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數(shù)學的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數(shù)學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數(shù)學的作文1
走過飯店時,我聞到了炒菜的香味,聽見了鍋勺敲打鐵鍋的聲音,我的肚子咕咕地叫了起來,但我的目的地可不是這里,而是要去學校,今天我們還要考數(shù)學呢。
考試時,考卷一發(fā)下來,我掃了一眼題目,得意地說:“這張考卷也不難呀。”說完,我開始奮筆疾書,可是寫著寫著,有一道題把我給難住了,我抓抓頭發(fā),咬咬筆頭,左想右想,還是想不出來,我想偷瞄別人的,可還沒瞄到,就被老師看見了,她瞪了我一眼,嚇得我一哆嗦。可經過這么一嚇,我就像“考神附體”一樣想到了解題方法,哈哈,這次肯定考全班第一。下課了,我迅速地交了卷,就跑操場上玩去了。
第二天,老師一上完課,就批評我說:“陳奧軍,你是怎么考的,這次考試錯那么多,平時成績不如你的,都比你考的多,下次考試給我細心一點。”我心想:唉,這一次第一名肯定要泡湯了,早知道,我寫完就應該細心檢查,那樣也不至于錯這么多呀。一連幾天,我都悶悶不樂的,直到發(fā)考卷的`那一天。
終于要發(fā)考卷了,考的好的同學興高采烈地討論著,而我卻一聲不吭地默默著坐著,九十分、八十分,一直報到了七十分,可還是沒有報到我的名字,我傷心極了,難道真的像老師說的那樣,我錯的一塌糊涂。眼看就剩最后一張了,我這次考的這么差,回家肯定少不了老媽的一頓打了。就在這時,老師清脆的聲音傳來:“陳奧軍,這次考的很不錯,全班第一。”頓時,我心里一股高興勁立刻涌了上來,哈哈,又是第一名,原來上次老師是跟我開玩笑的呀!
這次數(shù)學考試,我就像是坐了一次過山車,緊張刺激,真是難忘啊!
關于數(shù)學的作文2
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數(shù)學,比如買菜的幾斤幾兩、日歷上的幾年幾月幾日,還有一些數(shù)學的等式都與數(shù)學有關.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幾題數(shù)學題吧!
早上起床,當我們睜開朦朦朧朧的雙眼,第一眼就向鬧鐘看去,鬧鐘上的'數(shù)字,就是生活中的數(shù)學.因為我們一天的時間是時針轉24圈、分針轉1440圈、秒針轉86400圈得來的.那24×30=一個月,一個月×12=一年,這就是時間的數(shù)學.
平時,我們都要去的菜市場里也離不開數(shù)學.星期天,媽媽帶我去買菜,在一個賣白菜的攤子前,媽媽和賣白菜的人討價還價起來,最后,以一斤八角錢的價格買三斤,送一斤的口頭協(xié)議買了三斤大白菜.媽媽問我:“我這樣買菜,每斤便宜了多少錢?”我想了想,對媽媽說:“便宜兩角.”若得賣菜阿姨直夸我.回到家里,媽媽問我:“你是怎么算的?”我笑了笑說:“我先算3斤大白菜×0.8元=2元4角,再算買3斤送1斤=4斤,然后再算2元4角÷4斤=6角,那8角-6角不就等于2角了嗎!”這就是生活中的單價×數(shù)量=總價.
我平時都要跟著媽媽乘公共汽車去新華書店,公交車一分鐘行駛一千米,大約二十分鐘就到了.媽媽問我:“我們家離新華書店距離大約有多少千米呀?”我一邊用手指比劃著一邊對媽媽說:“大約二十千米.”這就是生活中的速度×時間=路程.
“勤動腦+勤動手=成功”這是我通過實際生活所悟出的道理,也是我一般的解題順序.我總要先讀懂題目,掌握其中的關系,列出算式,一步步地解答.有時,還要通過畫圖的方式,來理解題目.
