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散步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散步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文章尊老愛幼的人性美。
2.品味文章生機蓬勃的意境美。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語言美。
教學重難點
能夠通過細節(jié)描寫,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家,一個多么溫馨的字眼,它是一個避風的港灣,一個幸福的搖籃。它給了我們無盡的關愛和溫情,也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充滿親情和關愛的空間。而和親人一起散步,更是一個幸福的時刻。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莫懷戚一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家庭里濃濃的親情。(板書課題:散步)
課堂實錄
一、整體感知、把握情節(jié)
【設計意圖:柔和的的音樂、深情的導入旨在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進入到散步的意境中來,為文本的情感解讀作鋪墊!
1.配樂朗讀,思考:
。1)文中寫了一件什么事?
。2)從文中的字里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
。ǹ吹酱蠹疑钋榈睦首x,我也仿佛沉浸在親情的世界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許多道理,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以上兩個問題。)
2.明確:
(1)我們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2)歸結為“和美”(板書)
二、簡介作者,檢查字詞
【設計意圖:讓學生養(yǎng)成搜集資料的習慣,學會自主學習,有利于節(jié)約課堂時間!
1.介紹作者
簡介作者莫懷戚
2.字詞識記(投影出示)
嫩芽(nèn) 霎(shà)時 拆(chāi)散 熬(áo)過
分歧(qí) 水波粼粼(lín) 委 屈 各得其所
三、研讀入境,把握主旨
【設計意圖:先“速讀”把握文章主干的基礎上,借助“心讀”讓學生深入到文本,理解、品味,而不流于“小和尚念經”的外在形式!
1.兩分鐘速讀課文,快速搶答:散步的季節(jié)?散步的地點?課文中出現(xiàn)了哪幾個人物?在散步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結果如何?
學生讀后搶答
2.據(jù)搶答內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3.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靜靜地傾聽文章的配樂朗誦,一邊在腦海中浮現(xiàn)文章所寫的情境畫面,讓我們跟著莫懷戚一家作一次愉悅的心靈旅行。
4.文章一定撥動了大家的心弦。那么,你能否說說是什么如此打動你的心呢?
學生回答集錦:
這是一個多么溫馨和諧、幸福美滿的家庭!
一家人相親相愛、理解謙讓,他們在陽光下、田野間的散步是一幅最動人的`畫面。
這才是天下最浪漫的事!
文章是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尊老愛幼的贊歌!
四、再讀課文,點評人物
【設計意圖: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1.那么,在這個溫暖的家庭里,你最欣賞的人是誰呢?請用“我最欣賞 ,因為,從文中 可以看出他(她)是一個 的人!钡木涫交卮。
學生各抒己見,各贊所愛:
“我”——孝順、體貼、溫和、穩(wěn)重(板書:“我”---孝順溫和)
A:“母親本不愿出來的,……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睘槟赣H的身體著想,不把母親當累贅,硬要母親出來,在初春的好天氣里運動運動,對老年人有好處。
B:“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艺f:‘走大路!焙茏鹬乩先思业囊庖,知道母親伴同“我”的日子不會很長,所以很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C:“這樣,我們在陽光下……背起了兒子。”“我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中的“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仔細這幾個詞語把我的小心翼翼描寫得非常逼真,足以看出我對母親的體貼關心,惟恐母親有閃失。
母親——溫和慈愛(板書:母親——溫和慈愛)
A:“母親本不愿出來的……”母親很害怕自己給兒子、孫子、媳婦造成麻煩,怕成為他們的拖累,所以寧愿一個人在家!八F(xiàn)在很聽我的話,就像小時候我很聽她的話一樣”寫出母親對我的信任。
B:“但是,母親摸摸孫兒……母親對我說”動詞“摸摸”足以看出母親對小孫子的疼愛,為了孫子,母親放棄了走大路的想法!斑是走小路吧”說明母親理解孫子的心思,決定自己克服困難,滿足小孫子的心愿,彰顯了人類生命的真諦——對幼小生命的保護,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
兒子——聰明伶俐、善于觀察(板書:兒子----聰明伶俐)
A:“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薄
妻子——溫柔賢惠(板書: 妻子——溫柔賢惠)
A: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小結:幸福的家庭,離不開每個人的付出。無論寫誰,字里行間表達的都是真摯的情感:母子情、夫妻情、祖孫情、婆媳情……。 歸納為一個詞就是“相親相愛”或“互敬互愛”(板書:相親相愛)。
課后小結
我們感知了文章內容,又分析了人物形象,明白文章記敘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一家人之間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板書: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
課后習題
1.積累字詞。
2.完成課后練習二。
板書
散步
“我”---孝順溫和
母親——溫和慈愛
兒子----聰明伶俐
妻子——溫柔賢惠、尊老愛幼
散步教學設計2
1、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
1.通過學生對課文深層意蘊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理解課文的能力并學習以小見大的寫法;
2.通過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訓練語氣、節(jié)奏的技巧,培養(yǎng)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3.學習文章巧妙的構思,體會文章樸實而耐人尋味的語言風格。
(二)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探究、朗讀的學習方式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勇于承擔責任的情感。
2、學情分析
學生是剛入初中的小孩子,對事物的感知能力還比較弱。
3、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1.多角度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調動學生對課文個性化的理解
2.繼續(xù)學習朗讀,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訓練語氣、節(jié)奏的技巧。
3.探究總結本文的`語言技巧。
(二)教學難點
1.對課文深層意蘊的理解;
2.運用語言的技巧。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
1.通過學生對課文深層意蘊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理解課文的能力并學習以小見大的寫法;
2.通過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訓練語氣、節(jié)奏的技巧,培養(yǎng)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3.學習文章巧妙的構思,體會文章樸實而耐人尋味的語言風格。
(二)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探究、朗讀的學習方式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勇于承擔責任的情感。
4.1.2學時重點
1.多角度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調動學生對課文個性化的理解
2.繼續(xù)學習朗讀,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訓練語氣、節(jié)奏的技巧。
3.探究總結本文的語言技巧。
4.1.3學時難點
1.對課文深層意蘊的理解;
2.運用語言的技巧。
4.1.4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導入
問題:1.什么是散步?2.經常和誰一起散步?3.誰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起住?4.和家人一起散步感覺怎樣?
親情是一壇陳年老酒,甜美醇香;親情是一幅傳世名畫,精美雋永;親情是一首經典老歌,輕柔溫婉。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莫懷戚的敘事散文《散步》去感受那滋潤家人心靈的溫馨的親情!
活動2【講授】檢查預習作業(yè)
1.關于作者:莫懷戚,1951年出生,男,漢族。筆名周平安、章大明。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重慶作協(xié)副主席,重慶人。1982年畢業(yè)于四川大學中文系,F(xiàn)為重慶師范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系副主任、教授。1980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其中篇小說《詩禮人家》曾獲“四川文學”獎。著有《莫懷戚中短篇小說選》、小說集《大律師現(xiàn)實錄》等。
2.積累生字
信服分歧(qí)取決一霎(shà)兩全各得其所水波粼粼(lín)熬(áo)嫩(nèn)芽拆(chāi)散
3.字詞把握
熬:忍受,艱苦支持。
分歧:意見不一致。
各得其所:每個人或每件事情都得到合適的安頓。
活動3【講授】一讀課文整體感知
1.找一名基礎薄弱的學生讀課文(提示語氣:舒緩從容娓娓道來),其他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①這篇文章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谏⒉降娜擞:
③散步的地點是:
、苌⒉降募竟(jié)是:
、萆⒉降倪^程中發(fā)生了: (用原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
、奚⒉降倪^程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分歧?
⑦我是怎樣解決這一分歧的?當時我是怎樣想的?
、嗄赣H又改變了主意,這說明了什么?
⑨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
2.學生快速搶答以上問題
3.我為什么感到責任的重大?這是不是大詞小用,小題大做??
(答案:1.幽默,有生活情趣;2.《散步》大有深意,借散步這件事講一個道理:家庭倫理道德的準則:當老與小無法兼顧時,應該顧老的一頭。要孝敬,家庭才和美。)
4.小結:培根說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yǎng)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shù)中國人做得最好!
活動4【講授】二讀課文品味內涵
1.老師范讀課文
讀前提醒學生注意朗讀語氣:舒緩、從容、娓娓道來、清新、愉悅、親切;學生聽讀課文時思考:“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有什么深刻意蘊?
2.領悟道理,揭示中心,總結寫法
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通過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本文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和中年人對家庭的責任感、使命感。)只是一種什么寫法?(板書:以小見大)
3.小結:親愛的同學們: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
活動5【講授】三讀課文品味語言
1.請全班學生齊讀課文(注意朗讀語氣:舒緩、從容、娓娓道來、清新、愉悅、親切)、從文章中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精彩的地方
2.從文章中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精彩的地方,讀一讀。
“我喜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它美在(寫出了)__________.”談談你喜歡的理由。
3.小結:
A.景物描寫的詩意和情致
1.描寫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
2.烘托了一家人散步的幸福心情。
3.交代了一家人散步和走小路的原因
B.對稱句
1.語義上,增加了思想內涵的張力,引人注意,耐人尋味;
2.從語音上,句式整齊、富有對稱之美,兩句互相映襯,很有情趣。
C.語言樸素親切
短句如話家常
D.小結:
同學們,親情不單靠今天課堂上片刻的時間來體會,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光陰來感悟。親情不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它更應該是兒女們無言的回報。讓我們的家永遠洋溢著親情,讓我們的家永遠充滿愛!
