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使學生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含義.
2.初步學會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建立表面積概念,初步學會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教學難點
正確建立表面積的概念.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長方體的特征是什么?
2.標出自帶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并說出右面、上面的長和寬是多少?面積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導入:同學們對長方體的每個面的面積都會計算了,那么整個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怎么計算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內容.
。ㄒ唬┙㈤L方體表面積的概念.
1、教師提問:什么叫做面積?長方體有幾個面?
(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順序摸一遍)
2、教師明確:這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3、學生兩人一組相互說一說什么是.
4、教師板書:長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ǘ╅L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演示課件】
1.學生歸納:
上下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長和寬作為長和寬的;
前后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長和高作為長和寬的;
左右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高和寬作為長和寬的.
2.教學例1.
做一個長6厘米,寬5厘米,高4厘米的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紙板?
教師啟發(fā):做這樣一個長方體紙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就是要計算這個,首先要找出每個面的長和寬.根據(jù)長方體的長、寬、高可以計算每個面的面積,把每個面的面積合在一起就是表面積.
第一種解法:
長方體表面積=6個面積的和
64+64+45+45+65+65
。24+24+20+20+30+30
。148(平方厘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硬紙板.
第二種解法:
長方體表面積=上下面面積+前后面面積+左右面面積
652+642+452
。60+48+40
。148(平方厘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硬紙板.
第三解法:
長方體表面積=(下面面積+前面面積+右面面積)2
。65+64+54)2
。742
。148(平方厘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硬紙板.
3.思考:你認為哪種解法簡便?
(根據(jù)乘法分配律可以把第一個式子和第二個式子改寫成第三個式子;第三個算式更簡便些)
4.教師小結:
計算長方體表面積的關鍵是找出每個面的長和寬.
5.練習:
一個長方體長4米,寬3米,高2.5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三、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我們學習了有什么用?(鋪地磚、粉刷墻壁、計算長方體罐頭商標紙的.大小,都要用到這部分知識)
四、隨堂練習
1.用兩種方法計算自帶.
2.計算下圖的表面積.
、儆嬎悖
、谟袔追N計算方法?
、勰姆N方法比較簡便?
五、課后作業(yè)
一個長方體的形狀大小如下圖:
它上、下兩個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分米?
它前、后兩個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分米?
它左、右兩個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分米?
這個是多少平方分米?
六、板書設計
長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例1.做一個長6厘米,寬5厘米,高4厘米的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紙板?
64+64+45+45+65+65
。24+24+20+20+30+30
。148(平方厘米)
=60+48+40
。148(平方厘米)
652+642+452
。60+48+40
=148(平方厘米)
。65+64+54)2
。742
=148(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148平方厘米硬紙板.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6頁例5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四第6~10題及思考題。
〔教材簡析〕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探索,理解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
2、讓學生掌握并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感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發(fā)展初步的抽象能力;在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根據(jù)實際情況判斷出應該求出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哪幾個面之和。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1、談話: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表面積,誰還記得?
2、計算下面物體的表面積。
。1)一個長方體長5厘米、寬6厘米、高12厘米。
。2)一個正方體的棱長5分米。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二、探索領悟,總結方法:
談話:在實際生產中,有時還要根據(jù)實際需要計算長方體或正方體中某幾個面的面積和。
出示例5一個長方體魚缸,長5分米,寬3分米,高3.5分米。制作這個魚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1、談話:請同學們說一說魚缸的樣子。
提問:求需要多少玻璃,就是求什么?
使學生明確,求需要多少玻璃,就是求這個魚缸的表面積。
啟發(fā)學生思考:
根據(jù)實際情況,需要計算幾個面的面積的和?其中哪兩個面的面積是相同的?