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奇妙的數(shù)學,在等著我們去尋找、去發(fā)現(xiàn).
關于數(shù)學的作文3
這天,非同尋常;這天,與眾不同;這天,不同一般!今天,是我們準備了一個學期的期末考,像提著籃子去考園里摘知識果子一般。
語文考試之后,同學們興致勃勃地討論著三道語文題,根本把數(shù)學考試給忘掉了。當數(shù)學考卷發(fā)下來的時候,我們都嚇到了,老師和藹地對大家說:“今天這次考試計算占了很多,朱老師不檢查豎式,可是,我要檢查計算,等一會兒把草稿本傳上來!”我們聽了,個個神采奕奕,專心地寫起講義來。
令我最心疼的是一道方程,心里想著朱老師講的話,把前兩位數(shù)看作一個整體來算。順藤摸瓜,不過一會兒,就算出來了:3.1。是循環(huán)小數(shù),可是怎么可以把循環(huán)小數(shù)當成減數(shù)呢?這樣算下去,式子不會成立的!可是反過來意思就變了,做哪個決定呢?可是式子不成立會扣分的!一咬牙,在心里大吼一聲:“拼了!”之后把循環(huán)小數(shù)寫了上去。
后面的題目都十分簡單,可是在最后一題應用題時,我被卡下來了!啊泵髅魇菍戇^的,怎么不會?”我自言自語問道,再三思考后,我決定用方程來解這道十分復雜的題目,寫來寫去,題目卻越解越難,答案是102米。1分鐘!沒時間了,這答案一定都不會附和實際,反正橫也是扣,豎也是扣,為了不被老師批評作業(yè)沒寫完,狠下心,把答案寫了上去。
這次考試真是提心吊膽啊!而我卻一點兒都不在乎,考試后的`81分令我十分后悔: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呀!不在乎的后果就是這樣!只有認真去做一件事,才可以做得十全十美!這次考得不好,下次努力!照樣一舉成名天下知。
關于數(shù)學的作文4
隨著悅耳的上課鈴聲響起,教室里頓時安靜了下來,因為今天要進行數(shù)學考試。
試卷發(fā)下來了,同學們都拿起鋼筆低下頭來開始答題。教室里非常安靜,只聽見“沙沙沙”的寫字聲。我看了一下試題,嗯,很容易,就開始答題。每做一題,心里就想起媽媽對我說的話:一定要細心,一定要細心。不知不覺地做到了第四大題,忽然聽見了周圍同學“嘩啦嘩啦”翻卷子的聲音,壞了,又比別人慢半拍了,于是我加快了做題的速度。
到最后一題了,我看見“挑戰(zhàn)臺”三個字,心想:這一定是道難題,要不怎么會叫挑戰(zhàn)臺呢?我仔細反復地念著題,腦子里飛快地思考著:這種類型的題好像在哪里見過,當時是怎么做的呢?太好了,我想起來了!我很快地做完了這道題。松開鋼筆,我發(fā)現(xiàn)手心里出了很多汗,好緊張呀。等我剛把卷子檢查完一遍,就下課了,我把卷子交了上去。
同學們在班里一起談論剛剛結束的考試,有的高興,有的后悔,有的嘆氣,還有的面帶笑容,有的直搖頭……
在我的'生活和學習中,我離不開的就是:認知、仔細。可是,實際上我非常馬虎,又粗心大意。有些時候,簡直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記得有一次數(shù)學考試,我就是因為粗心大意而看錯了提,自然也就是寫錯了。在臨近考試的前一個晚上,家長是千叮嚀,萬囑咐的說:“你就是太馬虎不信心,這次一定要用心,做完要認真檢查,不能粗心大意。否則就看看手心寫的“認真”兩個字!蔽衣犃撕簏c點頭,心想:手心這倆字我不會忘,我一定認真審題,細心答題,仔細檢查。