活動6【講授】四讀課文品味深情
1.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朗讀語氣:舒緩從容娓娓道來清新愉悅親切)
思考:題目能不能換?為什么?
2.講一段你家里的親情故事。
活動7【講授】小結全文
1.老師心語:長大后,常想想母親,常想想父親,不要怪母親嘮叨,不要怪父親嚴厲;親情是最珍貴的……
2.學生齊讀:如果愛是左右手,就該一只手遞給孩子,一只手遞給老人;如果愛是左右手,就該一只手遞給未來,一只手遞給歷史;如果愛是左右手,就該一只遞給朝霞,一只遞給晚霞;如果愛是左右手,就該一只遞給早春,一只遞給金秋。
散步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學習理解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
。病⒛芮‘斶\用在朗讀中品味文章內容的方法。
3、結合自身實際,理解,感悟文中親情。
【教學重點】
運用在朗讀中品味文章內容的方法,深入體會文章主題。
【教學難點】
學會揣摩,品味語言特點。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散文,主要是將朗讀教學貫穿始終,讓學生在朗讀中感知課文內容,在朗讀中感受文章語言的美,進而學會揣摩。品味文章語言,并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加深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愛家(小家),愛國家(大家)的思想感情。
【教學步驟】
初步感知,掃清障礙,積累詞語。
整體感知,理解內容,初探主題。
分析研討,重點賞析,激活思維。
對比閱讀,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溫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細節(jié)也往往滲透著濃濃的親情,真切感人的.關愛。進入《散步》一文,你將會對“幸福”有更加真切的體會,會對“生命”有一些更深的感悟。
二、初步感知
這是一篇十分優(yōu)美的散文,讓我們用心去感悟它。
。、自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這篇課文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新詞語?說出來與大家共享:(互相解答)
信服拆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
2、朗讀課文:
配樂朗讀,品味美的意境。
。、互相交流。
三、整體感知
1、讀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請大家各抒己見。
明確;親情。關愛老人,尊老愛幼等等。
文中描繪了一個幸福的家庭,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ㄗx句子,體會一家人的和睦與關愛。)
。、課文描寫了發(fā)生在一家三代人之間的感人故事。再讀課文,說一說:課文中刻畫了怎樣的人物形象,你覺得文中的老人幸福嗎?
學生評論:老人有一個孝順的兒子,可愛聰明的小孫子,還有賢惠懂事的兒媳婦,所以老人是幸福的。
我們身邊也有許多的老人,你覺得他們幸福嗎?
──幸福。他們子女事業(yè)有成,孝敬老人……
──也有不幸福的。原因是無人照顧,甚至有的被當成累贅;或者有的雖然兒女在身邊,但卻不能體諒老人內心的孤獨……
你的爺爺奶奶幸福嗎?學了這篇課文后,你以準備為他們作些什么?
(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自己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文章的親情美。
四、分析研討,重點賞析
。、課文結尾說:“好象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說說如何理解這句話?
學生分小組討論:
──—明確:作為中年人“我們”肩負著重要的使命,既要照顧老人,又要照顧兒子(既要尊老又要愛幼)。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
。、本文是一篇散文,除了感人外,語言也很優(yōu)美,很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找出你喜歡的句子來,小組交流,說說它美在何處?
例:
兒子說:“前面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對稱美)
小結:這篇文章有三處美,語言美、景色美、情景美。
五、拓展遷移
。、讀課后《三代》一文,比較一下,哪個故事更感動你,說說你的理由。
──《散步》:孝順第一。
──《三代》:寧可自己受傷,也要保護一老一少。
。病ⅰ白鹄蠍塾住笔俏覀冎腥A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被人忽略了,你覺得是否有必要提倡“尊老愛幼”?
──—教師做適當?shù)囊龑А?/p>
。场⒆鹄蠍塾资俏覀兊膫鹘y(tǒng)美德,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們要將它發(fā)揚下去,愛小家,更愛我們中華民族的大家圓。聽歌曲《我愛我家》。
六、課堂小結
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對“親情”對“生命”有了更多的認識,聯(lián)系社會與生活我們也懂得了許多。請大家談一談學習了本文后,你有哪些收獲?(從課文的寫法,主題等各方面去說)
在我們身邊還存在著不盡如人意的現(xiàn)象,同學們,你準備對他們說些什么?
【板書設計】
中年人
善待衰老的生命愛護幼小的生命
。ㄗ鹄希◥塾祝
啟示:中年人肩負著重大的使命。
傳統(tǒng)美德不能忘。
散步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間表達的濃厚感情。
2、品讀含義豐富的語句,逐步提高閱讀能力特別是品評鑒賞能力。
3、培養(yǎng)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家是愛的港灣,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滿溢親情的濃漿,縱然是一次極平常的散步,也能讓人體會到溫馨的親情。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孫三代的相親相愛、和和美美!
二、自學指導——預習與交流
1、讀準下面這些加點字的讀音。
散步(sàn)熬(áo)咕咕(gū)
分歧(qí)霎時(shà)粼粼(lín)
2、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
信服:相信并佩服。
各得其所: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適當?shù)陌仓谩?/p>
委屈:受到不應該有的指責或待遇,心里難過。
3、作者簡介
莫懷戚,1951年生,重慶人。當代作家,現(xiàn)為重慶師范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二十余年,用多種體裁創(chuàng)作,以小說見長。著有小說集《大律師現(xiàn)實錄》,中篇小說《詩禮人家》,長篇小說《經典關系》《透支時代》等。
三、自學指導——合作與探究
。ㄒ唬┱w感知
朗讀課文,把握溫和、親切中含著莊重的語氣和平穩(wěn)的語調,聲音不宜過高或過低,并思考下列問題。
1、散步的地點在哪?哪個季節(jié)?哪些人物散步?散步時發(fā)生了什么?
散步的地點是:田野;散步的季節(jié)是:初春;散步的人物有:“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散步的過程發(fā)生了分歧。
2、分歧是怎樣產生的?
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
3、分歧是怎樣解決的?
“我”決定委屈兒子,順從母親,走大路。母親固然聽兒子的,但在這種特定的情景下,更愛孫子,“變了主意”走小路。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
4、在解決分歧的過程中,誰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誰的權力最大?研討中對每個人物作簡要的分析并讓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注意品評,讀出感情。
。1)可以說每個人做得都好,因為“我”:孝順善良;母親:慈愛親切;妻子:溫柔賢惠;兒子:聰明乖巧。
。2)家庭成員之間不存在權力的大小,他們之間好像構成了一個循環(huán)的關系鏈,那是因為有親情。作者在字里行間都表達出這種永恒的情感,闡釋了一個重大主題——互敬互愛、珍愛親情、珍惜生命。
5、在解決分歧時“我”為什么感到責任重大?
答:因為一切都取決于“我”。文章告訴我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薄拔摇闭锰幵谥虚g,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擇錯誤,就會傷害家中成員的感情,破壞家庭和睦,破壞家中這份濃濃的親情。所以“我”感到中年人的責任重大。
6、年邁的母親和年幼的兒子對于“我”和妻子來說,背起來應該很輕松,可為什么我們都走得很慢很仔細?
答:“我們”害怕他們摔著,其實也就是對老人的尊敬,對小孩的愛護。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
7、這是怎樣的一家人?
答:互敬互愛、溫馨幸福、融洽和諧、尊老愛幼。
。ǘ┥顚犹骄
1、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答:這句話表達了文章主旨。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yǎng)老人,又要撫養(yǎng)孩子,肩負著承前啟后的重大責任。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xù)。我們把母親和兒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負著完整的生命世界。因為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
2、這篇短文為什么大詞小用、小題大做?
答:大詞小用確有好幾處。一處把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說成“分歧”。一處說面對“分歧”,“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一處把自己的話說成“決定”。一處說“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樣的大詞小用,小題大做,透露出作者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這件事講一個道理,即:對家庭的熱愛,對親情的珍惜和重視。
3、作者選取“散步”這個生活的一角,以“我”和母親的關系為主線,逐步展現(xiàn)了一家四口祖孫三代和睦、互敬互愛的關系。那么作者是怎樣由小見大,從平凡的事中挖掘出深意的呢?
