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經(jīng)典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曲作者王績的生平創(chuàng)作,積累文學知識;
2、了解五言律詩這一體裁;
3、積累名句;
4、反復誦讀,品味語言,體會詩人的孤獨和苦悶;
5、培養(yǎng)學生欣賞古詩詞的能力;
6、完成背誦。
【過程與方法目標】
情景感染法,誦讀法,合作探究法,品讀與想象結合法,拓展法,比較閱讀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惆悵、孤寂的情懷,感受漢語言的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訓練,了解詩的內容;借助品讀、想象,感受詩人孤獨仰郁的心情,感受漢語言的美;積累名句。
【教學難點】
賞析詩歌,領悟詩中情趣,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1、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熟讀并嘗試先背誦課文;
2、準備多媒體教學。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導入:
1、導入:
秋天傍晚時分,詩人遙望山野,看到一派秋色頗濃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獵的人各自隨愿而歸,不禁懷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隱士。全詩于蕭瑟恬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幅山中秋景畫——《野望》吧!
2、作者簡介:
王績(約589—644),字無功,號東皋子,古絳州龍門縣(山西萬榮縣通化鎮(zhèn),通化鎮(zhèn)1972年由河津縣劃入萬榮縣)人,唐代詩人。隋末舉孝廉,除秘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故鄉(xiāng)。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皋,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撰《酒經(jīng)》、《酒譜》。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生平不拘禮教,豪放縱酒,屢被彈劾。自比嵇康、阮籍、劉伶和陶淵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園為題材,有避世的`思想和抑郁的感慨,與唐初流行的浮靡詩風顯然有別。律體濫觴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際,無功實為先聲。
3、背景介紹:
作者仕途不得志,而天下大亂,故托病辭官歸田而作,借此排遣自己的孤寂心情。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朗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教師配樂范讀。學生自由朗讀,掃清文字障礙,教師正音。全體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詩歌。 2、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詞,請學生翻譯,并注意提醒校正。
東皋:作者家鄉(xiāng),歸隱之地。皋,水邊地。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采薇:薇,是一種植物。相傳周武王滅商后,伯夷、叔齊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餓死。古時“采薇”代指隱居生活。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領學生再次品讀詩歌,了解詩歌大意,請同學翻譯詩句。
傍晚時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
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余光。
牧人驅趕著那牛群返還家園,獵馬帶著鳥獸馳過我的身旁。
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2、詩句賞析。
(1)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邊地。東皋,指作者家鄉(xiāng)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他歸隱后常游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搬阋小笔桥腔驳囊馑!坝我馈保貌懿佟抖谈栊小分小霸旅餍窍,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xiàn)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2)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這四句寫薄暮中所見景物:“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fā)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tài)與動態(tài),搭配得恰到好處。
(3)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然而,王績還不能像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闭f自己在現(xiàn)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四、精讀(選讀)課文,深入感悟:
1、讓學生描述一下詩中的場景,想象一下詩人創(chuàng)作的意境。
把我們想象成作者:“你”在自己憂愁無依的時候,一個人在水邊的高地上,耳邊隱隱約約傳來水聲,這時秋風蕭瑟,一輪金黃的夕陽照射在山上、樹上,而樹木光禿禿的,只留下滿地的落葉,山上只有刺目的余暉,心中無憂的興起一股憂愁、凄涼、蕭瑟之感,恰恰這時一個牧童驅趕著牛群,踏著夕陽回家,打獵之人也騎著馬歸來,可自己卻都不認識,這時會有什么感受呢?
2、品讀詩歌,說說詩歌表達的意境和情感。
此詩描寫了隱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閑逸的情調中,帶著幾分彷徨,孤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也是現(xiàn)存唐詩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詩。首聯(lián)借“徙倚”的動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寫來抒情;頷聯(lián)寫樹寫山,一派安詳寧靜;頸聯(lián)中用幾個動詞“驅”“返”“帶”“歸”進行動態(tài)式的描寫,以動襯靜;尾聯(lián)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詩言辭自然流暢,風格樸素清新,擺脫了初唐輕靡華艷的詩風,在當時的詩壇上別具一格。
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全詩于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抒發(fā)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五、課堂總結:
《野望》寫的是山野秋景,在閑逸的情調中,帶幾分彷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全詩寫的是秋色中的山野,于蕭瑟恬靜的景色描寫中透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抄寫和翻譯全詩;
2、課外收集學習王績另外的詩歌,自學背誦。
七、板書設計: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點名時間、地點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蕭瑟恬靜的景色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孤獨抑郁的心情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夠舉例說一說什么是食物鏈,什么是生態(tài)平衡。
3、通過課文中所列舉的事例,使學生明白誰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誰就會受到懲罰的道理,從而能自覺地保護自然環(huán)境。
4、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感悟能力。
5、學習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誰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誰就會受到懲罰的道理。
教學難點:
學習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老師給大家?guī)韮蓮垐D片,你們想看嗎?