開始考試了,從第一題開始,我就仔仔細細的看,認認真真的寫,該驗算的就在草紙上驗算。沒到下課時間我就把題做完了。然后,我又重新再檢查一遍。自我感覺很好?墒,當聚氨酯發(fā)下來以后,我完全看傻眼了,怎么會有錯題呢?是哪錯了?我仔細一看,原來一到計算題的的數(shù)字寫反了。
通過這次考試,我更加懂得了“認真”二字的重要。在今后的學習中,再也不能做“小馬虎”了,要認真,再認真。
關于數(shù)學的作文5
從小學開始,我的數(shù)學成績就一直很不“穩(wěn)定”,一向都在班級中等位置。但也就是這“穩(wěn)定”,讓我與數(shù)學漸行漸遠。
上了初中,數(shù)學的難度也在一點一點地增加。數(shù)學課逐漸成了一門讓我頭痛不已的科目。
每天上課面對老師語速飛快地講解,我根本還來不及聽明白這道題,老師便已經開始講下一題了。等我抄完黑板上的第一個知識點,老師都已經寫完第二個知識點了。面對這樣快速的學習進度,我根本來不及消化吸收老師所講的內容與知識點。我越學越吃力,便漸漸對數(shù)學產生了抵觸心理。
雖然我是有些抵觸數(shù)學,但那時的我并不恨數(shù)學。真正讓我記恨起數(shù)學的,是因為有一次的“作業(yè)事件”。
那一天上數(shù)學課,我完全沒有聽明白老師所講的內容,于是晚上我回到家之后只好進行自學。我努力地仔細翻閱了書本上關于老師所講的內容,并且努力落實了書本上的`例題。在我認為已補好當天老師上課所講的全部內容時,我才開始寫當天老師布置的作業(yè)。
第二天,我滿懷著激動的心情上交了作業(yè)本,那是我自學了一晚上的“輝煌成果”。正當我期待著老師對我的表揚呢,可迎接我的卻是作業(yè)本上一個大大的”c”.
正是這一次,我對數(shù)學徹底失去了信心。
但在那之后,我的數(shù)學成績卻突然有了提升,我對數(shù)學又有了一些信心。原因很普通,只是因為在那次“作業(yè)事件”后,老師找我去“喝茶”,并教了我許多學習數(shù)學時的訣竅,現(xiàn)在我的數(shù)學成績又有了些許起色。我也漸漸開始變得喜歡數(shù)學了。
現(xiàn)在的我真是對數(shù)學又愛又恨,恨是因為數(shù)學這小家伙讓我學得很吃力,讓我花費了不少時間與精力去學習它。也許天生我的理性思維就很一般吧。愛是數(shù)學它讓我學會了努力與堅持,數(shù)學在教會我這些的同時又磨煉了我的意志。也許,這便是我對數(shù)學又愛又恨的原因吧。
關于數(shù)學的作文6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靈巧的手,干什么事似乎都離不開它。在幼兒園老師就教我們用手指認數(shù),那時候我們常常利用一雙手的十個手指來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F(xiàn)在,我們雖然不需要用它來計算簡單的加減法了,但是有時候我們在做一些數(shù)學題目時還是會用到它,比如,我們在三年級學習年月日時,用它來幫我們記憶大月和小月。
有一次,我在看《趣味數(shù)學》時,遇到一道題目:一個小孩在數(shù)手指,他按這樣的順序數(shù):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請問,第36個是哪個手指?
一開始我有點兒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如何下手。突然,我想到了自己的一雙手,何不用手指掰一掰呢?于是,我就用一只手按照題目的要求掰了起來。不一會兒,我就找到了答案:第36個一定是無名指。但是我并沒有滿足,因為我想,題目如果要求第360個手指是哪個手指,那該怎么辦呢?我想,這道題肯定是有規(guī)律的,是什么規(guī)律呢?
