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角的度量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理解角的意義,認識量角器,并能正確使用量角器。
能力目標: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動手、表達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數(shù)學學習活動,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學生學數(shù)學,愛數(shù)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量角器,正確使用量角器。
難點:量開口向上、向下和邊不夠長的角
教學準備
為了更好的配合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我準備的教學工具有:
多媒體課件、紅領巾、量角器、三角板、要量的角圖片、活動角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談話導入:周末,海爾兄弟決定去郊外爬山,當他們達到山腳時:(課件出示海爾兄弟的對話),此時,擺在海爾兄弟面前的兩座山坡都可以到達山頂,但是一個平緩,一個陡峭。
2、師問:如果你是他們,你們會怎么選擇?引出坡度的問題,在我們數(shù)學里研究的實際就是角度的問題。我們說第一個山坡比第二個山坡大,實際就是第一個角比第二個角大。
3、質(zhì)疑:你知道第一個角比第二角大多少嗎?
引入:為了準確測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統(tǒng)一的計量單位和度量工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角的度量。(板書:角的度量)接著問:用什么去量?從而引出量角器。(板書:量角器)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魯迅先生說: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老師引用了同學們熟悉的動畫片海爾兄弟的形象,來引起學生積極探究的學習欲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導”(師生互動,合作交流的過程)
1、觀察:先讓學生取出量角器觀察,和同桌相互說一說量角器是什么形狀的,上邊有什么。
2、交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有的說有很多密密麻麻的線;有的說有數(shù)字,不管從左至右,還是從右至左,都是從0到180;還有同學發(fā)現(xiàn)在量角器下方的中間有一個點……
3、課件自動播放的形式,讓同學們認識量角器的中心、1度角的大小,內(nèi)刻度及外刻度。(課件出示)
4、讀寫:用符號表示角的度數(shù)。
5、練習:寫出下列各角的度數(shù)的練習,同時強調(diào)在書寫角的度數(shù)時應注意的問題。
【設計意圖】利用現(xiàn)代教學媒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效地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為學生理解和掌握量角的方法作鋪墊。
(二)“探”(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
1、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角圖片(50度),先讓學生猜這個角的度數(shù),再照樣子量出這個角的度數(shù)。
2、讓學生匯報量出的結果,同時引導學生:嘗試用“首先……然后……再……”的陳述方法把量角的過程說完整。
3、指名展示自己量角的過程。
4、用課件出示50度角的另一種畫法,讓同桌相互匯報自己量出的結果?偨Y:我們讀角時要注意分清內(nèi)圈和外圈的刻度!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同時發(fā)展他們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初步思維的能力。在學習角的度量時,先讓學生嘗試動手度量,選擇有一定難度,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度量的角,讓學生示范,并進行討論交流。學生收集到多方面信息后,自己總結歸納出度量方法。讓學生在嘗試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探究新知,體驗成功。
(三)“收”(學生接受,概括的過程)
課件形象演示,引導學生總結出量角的一般步驟:量角的時候量角器的中心對著角的頂點,量角器的一條0刻度線對著角的一條邊,看角的另一條邊對著刻度幾,這個角就是幾度。(板書:量角的過程)
【設計意圖】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探索規(guī)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就放手讓學生自己獲得;凡是能通過小組合作解決的問題,就通過師生交流取得共識。力求使數(shù)學知識化、情趣化,讓學生體驗“快樂數(shù)學”、“實用數(shù)學”。教師始終扮演學生學習活動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也體現(xiàn)出了“玩中學,學中玩,合作交流中學,學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三、應用提高、鞏固深化
1、用量角器量出下面角的度數(shù)
2、要求學生拿出紅領巾圖片,量出三個角的度數(shù)并作好記錄。
3、量一量
4、出示兩種角,先讓學生自己觀察,然后在小組里討論交流,說一說它們哪個大?很多同學采用平移的方法得出兩個角一樣大。
通過活動,學生發(fā)現(xiàn): 角的大小跟邊的長短無關。
角的大小跟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
四、質(zhì)疑反饋,全課總結
1.看書質(zhì)疑: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2.全課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通過充足的時間、空間以及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自己活動、體驗、總結、提煉,在經(jīng)歷探究過程中,學生的知識得以掌握,能力得以提高,情感得以熏陶,思想得以升華,從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構建屬于每個學生自己的數(shù)學。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2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課件出示兩組角(如圖)。通過看一看,猜一猜要求學生比較它們的大小,指名說說你是怎么比的并說出比較的方法。
2,想一想:測量線段的長短要用長度單位,測量面積的大小要用面積單位,那么測量角的大小呢?
