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文具的家》教學設計

時間:2024-04-10 18:30:02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文具的家》教學設計(通用8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zhì)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具的家》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文具的家》教學設計(通用8篇)

  《文具的家》教學設計 1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來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通過師范讀、學生自由讀、輪流讀等方式,讓學生在語境中學字。“閃電出字卡”游戲旨在讓學生愉快地鞏固生字。

  寫字指導

  1.教師課件出示“文”“找”“辦”3個要求會寫的字,說說寫時要注意什么?

  2.教師邊指導邊示范,注意占格位置。

  文:注意最后一筆捺的起筆位置,不要和橫相接。

  找:右邊的“戈”字, 第一筆橫向右上傾斜,第二筆斜鉤在豎中線上起筆。

  辦:教師書空示范,起筆是橫折鉤,不要和“為”混淆。

  3.學生在田字格里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4.表揚寫得好的同學。

  設計意圖:抓住寫字的指導重點,有的放矢,加深學生的印象,也更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

  總結學習內(nèi)容,布置作業(yè)

  1.教師導問: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本節(jié)課,你記住了哪些字?學會了幾種識字方法?你認為你寫得最好的字是哪一個?

  3.作業(y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強調(diào)平實、扎實、不花哨。所以,課后總體感知內(nèi)容,以及對識字方法的復習能使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這樣對識字教學更有幫助。

  第二課時

  一、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閱讀愿望

  1.課件展示學生丟棄的文具,引發(fā)思考: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們丟掉了呢?

  2.師:文具們可傷心了,怎樣把它們送回家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文具的家》。(板書課題:文具的家)

  設計意圖:用課件展示平時學生不注意丟棄的文具,使學生形象、直觀地了解平時的浪費,讓學生很快地進入情境。

  二、看圖讀文,懂得要愛惜文具

  1.多媒體課件出示文中的兩幅插圖。

  教師指導學生從左往右觀察,看誰能說出與圖畫相符的話。

  預設:生1:我看到桌面上有亂丟的本子。

  生2:我看到桌面上的書擺放得亂七八糟。

  生3:我看見媽媽驚訝地張開嘴,好像很生氣。

  生4:我看見小女孩睜著大眼睛,好像在說“對不起”。

  2.教師導學:同學們能夠準確地說出圖畫上的.內(nèi)容,真了不起。我們看看課文是怎么說的?(多媒體課件依次出示文中第3、4自然段中的語句。)

  找兩個同學分角色朗讀貝貝和媽媽的話。

  3.你認為媽媽為什么生氣?

  預設:生1:貝貝是一個粗心的孩子,總把文具弄丟。

  生2:她不愛惜文具,不會整理,不會照管。

  生3:她總這樣肯定會影響學習。

  (師引導教育:文具是我們學習上的好幫手,好伙伴,我們應該像對待好朋友一樣愛惜它們。)

  4.媽媽說貝貝天天“丟東西”,請同學們想象一下,貝貝可能丟過哪些東西?

  貝貝“眨著一雙大眼睛”,心里在想什么呢?

  預設:生1:我確實不知道!

  生2:我該怎么回答?

  5.多天真可愛的孩子啊,假如你是貝貝,能不能讀出她的感受呢?

  6.假如你身邊的人也有什么事情不知道或者不明白,會眨著大眼睛問什么呢?

  7.誰能用“眨著眼睛”說一句話?

  設計意圖:借助插圖,結合生活情境,了解詞語意思,同時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愛惜文具的教育。

  三、指導寫字,鞏固識字

  1.師導問:我們都來當寫字小能手,在十分鐘之內(nèi),按老師教的方法,仔細觀察“包”“讓”“次”“平”的占格,分析字形。

  2.小組交流,指生匯報。

  重點:“包”是半包圍結構的字,書寫時應先外后內(nèi)。

  示范“平”的書寫,上橫稍短。

  3.同桌比一比,看誰寫得又快又準確。

  4.詞語開花,積累詞語。學生開火車讀本課的一個生字并組詞。

  選擇其中一個詞語說一句話。

  設計意圖:在教師的指導下互相交流每個字的間架結構和筆順規(guī)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把生字書寫得正確、美觀。

  四、拓展延伸評價鼓勵

  1.導學:剛才小朋友們都明白了要愛護學習用品,每天要進行整理。下面我們就來舉行一個整理書包比賽,看誰能最快、最好地把文具和書本送回家。

  2.學生整理書包。

  3.評價、表揚、鼓勵。

  4.師生共同總結愛惜學習用品的好辦法:包書皮、做筆套、給橡

  《文具的家》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除法的算法。

  2、能正確應用進行計算,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估算意識。

  4、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掌握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除法的算理。

