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舞蹈課教案
舞蹈課教案(一):
少兒舞蹈技巧
課時:2節(jié)
年級:小學1—3年級
執(zhí)教者:zzz
教學目的:
一、訓練軟開度。
二、訓練協(xié)調(diào)性。
三、初步了解民間舞:東北秧歌。
教學方法:
1、現(xiàn)身示范法;2、單一抽查法;3、群眾練習法。
教學資料:
一、把上基本功基礎(chǔ)訓練:軟度、開度、力度的訓練。
二、把下訓練:身韻組合、小跳、中跳、大跳。
三、民間舞:東北秧歌單一步伐與手勢的訓練。
四、素質(zhì)訓練:腰、背、腹肌的練習。
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把上基本功基礎(chǔ)訓練。
二、難點:民間舞的韻律理解。
教學用具:
錄音機、手巾花。
教學過程:
一、把上基本功訓練
1、開肩:面向把桿,雙手雙腳齊肩寬,小臂搭在把桿上身往下壓,膝蓋伸直,兩拍一次,四個八拍。
2、波浪腰:正步面向把桿,雙手扶把。兩拍身體往后,兩拍收回跪地下,兩拍身體往前往上頂,兩拍還原;第二個八拍反方向先里后外。四個八拍后雙手抓住把桿,腿貼地面,用腹腰去找前面的墻,教師把學生一點點往前推。
3、壓腿(前、旁、后):前腿時同手(三位)同腳,左手單手扶把,用肚臍眼去找大腿,還原時手先起來;旁腿時左腿右手,要求用后背去找大腿;后腿時人往長拉,手先下去找后腳尖,抬頭,膝蓋外開。前、旁、后腿各壓八個八拍,每四拍壓一次。換腿壓反面。
4、踢腿(前、旁):單手扶把踢把桿外腿,準備拍山膀手,腳尖后點地。兩拍踢起,兩拍點地,四拍還原,踢完換旁腿(腳五位)。前、旁各踢八個八拍,然后往把桿轉(zhuǎn)身1800直接換反面。
5、雙手扶把踢后腿:要求膝蓋外開,四拍踢一次,還原時腳尖前點地,四個八拍后換腿。
6、甩腰:單手扶把正步一位手準備。手快速經(jīng)二位到三位,往后下大腰,還原時手回一位。八拍下腰,八拍還原,動作快速有力,要求膝蓋伸直,八個八拍后轉(zhuǎn)身1800反面。
7、劈叉:把下左、右腿直叉、橫叉,老師根據(jù)狀況逐個糾正并加外力。
把上基訓部分(均由老師講解示范后讓學生跟音樂做,老師逐一糾正)結(jié)束,休息五分鐘。
二、把下訓練
1、身韻組合:準備拍盤腿坐在地上,雙手自然扶著膝蓋,后背挺直。四拍左肩沖,四拍還原,換反面。做四次,左右各兩次。雙手打開經(jīng)七位到三位,四拍,上身往下趴持續(xù)八拍,四拍起來;雙手打開經(jīng)七位回到背手位;四拍右手波浪手,四拍還原,換反面,左右手各兩次。雙手經(jīng)七位到三位,四拍成左手七位右手二位,雙晃手到反面,重復一遍;手到三位左右各四拍搖擺手兩個八拍,收背手結(jié)束。
以上讓學生跟老師做一遍,再全體學生做一遍。
2、小跳:一位準備。身對1點,一位半蹲,然后在快速直起的同時,推地繃腳跳起,落地時先落腳尖,腳掌到全腳,成一位半蹲。一拍一個連續(xù)跳四個八拍。跟音樂
3、中跳:準備與小跳同,變化是跳起時要求越高越好,落地后還原直立再跳第二個。一個八拍跳一次,連續(xù)八個八拍。跟隨音樂
4、錯步大跳:左丁字步面向8點(人站臺右后)左手七位,右手二位手向前準備,左腳尖點地一個錯步(手變七位)左腿右手向8點,左手七位,右腿后抬騰空跳起,每人跳兩次換反面。老師數(shù)拍。
把下訓練部分結(jié)束,休息五分鐘。
把上、把下兩個部分均為復習舊課,視學生進步狀況提高要求。
三、新課資料:民間舞
1、東北秧歌的簡單腳步:
①前踢步:正步雙手叉腰準備,單腳勾腳尖往前上方踢,稍離地立刻還原,換腿反面。
、诤筇卟剑鹤?yōu)橥筇,要求與①相同。
、凼植剑鹤竽_往右前方邁一步,然后右腳再往左前邁一步,再接在左腳左邁,然后右腳收右后方,左腳收回還原。
2、手勢的訓練
、賳伪刍ǎ鹤笫植嫜,右手伸出左右各一個里繞花。
、谑只ǎ弘p手胸前交叉繞完花再打開雙山膀繞一個,重復多次。(正步站立)
、凼犷^花:一手山膀一手耳旁繞花,換反方向做重復多次。
以上新課部分均由老師示范一遍然后學生跟著老師一齊做。最后老師再逐一糾正。
三、簡單的舞蹈組合:
把上面所教的資料連接起來跟音樂一齊做,老師示范學生模仿。
四、素質(zhì)訓練:
1、平躺地面雙腿并踢,每人30次,練習腹肌。
2、平躺地面不借助外力完成仰臥起坐,每人30個,練習腹肌。
3、兩人一組,一人雙手撐地,雙腳被另一人抬起,雙手往前走,每人繞舞蹈室一個來回,練習腰、背肌。
五、課后作業(yè):練習記憶東北歌組合;腹、腰、背練習每一天各做30次。
六、課后小結(jié):學生進步較快,能夠把基本功練習稍提高要求。
舞蹈課教案(二):
少兒舞蹈技巧教案
一。巧學少兒軟翻技巧
1.前橋
前橋的類型:雙腿前橋、單腿前橋、連續(xù)前橋、原地倒腿前橋、趨步前橋、魚躍前橋
活動動作:下腰、倒立、腹肌、豎叉
單腿前橋訓練步驟:步驟一:面向前方,手正上位,左腳向前出腳,腳尖點地。
步驟二:左腳抬起向前上步,蹬、擺腿成前后分腿頂。
步驟三:直膝、繃腳、頂肩、立腰。
步驟四:右腿腳尖先落地,左腿控制在前上方伸。
步驟五:重心繼續(xù)前移,胸腰成軟踹起身,左腳隨后落地。
2.后橋
后橋的類型:單腿后橋、連續(xù)單腿后橋、雙腿后橋、原地倒腿后橋
活動動作:甩腰、踢前腿、沖天炮、背肌
單腿后橋訓練步驟:步驟一:左腳在前點地準備,腳下踩穩(wěn),手正上位。
步驟二:雙手夾頭率先向后抬起,頸、肩、胸、腰依次向后下抬。
步驟三:仰頭看腳的方向,手撐地時上踢左腳,右腳隨后蹬地。
步驟四:過程中始終持續(xù)抬頭立腰,左右腿經(jīng)前后分腿過門。
步驟五:左右腿依次落地,經(jīng)推手頂肩起身,回準備動作。
3.前搶臉
活動動作:胸腰、跪腰、波浪腰、推小車
訓練步驟
步驟一:雙跪立,雙膝八字微開,上身直立,自然手位。
步驟二:身體向后借勁,大腿、胯關(guān)節(jié)、腹部、前腰依次向前滾動。
步驟三:雙手曲臂于肋骨兩側(cè),一經(jīng)過渡到胸著地時,手掌順勢撐地。
步驟四:翻滾時,頭向左歪,以右臉貼地。
步驟五:至塌腰頂時,手推地,挑腰,腳尖繃直往里掖落。
步驟六:腳著地,同時跨、腰、胸上挑,手臂夾頭起,完成動作。
4.后搶臉
活動動作:大腰、倒立、后腿、團身
訓練步驟
步驟一:熟練掌握下腰的基本動作。
步驟二:下腰完成時頭向左歪,以右臉貼地,手臂撐地。
步驟三:經(jīng)肩部向后滾動,依次胸、腰、腹、髖、大腿、小腿著地。
步驟四:翻頂過程中,要求直膝、繃腳、并腿。
步驟五:以小腹著地,上身與雙腿向后抬起,手臂向前撐地結(jié)束。
二、巧學少兒舞蹈旋轉(zhuǎn)技巧
1.點步轉(zhuǎn)
訓練步驟一:原地留頭甩頭練習。
訓練步驟二:點步甩頭練習
右腳腳尖點向正前方,左腳支撐中心,腳掌轉(zhuǎn)動一圈。頭部持續(xù)水平面,做到留頭甩頭,
尋找方向。
訓練步驟三:點步單一練習
在規(guī)定舞姿上,完整旋轉(zhuǎn)一周。
訓練步驟四:連續(xù)點步轉(zhuǎn)
在準確完成一圈的基礎(chǔ)上,練習連續(xù)旋轉(zhuǎn)4---6圈。
訓練步驟五:舞姿點步轉(zhuǎn)
結(jié)合其他舞姿進行連續(xù)旋轉(zhuǎn)練習。
2.吸腿轉(zhuǎn)
訓練步驟一:單一準備動作練習
身體面向8點準備,雙手叉腰,右腳半蹲,左腿伸直前點準備。
訓練步驟二:上步立半腳尖吸腿練習
在準備動作基礎(chǔ)上,右腿加深蹲,左腿向8點邁步立半腳尖,重心迅速轉(zhuǎn)移到左腳上。雙手叉腰,
右腿吸至90度。
訓練步驟三:單一吸腿轉(zhuǎn)練習
在左腳向前立半腳尖的過程中,重心直立,上身收緊,雙手叉腰,右腿吸腿旋轉(zhuǎn)一周。
訓練步驟四:單一舞姿吸腿轉(zhuǎn)練習
在左腳向前立半腳尖的過程中,重心直立,上身收緊,雙手在胸前交叉,右腿吸腿旋轉(zhuǎn)一周。
3.平轉(zhuǎn)
訓練步驟一:滾把桿準備動作練習
在半腳掌站立的基礎(chǔ)上,雙腿夾緊,順著把桿的方向做上步練習,在做的過程中持續(xù)肩、胯、
腳三點一線,留頭甩頭。
訓練步驟二:把下平轉(zhuǎn)1|2練習
訓練步驟三:把下平轉(zhuǎn)單一練習
山膀舞姿,強調(diào)上步時的推送和撤步時的迅速打開。頭始終尋找方向,持續(xù)留頭甩頭。
訓練步驟四:斜線平轉(zhuǎn)練習
山膀舞姿沿斜線做單一平轉(zhuǎn),1圈、2圈、4圈。
4.跳平轉(zhuǎn)
訓練步驟一:原地后踢腿練習
雙手叉腰,小腿向臀部方向后踢,動作持續(xù)輕巧靈活。
訓練步驟二:跳平轉(zhuǎn)單一練習
雙手打開,雙腿向后踢,在做的過程中,持續(xù)肩、胯兩點一線,上身和腿部動作
方向一致。
訓練步驟三:跳平轉(zhuǎn)斜線練習
雙手打開,沿斜線做跳平轉(zhuǎn)1圈、2圈、4圈的練習。
三、巧學少兒舞蹈滾翻技巧
1.側(cè)手翻
活動動作:跟腱、屈伸、橫叉、倒立
訓練步驟一:手正上位,左腳前點地,重心在右腳上。
訓練步驟二:重心前移至左腳,經(jīng)屈膝、蹬腿擺右腳。
訓練步驟三:上身外轉(zhuǎn)90度,雙手依次扶地。
訓練步驟四:雙腿打開,經(jīng)分腿90度倒立。
訓練步驟五:落地時,雙腳依次著地,雙手依次推地起身。
2.倒立
活動動作:頭部、撐地、背肌,直膝
訓練步驟一:應對墻體準備,左腳前點地,雙手上舉,立腰沉氣。
訓練步驟二:身體前探,左膝前屈,重心前移,同時雙手撐地,臂與肩寬。
訓練步驟三:撐地同時雙腿分腿上擺,先右再左,并腿靠墻停住。
訓練步驟四:倒立時,頭看雙手,持續(xù)頂肩,立腰、直膝、繃腳。
訓練步驟五:左腳尖推墻,雙腿分腿下,先左后右依次落地,雙手推地順勢起身,恢復預備位。
3.轱轆毛
活動動作:團身、腹肌、滾地
前轱轆毛
訓練步驟一:屈膝團身準備,雙腳并攏,手扶地,掌撐住。
訓練步驟二:臂與肩寬,雙手夾頭,經(jīng)低頭,含胸,屈肘起法兒。
訓練步驟三:腳蹬地后前移頭、頸、肩、背一次著地。
訓練步驟四:前滾過程中直膝繃腳,再屈膝收回,上下身互相配合。
后轱轆毛
訓練步驟一:屈膝團身準備,雙腳并攏,手掌撐地,腳跟抬起,重心偏前。
訓練步驟二:一經(jīng)推手團身,向后翻滾,臀部、背、頸、頭、手依次著地。
訓練步驟三:翻滾至肩部時,雙手借力撐地,手推地,腳背著地,收腹團身回準備位。
4.掃腿
活動動作:旁弓箭步、前腰。推地、腳踝
訓練步驟一:雙手撐地,胳膊伸直,身體前俯,左腿屈蹲,腳跟抬起,右腿伸直,旁側(cè)點地。
訓練步驟二:重心位于左手與左腿,右腳便于抬起,向左側(cè)貼地橫掃,雙手推地,身體立起,
右腿借勢掃于左側(cè)方。
訓練步驟三:雙手再次撐地,身體前俯,右腿向后橫掃回預備位置。
訓練步驟四:在橫掃一周過程中,要求手撐地時提臀,右腿橫掃左側(cè)時,左腿要屈收讓過右腿。
舞蹈課教案(三):
呼吸與動作的協(xié)調(diào)配合。
作用:身體線條更易拉長,動作具有彈性,避免了僵硬和拉傷肌肉,提高了動作質(zhì)量,更有利于軟開度的練習。3.呼吸在舞蹈表演中同樣起著巨大的作用。它使我們的動作更具有了延伸感、韻律感,更富有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一位擦地”組合的訓練目的:
。1)訓練關(guān)節(jié)的柔軟性,控制身體活動的潛力,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