我拿起筆在草稿紙上寫起來。終于,我找到了正確的解答方法:如果把手指都給編號,再看幾個是一次循環(huán),再用36除以一次循環(huán)的手指數(shù),余數(shù)是幾,就對應那個手指的編號;沒有余數(shù),就表示那個手指的編號等于除數(shù)。我在草稿紙上寫道:1大拇指,2食指,3中指,4無名指,5小指,6無名指,7中指,8食指。是8個手指一次循環(huán),我用36除以8等于4余4的方法得到了余數(shù),是4,編號是4的'是無名指。答案出來了,第36個是無名指。哈哈!這和我之前的實驗完全吻合。另外,我還發(fā)現(xiàn),食指,中指,無名指在一次循環(huán)中出現(xiàn)了2次,只有大拇指和小指出現(xiàn)了一次。
做完了這道題目,我不僅感受到了手指的妙用,還深深地體會到數(shù)學的魅力。其實,有些數(shù)學題看似很難,但只要我們認真、細心地去思考,充分利用周圍的一切事物,就一定會解出來的。
關于數(shù)學的作文7
今天下午放學回家,我寫完作業(yè)就教媽媽學數(shù)學,因為明天我們要數(shù)學單元測驗,唐老師讓我們好好復習,我想正好一舉兩得,既做了復習又教會了媽媽。媽媽說她小時候數(shù)學學得不太好,對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總是迷糊,我對媽媽說:“我一定會把你教會的,不過要像老師教學生那樣的方式來學!庇谑俏耶斃蠋煟瑡寢尞攲W生,我大聲說:“上課。”媽媽馬上站起來說:“老師好!”那時候我的心情是非常得激動,因為我第一次當媽媽的數(shù)學老師,一般都是媽媽當我的語文老師,爸爸當我的數(shù)學老師。
我給媽媽出了幾道題:36-10=?35+40=?......,媽媽說:“這樣不好算,老師教的是什么方法呀?”我說:“當然就是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我來給你分解一下。36-10這道題,如果36分成30和6,但是6減不了10,就從得30里面借1個10,這樣把36分成20和16,16-10=6,那么20+6=26。35+40這道題就更簡單了,用十位加十位,也就是說35分成30和5,再用30+40=70,70+5=75!眿寢屨f:“你出的題總有一個是整數(shù),如果兩個數(shù)都不是整數(shù)該怎么算呢?比如說38+47應該怎么算,你可要仔細跟我講講,媽媽很笨哦!”我說:“學得慢沒關系,我會像老師耐心地教你的,你說錯了沒關系,因為我還沒有教你。”媽媽說:“那真是太謝謝你了!蔽衣犃诵睦锓浅W院。我說:“38+47這樣做,先用十位加十位,30+40=70,再算8+7=15,再用70+15=85!眿寢寙栁遥骸斑@么一分解真是很簡單。∧敲魈炷憧荚嚨臅r候是不是要帶上草紙分解一下呢?這樣不容易出錯!蔽艺f:“不用,這是我教你,我平常都是在心里算的.,已經很熟練了!弊詈笪液蛬寢寣蠋煵贾玫牡谒膯卧獞妙}進行了復習,爭取明天考出好成績。
關于數(shù)學的作文8
語文書,數(shù)學書,英語書,品德書,科學書......都堆成了一座座小山;計算題,閱讀題,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應用題都成了一片海洋,瞧,我們的學習多緊張!因為馬上就要期中考試了,我們的魔鬼復習也開始了,從今天起,可就沒我們的.好日子過咯!
從把第四單元的課程上完以后,我們便進入了緊張的復習。看,每位同學的桌子上都堆得如一座座山。卷子已經買來了,就這么兩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弄得我頭都快炸了。每天就是讀,寫,記,練,背,考,抄,折騰得我們心情不好!