  2、解決商的定位問題。

  教學準備:

  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口算:(借助視頻)

  40×2 = 50×5 = 90×3 = 20×7 = 30×3 = 70×4 = 80×6 = 9 ×10= 30×6 = 40×3 = 60×2 = 2 ×70=

 。ǎ30=60()×60=180()×50=200()×40=80()×40=40()×20=180 90×()=180 40×()=120 70×()=140師:全對的同學請舉手,祝賀你們成為這節(jié)課的“口算之星”(設計意圖:為本節(jié)課學生準確試商奠定基礎)

  2、板演(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除法的豎勢計算方法)

  68÷2 = 648÷8 = 567÷5 =

  3道題總結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除法的豎勢計算方法,為本節(jié)課學生推理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除法的豎勢計算方法做好準備。)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在生活中做什么的時候用過除法呢?

  生:我們在分東西、買東西的時候會用到除法。

  師:你真是個細心的孩子。

  二、探索商是一位數(shù)、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我們學校每學期開學初,校長都會拿出一部分錢資助那些品學兼優(yōu),家庭困難的同學,鼓勵他們努力學習。這學期,校長把負責購買任務交給了老師,我準備到文具店為同學們購買文具,你們想和老師一同去嗎?

 。ò鍟n題)

  生:想。

  師:(出事教學情境圖。)誰來說一說,你在文具店里看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生:鋼筆8元一支,文具盒10元一個,書包20元一個,計算器30元一個。

  師:同學們,我們到文具店干什么來了?

  生:買文具。

  師:怎么沒有同學關心老師帶了多少錢呢?

  生:老師,您帶了多少錢?

  師:老師帶了——一邊說,一邊拿出80元錢。(8張10元)為了公平老師打算用這80元錢都買一樣的文具,請你們結合80元這一信息,提出只買一樣文具的數(shù)學問題?

  生:80元可以買多少支鋼筆?

  80元可以買多少個文具盒?

  80元可以買多少個書包?

  80元可以買多少個計算器?……

  80元可以買多少個書包?

  (小組合作的要求)

  先在小組內(nèi)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在本上寫出你的計算方法。

  (教師參與學生活動)

  2、獨立探索商是一位數(shù)、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

  師:好,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想,怎么列式的?

  (學生匯報自己的解答方法,并說出理由)

  生:因為1個書包是20元,2個書包是40元,3個書包是60元,4個書包80元,所以80元可以買4個書包。

  我列的算式是20+20+20+20 = 80(板書學生算式)

  我用的是20乘多少等于80的方法,因為20乘4等于80,所以80元可以買4個書包。

  我列的算式是20×(4)= 80(板書學生算式)

  生:我是用80連續(xù)減20的方法,即買1個剩60元,買2個剩下40元,買3個剩下20元,買4個后就沒有錢了。所以80元可以買4個書包。

  我列的算式是80-20-20-20-20 = 0(板書學生算式)

  生:我想80里面有幾個20,有幾個20就可以買多少個書包。80里面有4個20,因此80元可以買4個書包。

  我列的算式是80÷20 = 4(板書學生算式)

  生:……

  3、探索豎式計算的方法。

  師:你們的想法都不錯,那你們會用豎式計算80÷20 =多少嗎?

 。ɡ蠋熖貏e請剛才用列豎式的同學來板書,當小老師講解,再請一個錯誤的同學板書。)

  生1 4生2 4 20)8 0 20)80

  00師:誰有什么疑問,請?zhí)岢鰜恚?/p>

 。ㄈ绻麑W生能向他們發(fā)問更好,如果沒有,老師問)

  師:我們來看這兩位同學的豎式。他們的豎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他們的商都是4,但是4的位置不同,一個在個位上,一個在十位上。

  師:請你說說“4”為什么寫在個位上?

  生1:20是一個兩位數(shù),計算時,要看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被除數(shù)是80,就是8個十,除數(shù)是20,就是2個十,80除以20,就是8個十除以2個十,我就想乘法口訣“二四得八”,8÷2 = 4。所以,80除以20,商是4。4要寫在被除數(shù)的個位上面。

  師:你又是怎么想的?

  生2:哦,他說的對,我寫錯了。

  師:你們同意誰的寫法?

  生:第一種。

  師:(擦去錯誤的)這道除法豎式計算題和以前計算試題有什么區(qū)別嗎?

  生:以前學習的是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今天學習的是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而且這個兩位數(shù)還是整十數(shù)。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計算、討論,你能結合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除法的豎勢計算方法,推理出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除法的'豎勢計算方法嗎?