答:通過散步,體現(xiàn)美好的家庭生活,寫一家人的互敬互愛!八F(xiàn)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蔽倚r候是一個乖孩子,很聽母親的話;母親現(xiàn)在老了,而我已到中年,母親很尊重我。母子之間互相尊重,相處和諧,充滿骨肉之情!拔业哪赣H老了……她總是聽我的!蹦赣H老了,尊重我的'選擇;兒子還小,習慣聽我的話;妻子呢?在外面往往聽從我的意見。一家人互敬互愛,非常和諧。
通過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祖孫三代的感情。母親和兒子發(fā)生分歧,我經過思考決定:“走大路”。大路平坦,方便老人,反映了我對母親的尊敬。母親改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小路崎嶇,孩子感興趣。母親慈祥,想讓孫子高興,改變了主意,反映了老母親對孫子的愛護。
。ㄈ┱Z言品析
1、寫景的句子
。1)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
這段文字描繪了新綠、嫩芽、冬水,展現(xiàn)了春天的氣息、生命的呼喚,寫得富有詩意,讀后使人似乎聞到了鄉(xiāng)間田野泥土的芬芳,表現(xiàn)出勃勃的生機,同時也襯托了一家人散步時祥和、歡樂的心情。
(2)她的眼順小路望過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
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點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充分展現(xiàn)了母親理解孫兒愿望的內心世界,同時渲染了一種和諧美好的氛圍。
2、傳情的句子(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師生適時點評)
。1)母親本不愿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兒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
這幾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態(tài)都顯現(xiàn)出來了,母親的老邁、順從,兒子的誠懇、孝敬,情態(tài)畢現(xiàn)!罢驗槿绱恕币痪,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養(yǎng)。缺乏文化修養(yǎng)的人,話是不會這樣說的。由此可以明白,表現(xiàn)什么樣的情態(tài),就要用什么樣的語言。
。2)她現(xiàn)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比得多妙!從內容上說,有回環(huán)的關系,把母子關系一下子追溯到幾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溫順的性格都表現(xiàn)出來了。
3、對稱的句式(讓學生自己找出來,體會它們的對稱美,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1)有的濃,有的淡。
。2)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3)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
。4)我蹲下來,背起了我的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我們的兒子。
。5)我的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6)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很輕。
(7)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作用:語言精美,兩兩對稱,整齊和諧,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4、含義深刻的語句
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
“我”是家庭主腦,如果處理不好母親、兒子兩者間的“分歧”,會影響家庭和諧!拔摇卑堰@種“分歧”的處理看得很重,可見“我”對家庭的重大責任感,表達了“我”對母親、兒子兩人濃濃的親情。
【小結】本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學生在課文中尋找美點,引導學生學會尋找“美”的感覺、表達“美”的感受、增強“美”的判斷、注重“美”的咀嚼,以此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一種閱讀習慣,拓寬學生觀察課文的角度與視點。同時指導學生以后在寫作的時候也可以學習這樣的語言,不需要太多華麗的辭藻,要的只是一份樸實自然,一份真情的流露。
。ㄋ模⿲懽骷记
本文采用了哪些寫作技巧?有怎樣的作用?
生甲:以小見大,小題大做,大詞小用。文章以平常事來探討家庭倫理中的大原則,中年人在家庭中的作用,由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從行為到原則,內涵豐富,意義深遠。幾處大詞小用更有利于主題的表達,展現(xiàn)了作者的匠心。
生乙:尺水興波,一波三折的寫法。母親不愿散步卻讓“我”勸出來了,大小路的分歧及其解決——“我”決定走大路,母親卻改變了主意。親情、倫理、人性的亮麗之光在波谷與波峰上折射得熠熠生輝。
生丙:語言平易樸實卻生動活潑,內涵豐富,音韻鏗鏘。全文無生僻華麗的詞語,更無令人費解的句子。不少句子充滿著生活的情趣,表現(xiàn)了家庭的幸福和溫馨,不少句子言微意遠,意在言外,含義豐富。句式的整齊與錯雜,語意的對稱和反襯,似乎都是信手拈來,于平實中見靈氣,在淺易中見哲理。
四、板書設計
開篇點題:寫一家人一同在田野上散步
散步散步路上環(huán)境情趣
化解分歧——表現(xiàn)親情
五、拓展延伸
晚飯后,全家人在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喜歡看戲曲節(jié)目,爸爸媽媽喜歡看時事報道,你喜歡看動畫片,而遙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該怎么辦?請寫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和同學們分享。
【交流】把遙控器交給爺爺奶奶;主動將臺調到戲曲節(jié)目頻道。
散步教學設計5
一、定位:
本課的教學,要實現(xiàn)如下目標: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體味文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人性美和語言美,并學習以小見大的選材方法;學生自主誦讀、體驗、感悟、評價本文的主題思想,并通過合作學習、共同探究等活動,獲得選材和語言表達的技巧;促成學生“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道德倫理意識的形成,進而獲得有意的生命啟迪。另外,根據(jù)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和當今學生只知索取愛,不知奉獻愛,“孝道”的傳統(tǒng)道德意識普遍薄弱的現(xiàn)狀,特擬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樹立“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傳統(tǒng)道德觀。
二、切入:
激活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習興趣
1、播放《;丶铱纯础犯枨
2、師講述董永賣身葬父孝感天的故事
3、學生體驗家庭親情:尊老愛幼
4、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莫懷戚(《散步》的作者)的溫馨家庭去感受一下“母慈、兒孝”的氛圍吧
三、探究:
誦讀設疑: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揣摩寫作特色
學生概括讀了課文后的最深的感受。(提示:主題、選材、語言等
(1)喚起社會“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傳統(tǒng)美德;
。2)以小見大的選材特點;
。3)對稱整飭的語言美……)
跳讀理解:“我”這個人怎么樣;妻子性情怎么樣;母親性情怎樣;兒子性情怎么樣(“我”:孝,妻子:順,母親:慈,兒子:聽話)
品讀探討:
1、合作探究
探討《散步》一文的“三美”即:人性美、景物描寫的詩意美和語言美:
。1)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人性美的?[文中四人的性情:“我”:孝順善良,關愛母親:勸母親散步、又熬過一冬、委屈兒子、背母親;妻子:溫柔賢惠:在外面,總聽我的;兒子:聽話:天真活潑,聰明伶俐;我的母親:慈愛親切,善解人意,愛護小輩(改變主意)。他們真誠善良,溫和、謙讓、體貼,是真善美的典范]。
(2)文章有哪幾處景物描寫?這樣的景物描寫給你的感受是什么?[兩處:第一處是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新綠”、“嫩芽”、“冬水”……,第二處是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菜花、桑樹、魚塘……,這些景物蘊涵著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給人的感受是詩意般的美。]
(3)文章的語言美是怎樣表現(xiàn)出來的?試作分析。[一是情趣昂然:“她現(xiàn)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侯很聽她的話一樣”,這句話寫母子關系,母親明理,兒子孝順,相映成趣!靶〖一锿蝗淮蠼衅饋恚骸懊嬉彩菋寢尯蛢鹤,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這兩句話充滿生活情趣,既表現(xiàn)了小家伙的天真、聰穎,又表現(xiàn)了家庭的幸福、溫馨。二是含義豐富:“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既寫出了母親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我為母親最終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拔业哪赣H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僅供參考: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yǎng)老人,又要撫養(yǎng)孩子,肩負著承前啟后的責任。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xù)。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這樣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拔摇北衬赣H,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著,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其實,我們還可以讀出儒家傳統(tǒng)文化在這里的投影。儒家注重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講究家庭生活以孝為先,信奉天下為公。作為東方君子,他除了追求個人及家庭的幸福之外,他一定會想到普天下其他人的幸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至理名言也一定銘記在他心中。這種文化價值取向也正是東方文化的核心所在。)三是句式對稱整飭:“她現(xiàn)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侯很聽她的話一樣”,“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边@些句子語意對舉與反襯,于平實中見靈氣,在淺易中見哲理,韻味無窮]。
探究文章選材特點:作者獨具匠心,聚焦祖孫三代散步的平凡小事,喚起人們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傳統(tǒng)道德。(以小見大的選材方法)
2、全班合作交流各組派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成果,并接受其他同學的質疑和補充。教師也參與其中,或引導或補充,與學生平等對話。
教師小結:我們從《散步》這篇散文中品味了洋溢其中的人性美、景物美和語言美,也學到了以小見大的選材方法。那么除此以外,讀了莫懷戚的這篇短文,你的心靈你的思想又受到怎樣的觸動呢?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yǎng)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shù)中國人做得最好!痹竿瑢W們把這種我們民族引以為豪的傳統(tǒng)美德代代相傳,平時身體力行,把它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體諒他們的每一份苦心。記得唐代詩人孟郊曾寫過一首“結天下人之心愿”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啊,我們每個人都從自己的父母那里得到了關愛,而我們又回報給父母了多少呢?疼愛孩子是自然而然的人性,孝敬老人則不容易做到。學了本課,你的思想和今后的行為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讓我們交流一下。
細讀感悟:
1、組合作交流
。1)你認為怎樣才能做一個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人呢?
。2)、你的父母給予了你千般的愛,萬般的寵,那么你做過哪些孝敬父母的事情呢?
。3)、你看到或聽到過哪些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事?
(4)、我縣電視臺要采訪我們班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典型學生,如果你被采訪,你想說些什么?