2、看了左邊這張圖片,你的心情怎樣?看了右邊這張圖片,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3、右邊這幅圖中的沙塵暴就是大自然對我們的報復。我們希望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嗎?
4、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6課,警惕大自然的報復。
大家知道警惕是什么意思嗎?警惕大自然的報復就是提放、小心大自然的報復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是什么?(另一方面,然界生物群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誰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誰就會受到懲罰。)
2、哪個自然段的內容說明了自然界生物群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這一道理?(2)
3、哪個自然段的內容說明了誰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誰就會受到懲罰這一道理?(3、4)
4、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從哪個現(xiàn)象看出自然界生物群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
(1)理解食物鏈、生態(tài)平衡。
。2)為什么說這種平衡是微妙的?
(3)為了說明自然界生物群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這一道理,作者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舉例子的方法有什么好處?(信服)
(4)你還能舉出有關食物鏈、生態(tài)平衡的例子嗎?
5、默讀第4、5自然段,想一想,哪些事例說明了誰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誰就會受到懲罰這一道理?
。1)捕捉護林益鳥,就會破壞樹木生長。問:破壞樹木生長的后果是什么?大自然對我們的報復是誰造成的?
(2)捕捉黃鼠狼,老鼠成災。問老鼠成災的后果是什么?大自然對我們的報復是誰造成的?
。3)人們砍去森林,破壞草原,導致黑色風暴。
狂風為什么會刮起黃沙和塵土?土地被暴曬的結果會怎樣?(松散)
大自然對我們的.報復是誰造成的?
。4)、第3、4自然段是用什么寫法來說明誰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誰就會受到懲罰這一道理的?
(5)該用什么樣的心情來讀第4自然段?(沉重)
6、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也寫了一種生態(tài)平衡遭到破壞的現(xiàn)象?是什么?(鳥類減少)
你知道鳥類為什么會減少嗎?(樹木資源遭到破壞)
鳥類減少,說明環(huán)境已經(jīng)把鳥類逼到了難以生存的地步。這里的環(huán)境是怎樣的環(huán)境呢?破壞這一環(huán)境的是誰?
7、你還知道哪些人類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而導致遭到大自然報復的事情?
8、怎樣才能防止大自然對我們的報復呢?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怎樣才能防止大自然對我們的報復呢?
善待大自然,我們該怎么做?
9、這節(jié)課我們還學到了一種什么方法是什么?
你會用舉例子的寫法把下面的一段話補充完整嗎?
電腦的用處可大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有很多好習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文教案 篇3
【設計理念】本課運用擬人的表現(xiàn)手法,描寫了生活中看不見、摸不著的風。一開課,就通過有關風的景色喚起學生生活感受;以風娃娃為情景激發(fā)學生讀風、表演風、找風、畫風,從而體會風的調皮、可愛。此設計注重了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為主,把無形的東西變得形象生動。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目標】1.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學習本課12個生字,能按筆順規(guī)則正確、工整的書寫8個生字,并能試著欣賞自己書寫的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小詩。3.在讀風中體會風的調皮、可愛,在找風中喚起該生生活感受,在畫風寫風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風的頑皮可愛,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習慣。
【教學準備】能感知風的風景圖片或相關課件
【教學時間】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情景、引出新課師:
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新朋友,大家高興嗎?(高興)可是,我剛進教室時,它卻一溜煙兒跑不見了。我們大家一起去找找它吧!出示課件(或幾幅能展現(xiàn)風景色圖片)師述:瞧,它正和旗桿上的紅旗玩得起勁呢。L吹旗子的圖)看,它又把細細的雨絲吹得東歪歪、西斜斜。(風吹雨絲斜的圖)聽,呼呼呼,它和小女孩手中的風車玩起轉圈圈的游戲。(風車轉動圖)這就是大家的新朋友,你知道它是誰嗎?(板題:風)讀題。你喜歡這個新朋友嗎?為什么?(引導學生感受風的頑皮、可愛,確立這篇課文的朗讀的基調。)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既然大家都那么喜歡它,那我們就趕緊到課文中去看看,好好地讀讀課文,好好地和它交朋友。2.小朋友讀得可認真呢!老師想問問大家,遇到不認識的字,你是用什么好辦法來解決好?(拼讀音節(jié)、問問同桌、請教老師、查等)3.