(2)在動作中運用呼吸,更好地訓練我們的軟開度。
。3)為腿的力量,伸直的習慣,重心的垂直穩(wěn)定,踝關(guān)節(jié)的力量,中段部位的力量穩(wěn)
定,為在中間部分的“轉(zhuǎn)”打基礎(chǔ)。
(4)主要訓練整個腿及腳腕、腳背的力量,增強肌肉的潛力。
“蹲”組合的訓練目的:
。1)透過蹲的要令,訓練腳下的力度、腿、跨的外開,控制潛力及其穩(wěn)定性,對身體
控制力的基本訓練。
。2)呼吸與動作的協(xié)調(diào),動作的延伸感,動作的連貫性。
。3)使雙腿的屈伸訓練,是促使大腿外開并鍛煉大腿、小腿及腳上的肌肉及肌腱。
課題:古典舞基訓把上之控制與大踢腿
目標:
1.透過把上控制組合提高胯根的力量以及身體的穩(wěn)定性。
2.透過把上大踢腿組合訓練關(guān)節(jié)、韌帶的彈性及力量。
重難點:動作的過程中要注意呼吸的配合還有上身的穩(wěn)定,以及發(fā)力點。
教學程序:
1.首先將完整的一套動作示范給同學,讓同學有一個大致的印象與了解。
2.開始教授,做動作的分解,分段教授。在教授過程中要注重節(jié)奏的掌握和重難點的強調(diào)與解釋。動作分解教授結(jié)束后給同學自己思考的時間,然后進行個別的指導糾正。
3.最后讓同學自己隨節(jié)奏將一套動作完成。
舞蹈課教案(四):
舞蹈基本動作練習,兒童舞蹈賞析
一、課程分析:
舞蹈地方課程的開設,是為了讓孩子感受到舞蹈文化的熏陶,提升學生的審美感知潛力,健全體魄,完善心智,引導學生用心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滿足孩子自我表現(xiàn)的需要,樹立孩子自信心。
二、學生分析:
授課對象為一年級兒童,年紀為6-7歲,孩子的有點為活潑好動,模仿潛力較強,但注意力欠缺,所以要將講授與活動相結(jié)合,讓孩子能夠盡可能多的參與到活動中,這樣便于集中孩子的精神。
三、教學目標:
1要求孩子學會舞蹈的基本動作,站姿,坐姿,挺拔,端正。2掌握頭部,肩部,腿部及腳步的動作。3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得到鍛煉。4用心參與活動的樂群精神。
5透過欣賞舞蹈,讓學生體會藝術(shù)的完美,樂于學習舞蹈。
四、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有規(guī)范的坐立行走姿勢,糾正不美觀的姿勢。
五、教學難點:
舞蹈的基本姿勢的掌握六教學過程:1問好:2分組排隊:3舞蹈賞析:(關(guān)注學生的感受,學生根據(jù)舞蹈談自己的想法)4舞蹈基本動作的學習與練習。地面部分的練習(1)頭部動作:
雙腿并緊,腳尖前伸,后背挺直,像被線拉了起來,肩部平行,頭向左擺動45°,視線持續(xù)平行,下巴不要上揚,不要下壓,持續(xù)水平,回位。(四拍)向右擺頭45°,視線,下巴持續(xù)水平;匚唬ㄋ呐模,從左側(cè)向后轉(zhuǎn)一圈,回位。從右側(cè)轉(zhuǎn)一圈,回位。(八拍)(2)肩部動作:
兩肩持續(xù)水平,肩的動作不要帶動其他部位,先左肩,后右肩,上抬,下方(四拍)回位。然后右肩上抬,下放(四拍),回位。雙肩一齊,以肩為軸向前轉(zhuǎn)動(八拍),回位。然后,以肩為軸向后轉(zhuǎn)動,(八拍),回位。(3)勾繃腳訓練:
雙腿并緊,腳尖前伸,抬前半腳掌,然后抬后半腳掌,腿拉伸到最大限度,(四拍)回位,然后回前半腳掌,回后半腳掌,腳尖前伸。(四拍)回位。雙腳腳尖向左旋轉(zhuǎn)一周,回位。雙腳腳尖向右旋轉(zhuǎn)一周回位。(八拍)
六、學生練習與三個動作復習:
七、總結(jié):
舞蹈課教案(五):
舞蹈中的呼吸
教學目的:
1)在基訓中運用呼吸,以更好地訓練學生軟開度。
2)學習舞姿組合《大海阿,故鄉(xiāng)》(A)讓學生體會呼吸對舞蹈動作的修飾作用。
教學重難點:呼吸與動作的協(xié)調(diào)配合。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授新課。
1.舞蹈是以肢體語言塑造藝術(shù)形象的一種表現(xiàn)美的藝術(shù)。俗話說:“一戳一站一伸手,便知是否有”,所謂“是否有”是指舞蹈是否有藝術(shù)性和規(guī)范性,這天我們來學習影響舞蹈藝術(shù)性和規(guī)范性的重要因素——呼吸。舞蹈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后者平穩(wěn)均勻,而前者是有彈性,有韻律,有節(jié)奏的,有時長,有時短,有時平穩(wěn),如何掌握運用呢?是一個堅持不懈的訓練過程,此刻讓我們在壓腿組合中初步體會一下在基訓中如何運用呼吸。
2.把桿組合《壓腿》。
預備:45度應對把桿單手扶把,單背手,小八字腳位。
前壓腿:動力腿外開,雙腿繃直,身體正對,脊柱拉直,肩線與動力腿成90度,前壓時以胯為軸心,上體持續(xù)平直,向動力腿折疊。用前額觸腳背。
旁壓腿:在前壓腿的基礎(chǔ)上,換手扶把,轉(zhuǎn)體180度,身體與兩腿成一個水平面。旁壓時,以胯為軸心,上體持續(xù)平直,向動力腿折疊。用耳觸腳背。
體會運用呼吸:壓、呼氣;立、吸氣(反復練習、體會)。
作用:身體線條更易拉長,動作具有彈性,避免了僵硬和拉傷肌肉,提高了動作質(zhì)量,更有利于軟開度的練習。
3.呼吸在舞蹈表演中同樣起著巨大的作用。它使我們的動作更具有了延伸感、韻律感,更富有藝術(shù)表現(xiàn)力,下面學習的舞蹈組合《大海阿,故鄉(xiāng)》會讓大家學習到舞蹈表演中如何運用呼吸。
1)身體的呼吸(吸氣時身體拉長展開,呼氣時身體收斂內(nèi)含)。
2)頭的呼吸(指頭時吸氣,低頭時呼氣,轉(zhuǎn)頭時先吸后呼)。
3)手臂的呼吸(手臂波浪時以肩為軸,肘、腕依次向上帶動吸氣,向下帶動呼氣,體會手臂連綿不斷的延伸感)。
4)造型時的呼氣(造型時,身體姿態(tài)不動,然后氣息流暢自然,不僵硬)。
訓練步驟:
1.教師完整示范,并且邊示范,邊講解呼吸的運用。
2.訓練學生:
a.雙跪坐,雙背手,聽音樂,節(jié)拍練呼吸,找呼吸時身體的韻律感。
b.練習單一的頭的呼吸,然后與身體配合。
c.先練習單臂波浪時的呼吸,再練習雙臂波浪時的呼吸,呼吸越深,動作越大,情緒越高。
d.大呼吸后雙晃手造型,體會該動作的延伸感(眺望遠方),雙繃腳坐地展胸腰氣息流暢。
訓練時先把動作揉碎,分解練習,再教單一動作,然后與身體配合,最后配音樂練習組合。
二、小結(jié)
這天學習的只是對舞蹈中呼吸的初步了解,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要反復練習,不斷深入,直到大家熟練掌握,運用自如。當然這還需要大家的課后練習、鞏固。
活動教材:自己準備
舞蹈教案3把上擦地組合
教學目的:
透過掌握擦地的動作要領(lǐng),訓練腳下的基本功及腿、胯的外開,控制潛力及其穩(wěn)定性。對身體控制力的基本訓練以及基本姿態(tài)的掌握。
四、教學重難點:
、辈恋貢r腳的完滿與控制。
、餐、胯要始終持續(xù)外開延伸。
、硠幼鬟^程中注意是身韻律和呼吸問題以及姿態(tài)的優(yōu)美。
五、教學準備:
服裝,鋼琴伴奏。
六、教學過程:
1、課前活動:把上練習。
2、導入新課,教師示范講解。
3、教授新資料:
、逡晃徊恋
教學提示:a.注意:一位時的站姿和上身的控制。
b.注意:姿態(tài)的極至伸展。
伴奏譜:
準備:雙手扶把,一位站立
步驟:⑴右腳經(jīng)前擦至旁,后收回。
、婆圆羶纱
、桥圆脸,雙腳立,右腳落,左腳擦回。
⑷同上做左腳
、赏献龇捶较
、庞夷_擦出,然后擦至前,再擦至后,收回。
、朴夷_擦出,經(jīng)劃弧擦至前,再劃一次收回。
、峭希龇聪。
⑷右腳造型,后轉(zhuǎn)做離弓之箭造型。
、墒侄字磷竽_上,翻身,收回一位。
、嫖逦徊恋
伴奏
舞蹈課教案(六):
走進舞蹈
教學目標:讓學生從舞蹈的種類初步深層次地認識舞蹈,從而喜歡欣賞舞蹈。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情境創(chuàng)設、示范法、互動法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
一、組織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用課件的形式)
師:樂記.樂象篇》中說道:“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無論詩、歌或舞,都是由人的內(nèi)心出發(fā)的,內(nèi)心所指,然后才表露于外。舞蹈是一種美的教育,透過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們心田,感染著人們的思想、品質(zhì)、情感。這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舞蹈的世界。
二、新課教授:
這天這節(jié)課我們單單從舞蹈的種類來談,就能延伸出很多的話題,也讓我們對舞蹈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分為芭蕾舞、古典舞、民族舞、現(xiàn)代舞、流行舞。不同種類的舞蹈不僅僅在服飾上各有特色,在創(chuàng)作的風格上也是各有千秋。
。ㄒ唬┌爬傥瑁
1、用多媒體展示一組圖片,(古典芭蕾舞與現(xiàn)代芭蕾舞)請一位學生說說芭蕾舞的服飾特點。
2、用多媒體播放兩段芭蕾舞蹈:請學生談談芭蕾舞的特點。
3、教師總結(jié)芭蕾舞的特點:也稱足尖上的舞蹈。動作規(guī)整、舒展。以下肢動作為主,跳躍、旋轉(zhuǎn)、踢搬腿。一般上身持續(xù)挺拔向上的感覺,(就像頭頂著一樣東西不能讓它掉下來)不能亂動。腳背隨時都要繃到只有腳趾尖著地。
4、跟我學:七個芭蕾手位(注意好手型手臂和上身的感覺)動作是用手指間去帶動手臂拉長的感覺。
。ǘ┕诺湮
1、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古典舞蹈:要求學生仔細觀看,感受古典舞的表演特色。2、比較古典舞與芭蕾舞表演中的相同處和不同處:引導學生和老師共同總結(jié)。
相同處:基本功相同都有跳躍、旋轉(zhuǎn)、踢搬腿,(但古典舞的基本功要更豐富一些)也有類似芭蕾的手位。(教師示范舉例如:四位與托按掌等)
不同處:動作的風格不同,古典舞的上身動作不死板。(如含腆移靠)下肢的動作更豐富一些,花樣更多一些。(教師舉例:射燕跳、變身跳。)
手型的不同:(教師舉例:女蘭花指、男掌)
腳型的不同:芭蕾要求必須要繃直立腳背,而古典舞則是用前腳掌立。
。ㄈ┟褡逦
1、用多媒體展示四幅民族舞的圖片資料,教師講述民族舞的特點:
我國有56個民族,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我們從不僅僅服飾上能夠辨別,其舞蹈動作也各具民族特色。
2、用多媒體播放四段不同民族的舞蹈片斷:請學生說出是哪個民族的舞蹈,每個民族的特色在哪?(教師進行補充說明)
(四)現(xiàn)代舞與流行舞
1、如何區(qū)分現(xiàn)代舞與流行舞。
請學生觀看兩段錄像,說說哪段錄像室現(xiàn)代舞,那段錄像是流行舞?