2、全班合作交流各組派代表匯報本組探究成果,并接受他人的質疑和補充。評選出本班“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十位典型
四、拓展:
1、課外閱讀“古今孝道”故事
2、兩周后召開“我最孝”班會
3、月底召開“古今之孝”故事會(吳孟代親供蚊噬、黃庭堅為母洗溺器、陳毅為母洗內褲……)
4、閱讀課外書:讀意大利作家德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冰心的《繁星》、《春水》
播放滿文軍《懂你》的歌曲,以結束本課
五、反思……
附:(一)董永賣身葬父孝感天
董永原本是山東高宛縣的人。東漢末年,藩鎮(zhèn)割據(jù),盜賊四起,董永看到山東不太平,就帶著年邁的父親,到湖北德安避難。沒過多久,董父得了了重病,請醫(yī)吃藥毫無效果,離開了人世。董永悲痛至極,而且自己為避難漂泊之身,哪里有錢買棺埋葬父親呢?無計可施。當?shù)赜形恍张岬母晃,聞而憐之,就借錢給他,讓他買棺安葬了父親。于是,董永賣身為奴,進了裴家。(這個情節(jié)是正史上記載的,根據(jù)當時的社會,是可信的。)
一天董永奉主人之命,外出辦事。辦完事回來的路上,遇到一個豐姿美貌的少婦,上前與他攀談。少婦說:“你沒有娶妻,還是一個光棍;我是個被丈夫離棄的少婦?茨芊窠o你做妻子?”董永是個老實人,在當時社會來講是個忠仆。他回答這位少婦說:“這件事,我自己不敢自專,須稟告主人”。少婦笑說:“癡郎,你怎么這樣的怕主人?既是這樣,我與你一同前去見你的主人”。董永乃帶著這個少婦,同返裴家。裴翁作主他們的婚姻,令成夫妻。并讓他們在一百天內,織出三百匹絹布贖身,做自由的農人。從此天起,這個少婦日夜紡織絹布,快速異常,非常人可及。一百天的前一天,將三百匹絹布交給裴翁,裴翁無話可說,按照他自己說的諾言,退給了董永的賣身契,由此,董永做了自由的農人。
董永方得脫離奴藉,少婦忽然向董永告別,說她馬上要走了。董永哭著說:“你為我贖身的恩德,我還沒有來得及報答,你怎么就拋下我走呢?”少婦答道:“你我夫妻一場,我也舍不得你。但是,我是銀河旁的織女,天帝念董郎孝心,令我下凡相助,今百日緣滿,當回去向天帝繳旨”。少婦說完便不見了。現(xiàn)在湖北省的孝感,原來叫德安,即是因為董永的孝心感動了天,所以改名為孝感。民間原始講的這樣情節(jié),與后來《天仙配》中的情節(jié)不同,但都是崇孝的神話傳說!短煜膳洹菲鋵嵤前凑者@個原始神話傳說,夸張成為”老槐樹開口做媒“的神話。董永賣身葬父孝感天,是《二十四孝》這本古書中的一孝,中國人都知道這個故事,代代以此激勵為人要講孝道。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看過中國的《天仙配》,這是我國有名的以孝為主題的戲劇題材傳說。這本《重編二十四孝》,我們應該讀讀,古為今有嘛!
散步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理解深刻的文意 美讀精妙的詞句
品味詩意的語言 體會濃濃的親情
一、情境導入(播放音樂《讓愛住我家》)
如果說轟轟烈烈的人生是一種美麗,那么,平平淡淡的生活更見人間真情。下面,就讓我
們一起走進作家莫懷戚的敘事散文《散步》,體會那字里行間流淌的濃濃的愛,濃濃的親情。
(板書課題:散步。齊讀課題)
二、學習指導
1、學習這篇課文,我們要完成以下學習目標
。ǔ鍪咀帜唬簩W習目標 理解深刻的文意 美讀精妙的詞句 品味詩意的語言 體會濃濃的親情)
2、按照以下學習指導,開始自學吧!
(出示字幕:學習指導 ★快速地瀏覽課文,說說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 ★試著給文章再擬一個標題,站在讀懂課文的角度說明理由!镎f說你喜歡文中哪個人物?并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三、展示交流
1、從文中的字里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
2、試著給文章再擬一個標題,站在讀懂課文的角度說說理由。(幾生說)
3、這些標題都是可以的。不過,老師認為還是“散步”好。誰來幫老師說說理由?
★4、這一家祖孫三代,四口人,兩對母子。多么可愛。ò鍟R樹:孩子 妻子 母親 作者)喜歡這個小孩的請舉手。
5、你喜歡這個小孩子的什么呢?(生說師板書:聰明 可愛 機靈)
6、表現(xiàn)在課文中的哪句話?生:“前面也是?,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7、多么聰明可愛的孩子!對孩子最大的賞識就是把他當時說的話,活靈活現(xiàn)地“克隆”一
遍。(誰來讀讀孩子說的話)(生讀:“前面也是?”)
8、應該讀出什么語氣來(聰明、活潑、童真童趣、猛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喜悅)
9、來,同學們,一起朗讀這句話,讀出孩子的個性來。(生齊讀:“前面也是? ”)
★10、你認為“妻子”是一個怎樣的人?(生說師板書:賢妻良母)
11、表現(xiàn)在哪里呢?(“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保
12、言下之意是,妻子在家里,(生:不一定聽我的。)
13、妻子為什么在外總是聽我的?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尊重丈夫,給他個――面子。
14、在家里,就不同了,遇事大家商議,誰說的對聽誰的,這就是內外――有別!
15、課文是怎樣描寫這位妻子的?(生:“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
★16、喜歡母親的舉手?
17、你為什么喜歡母親?(這位母親很理解兒子的心意,很疼愛自己的孫子。)
18、 把寫母親的'有關語句讀一讀。生:“母親本不愿出來的??很聽她的話一樣!
19、小時候,孩子聽母親的話;長大了,母親聽孩子的話。話,是心聲,是母子相互信賴的心聲。
20、還有哪一個地方寫到了母親?找找看。(但是母親摸摸孫兒??母親對我說。)
21、“還是走小路吧!蹦赣H怎么改變了主意?(滿足孫子的要求。)
22、這就是對孫子的――(疼愛)
23、這里“摸摸”的動作,“還是走小路吧”,應該讀出什么來?(愛撫)
24、用心“摸摸”,輕輕地,慢慢地,柔柔地“摸摸”,從心里讀出來??(生讀:母親摸摸?)
25、把“摸摸”讀到自己的手上來??(再讀)
26、把“摸摸”從自己的手上,轉移到孫子的“小腦瓜”上來(生讀語段)
27、母親開始眺望遠方,這遠方,正是孫子向往的路徑。可見,小路的景色很美。
(多媒體出示:“她的眼隨小路望去??波光粼粼的魚塘!保
28、誰來讀一讀?(一生讀)
29、來,同學們,讀出母親的眺望――齊:“她的眼隨小路望去:
30、通過讀,把眺望的視線由近處推向遠方――齊:“她的眼隨小路?魚塘。”
31、母親看得遠!既看到了美景,也預料到了路障,于是,母親對我說―― 生:“我走
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
32、母親是早有預料的,不用驚慌,再讀。(生再讀)
33、母親說這話時很放心,很坦然。讀的時候要把這層意思表達出來。請聽老師讀。(師范
讀“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保
34、你說,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母親?(慈祥、善解人意、疼愛孫子)
。◣煱鍟捍壬、疼愛孫子)
★35、喜歡作者的舉手。
36、為什么喜歡作者?(注意與母親交流、很孝敬母親)
37、哪里看得出來?(“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
38、言外之意是說,我伴同母親的時日――(伴同母親的時日很短)
39、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伴隨母親的時日很短?(“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保
40、“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币粋“熬”字,說明了什么?(可見母親挺過嚴冬不容易,每活過一天,十分艱難,很不容易。體現(xiàn)出生命的堅韌。
41、說得好!總算盼來了春天。(多媒體演示句子:“這南方初春的??生命!保
42、大家看看,多美的春天!多美的語句!誰來讀一讀?
。ā斑@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有的濃,有的淡!保
43、想象新綠,那是新生命的誕生和希望。齊讀―“這南方?
44、感受新綠,最是一年春好時,濃妝淡抹總相宜。再讀――“這南方
45、二月里看見剛剛抽出的嫩芽,是什么心情?(驚喜)一-讀出來:樹上的嫩芽也密了。
46、聽到與看到“咕咕地起著水泡”時的是什么心情?(自在和愉快)再讀:“田里的冬水也?著水泡!
47、這段話寫得真美!生命真美。≡俅锡R讀這段話,用生命的美滋養(yǎng)我們的眼,用生命的美潤澤我們的心。(齊讀)“這南方初春的田野??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48、母親畢竟老了,身體又不好,明年的冬天,能不能熬過去?于是,在產生“走大路”與“走小路”的分歧的時候,我決定――生:“走大路”。
49、作者說這話時語氣怎么樣?(干脆、利落)
50、讀出這種當機立斷。(生讀語段:“走大路”)
51、讀出這種充滿孝心的當機立斷。(生讀語段:“走大路”)
52、讀出這種委屈兒子,孝敬母親的當機立斷!(生讀:“走大路”)(板書:孝敬母親)
53、“我”孝敬母親,斷然決定“走大路”;妻子夫唱婦隨;母親疼愛孫子,改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
54、春風和煦,陽光明媚,一家人向著那菜花――(多媒體演示段落) 生自由朗讀這句話。
55、你讀懂了什么?(生說師板書:責任 使命)“整個世界”指的是:在我和妻子心中的地位。
56、是啊,“整個世界”是由上一代,中年一代,下一代組成的,而中年一代不僅要承擔撫養(yǎng)下一代的責任,更要承擔贍養(yǎng)上一輩的責任。
57、好一個“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薄拔冶成系摹笔迁D―(母親)
58、“她背上的”是――(兒子)
59、“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是DD(母親加兒子)
60、母親加兒子,就是――(整個世界)
61、我背上的加她背上的,就是我們一家。“一花一天國,一家一世界!75、我背母親是尊老,妻子背兒子是――(愛幼)
62、尊老愛幼,就是――(整個世界)
63、我背上的是生命的源頭,妻子背上的是生命的――(延續(xù))
64、生命的源頭加上生命的延續(xù)就是――(整個世界)
65、(課件展示) “我們在陽光下??就是整個世界!敝笇Ю首x這一節(jié)。
67、來,同學們,一起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來。(生齊讀)
68、瞧這“尊老愛幼”的一家子――(齊讀)“我們在陽光下??