剛才,風娃娃悄悄告訴我,要和它交朋友,先得和這些生字娃娃交朋友,才行!大家有這個信心讀好它們嗎?(有)那就趕快讀讀它們把。ǔ鍪颈菊n帶拼音的生詞)4.同桌相互讀,比比誰讀得又正確聲音又洪亮。5.開火車指名讀、齊讀。6.生字娃娃,要為難你們。瞧,它們的拼音帽子不見了,你們能看到它們的樣子叫出他們的'名字嗎?大家先自己小聲地試一試,讀一讀。(搶讀、齊讀)7.風娃娃說小朋友讀得太棒了,它要和大家做捉迷藏的游戲。大家愿意嗎?指名上臺讀生字。(師先背著該生指定一個生字,告訴其他孩子,風娃娃就躲在這個字后,再讓這個學生來讀、來找。)大家用手勢來表示它的對錯。8.引導學生用知道說話。(1)問那才上臺做游戲的同學,你從同學的手勢中知道了什么?(引導該生用知道說話)(2)看到老師高興的樣子,你知道了什么?(進一步引導說話)(3)你還能用知道來說說話嗎?
三、朗讀課文、體會風的特點
1.現(xiàn)在,老師最想知道小朋友是不是自己能把課文讀通順了。齊讀課文。2.風娃娃已經(jīng)躲在課文里了,可是它說要十分細心的小朋友才找得到它,你們有信心嗎?聽師讀課文,小朋友拿筆勾出從哪些地方找出了風娃娃?然后,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3.同桌交流、指名說說。(重點抓住每一節(jié)的最后兩行,引導該生先說后讀)(1)理解樹葉顫動這一節(jié)。先讓學生自己談體會。師:假如我們的小手就是樹葉,風來了,你會怎樣做?(生手擺動,即引導理解這樣就是顫動。)風走了,又怎樣?孩子們,你有什么感受?(知道風來了樹葉會動,風有趣)這風真有意思,那該怎樣讀好這節(jié)呢?練習朗讀本節(jié)。先生自由讀,再指讀評價,齊讀。(2)理解樹木點頭這一節(jié)。你還從哪里找到風娃娃?生談自己的體會,F(xiàn)在小朋友站起來,你們就是小樹林,師邊用手勢做風的動作,邊敘述:呼呼,風來了。小朋友身體擺動,問:你們現(xiàn)在該怎樣做?又有什么感受?(引導學生理解風要大些了)如生答不出。師進一步引導:風娃娃跟剛才比起,有什么不一樣?分男、女同學比賽讀這一節(jié),男同學讀時女生表演,然后反之。(3)理解河水起波這一節(jié)。你還在什么地方發(fā)現(xiàn)了風娃娃?生指名說、讀,并讓生像剛才一樣,邊做動作邊說。師故作神秘狀問:你和風娃娃在干什么?(引導理解:游戲就是指風來了,并為后面寫詩打下語言基礎)多可愛的風娃娃,讓我們美美讀讀這節(jié),留住它。(齊讀,再分組讀,評價。)(學習這三節(jié)的順序,以學生自由匯報的順序為主)4.孩子們,你們和風娃娃玩得開心嗎?那讓我們開開心心來讀讀全課吧!5.還要和風娃娃玩一次嗎?我們站起來,邊做動作,邊來背背全課!
