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個兒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個兒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個兒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字詞
2.導課:明明有在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討論一下。
二、朗讀感悟
1.組內讀書,相互幫助
、乓粋一個地讀,相互學習,相互指正。
、品纸巧x課文。
2.自讀自悟
思考問題:文中出現了三個兒子,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3.朗讀第二、三、六自然段。
、女嫵鋈齻媽媽說的話,出聲讀一讀。
①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谟忠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③這個媽媽說:“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⑵分組討論:她們的話分別是什么意思?她們各自用怎樣的語氣說?(從“誰也比不過他”,看出第一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最聰明、最有力氣;從“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看出第二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歌聲最好聽。兩位媽媽說話時很得意,用夸獎,甚至夸耀的語氣,讀時語速稍快,語調稍高。從“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看出第三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和其他的兒子是一樣的,沒有超出一般的。這位媽媽說話很平淡,讀時語調平穩(wěn))
、菐熒献鞣纸巧x。
、蠢首x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泡p聲讀第七自然段,想:主要講什么?
、偻瓿商羁眨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個媽媽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谀銖奶钌系脑~語中體會到什么?(水桶里的水很滿,三個媽媽提著水很吃力。)
③假如是是你拎著這么重的水桶,此時你在想什么?(真想有人來幫忙……)
、七@時,迎面跑來三個孩子。他們各自有什么表現呢?
、龠呑x邊畫出有關句子。
A.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
B.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C.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谧釉~,體會最后一個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動詞。(跑到、接過、提著走。)
B.最后一個孩子是怎么想的?(覺得媽媽特別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來幫助媽媽提水吧!)
、劭吹竭@個孩子的做法,他的媽媽在想什么?一直跟在后邊的老爺爺心里在想什么?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充分說。(他的媽媽在想:我的兒子真是長大了。雖然比不上第一個孩子翻跟頭,比不上第二個孩子歌聲動聽,但是他知道關心媽媽,知道幫助媽媽分擔。老爺爺心里在想:只有這個兒子看到了自己的`媽媽吃力地拎著水桶,主動地接過水桶。他真是一個關心父母、體貼父母的好兒子。)
⑶理解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的意思。
通過交流得出:真正的兒子應該是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孝敬父母(關心、體貼父母)。在老爺爺眼里,不懂得孝敬父母和為父母分憂的兒子,不算真正的兒子。
三、總結課文,情感升華
1.此時此刻,如果你是這位媽媽,在談論孩子時,你會怎么說?(讓生回過頭來看媽媽眼中的孩子,感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孝敬父母當然也是。)
2.根據學生的回答,把板書第三個孩子下的“沒什么特別”改成“孝敬父母”,并畫一顆紅紅的愛心。
3.學到這兒,我突然想起《三字經》里的一句話,送給大家。
出示: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zhí)
四、積累運用
1.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想到了什么?聯系自己的生活談一談。(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yǎng)育我們很不容易。作為兒女,我們要處處關心父母、體貼父母。向課文中的最后一個兒子學習。)
2.你一言我一語。你一定會打電話吧!請你把下面對話補充完整,再實踐一下,看看你填的對話合適嗎?要注意說話的語氣。
小強:“喂,你好!小華在家嗎?” 小華:“ ”
小強:“我是小強! 小華:“ ”
小強:“ ” 小華:“ ”
3.完成課后“讀讀說說”的練習。練習說話時,應允許學生使用“個”、“只”以外的量詞。
五、課內練習
1.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聰明——( ) 特別——( )
2.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歌聲 ( )的水桶
( )的地方 ( )的孩子
3.理解詞語的兩種意思,分別造句。
特別:⑴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⑵格外。
、偬貏e——
②特別——
4.閱讀課文片斷,并按要求作答。
三個媽媽打了水,拎著水桶回家去,那個老爺爺跟在后邊慢慢走著。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⑴給未點標點處加上標點。
、茖懗鱿铝性~的反義詞。
慢——( ) 重——( ) 后——( )
、菑氖裁吹胤娇闯鲆煌八苤?
、瓤吹綃寢屃嘀@么重的水桶,你會怎么做?
板書設計
23 三個兒子
聰明有力氣
唱歌好聽
孝敬父母
三個兒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鞏固生字字音、字形,在具體語境中理解字義。
能力目標:分角色朗讀有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學會用“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的句型練習說話。
情感目標:理解老爺爺說的“一個兒子”的含義,懂得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的道理,在生活中做個體貼、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讓學生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勞動的艱辛,從而產生體貼、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老爺爺的話所包含的深意,他為什么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讀,未成曲調先有情
1、教師用緩慢而低沉的語調講述《烏鴉反哺》的故事。
2、讓學生自由發(fā)言,聽了這個真實的故事有些什么想法。
3、今天我們要認識三位小朋友,他們在這方面會怎么做呢?