  生:用豎式計算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時,一定要看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如果它比除數(shù)小,再試除前三位,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上面。

 。ǔ龜(shù)是兩位數(shù)除法的豎勢計算方法)

  4、估一估,練一練。(片)

  師:如果校長給老師140元,可以買幾個書包?怎么列式?

  生:140÷20

  師:請你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1:因為14÷2 = 7所以140÷20 = 7生2:因為20×7 = 140所以140÷20 = 7

  師:我們估算的結果對不對呢?下面請同學們用除法豎式驗證。(學生獨立計算)“7”為什么寫在個位上?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140元是14個十元,20元是2個十元。因為14÷2 = 7,所以140÷20 = 7,7寫在個位上。

  生:20是一個兩位數(shù),計算時,要看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前兩位14比20小,再試除前三位,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上面。除到了個位,所以7要寫在被除數(shù)的個位上面。

  師:我們用豎勢計算的結果和剛才估算的結果一樣嗎?

  生:一樣。

  師:這就證明我們既做對了,同時也估算對了。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用了不同的方法計算出80元可以買4個書包,同學們表現(xiàn)的非常出色。請同學們看看這幾種方法,你最喜歡哪一種?

  生:除法。

  師:老師也認為我們在生活中買東西的時候遇到一個數(shù)中包含幾個另一個數(shù)時,用除法計算比較簡便,如果你喜歡其它方法也可以用。請同學們快速地用除法豎勢來解決剛才你們提出的問題。

  80元可以買多少支鋼筆?

  80元可以買多少個文具盒?

  80元可以買多少個計算器?

 。ㄕ3名做的快的同學到前面板演)

  5、試一試,探索有余數(shù)的除法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

  師:你們和他們的做法一樣嗎?

  生:一樣。

  師:通過做這3道題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80元只夠買2個計算機,還剩20元,這道題有余數(shù)。

  師: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應該注意什么呢?

  生: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時,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小。

  師:說的真好。你們記住他說的話了嗎?

  生:記住了。

  師:請大家齊說一遍。

  生:(齊說)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時,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小

  三、試一試

  第1關我是最棒的!

  估一估下面各題的商,然后計算。

  40)80 20)94 60)246

  30)360 20)840 40)562

  第2關幫助別人,他快樂,我更快樂。

  90元可以買幾個計數(shù)器?165元呢?獨立完成。

  第3關更上一層樓。

  知識拓展。討論商的末尾“0”的問題

  老師回到學校把文具店的商品價格向校長做了匯報,最后校長給了老師600元錢,讓我去買書包,快幫老師算一算可以買幾個20元的書包?你們會列豎式嗎?

  師:你覺得為什么商的個位要補“0”。

  生:20是一個兩位數(shù),計算時,要看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60÷20,商3,寫在十位上,正好除盡,被除數(shù)個位還有一個0,不需要再計算,直接在商的個位補0。

  四、暢談收獲

  同學們,時間過得可真快,快樂的4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打算快和

  大家說說好嗎?(學生暢所欲言)是的,我們的收獲是不小,在幫助老師的同時,你們也收獲了知識、收獲了成功、更收獲了快樂。

  《文具的家》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認讀16個生字,會寫8個字,能自主積累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要愛護學習用品。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16個生字。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法、游戲識字法、拓展延伸法。

  教學準備:

  撿到的學習用品、掛圖、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小朋友的文具盒里都擺著鉛筆、橡皮,能說說他們有什么用嗎?

  2、小朋友自由發(fā)言。

  3、教師歸納:鉛筆、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幫我們做這么多事情,真是我們學習上的好伙伴哪。ǔ鍪緭斓降耐婢撸┛墒沁@些小伙伴卻被他們的小主人弄丟了,它們很傷心,讓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們找個家吧!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

  2、同桌互讀。同桌有困難,請你幫幫他,同桌讀得好,請你夸夸他。

  3、師范讀課文,生認真聽記自己不認識的字。

  三、學習生字。

  1、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2、我當小老師。

  3、教師領讀生字并擴詞。

  4、齊讀生字開火車認讀生字火眼金睛游戲。

  5、送字寶寶回家。

  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在文中畫出生字,并讀一讀。

  6、指名分段朗讀課文,互相評議。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1、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

  2、猜字游戲。遮住生字卡的一半讓學生猜生字。

  3、找字寶寶游戲。

  二、精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指名朗讀。根據(jù)正確、流利的.要求組織學生評價。

  3、教師指導朗讀。

  4、齊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

  5、讀后交流,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6、組織討論:怎樣做才能不丟東西呢?

  交流匯報,教師總結。

  三、拓展延伸。

  1、剛才小朋友們都明白了要愛護學習用品,每天要收拾好它們。下面我們就來舉行一個整理書包的比賽,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2、學生整理書包。

  3、評出優(yōu)勝者,獎勵,鼓勵其他同學。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開火車讀生字卡。

  2、指名分段讀課文。評議。

  二、自主積累詞語。

  1、在《文具的家》里你學到了哪些詞語?