四、拓展訓練
咦!怎么風娃娃又藏起來了?它說這次你們要更細心的才能找到它了。不過,它告訴了幾個找它的方法:(課件或小黑板)
●如果你喜歡寫,就拿起手中的筆寫出我藏在哪?睡也沒有看見過風,不要說我和你了。但是___________的時候,我們知道風__________。
●如果你喜歡畫,就拿起手中的畫筆,畫出我藏在哪?(畫在書后2題中)
●如果你喜歡讀,你就《風》這古詩。讀完后,你一定會有更多收獲。風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五、記憶、書寫生字1.今天這些生字寶寶也變頑皮了,說你們不趕快記住它們,它們也來藏起來了。讀讀要記住的8個生字,誰想到最巧的方法來記住它們?2.生記憶一個,就練習書寫一個。書寫時強調:正、用:中間一豎在豎中線上。走的筆順是:一十土走。沒、時、說注意左窄右寬。3.欣賞、并向別人展示自己寫得最滿意的字。
板書:風樹葉
顫動林木
點頭
來了河水
越波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品味形象生動、準確凝練的語言(學習重點)。
3.了解對比、擬人等修辭手法。
4.了解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學習難點)。
教學方法:
讀議展點練
一.課前預習
。1)了解作者。要求:記住作者。
。2)掌握下列字詞。要求:讀準、會寫、會用。
爭妍斗艷奇崛枯瘠陸離犀利瑪瑙
忍俊不禁豐腴唾津潛溢罍盎然勻稱
(3)搜集與石榴相關的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豐富對石榴的認識
二.賞析王安石《梅花》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工作。
詩歌《梅花》宋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描寫對象)凌寒獨自開。(特定環(huán)境)
遙知不是雪,(精神品質)為有暗香來。(精神品質)
注:凌寒:冒著嚴寒。遙:遠遠的。為:因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三.自學初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思考:文中說“石榴樹便是這少數(shù)樹木中的最可愛的一種。”你認為石榴樹可愛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呢?
2.思考:作者是怎樣引出本文的.寫作對象來的?
四.精讀:品味語言體會思想
1.思考:文章第二部分怎樣具體描寫石榴的特征?課文描寫石榴特征,語言生動形象、準確凝練,你最喜歡哪些語句?說一下自己的理由。
2.思考:寫物是為了言志,作者托什么物言什么志?(選你認為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一句話,讀一讀,議一議。)
五.質疑
(1.小組交流:質疑解疑2.全班交流:解決組內存在的問題)
思考:作者說石榴花是“夏天的心臟”為什么?(解決本文的難點問題)。
六.仿寫:
你以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嗎?它會笑你呢。秋天來了,它對于自己的戲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來,露出一口的皓齒。那樣透明光嫩的皓齒你在別的地方還看見過嗎?
語文教案 篇5
課題:
24畫家鄉(xiāng)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在教師的指導下,畫自己的家鄉(xiāng)。
教學重難點:
識字、朗讀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掛圖、磁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導入:
你們的家鄉(xiāng)在哪兒?你喜歡嗎?想畫出來給大家看看嗎?有幾個小朋友把他們的家鄉(xiāng)畫下來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精讀第二段,指導感悟
1.抓住美的'景色,指導觀賞
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喜歡嗎?
2.抓住美的語言,朗讀感悟
。1)教師播放朗讀磁帶,學生看圖欣賞,整體感受語言的美。
(2)教師示范朗讀,學生畫出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再說說為什么喜歡。
。3)學生自由朗讀,識生字。
圖文結合認識生字“寬、蝦、腳、撿、貝、殼”
數(shù)數(shù)有幾句話,每句寫的是什么?
。4)指導朗讀重點詞句。
指導讀好“那么······
那么······”的句式,表達對大海的喜愛!耙凰宜摇薄把b滿”要重讀,體現(xiàn)魚蝦很多。
3.看圖介紹濤濤的家鄉(xiāng)。
4.師生共同總結學習過程:看圖——讀文——看圖解說。
三、小組合作學第三段
1.師講清要求:(1)認真看圖,這是誰的家鄉(xiāng)?在哪里?有什么景物?他喜歡做什么?