(二)合作探究,認識量角器
1,認一認
。1)拿出量角器,指導學生觀察。通過觀察你發(fā)現(xiàn)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向大家介紹。
(2)小結:量角器是半圓形的,半圓的'圓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點,半圓邊上的刻度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線,每10小格標上一個數(shù),右為起點的是內(nèi)刻度,左為起點的是外刻度。
。3)介紹周角,平角及1°。
2,試一試
。1)量一量p27∠a∠b各是幾度,說一說是怎么量的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總結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驟:
第一步:量角器的中心點和角的頂點重合
第二步:量角器的零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分清是內(nèi)圈的零刻度線還是外圈的零刻度線)
第三步:從(內(nèi)或外)零刻度線開始,看另一條邊所指的度數(shù),就是這個角的度數(shù)。
(2)質(zhì)疑:量角器上內(nèi)外刻度一樣嗎什么情況下看內(nèi)刻度什么情況下看外刻度
。3)怎樣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大小呢與同桌交流量角的方法。
。ㄈ┚氁痪殻
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數(shù)
2,p28練一練第1題:先讓學生判斷誰說得正確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來判斷對還是錯呢(教會學生先估計是銳角還是鈍角)
3,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個角的度數(shù)。
。ㄋ模┬〗Y:
本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怎么來量出一個角的度數(shù)。
(五)作業(yè):
練一練2,3
。1)第2題
在量角時,先讓學生估一估所量的角是什么角大約是多少度這是培養(yǎng)學生估計能力的一個載體,也是學生直覺思維的基礎。
。2)數(shù)學游戲:先讓學生讀懂游戲規(guī)則,然后同桌兩人比賽。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保阂龑W生體會度量角的大小需要統(tǒng)一的單位,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度量各種角的度數(shù)。
。玻和ㄟ^一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教學中注重滲透數(shù)形的結合思想。結合生活實際,體會量角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量角器的使用。
學具、教具準備:量角器,三角板,直尺,小角
教學設計:
課前活動:你玩過滑梯嗎?來,我們自己做一個滑梯的小游戲:把自己的文具盒拿出來,拿了出自己的橡皮,像我一樣把盒子傾斜起來,把橡皮放在上邊,你看會發(fā)生什么情況?你喜歡什么樣(角度)的滑梯?說出自己的想法(理由)。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活動一:讓學生比較一下∠a和∠b,這兩個角哪一個大?
你們想不想驗證一下自己的想法?那就用自己的方式比較角的大小。
學生分組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量角?赡艹霈F(xiàn)的想法:
(1)用直尺量。
。ǎ玻┯萌前鍋砹
。ǎ常┟璩鲆粋角,將描的角移動后來比較。
(4)用活動角來比較。
(5)用小角來量。
。ǎ叮┯昧拷瞧鱽砹俊
學生探索活動時,主要引導學生用小角來量,用小角量的。如果讓學生把所用的小角對折后再來量,看一下,∠a和∠b是不更能說明誰大誰小呢?
此時講解:測量長度有長度單位,測量重量有重量單位,那度量角呢?是不是也應該有一個單位?