Look,這不又在進行數(shù)學檢測嗎?蹇老師把試卷發(fā)了下來,讓我們寫上名字,然后把桌子拉開考第一張試卷。我們一個個都唉聲嘆氣的,可這又有什么辦法呢?我們只好拿出筆,認認真真地審題,答題,教室里鴉雀無聲。蹇老師坐在講臺上監(jiān)考,不時叮囑我們:"認真審題,仔細答題,不要犯那么低級的錯誤,不能馬虎。" 還不時恐嚇我們:"有些人,你寫完了不認真檢查,不達到一百分,差幾分,小心我打你幾大板!" 直到考試結束。
考試結果出來了,我考了九十四分,雖然不差,但我還是不滿意,因為班上龔子宇一百分!"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我們馬上開始講試卷!"蹇老師拍了拍桌子說道。
第一題......老師不厭其煩地為我們講解,生怕我們不懂,算式,方程都一絲不茍地抄在黑板上,沒有一絲馬虎,從這里可以體會蹇老師非常在乎我們,希望我們能考出好的成績。
為了期中能考個理想的分數(shù),讓我們一起加油,努力吧!
關于數(shù)學的作文9
你有遇到過不會做的題目嗎?可不今天我就遇到一個題不會了,這個問題是:一個掛鐘一天一共敲了多少下?這個鐘整點是幾時它就敲幾下,每半點時只敲一下。這個時鐘現(xiàn)在在我們身邊很少見,現(xiàn)大家都用上手機、電子時鐘,很少見到這能講話的鐘。
當我遇到這題時,考慮到一天有24小時,先寫的算式是:整點時敲---1+2+3+4+5+6+7+8+9+10+11+12=78(下);一天整點敲---78*2=156(下),因每天有24小時,以上才算12小時整的敲響數(shù),所以在此要乘2才能算出一天所敲響的數(shù);題中所講每半點敲1下,可算出12*1=12(下)12*2=24(下);一天所敲響----156+24=180(下)
媽媽見我寫的算式后對我說:不光有這個方法,還有一簡單的算法。于是我開動小腦筋,還是想不出比此更簡單的方法,無奈之下我只以能求助媽媽。
媽媽對我講簡單的方法從這12個小小數(shù)字中找規(guī)律:1、2、3、4、5、6、7、8、9、10、11、12,在此這12個數(shù)字幫它們找朋友,每兩個數(shù)字為一組,每組得數(shù)一樣多。在媽媽的提醒下我想到:這六組朋友:第一組--1+12=13、第二組—2+11=13、第三組—3+10=13第六組—6+7=13。每12個數(shù)中有6個13個,一天整天中還有個12時,可列出:(6*13)*2=156(下)①;每半點敲一下,一天中有24小時,可得出:24*1=24(下)②。一整天時鐘敲多少下,用①+②=156+24=180(下)。
首次我完成的結果雖然與在媽媽的提醒下完成的'結果一樣,但是兩個的方法后者較簡單速度也快。通過這題目,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題時,有最笨拙的方法也有簡單的方法,只要你能找到規(guī)律,相信自己,一定行!只要你敢于思考、靜心對待問題,新的方法總能出現(xiàn)的。
關于數(shù)學的作文10
9月1日,新學期開始了,我步入新的學校。這里有新的花草,有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班集體——一切都是新的。我將在這里度過這初中的三年生活。
在這初一的幾天,我認識了許多老師:李老師、聶老師、王老師……其中在這里我印象最深刻的老師是我們數(shù)學聶老師。
就在開學的那一天,就得知這個聶老師是男個教師。以往教我們數(shù)學的可都是女老師啊。于是,同學們紛紛猜測,這個老師會不會上課要求非常嚴格?會不會作業(yè)留的太多?會不會經常給家長“交流”我們在校的表現(xiàn)?……