。2)讀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然后小組齊聲表演讀。
。3)看圖,有自己的語言解說。
2.小組合作學習。
四、自由選擇一段自學
1.學生在第四、五、六段中選自己喜歡的一段自學。
2.自學匯報。
。1)搶認生字:原、奔、密、匹、市、樓
。2)指名解說圖畫。
。3)指名表情朗讀最喜歡的句子。
。4)自學相同段落的同學齊讀整段。
3.出示“讀讀說說”,學生讀句子、說句子。
第2課時
一、復習鞏固
1.出示生字,指名認讀。
2.齊讀,開火車讀。
3.游戲:師生對口形記生字。
4.給生字組詞。
二、看圖,指導背誦。
1.看圖提示背誦。
2.指名背誦,其他同學傾聽。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三、指導寫字
1.師范寫生字,并講解,生觀察。
2.師針對寫字中出現(xiàn)的不良現(xiàn)象進行指導。
3.生明確要求,在書上描紅、練寫。
四、實踐活動
畫自己的家鄉(xiāng),以導游的身份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
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能認識“攔、傷、嚴、裹、獨、持、度、掀、隔”等9個生字,會描寫“攔、傷、嚴、獨、持、度”等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媽媽和小熊對話的語氣。在閱讀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找出描寫給小冰熊裹棉被原因的句子。
3、能發(fā)揮想像,說一說小熊一家外出旅游時,會采取哪些辦法,不讓小冰熊融化。
4、知道冰受熱會融化,棉被等能隔熱、保溫的道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學習重點與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熊媽媽阻止小熊的話。
2、知道冰受熱會融化,棉被等能隔熱、保溫的道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學習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
1、師:這個小熊大家都不陌生吧?今天,我們請來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小冰熊。
板書課題 35 小冰熊
2、齊讀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師:這個小冰熊是哪兒來的呢?請你自己輕輕讀課文,注意不加字,不漏字,讀準生字的字音。媒體出示:
我會填:
小冰熊是( )( )送給( )的`禮物。
誰 在什么時候 誰
2、交流填空
三、學習1—3節(jié),理解內容
1、小熊喜歡媽媽送的禮物小冰熊嗎?請你讀讀1—3小節(jié),說說你是從哪些句子當中知道的?
2、交流,媒體出示句子:
小熊別提有多高興了,他抱著小冰熊用嘴親了又親。
晚上,小熊舍不得小冰熊一個人睡,就把它抱進了自己的被窩。
小熊極不情愿地把小冰熊抱出來,果然,小冰熊渾身濕漉漉的,還比原來瘦了些。
3、你能通過朗讀來表現(xiàn)小熊對小冰熊的喜愛之情嗎?
選一句自讀
指名讀:結合學生的朗讀,適時總結
一直拿在手里,舍不得放下,真是“愛不釋手”呀。 板書:愛不釋手
晚上,小熊舍不得小冰熊一個人睡,他想:( ),
于是把小冰熊抱進了自己的被窩。
小熊跟小冰熊就像影子一樣不分離,這叫做—— 板書:形影不離
4、小熊這樣做行嗎?熊媽媽是怎么勸阻小熊的?
媒體出示句子:
熊媽媽看見了,忙攔住說:“使不得,使不得,你嘴里的熱氣會把小冰熊弄傷的。”
媽媽發(fā)現(xiàn)了,連忙說:“不行,不行,它同你睡,會熱壞的!
學習生字:攔 動作理解
傷 拼音 找朋友
請你選一句讀讀,注意讀出熊媽媽勸阻的語氣。
指名讀
小老虎和小花牛比賽讀
5、媽媽的話有道理嗎?哪一句句子證明媽媽說得對?
(小冰熊渾身濕漉漉的,還比原來瘦了,那時因為——板書:融化)
四、學習4—6節(jié),理解內容
1、小熊很喜歡小冰熊,卻不知道怎么愛護它,我們來看看媽媽是怎么照顧小冰熊的?
自讀第4小節(jié),找找句子
交流出示句子:
熊媽媽另外拿來一條小棉被,嚴嚴實實地把小冰熊裹在里邊。
學習生字:
掀 字音 動作理解
嚴 書空 嚴嚴實實
裹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順口溜:衣服里面包果子,裹、裹、裹
2、熊媽媽為什么要給小冰熊裹棉被呢?
(1)請你和同桌一起學習第五小節(jié),找出有關句子用直線劃出來。
(2)交流句子,學習生字:獨 怎樣記
隔 和“融”作比較
持 分析字形
度 部首 除部首有幾筆
(3)讀讀所劃的句子,注意讀正確,指名讀,齊讀
(4)齊讀第五、六小節(jié)
(5)再練習說話:媒體出示
熊媽媽用棉被把小冰熊裹起來,是因為( )。第二天,小熊一起床就( ),果然,( )。
3、熊媽媽用棉被隔開了外邊的暖空氣,(板書:隔開)小冰熊好好的,一點事兒都沒有(板書:安然無恙)
4、想像說話
小熊一家要去旅行了,請你替小熊想想辦法,一路上怎么照顧小冰熊呢?
小熊的一家要去旅游了。在汽車上,小熊 。來到賓館的房間里,小熊 。
旅行結束回到家,小熊看看心愛的小冰熊平安無事,心里高興極了!