學生交流,指名口答。
明確:分別求出前、后、左、右和下面的面積,再相加。也可以先求出6個面的總面積,再減去上面的面積。
2、列式解答:
請學生獨立完成。
談話:你能說說你列式的根據(jù)嗎?讓學生明確算式的含義。
相機出示:
5×3.5+5×3+3×3.5+3×3.5+5×3
。5×3+5×3.5+3×3.5)×2-5×3
3、談話:還有其他的方法嗎?選擇一種方法算出結果,再互相交流。
4、練一練:
第1題,讓學生明確這張商標紙的面積就是這個長方體前、后、左、右四個面的.面積和,也就是長方體的側面積。
第2題,做讓學生先弄清楚需要計算幾個面的面積的和,然后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完成后,集體訂正,指名說出列式根據(jù)。
三、鞏固練習:
練習四第6題,思考問題是要計算哪幾個面的面積之和?根據(jù)給出的條件,這幾個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然后讓學生獨立解答。
四、課堂作業(yè):
1.練習四第7題要學明確木板是上、下、左、右四個面,沙網是前后兩個面。
2.練習四第8題明確教室的地面(也就是相應長方體的下面),不需要粉刷;算出頂面和四面墻壁的總面積后,還應該扣除門窗及黑板的面積。
3.練習四第9題幫助學生理解臺階占地面積應為各級臺階的上面的面積之和,即0.3×6×5=9(平方米)。鋪地磚的面積則是各級臺階的上面和前面的面積總和,即9+0.2×6×5=15(平方米)。
4.練習四第10題要提醒學生以厘米作單位測量有關數(shù)據(jù)。測量結果可保留一位小數(shù)。
五、思考題:
提示學生:這個物體中的每一組相對的面的面積都相等。由此,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是:(7+7+6)×2=40(平方厘米)。按要求補成的最小正方體棱長是3厘米。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教材第89頁: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操作、討論、交流、歸納的過程,理解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含義,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會運用表面積的意義,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能根據(jù)實際情況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部分面的面積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空間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探究立體圖形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表面積的意義;探索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難點:根據(jù)給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想象出每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長方體紙盒。
學生:長方體紙盒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生答。(教師強調面的知識)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問題
老師對長方體和正方體也非常感興趣,做了一個長方體的紙盒,制作這個紙盒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積的紙板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求什么?
生:長方體紙盒的表面積。
師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師:看了課題同學們想問什么?
師生共議研究課題:
(1)什么叫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ǎ玻┰鯓忧箝L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三、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探索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什么叫長方體的表面積呢?請看大屏幕。
多媒體出示長方體展開圖。
師:同學們看完后有什么想說的?
生:圍成長方體的是6個長方形。
生:長方體的表面積就是展開后6個面的總面積。
師歸納后板書: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師:我們知道了什么是表面積,那么制作這個紙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積的紙板這個問題該怎樣解決呢?
多媒體出示長方體粘合圖
師:同學們看完后,又想到了什么呢?
生:求出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也就知道了做紙盒所需要的面積。
生:要知道做這個紙盒用多大面積的紙板就是求它的表面積。
〔著重引導學生體會:求做這個長方體紙盒需要多少硬紙板,就是求長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
多媒體出示長方體圖形
師:現(xiàn)在同學們能求出它的表面積嗎?
生:不能。
師:為什么?
生:沒有數(shù)據(jù)。
師課件出示數(shù)據(jù),引導學生把數(shù)據(jù)放到長方體相應的位置。
2.探究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
師:我們知道了長方體的長、寬、高,長方體每個面的.長和寬又分別是長方體的什么條件呢?
多媒體展示,引導學生討論:
上、下每個面的長和寬分別是長方體的()和();
前、后每個面的長和寬分別是長方體的()和();左、右每個面的長和寬分別是長方體的()和()。
小組討論交流(學生匯報)得出長方體的長、寬、高與每個面長和寬的關系:
上、下每個面的長和寬分別是長方體的(長)和(寬);
前、后每個面的長和寬分別是長方體的(長)和(高);左、右每個面的長和寬分別是長方體的(高)和(寬)。
3、嘗試計算
問:現(xiàn)在你能求出做這紙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積的紙板嗎?