69、醉過知酒濃,愛過知情重。再瞧這“尊老愛幼”具有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一家子――讀: “我們在陽光下??就是整個世界!
四、升華主題
1、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這篇文章什么句子比較多?(對稱句)
2、這種對稱的句式讀起來有一種音樂美,大家找找看,找一找對稱句。
3、讓學生讀自己找的對稱句。
4、(師出示多媒體課件對稱句,讓學生齊讀)
5、聽同學們那么有節(jié)奏地朗讀,真是一種美妙的享受。這種句式多美呀!大家模仿著這樣的對稱句,說一句話。(師出示多媒體)
6、說得太美了!詩一般的語言!這篇文章的語言很有特點,除了具有對稱美以外,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幾生說)
五、拓展延伸
。úシ殴鎻V告視頻《媽媽洗腳》):一位年輕的母親端著一盆熱水去為年邁的婆婆洗腳,年幼的兒子看在眼里,也端來一盆水,說:“媽媽,我也為您洗腳??”
我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親情無處不在,它不僅在莫懷戚先生的家中,也在我們每個人的家中,每一個人的心中,只要你用心觀察。請同學們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家庭中的親情故事。
六、結束語
同學們,在我們即將走出美文《散步》的時候,我想用一首歌的歌詞來作為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的結尾。(播放《懂你》歌曲) 師生齊讀《懂你》
散步教學設計7
【背景】
本人是一個比較感性的人,對親情,友情都有發(fā)自內心的真誠的理解。看到散步這一課,覺得它如同一股暖流注入心田,能夠洗濯我們麻木的心靈。它的文字含蓄而優(yōu)美,意境寬廣而深厚,雖是簡單的一件小事散步,卻真正能喚醒沉睡的親情的細胞。
我選擇這一課的最大原因是現(xiàn)在有很多的單親家庭,常常聽到學生抱怨親情的冷淡,不知道親情到底在那里,我就想讓學生通過本課學習體會到親情不是轟轟烈烈的,不是狂風暴雨似的,它如同和風細雨,慢慢的滋潤著每個人的心靈。同時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有親情,特別是家中的父母正在承受著維護親情的巨大使命。
本著美好的愿望,希望學生通過這一課會真正的體會到親情的力量,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孝敬父母,我精心的準備了這一課。
【設計理念】
。、課堂以學生為主,教師轉變角色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提倡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
。病⒓ぐl(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去體會“我”一家人濃濃的親情,培養(yǎng)學生個性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細節(jié)中表現(xiàn)的親情美。
。病⑴囵B(yǎng)尊老愛幼、珍惜親情、關愛家庭的意識和情感,促使學生為家庭親情建設盡一份力量。
。、感受親情,理解中年人的責任感以及生命傳承得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創(chuàng)設情景
。、多媒體,歌曲《讓愛住我家》,展現(xiàn)親情圖片和歌詞。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發(fā)言)
。病⒂H情是甘泉,給我們枯干的心靈以滋潤,;幸福的家是港灣,讓我們遮蔽一生的風雨。家因為有了深深的愛而溫馨,家庭生活因為有了濃濃的親情而美好。讓我們走進莫懷戚先生的家。陪同他們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們家濃濃的親情。
二、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一遍課文(放伴奏音樂,力求生動)。
讓學生。輕聲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用橫線畫出不認識的或讀不準的字詞,查字典注音,能把課文順暢的讀下來之后,放聲朗讀。
。ㄒ詫W生自主探究討論為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即可。)
。病⑦@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概括課文的主要)
明確:“我”帶著妻子和兒子在一個初春的季節(jié)里到田野去散步。母親身體不好,要走大路,兒子覺得小路有趣要走小路。我選擇走大路照顧母親,母親卻變了主意要走小路。母親和兒子累的時候,我和妻子分別背起了母親和兒子,我感覺到我和妻背起的是整個世界。
三、合作探究
。ㄒ髮W生四人一組對文章進行多角度品味探究。鼓勵學生敢于對課文的和表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1、這篇課文你讀懂了哪些?
、磐ㄟ^散布,些美好的家庭生活,寫一家人的互敬互愛:
表現(xiàn)互敬互愛的句子有:
“他現(xiàn)在很聽我的話,就像小時候很聽他的話一樣!蔽倚r候是一個乖孩子,很聽母親的話;母親現(xiàn)在老了,而我已人到中年,母親很尊重我。母子之間互相尊重,相處和諧,充滿骨肉之情。
“我母親老了”──“他總是聽我的。”母親老了,尊重我的選擇;兒子還小,習慣聽我的話;妻子呢?往往聽從我的意見。一家人互敬互愛,非常和諧。
、仆ㄟ^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祖孫三代的感情:
表現(xiàn)互敬互愛的細節(jié)有:
母親和兒子發(fā)生分歧,我經過思考決定:“走大路”。大路平坦方便老人。我理所當然的照顧母親,反映了對母親的尊敬。
母親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小路崎嶇,孩子感興趣。母親慈祥,想讓孫子高興,改變了主意,反映了老母親對孫子的喜歡和愛護。
、恰拔摇笔且粋中年人,對生活有一種使命感:
滲透這我對生活的使命感的語句有: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領袖在嚴重關頭時那樣。此處作者用了一個類比,在嚴重關頭,民族領袖往往決定這民族的命運和社會的發(fā)展。家庭中也是這樣。我作為家庭的主腦,在母親和兒子發(fā)生分歧時,必須處理得當,這是一種責任,否則就會影響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于是我感到責任重大。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最后。這是一種比喻的說法!奥兀(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說明我和妻子意識到自己肩負著承前啟后的重任,對生活有一種使命感。
。病⑦@篇文章你有那些問題沒弄懂?
。帷⒔Y合課文說說“我”這個人怎么樣?妻子、母親、兒子的性情又怎么樣?
明確:“我”誠懇、孝敬;妻子賢良、溫順;母親老邁、順從而又有涵養(yǎng);兒子聽話、懂事。
。狻⒆髡邽槭裁窗选拔摇北衬赣H妻子背兒子描寫得那么鄭重其事呢?
明確:在一個家庭中,中年人的責任,既要贍養(yǎng)老一代,又要撫養(yǎng)下一代,起著承上啟下的中堅作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如此。
。、從文中找出大詞小用的語句,思考作者進行學生的合作學習的寫作意圖。
明確:
、藕髞戆l(fā)生了分歧──表現(xiàn)出老一代和下一代的巨大差距;
、莆腋械搅素熑蔚闹卮螬ぉけ憩F(xiàn)出一個中年人在家庭中承擔著承上啟下的中堅作用;
、俏覜Q定委屈兒子──體現(xiàn)出一個中年人在處理家庭事務時應把握的基本原則;
、群孟裎冶成系耐成系募悠饋,就是整個世界──(同第2問)
四、品味語言
。、景色描寫
(明確:共兩處。一是第四小節(jié)描寫了“南方初春的田野”景象,顯示出不可遏制的生機。二是第七小節(jié)描寫了“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和“水波粼粼的魚塘”,字里行間透露出對生命的珍愛。)
。病ΨQ句子。
五、拓展延伸
比較閱讀《散步》與《三代》,看看哪個故事更能感動你?請說出自己的理由。
六、布置作業(yè)
你和家人的哪一次散步給你的印象最深刻?你能用500~600字把當時的情景寫下來嗎?不妨也用《散步》作題目。
【教學反思】
這堂課有成功也有失敗。
主要的缺點是缺乏必要的情感,上課時喜怒不形于色,講課時缺少激,而只是把課文進行支離破碎的分解,挑斷作者感情發(fā)展的流程從而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都是本人經驗不足,稍顯緊張造成的,今后在工作中還需繼續(xù)努力。
本堂課我覺得貴在很好的把握住了新課標的理念:
。、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再進行自主的合作學習,層層深入,使學生體驗更多學習的樂趣。
2、鼓勵學生個性的發(fā)揮,并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场⒆⒅匚谋,重視朗讀教學并進行語言的積累。
。、老師與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學生的每一次成功都給予適當?shù)墓膭,使他們很樂于展示自我?/p>
散步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把握文章主旨;
。、通過分析關鍵詞句,體會人物形象美。
【教學工具】
多媒體、投影儀。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有散步的習慣嗎?其實,文章不一定非要寫轟轟烈烈的大事,關鍵在于你開掘的角度,你對生活的感悟能力如何以及你賦予文章的情感。在一位成功作家的筆下,小事也能寫出大意境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莫懷戚的一篇著名散文──《散步》(板書課題──散步)看看它的意境究竟大在哪里?
二、明確目標
出示教學目標。
三、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課文(放伴奏音樂,力求生動)。
學生輕聲跟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用橫線畫出不認識的或讀不準的字詞,查字典注音,能把課文順暢的讀下來之后,放聲朗讀。
四、探究研習
。、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明確:“我”帶著妻子和兒子在一個初春的季節(jié)里到田野去散步。母親身體不好,要走大路,兒子覺得小路有趣要走小路。我選擇走大路照顧母親,母親卻變了主意要走小路。母親和兒子累的時候,我和妻子分別背起了母親和兒子,我感覺到我和妻背起的是整個世界。
2、這篇課文你讀懂了哪些內容?
