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認識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圓柱認識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圓柱認識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課前視頻自主學習,初步認識了圓柱的各個組成部分,進一步開展討論與研究,理解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
2、豐富對圓柱的表象,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并促進空間觀念的形成。
3、運用圓柱的基本特征,靈活解決問題。
4、經歷活動化的數學學習過程,構建知識系統(tǒng)。
教學重點:
認識圓柱的組成部分以及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
從感性到理性認識的過渡,對知識系統(tǒng)的自主構建。 教學策略:前測摸查、任務驅動、知識系統(tǒng)建構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軟件、平板學習電腦、圓規(guī)、尺子、剪刀、透明膠帶、長方形的卡紙
教學過程:
一、課堂前測,了解學情
師:在課前觀看了教學視頻,相信同學們已經對圓柱有了初步的認識。那你掌握的情況如何呢?讓我們通過課前測試檢查一下。
。▽W生使用筆記本電腦登錄網絡課堂完成前測題)
課前測試:
、 圓柱有()個面。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⑵以下對于圓柱底面的描述正確的是()。
A、兩個圓
B、兩個正方形
C、兩個大小相等的圓
D、兩個大小不等的圓
、菆A柱的側面是一個()。
A、長方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邊形
D、以上都不對
、葓A柱兩個底面之間的()叫做高。
A、線段
B、距離
C、直線
D、虛線
、 下面圖形中哪些是圓柱?
A、1號圖形
B、2號圖形
C、3號圖形
D、以上都不是圓柱
、氏铝袌D形繞虛線旋轉一周,哪個轉出來的形狀是圓柱?
A、1號圖形
B、2號圖形
C、3號圖形
D、4號圖形
、讼旅婺膫圖形是圓柱的展開圖?
A、1號圖形
B、2號圖形
C、3號圖形
D、以上都是
系統(tǒng)自動進行批改與正誤情況的統(tǒng)計,老師根據前測情況分析存在問題并在下一環(huán)節(jié)中重點組織學生解決。
[設計意圖: 通過前測,了解學生對圓柱的掌握情況。]
二、多樣化任務,突破難點
1、師:同學們,通過課前自學以及完成剛才的測試題,你對本課的學習內容存在什么疑問嗎?你希望和同學們在課堂上一起研究什么問題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根據學生學習所需開展深入學習)
2、師:請用自己的話介紹一下圓柱。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的進行板書,把各部分名稱以及關鍵的特征記下。 (在描述、板書過程中,基本鞏固并解決前測第1~5題中所涉及的圓柱特征。)
3、為了更有針對性地研究圓柱各部分的特征與聯系,學生分為三個大組分別布置不同的研究任務。
任務一:利用圓柱學具展開分析、討論
圓柱的側面可以轉化為我們已經學習過的哪些平面圖形?是怎樣轉化的?側
2 面轉化后得到的平面圖形與圓柱之間有什么聯系?
(重點區(qū)分:平面與曲面、不同剪法得到不同的展開情況)
任務二:研究圓柱側面展開所得的長方形與底面圓之間的聯系
學生可先進行猜想,怎樣的長方形和圓才能組成一個完整的圓柱。再通過計算分析數據,利用軟件進行驗證。
任務三:利用一張長方形卡紙得到一個圓柱(可以使用必要的.工具進行剪拼) 四人小組合作,先進行思考與討論,確定了操作方案后動手制作,集體匯報。(重點分析不同操作利用的是圓柱哪方面的特征。)
參考方案:
、倬砥饋,以一邊為底面周長,另一邊為高;
②以一邊為軸旋轉;
③剪出兩個相同的圓以及合適的長方形;
④剪出若干個相同的圓疊放起來。
(在操作過程中,對不同方案的設計全面涉及了圓柱的各部分聯系與基本特征,老師發(fā)揮好指導、調控的作用,讓學生圍繞主題自主研究)
設計意圖:結合前測存在問題,布置多樣化任務,以主題研究的方式突破重難點,以任務驅動學生積極思考,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歸納的思維能力,促進數學模型的建構。
三、思維碰撞,協(xié)作建構
先讓任務三的同學進行匯報,關鍵要分析所設計的方案使用了什么知識作為依據,原來長方形與圓柱之間有什么聯系。
在匯報過程中,突出關鍵的知識點。對所發(fā)現的問題要充分利用另外兩個小組的研究成果,讓他們通過匯報來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各研究小組通過匯報用自己的知識解決別人的問題,不斷完善對圓柱的認識,對知識系統(tǒng)進行協(xié)作建構。滲透化歸的數學思想,發(fā)展學生的分析、理解、推理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四、課內測試,系統(tǒng)建構
通過以下兩個層次的測試,進一步促進學生對圓柱基本特征的系統(tǒng)建構。
測試一:以習題的形式檢查自己的掌握情況。
、拧⑾旅娴奈矬w中,外形是圓柱的是()。
A、一元硬幣
B、粉筆
C、數學課本
D、乒乓球
、、把圓柱的側面沿著一條()剪開后,可以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
A、高
B、底面半徑
C、底面直徑
。摹⒌酌嬷荛L
、、圓柱的側面展開后不可能是()。
A、三角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邊形
D、長方形
、、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正方形時,這個圓柱的底面半徑與高的比是()。
A、π :4
B、4 :π
C、1 :π
D、1 :2π
、、下面哪種規(guī)格的圓能與圖中的長方形組成一個圓柱?