2、現(xiàn)代舞的起源與特征。(教師簡介)
現(xiàn)代舞起源于德國,但卻在美國蓬勃發(fā)展起來。二十世紀初受美國舞蹈家伊莎多拉.鄧肯和露芙.圣.丹妮絲兩位的影響,使得現(xiàn)代舞的動作有了基本的藍本與表現(xiàn)形式。
①動作的性質(zhì):是屬前衛(wèi)性質(zhì)的藝術(shù),對任何事都可嘗試的舞蹈。可用不規(guī)則或舞者自創(chuàng)的音樂或聲音。
、趧幼鞯奶卣鳎撼嘧悖瑳]有民族色彩,追求自由、開放、冒險、求新的特征。
、蹌幼鞯谋憩F(xiàn)方式:以全身為表現(xiàn)的基礎(chǔ),任意發(fā)展,無任何限制,由觀眾自己去感覺、去詮釋。
、軇幼鞯募记桑鹤非蟆缸晕摇古c「自由」,不強調(diào)技術(shù),只強調(diào)動作的表達好處。3、了解流行舞包括哪些?(用多媒體展示)
流行舞包括街舞、勁舞、拉丁、摩登、爵士、踢踏、有氧健美、啪啦啪啦等等時尚的舞種。
4、跟我跳。
邀請幾位同學上臺跟老師學跳啪啦啪啦舞。
三、課堂小結(jié):
其實不管是那種類型的舞蹈,只要跳得好看,我們都會喜歡。其實此刻很多舞蹈都沒有這么嚴格的區(qū)分類型,比如芭蕾與古典舞、現(xiàn)代舞的結(jié)合,古典舞與民族舞、現(xiàn)代舞的結(jié)合,現(xiàn)代與流行民族的結(jié)合等等。舞蹈只有不斷的創(chuàng)新才能更受歡迎。透過這天這堂課的學習,我想同學們會覺得對舞蹈有了更深度的了解,也許有同學會由此愛上舞蹈,這也是我所期望的,我們不必須都會跳,但我們必須要懂得去欣賞和品位舞蹈藝術(shù)。這也是我們生活當中娛樂文化之
一。最后祝愿同學們好好學習,好好生活,做一位有知識有品位的人。
舞蹈課教案(七):
低年級舞蹈教案
一、教學目標
1、主要以培養(yǎng)6——9歲兒童學習舞蹈的興趣,學習基本的專業(yè)技能與知識。
2、透過一系列的舞蹈學習,把握舞蹈的基本動作,提高他們身體的靈活性,以及精神上的愉悅感。
二、教學資料《那孜庫姆》、基本舞蹈組合
三、教學準備錄音機、VCD
四、教學教案
第一課
1、點名,制定舞蹈課秩序與規(guī)則。
2、復習舞蹈《那孜庫姆》,為迎接章丘市舞蹈比賽做準備。
3、觀看VCD,尋找舞蹈的感覺,有表情的學跳舞蹈。
4、個別同學上臺示范舞蹈。
5、教師指導學生跳舞,同學們一齊跳舞。
6、聽音樂一齊跳舞。
7、放松活動。
第二課
1、點名,確定課堂的人數(shù)。
2、復習舞蹈《那孜庫姆》,為迎接章丘市舞蹈比賽做準備。
3、個別同學上臺示范舞蹈。
4、教師指導學生跳舞,同學們一齊跳舞。
5、聽音樂一齊跳舞,對學生的隊列、隊形進行排練。
6、請學生完整跳舞。
7、放松活動。
第三課
1、點名,確定課堂的人數(shù)。
2、復習舞蹈《那孜庫姆》,為迎接章丘市舞蹈比賽做準備。
3、個別同學上臺示范舞蹈。
4、教師指導學生跳舞,同學們一齊跳舞。
5、聽音樂一齊跳舞,對學生的隊列、隊形進行排練。
6、請學生完整跳舞。
7、放松活動。
第四課
1、點名,確定課堂的人數(shù)。
2、個別同學上臺示范舞蹈。
3、教師指導學生跳舞,同學們一齊跳舞。
4、聽音樂一齊跳舞,對學生的隊列、隊形進行排練。
5、請學生完整跳舞。
6、復習舞蹈《那孜庫姆》,為迎接章丘市舞蹈比賽做準備。
7、放松活動。
第五課
1、點名,確定課堂的人數(shù)。
2、復習舞蹈《那孜庫姆》,為迎接章丘市舞蹈比賽做準備。選拔新的舞蹈隊員,充實舞蹈
隊的力量。
3、個別同學上臺示范舞蹈,請新隊員觀摩,激發(fā)隊員的用心性。
4、教師指導學生跳舞,同學們一齊跳舞,新隊員模仿跳舞。
5、聽音樂一齊跳舞,對學生的隊列、隊形進行排練。
6、請學生完整跳舞,確定新隊員人員名單。
7、放松活動。
第六課
1、點名,確定課堂的人數(shù)。
2、復習舞蹈《那孜庫姆》,為迎接章丘市舞蹈比賽做準備。選拔新的舞蹈隊員,充實舞蹈隊的力量。
3、個別同學上臺示范舞蹈,請新隊員觀摩,激發(fā)隊員的用心性。
4、教師指導學生跳舞,同學們一齊跳舞,新隊員模仿跳舞。
5、聽音樂一齊跳舞,對學生的隊列、隊形進行排練。
6、請學生完整跳舞,確定新隊員人員名單。
7、放松活動。
第七課
1、點名,確定課堂的人數(shù)。
2、復習舞蹈《那孜庫姆》,為迎接章丘市舞蹈比賽做準備。
3、個別同學上臺示范舞蹈,請新隊員觀摩,激發(fā)隊員的用心性。
4、教師指導學生跳舞,同學們一齊跳舞,新隊員模仿跳舞。
5、聽音樂一齊跳舞,對學生的隊列、隊形進行排練。
6、請學生完整跳舞。
7、放松活動。
第八課
1、點名,確定課堂的人數(shù)。
2、復習舞蹈《那孜庫姆》,為迎接章丘市舞蹈比賽做準備。
3、教師指導學生跳舞,同學們一齊跳舞,新隊員模仿跳舞。
4、聽音樂一齊跳舞,對學生的隊列、隊形進行排練。
5、請學生完整跳舞,新隊員模仿跳舞。
6、放松活動。
第九課
1、點名,確定課堂的人數(shù)。
2、舞蹈基礎(chǔ)知識的訓練,例如:站姿、坐姿等,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素養(yǎng)。
3、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學習。
4、個別學生上臺表演,教師指導學生。
5、全班學生一齊表演舞蹈,觀察學生的潛力,確定學生人數(shù)。
6、放松活動。
第十課
1、點名,確定課堂的人數(shù)。
2、舞蹈基礎(chǔ)知識的訓練,例如:摩天輪、下腰等,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素養(yǎng)。
3、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學習。
4、個別學生上臺表演,教師指導學生。
5、全班學生一齊表演舞蹈,觀察學生的潛力,確定學生人數(shù)。
6、放松活動。
第十一課
1、點名,確定課堂的人數(shù)。
2、舞蹈基礎(chǔ)知識的訓練,例如:民族動作的學習等,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素養(yǎng)。
3、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學習。
4、個別學生上臺表演,教師指導學生。
5、全班學生一齊表演舞蹈,觀察學生的潛力,確定學生人數(shù)。
6、放松活動。
第十二課
1、點名,確定課堂的人數(shù)。
2、舞蹈基礎(chǔ)知識的訓練,例如:民族動作的學習等,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素養(yǎng)。
3、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學習。
4、個別學生上臺表演,教師指導學生。
5、全班學生一齊表演舞蹈,觀察學生的潛力,確定學生人數(shù)。
6、放松活動。
第十三課
1、點名,確定課堂的人數(shù)。
2、舞蹈基礎(chǔ)知識的訓練,例如:摩天輪、下腰、下叉等,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素養(yǎng)。
3、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學習。
4、個別學生上臺表演,教師指導學生。
5、全班學生一齊表演舞蹈,觀察學生的潛力,為明年的舞蹈教學做準備。
6、放松活動。
第十四課
1、點名,確定課堂的人數(shù)。
2、復習舞蹈基礎(chǔ)知識,例如:摩天輪、下腰、下叉等,為學期末的檢查做準備。
3、個別學生上臺表演,教師指導學生。
4、全班學生一齊表演舞蹈,觀察學生的潛力,為明年的舞蹈教學做準備。
5、、放松活動。
第十五課
1、點名,確定課堂的人數(shù)。
2、復習舞蹈基礎(chǔ)知識,例如:摩天輪、下腰、下叉等,為學期末的檢查做準備。
3、個別學生上臺表演,教師指導學生。
4、全班學生一齊表演舞蹈,觀察學生的潛力,為明年的舞蹈教學做準備。
5、放松活動
第十六課
1、點名,確定課堂的人數(shù)。
2、復習舞蹈基礎(chǔ)知識,例如:摩天輪、下腰、下叉等,為學期末的檢查做準備。
3、個別學生上臺表演,教師指導學生。
4、全班學生一齊表演舞蹈,觀察學生的潛力,為明年的舞蹈教學做準備。
5、放松活動。
舞蹈課教案(八):
舞蹈基本訓練(共四課時)
教學目的:透過本節(jié)課讓同學們熟悉一些舞蹈基訓的資料
教學重難點:舞蹈基訓的地面訓練
教學課時:一課時,總第二課時
第一節(jié):舞蹈基訓常識
一、舞蹈訓練的基本方位:以舞者所應對的方向來確定的,通常以舞者為中心點,面向正前方為起點,每向右轉(zhuǎn)45°為一個方位,共分為八個方位(稱1~8點)。即正前方為1點,右前方點,右方為3點……
二、舞蹈常用術(shù)語
1.主力腿:指在動作過程中或造型時支撐重心的一條腿,它對舞蹈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2.動力腿:是與主力腿相對而言的,指非支撐重心的一條腿,在動作過程中可做各種動作,如抬腿、踢腿等。
3.韻律:是指舞蹈中的感覺和規(guī)律。它需要舞者在動作時把握這種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的韻律感覺,才能把舞蹈跳得富有美感。
4.節(jié)奏:是音樂旋律的骨干,是樂曲結(jié)構(gòu)的基本因素,也是舞蹈動作的基本要素之一,如何舞蹈動作都是在必須的節(jié)奏規(guī)范中進行的。
第二節(jié):地面訓練
一、腳——繃腳、勾腳、半勾腳
。ㄒ唬┛嚹_:動作做法:腳背繃緊,腳尖用力下壓,腳底構(gòu)成弓型,初學者能夠透過外力施壓來訓練。
。ǘ┕茨_:動作做法:腳背收緊,腳尖向上勾起,腳跟用力前伸。
。ㄈ┌牍茨_:動作做法:在繃腳的基礎(chǔ)上,腳尖勾起,腳背持續(xù)原樣。
。ㄋ模┉h(huán)繞腳:動作做法:(八拍完成)準備姿態(tài),繃腳尖,雙腿并攏,直腿坐地,雙手體側(cè)扶地。做法①(由里向外環(huán)繞):1-2雙腳勾起;3-4腳跟不動,腳尖分開;5-6雙腳在分開的基礎(chǔ)上繃直;7-8雙腳尖并攏,還原到準備姿態(tài)。做法②(由外向里環(huán)繞):1-2雙腳尖繃直分開,腳跟靠緊;3-4雙腳尖分開勾起;5-6在勾腳的形態(tài)上雙腳并攏;7-8雙腳繃直還原到準備姿態(tài)。※訓練要求:勾腳要求力量到腳跟?嚹_要求力量到腳尖,并盡力向遠處伸展。半勾腳應注意力量到前腳掌,大腳背用力繃直。
二、腿——壓腿、抬腿、踢腿
。ㄒ唬┳鴫呵巴龋簞幼髯龇ǎ簻蕚渥藨B(tài),繃腳并腿,上身垂直坐地,立腰、挺胸抬頭,雙手體側(cè)扶地。做法:上身垂直下壓貼近腿部,雙手經(jīng)體側(cè)至頭頂扶腳尖。上身抬起后,還原到準備姿態(tài)。(二)坐壓旁腿:動作做法:準備姿態(tài),坐地右腿體側(cè)伸直,左腿體側(cè)屈腿,右手扶地,左手托掌。做法:上身向右腿下壓,左手扶右腿。壓左腿時動作相反。
。ㄈ┳鴫汉笸龋簞幼髯龇ǎ簻蕚渥藨B(tài),雙跪坐,雙手扶大腿。做法:壓右后腿時,右腿向正后方伸直,雙手體側(cè)撐地,上身向后下壓,注意盡量用后腰,頭靠近右腿,還原姿態(tài)時,上身要垂直。壓左腿時動作相反。
。ㄋ模┨缮硖巴、踢前腿:動作做法:準備姿態(tài),繃腳尖直腿躺身,雙手小七位。抬前腿的做法:繃右腳慢慢向上抬起,注意力量伸展到腳尖,腳尖領(lǐng)先抬起,落地時要輕。抬左前腿動作相反。踢前腿的做法:在前抬腿的動作基礎(chǔ)上加速踢起落下。
。ㄎ澹﹤(cè)躺身抬旁腿、踢旁腿:動作做法:準備姿態(tài),繃腳尖雙腿并攏,側(cè)躺身,面向7點,左手頭頂伸直,右手屈肘撐地。抬旁腿的做法:右腿繃直慢慢抬起,抬腿時右腿背對右耳。踢旁腿做法:同抬旁腿的路線,向耳旁快速踢起。左腿動作同右腿相反。
(六)跪抬后腿、踢后腿:動作做法:準備姿態(tài),雙腿跪地,上身稍前傾,雙手撐地。抬右后腿做法:右腿向后伸直繃腳尖,慢慢抬起,注意抬腿時開胯、用腰、腳尖領(lǐng)先上抬。左腿動作相反。踢右后腿做法:在抬后腿的基礎(chǔ)上,快速后踢。
※訓練要求:腿的訓練要持續(xù)姿態(tài)的準確性。壓腿要注意直膝。身體要伸直,頭手盡量向腳尖靠近;踢腿注意踢起時要迅猛,落地時要輕緩;旁腿動作注意側(cè)躺身時腰挺直,臀部收緊,不可低頭,翹臀。
三、胯——開小胯、開大胯
。ㄒ唬┳_小胯:動作做法:準備姿態(tài),雙腿屈膝,膝底相對坐地,上身垂直,雙手扶膝,立腰、挺胸、抬頭、兩眼平視。做法①:雙手用力壓膝,使膝蓋接近地面?砂垂(jié)拍上下顫動。注意雙腳開始靠近臀部,訓練中可逐漸響前伸出,擴大角度。做法②:上身垂直向地面下壓,盡量使胸脯貼近地面。團身慢起,團身時頭向腹部靠,腰椎盡量彎曲,由后背肌椎一節(jié)節(jié)向上挺直,還原到準備姿態(tài)。