活動二:嘗試使用量角器。
如有用量角器的,你能介紹一下自己的量角器嗎?(看誰是優(yōu)秀的解說員活動)看能不能讓學生通過看書,與小組成員交流,從量角器上面的字開始介紹,把量角器的特點介紹出來。
(師講:將圓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一份所對的的角叫做一度,記作1度。通常用1度作為度量角的單位。)
生介紹后,師引導學生在量角器上找出:
、倌軓牧拷瞧魃险业街苯菃幔浚ㄒf出直角的頂點和兩邊的位置——認識量角器的中心與零刻度線)
②你能找到幾個直角?(要說出直角兩邊的刻度,注意區(qū)別內(nèi)圈刻度線與外圈刻度線)
、勰隳茉诹拷瞧魃险业阶钚〉.角嗎?(說一說它與直角之間有什么關系:它是直角的九十分之一,或直角是它的九十倍)
、芟?qū)W生介紹如何規(guī)定1度的角(度量角的單位)后,明晰直角是多少度?平角是多少度?
3、再量∠a和∠b。
找學生演示量角的過程:學生在演示時,通過學生的操作,初步引導學生理解點對齊,邊重合。
學生動手操作量角,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有:
。薄⒅行狞c與頂點沒有對齊、
。病ⅲ翱潭染沒有與一條邊對齊
。、沒有分清是讀內(nèi)圈還是讀外圈的度數(shù)。
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指導講評。(此時,還應該注意:學生易錯的題目學生如果不出現(xiàn),還得以練習的形式讓學生做一下)
討論交流量角的方法,然后匯報應該量角時應該注意什么。
注意:測量往往有誤差,所以學生量得的結果很可能不一樣。針對這種現(xiàn)象要討論:為什么測量的結果會不一樣?(測量得到的都是近似結果,測量的誤差也因人而異)有什么辦法可以減少誤差?(比如,延長角的兩邊,使它們超過量角器的半徑……)
鞏固練習:
p28練一練,第3題生獨立練習。
第2題引導學生結合三角板來估計角的大小。
總結:我們在這節(jié)課中,有什么收獲呢?
學生交流總結量角的方法后匯報。
課外作業(yè):體會量角的用處 我們要設計滑梯,如何來設計坡度?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4
一、設計理念: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調(diào)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以小組合作學習和自主探究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
1、體會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認識量角器。
2、會用量角器測量各種角的度數(shù)。
知識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交流的基礎上,認識量角器的結構與功能,通過自己的探索、實踐,總結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學會用量角器量角。
2、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統(tǒng)一角的計量單位的需要,認識角的.計量單位,建立1°角的表象;能通過量角,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觀念,感受角的大小與所畫邊的長短無關。
能力目標: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及合作精神。
情感目標:讓學生充滿成就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學生想學、會學、樂學。
三、教學流程:
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滑梯嗎?老師這有兩個滑梯(課件1),說說你們喜歡玩哪一個?為什么?(陡、高)是由什么決定的。(角的大。┏鍪菊n件2,這兩個角你能看出那個大嗎?那這兩個角(課件3)你能看出誰大嗎?那我們有什么方法才能知道這兩個角誰大誰小呢?今天我們就用這個測量工具來學習(板書:角的度量)
我們學過長度、面積、重量等。誰說說測量長度用什么單位,重量單位有哪些、面積呢,哪有沒有同學知道度量角的單位又是什么呢?