五、復習詞語,結束全文
1、比比眼力,比比腦力:
情愿 嚴嚴實實 受傷 單獨 溫度 隔開 保持 掀開 攔住 堅持 傷心 嚴厲
2、師總結
板書設計:
小冰熊
小熊 熊媽媽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比較"建之旁"和"走之旁"的不同,練習書寫。
2、指導學生按部首給生字歸類,掌握識字規(guī)律。
3、區(qū)別形近字,指導學生理解詞語含義,再進行造句練習。
4、舉辦祖國名勝古跡展覽。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活動自主性。
5、練習朗讀、背誦古詩和兒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6、學習查字典。
教學過程:
一、描一描,寫一寫
1、師生討論:"建"和"遍"偏旁的不同之處。
2、書空建字旁。
二、把下面的字排到隊伍中去。
1、出示:經(jīng)練、福神、除院、圖團四組字,學生分別說說每組字的相同之處。
2、出示:紗、祝、因、國、視、圓、降、組,學生獨立完成。
3、說說你怎么做的,為什么?
三、比一比,選字組詞。
1、同桌說說每組字的異同。
2、師范做第一題。
3、學生獨立完成。
4、指名板書。
四、讀一讀,選擇三個詞語造句。
1、生自讀詞語。
2、選擇詞語造句。
3、師生評議。
五、舉辦圖片展覽。
1、給收集到的祖國名勝古跡圖片寫上一句說明。
2、共同布置展板。
3、小導游介紹名勝知識。
六、讀一讀,背一背
1、學生看插圖說話。
2、師范讀《望廬山瀑布》
3、學生自讀。
4、指名朗讀。
七、學習查字典。
1、小朋友,遇到生字你用什么辦法認識它?
現(xiàn)在丁丁冬冬要向大家介紹另一個很有用的辦法,那就是查字典。
2、出示字典,介紹字典。
3、師用字典示范查找"爐"字,學生看。
4、師帶領學生查"煙"字。
5、師生總結查字典的.步驟:數(shù)、查、記。
6、齊讀查字兒歌。
7、請會查的一名學生帶同學查"秋"字。
8、學生小組一起查找"遙""瀑"。
八、總結。
學生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及還要努力的地方。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抓住不同季節(jié)的典型景物。
2、表達自己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
1、運用本單元課文中觀察和描寫的方法,表現(xiàn)季節(jié)的特點。
2、按照一定的順序,運用描寫的方法把內容寫具體,表達自己的實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
2、培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學生能運用本單元課文中觀察和描寫的方法,表現(xiàn)季節(jié)的特點,把內容寫具體。
教學設計:
第四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這一單元的課文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副生動精彩的畫面,那神奇絢麗的自然之景讓我們感到驚奇與敬畏,也激發(fā)了大家觀察的興趣,很多同學開始留心生活,開始與大自然親密接觸。變幻多姿的四季之美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那無與倫比的和諧與美:春天,萬物復蘇;夏天,驕陽似火;秋天,碩果累累;冬天,白雪皚皚。那么,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在這個季節(jié)里,你獲得過哪些快樂?
二、描述畫面,猜想季節(jié)
1、用簡短的語言,抓住典型景物,表現(xiàn)季節(jié)的特點,但不允許說出季節(jié)的名稱。
2、指名猜想同學們描述的是哪個季節(jié),要求不僅說出是什么季節(jié)。
三、分組討論,交流
1、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
四、品位四季,引導口頭表達
1、創(chuàng)設情景,學習表達
你們最喜愛的季節(jié)是什么?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為什么?
2、出示范文,引導表達。
要求學生朗讀范文,說說文章為什么能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組織討論,相機歸納:抓住春天的特點,抓住典型景物的形態(tài)、色彩、變化,從聽到的、看到的、聞到的、觸摸到的、想象到的等不同方面,運用比喻、擬人、對比得便法手法進行細致地描寫,描寫有序,語言生動,抒發(fā)真情。
3、鼓勵學生抓住季節(jié)特點,根據(jù)自己的觀察所得,變換觀察角度和表達順序,重選典型景物以及任務的衣著、開展的`活動,改寫、補充、續(xù)寫范文,啟發(fā)學生多角度構思,多角度描寫,防止個避免學生習作千篇一律的現(xiàn)象。
五、描繪四季,鼓勵動筆成文。
第五課時
一、講明習作的修改要求,強調修改的方法、符號。
二、自我修改,延伸課外。
1、動筆嘗試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回家后讀給父母聽,讓他們給你寫的內容提出修改意見,再次修改。
三、交流習作,互相提升。
1、組內互相交換看對方習作,組內互評。
2、共同評議是否寫出了季節(jié)的特點和對季節(jié)的喜愛。
3、共同修改。
4、推薦組內同學讀習作,大家欣賞。
四、整體評文,總結閃光之處。
五、展評習作,賞讀優(yōu)秀作品
1、選取幾片在表達上各具特色的優(yōu)秀作品,師生共同賞讀評議:哪些畫面令人難忘?哪些詞句印象深刻?