(二)坐開大胯:動作做法:準備姿態(tài),雙腿繃直兩側(cè)打開,上身垂直坐地,雙手腹前扶地。做法①:上身垂直向地面下壓,雙手向前伸出,原路線回到。做法②:上身向右(左)下壓,右手扶地,左手托掌,隨身體側(cè)壓,左手扶右腳,此動作可反復進行。四拍一次,兩拍一次均可。(三)胯環(huán)動:動作做法:(八拍完成)準備姿態(tài),仰臥,雙腿并攏繃腳,雙手小七位扶地。做法①:(內(nèi)環(huán)動):1-2雙腿并攏繃腳抬起90°;3-4雙腿分開向兩側(cè)地面靠近;5-8貼地面兩腿向內(nèi)移動回到準備姿態(tài)。做法②:(外環(huán)動):1-4雙腿繃直貼地面分開;5-6從體側(cè)面向上并攏呈90°;7-8并腿慢落下到準備姿態(tài)。
四、腰——上腰(胸腰)、旁腰、中腰
。ㄒ唬┳斏涎簞幼髯龇ǎ簻蕚渥藨B(tài),綁腳并腿坐,上身垂直,手指尖體側(cè)著地。做法:頭、頸、肩、胸腰盡力向后下。
。ǘ┕蛳屡匝簞幼髯龇ǎ簻蕚渥藨B(tài),雙跪坐,上身挺直,雙手背后。做法:臀部慢抬起呈跪立,同時雙手由左下方向右雙晃手,呈順風旗,下旁腰。此動作左右均可訓練。
(三)跪下中腰:動作做法:準備姿態(tài),雙腿并攏跪坐,雙手扶大腿。做法①:臀部抬起跪立向右后下腰,同時雙分手抓住腳踝。做法②:雙手經(jīng)分手叉腰,向右后下腰。
(四)擰腰:動作做法:準備姿態(tài),雙跪坐,雙手扶大腿。向右擰腰,雙手向前方伸出同時提臀,上身稍前傾,再劃向右側(cè),上身隨雙手向右側(cè)擰腰,眼看右側(cè),右手撐右腳腳踝,左手頭頂上方自然下垂。向左側(cè)擰腰動作相反。
。ㄎ澹╀萄簞幼髯龇ǎ簻蕚渥藨B(tài),雙跪坐,雙手山膀按掌。做法:雙手與肩同寬向前伸出,上身前傾(前腰),手帶動上身和頭一齊移動到右側(cè)(右旁腰),
再移動到后方(中腰),移動到左側(cè)(左旁腰),再還原到準備姿態(tài)。向左涮腰動作相反。
※訓練要求:下上腰時,中腰垂直,不能塌腰,胸腰向上頂,頸部放松,不可憋氣。下旁腰時胯部不能移動,向右側(cè)下腰,左側(cè)腰向上挑,姿態(tài)腰舒展。下中腰時氣息放松,盡量用中腰、上腰,頭向臀部靠近。涮腰時,頭、手、上身要一致,盡量用到每個部位的腰。
教學目的:透過本節(jié)課,讓同學們能掌握把桿訓練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舞蹈基訓把桿訓練
教學課時:一課時,總第三課時
第三節(jié):把桿訓練
一、扶把方法
扶把方法:有兩種。第一種:雙手扶把,身體應對把桿,距把約20公分,雙手輕放再把上,兩手間距與肩同寬(男生略寬一些),肩肘自然下垂。第二種:單手扶把,側(cè)身站立,單手輕扶把桿,扶把得手放在身體前側(cè)。扶把時手不能用力揪把桿,以免影響身體重心的穩(wěn)固。
二、把桿軟度訓練
。ㄒ唬〾和——壓前腿、壓旁腿
1.把桿壓前腿:動作做法:以右腳為例。面向把桿站立,先將右腿放在把桿上,直膝、勾腳(或繃腳),左腿直立與地面持續(xù)垂直,雙手扶把桿,上身正對把桿,用上身貼向右腿。壓左腿,動作同上。
節(jié)奏8拍一次、4拍一次、2拍一次、1拍一次均可。
2.把桿壓旁腿:動作做法:以右腿為例。右側(cè)對把桿,右腿側(cè)放把桿上勾腳(或繃腳),左腿直立。右手扶把,左手上舉。側(cè)身向右腿下壓,左手經(jīng)頭上方碰到右腳尖。壓左腿,動作同上。
節(jié)奏8拍一次、4拍一次、2拍一次、1拍一次均可。
※訓練要求:把桿壓腿時軟度訓練的一種方法。能夠與地面軟度訓練結(jié)合起來有選取地進行。訓練的節(jié)奏能夠慢快結(jié)合。在做各類壓腿動作時要注意:壓前腿時動力腿收胯使兩胯平行,上身挺直向前伸展,不能駝背,下壓時上身要用力。壓旁腿時,腿不能彎曲,下壓必須要正側(cè)身,上身伸展,用耳去貼腿,臀部不能后翹,不能扣胯。
(二)肩、腰——壓肩、撣腰、耗腰、下腰
1.把桿壓肩:動作做法:①面向把桿站立,雙腳大八字步,直立,雙臂伸直,與肩同寬,手腕搭在把桿上。上身前傾,胸脯盡力向地面壓去。重心于兩腿間,身體前傾90°直角。②雙跪壓肩,做法同前(能夠兩人一組互助)。
2.扶把撣腰:動作做法:面向把桿,雙手扶把(或單手扶把),大八字步站立。向后撣腰,1拍下、1拍上。有彈力的連續(xù)進行。
3.扶把耗腰、下腰:動作做法:耗腰在撣腰的姿態(tài)上持續(xù)不動。下腰可雙手扶把做,也可先借助把桿再脫把雙手撐地做。
※訓練要求:肩和腰的訓練十分重要,是軟度訓練的一部分,各部位訓練有不同的要求。壓肩時手臂、腿不能彎曲,頭頸與地面應持續(xù)平行,胸腰盡力下壓,腰忍住肩部關(guān)節(jié)疼痛。能夠有節(jié)奏地做,也能夠耗住不動。腰的訓練要求同地面腰的訓練。
三、把桿單一動作訓練
。ㄒ唬┌肽_尖:動作做法:雙腳一位直立。腳跟離地踮起,1/4、1/2、3/4,使身體上升,兩腳掌平穩(wěn)地立于地板上。
※訓練要求:半腳尖的訓練目的是伸展腿和踝關(guān)節(jié),加強它們的力量,并鍛煉平衡潛力。訓練中要注意重心的準確,重心不能在小腳趾上。上身要求垂直,向上伸展。
。ǘ┒祝簞幼髯龇ǎ海ò攵祝┣ヒ话。兩腿完全外開,兩膝下蹲時與兩腳成一線。身體重心平均地落于兩腳。所有位置的小蹲,兩腳跟都不離地。動作做法:(全蹲)平穩(wěn)、均勻地屈膝。兩腿外開要求同半蹲,惟有在不抬起腳跟就無法下蹲時,腳跟才被迫離地。
※訓練要求:蹲的訓練目的是鍛煉外開和腿肌的柔韌性及膝部的控制力。無論半蹲、全蹲,訓練中都要注意胯部的外開,膝對腳尖。在蹲的過程中,防止翹臀、上身前傾,要持續(xù)腰背的直感。(三)擦地:動作做法:一位擦地。擦地是腿、踝關(guān)節(jié)和腳的伸展動作。主力腿直立,動力腳經(jīng)過擦地到繃腳尖點地,使腳背充分弓起。擦地時站一位。
※訓練要求:擦地的訓練目的是用以加強腿的力量,因而在練習時要注意腿部的伸展,繃腳力量要到腳尖。擦地的過程要注意半腳掌的運用,上身重心垂直,不能搖晃移位。
。ㄋ模┬√咄龋簞幼髯龇ǎ捍藙幼魇窃诓恋厣煺箘幼魃系陌l(fā)展。主力腿直立、動力腿出腳的方向與擦地相同,只是動力腿要經(jīng)擦地后快速踢出,在25°停頓。
※訓練要求:小踢腿的訓練目的是鍛煉腿部的速度和控制,以及小腿、腳背的靈活性。因此,練習時注意腳踢出時的速度及腳尖力量的控制。踢起經(jīng)擦地,腳趾有抓地的感覺?焖龠M行時,不要牽動上身及主力腿。
。ㄎ澹┐筇咄龋簞幼髯龇ǎ簝赏戎绷,動力腿經(jīng)繃腳擦地向上踢起,踢起時要快速迅猛,有爆發(fā)力。經(jīng)同樣路線落下。此練習可向前、向旁和向后做。
※訓練要求:大踢腿是訓練腿部的爆發(fā)力及髖關(guān)節(jié)的靈活度的。要求踢起迅猛,落地輕緩,上身垂直,不可搖晃。易犯的毛。寒攧恿ν忍咂饡r腳趾放松,發(fā)力點不在腳尖而在大腿上,主力腿膝部和腰背部下懈。
教學目的:透過本節(jié)課,讓同學們掌握中國古典舞的基本資料
教學重難點:中國古典舞的基本動作
教學課時:一課時,總第四課時
第四節(jié):中間舞姿訓練
一、中國古典舞的基本位置
。ㄒ唬┦中
1.掌:①蘭花掌(女性基本掌形)動作做法:四指挺直,微向上翹,拇指向中指靠攏,成蘭花狀。②虎口掌(男性基本掌形)動作做法:四指伸直略微分開,虎口張開。
※訓練要求:在學習蘭花掌手型時,要防止學生手心內(nèi)屈,指根無力,手指不直。在練習虎口掌手型時,要求學生虎口有張力,同時掌的外側(cè)用力。
2.指:①單指(也叫蘭花指,屬女性指形)動作做法:拇指尖疊與中指甲上,食指挺直微向上翹。另三指自然彎曲,小指微抬。②劍指:動作做法:食指與中指并緊挺直,指根用力,無名指與小指自然彎曲緊貼,大拇指貼于無名指尖上。※訓練要求:指形無論男女要強調(diào)伸出的手指要挺直,力從指尖穿出。3.拳:①空心拳:動作做法:五指微屈,拇指貼著食指和中指的指尖,半握拳掌心留空。②實心拳:動作做法:四指并攏握拳,拇指貼于食指與中指的第二關(guān)節(jié)上,微扣腕。
。ǘ┦治
1.預備位:①雙背手(女性常見手位)動作做法:雙手蘭花掌,背于身后臀部。②叉腰手(男性常見手位)動作做法:雙手虎口掌形,叉在身體前胯與腰之間的位置上。
※訓練要求:預備位要注意手型準確,同時注意身體的直立。
2.山膀位(單山膀)動作做法:一臂長弧形,體側(cè)平抬起,與肩平。女單山膀手型持續(xù)蘭花掌,腕微扣。手指微向上翹;男單山膀手型持續(xù)虎口掌,其他做法同前。
※訓練要求:在學習山膀位的過程中,要提醒學生防止出現(xiàn)一些易犯的毛病。如肘關(guān)節(jié)太直并下沉,大臂無力,手腕太松等。學生自學時,也要仔細對照圖示和動作說明。3.按掌位(單按掌)動作做法:一臂屈肘,掌心向下,按在胸前,距胸約15公分。女按掌位手型持續(xù)蘭花掌;男按掌位手型持續(xù)虎口掌,其他做法同前。
※訓練要求:訓練中注意按掌易犯的毛病是:手掌貼胸太近,肘部抬得過高。4.托掌位(單托掌)動作做法:一臂長弧形托于頭上前方,掌心向上,指尖向里。女托掌位手持續(xù)蘭花掌形;男托掌位持續(xù)虎口掌形,做法同前。
※訓練要求:做托掌位時,要避免聳肩或手臂太直,手腕過于下壓。要使臂膀從指尖到肩膀構(gòu)成一條流線型,不能有棱角。5.提襟位:動作做法:手握緊,提于胯旁,拳眼與胯相平,肘架起,手臂持續(xù)弧線,手腕略翹。女持續(xù)女形拳,男持續(xù)男形拳,做法同前。
※訓練要求:提襟要注意精、氣、神。肘架起時應防止聳肩。
。ㄈ┠_形:動作做法:參加腳——勾腳、繃腳、半勾腳。
。ㄋ模┠_位
1.正步:動作做法:雙腳并攏,立直,腳尖對正前方,重心在雙腳上。
※訓練要求:在教學腳位時,同時要教學基本的站立姿勢。要求學生做的:身體持續(xù)垂直感,收腹、收臀、挺胸、沉肩、抬頭,眼睛平視前方。
2.八字步:動作做法:雙腳跟相靠,腳尖分開呈八字形。
3.大八字步:動作做法:在八字步的基礎(chǔ)上,兩腳跟分開約一腳距離,持續(xù)八字形狀。
4.丁字步:動作做法:以右腳為例。雙腿直立,右腳跟緊靠左腳腳窩處,呈“丁”字形,叫右腳丁字步。左丁字動作與此相反。
5.踏步:動作做法:以右腳為例。右腳為主力腿直立,腳尖外開,左腳交叉到右腿后,左腳掌在右腳后踏地,左膝稍彎曲,兩大腿靠攏,左膝前,右膝后。左腳在前時,動作相反。
※訓練要求:踏步動作較難掌握,要求同學們在掌握了身體的直立感后,再學習這一腳位。并提醒注意重心要在主力腿上,踏地腳不能倒腳,腳自然放松。直立要求同正步位,雙胯向上提起。
6.弓箭步:動作做法:以右腿為例。右腳向身體的前方邁出一大步,腳尖略外開,膝部成弓形。左腿繃直,全腳掌著地。身體重心在兩腿間略偏前。
※訓練要求:前腳邁出后,雙胯要正,臀部收緊,挺胸抬頭。要防止塌腰、挺胃的姿態(tài)出現(xiàn)。7.大掖步(大踏步)動作做法:以右腿為例。在踏步位的基礎(chǔ)上,右腿(前腿)半蹲為支撐重心腿,左腿繃直向斜后方伸出,繃腳,前腳趾點地,雙大腿靠緊,稍擰身。
※訓練要求:大掖步的訓練重點是重心的掌握,要強調(diào)重心在前腿,擰腰而不能塌腰。
二、中國古典舞的基本動作
(一)手臂動作
1.撩掌:動作做法:手背向上,以手腕帶動手臂,從身旁向上撩起至頭上方。
2.蓋掌:動作做法:手心向下,手臂由頭上方向下蓋至胸前。
3.分掌:動作做法:手心向下,以手腕帶動手臂,手由下至上,由里向外的動作,可經(jīng)頭上方分開呈揚掌位,也可由旁落下。
4.晃手:動作做法:雙手之間距離與肩同寬,雙臂伸長,手心向外,在胸前由下到左、上、右晃一圈。由下向上動作時,拎腕;由上向下動作時,壓腕。向左為晃手,向右為右晃手,分為單晃手、雙晃手。
※訓練要求:要提醒學生做晃手動作時,用力點在手腕上,肩不能使勁。動作要連貫,晃動要圓,手臂不能太直。
5.盤腕:動作做法:①外盤腕右手為例。準備:掌心朝上,胸前端起。手指領(lǐng)先,順時針做一水平環(huán)繞到托掌位,再扣手腕落到右側(cè),指尖由右、后、左做一水平環(huán)繞回的準備姿態(tài)。②內(nèi)盤腕:動作與外盤腕相反,先扣腕,手指領(lǐng)先,逆時針做一水平環(huán)繞,再到托掌位,繼續(xù)逆時針做一水平環(huán)繞回到準備姿態(tài)。
※訓練要求:盤腕是一種手腕練習,力量要從手腕開始,手指尖領(lǐng)先,肩、肘不能過于用力。盤腕時要順勁,不能擰著來,更不能使體態(tài)變形。
6.搖臂:動作做法:雙臂伸直,手心向外,由手臂帶動左右擰身,雙臂前后相對地在身旁由上至下立圓劃圈的動作。可由前向后做,亦可由后向前做。
7.云手:動作做法:準備動作,直立面向1點,右手山膀,左手端掌。右手由外向里平劃半圈。右手向右晃手,同時左手平劃向旁打開。左手再蓋掌經(jīng)胸前拉開山膀,同時右手經(jīng)端掌至胸前按掌。也能夠拉開成雙山膀。
※訓練要求:云手較難掌握,要求學生分解練習,由慢到快,注意雙手的協(xié)調(diào)配合及眼神的應用。
8.小五花:動作做法:兩掌心相對,拇指根相靠,以手腕為軸,上下交錯各做一個完整的盤腕動作。
※訓練要求:在校園此動作時,要提醒學生手指伸直,蘭花掌手型,手腕要靈活,不能用肘和肩來帶動。
9.風火輪:動作做法:大弓步右手臂向左前平伸,右手向上領(lǐng),轉(zhuǎn)成頂胯板腰,雙手構(gòu)成平肩手,重心在雙腿之間,向上頂胯敞胸,頭看天花板。向右擰腰,經(jīng)上方向前伸左臂,右臂貼身向后,左手再從上插下成撲步。再之后做第二次,或把重心移至另一邊,從另一邊做起。
。ǘ┎椒