  2、你能選一個說一句話嗎?

  三、寫字指導。

  1、(出示8個要寫的字)說說寫時要注意什么?

  2、教師邊指導邊示范。

  具,三,一長橫,一共8畫。

  丟,先寫一撇,再寫一個去字。

  皮,第一筆是橫鉤。

  已,區(qū)分己和已。

  3、學生在田字格里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4、表揚字寫得好的同學。

  第四課時

  一、口語交際訓練。

  (一)想象訓練。

  1、創(chuàng)設情境,在講臺上擺放著被遺棄的鉛筆、橡皮、尺子,它們碰到了一起,猜猜它們會說些什么?

  3、評價、表揚鼓勵。

  4、失物招領會。把自己遺失的文具領回家。

  (二)說說你書包里有哪些小伙伴,你是怎樣疼愛它們的?

  1、學生自由發(fā)言。

  2、教師總結愛惜學習用品的好辦法:包書皮、做筆套、給橡皮洗澡、每天清點學習用品、定期整理書包等。

  二、練習。

  它們長得很像,但是不一樣,請你給它們分別組個詞。

  丟()已()辦()支()

  去()己()力()皮()

  《文具的家》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對話時的語氣。

  2、 認識“具、次、丟、哪、新、每、平、她、些、仔、細、查、所”13個生字,正確美觀地書寫“文、次、找、平、辦、讓、包”7個漢字,理解相關詞語。

  3、 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育學生養(yǎng)成保管文具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教育學生愛惜文具,養(yǎng)成保管文具的好習慣。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認識本課生字和兩個偏旁,正確美觀地書寫“文、次、找”3個漢字。

  3、 大致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 出示實物,質(zhì)疑導入

  1、 師出示平時在教室里撿到的一些文具(鉛筆、尺子、橡皮等),問學生這些文具是從哪里來的?

  2、 師告訴學生:這些文具有一些是老師在教室里撿到的,也有一些是同學撿到后交給老師的,它們的小主人就是小朋友們,可是現(xiàn)在卻無家可歸,多可憐啊!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來為文具們找一個家吧!

  3、 師板書課題:文具的家。出示詞語卡片:文具,指名學生認讀,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理解“文具”的意思(學習中用到的一些工具),指導生字“文”的書寫。

  二、 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 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傾聽。相互交流自己聽到了哪些信息。

  2、 學生自主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 檢查指導,隨文識字學詞。

  (1) 指名學生朗讀第1、2自然段。

  1 出示詞語卡片:“一次”“丟到”“哪里”“找不著”,指名學生認讀,教師相機正音:“次”是平舌音,“哪”是鼻音,“找”是翹舌音,“著”是一個多音字,在這個詞語中讀“zháo”。正音后再次指名學生認讀詞語。

  2 區(qū)別“哪里”和“那里”:出示句子,選詞填空:

  放假了,你準備到( )去玩呀?

  爸爸準備帶我到北京,( )有長城和故宮。

  3 指導生字“次”“找”的.書寫:引導學生通過與形近字“吹”“我”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漢字的結構和書寫要領。師范寫指導,學生觀察書空。

  4 再次指名學生朗讀第1、2自然段。

  (2) 指名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出示生字卡片“新”,指名認讀,強調(diào)“新”是前鼻音,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新”的意思,反義詞是“舊”。

  (3) 指名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

  1.出示詞語卡片:“每天”“平平安安”“辦法”“讓”,指名學生認讀,正音:“平”“讓”是后鼻音,注意讀音要讀準確。

  2.鼓勵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平平安安”的意思,再說幾個類似這種結構的詞語。

  練習用“辦法”一詞造句。

  3.再次指名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

  (4) 指名學生朗讀第5自然段。

  1.出示詞語卡片:“她”“書包”“這些”,指名學生認讀,注意“書”是翹舌音。

  2.區(qū)分“她”和“他”,學生交流這一對同音字的區(qū)別,師小結:“她”指女的,“他”指男的,文中的貝貝是一位小女孩。

  (5) 指名學生朗讀第6自然段。

  1.出示詞語:“仔細”“檢查”“所有”,教師正音:“查”是翹舌音。

  2.學生結合生活、學習實際說說“檢查”是什么意思。

  3.再次指名學生朗讀第6自然段。

  4. 學生再次自由練習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5.鞏固識字。

  (1) 師隨機出示本課的詞語卡片,通過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方式再次鞏固學生的認讀情況。

  (2) 單獨出示本課13個生字,學生自主觀察,交流識記方法,師適當進行方法上的指導。

  (3) 游戲鞏固:文具回家。如多媒體出示一只鉛筆上臺階,每上一步臺階就出現(xiàn)一個生字,學生認讀生字并口頭組詞,正確則鉛筆再上一步臺階,直至終點。

  三、 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1、 學生再次自由朗讀課文,師出示讀書問題:文中的主人公是誰?她遇到了什么問題?最終是如何解決的?