4、課件出示圖片,導入新課
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圖片,說一說:你看到了誰,他們分別在干什么?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誰開口講話了?講了什么呢?
。ㄕn件配音:“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師:咦,明明圖片上有三個兒子,為什么老爺爺卻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呢?’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3課《三個兒子》(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用烏鴉反哺的故事導入后,激疑:烏鴉知道要回報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課文中的三位孩子的表現又如何呢?然后利用課件導入課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在自主觀察、探討中自然地引出本文的重點、難點:‘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呢?’為什么老爺爺卻說只看見一個兒子呢?這個問題,引領學生把握住了重點,為下文的學習埋下了伏筆。
二、通讀,潛心會文初動情
(一)出示讀書的要求:(課件出示)
一讀課文,標出課文自然段,并圈出難讀的生字詞語。
二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讀課文,用“____”劃出媽媽表揚的話。
(二)交流反饋:
1、鞏固生字
。1)帶拼音復習生字。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給生字寶寶打聲招呼。(齊讀、開火車讀)
(2)讀準字詞:嗓子、拎著、水桶、晃蕩、沉甸甸、既聰明又有力氣。(提醒讀準“沉甸甸”)
2、你們都找到了哪幾句話呀?指名朗讀三個媽媽的話。
3、在你的學習小組里和小伙伴一起練一練,嘗試模仿媽媽的語氣。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從感知文章的語言符號——文字開始,認識生字,生詞是順利進行閱讀的前提。二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生字,朗讀課文的能力。這一過程可放手讓學生自主完成,給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自主空間。
三、參讀,感悟媽媽對兒子的愛
在三個媽媽的眼中,他們的兒子分別是什么樣的?你都在課文中找到了哪幾句?
(課件出示前兩位媽媽夸獎自己孩子的話)
“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1、指導朗讀
師:請幾位小朋友來讀讀這兩句話。
師:這位媽媽,您剛才在夸獎您的兒子,一邊說,一邊在想些什么?
2、扶放結合
師生搭建交流平臺:另外一個媽媽是怎樣夸獎自己的孩子的?也請幾個小朋友來讀一讀。(驕傲、自豪的語氣)
師:你們覺得這個“媽媽”讀得怎么樣?
。A設)我覺得他還可以做出媽媽驕傲的表情來。
師:那你能上來試一試嗎?
。A設)(昂首挺胸,驕傲的眼神)讀得有聲有色。
大家自由練讀,感悟提高。
3、學法遷移
利用課件,出示第三位媽媽的話:“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1)提出疑問:前兩位媽媽都夸獎自己孩子,第三位媽媽卻什么也沒有說,這是為什么呀?
(2)情感共鳴:這個媽媽在說這話的時候會是怎樣的心情?
。3)你能用朗讀的形式來表現這位媽媽的心情嗎?
【設計意圖】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學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去學習!痹谶@樣的大背景下,師生之間的關系和學習的方式應從“授之以魚”轉變?yōu)椤笆谥詽O”,甚至可以“授之以漁場”,這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真正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空間,讓孩子們人人都靈動起來,在老師的引導下,以最大的熱情和積極性投入到自主學習當中去,從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四、研讀,理解媽媽的'辛苦
(一)多元解讀積淀語感
1、過渡: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三個媽媽打了水,拎著水桶回家去。
(1)誰來讀一讀?這個字叫——拎。什么是“拎”呢?(拎:用手提,把水提起來。)
。2)角色轉換:同學們,站起來。此刻你就是那三位媽媽,你面前有一桶沉甸甸的水,你正拎著這桶水走在回家的路上。
采訪:媽媽,這桶水重嗎?大概有多重啊?你告訴大家——一桶水可重啦。S機問3個)
媽媽們,一起把你的感受告訴大家。(齊讀)
。3)那么重的水,你提著辛苦嗎?(預設:好辛苦啊,好累。。┱n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媽媽提水很辛苦呢?把你找到的詞語或句子用波浪線線畫出來。(水直晃蕩,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腿也酸了)
2、結合課文理解“晃蕩”。(向兩邊擺動)“直晃蕩”(不停地向兩邊擺動)
(1)誰能用自己的朗讀把媽媽走一步聽三步的辛苦樣子讀出來呢?(指名讀)
。2)補充詞語:一桶水可重啦!媽媽累得()。
3、師:如果你看到媽媽提著這么種的水桶,你會怎樣做?