1.圓場步:動作做法:正步位站立,雙手背后(或單山膀位)。右腳勾腳向另一腳的腳尖前上一步,右腿跟先著地,再沿腳底的外延依次由腳跟移至腳掌,左腳勾腳抬起同右腳動作往前走,以此交替上步前行。男子圓場步步幅放大。
※訓練要求:圓場步訓練對小腿和腿的靈活性很有幫忙,也是古典舞中應用最多的基本舞步。進行圓場步訓練時,先做慢步。做時要求大腿靠攏,強調(diào)勾腳,膝部微彎,小腿以下松弛。進入快圓場步訓練時,上身必須要平穩(wěn),速度越快,踝、膝關(guān)節(jié)越要松弛。
2.花幫步:動作做法:正步準備,雙手背后(或順風旗)。雙腳并攏抬起腳跟,膝部放松略彎,踝關(guān)節(jié)放松,用腳掌向旁(前、后)方向快速移動,一腳邁出,兩腳間距10公分,另一腳快速跟進。
※訓練要求:練習中要求腳掌略抬起靈活快速移動,不能用腳掌拖擦地面,小腿以下運動,上身持續(xù)平穩(wěn)。
3.云步(也稱碾步)動作做法:小八字步站立準備,雙手背后。動作時,一腳用腳跟,一腳用腳掌向身旁同一方向碾動,持續(xù)在正反小八字步上進行!柧氁螅涸撇揭笃椒(wěn)、流暢,不能有起伏,膝部放松。
4.十字步:動作做法:以右腳為例。第一步,左腳向右前上步重心移到左腳;第二步,右腳向正前方上步,重心移到右腳;第三步,左腳向左旁撤一步,重心移到左腳;第四步,右腳向正后撤一步,重心移到右腳。
※訓練要求:訓練時要求膝部放松,不要僵直。身體隨動力腿邁出時自然變化一點方向,避免上身僵硬、脫節(jié)。
教學目的:透過本節(jié)課,讓同學們掌握中國古典舞的技能技巧
教學重難點:中國古典舞跳、轉(zhuǎn)、翻的訓練
教學課時:一課時,總第五課時
第五節(jié):技能技巧訓練
一、跳
。ㄒ唬┬√簞幼髯龇ǎ阂晃惶。一位腳站立,經(jīng)半蹲輕跳起,離地后快速繃腳、直膝,腿部肌肉收緊。落地要先落腳掌再落腳跟。一位跳可單一跳,也可連續(xù)跳。二位跳。二位腳站立,做法同一位腳。
※訓練要求:一位跳的練習要由淺入深,先扶把單一跳,再逐步脫把訓練。在進行跳的訓練時,要求上身垂直,開胯,膝部要有控制力。腳離地前,要五趾抓地而起。
(二)中跳:動作做法:一位中跳是在一位小跳的基礎(chǔ)上蹲得深一點,離地跳起時到達最高點。二位中跳是在二位腳的基礎(chǔ)上跳起,做法同一位中跳。
※訓練要求:二位中跳跳起前膝部要施以壓力,跳起時要求腿肌的爆發(fā)力要強。由于此跳躍動作對腿部力量要求較高,所以要在小跳的基礎(chǔ)上進行中跳訓練。
。ㄈ┪忍簞幼髯龇ǎ簻蕚洌阂杂椅葹槔。面8點,八字步站立,左腳繃腳向8點邁一步稍屈膝,同時雙蓋手向兩側(cè)分開。左腳跳起的同時右腿正吸腿繃腳尖,手成順風旗,稍擰腰,視1點。
。ㄋ模┥溲嗵簞幼髯龇ǎ阂圆⑼扔疑溲嗵鵀槔蕚洌好嫦2點,站八字步,雙手山膀位。雙腿屈膝,雙手蓋掌到胸前交叉,跳起時空中雙腿并攏,雙手斜前上方抬起,落地構(gòu)成射燕舞姿。
※訓練要求:訓練此動作時,要求空中并腿的時間要長,落地時迅速構(gòu)成舞姿。身體略微前傾。
二、轉(zhuǎn)
(一)原地點步轉(zhuǎn)(1/4圈、1/2圈、1圈)動作做法:準備:面向1點,右旁點步站立,左手在上的順風旗。右腳轉(zhuǎn)向1點點步,左腳以腳掌為重心,碾轉(zhuǎn)1/4圈,應對7點。反復前一動作,向5點轉(zhuǎn)1/4圈,依此類推。頭隨上身轉(zhuǎn)動。1/2圈、1圈做法同1/4圈,轉(zhuǎn)動幅度大一點。※訓練要求:轉(zhuǎn)圈練習時要注意軸心的掌握,點轉(zhuǎn)時動力腳主動,主力腿、膝部放松,不能僵硬。(二)并立碾
轉(zhuǎn)動作做法:面向1點,右腳前點布,左山膀,右按掌。左腿稍屈,右腳向2點立半腳尖,左腳快速靠近右腳右側(cè),兩腳掌同時碾地,帶動身體旋轉(zhuǎn)一圈。經(jīng)右手打開,兩臂胸前相抱。向2點留頭甩頭。
※訓練要求:碾轉(zhuǎn)訓練能夠帶動身體轉(zhuǎn)動時的協(xié)調(diào)配合及身體重心的垂直,為今后單腿轉(zhuǎn)打好基礎(chǔ)。要求轉(zhuǎn)動前要有推力,使重心快速移動。轉(zhuǎn)動時腰不能松,肩、胯、膝在以一垂直線上。立高半腳尖,直膝。
。ㄈ┬∩溲噢D(zhuǎn)動作做法:準備:丁字步站立,雙手山膀按掌。右腳向2點邁一步,半腳尖立,碾轉(zhuǎn)一圈,同時左腿快速后吸腿,雙手順風旗,構(gòu)成小射燕舞姿。
※訓練要求:注意訓練步驟。做此動作要求主力腿重心要正確,后吸腿繃腳,稍用旁腰。
(四)吸腿轉(zhuǎn)(向右轉(zhuǎn))動作做法:準備:左手山膀,右手按掌,目視前方(1點)。右腳在前點地站立。右手向后平甩,左手平帶,同時左腳蹬地吸起貼緊右腿,膝部向右?guī)мD(zhuǎn)。右腿半腳尖直立碾轉(zhuǎn),轉(zhuǎn)時先留頭后甩頭,原地轉(zhuǎn)一周后落腳還原到準備姿態(tài)。
※訓練要求:自始至終挺胸、立腰、沉肩、收腹。雙手山膀要平穩(wěn)。向左轉(zhuǎn)時動作相反。
。ㄎ澹┢睫D(zhuǎn)(向右轉(zhuǎn))
動作做法:準備:目視右前方,右手按掌、左手山膀,挺胸、立腰、收腹,右腿在前點步位。右手打開向后平甩,左手平甩過去,同時,右腳向前邁出,左腳緊跟,雙腳并攏,腳掌碾轉(zhuǎn)。
※訓練要求:平轉(zhuǎn)時甩頭要快速,手、身、胯帶轉(zhuǎn),腳掌碾轉(zhuǎn),立腰、收腹,夾緊臀部,半腳尖腿伸直,防止搖擺。
三、翻
。ㄒ唬┨げ椒韯幼髯龇ǎ簻蕚洌阂杂覟槔。右腳在后的踏步,右手按掌,左手山膀。打開右手,向右翻轉(zhuǎn)1/4圈。向右后翻轉(zhuǎn)成后仰。再向右翻轉(zhuǎn)1/4圈。翻轉(zhuǎn)的同時,腳的碾轉(zhuǎn)是先右腳掌、左腳跟,到1/2圈后換左腳掌、右腳跟碾轉(zhuǎn)。腰經(jīng)過下前腰—旁腰—后腰—旁腰—前腰的全過程。
※訓練要求:在翻身過程中,注意上身持續(xù)必須的高度,不要有起伏,強調(diào)旁腰的過程,后腰同時要求頂胯,臂膀的路線是一個立圓。
。ǘc步翻身
動作做法:準備:雙臂平伸,上、下立直,上身前傾下旁腰,主力腿正步,動力腿繃腳虛點于后,與主力腿的腳跟構(gòu)成一條直線,頭看1點下方。動力腳向前,腳掌踏在主力腳前外側(cè),雙腳半腳尖碾轉(zhuǎn),同時,雙手立圓掄一圈,經(jīng)翻胯、帶肩、兩側(cè)旁腰的提壓翻轉(zhuǎn)一圈。
※訓練要求:訓練中上身持續(xù)必須高度,注意留頭、甩頭。一側(cè)下旁腰一側(cè)提旁腰,手必須要掄圓?璧姆D(zhuǎn)穩(wěn)定十分重要。
舞蹈課教案(九):
舞蹈基本理論(共一課時)
教學目的:透過本節(jié)課讓同學們明白什么是舞蹈和舞蹈的類別教學重難點:舞蹈的定義與舞蹈的種類
教學課時:一課時,總第一課時
第一節(jié):舞蹈的定義和特性
一、舞蹈的定義
舞蹈是一種空間性、時間性、綜合性的動態(tài)造型藝術(shù)。舞蹈是一種以經(jīng)過提煉、組織、韻律化了的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在必須的時間和空間內(nèi)運用人體動作的姿態(tài)、表情和動作流程等構(gòu)成畫面,創(chuàng)造形象,從而表達某種思想情感的藝術(shù)。
二、舞蹈的特性
。ㄒ唬┬误w表現(xiàn)性:就是舞蹈用形體語言來傳情達意的特征。
。ǘ┲庇^動態(tài)性:就是舞蹈的一切創(chuàng)意都要透過觀眾現(xiàn)實直觀感受到的舞蹈動作來被感知。
。ㄈ┚C合展演性:包含舞蹈音樂、舞蹈燈光和舞蹈布景。
第二節(jié):舞蹈的分類
一、根據(jù)舞蹈不同的風格特點來劃分
(一)古典舞:1.中國古典舞2.芭蕾(Ballet)
。ǘ┟耖g舞:1.以反映該民族風土人情為主的民間舞2.借用某民族的舞蹈元素,表述特定藝術(shù)構(gòu)思的民間舞
(三)現(xiàn)代舞:反對古典芭蕾因循守舊、脫離現(xiàn)實生活和單純追求技巧的傾向,主張擺脫古芭蕾過于僵化的動作程式的束縛,以合乎自然運動法則的舞蹈動作,自由地抒發(fā)人的真實情感,強調(diào)舞蹈藝術(shù)要反映現(xiàn)代生活。(包含1.美國流派2.德國流派.)
二、根據(jù)表現(xiàn)形式的特點來劃分
。ㄒ唬┆毼
。ǘ╇p人舞
(三)三人舞
。ㄋ模┤何瑁海ㄖ饕δ埽1.塑造群體形象2.營造意境背景3.外化主要人物內(nèi)心的一種表現(xiàn)手段。
。ㄎ澹┪鑴。菏蔷C合了舞蹈、戲劇、音樂、舞臺美術(shù)等綜合手段的舞臺表演藝術(shù)。
舞蹈課教案(十):
舞蹈興趣課教案
教學資料:扶把組合練習
教學目的
準備活動:以各關(guān)節(jié)為主,目的在于預防和減少關(guān)節(jié)損傷,增強各關(guān)節(jié)肌肉韌帶的彈性和靈活性,促使大腦中樞神經(jīng)興奮、克服人體活動上的生理惰性,振奮精神。
扶把練習:透過扶把練習掌握身體各部位規(guī)范的單一動作,克服站立時的腰部無力向下的毛病,增強軀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開度及靈活性。
組合練習:透過動作的單一練習和組合,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學習的用心性和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是教學到達良好的效果。
教學過程
準備活動:
1、胸腰練習,教師逐個活動
2、進行腿部前、旁、后的韌帶和肌肉練習
中間練習
手位組合復習,結(jié)合舞臺方位、呼吸、音樂等練習
扶把練習
1、擦地2、小踢腿3、吸彈撩腿
學習新課
胯掖腿練習
5——8拍右手扶把,左手打開成七位,站成小八字腳
1——8左腳旁吸腿。
2——8勾腳,腳跟向旁蹬出成45度
3——8左腳硼腳面
4——4左腳成旁吸腿
5——8左腳放至右腳旁還原
反復共做二次,再轉(zhuǎn)身換成相反的方向。
學習組合《雪絨花》
1、學習華爾滋前、旁、后的運動
2、復習動作
3、結(jié)合音樂整體練習
課堂小結(jié)
總結(jié)本堂課的優(yōu)劣之處,向?qū)W生提出期望。
活動教材:自己準備
舞蹈課教案(十一):
芭蕾舞基本動作(共一課時)
教學目的:掌握基本的芭蕾動作
教學重難點:芭蕾舞的手型和手位
教學課時:一課時,總第六課時
一、手型
基本手型:四指并攏,十分松弛地伸展開,食指略外出,拇指向手心里靠,指根后拉,拇指與中指間適當留空。
※教學要求:在學習芭蕾手型時,必須要注意掌握兩點:一是松弛,一是伸展。松而不縮,展而不直(硬)。五指相互的關(guān)系和距離要把握好。
二、手位
古典芭蕾手位根據(jù)學派的不同,手位也不盡相同(有切凱弟體系、法蘭西學派、俄羅斯學派等),那里介紹的是我國現(xiàn)行的手臂位置,共分七種手位。
。ㄒ唬┮晃粍幼髯龇ǎ簝杀凵郧鼒A弧下垂,指尖相對,間距數(shù)厘米。
。ǘ┒粍幼髯龇ǎ簝杀墼谝晃坏幕A(chǔ)上向前抬起,正對下肋。
。ㄈ┤粍幼髯龇ǎ簝杀墼诙坏幕A(chǔ)上向上抬起至前額,手臂稍屈肘,指間距離等同一位。(四)四位動作做法:一臂成三位,一臂成二位。
。ㄎ澹┪逦粍幼髯龇ǎ阂槐鄢扇唬槐巯蚺源蜷_。
(六)六位動作做法:一臂成二位,一臂向旁打開。
。ㄆ撸┢呶粍幼髯龇ǎ簝杀凵郧蓤A弧形向旁平舉,小臂與肘同高,手心向前下方。
。ò耍┬∑呶粍幼髯龇ǎ涸谄呶坏幕A(chǔ)上,手心朝下,手臂下垂至一半。※教學要求:整個肩膀道手指尖柔順、流暢,各關(guān)節(jié)不能突出,持續(xù)長弧線條。三位手上抬要注意沉肩。
三、腳位
芭蕾訓練中,大部分動作都以這五種位置之一作為開始和結(jié)束姿態(tài)。
。ㄒ唬┮晃粍幼髯龇ǎ簝赡_完全外開,兩腳跟相靠,構(gòu)成一橫線。
(二)二位動作做法:兩腳在一位的基礎(chǔ)上打開呈一字形,根據(jù)腳的長度,兩腳跟相距一腳或一腳半距離。
。ㄈ┤粍幼髯龇ǎ阂荒_位于另一腳之前,前腳跟緊貼后腳跟的腳心,同樣雙腳外開。
。ㄋ模┧奈粍幼髯龇ǎ阂荒_從第五位向前打開,相距一腳距離,前腳跟與后腳拇趾關(guān)節(jié)成一條線,稱交叉的四位。
。ㄎ澹┪逦粍幼髯龇ǎ簝赡_外開交叉,前后腳緊貼,使后腳大拇趾第一關(guān)節(jié)露在前腳腳跟外面。由于五位須完全打開,所以是最難的。
※教學要求:從芭蕾五種腳位的做法能夠看出,要求學生雙腳盡力朝相反方向打開。要想使腳打開,在外開訓練中要依靠大腿內(nèi)側(cè)肌肉的伸展,使腿從胯關(guān)節(jié)向外扭轉(zhuǎn)。在五種腳位種,要十分注意不能倒腳(倒腳指:重心在大拇趾,小拇趾離地翻起),要五指著地,中心在兩腿之間。
舞蹈課教案(十二):
舞蹈教學講義大綱
第一節(jié)
教學資料:
1.扶把練習
2.組合練習
教學目的:
準備活動:以各關(guān)節(jié)為主,目的在于預防和減少關(guān)節(jié)損傷,增強各關(guān)節(jié)肌肉韌帶的彈性和靈活性,促使大腦中樞神經(jīng)興奮、克服人體活動上的生理惰性,振奮精神。
扶把練習:透過扶把練習掌握身體各部位規(guī)范的單一動作,克服站立時的腰部無力向下的毛病,增強軀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開度及靈活性。