  2、 學生自主讀書思考,并與同位輕聲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

  3、 指名學生交流,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情況師適當小結:文中的主人公叫貝貝,她經(jīng)常弄丟鉛筆、橡皮等文具,并叫媽媽給她買新的,最后貝貝給文具找到了文具盒這個家,每天放學的時候還仔細地檢查文具們是不是都回家了。

  四、 生字書寫

  1、 師出示本節(jié)課指導書寫過的三個生字:文、次、找,再次指名學生認讀并口頭組詞。

  2、 學生自主描紅、仿寫,師巡視了解學生的書寫情況,進行個別指導。

  3、 反饋學生的書寫情況,師生共同評議交流,再次提高書寫質(zhì)量。

  五、 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貝貝經(jīng)常弄丟自己的文具然后讓媽媽買新的,其實咱們班上也有不少像貝貝這樣的小朋友,所以老師才會收留那么多無家可歸的文具。不過不要著急,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為文具們找一個家,這樣文具們就不會無家可歸了。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說話的語氣。

  2、 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育學生愛護文具,養(yǎng)成保管文具的好習慣。

  3、 書寫剩下的“平、辦、讓、包”4個漢字。

  教學過程

  一、 檢查復習,激趣導入

  1、 師出示詞語卡片,指名學生認讀。

  2、 指名學生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

  3、 師過渡激趣:(拿出鉛筆、橡皮、尺子、卷筆刀等文具)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為這些無家可歸的文具們找家吧!

  二、 理解課文內(nèi)容,滲透習慣教育

  1、學習第1-3自然段。

  (1) 指名學生朗讀第1-3自然段,說說從這三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如鉛筆盒橡皮只用一次就找不到了,貝貝回家向媽媽要求買新的文具。

  (2) 鼓勵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自己是否出現(xiàn)過這樣的情況。

  (3) 出示媽媽和貝貝的對話,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

  在朗讀中,師指導學生讀好媽媽的話“你怎么天天丟東西呢”,讀出媽媽心中的疑問。在朗讀貝貝的話時,注意引導學生關注貝貝說話時的表情和動作“眨著一雙大眼睛”,從而體會貝貝自己也弄不清楚原因的無可奈何。

  (4) 引導學生幫助貝貝想一想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適當小結:文具用過之后隨手放在桌上以致掉到了地上沒有發(fā)現(xiàn),放學的時候沒有收拾檢查,向同學借用忘了歸還,等等,這些都容易造成文具的丟失和損壞。

  2、學習第4、5自然段。

  (1)師過渡:面對天天丟文具又找不到原因的貝貝,媽媽是怎么說的,貝貝又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第4、5自然段。

  (2)指名學生交流,師適當指導。

  指名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中媽媽說的話。

  指名學生交流對媽媽所說的話的理解,在生交流的基礎上師適當講解:媽媽通過貝貝放學回家為例子,啟發(fā)貝貝為鉛筆、橡皮和轉(zhuǎn)筆刀找一個家。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媽媽的話,讀出媽媽對貝貝的循循善誘和啟發(fā)教育。

  指名學生朗讀第5自然段,相互討論貝貝在媽媽的啟發(fā)下有沒有為文具們找到家。

  (3)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文具有沒有家,拿出自己的文具盒看看,說說文具盒里還住著哪些小伙伴。

  3、學習第6自然段。

  《文具的家》教學設計 5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圍繞“明理”這個主題,安排了四篇課文:《文具的家》《一分鐘》《動物王國開大會》《小猴子下山》等,通過對本組課文的反復朗讀,引導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段木叩募摇纷鳛楸締卧牡谝黄n文,文字活潑,富有童趣,且配有兩幅生動有趣的插圖,課文主要寫主人公貝貝由于年紀小而經(jīng)常丟文具,在媽媽“讓文具回家”的下養(yǎng)成愛護文具的好習慣的故事。通過貝貝對待文具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讓學生學會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貼合日常實際,借助課文拼音,學生基本能自主閱讀簡單文本。因低年級的學生常常和文中的貝貝一樣出現(xiàn)弄丟文具的情況,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利于學生養(yǎng)成整理文具的習慣。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貝貝和媽媽的對話;

