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書寫“糟糕、謄寫”等詞語;理解“一如既往、得意揚揚”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體會作者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方式。
教學重點:體會父母不同的評價及帶給“我”不同的心境。
教學難點: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抓住兩個關鍵詞,直接導入
1、師:今天我們來學習:19課“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板書課題、齊讀)
2、師:讀了課題,結合課前預習,說說你從題目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二、初讀感知,理清層次,梳理字詞
1、師: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師:在剛才自讀課文中,你讀準這些詞語了嗎?(出示詞語,指名認讀,再齊讀)
3、理解、質疑詞語意思
4、書寫生字
5、檢查初讀情況
。1)跟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學生回答。
6、師小結:巴迪七八歲的時候寫了一首詩,那是他寫的第一首詩,母親的評價是 ,父親的評價是 。
7、引導分段:(1)課文僅僅是寫巴迪小時候的這件事嗎?
。2)這篇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按照時間的順序,你覺得課文可以分為幾部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到哪?(1-14自然段)——哪個詞提醒了你。(幾年后)
過渡: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著巴迪回到七八歲的時光里。
三、品讀“童年”部分,體會父母的不同評價
1、請大家默讀1——14自然段,找一找巴迪寫了一首詩,母親和父親有什么不同的反應
2、品讀母親句
誰來說說母親是怎樣評價巴迪這首詩的?(指名學生回答)
(1)同學們,大家自己去讀讀這句話,你覺得母親此時的心情可以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引導個性朗讀
高興——是呀,高興極了,請你帶上微笑來讀讀
興奮——興奮不已呀,你來試試
激動——激動萬分,激動的時候連說話的聲調都會高八度呢,讀讀試試
。2)小結,引導朗讀:此時的母親高興,從表情看出來了;母親驚喜,從語言表現(xiàn)出來了;母親激動,更表現(xiàn)在她的一舉一動。確實如此,母親身上的每個細胞都是開心無比的,一起來讀讀。(大家齊讀)
D:母親雨點般的贊揚會使小小年紀的巴迪有什么變化呢?
同學們可以到課文中找出句子來說,也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表達
重點引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謄寫”
“謄寫”:你理解謄寫的意思嗎?——只有工工整整地、認認真真地整理、抄寫,那才叫謄寫。
。4)小結:母親的贊揚如雨點般落在我身上,使得小小年紀的巴迪既靦腆又得意洋洋,既自豪又信心滿懷,懷著這樣的心情,巴迪在等待著父親的回來。
3、出示句子
七點。七點一刻。七點半。父親還沒有回來。我實在等不及了。
。1)師范讀,問:同學們你們發(fā)現(xiàn)這段話的標點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2)簡簡單單23個字,卻整整用了5個句號,從中你讀懂了什么?
(3)指名學生回答 (連續(xù)三個,表示時間的詞語中間用句號隔開,說明巴迪經過了漫長的等待,他幾乎一分一秒的數(shù)著時間渡過這一段時間的,他希望父親能像母親一樣贊揚他。)
過渡:巴迪既焦急又甜蜜地等待著,想象著父親會比母親更加贊賞他,想像著雨點般的贊揚又會再次落到他身上。可是父親回來了,他的評價是什么?
4、品讀父親句
。1)“我看這首詩糟糕透了! 父親把詩扔回原處。
如果你就是巴迪的父親,你會怎么來說這句話?
(2)父親把詩扔回原處,在這里,“扔”是一個怎樣的動作?指名學生做動作
(3)我們看完一樣東西一般的動作是什么?(輕輕放下)為什么這里要用扔?(父親實事求是的認為,巴迪寫的這首詩并不怎么樣)
小結:是呀,一個動作傳遞一種態(tài)度,一種感情。
。4)父親這一扔,扔掉了什么?
從表面看——扔掉的是這張寫有巴迪詩的紙
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把巴迪的( )扔掉了。(自信、快樂、得意洋洋、驕傲的心態(tài)。)
(5)此時,你覺得父親的批評像什么?
。6)小結:父親的批評像 ,又像 ,還像 ……這多么令人難以接受呀,齊讀句子“我再也受不了了……失聲痛哭起來!
4、巴迪就這樣氣走了,可是在飯廳里,父母還在為那首詩爭吵著,母親說 ,父親說 ,母親說 ,父親說 ,真是太神奇了,同一首詩,兩個人有完全不同的評價,同學們,你認為巴迪的詩寫得怎么樣?
四、分層探究,讀中感悟
小小年紀的巴迪面對母親“精彩極了”這樣的評價滿心歡喜,而面對父親“糟糕透了”這樣實事求是的評價卻無法理解、接受。這也難怪,那時候的巴迪只有七、八歲呢!同學們,長大后的巴迪成了美國大名鼎鼎的作家。他又會怎樣來理解父母“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樣的評價呢?。
第二課時
1.成年后的認識:
。1)自讀自悟,小組合作:成年以后,作者也成了一名著名作家,對這件事又有什么新的認識?默讀課文,畫出最能表達作者新認識的語句,多讀幾遍,再想一想,把自己的感受與同學交流,也可以用提問題的形式,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不懂的問題,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組內討論。
(2)全班討論,適時指導。教師要適時對下面的重點語句給予點撥:
句1:我越來越認識到我當初是多么幸運……小心、注意、總結、提高!
指導:結合問題指導:成年后作者越來越認識到兒時是‘多么幸運’”,這是為什么?要讓學生明白“母親的力量”是指贊賞的激勵作用;“警告的力量”,是指批評的傷害或警示作用。作者小時的幸運是既有贊揚的激勵,又有批評的警醒。在理解句子意思以后,要讓學生多讀幾遍,在朗讀中加深感受。
句2:這些年來,……使它不被哪一股風刮倒。
指導:“兩股風”,指贊揚的力量和批評的力量;“生活的小船”,指“在社會中生存和發(fā)展”。句義的理解可聯(lián)系句1理解,要讓學生理解到,來自母親的贊賞,激勵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來自父親的批評,提醒自己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錯路。
句3:我從心底知道,“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愛。
指導:結合問題指導:為什么說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愛?聯(lián)系句1和句2指導,即聯(lián)系贊揚的作用和批評的作用指導。
在理解句2和句3的意思后,要把最后兩個自然段的話連起來讀。應騰出較充分的時間讓學生熟讀成誦。
五.總結課文,表達感受
1.質疑:學習課文中還有哪些自己感興趣的或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大家討論討論。
2.總結:(1)想一想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2)學完全文,你有什么感受。
3.聯(lián)系實際,體會情感:以“父母關心我成長”,說說對父母對自己的愛的感受,既要把事情說明白,又要說出自己內心感受。先在小組說,再推薦說得最好的在班上說。
六. 內化情感,課后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來。
2.以“父母關心我成長”為內容,寫一寫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10-12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03-13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05-17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11-17
精彩極了糟糕透了教學設計10-07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15篇03-14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反思04-04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反思04-04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