組合練習:透過動作的單一練習和組合,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學習的用心性和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是教學到達良好的效果。
教學過程:
準備活動:
1、胸腰練習,教師逐個活動
2、進行腿部前、旁、后的韌帶和肌肉練習
中間練習
手位組合復習,結(jié)合舞臺方位、呼吸、音樂等練習
扶把練習
1、擦地2、小踢腿3、吸彈撩腿
學習新課
胯掖腿練習
5——8拍右手扶把,左手打開成七位,站成小八字腳
1——8左腳旁吸腿。
2——8勾腳,腳跟向旁蹬出成45度
3——8左腳硼腳面
4——4左腳成旁吸腿
5——8左腳放至右腳旁還原
反復共做二次,再轉(zhuǎn)身換成相反的方向。
學習組合《雪絨花》
1、學習華爾滋前、旁、后的運動
2、復習動作
3、結(jié)合音樂整體練習
課堂小結(jié)
總結(jié)本堂課的優(yōu)劣之處,向?qū)W生提出期望。
第二節(jié)
教學課題:舞蹈中的呼吸
教學目的:
1)在基訓中運用呼吸,以更好地訓練學生軟開度。
2)學習舞姿組合《大海阿,故鄉(xiāng)》(A)讓學生體會呼吸對舞蹈動作的修飾作用。
教學重難點:呼吸與動作的協(xié)調(diào)配合。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授新課。
1.舞蹈是以肢體語言塑造藝術(shù)形象的一種表現(xiàn)美的藝術(shù)。俗話說:“一戳一站一伸手,便知是否有”,所謂“是否有”是指舞蹈是否有藝術(shù)性和規(guī)范性,這天我們來學習影響舞蹈藝術(shù)性和規(guī)范性的重要因素——呼吸。舞蹈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后者平穩(wěn)均勻,而前者是有彈性,有韻律,有節(jié)奏的,有時長,有時短,有時平穩(wěn),如何掌握運用呢?是一個堅持不懈的訓練過程,此刻讓我們在壓腿組合中初步體會一下在基訓中如何運用呼吸。
2.把桿組合《壓腿》。
預備:45度應對把桿單手扶把,單背手,小八字腳位。
前壓腿:動力腿外開,雙腿繃直,身體正對,脊柱拉直,肩線與動力腿成90度,前壓時以胯為軸心,上體
持續(xù)平直,向動力腿折疊。用前額觸腳背。
旁壓腿:在前壓腿的基礎(chǔ)上,換手扶把,轉(zhuǎn)體180度,身體與兩腿成一個水平面。旁壓時,以胯為軸心,上體持續(xù)平直,向動力腿折疊。用耳觸腳背。
體會運用呼吸:壓、呼氣;立、吸氣(反復練習、體會)。
作用:身體線條更易拉長,動作具有彈性,避免了僵硬和拉傷肌肉,提高了動作質(zhì)量,更有利于軟開度的練習。
3.呼吸在舞蹈表演中同樣起著巨大的作用。它使我們的動作更具有了延伸感、韻律感,更富有藝術(shù)表現(xiàn)力,下面學習的舞蹈組合《大海阿,故鄉(xiāng)》會讓大家學習到舞蹈表演中如何運用呼吸。
1)身體的呼吸(吸氣時身體拉長展開,呼氣時身體收斂內(nèi)含)。
2)頭的呼吸(指頭時吸氣,低頭時呼氣,轉(zhuǎn)頭時先吸后呼)。
3)手臂的呼吸(手臂波浪時以肩為軸,肘、腕依次向上帶動吸氣,向下帶動呼氣,體會手臂連綿不斷的延伸感)。
4)造型時的呼氣(造型時,身體姿態(tài)不動,然后氣息流暢自然,不僵硬)。
訓練步驟:
1.教師完整示范,并且邊示范,邊講解呼吸的運用。
2.訓練學生:
a.雙跪坐,雙背手,聽音樂,節(jié)拍練呼吸,找呼吸時身體的韻律感。
b.練習單一的頭的呼吸,然后與身體配合。
c.先練習單臂波浪時的呼吸,再練習雙臂波浪時的呼吸,呼吸越深,動作越大,情緒越高。
d.大呼吸后雙晃手造型,體會該動作的延伸感(眺望遠方),雙繃腳坐地展胸
腰氣息流暢。
訓練時先把動作揉碎,分解練習,再教單一動作,然后與身體配合,最后配音樂練習組合。
二、小結(jié)
這天學習的只是對舞蹈中呼吸的初步了解,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要反復練習,不斷深入,直到大家熟練掌握,運用自如。當然這還需要大家的課后練習、鞏固。
第三節(jié)
(拉丁舞)
一.教學目標:
1.透過對拉丁舞的學習,進一步培養(yǎng)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表現(xiàn)力和節(jié)奏感,初步掌握恰恰中紐約步
的基本要領(lǐng)和舞步特征。
2.在舞蹈基礎(chǔ)訓練中不斷提升自己對形體美的追求,感受舞蹈會給自己帶來美、快樂與自信,
進一步激發(fā)對舞蹈的熱愛之情。
3.在觀察、模仿、合作與競爭中學會互相幫忙、不斷探索和共同進步的學習潛力,愿意大膽地
進行表演,逐步構(gòu)成用心的良好學習氛圍。
二、教學資料:
舞蹈基訓、拉丁舞基本身體韻律、倫巴和恰恰的基本舞步。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習拉丁舞(恰恰)中的紐約步。
難點:紐約步中的轉(zhuǎn)身定位、手臂動作的優(yōu)美感及協(xié)調(diào)性。
四、教學方法:
語言講解法;示范法;啟發(fā)法;分解、組合法;個別指導法;表揚鼓
勵法;總結(jié)法;比較法;觀察、模仿法;練習法等。
五、教學準備:
音樂CD、CD機。
六、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準備(約5分鐘)
。ㄒ唬⿴熒鷨柡。
(二)點名,記錄學生的出席狀況。
。ㄈ┝私鈱W生的身體狀況,情緒等。
(四)宣布本節(jié)課的資料安排。
第二部分:熱身(約5分鐘)
。ㄒ唬┗顒咏M合:
舞蹈課開始前的活動組合,配合音樂的節(jié)奏律動,在轉(zhuǎn)、擺、繞、伸、擰、走、跳等的變化中結(jié)合拉丁舞的基本韻律,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協(xié)調(diào)性等。并能升高身體各部位的溫度,活動各個關(guān)節(jié),增強肌肉的彈性與靈活度,為接下來的軟度練習做好熱身準備,防止受傷。
第三部分:基訓(約35分鐘)
。ㄒ唬┓霭丫毩暎
1.壓腿:
(1)壓前腿:收腹、收胯,繃腳尖,上體與腿相碰,托掌的手碰腳尖,身體直起再往下壓。
(2)壓旁腿:向正旁壓下,旁腰盡量去貼大腿,托掌的手碰腳尖控制一會兒,身體直起再往下
壓。
(3)壓后腿:背側(cè)對把桿,主力腿深蹲壓垮,身體直起后在向后壓。
2.壓腳趾:
腳跟收緊,腿部內(nèi)側(cè)肌收緊。壓腳趾時,盡量保證腳背與地面的垂直,腳趾盡量下踩并用力。每一次雙腳在半腳尖時,收緊腹背肌、臀大肌等。腳趾的柔韌性與力量在我們展現(xiàn)舞蹈動作時也是十分重要的。
。ǘ┲虚g練習:
1.舞姿:
將芭蕾基本手型、手位和腳位相結(jié)合,在舒緩的旋律中,引導學生手位準確,手臂要有舞姿感和延伸感,基本姿態(tài)挺拔,抬頭立頸,沉肩挺胸,立腰收腹,夾臀并腿,顯示高雅氣質(zhì)。
2.擦地:
做五位向前、向后、向旁擦地,主要訓練腳背、腳腕和整個腿部的力量,增強肌肉的彈性和潛力。無論沿哪一方向做擦地,都要經(jīng)過全腳、腳掌、腳趾,最后到腳尖點地,而膝關(guān)節(jié)都務必伸直。
。ㄈ┑孛婢毩暎
配合音樂的節(jié)奏律動,在連貫的組合中練習腳尖神經(jīng)末梢的延伸
性、敏銳性和腳裸關(guān)節(jié)至大腿根部的外開性等。并透過肌肉耐力練習,
美化體態(tài)、增強身體素質(zhì)、提高肢體的控制力、表現(xiàn)力和協(xié)調(diào)潛力等。
1.下叉、壓垮和前壓腿練習。
2.勾繃腳、腿的外開與控制練習。
3.腹肌、臀肌、腰背肌練習。
(四)針對練習:
1.身體韻律:
練習拉丁舞中的基本身體動作:擰動、律動、元素等,不斷提高學生正確的身體擺動韻律。
2.基本舞步:
將已學拉丁舞中(倫巴和恰。┑幕疽(guī)定舞步分解在組合中,透過復習鞏固、熟練步伐,提高舞步的標準性和優(yōu)美感,為新授資料做好準備。
第四部分:新授(約45分鐘)
。ㄒ唬⿲胄抡n:
教師提問,引導學生回憶上節(jié)課新學的恰恰舞步:基本步。在初步練習中教師透過觀察、比較,再次強調(diào)基本步的重點與難點,從而改善動作的準確性,再在音樂的伴奏下鞏固練習、表演展示。
。ǘ⿲W習動作:
(資料:紐約步。動作要領(lǐng)[以右腳為主力腿說明]:one:不動;and:左腳腳尖擦著地面回到右腳邊同時右轉(zhuǎn)90度,左腳持續(xù)腳尖點地,右腿始終伸直;two:左腳Cheak,腳尖擦著地面快速向前一小步,同時膝關(guān)節(jié)以上部位與右腿同部位立刻相并,重心微向前,左腿伸直,右腳腳掌撐地膝關(guān)節(jié)彎曲,持續(xù)重心平穩(wěn);three:右腳腳掌用力蹬地,快速移重心到右腿,左腳腳尖向前點地,雙腿伸直;and:左腳腳尖擦著地面回到右腳邊同時左轉(zhuǎn)90度,左腳持續(xù)腳尖點地,右腿始終伸直;恰恰one:左腿向左側(cè)推動,轉(zhuǎn)胯。右腿并向左腿,轉(zhuǎn)胯。左腿再次向左側(cè)推動,轉(zhuǎn)胯。每次推動中重心持續(xù)平穩(wěn),雙腿都要伸直。)
1.教師示范講解:
教師先完整示范,再邊示范邊講解。在講解中引導學生結(jié)合比較紐約步與基本步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幫忙學生理解和記憶。
2.學生學習動作:
。1)群眾練習:
a.在學習整個舞步時,先練習腳的步伐動作,再配合手臂動作。
b.在學習紐約步時,重點引導學生注意轉(zhuǎn)身Cheak(止步)時雙腿快
速加緊和身體重心移動的要點。
c.在學習手臂動作時,重點引導學生注意一手臂向前平伸、一手臂向
后斜上方向打開的路線和美感。
(2)分組練習:
分成兩或三組,學生之間互相觀察、比較、學習、評議,教師進
行指導。
。3)鞏固練習:
對分組中個別或大多數(shù)學生出現(xiàn)的典型問題,教師進行重點提
示、講解和指導。學生進行改善。
(4)配合練習:
a.學生自由結(jié)伴,應對面合作練習,從而進一步感受舞步的動作要領(lǐng)和手臂感覺,及時進行更一步改善。
b.先跟著教師口令由慢到快地練習,再跟著音樂節(jié)奏練習。
第五部分:表演(約20分鐘)
(一)完成組合:
1.將新學的紐約步與之前所學的舞步鏈接起來,跟著教師口令由慢到
快地練習。
2.再配合音樂完整的展示,初步激發(fā)學生的表演欲望。
(二)進行展演:
1.分組表演,在互學,競爭中共同進步,構(gòu)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2.鼓勵個別學生大膽表演,互相激勵。
第六部分:放松(約5分鐘)
。ㄒ唬┓潘山M合:
配合舒緩優(yōu)美的音樂,對身體的各部位進行拉伸放松練習,防止運動后產(chǎn)生不適,確;顒雍笊眢w的安全性。
第七部分:小結(jié)(約5分鐘)
。ㄒ唬⿲φ谜n進行點評,縱向比較出表情和動作最好的學生,同時橫向表揚有進步的學生。
。ǘ┎贾谜n后作業(yè),讓學生養(yǎng)成自覺練習的好習慣。
(三)師生再見。(音樂《再見曲》)
舞蹈課教案(十三):
自娛性舞蹈、表演性舞蹈。(社會作用看)
自娛性舞蹈:
從字義上講,就是“跳舞以自娛”,借跳舞到達自我娛樂的目的。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簡單自如的娛樂性,這種自娛性的舞蹈形式,十分自由,情緒熱烈,不限人數(shù),不拘場地,舞蹈的動作簡便易學,而且在統(tǒng)一的節(jié)奏中,舞蹈者能夠即興的發(fā)揮。
自娛性:活動場所廣場,稱廣場舞。隨意、靈活、群眾性;
樣式:單人,對舞,群眾舞。
。ㄈ纾阂妥,煙盒舞藏族:鍋莊、弦子漢族:秧歌、腰鼓、花燈)
秧歌地區(qū):東北、河北、山東膠州、海陽、鼓子秧歌等。
表演性舞蹈:
從藝術(shù)專業(yè)的角度講:活動場所舞臺,稱舞臺舞蹈。形式多,風格各異,規(guī)范嚴格。
是指專門為觀眾欣賞而表演的節(jié)目。透過扮演者的表演感染觀眾。自娛性的舞蹈中也有一些是具有表演性質(zhì)的。
表演性舞蹈有三個特點:
1、舞蹈的主題思想、情節(jié)結(jié)構(gòu),它透過人物的抒情,或緣物以寄情,總之,是透過主角表達創(chuàng)作者的意圖。
2、舞蹈有編導編排而成,受音樂長短所限,舞者不能隨意發(fā)揮。
3、它受舞臺或表演場地空間的限制,但也能夠充分利用舞臺的各種條件,如燈光、舞美等,來幫忙幫忙表達作品的資料。
古典舞:
是在民族民間傳統(tǒng)舞蹈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歷代專業(yè)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chuàng)造,并經(jīng)過較長時期藝術(shù)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被認為是具有必須典范好處的和古典風格特點的舞蹈。一般來說,古典舞都具有嚴謹?shù)某淌、?guī)范性的動作和比較高超的技。