2、選取更多學生的精彩語段組織點評,進一步領悟表達的順序,描寫的方法。
六、精心修改,錘煉習作語言。
鼓勵學生通過自讀自評自改,互讀互評互改,修改習作。
七、修改定稿的習作抄寫在課堂作業(yè)本上。
語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這篇略讀課文是一首現(xiàn)代詩,語言精練優(yōu)美,富有韻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聲響,用詩的語言,贊美了秋天。教學時, 沒必要太注重文章的內容, 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應放手讓學生自己運用精讀課文獲得的方法, 把課文讀懂;著重是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領悟到詞句表達的精妙,體會詩中濃濃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 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本課的設計讓學生在聽中想象,說中積累,讀中感悟,寫中運用。力求在各項實踐活動中,學生語文能力得到整體提高。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病⒁贿呑x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形式,續(xù)寫詩文。
【教學流程】
一、課前準備
1、旋律優(yōu)美的輕音樂配上表現(xiàn)秋天聲響(如風聲、雨聲、落葉聲、蛐蛐聲等)的錄音。
2、各種秋景的圖片。
二、聽聽,秋的聲音
師:秋天不僅有豐富的色彩,還有美妙的聲音,不信,你仔細聆聽。(播放錄音)
生:閉上眼睛靜靜地傾聽。
師:你聽到了哪些聲音, 你覺得這些聲音動聽嗎?師:聽著這些美妙的聲音,你腦海里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再次播放錄音)
學生自由交流想象,教師適當引導學生表達清楚。
師:有一位詩人在秋天里聽到許多美妙的聲音,就寫下了這么一首詩,你們想聽聽嗎?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聽聽秋的聲音吧,出示課題《聽聽,秋的聲音》
請學生讀課題,要求讀得美一點。
。ㄓ靡魳放c聲響創(chuàng)設開放互動的課堂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美好的想象,把學生帶入美麗的大自然、帶入秋聲之中。)
三、讀讀,秋的聲音
。、初讀:
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具體寫了什么聲音?
師: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聲音?
生:落葉、昆蟲、大雁、秋風的聲音。
。、再讀:
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不懂的詞語,運用已學過的方法試著理解,然后分小組交流: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詞?(回憶理解詞語的方法:聯(lián)系上下文、查工具書、找近義詞、聯(lián)系生活等方法。)
生自學后分小組交流。
師:請小組代表說說你們理解了什么詞語,還有沒解決的詞語嗎?
學生踴躍發(fā)言,匯報自學情況。
(教學略讀課文時,應著重讓學生運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自讀自悟。)
3、選讀:
師:找出你喜歡的聲音,多讀幾遍,想想你為什么喜歡?
師:把最喜歡的部分,和同桌一起欣賞。
學生互相交流感受。
師:用欣賞性的語氣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認真邊聽邊想:他讀得怎么樣?
指名讀后組織其他學生自由評議。
生:第一節(jié)可以要讀得快活一些,因為這是快樂的樹葉,它在落下時在翩翩起舞呢!
生:我認為可以讀出一點憂傷,因為樹葉還舍不得和大樹媽媽告別呢!
生:第二節(jié)讀得太好了,讓我想象到了自己是一只蟋蟀,正張大嘴巴快樂地歌唱!膀序小薄膀序小保瑢嵲谔寐犃。
生:讀大雁的這句話要讀出舍不得的語氣,因為它就要去南方了
生:讀第五小節(jié)要讀出欣喜的感覺,因為大自然到處都有秋的聲音……
。础⒀葑x:
開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動。出示秋景圖片及句子:
大樹抖抖手臂,“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話音,黃葉說:“_______”
蟋蟀振動翅膀,“口瞿口瞿”,是和陽臺告別的`歌韻,蟋蟀在唱著:“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_______”
一陣陣秋風斥過田野,送來一片豐收的歌吟,它歡快地唱著“________”。
學生各抒己見,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的內容填空,然后表演。(提示學生注意表情和動作)
生:黃葉說:“大樹媽媽我真舍不得你! ……
生:蟋蟀在唱著:“我要回到溫暖的家里去了! ……
生:大雁對小青蛙說:“再見了朋友,你可要注意身體哦! ……
生:秋風歡快地唱著:“人們又可以獲得大豐收了。” ……
。ɡ首x和想象表演可以結合在一起進行,學生喜歡哪段就讀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讀,也可以用想象表演來促讀。)
5、美讀:
過渡:(配樂,深情地)在這美麗的秋天里,落葉離開了樹媽媽的懷抱,小蟋蟀唱起了離別歌,大雁飛往南方過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黃,稻子壓彎了腰,高粱漲紅了臉……
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讓我們把這美好的一切讀出來吧!