學生嘗試計算,出示活動要求:
。1)小組討論,想辦法求出做這個紙盒需要多大面積的紙板。
。2)把自己的計算方法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
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
反饋:哪個小組先上來,把你們的研究過程和結果向大家匯報一下?在一個小組匯報時,其他小組的同學要仔細地聽,認真地想,如果有什么問題,可以向他們提問
學生板演后說明想法:
生1:我先用30x10求出上面的面積,因為上下面的面積相同,所以再乘2就是上下面的面積;用30x15求出前面的面積,再乘2就得出了前后兩個面的面積;用15x10求出右面的面積,再乘2,就是左右兩個面對面積,然后把6個面的面積加起來。
生2:我先求出上面、前面、左面3個面的面積,因為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所以再乘2就求出6個面?zhèn)的面積。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語言敘述的完整性,準確性。
師多媒體展示學生的匯報結論。
指兩生把板書上的數(shù)字換成對應的長、寬、高,引導學生總結出:長方體的表面積=(長x寬+長x高+寬x高)x2或者長方體的表面積=長x寬x2+長x高x2+寬x高x2。
多媒體出示:長方體的表面積=(長x寬+長x高+寬x高)x2或者長方體的表面積=長x寬x2+長x高x2+寬x高x2。
4探究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方法。
多媒體出示:棱長為5厘米的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
學生嘗試計算,指生匯報并說明想法,引導學生得出: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x棱長x6.
四,鞏固新知、拓展運用
1、課件出示“我會選”,學生口答。同時在多媒體上出示答案。教師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
2、課件出示“說一說”,學生口答,同時在多媒體上出示答案。運用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提高學習興趣。
3、課件出示“聰明的你”,引導學生注意:
。1)在處理長方體(正方體)實際應用時,要靈活運用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不一定是6個面);
(2)計算時,關鍵是找準數(shù)據(jù)。
學生獨立完成后,在班內匯報,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4、課件出示“攀登高峰”,引導學生分析計算時應考慮幾個面,問題課后討論完成。
五、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那些不懂的問題?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西師版第十冊第39頁例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從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成功的體驗。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4讓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確定長方體每一個面的長和寬。
【教具學具】
教具: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可展開)。
學具: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剪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誰來說說什么是它們的表面積?
出示一個長方體,指名摸它的表面。
師:我們已經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面的特征,也會計算每個面的面積,今天就運用這些知識來計算它們的表面積。
二、探究學習
1探索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出示例1:制作下面這樣一個長方體的紙盒,至少需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紙板?師:請大家想一想,這道題實際上是求什么呢?你打算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4人小組合作完成這個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
匯報交流計算情況,教師總結學生的不同算法,點撥得出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生1:我們組是這樣算的:8×4×2+4×5×2+8×5×2=184cm2前后面左右面上下面
師:你能把這種求表面積的方法歸納一下嗎?
生:長×寬×2+長×高×2+寬×高×2。
生2:我們組是把6個面的面積分別算出來后再相加。
生3:我們組是先算“前面+左面+上面”的面積,再乘2就可以了。即:(8×4+4×5+8×5)×2=184cm2。
師:為什么求出這3個面的面積和,再乘2就可以了?
生:長方體6個面可以分為3組,相對的面相等,只要算出這個長方體盒子的一半,再乘2就可以了。
師:你能把這種求表面積的方法歸納一下嗎?
生:(長×寬+長×高+寬×高)×2。(師板書)
師:觀察真仔細,歸納能力真強。
師:在這些方法中你認為哪些比較簡便?把你喜歡的方法給同桌交流交流吧。
2探索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師:通過大家的積極思考,我們學會了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想一想,正方體的表面積又怎樣算呢?
出示一個正方體,讓學生自主探索方法。
匯報交流。
生1:我是把6個面的面積加起來。
生2:我是用(長×寬+長×高+寬×高)×2的計算方法來做的。
生3:我覺得只要求出一個面的面積再乘6就可以了。
師:能給大家講講你的想法嗎?
生:正方體6個面的面積都是相同的。
師:你能把這種求表面積的方法歸納一下嗎?
生: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師板書)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十第2題。練習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然后集體評析。
2練習十第3題。先獨立完成,再與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討論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02-27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精選7篇)03-17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10-09
長方體的表面積的教學反思02-19
課文教學反思《長方體的表面積》06-15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精選10篇)10-08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10-07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10-20
課文教學反思《長方體的表面積》3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