  2、能通過情景的設計,想象鉛筆、橡皮會對丟三落四的貝貝說什么;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養(yǎng)成愛護文具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讀好貝貝和媽媽的對話。

  教學難點:

  能通過情景的設計,想象鉛筆、橡皮會對丟三落四的貝貝說什么;養(yǎng)成愛護文具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這里有三個同學,對圖片上的三個詞語爭論不休,他們搞不清它們的意思,我們先來讀一讀,然后再請同學們告訴我它們分別指什么。(出示“玩具工具文具”)

  學生朗讀并舉手回答。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文具的家》。(課件出示標題,老師板書題目,學生齊讀標題兩次)

  二、課文學習

  1、復習13個生字

  老師在屏幕上出示13個要認識的生字,學生自己識記。

  老師出示“生字摘橘子游戲”,每掉下一個生字,學生齊讀。

  2、學習1到2自然段

  老師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回答問題:“文具的家”指的是什么?貝貝有哪些文具?

  學生回答:“文具的家”指筆盒;貝貝有鉛筆、橡皮、轉(zhuǎn)筆刀。(老師板書:鉛筆盒)

  師:再讀課文第1、2自然段,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貝貝把文具弄不見了。

  老師圈出文中的“只”“一次”“一回”,問:就用了一次就不見了,貝貝的`心情怎么樣?

  生:失望、不開心。

  老師出示課堂圖片,幾位學生坐著聽講,其中一個女生座位下有橡皮和尺子。老師問:你們知道哪個是貝貝嗎?(學生指出并說明理由)鉛筆、橡皮無助的躺在地上,不知貝貝會不會想起它們,你覺得這時它們在想什么?(學生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3、學習第3自然段

  學生朗讀句子:貝貝一回到家,就向媽媽要新的鉛筆、新的橡皮。

  師:媽媽和貝貝之間有什么對話呢?我們一起讀一讀。(學生朗讀對話)這里是兩人的對話描寫。選擇請同桌互相扮演貝貝和媽媽,來讀讀這段對話。

  學生互相扮演貝貝和媽媽,朗讀第3段的對話。

  師:媽媽對貝貝亂丟文具的行為不滿,而貝貝覺得自己不知道怎么回事文具就不見了,接下來,媽媽是怎么對貝貝說的呢?請看第4自然段。

  4、習第4到6自然段

  師:媽媽說了什么?請全班同學來讀一讀,注意讀書時,坐姿要端正。

  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

  師:媽媽的話告訴了貝貝什么道理呢?

  學生回答預設1:媽媽的話告訴貝貝要讓文具都回家。

  點評:是的,我們有家,文具也有家,它們要回的家就是文具盒。

  預設2:媽媽的話告訴貝貝要愛護文具。

  點評:我們的文具都是爸爸媽媽辛苦賺錢買來的,一支鉛筆、一塊橡皮都要好好愛護。

  師:你們讀第5自然段(學生朗讀),貝貝找到文具的家了嗎?

  生:找到了,文具盒就是文具的家。

  師:貝貝以后還有弄丟文具嗎?請你自己朗讀第6自然段,然后舉手回答。

  生:貝貝以后沒有弄丟文具,她每天放學都會仔細檢查文具是否都回家了。

  師:最后一段中有“小伙伴”,請問是指什么呢?(生回答“小伙伴”指的是文具)是的,這里把文具當成人來寫,用的是擬人的手法。

  師:貝貝經(jīng)過這件事,最后養(yǎng)成了什么好習慣?

  生:愛護文具的好習慣。

  師:希望學習這篇課文后,同學們像貝貝一樣,把亂丟文具的壞習慣改掉,讓文具們能平平安安地回家!

  板書設計:

  文具的家

  文具的家→鉛筆盒

  《文具的家》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認識“具、次”等13個生字和斤字旁1個偏旁。會寫“文、次”等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觀察插圖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讀好人物的對話。

  3、初步養(yǎng)成愛護文具的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包”字的筆順書寫規(guī)則,觀察插圖,聯(lián)系生活,體會心情,讀好對話。

  教學難點:

  養(yǎng)成愛護文具的習慣。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初步感知

  1、小朋友們,打開你們的文具盒,告訴老師里面都有哪些文具啊?能說說它們有什么用嗎?