(預設):我會毫不猶豫地去幫媽媽。
師贊揚:你真是一個體貼父母的好孩子!課文中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又是怎樣做的呢?
師小結:前兩個兒子雖然本領都很大,但他們卻沒能孝敬自己的父母。第三個兒子雖說沒有什么特別,但其實他是最特別的一個,因為他能夠?(孝敬父母)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第三個兒子默默無聲的表現,立刻就能體會到:一個好兒子的好,不能光表現在會翻跟頭、會唱歌上,而應以實際行動去分擔媽媽的重擔。此時,學生已模糊地意識到,什么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二)開拓思維發(fā)揮想象
師:你能像課文中“一個(只)……一個(只)……一個(只)……”的句式來練習說一說嗎?
課件出示:一個(只)——————————————————————。
一個(只)——————————————————————。
另一個(只)—————————————————————。
師提示:通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可以說說大自然中的動、植物。
【設計意圖】通過對以上這個句型的練習,讓學生從多角度大膽發(fā)揮想象力,拓展思維空間,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他們想象創(chuàng)造的火花,課堂氣氛頓時活躍無比。
五、精讀,設身處地悟深情
師:當三個兒子同時出現在媽媽面前時,一位媽媽問老爺爺:“看見了嗎?這就是我們的三個兒子。怎么樣?”
“三個兒子?”老爺爺說,“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1、師范讀。
2、小組討論:為什么明明三個兒子,而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呢?(指名答)
3、我們再回頭看第三個媽媽的話,她說自己的兒子沒有什么特別的,你認為呢?現在你覺得第三個兒子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4、想象一下這個兒子平時還會幫助媽媽做什么?
5、指名分角色讀媽媽和老爺爺的話,F在,我們終于明白老爺爺這句話的含義了,誰愿意當老爺爺來說說。
評價:老爺爺的話真是意味深長啊。
師小結:小朋友,你最想當哪個兒子?(針對學生回答總結)是啊,生活中有的人確實沒有什么特長。但是只要有一顆體貼父母,關心父母的心,那么,你就有一顆金子般的心,你就是爸爸媽媽心中的好兒女。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到這里,老師突然想起《三字經》里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課件出示):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zhí)(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這是學生體驗的升華。此時,不需要干澀說教,教育的目的就達到了。一堂語文課的價值不在教材內容本身,不在簡單到認識文章的字詞句,了解文章的內容大意,而在教材背后所隱藏的意義世界,我們要引導學生走向這個意義世界。因為,文本背后是海洋,是天空,是豐富生命的心際網絡。
六、活讀,表演且抒個中情
1、小組內合作表演文中的對話。
2、上臺表演(指名兩個組來表演)。
3、拓展練習:第三個媽媽聽了老爺爺的話,她還會和老爺爺說什么呀?你們能把故事編下去嗎?
【設計意圖】合作在課堂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給課文補上空白,進行了一個拓展練習,續(xù)編對話,讓孩子們親身體驗角色,對感情朗讀課文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真正起到以指導讀書活動為“經”,以字詞句的訓練為“緯”,著力培養(yǎng)孩子的語文素養(yǎng)。
【作業(yè)設計】
1、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有很多的想法,把它寫進你的日記里。
2、倡議:從現在起,每天至少為父母做一件事。
【教學板書】
23、三個兒子
一個兒子聰明有力
又一個兒子唱歌好聽
另一個兒子孝敬父母
【設計意圖】
在課堂上學生接受知識信息的渠道基本有兩個,一是視覺,二是聽覺。板書是使學生通過視覺而獲得知識信息的。在學生接受信息的兩個渠道中,通過視覺獲得信息的記憶時間,比從聽覺獲得信息的時間要長幾倍。板書便于學生鞏固知識,因而是提高教學效果。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單元教材圍繞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來選編課文,以誠信、孝敬貫穿始終,把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教育融合在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課文中的三個兒子面對三位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對媽媽手里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兒子,卻能實實在在幫助媽媽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夠孝敬父母的兒子。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的緊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fā)展語感。因此,閱讀教學的整體構架必須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為核心,以指導讀書活動為“經”,以字詞句的訓練為“緯”;閱讀教學的基本策略必須堅持“重感悟、重積累、重運用”!度齻兒子》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力圖落實和體現上述教學理念。
【三個兒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0-12
《三個兒子》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0-07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通用5篇)10-06
《養(yǎng)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0-07
《風箏》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5-18
《金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0-07
《觀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0-07
《霧凇》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0-07
《尊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0-07
《比尾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