在同學們的`猜測聲中,聶老師走進我們的視野:眼睛中隨時充滿著睿智的眼神!巴瑢W們好,我是你們的新數(shù)學老師。首先我來自我介紹一下,我姓聶……非常高興能成為你們的數(shù)學老師,高興之余更希望能成為你們最知心的朋友!睏罾蠋煄拙涮貏e而又簡短的開場白,讓我們很是驚訝,在我們的心目中,老師永遠是嚴肅的,永遠高高在上的。這位老師卻“非常高興”成為我們的朋友?我還真有點懷疑:“他真能成為我們的朋友嗎?”還別說,沒過多久,就像聶老師所說的那樣,他不僅很快就成了我們的朋友,而且還讓我們迷上了數(shù)學課。
結尾:聶老師的普通話很標準,聲音是渾厚的男中音,講起課來抑揚頓挫,有時如滔滔江水,一瀉千里;有時如涓涓細流,婉轉百曲。聽他的講課簡直就是一大享受。在聶老師那動聽又略帶幽默的講解中,我們學會了生活中的數(shù)學,幻方,有理數(shù)……就連枯燥的復習課,我們也能在笑聲不斷的游戲中解決難題。
關于數(shù)學的作文11
今天,我和外公外婆一起去青島游玩。我們的第一站是海濱浴場……車子剛一到達,我就迫不及待地向海邊跑去,藍藍的大海,一眼望不到邊。我脫掉鞋子,光著腳丫,站到了海水里,感覺著涼涼的海水卷著浪花洶涌的撲過來。我興奮地叫著、嚷著,感覺真是太棒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大海,我就被一望無際的大海給迷住了,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和興奮,深藍色的海水,金黃色的沙灘,擁擠而快樂的人群,大海真美呀!
這時,外公走過來說,今天人真是太多了,恐怕得有好幾萬人吧,還好這里的面積夠大的,我想:是啊,這個浴場大約有多大呢?于是我便仔細觀察起來,我發(fā)現(xiàn):這個浴場大約是個長方形的`,只要知道它的長和寬就可以了,但是怎么知道長和寬呢?這時,沙灘上的一排遮陽傘引起了我的注意,遮陽傘在沙灘上一字排開,直達兩端,每兩把之間的距離基本相等,我先在兩把傘之間走了一次,數(shù)了數(shù),大約50步,我的每步大約40厘米,兩把傘之間就是40×50=20xx厘米,20xx厘米=20米了,我又跑到后面的高坡上數(shù)了數(shù),一共有60多把傘,這樣沙灘的長度就有了:60×20=1200米。
寬嘛,就簡單多了,原來,從水邊到岸邊拉著一根警示用的長繩子,上面每一米扎著一面小紅旗,小紅旗一共是30面,寬就是30米,沙灘的面積就是1200米×30米=36000平方米。我在沙灘上寫出計算方法給外公看,他看得直點頭,旁邊的游人也不住地夸我呢,今天我既游覽了海邊的美麗景色,又用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小問題,我真高興。
關于數(shù)學的作文12
“云對雨,雪對風……”伴隨著朗朗的讀書聲,我們的數(shù)學課——《積的變化規(guī)律》開始啦! 李祎涵
首先,張老師先給我們出示一道算式:10×625=6250,那么5×625=?張老師讓我們根據上面的算式求下面算式的積。我心想:10除以2才等于5,那積就應該是6250÷2得到的3125。就在這時老師說了聲停。我不知道對不對,但還是舉起了手。老師沒有叫我,我認真傾聽,發(fā)現(xiàn)別人的想法和我的是一樣的。老師說:“這就是今天咱們要研究的'積的變化規(guī)律!”接著,我們做了很多題,推出了一條規(guī)律那就是:一個因數(shù)不變,另一個因數(shù)乘幾,積就乘幾。就在這時,老師出了這樣一道題:80×4=320,50×4=200,問,這道題符合積的變化規(guī)律嗎?李靖雯同學說:“我認為這道題不符合積的變化規(guī)律,因為80-30才得50,但這是積的變化規(guī)律,所以我認為不符合積的變化規(guī)律!甭牭竭@兒,我想:我的觀點和李靖雯的不一樣,可李靖雯在我們班數(shù)學學得最好,總有精彩的發(fā)言。難道我的想法錯啦!這時,何昊陽舉起了他的小胖手,他說:“我認為這道題符合積的變化規(guī)律!”于是,他就叨叨地把他的想法說了出來!何昊陽的勇氣鼓舞了我,我也舉起了手,并說:“我同意何昊陽的看法。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80×40是80個4,50×4是50個4,他們之間差著30個4,也就是120,320-200=120,所以,我認為這道題符合積的變化規(guī)律!”“老師,我認為可以用計算器算一算,看看80÷50是不是等于320÷200! 何昊陽說。老師掏出計算器一算,他們的商都是1.6。我和何昊陽想法被同學認可啦。老師表揚我們乘法的意義學得好。那種說不出的喜悅化作微笑掛在了我的臉上。