  2、小朋友自由發(fā)言。課件出示圖片。

  3、教師歸納:鉛筆、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幫我們做這么多事情,真是我們學習上的好伙伴啊!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文具的家去看一看。(板書課題:文具的家)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出示自讀要求。

  聽范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2、小組學習。

  (1)組長檢查生字讀音。

  (2)交流識字方法。

  (3)接讀課文。

  3、檢查小組學習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詞語。

 、僦该_火車朗讀,師生正音。

 、邶R讀。

  4、初步感知課文大意。再讀課文,說說讀了課文之后,知道了什么?(引導學生自由說,幫助學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認字,說說哪些字是自己已經(jīng)認識的,是從什么渠道或通過什么方法認識的?(出示會寫的字的謎語,讓學生猜。)

  2、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文、次、找、辦、讓、包”。

  (2)觀察字的結構,說說書寫注意點,以及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打開優(yōu)教學生字,教學生字。

  預設:

  教師邊指導邊示范,注意占格位置。

  文:注意最后一筆捺的起筆位置,不要和橫相接。

  找:右邊的“戈”字,第一筆橫向右上傾斜,第二筆斜鉤在豎中線上起筆。

  辦:教師書空示范,起筆是橫折鉤,不要和“為”混淆。

  4、學生在田字格里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出示字謎:去字頭上一把刀。(丟)

  (3)教師范寫,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書空,注意筆順。

  (4)學生在田字格里描紅并仿寫,教師提醒寫字姿勢。

  四、鞏固練習

  打開“基礎訓練-《文具的家》”,一起來闖關吧!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詞語。

  鉛筆橡皮丟東西大眼睛不知道回家

  平平安安想辦法文具盒仔細檢查小伙伴

  (1)指名開火車領讀詞語。

  (2)齊讀。

  (3)選擇最喜歡的一個詞語說一句話。

  2、回顧: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課文詳解

  1、全班讀課文,回答問題:

  (1)“文具的家”是指什么?

  (2)貝貝有哪些文具?

  2、出示句子:

  鉛筆,只用了一次,不知丟到哪里去了。

  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著了。

  貝貝此時的心情怎么樣?(指導學生讀好“只”“不知”“再”“就”體會貝貝心情失落無奈。)

  3、指導朗讀,提示學生讀出驚奇、疑問的語氣。出示貝貝和媽媽的對話。

  (1)自由朗讀句子,再指名朗讀,教師指導學生讀出正確的語氣。

  (2)注意觀察插圖和課文中的貝貝的表情。

  (3)分角色讀課文。

  4、學習第三自然段,學習運用“一……就……”體會文中意思,請同學們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造句。

  5、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媽媽的話是在教貝貝做什么?(媽媽的話是在教育貝貝要愛惜文具,用完后把它們放在固定的地方,這樣才不會丟失。)

  6、貝貝最終找到了文具的家了嗎?

  7、怎樣才能不丟文具呢?貝貝怎么做的?(貝貝把文具都仔細檢查裝進文具盒)

  8、讀課文,從哪些詞語中你能體會到貝貝像媽媽愛她一樣,愛著她的小伙伴們?(每天、仔細、所有、回家)

  9、貝貝最后養(yǎng)成了什么樣的好習慣?(用完文具后放進文具盒)

  三、拓展延伸

  1、剛才小朋友們都明白了要愛護學習用品,每天要收拾好它們。下面我們就來舉行一個整理書包的比賽,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2、學生整理書包。

  3、評出優(yōu)勝者,獎勵,鼓勵其他同學。

  四、鞏固練習

  打開“閱讀訓練-《文具的家》”,一起來闖關吧!

  五、布置作業(yè)

  1、把《文具的家》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2、閱讀《文具盒的好兄弟》和《文具兒歌》,想一想如何愛護我們的文具?

  3、閱讀《鉛筆的歷史》,了解鉛筆是如何產(chǎn)生的?

  《文具的家》教學設計 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6個生字,會寫8個字,并端正整潔的書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逐步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愛護學習用具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會寫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指導學生把對課文的感悟轉(zhuǎn)化為自己日常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學生生活,激發(fā)閱讀愿望。

  1、展示學生丟棄的文具,引發(fā)思考: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們丟掉了?

  文具們可傷心了,它們都要離開你們?nèi)フ邑愗惲耍銈兿氩幌肓粝滤鼈冄健?/p>

  2、快去找小貝貝商量商量吧。

  二、板書課題:文具。隨文識字:

  你有什么辦法記住它?

  三、自由讀文,讀準生字新詞。

  1、借助拼音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反復朗讀。要把字音讀正確。

  2、同桌互讀,互相幫助對方讀準字音。

  3、反饋指導:

  (1)、文具、丟、時候、仔細、已經(jīng)

  (2)、學生評議,鼓勵與糾正并用。

  (3)、用多種方法讀準要認的'生字。

  四、反復閱讀實踐,讀通課文內(nèi)容。

  1、自由讀文,標出自然段。

  2、同桌互助,幫助對方把課文讀通。

  3、讀文,師生評議:能否做到正確流利。

  4、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認讀生字。

  五、整體閱讀課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談的問題嗎?