人們把圓平均分成360份,其中一份所對的角的大小叫1度,通常用1度作為度量角的單位。正是運用了這個原理,人們制作出了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伙伴量角器。
1、認識量角器(出示課件)
2、小組討論角的度量方法。
3、判斷
4、書 28 頁1題找同學說說,并說明理由。
5、量 4題,說明角度和邊長的關系。
6、判 斷多少度角量角器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ㄒ唬⒔Y合具體的活動體會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測量各種角的度數(shù)。
。ǘ⑼ㄟ^觀察、比較、操作、自主探究等活動,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三)、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在活動中感受探索的樂趣,形成勇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認識量角器和度量單位,掌握量角的方法,能正確度量。
關鍵:正確擺放量角器,明確所量角的度數(shù)是看量角器里圈的度數(shù)還是外圈的度數(shù)。
教具準備:量角器、三角板,25頁上圖。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一天角的王國里發(fā)出了爭吵聲,(示兩個相差很小的角:∠A和∠B )∠A說我大,我應該當大王!螧說我大,我應該當大王,就這樣他們你一句我一句的吵了起來。同學們,他倆到底有多大?今天我們來度量角,當一次法官來幫他們斷這場官司。板書:角的度量。
。ǘ、自主探究,嘗試操作:
1、體會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
首先,我設計了一個比角的活動,發(fā)給每人一張畫有∠A 和∠B的題單。問:你有辦法知道∠A和∠B分別多大嗎?看誰想的辦法又多有好。
然后,由學生操作,交流方法。學生各抒己見,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方法:有的……有的……還有的……
最后,教師小結:你們真善于思考,想出這么多比角的方法,不過這些方法只能比出誰大,但到底是多大?這就需要有一個統(tǒng)一的度量角的單位和工具。
2、認識計量角的單位和量角器
首先結合教具(25頁上)圖向?qū)W生介紹角的度量單位:一個圓被平均分成360份,一份所對的角的大小叫做一度,記作:1 ,(板書:1度,記作1度)。這一周就是360度。順利引出周角=360度(板書)。同時引導學生建立10度、30度、45度、60度、120度、150度的表象,為后邊的練習第二題打下基礎。
然后、引進量角器:演示并告訴學生,將教具一半移走。剩下的一半加上刻度,就制成了現(xiàn)在的量角器。請大家拿出量角器觀察,再與同桌交流“你從量角器上都看到了什么?”
最后,用投影儀出示量角器,集體匯報,引導學生說出:
。1)、有180個小格,一格是一度,共180度。板書:平角=180度。
。2)、有中心點和零刻度線
。3)、讀數(shù)有兩種排列方式。
3、第三環(huán)節(jié)就是使用量角器量角。
先讓學生借助書上的試一試的'測量,試著說說量角器的擺放以及讀刻度的方法。之后請一名學生到黑板前邊操作邊介紹,教師協(xié)助操作,逐步引導,最后精辟歸納出量角的一般方法:
。1)、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即點與點重合。(板書)
。2)、角的一條邊與量角器的零刻度線重合。即邊與邊重合。(板書)
。3)、讀另一條邊所對的刻度,若角的一條邊與內(nèi)圈的零刻度線重合,則看另一條邊所指的內(nèi)圈的度數(shù);若角的一邊與外圈的零刻度線重合,則另一條邊所指的外圈的度數(shù)。
過度:在讀角的度數(shù)時要知道對不對,你還有沒有什么小竅門?
引導學生討論:觀察量的角是銳角還是鈍角,銳角的話選擇較小一個度數(shù),鈍角則選擇較所大一個度數(shù)。
最后,讓學生親自實踐,在題單上量角。教師巡視,重點指導量角器的擺放和讀度數(shù)。指名匯報度量的結果,教師板書:∠A=80度,∠B=85度,板書之后強調(diào)書寫角的度數(shù)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師小結:現(xiàn)在,有理有據(jù),我們可以宣判結果了:角國里的國王是∠B。再一次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鞏固練習,形成技能:
第一題(書),誰說得對小黑板出示練習
第二題(書),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小黑板出示)。
第三題,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板每一個角的度數(shù)。讓學生記住度量的結果,為下一節(jié)課用三角板畫特殊度數(shù)的角做準備。
第四題,在身邊找角,量角。你還想知道身邊哪些角的度數(shù),就找出來量一量,把結果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四、全課總結,強化新知。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的收獲一定很大。把你的收獲講給全體同學聽。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03-23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03-21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03-07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優(yōu)秀09-20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優(yōu)秀)10-18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15篇04-04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精選15篇)03-29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15篇04-19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15篇)03-21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15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