習,以鞏固學生對所學的知識。

《大洲和大洋》教學設計一等獎4

  {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及分布,并形成記憶。

  2.要求學生理解大陸、半島、島嶼、大洲、海、海峽、洋等概念,并能判別。

  3.要求學生學會在地圖上確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閱讀圖文和空間想象能力,激發(fā)學生熱愛人類的家園地球的感情。

  {教學重點}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及分布。

  {教學難點}

  認識七大洲的輪廓及七大洲位置的確定。

  {教具準備}

  東西半球投影圖、世界區(qū)投影圖、七大洲面積和輪廓投影圖、用吹塑紙自制的七大洲輪廓簡圖、經線和緯線繪制成平行的經緯網底圖、寫有七大洲和四大洋名稱的卡片、七大洲分布的拼圖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引入新課

  [導入]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只有全方位地認識我們的家園,才能更好地愛護它,更合理地利用它的資源。上次我布置大家回去看新聞聯(lián)播,大家都看了沒有? 大家注意到沒有,兩位播音員身后是一幅什么樣的背景圖?(學生回答略)在這種地圖上就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這種地圖在我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經常要用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地球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有關知識,在學習這個重要內容之前,我們先來解決幾個問題。

  進行新課

  一、大陸、半島、島嶼、大洲、洋、海、海峽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認真讀教材圖2.5,思考后回答:從圖上你看到了些什么?

  學生活動: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追問:請大家閱讀教材思考:

  A、什么是大陸、半島、島嶼和大洲?

  B、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是哪個?請在書后的“世界地形圖”上找到它的位置。

  學生活動學生閱讀教材后回答,并請一位同學到黑板上指圖告訴大家格陵蘭島的位置。

  教師指圖:比格陵蘭島大的陸地就是大陸,有這幾塊,比它小的就是島嶼,有很多,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起來稱大洲,地球上共有七大洲。

  教師提問:請大家在“世界地形圖”上找白令海峽,思考:

  A、什么是海峽?白令海峽溝通哪兩個大洋?

  B、什么是海?這兩大洋的邊緣有什么海?

  [過渡]知道了大陸、半島、島嶼、大洲、洋、海、海峽這幾個基本概念后,我們來認識七大洲。

  二、七大洲

  1.名稱及輪廓: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認真閱讀教材圖2.6及閱讀材料,了解地球上的七大洲的名稱和名 稱的由來,并回答一組搶答題:

  A、請說出地球上的七大洲的名稱。

  B、亞洲是哪個洲的簡稱?它的英文有誰會讀?

  C、Europe是哪個洲的英文名稱,它有什么含義?

  D、“陽光灼熱的大陸”指哪個洲?

  E、大洋洲怎樣得名?

  教師引導:請大家觀察七大洲的面積和輪廓圖,哪個洲最大?哪個洲最小?(亞洲最大,大洋洲最小。)

  教師引導: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可用“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來記憶。

  教師提問:請同學蜜察七大洲的輪廓有什么特征?請同學們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來認識大洲的輪廓。(學生分組討論后,每一組派一名代表發(fā)言。)

  教師小結:很好,大家的想象力都很豐富,說明任何一個事物,我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它,就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是我們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今天我們先按幾何圖形的思路來學習大洲的輪廓。

  教師示范:教師在圖上作示范,啟發(fā)學生如何按幾何圖形的思路把握大洲輪廓特征,勾畫大洲輪廓。

  師生互動:教師出示剪好的七大洲輪廓簡圖,學生說出它們的洲名。

  學生活動:試勾畫一個大洲的輪廓簡圖。

  [過渡]知道了七大洲的輪廓后,我們來看它們在地球上的分布情況。

  2.分布及位置

  教師提問:請大家回憶一下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分界線,請兩位同學回答。

  教師提問:請大家認真閱讀圖2.6,回答一組搶答題:

  A、主要位于東半球的大洲有哪幾個?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哪幾個?

  B、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哪幾個?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哪幾個?

  C、赤道橫穿哪兩個大洲的大陸?

  教師追問:請大家認真觀察七大洲分布圖和圖2.7,搶答:

  A、哪些大洲的陸地是相連的?找出它們之間的分界線。

  B、哪些大洲僅以運河或海峽相隔?

  教師啟發(fā):剛才我們只是了解了七大洲在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布情況,除南極洲外,其他各大洲一南一北成對分布,各大洲的輪廓大都是北寬南窄的倒三角形,為什么會這樣呢?目前科學家們還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釋,在座的同學都可能是未來的科學家,只要大家認真學習,積極思考,努力探索,說不定這個奧秘將來就能被你們揭開。你們有沒有信心?我期待這一天早日來臨。

  教師引導:下面我們來看看怎樣用前面學過的方法來在地圖上確定七大洲的位置。(學生分組討論后回答。)

  教師追問:這個組的同學認為可以用經緯網來確定,很好,那怎樣確定呢?