  六、聯(lián)系實際質(zhì)疑,引發(fā)深層探究。

  1、你有過小貝貝這樣的現(xiàn)象嗎?你想過為什么嗎?

  2、怎樣才能做到不丟文具呢?

  3、鼓勵學生互動,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想法。

  七、選擇性閱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八、總結學習收獲,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愛護文具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會寫生字。

  2、感悟課文內(nèi)容,養(yǎng)成好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畫,訓練想像,培養(yǎng)習慣。

  1、出示插圖,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個文具,你會想些什么?說什么?

  2、先自己想,再做交流,鼓勵學生與眾不同的想法,引導學生自主表達。

  二、聯(lián)系實際,學習表達,自我教育。

  1、看看自己的小書包,說說有哪些小伙伴?

  2、試著用書上的語言說說,你是怎樣疼愛它們的。

  3、再用自己的語言練一練。

  4、推選說得最好的學生作總結。

  三、學習會寫字,辨析字形,正確書寫。

  1、復習“文具”,并用文具說一句話。

  2、拿出識字卡片,獨立分析:能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3、同桌檢查匯報,再說說哪個字最難記。

  4、針對學生的難點,教師指導。

  5、生字找朋友。組詞練習,鞏固記憶。

  6、描紅抄寫。

  7、教師巡視。

  四、鞏固識記生字,積累詞語,學以致用。

  1、讀讀我的詞語庫,說說你還從文中積累了哪些詞語。

  2、說說你是怎樣愛護文具的。

  板書設計

  文具的家

  鉛筆 橡皮 轉(zhuǎn)筆刀 文具盒

  仔細 疼愛 平平安安

  《文具的家》教學設計 8

  一、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能正確朗讀課文。

  2.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要養(yǎng)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激發(fā)養(yǎng)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愿望。

  3.認識偏旁斤字旁,能正確認讀“具”等13個生字新詞,正確讀記由“新、平、些”分別組成的12個詞語。

  4.能正確讀寫“文”等7個字,注意部件和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書寫要求和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做。

  二、教學重點:

  1.能正確朗讀課文。

  2.能正確認讀“具”等13個生字新詞,正確讀記由“新、平、些”分別組成12個詞語,正確讀寫“文”等7個字。

  三、教學難點:

  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要養(yǎng)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激發(fā)養(yǎng)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學習習慣愿望。

  四、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生字,做字卡。(學生)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引出課題

  1.謎語導入:同學們,我們猜兩個跟文具有關的謎語,好嗎?請你們在猜到的第一時間,高高舉起你們的小手,保持安靜,用眼睛告訴我你們知道,能做到嗎?課件出示謎語:色彩各異像顆糖,擦去字跡不怕臟(橡皮);小小黑人長又黑,愛用木頭做衣裳(鉛筆)。(課件出示橡皮、鉛筆圖像)

  2.導學:我們剛才提到了鉛筆、橡皮,它們和格尺、轉(zhuǎn)筆刀等都是我們學習時的好伙伴。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文具。

  3.認識“文具”:

  (1)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讀課題。要求讀準字音,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該怎樣識記“文具”的“具”。

  (2)學生回憶在哪里見過“具”。如:商城里的.“家具城”,商場超市里標牌上的“玩具”“文具”,書店里的“工具書”等。教師用大屏幕出示相應的畫面。

  (3)生齊讀課題:

  看到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課堂伊始,以謎語形式導入,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將學生熟悉的文字和圖片相聯(lián)系,結合學生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

 。ǘ┏踝x課文,認識生字

  檢查預習。

  (1)教師導問:課文共有( )個自然段。寫的是xx和xx之間發(fā)生的事。(總丟文具,(告訴她文具是有家的,最后知道了文具的家在哪里。

  (2)教師課件出示新詞:

  文具、一次、丟失、仔細、檢查、所有、他們、每天。

  (3)教師指名領讀在書上圈畫的生字、新詞,教師適時正音。

  (4)游戲“閃電讀詞”:同桌一起站起來,老師點哪個詞,同桌就開始比賽讀,看誰讀得又快又準。

  (5)教師范讀:同學們,解決了生字的難題,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老師先來讀,請同學們邊聽邊注意圈畫生字的字音。

  (6)學生自由讀:想不想自己讀讀課文?我們可以用輕聲自由讀、同桌合作讀、小組輪讀等方式來讀。

【《文具的家》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文具的家》教學設計10-06

《文具的家》教學設計05-07

《文具的家》教學反思07-04

《文具的家》教學反思02-26

《文具的家》教學反思10-14

《買文具》教學設計10-06

買文具教學設計05-11

《買文具》教學設計06-18

《買文具》的教學設計模板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