老師播放音樂,學生配音試讀。
師:誰有自信能讀出秋天的美好。
指名朗讀,學生大膽展示。
師:讓我們一起來感受秋的美好吧!
全班配樂朗讀。
。ㄍㄟ^多種形式的讀, 學生在讀中思,讀中議、讀中練、讀中悟,讀中品,讀中評;在讀中領悟到詞句表達的精妙, 體會到詩中濃濃的秋情,想象到秋天景象的美好;在讀中學會了自主、合作、探究。)
四、說一說,秋的聲音
師:走進秋,走進大自然這遼闊的音樂廳,你還能聽到哪些秋的聲音?
。ǔ鍪厩锞皥D片,引導學生發(fā)散說)
生:嘩啦嘩啦,稻海翻起波浪。
生:“嘿呦嘿呦”小螞蟻忙著準備糧食過冬呢!
生:“滴答滴答”秋雨在練習彈琴……
師:秋的聲音實在太豐富、太美妙了,你能照著課文第一、二小節(jié)的樣子用“聽聽,秋的聲音……”這樣方式說一說嗎?
學生先在小組里練習再全班交流。
生:聽聽,秋的聲音,稻海翻起波浪,“嘩啦”是它們歡快的歌聲。
生:聽聽,秋的聲音,秋雨落在地上,“滴答”,是秋雨正在彈琴。
生:聽聽,秋的聲音,黃葉紛紛落下,“呼呼”,秋風弟弟吹起口哨報告冬的來臨。
。ㄕZ文學習不能僅局限于教材之內,而應凌駕于教材之上,超越文本,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這樣進行練說不僅開闊學生思維,還進行了語言訓練,真可謂一舉兩得。)
五、寫寫,秋的聲音
師:是啊,秋的聲音令人遐想, 秋的聲音令人陶醉……讓我們像這個小詩人一樣把自己聽到的聲音寫下來好嗎?
學生寫詩,每人寫一小段即可,四人小組合成一首
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師:讓我們把自己寫好的小詩展示出來吧!請小組代表把合作寫的詩,在平臺上展示出來,并有感情地朗讀給同學聽。
指名學生代表上臺,教師引導學生評議。
。▽W生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運用語言,學生們將會在練筆中,寫出秋的韻味和風情。)
師總結:是啊,秋的聲音,在大自然中,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讓我們再次來感受秋聲帶給我們的喜悅吧!
學生配樂感情朗讀全文。
六、布置作業(yè)
。、給自己寫的詩配上畫。
。、收集有關秋的詩歌
語文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林中小溪》是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以“寓情于景”的優(yōu)美課文,也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作者是蘇聯(lián)作家普里什文。文章是寫俄羅斯高加索地區(qū)春天森林中的景色的`,它以小溪流淌過不同地勢呈現(xiàn)出的種種情貌,以及從中顯現(xiàn)出的勇往直前、沖決一切的精神,表達了作者的人生信念。溪流成為自我人生道路的寫照。
學情分析
1.本班學生由于合校學生成績參差不齊,情緒不穩(wěn)定,大部分能主動學習,但部分學生還是目標不明確。
2.學生基礎較差,兩極分化較為嚴重。
3.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內容:林中小溪(一)
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
1.學習通過朗讀了解課文大意。
2.領略課文中描寫的大自然的優(yōu)美景色。
過程與方法:自主學習,合作討論,教師點撥。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堅定樂觀生活信念。
教學資源
1、了解本文的出處及作者情況。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整體設計
教學重點:
1.領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顯示的魅力。
2.學習文中白描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培養(yǎng)文學感悟能力
整體設計:
1、 知識點:寫景散文的常識。景語中蘊含的情語。
2、 考點:妙句賞析。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10-15
語文備課教案08-07
《語文園地》教案02-22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04
語文識字教案02-23
語文《氓》教案02-23
語文閱讀教案03-08
語文下冊教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