、 通過散步,描寫一家人美好的家庭生活,贊美一家人的互敬互愛。
表現(xiàn)互敬互愛的句子有:
“她現(xiàn)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我小時候是一個乖孩子,很聽母親的話;母親現(xiàn)在老了,而我已人到中年,母親很尊重我。母子之間互相尊重,相處和諧,充滿骨肉之情。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母親老了,尊重我的選擇;兒子還小,習慣聽我的話;妻子呢?往往聽從我的意見。一家人互敬互愛,非常和諧。
、 通過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祖孫三代的感情。
表現(xiàn)互敬互愛的細節(jié)有:
母親和兒子發(fā)生分歧,我經過思考決定:/“走大路!保舐菲教狗奖憷先恕N依硭斎坏恼疹櫮赣H,反映了對母親的尊敬。
母親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毙÷菲閸,孩子感興趣。母親慈祥,想讓孫子高興,改變了主意,反映了老母親對孫子的喜歡和愛護。
、 “我”是一個中年人,對生活有一種使命感。
滲透“我”對生活的使命感的`語句有:
“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作為家庭的主腦,在母親和兒子發(fā)生分歧時,必須處理得當,這是一種責任,否則就會影響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于是我感到責任重大。/“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最后。這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說明我和妻子意識到自己肩負著承前啟后的重任,對生活有一種使命感。
3、文章在描寫一家人散步前還有一段對初春景物的描寫。找出來體會作用。
提示:第4段是對初春的描寫。心率、嫩芽、咕咕的冬水,寫出春的氣息。在這樣的氣息中,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在召喚。正是因為感受到同去春來,氣候轉暖,生機萌動,全家人才一起出來是散步。這是對全文的鋪墊。
五、總結梳理,回扣目標
這篇文章通過運用抓住“散步”這個聚焦點的寫法,運用樸素的語言,表達了“三代之間深沉的愛”這一主題。
六、拓展延伸
教師有感情地朗讀下面這篇文章,共同研讀此文。
又是一天陽光中
。丛拢玻叭 星期一 晴5點30分,家中──
朦朧中感到有人輕輕走近我的床。雖然我還沒睜開眼,但知道那一定是媽媽。耳邊又響起那熟悉的聲音:“快起床吧。”同時一雙溫暖的手扶摸著我的額頭,撩開上面覆蓋的幾綹頭發(fā)。我擁著暖和的被子坐起來,睜開眼后第一眼看到的又是媽媽微笑的臉。她疼愛地望著我,提醒我時間不早了。我蹦下床去洗臉刷牙,吃爸爸為我準備的可口的早餐,然后背起書包,向爸爸媽媽說聲“再見”走出家門。太陽已經升起來了。春天的太陽格外溫暖。一陣風兒吹到臉上,使我想到媽媽那雙溫柔的手。盡管天氣這么好,但我沒有放慢腳步,因為我已懂得“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的道理。陽光灑在我身上。
。饵c,教室中──
我已經開始早晨的學習了。這時鄰座的女同學剛到。她沖我一笑,長睫毛的大眼睛忽閃忽閃地眨著,露出了潔白的牙齒,那樣子是說“早上好”。我也向她報以一笑。我很喜歡她這樣純真笑著的樣子,當我向她借東西時,她總這樣笑著把東西遞給我。這不,我低頭看書時不小心把筆碰掉在她桌旁,她連忙俯身起,放在我的桌上。我道謝時,她又抿嘴一筆,那是說“不用謝”。其實把這樣隨處可見的小事寫在日記里沒什么價值,但總覺得每一次笑都很美,不該輕易放走它們。望著太陽,望著身邊的同學,突然覺得這些笑容如甘泉一般,靜靜地在心底流淌,突然覺得同學之間這種暖暖的感覺真好!窗外的陽光照在身上,也暖暖的,真好!
。饵c50分,操場上──
今天是周一,有升旗儀式。我們穿著整潔的校服,站在藍天和太陽下。望著那鮮紅的五星紅旗緩緩升起,頓時有種親切而嚴肅的感覺,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靜靜地站在國旗下,感受“崇高”這個詞的境界。耳邊仍響著那雄渾激昂的旋律:“前進,前進,前進進……”此刻,我們握緊拳頭,舉起手臂在國旗下宣誓,一種深沉的聲音從胸腔中迸發(fā)出:“報效祖國,為祖國服務!”太陽依舊暖暖的,照著國旗也照著我們。此刻的陽光照在國旗上,國旗又增添了幾分美麗、神圣和莊嚴;此刻的陽光照在我們身上,我們又多了幾分豪情、信心和力量。
。伏c20分,英語課上──
這是周一的第一節(jié)課,美麗的英語老師輕盈地走進來!癎ood morning,class。(早上好,同學們。)”“Good morning teacher。(早上好,老師。)”在明亮的教室里,老師親切流利的講解聲和我們朗朗的讀書聲交織成一曲動人的交響樂。
“鈴──”下課了。我是英語課代表,上前幫老師拿作業(yè)本。老師邊走邊對我說:“這一次月考怎么沒考好?”我抱歉地笑笑:“這次沒準備好,下次我一定考好!崩蠋熜湃蔚攸c點頭。從辦公室出來,看看掛在天邊的太陽,陽光暖融融的。陽光中我似乎又看到老師和藹的面龐,又聽見鼓勵的聲音在耳邊輕輕地回響:“下一次一定要考好!”
黃昏5點,家中──
放學后,在陽臺上遠眺,見那火紅的太陽焉鑲嵌在青山與藍天之間,把薄云映得通紅。
在落日的余輝下,我趕緊開始學習,不知不覺夜已深了。媽媽過來勸我早睡,直到親眼看著我躺在床上,替我蓋好被子才離去。我躺著靜靜地想:“明天一覺醒來,保準又是一個艷陽天。”
每天我都重復著相似的故事。故事中的我盡情地享愛著親情、友情、師生情的溫暖,就像我每天享愛著太陽給予我的溫暖一樣。我也同樣愛著我的父母、同學、老師和我的祖國,就像我熱愛給我們帶來光明的溫暖的太陽一樣。
我生活在陽光中。
我愛生活的第一天。
〖賞析〗 本文立意新穎。作者筆下所寫的,無非是同齡人每天都曾發(fā)生的“重復著相似的生活故事”,這些事由于司空見慣,而被視為平常了。但是,作者卻獨具慧眼,正是通過對這些看來似乎是平凡的生活故事進行了深刻的理性化思考,抒寫出自己對生活獨特的新鮮感悟,揭示了看似平凡的生活中所蘊含的極不平凡的意義。做到這一點,確實可貴。
構思巧,選材精當,表現(xiàn)手法別致。作者巧用“日記”體裁形式,并按照一天生活的時空順序,運用細膩、質樸、清新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幅洋溢著親情、友情、師生情、祖國情的生活畫卷,真實而具體地揭示了花季少年生長在陽光季節(jié)的無比幸福與快樂,同時也表現(xiàn) 了一代少年熱愛生活,為報效祖國而珍惜時光、勤奮學習的時代風貌。
本文所擬題目含蓄,寓意深刻。在文中,作者善于緊扣“陽光”,處處用“陽光”的溫暖來烘托或比喻自己對生活的美好感受,寫得情真意切,生動感人。文末運用抒情和議論點明全文主旨,水到渠成,都寫得很有章法。顯示了作者不薄的寫作基本功。
【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寫出學習本文的感受,題目自擬,課下交流。
〖課后記〗
本文是一篇親情濃郁的文章。但是,由于學生的生理距離,并不能完全體會文章深蘊的人情美,因此,需要調動學生們對于父母的情感儲備,來較好的理解全文的主旨。比較閱讀是這堂課的另一個亮點,使學生在比較閱讀中鞏固所學技能。
散步教學設計9
一、導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理解課文真實優(yōu)美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
1、在朗讀中品味文章內容的方法。
2、在合作探討中提高賞析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結合自身實際,理解、感悟文中的親情,繼承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
二、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文章的語言美,體會文章的意境美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有人說,幸福的家猶如港灣,讓我們的心疲憊時靠岸,有人說,濃濃的親情猶如甘泉,滋潤我們枯涸的心田。家因為有了真愛而溫馨,因為有了親情而美好,那么,家究竟是什么呢?是一所老房子,是一張舊照片,還是一種揮之不去的記憶?今天我們來學習《散步》,讓我們跟隨作者去進行一次別樣的心靈之旅
設計目的:(以優(yōu)美的排比句式導入,營造美的氛圍。讓學生體會課文中所蘊含的感情。)
。ǘ┬率冢
1、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題目,哪些人散步,在哪散步?讀課文時要注意這些問題。
2、先看大屏幕,掌握目標
3、然后欣賞一組關于親情的圖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
4、配樂朗讀,想象本文的意境。
。ǹ吹酱蠹疑钋榈睦首x,我也仿佛沉浸在親情的世界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許多道理,我們來探究兩個問題)
設計目的:
。ㄗ寣W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通過閱讀,熟悉課文內容。教師作適當點評,鼓勵表揚。)
5、整體感知:
(1)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2)文中的幾個人物誰的權力最大?究竟聽誰的,是由人決定的嗎?(讓愛作主)(教師提醒邊看書邊劃書,并做旁批,教師板書)
老師:一家三代在田野散步,表現(xiàn)出尊老愛幼,互相關愛的濃濃親情,推而廣之,人類的延續(xù),社會的推進何嘗不是這種愛的傳遞呢,母親愛兒子,兒子孝順母親,那文中的母親,兒子各有什么特點呢?