“叮鈴鈴……”下課啦。這節(jié)數(shù)學課不僅讓我學到了數(shù)學知識,還讓我知道,只要和別人的想法不同,就要表達出來,哪怕是錯的,也沒關系。
我非常喜歡這節(jié)數(shù)學課。
關于數(shù)學的作文13
弟弟的生日快到了,我給弟弟準備了一盒巧克力,巧克力的盒子正好是正方體的。巧克力買回來后,我還想把巧克力的盒子用漂亮的蠟光紙包起來,還要用絲帶扎好。于是,我從書房里拿出紙和筆。先把巧克力盒子的棱長量出來,看了看1.2分米,所以正方體的表面積:1.2×1.2×6=8.64(平方分米),然后,還要準備絲帶,我要把絲帶扎成一個十字架的形狀,打結處大約還要1.7分米的絲帶。所以,扎的絲帶的長度:(4+2+2)×1.2=9.6(分米)9.6+1.7=11.3(分米)
我跑到樓下的禮品店,問老板:“10平方分米的蠟光紙和12分米的絲帶要多少元?”老板說:“1平方分米的蠟光紙要1.5元,1分米的'絲帶要2元。你要10平分米的蠟光紙要20元,12分米的絲帶要25元,給我45元!蔽乙苫蟮卣f:“叔叔,您給我算貴了吧。10平方分米的蠟光紙要:10×1.5=15元,12分米的絲帶要:12×2=24元,所以一共要39元。”老板笑著對我說:“小朋友,你真厲害,叔叔想騙都騙不了你!那叔叔問你,你給了叔叔50元,叔叔應該找你多少元呢?”我說:“50-(15+24)=11元,您應該找我11元.”叔叔直夸我聰明,我覺得心里美滋滋的。
回到家里,我用蠟光紙把巧克力包了起來,用剩下的蠟光紙剪成大大小小的圓形,錯落有致地貼在上面,最后用黃色的絲帶扎成一個十字架的形狀,再打了一個蝴蝶結。
同學們,只要我們有一顆善于思考的心,就能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找到數(shù)學的影子。
關于數(shù)學的作文14
這道題可怎么做呀?誒丫··真是的小腦袋呀快轉起來吧!唉··只好請教老媽了,是這樣的一道題一片青草地,每天都均速長出青草,這片青草可供27頭牛吃6周或23頭牛吃9周。那么這片草地可供21頭牛吃幾周?讀完題老媽耐心的給我講到:“這片草地上草的數(shù)量每天都在變化,解題的關鍵應找到不變量——即原來的草的數(shù)量。因為總草量可以分成兩部分:原有的草與新長出的草。新長出的草雖然在變,但應注意到是均速生長,因而這片草地每天新長出的草的數(shù)量也是不變的。
假設一頭牛一周吃的草的數(shù)量為一份,那么二十七頭牛六周需要吃27×26=162(份)此時新草與原有的草均被吃完;23頭牛9周需吃23×9=207(份),此時新草與原有的草也都被吃完。而162份是原有的草的數(shù)量與六周新長出的草的數(shù)量的總和;207份是原來的草的數(shù)量與九周新長出的草的'數(shù)量的總和,因此每周新長出的草的份數(shù)為:(207——162)÷(9——6)=15(份),所以,原有草的數(shù)量為:162——15×6=72(份)。這片草地每周新長草15份相當于可安排15頭牛專吃新長出來的草,于是這片草地可供21頭牛吃72÷(21——15)=12(周)嗚——終于講完,我的媽媽不僅把這道題分析得頭頭是道,還令我的腦袋重新恢復了電能,實在令我佩服。