融合了許多武術(shù)、戲曲中的動作和造型,個性注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強調(diào)呼吸的配合,富有韻律感和造型感,獨有的東方式的剛?cè)岵拿栏校钊颂兆。中國古典舞主要包括身韻、身法和技巧。身韻是中國古典舞的?nèi)涵,每個舞蹈的韻味不同,兩個人跳同樣動作,韻味都不同。身法則是指舞姿還有動作。根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沃土的古典舞蹈十分強調(diào)“形神兼?zhèn),身心互融,?nèi)外統(tǒng)一”的身韻。神韻是中國古典舞的靈魂。神在中而形于外,“以神領(lǐng)形,以形傳神”的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韻的真正內(nèi)涵。
民間舞:
產(chǎn)生并流傳于民間、受民俗文化制約、即興表演但風格相對穩(wěn)定、以自娛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區(qū)、國家、民族的民間舞蹈,由于受生存環(huán)境、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傳統(tǒng)、宗教信仰等因素影響,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齡性別等生理條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風格上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民間舞不乏樸實無華、形式多樣、資料豐富、形象生動等特點,歷來都是各國古典舞、宮廷舞和專業(yè)舞蹈創(chuàng)作不可或缺的素材來源。舞蹈的表演形式: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組舞、歌舞、歌舞劇、舞劇等。
1.獨舞:
能夠是一個完整的作品,如男子獨舞《期望》、《海浪》、《殘春》和女子獨舞《雀之靈沙》、《木蘭歸》等。這類獨舞資料完整,獨立成一個作品。獨舞還能夠是一部舞劇或一個舞蹈作品中的領(lǐng)舞,如《天鵝湖》中奧吉塔、《絲路花雨》中英娘都有表達自己情感的獨舞。這類獨舞就其資料而言往往只是一個舞蹈或舞劇片斷,在形式上也往往有群舞演員陪襯在后。這類獨舞有時并非獨自一個在舞臺上,而是指某一主角有一段相對完整、不同于其他演
員的表演(即用不著動作整齊劃—)。還有一類獨舞是指芭蕾雙人舞“變奏”的一部分,即在雙人合舞之后,有男、女各自獨立表演的舞段。這主要是用來展示演員高超的轉(zhuǎn)和跳躍技巧的。
2.三人舞:
舞蹈樣式之一。因作品由三位舞者表演而得名;但非三人表演的舞蹈部能夠稱為“三人舞”。如果三位舞者始終以整齊劃一的動態(tài)表演,那只是一個小群舞。“三人舞”大部分是具有情節(jié)性的小型舞蹈作品,是能夠組成性格沖突的最小舞蹈樣式。如三人舞《金色種子》表現(xiàn)了姐弟倆與破壞生產(chǎn)的壞分子的沖突;三人舞《繩波》則表現(xiàn)了夫妻倆不和而孩子在夾逢中生存的情景。根據(jù)性格沖突來設計舞段和舞臺構(gòu)圖,三人舞的運動方式主要是非對稱的,矛盾的;使之成為一種具有特色的舞蹈樣式。
3.群舞:
沒有復雜的情節(jié),而是以情代敘,重在意境和情緒的抒發(fā),它沒有多種人物主角,而是透過一個統(tǒng)一的群眾形象,來塑造某個民族的某種性格。群舞又可分為“情緒舞”和“情節(jié)舞”舞蹈樣式之一。一般指3人以上表演的多人舞。從表演的性別上可分為男子群舞、女子群舞和男女大群舞;從資料構(gòu)成上可分為情節(jié)性群舞和抒情性群舞。群舞能夠是一個獨立的舞蹈作品,如《小溪、江河、大海》、《娜琳達》等;這類群舞以抒情性群舞居多,群舞也能夠是舞劇中的一個片斷,如《小刀會》中的《弓舞》、《魚美人》中的《珊瑚舞》等。這類群舞服從于舞劇性格的塑造和情節(jié)的推進,通常為故事發(fā)生的場景描繪和群眾情態(tài)表現(xiàn)。群舞的一個重要表演特征是動作整齊、風格一致。
4.組舞:
組舞是將幾個舞蹈貫穿在一個主題下的舞蹈形式。組舞中的每一個舞蹈又有其相對的獨立性,也能夠單獨抽出來表演。舞蹈體裁的一種。通常是將幾個相對獨立、完整的舞蹈作品組合在一齊來進行表演。組合在一齊的舞蹈,有的是依據(jù)共同的主題,如《月芽五更》就是把表現(xiàn)黑土地上人們生息勞作這一主題的五個舞蹈組合在一齊,有的是依據(jù)共同的形態(tài),如《漢風》便是把再現(xiàn)漢畫像磚舞姿的幾個作品組合在一齊;也有的是依據(jù)編導或演員自身的創(chuàng)作或表演風格為組合,前者如陳惠芬的《星星河》組舞,后者如《丁潔舞蹈晚會》的五個作品。組舞本身能夠獨立表演,也能夠成為舞劇中渲染氣氛、推進情勢的一種手段。如舞劇《魚美人》中,其“海底”一幕就用《水草舞》、《珊瑚舞》、《金魚舞》等一組舞蹈來渲染氣氛。5.歌舞:
歌舞是由舞蹈者邊唱邊跳進行表演的舞蹈,它是將“歌”與“舞”融為一體的藝術(shù)形式,是歌唱與舞蹈從并行的角度去表現(xiàn)、加強共同的主題、資料。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一是表演者自歌自舞。中國戲曲和許多民間舞蹈就以這種載歌載舞的形式出現(xiàn)。二是舞者占據(jù)主要表演場地,歌者在場邊或幕側(cè)伴唱。如歌舞《幸福水》就是如此。三是以一歌手為核心,舞者與其一齊歌舞,舞蹈處于陪襯地位,這種舞蹈又稱為“舞伴歌”。此刻許多流行歌手的表演就是這種形式。綜合音樂、舞蹈、詩歌等藝術(shù)手段,邊歌邊舞的藝術(shù)形式。歌舞既能抒情又能敘事,聲情并茂,通俗易懂,能表達比較細致復雜的思想感情和廣泛的生活資料,具有較強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世界上許多國家和民族都有這種表演形式,中國漢族民間舞蹈花燈、采茶燈、打花鼓、打蓮湘、唱春牛、地花鼓、二人臺、二人轉(zhuǎn),藏族的弦子舞,蒙古族的安代舞等均屬歌舞一類。
6.舞。
舞劇是以舞蹈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的戲劇形式,它具有完整的戲劇結(jié)構(gòu),舞劇中的舞蹈一
般分為情節(jié)性的舞蹈和表演性的舞蹈兩類,形式上包括了獨舞、雙(三)人舞、群舞、組舞等。情節(jié)性的舞蹈表現(xiàn)舞劇的劇情,從中刻畫人舞的性格和行為,表演性的舞蹈是劇情中作為舞蹈表演而出現(xiàn)的——既舞中之舞。
舞蹈課教案(十四):
教學資料:扶把組合練習\準備活動:以各關(guān)節(jié)為主,目的在于預防和減少關(guān)節(jié)損傷,增強各關(guān)節(jié)肌肉韌帶的彈性和靈活性,促使大腦中樞神經(jīng)興奮、克服人體活動上的生理惰性,振奮精神。扶把練習:透過扶把練習掌握身體各部位規(guī)范的單一動作,克服站立時的腰部無力向下的毛病,增強軀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開度及靈活性。
組合練習:透過動作的單一練習和組合,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學習的用心性和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是教學到達良好的效果。
教學過程
準備活動:
1、胸腰練習,教師逐個活動
2、進行腿部前、旁、后的韌帶和肌肉練習中間練習手位組合復習,結(jié)合舞臺方位、呼吸、音樂等練習扶把練習
1、擦地
2、小踢腿
3、吸彈撩腿
學習新課
5——8拍右手扶把,左手打開成七位,站成小八字腳1——8左腳旁吸腿。
2——8勾腳,腳跟向旁蹬出成45度
3——8左腳硼腳面
4——4左腳成旁吸腿
5——8左腳放至右腳旁還原
反復共做二次,再轉(zhuǎn)身換成相反的方向。
課堂小結(jié)
總結(jié)本堂課的優(yōu)劣之處,向?qū)W生提出期望。
舞蹈課教案(十五):
教學目的、任務:
1.透過一年學習,應掌握較廣泛的舞蹈知識并兼?zhèn)湟魳放c舞蹈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2.透過嚴格VI練,使學生具有較規(guī)范、扎實的基本功及技術(shù)技巧。
3.能夠準確地講解示范并具有答疑糾錯的潛力和因材施教組織實施教材的正確方法。
第二章學習資料
地面訓練
一、上肢訓練:
1.頭部:前、后、左、右傾頭、頭頸的轉(zhuǎn)動。
2.肩部:壓肩、環(huán)動、松肩、含胸、展胸、仰胸。
3.腰部:彎腰、療腰、涮腰。
二、下肢訓練:
1.腳踝部、勾腳、繃、拒腳、向內(nèi)旋、向外族
2.腿膝部:吸伸、環(huán)動、踢、搬、控腿
3.夠部:橫叉、豎又、壓又
三、訓練要求:
主要解決柔韌性、軟開度及身體各部分的靈活性。解放身體、提高身體素質(zhì),同時為把科和中間的訓練做好最重要的準備。
扶把訓練:(一年)
一、蹲:
1.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帶半腳尖、壓腳跟
2.踏步蹲與胸腰及前旁、壓腰、組合
3.小涮腰、橫擰組合
4.各民族舞姿組合:大掖步、臥點、撲步
5.豐富節(jié)奏。加強節(jié)奏變化
二、擦地:
1.一、五位、前旁后擦地
2.帶勾、繃腳、及與半蹲組合
3.前后擺動并環(huán)動
4.與爭位、轉(zhuǎn)頭、壓腳組合
5.與五位并立轉(zhuǎn)組合
6.豐富、加強節(jié)奏變化
三、小踢腿:
l.一、五位前、旁、后、小踢25度
2.帶點地小踢腿
3.前后擺動、單腿變身
4.節(jié)奏處理、加強準度
四、單腿蹲:
1.前、旁、后、帶勾腳
2.單腿帶端掖腿
3.帶邁移、前旁后、擺動加半蹲
4.與單腿變身組合
五、腰:
1.前后胸腰、前后、大腰
2.療腰、大技步、臥點
3.雙跪后腰、單腿后腰
4.大涮腰探海輾轉(zhuǎn)
5.風火輪
六、控制
1.前、旁、后吸伸腿、半、全環(huán)動
2.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
3.搬前、旁、后腿
七、大踢腿:
1.前窮、后大踢腿
2.前腿接后腿、后腿接前腿
3.旁腿接拔腿
4.踢腿接擺腿、接探海
5.旁腿接立身射燕
6.踢紫金冠
7.片蹁、蓋腿
中間訓練
一、腰:
1.單跪下腰、單腿后腰
2.慢、快涮腰
3.臥云
4.風火輪
二、大踢腿:
1.原地、踢前、旁、尼腿、進行式
2.紫金冠
3.中速行踢前、旁腿
4.強調(diào)身法連接流暢
三、控制:
1.前旁后,吸伸抬、半環(huán)動
2.大射燕、探海
3.加強流暢感及身韻的連接
四、五跳:
1.一位、二位、變位跳、五位換腳跳
2.小射燕跳
3.變身跳250度腿探海跳
五、中跳:
1.一、二、五位跳
2.變位跳、交叉跳
六、大跳:
1.錯步級跳、錯步射燕
2.錯步級跳、錯步射燕
3.錯步撩躍、錯步凌空
4.變身跳
技術(shù)技巧:一、轉(zhuǎn)、
1.平轉(zhuǎn)2-3個
2.斜線平轉(zhuǎn):8個
二、翻身類:
1.踏步翻身、正反、上步翻身
又點翻身3-5個
第三章:教學方法與要求:
指導思想和教學方法:
一、樹立中國舞嚴謹、規(guī)范教學作風
二、外部動作與內(nèi)在意識諧調(diào)統(tǒng)一,注重身、腰、首、腿、步伐手、眼、身法的巧妙配合。
三、準確地動作示范,清晰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
四、因材施教、群眾授課與個另輔導相結(jié)合。
五、制定教學計劃,并根據(jù)教學對象及時進行調(diào)整
1,重點在老師要會技巧,言傳身教和經(jīng)驗積累。
2,技巧的基礎(chǔ)是練好倒立,而且開技巧前的起范兒很重要。
比如手是擴指手型,手的方向(打側(cè)手翻指尖對旁,前橋指尖向前),在走技巧的過程中,每個技巧的發(fā)力點是哪里,身體的哪個部位發(fā)力,肌肉必須要收緊。能夠讓孩子們多做些腹背肌的練習……
單腿前橋和單腿后橋
舞蹈教案
3,教前橋,首先要解決倒立,下腰的基礎(chǔ)問題。
先讓學生練倒立,要求又輕又穩(wěn),崩腿崩腳尖,落到把桿上沒有聲音。倒立熟練之后在進行前橋的練習。手落地手直,腳落地腳直,注意協(xié)調(diào)的圓;放簡單。關(guān)鍵在腰和肩,手要具備基本的支撐潛力,在操作的時候頭看前面,別看地面,讓孩子準備做倒立,老師在身旁,當孩子做動作的時候老師用手頂一下孩子的腰,讓他明白什么地方用勁。
技巧主要是透過力度、幅度、速度來體現(xiàn)。我們要把情感與氣韻融在一齊,讓動作的力度、幅度、速度都隨感而變,順情而化。加強力度,空中腿必須要180
度然后在腳準備掂地時拉肩單腳掂地時要挑腰左腳最好是在腰起來后在放下。ㄟ@做單一的練習)熟練之后可串起來!