6、研讀探究:
。1)用兩個字概括文中人物的特點,你最欣賞哪個人物,為什么?設計目的:(教師發(fā)揮引導的角色,讓學生自己說出自己的理解。)
(2)找出文中關鍵語句,體會其深刻含義。(引導學生找出中心句))
(3)朗讀最后一段,感悟最后一句的含義。
。4)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是否還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文中的`分歧。(暢所欲言)
(5)這個家庭有什么特點,為什么如此和睦溫馨?(愛與責任)
7、學生質疑:分組研討
8、賞析優(yōu)美語句,從你喜歡的片段中?感悟到了什么樣的意境和哲理?
9、體驗拓展:
。1)親情是無處不在的,它不僅停留在作者家中,還彌漫在每一個人的生活里,需要我們用敏銳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那你了解哪些親情故事,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別人的,說出來與大家交流。
(2)當我們閉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畫面便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是誰在日落昏黃時,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們歸家,又是誰在我們出門時,仔細叮嚀;當然是我們的父母。
仿寫:“爸爸媽媽是_______;我是_______。”(“和美”的家需要我們用愛去經營,需要我們用責任去支撐。)
老師:從同學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父母為我們做的太多了,父母的深愛我們無以回報,怎樣才能表達對他們的感激,怎樣才能承擔起家的責任,讓父母快樂輕松一些,是我們做兒女值得深思的問題。
。3)談收獲,談感悟。
。ㄈ┛偨Y:
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欣賞了一篇秀美雋永的散文,就好象沿著心靈的軌跡完成了一次愉悅的旅行,在旅行中,我們體會到,親情不僅是聲情并茂的述說,更應該是落到實處的行動;,不只是父母殷切的希望,更應是兒女無言的回報;親情不單是今天課堂上的片刻領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感悟,去實踐。就讓我們的小家永遠親情洋溢,讓我們的“大家”永遠愛意無限,讓我們的心靈之舟在“家”這片海域里有所歸依,沒有終極-----
。ㄋ模┳鳂I(yè):寫作文〈〈親情樹〉〉
放一首關于家的歌《讓愛住我家》,在歌聲中結束本課。
五、教學反思: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發(fā)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他們的主動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因此,我通過引導學生去自讀自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學習,通過朗讀、圈畫、小組討論、揣摩鑒賞從中對散文有初步的了解,體會課文濃濃的親情,并從中感悟出正確的家庭倫理道德準則。在教學方法上,我選用朗讀法,將朗讀作為主線貫穿整個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朗讀中進入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同時反復吟誦,最終用朗讀表達出自己對作品的感悟,對親情的感悟。
散步教學設計10
一、整體反思
我設計的教學時間是45分鐘,教學的重點是:人物語言中流露出來的愛,教學難點是:以小見大,通過生活小事反映出傳統(tǒng)美德--尊老愛幼;教學目標分別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培養(yǎng)學生孝敬長輩、尊老愛幼的情感;2.體會情感,使學生的道德情操和審美趣味得到感染和熏陶;過程與方法:1.設置"懸念",讓學生自由猜摩,深化課文的主題;2.查找質疑,讓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理解和感悟,挖掘本文的主旨;知識與技能:1.閉上眼睛聽讀,感知課文部分內容,對下一部分內容進行猜想。2.快速閱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并與"猜想"內容進行比較。
優(yōu)點:1、能結合學生實際及教材的內容確定教學的重難點;
2、教學時間設置合理,用45分鐘的時間,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3、教學目標的確定合理;
缺點:1、教學目標設置過多;
2、知識與技能目標設置欠合理,像過程與方法目標。
二、教學過程設計反思
教學過程的第一步是導入語,我設計的是播放《跪羊圖》這首歌,主要是營造氣氛,播放結束后就以"香九齡,能溫席"的故事引入課文;
教學的第二步是"猜摩"教學:聽朗誦,當讀到"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停止播放,讓學生來討論"我和妻子該怎么辦?"有那些方案?
教學的第三步是課文研究:學生選擇適合自己朗讀的方式進行快速閱讀并以四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找出不明白的詞語和句子,并生生、師生解決。
教學的第四步是深挖主題:圍繞"文中誰的權力大?"來展開討論。
教學的第五步是歸納總結并展示"板書"。
以上五個步驟,我認為設計得好的有
1、第二步"猜摩"教學,學生閉上眼睛仔細聽朗讀,聽到有"分歧"的地方,教師讓學生進行猜想,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主題的理解埋下伏筆。
2、第四步深挖主題,教師只設計了一個問題"文中誰的`權力大?"展開討論。其實教師出示的是一個錯誤的結論,讓學生進行圈套,學生通過爭論才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家庭是沒有權力之分的,這時才明白教師的良苦用心,是用來挖掘主題的。
不足之處:1、導入語重復,一首歌、一個故事顯得多余,二者只能取一。
2、教學的第三步,交待不清楚,教師的引導沒有設置進去,隨意性強,可以分段進行布置任務,有意識的安排學生對主要問題的質疑。
3、板書設計標識性不強,不美觀,應改為箭頭可能要直觀些,更容易體現(xiàn)主題。
三、教學技能與教學策略反思
1、對比教學設計不錯,學生"猜想"的與作者寫的進行對比,加深理解,深化主題。
2、閱讀指導到位,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特點。
3、教學策略、教學組織形式恰當,能夠較好的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不足之處:1、學生自主學習時沒有設計教師的引導,沒有對學生質疑的問題進行合理的篩選,應學會篩選有價值的問題,有意義的問題。
2、教學第三步未能充分考慮和體現(xiàn)學生要求,沒有劃定范圍,使學生漫無邊際,要分段布置任務,讓學生有的放矢。
散步教學設計11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單元課文主題為親情,所選課文都是圍繞著有關親情和家庭生活,《散步》正是體現(xiàn)著濃濃親情一篇,記敘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生活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一家人之間互敬互愛真摯感情,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傳統(tǒng)美德。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進入牧歌式情景,從中受到啟示和教育。因此,本文在全套教材中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整體感知課文;繼續(xù)練習朗讀和圈點勾畫,積累語言;鍛煉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發(fā)展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抓住關鍵語句精讀課文,自主、合作、探究,領悟課文深長意味。同時借鑒舉輕若重、以小見大寫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感受字里行間親情與責任感,形成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思想感情。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七年級學生正處于發(fā)展獨立思維重要階段,他們主動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但同時缺乏良好觀察生活品質,對生活缺少體驗,對散文知識了解知之甚少,而且由于受社會上許多不良因素影響和家庭誤導,許多學生沒有形成正確家庭道德倫理準則。
因此,我通過引導學生去自讀自悟,運用自主探究方法學習,通過朗讀、圈畫、質疑、小組討論、比較研究與拓展強化,從中對散文有初步了解和鑒賞;體會課文濃濃親情,并從中感悟出正確家庭倫理道德準則。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渲染親情
我們的父母為了撫育我們成長,為了生活付出了艱辛的代價和勞動,有道是,沒有衰老的殘酷怎會有青春的亮麗?父母終有衰老的一天,孱弱的身軀再也擔不起生活的重擔。作為兒女,我們有責任和義務贍養(yǎng)老人。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莫懷戚看他們一家攙扶母親走進暖暖的春日,去進行一次心靈的散步。ù笃粒
二、讀文生情,整體感知
1、師配樂朗誦,學生初步感受親情。
、艠顺錾衷~,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
、聘爬ㄎ恼碌闹饕獌热。
2、搶答文中六要素。(大屏)
3、自讀課文,理解親情;另擬標題,說明理由。(鮮花獻給可敬的人,準備事物鮮花,小組交流后指名學生手握鮮花到講臺回答。)(大屏)
4、請為文中的人物戴上合適的修飾“帽子”。(指名回答,大屏)
三、品讀課文,感悟親情
學生自己找出認為文中最美、最能表現(xiàn)親情、最有深意的句子讀一讀。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蹦闶窃鯓永斫狻奥,穩(wěn)穩(wěn)地”這兩個詞的意境的?(大屏,指名答)
四、小組討論問題:
1、為什么“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是整個世界”?齊讀體會一下句子的含義
。◤淖置嫔峡此麄冏叩煤苄⌒,很仔細,害怕母親摔跌,這個形象很有象征意義,中年人既要善待衰老的生命,又要愛護幼小的生命這樣承前啟后的'責任。也表現(xiàn)我國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
“整個世界”是否大詞小用?表現(xiàn)我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屏,指名答)
2、你認為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大屏,指名答。師板書:孝)
3、師小結:
。1)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我一家四口人或者祖孫三代;
。2)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后發(fā)生分歧,結果我的母親順從我的兒子走小路,體現(xiàn)一家人的和睦互敬互愛以及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大屏,中心,齊讀)
師:過渡語:這樣的畫面美不美?讓我們也融進這個溫馨和睦的家庭,去感受它美,好不好?
五、小組合作,品讀課文,美點尋蹤,師通過大屏點撥。(大屏,指名答)
《散步》,美在......為什么?友情提示:美在語言、景物、行動、親情......