新學期,新氣象,探索數(shù)學奧秘的旅行列車正在駛入小學最后的大站—六年級。從這里你又會進入那神奇迷人的數(shù)學王國,你將結識分數(shù)除法、分數(shù)乘法、分數(shù)混合運算和負數(shù)等這些新朋友,將借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新問題,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習品質。圓、圖形變換和確定位置等老朋友將與你重逢。
在這段路途中,結識新朋友,重逢老朋友,你獲取的數(shù)學知識更加系統(tǒng),遇到的數(shù)學問題更加復雜,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也會更加靈活。
同學們,相信我們自己在新的路途生活中會經歷創(chuàng)新,體味成功,分享快樂,茁壯成長!
關于數(shù)學的作文15
一次,數(shù)學課上,我留了幾道數(shù)學題,其中有一道是找規(guī)律題,在巡視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道題做得相當差,有些學習不錯的同學也沒有做出來。課下我進行了自我反思,并就此問題做了全面調查,發(fā)現(xiàn)有些同學遇到此類問題覺得束手無策,有的同學靜下心來能解較易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題目,但在考試中一旦緊張有時會覺得發(fā)蒙。因此,有的同學向我提出,解這類題有沒有比較好的方法。其實,同學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常好,他們想知道這類問題中所隱藏的某種秘密。但我不想就這么直接告訴他們現(xiàn)成的答案。為了抓住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我讓同學們搜集曾做過的,或沒有做過的相關習題,因為有些同學想難為一下老師或其他同學,所以刻意查詢了許多資料找了許多他們認為的難題,我也調整了我的教學計劃,打算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解決這個問題,并為此做了充分的準備。
開始上課了,一組同學首先提問,其他組同學不甘示弱,絞盡腦汁,相互爭論著,最終解答出來,他們臉上漏出了成功的喜悅。并且有的同學直接向我提問,雖然我是有備而來,但還是故弄玄虛,作出努力探索的樣子,有些同學還真為我著急了。其實我想通過這種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怎樣入手,為什么這樣想。在同學們的幫助下我也完成了提出的問題,并對同學的.幫助表示感謝,而他們此時的笑容是非常自豪的,準確點兒應該說是非常得意的,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可以幫助老師了。接下來,我來個順水推舟,讓同學觀察數(shù)字規(guī)律題與圖形規(guī)律題,得到的規(guī)律式有什么特點,很快他們得出了結論,而且結論非常準確,這是我所沒有料到的。此時,我從心里佩服他們,給了他們最真切的鼓勵:你們真了不起。之后,我又提出新的問題,帶著這一問題,同學們又積極探索起來。我們展開了應用大練兵活動,通過一番實戰(zhàn),有些對結論持有懷疑態(tài)度的學生也打消了疑慮。
【數(shù)學的作文】相關文章:
數(shù)學作文03-22
數(shù)學的作文02-13
數(shù)學作文05-17
數(shù)學故事作文03-15
數(shù)學節(jié)作文11-29
數(shù)學反思作文02-05
奇妙的數(shù)學作文04-11
關于數(shù)學作文05-08
數(shù)學的優(yōu)秀作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