A、圓A
B、圓B
C、圓C
D、以上都不是
根據學生完成情況分析是否還要對某方面的知識點或某個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
測試二:制作思維導圖,自主建構知識系統(tǒng)。
學生獨立制圖后進行分享、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判斷、系統(tǒng)建構兩個層次的測試,滲透了整體的數學思想,進一步鞏固對圓柱的相關特征的理解,發(fā)展學生的分析、比較、判斷等思維能力。
五、交流分享,總結提升
師:在這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中,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個環(huán)節(jié)?為什么?
。▽W生自主發(fā)言,交流學習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自由的交流,分享學習的收獲,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板書:
圓柱的認識
沿著一條高剪開
展開
圓柱認識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圓柱的特征,知道圓柱的底面及其直徑和半徑,圓柱的高,圓柱的側面積及它的展開圖;
2.使學生經歷圓柱概念的形成過程,在實踐中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主動自學、合作學習的良好品質,逐步達到善學、樂學、會學的目的。
二、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圓柱的特征。
三、教學難點:
1、建立空間觀念;
2、弄清圓柱側面是一個長方形(正方形),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看過《幸運52》嗎?(看過)現在,請根據下面的提示語猜一個數學名詞。(小黑板出示)
提示語1:墻壁;2:平靜的湖面;3:鏡子 生:平面。
師:你真聰明!那請同學們看老師(師將一張紙卷起來),同學們看,現在的這個面還是平面嗎?(不是),那我們就叫它曲面。
師出示四個物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和球),將物體分類(曲面和平面兩大類)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圓柱。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圓柱形的物體?
生:舉例
師:同學們都是有心人,那么善于觀察生活。同學們剛剛說的都是直直的,而且上下一樣粗。像這樣的圓柱就叫做直圓柱。我們小學階段學習的都是直圓柱。
。ǘ┳灾、合作、探究問題
師:關于這兩部分的知識,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拿出你手中的圓柱,看看,摸摸,請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生小組討論交流
師:好,誰來說一說。 生:底面、側面、高
a、圓柱的面
1.分組活動,每人拿一個圓柱,摸一摸它的面;
2.互相交流,什么感覺。
啟發(fā)學生動手實驗:
(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點;
。2)用筆畫一畫,上下底面積有什么特點
。3)用雙手摸側面.
3、教師明確:
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兩個圓. 圓柱的側面,是一個曲面.
b、圓柱的高
師:(出示兩個圓柱)哪個圓柱比較高,哪個比較低,為什么? 引導學生發(fā)現:圓柱的高低與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有關。
師:那你能量出圓柱的高嗎?
①引導學生觀察圓柱的縱切模型,(師出示圓柱縱切模型圖)感知兩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圓柱的高可以在圓柱的側面上來表示。(師在立體圖上表示出高,學生在自己的圓柱上畫高。
生小組討論——發(fā)現:
、賵A柱可以有無數個縱切面,每個縱切面都是長方形或正方形,長方形對邊平行,說明圓柱縱切面可以有無數條高,長度都相等;
②側面上可以作無數條高;
③在兩底面之間只要量出垂直于底面的線段的長度都是圓柱體的高)(師板書:有無數條高,長度都相等)
師:那么,同學們,你們知道高和底面的夾角多少度了嗎?
生:師出示相關練習:指出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
三、集中反饋、解決問題 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師:圓柱的兩個底面都與側面相交,觀察一下,兩個底面與側面相交的線是底面的什么?
生:底面周長
師:側面是一個曲面,如果沿著它的一條高剪開,再展開,你能想象出側面會變成一個什么圖形嗎?(長方形或者正方形)
生:動手操作
師:討論這個長方形的長、寬與圓柱有什么關系?
生小組討論——發(fā)現:長方形的長是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是圓柱的高。
師:畫一畫、議一議——展開圖可以是一個其它圖形嗎?如果不沿著高展開,側面剪開可能是什么形狀?
生:嘗試
師:想一想,在什么情況下側面展開圖是正方形?
生思考——回答
質疑問難:你還有什么不懂得嗎?
四、解釋與應用
1、鞏固性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 2(課本)
2、針對性練習(教師補充設計)
(1)一張長方形紙,長30厘米,寬20厘米,如果把它圍成圓柱狀, 圍成后的圓柱側面與長方形底有什么關系?這個圓柱底面周長和高各是多少。
。2)一張正方形紙邊長20厘米,圍成一個圓柱。 這個圓柱底面周長和高各是多少厘米?(以上各題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計算結果。)
(3)算一算:能不能做成圓柱
已知底面直徑6厘米,長方形長25.12厘米、寬18.84厘米
五、總結整理、深化新知:
1、學生通過板書,進一步領會和掌握知識要點,引導學生再次質疑問難。
2、歸納本節(jié)學了哪些知識,學會了什么,怎樣學,達到強化新知,掌握學習方法的目的。
【圓柱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03-06
[優(yōu)秀]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10-03
《圓柱和圓錐的認識》的教學設計04-20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15篇06-10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15篇)06-10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精選15篇06-17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匯編15篇)06-17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匯編15篇06-17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通用15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