老師必須要保護好孩子,練習舞蹈必須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教的多了,有了必須的經(jīng)驗就好了。
4,教側(cè)翻時腳打直,注意最開始出去的是往你手的方向落地,空中整個身體要持續(xù)直立,臀部要收,低頭。雙手也要成一條直線。
不是往外甩開的,手腳要在一條線上;也就是腳要往內(nèi)收,就是手的方向。注意學生腿彎是因為心虛,或者習慣性彎腿等原因。先讓孩子把側(cè)手翻玩好。等手翻玩的直了順了就能帶上力量了,直接就告訴他們----蹬腿,擺腿,提腰,展手。
5,教古典舞中點翻身時頭持續(xù)一個點不動,側(cè)腰和后腰要挑住。
這個不能放松。其實點翻就是從左邊側(cè)腰畫個圈在回到左邊側(cè)腰的一個動作。只要你找到了腰的感覺。就會感覺很順。如果越翻上身下的就越低,以致于感覺主力腿的壓力重,轉(zhuǎn)的很難受,找不到別人轉(zhuǎn)的很順的感覺是因為右邊的側(cè)腰和后胸腰沒有用力。
6,教壓腿時三種正確姿勢
。1).正壓腿
舞蹈教案
應對必須高度的物體,比如高臺、桌椅,雙腿并攏站立,抬起左腿將腳跟放在肋木上,腳尖勾起,踝關(guān)節(jié)屈緊,兩手扶在左腿膝蓋上。兩腿伸直,挺腰,同時必須要收髖,這是許多人沒有注意到的地方,上體前屈,向前向下做振壓腿的動作,逐漸加大力量,然后換腿做。根據(jù)柔韌性程度,可依次用肘部、前額甚至下頜去接觸腳尖。
。2).側(cè)壓腿
舞蹈教案
身體側(cè)對肋木等支撐物,右腿支撐,腳尖稍向外撇,左腿舉起,腳跟放在肋木上,腳尖勾起,踝關(guān)節(jié)屈緊,右臂上舉,左掌放在右胸前。兩腿伸直,立腰,開髖,上體向左側(cè)振壓。髖部和腰部在這個練習中將得到鍛煉。
做這個動作易出現(xiàn)兩腿不直、身體向前彎曲。所以在練習中應注意,支撐腿的腳尖外展,被壓腿盡量向身體正前頂髖,左臂向里掖肩,右臂向上舉,向頭后伸展。同時,將腿向肩后方振壓。幅度逐漸加大,直到腳尖能接觸到后腦勺。
。3).后壓腿
舞蹈教案
背對肋木,并腿站立,兩手叉腰或扶必須高度的物體。右腿支撐,左腿提起,腳背擱在肋木上,腳面繃直。上體后屈,并做振壓動作。左右腿交替進行。髖部、腰部和頸部能夠得到練習。
該動作要求雙腿直膝,支撐腳要全腳著地,腳趾抓地,挺胸,展髖,腰后展。做這個練習時兩腿容易彎曲,因此可請同伴幫忙頂起自己被壓腿的膝蓋,用一只手下壓腰、髖,幫忙把腰挺直。
7,壓腿的五大注意事項
壓腿時為了避免拉傷或者跌倒,必須要注意以下5要:
(1).要穩(wěn)------單腿站立時務必站穩(wěn),最好能有個扶手,避免搖晃失重跌倒;
。2).要輕------壓腿用力不能過猛,以免對腰腿肌肉骨骼造成損傷;
。3).要緩------壓腿的動作宜緩慢;
。4).要短------每次3~5分鐘即可;
。5).要松-----壓腿之后不要立刻就結(jié)束鍛煉,還要做一些踢腿練習來放松調(diào)整。
8,舞蹈基訓中有數(shù)學——沒有音樂伴奏時,我們就用數(shù)數(shù)字來代替節(jié)奏;證明各種舞姿中抬腿的高度,我們運用了45°,90°等等數(shù)學用語……。
舞蹈基訓中有物理——旋轉(zhuǎn)時,勢能轉(zhuǎn)變?yōu)閯幽埽惶S時,人體在盡力克服地心吸力;抬腿時,身體各部分要持續(xù)平衡……。數(shù)學和物理都有定律,因而舞蹈基訓也應有定律,現(xiàn)試舉幾例,不知可否成立。
△單腿舞姿,當主力腿向下運動時(或從半腳尖成全腳,或從直腿變半蹲),動力腿應往相反方向用力上抬,以持續(xù)舞姿的完整性。同理,單腿落地的中跳或大跳,當著地腿有韌性地下蹲時,做舞姿的腿應漸
漸向上,持續(xù)動作的延續(xù)性和輕快感。
△旋轉(zhuǎn)動作,立勁是基礎(chǔ),轉(zhuǎn)勁是動力。練習旋轉(zhuǎn),先要打好基礎(chǔ)——立得住、立得直、立得穩(wěn),這樣才能轉(zhuǎn)得好、轉(zhuǎn)得多、轉(zhuǎn)得漂亮。
△旋轉(zhuǎn)和跳躍,都要找身體——主要臀部以上的上身——向上的感覺,做到臀部上收,腰背上立,頭部上鉆。一個人大部分重量在上身,這一部分上去了,整個人就容易上去了。
△小跳靠腳背,小跳練腳背。小跳小巧玲瓏,快速多變,主要靠雙腳或單腳推地繃腳的力量來跳.速度愈快愈如此。透過小跳的練習,則可培養(yǎng)出離地即繃腳、繃腳落地的好習慣。
△中跳和大跳,要高中求遠。有了高度,才能在空中構(gòu)成舞姿,才能在空中完成動作的變化,才能給觀眾留下飛翔感。因此在中跳和大跳中,應首先想辦法盡可能長時間地擺脫地球的吸力,至于遠度,由于慣性的作用,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到達。在體育的田徑運動中,跳遠運動紀錄是跳高紀錄的三倍,就是最好的證明。
舞蹈基訓和一切事物一樣,有必須的規(guī)律,如果我們把那些帶有普遍性的規(guī)律都找出來,并應用于實踐中,那末它對于我們的教學工作,必須會有很大的幫忙。
舞蹈課教案(十六):
《金孔雀輕輕跳》舞蹈教學案例
一、課題:《金孔雀輕輕跳》
二、案例背景說明:
這節(jié)課的教學理念是:“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為動力,構(gòu)建互動型教學。”《金孔雀輕輕跳》音樂選自人音版第三冊音樂課本,一首二拍子的節(jié)奏規(guī)律濃濃傣族舞蹈風格的歌曲。我啟發(fā)學生用身體動作感受傣族舞蹈的風格。所以選取以孔雀為題材的教學設計。本課是以孔雀手勢和踮腳走兩個基本元素展開的一堂自主、開放、活潑的舞蹈課。
三、教學目標:
1、透過欣賞孔雀舞蹈,激發(fā)學生的舞蹈學習的興趣。
2、透過學習音樂,認識傣族音樂的風格,并且掌握二拍子的節(jié)奏特點。
3、透過學習舞蹈,準確掌握孔雀舞蹈,訓練學生的協(xié)調(diào)性。
四、教學重難點:學習舞蹈。
五、精彩片段:
課堂一:孔雀舞
我以一段形象、優(yōu)美的孔雀舞導入。表演前提示學生我是要用一塊布圍成一條漂亮的裙子開始跳舞。
師:小朋友們,這天老師要跳一段舞蹈,這是跳的一種小動物。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看看老師跳的是什么動物?(放伴奏音樂老師表演)
生(們):孔雀。
師:小朋友真聰明,那你們說說怎樣看出來的阿,老師哪個動作最像孔雀呀?(出示孔雀圖片)
生:孔雀的手勢看出來的。阿,好漂亮的孔雀阿。▽W生看圖片)
師:那老師想問問小朋友覺得老師跳的好不好呢?
生(們):好,好漂亮的孔雀。
師:那老師怎樣沒有聽見掌聲呢?
生:(啪-啪-啪)的拍掌聲響起。
:師:剛才老師表演的是大孔雀,小朋友想不想學小孔雀怎樣跳舞的呢?生:想。
。ㄒ驗槲覍W舞蹈專業(yè)的,所以以一段優(yōu)美的孔雀舞蹈直觀的展此刻學生面前。好玩,愛模仿是小朋友的天性。抓住學生其特點并且簡單地跟學生對話,使小朋友們在這濃厚的興趣中開始了新課。)
課堂二:學習孔雀舞音樂
師出示課題《金孔雀輕輕跳》。
師:仔細聽孔雀舞蹈的音樂。大家聽聽看這音樂是幾拍子。
生:二拍子。
師:我想看看哪小朋友最聰明,告訴老師二拍子有什么特點?小朋友聽聽強拍的位置?(強拍擊掌,弱拍拍肩)
生:
師:小朋友是否有注意看老師拍掌很重,拍肩很輕阿!注意重輕的區(qū)別,所以二拍子的節(jié)奏特征是強弱的區(qū)分。期望小朋友記住,呆會跳小孔雀肯定是活潑的孔雀。
師:鞏固練習節(jié)拍(要求學生在身體其他部位拍打出節(jié)奏型)
師:好小孔雀音樂熟悉了,那我們此刻開始學習孔雀舞蹈。
。ǜ玫氖煜ず驼莆找魳罚瑸閷W習孔雀舞打下基礎(chǔ)。音樂是舞蹈的聲音,舞蹈則是音樂的形體。我們舞蹈課的音樂教學是為舞蹈教學服務的,其目的是為了學生更好的了解舞蹈,學習舞蹈,激發(fā)學生舞蹈興趣)
課堂三:學習孔雀舞蹈
師:剛剛小朋友是從什么動作看出老師跳的孔雀舞?
生:(學生做出那手勢的樣貌)
師:有些小朋友擺的孔雀手勢不錯,此刻老師教教小朋友們怎樣樣更形象的跳小孔雀舞。首先我們先學手勢----孔雀手勢。大拇指和食指捏緊,后面三個用勁立起。
生:(模仿)
師:后三指必須要立起,那樣才是漂亮、有精神的小孔雀。你們看,大孔雀漂亮嗎?擺好后我們手腕法力碎抖動
生:跟音樂練習手勢(碎抖動)
。ㄐ蜗蟮哪7聞游,使學生對舞蹈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師:但是我們小孔雀還是不會動阿!那么我們來學下小孔雀怎樣走路。(學習踮腳走)
師:老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看看大孔雀跟那么這些小孔雀有什么不一樣。我立起前腳掌。
生:老師立起來了。
師:踮腳走(一拍一下地走),此刻還有什么不一樣?
生:走起來了,大孔雀立著走起來。(爭先恐后的回答)
(我設計這樣教學充分體現(xiàn)探索性教學,讓學生自主,獨立的發(fā)現(xiàn)問題。不是老是老師教學生學。讓學生自己成為小老師,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真正的實現(xiàn)學生自主)
六、案例分析:
。ㄒ唬1、抓住學生的年齡身心特點,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對舞蹈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體驗舞蹈的審美性。
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形體靈巧,比較適合采用模仿性的形體舞蹈教學手段,進行直觀的教學,讓學生在歡樂的氣氛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興趣,提高學生的舞蹈素養(yǎng)。因而本課各個環(huán)節(jié)都以模仿為主線,將形象的舞蹈透過模仿動物來展開,引導學生用心體驗小動物。培養(yǎng)學生愛好舞蹈的情趣,發(fā)展學生的鑒賞潛力、想象潛力和表現(xiàn)潛力,提高學生對美更深一部的了解。一開始教師抓住學生愛模仿表演的特點,利用舞蹈小律動組織教學,透過形象生動地和有節(jié)奏的形體動作,讓學生比較主動自然集中了注意力,進入學習中?傊,我是根據(jù)這一學段學生的身心特點來設計教學: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潛力強等,給出典型的節(jié)奏型,并與學生互動感受傣族的孔雀舞特點。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
2、注重“美”,以審美為核心,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簡單、愉快地學習。
為更好的讓學生第一感覺喜歡上舞蹈,欣賞優(yōu)美的舞蹈,促進學生對美的認識和追求。我以一段孔雀舞情境的設置,讓學生對美產(chǎn)生直觀的、初步的印象,從而
獲得審美的愉悅。在情境的創(chuàng)設上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為了營造簡單的環(huán)境,我一談話的方式與學生交流。如“小朋友覺得大孔雀表演的怎樣樣?那怎樣聽不到掌聲呢?”等這些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為后面的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3、充分調(diào)動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自主,模仿,合作,互動的學習方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構(gòu)成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志趣是促進學生學習舞蹈的重要保證。創(chuàng)設大孔雀和小孔雀的互動情境。學生為主體扮演小孔雀參與學習中來。在教學中,1)先由我?guī)煼秳幼鳎榱烁蜗笪野炎约罕瘸纱罂兹,學生為小孔雀),學生跟著模仿。2)透過交流合作的方式進一步補血習(主要用了我問學生答)。3)要學生仔細觀察動作,進行探究的學習方式。減少老師教,學生學的程式化教學。要發(fā)揮學生為主體,讓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來教老師的互動學習。4)為了讓學生更好掌握動作,我透過學生與老師的合作進行練習。學生做著小孔雀動作來尋找大孔雀,讓學生完全融入美的意境中,產(chǎn)生出美的畫面。5)完全掌握好動作后,要求學生與學生合作,在整齊有序?qū)π蜕媳硌。(六個小圓圈轉(zhuǎn)成六個列隊有序的在教室穿插)“這天大孔雀和小孔雀相處得十分開心,此刻大孔雀要跟小孔雀說再見了。我們抖動孔雀手勢配上踮腳走跟老師說再見”我的話音剛落,下課鈴聲剛好響起.此時此刻我的心理充滿喜悅。因為這節(jié)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上得很成功,基本實現(xiàn)我的教學設想。更值得高興的是準時完成教學任務,時間掌握恰到
好處,這是我最大的進步。
。ǘ┮尯⒆酉矚g舞蹈,首先就應讓孩子喜歡你——舞蹈老師。要想讓孩子喜歡你,就務必做到愛孩子,要有一顆童心,善于傾聽孩子的心聲,和他們交朋友,用孩子般純凈而富有情趣的語言和形體動作,喚起他們的興奮感,把他們吸引到奇妙的舞蹈世界里來。
總之,舞蹈藝術(shù)的融入,給我們的音樂課帶來了新的活力,我們應繼續(xù)改善、完善、落實,使舞蹈藝術(shù)更進一步的發(fā)揮其獨特作用,為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加磚添瓦。
【舞蹈課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舞蹈課教案02-08
舞蹈課教案[優(yōu)選]07-04
舞蹈課教案(14篇)02-21
舞蹈課教案13篇02-08
舞蹈課教案(15篇)02-14
舞蹈課教案14篇02-18
舞蹈課教案(13篇)02-15
舞蹈課教案2篇02-15
舞蹈課教案15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