  教師指導:在“世界地形圖”上以非洲為例用經緯網確定大洲位置。

  教師提問:

  A、非洲北端被哪條特殊的緯線穿過?(北回歸線)

  B、非洲南端被哪條特殊的緯線穿過?(南回歸線)

  C、赤道穿過非洲大陸的哪個部位?(中部)

  D、哪條特殊的經線穿過非洲大陸?穿過非洲大陸的哪個部位?(0度經線、西部)

  E、請注意非洲最大的海灣幾內亞灣的位置。

  教師示范:邊講邊在經緯網底圖上貼上非洲的輪廓圖。

  教師引導:知道這種方法后,請大家和老師一起來貼亞洲的輪廓圖。

  教師提問:

  A、亞洲北端被哪條特殊的`緯線穿過?(北極圈)

  B、亞洲南端的島嶼被赤道穿過沒有?(被穿過)

  C、東西經180~經線和東經90~經線穿過亞洲大陸沒有?各穿過亞洲大陸的哪個部位?

  教師示范:貼上亞洲輪廓圖。

  教師解釋:教師邊貼南極洲輪廓圖邊解釋:由于地圖的繪制方法不同,得到的大陸形狀就會發(fā)生變化,在這幅圖上,經線畫成了平行的,所以位于極點附近的南極洲的面積和形狀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教師提問:下面我請四個同學帶著地圖來貼出其余大洲的輪廓圖。請大家看看他們貼對了沒有?如果有錯誤,哪個同學來給他改正?

  學生活動:學生貼出其余大洲的輪廓圖。

  教師總結:對學生活動進行評價。

  [過渡]上面我們學習了七大洲的名稱、輪廓、分布、分界線以及怎樣在地圖上確定七大洲的位置,下面讓我們來認識四大洋。

  三、四大洋

  教師引導:根據(jù)對大洲的學習,你們認為認識四大洋,首先需要了解些什么?(四大洋的名稱)

  教師追問:那四大洋的名稱分別是什么?

  教師引導:知道了四大洋的名稱后,還需要了解什么呢?(四大洋的位置)

  教師追問:怎樣確定四大洋的位置呢?(學生分組討論后回答)

  教師講解:對,我們可以看某大洋位于哪些大洲之間,即用相對位置的方法來確定,例如:北冰洋位于亞洲、歐洲和北美洲之間。(指圖)

  教師提問:那么太平洋位于哪些大洲之間呢?大西洋呢?印度洋呢?(學生讀圖回答)

  教師啟發(fā):我們還可以用方位來描述四大洋的位置,如北冰洋位于亞洲、歐洲和北美洲以北,那太平洋和印度洋又怎樣描述呢?

  教師啟發(fā):反過來,我們也可以說亞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那北美洲又瀕臨哪些洋呢?

  學生活動:學生上來貼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

  教師總結:教師評價學生回答情況,并啟發(fā)學生小結:

  A、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分別是什么?

  B、主要位于東半球的大洲各有哪幾個?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各有哪幾個?

  C、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各有哪幾個?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各有哪幾個?

  D、赤道橫穿哪兩個大洲的大陸?

  E、怎樣確定七大洲的位置?

  F、太平洋位于哪些大洲之間?大西洋位于哪些大洲之間?印度洋位于哪些大洲之間?北冰洋位于哪些大洲之間?

  G、確定大洋的方法是什么?

  {鞏固練習}

  教師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為了檢查大家的學習情況,我要請一些同學來在電腦上完成七大洲和四大洋拼圖練習,看誰拼得又快又好。

  學生活動:請4~5位學生上來完成拼圖練習,其他學生邊看,邊完成教材3l頁的活動4。

  教師小結:評價學生活動。

  {小結}

  教師啟發(fā):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些什么?(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還讓我們學會了在地圖上確定位置的兩種方法,即用經緯網確定大洲的位置和用相對位

  置來確定大洋的位置的方法。)

  教師講述:這些知識和方法對我們今后的學習很有用,希望同學們回去認真復習。

  {布置作業(yè)}

  回去以后請思考一下,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侍定不變的嗎?你可以在第二節(jié)中找到答案,請做好預習。

【《大洲和大洋》教學設計一等獎】相關文章:

《大洲與大洋》教學設計12-12

《大洲和大洋》教案03-08

大洲和大洋地理教案07-15

《大洲與大洋》教學設計(通用11篇)10-18

七大洲與四大洋的教案10-12

飲酒教學設計一等獎11-21

散步一等獎教學設計10-27

雨鈴鐺教學設計一等獎11-21

《鳥島》教學設計一等獎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