師:提要求前后四人一組,討論交流,把討論結果寫下來,每組推薦組長發(fā)言、點評)
1、小組討論,教師參與,點評討論情況。
2、明確:人性美,親情美如:和睦溫馨美
如第四段,齊讀體會指導朗讀(大屏)
為什么美在寫景?與前文寫母親有沒有關系?
有,因為母親戰(zhàn)勝了寒冬,戰(zhàn)勝了疾病,我希望母親也像這春天的萬物一樣充滿生命的活力,作者觸景生情,聯(lián)想到生命,感悟到生命(大屏)
告訴我們人生的哲理----要珍愛生命
菜花桑樹魚塘(第七段熱愛生活)指導讀(大屏)
小結:
所以作者選擇初春有生命力的季節(jié)去散步,可見文中的景物描寫也不單是為寫景而寫景,也包含我對母親的愛,對母親的一片孝心。
語言樸實美,特別是語句的形式顯得整齊勻稱,讀起來連貫流暢,富有形式美,增強了表達效果。
板書:人性美??景物美??語言美
幻燈展示:教師示范語言對稱美,將書寫美結合,并由學生抄寫積累
小結:
《散步》這篇散文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悅而高尚的旅行,所寫的是散步,這樣一件小事,作者卻讓我們感受到了那份濃濃的親情。
六、討論:本文的寫作特點(大屏:以小見大?一波三折尺水興波?借景抒情)
師過渡語:
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溫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細節(jié)也滲透著濃濃的親情,真切感人的關愛。它不僅在莫懷戚的家中,它也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家中,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七十多位諾貝爾獲得者在聯(lián)合國會議中達成共識:拯救21世紀全人類最好的方法: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儒釋道當中那里才是全人類的希望,因為它符合人性——人類的天性: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可把人類帶到和平﹑幸福﹑安樂,21世紀必定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世紀!“孝悌”排在了首位,可見,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源遠流長,意義深遠!
英國哲學家培根也曾說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yǎng)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shù)中國人做得最好!痹竿瑢W們把這種我們民族引以為豪的傳統(tǒng)美德代代相傳,平時身體力行,把它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體諒他們的每一份苦心。
齊讀:《如果愛是左右手》
親愛的同學們: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
七、聽歌曲感悟親情(大屏)
散步教學設計12
活動目標:
1 .能記住基本的故事情節(jié)。
2.可以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感受繪本故事的詼諧幽默。
活動準備:
狐貍、母雞頭飾、笤帚、被蜂窩圖片、椅子、畫有小魚的藍色卡紙、相關PPT。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小雞小雞》入場,跟隨音樂做動作,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中間部分:
1.教師帶請幼兒入座,請出好朋友小狐貍和母雞蘿絲。
2.兩位教師戴上頭飾開始表演故事情節(jié)。
3.表演結束后,提問幼兒相關的故事情節(jié)。
4.出示PPT,完整講述一遍故事。
5.引導幼兒要做一個好人,和朋友分享幫助別人,不能像狐貍一樣干壞事。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全體起立,在音樂聲中邊跳舞邊離場。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后把故事分享給家人。
2.在表演區(qū)投放狐貍和母雞頭飾,請幼兒自發(fā)表演。
散步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領悟文章的主旨。
2.掌握課文巧妙的構思及以小見大的寫法,挖掘生活中可供寫作的素材。
3.學會品味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
1.能通過閱讀,了解作者用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人物感情的方法。
2.學習并感受這篇散文在語言、構思與立意等方面的好處。%{f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閱讀能力和對寫作的興趣,進一步堅定寫好作文的信心。
2. 理解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及對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教學重難點】8
重點:品味細節(jié),感受課文。
難點:在學習中理解“小”“大”其實是一體的東西,“大”(思想情感、立意、主旨)是蘊含在“小”(故事、細節(jié)、情節(jié))里面的東西,二者是不可分離的。]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視頻導入
感恩的心視頻導入
一個女孩用回到山區(qū)做教師的方式來回報那些資助她上學的無名的人們,這是一種感恩的表現(xiàn)。“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這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百善孝為先”其實我們最應該感謝的是給了我們生命的我們的父母。
我們今天帶著一份感恩的心走進著名大學教授莫懷戚先生的家庭,看在看這個普通的家庭里發(fā)生了一件什么樣的事。
二、聽文入境
1、從課文的字里行間,你知道這個家庭發(fā)生怎樣的一件小事,從這件小事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
從課文的字里行間,我知道這個家庭老中幼三代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在散步的路線上發(fā)生了分歧,最后是和諧的解決了,表現(xiàn)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親情。從這件小事你又看到了一個這是一個溫馨、和諧 的家庭。
二、讀文生情
1、請每組推選出一位最有實力的同學進行朗誦之星的評選。
要求:1、感情基調:歡愉而深沉2、語速:中速但有變化(4節(jié)歡快,8節(jié)舒緩)3、重音:需要特別強調的地方、感情深沉的地方讀出重音4、語調:平穩(wěn),不宜過高或過低。
2、真情有約
主持人:同學們,東臺臺“真情有約”欄目又和您見面了。我是主持人沈榮,我們的口號是:用眼睛發(fā)現(xiàn)愛,用心靈感受愛,用真情表達愛。
今天的主題是:親情無價,現(xiàn)場請來的嘉賓是重慶師范大學教授、著名作家莫懷戚一家,他們一家在一個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發(fā)生了一件雖然平常但卻感人的事情,請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一家。
主持人:我想問一下,莫先生工作那么繁忙,怎么想起來要和一家人出去散步的呢?
莫先生:為了讓母親出去散散心,為了一家人出去欣賞春天的美景。
主持人:聽說你們在散步的過程中還發(fā)生了一件事情?莫太太,你能說說嗎。
莫太太:發(fā)生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小組合作,試根據(jù)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撰寫一段訪談錄。
小結:分歧的產生緣于愛,分歧的解決更凝聚了愛。這是溫馨而沉重的家庭責任,這是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美德,這是天地間最感動人心的'和諧之美。其實,和諧并不僅體現(xiàn)在家庭生活中,和諧也是全社會、全人類的理想和追求。
同學們,還記得奧運會的開幕式嗎?開幕式向世人展示了中國的一個漢字:“和”,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這個精彩的設計,感受一下和諧的無窮魅力。
視頻欣賞
一個和字,凝聚了中華民族悠久醇厚的文明精髓,它是億萬家庭和睦生活的寫照,它是中國社會和諧發(fā)展的強音,它是世界人民對和平安定的渴望。
用眼睛發(fā)現(xiàn)愛,用心靈感受愛,用真情表達愛。親愛的觀眾,我們今天的真情有約欄目到此就要結束了,感謝大家的參與。
三、品文悟理
好的文章、好的語言,不僅要讀,還要有所得。同學們,拿出你的語文積累本,把你認為精彩的、你喜愛的語言積累下來,并思考它好在哪兒,作點賞析。
1、生活細節(jié)顯示“人情美”。
友情提示:細節(jié)是指人物細微的舉止行動或細微的情節(jié)。它具有典型意義,如果運用恰當,會耐人尋味。
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母親的時日還長,我伴同母親的時日已短。我說:“走大路”。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
賞析:這兩處細節(jié)描寫,反映了兩代人的具體心態(tài),具體表現(xiàn)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在散步中互敬互愛,感情十分融洽的氣氛,有一種濃濃的人情美。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賞析:這個背母親的細微動作,不只有尊老的含義,也體現(xiàn)出了“我”具有的一種使命感。
2、景物描寫展示“畫面美”。
友情提醒:所謂景物描寫就是環(huán)境描寫中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散文中景物描寫作用就是為所歌詠的對象的特征服務的。其作用。一般可以從以下六種情況判斷:1、是否烘托了人物的心情;2、是否渲染了氣氛;3、是否設置了背景;4、是否烘托了人物形象;5、是否深化了主題;6、是否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賞析:作者從遠到近分別描寫了“新綠”“ 嫩芽”“冬水”這些顯示出新春旺盛生命力的景物。有動有靜,有聲有色,為散步提供了一個十分優(yōu)美的環(huán)境,為后面兒子覺得走小路有意思做了鋪墊,同時也為全文奠下一個禮贊生命的感情基調。
“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水波粼粼的魚塘!
賞析:這是描寫母親所見到的小路遠處景物,照應了上文兒子所說的“小路有意思”。同時又流露出對生活的酷愛,以此為背景襯托出一家人的和睦、溫馨,其樂融融。景美、情美相得益彰。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
賞析:文章結尾再次強調這一段景物描寫,進一步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3、“輕描淡寫”感受“語言美”。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賞析:該句結構大致相同,內容相關、句式對稱,語句形式整齊、連貫,富有形式美和音韻美。
4、敘事起伏體現(xiàn)“結構美”。
1、后來發(fā)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母親的時日還長,我伴同母親的時日已短。我說:“走大路”。
3、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
賞析:文中寫散步,本該照直走下去,而文章卻起了一個波瀾:“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等到“我”出于愛母之心,決定走大路時,事情偏偏又不照“我”的決定發(fā)展,母親要改走小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兩處波瀾不僅使記敘擺脫了平鋪直敘的弊病,而且展示了“我”對母親的摯愛,母親對孫子的親情。
5、深層感悟品味“意境美”。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賞析: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著中年人,肩負著承前啟后的責任,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大詞小用,其實表達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支永不停熄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體現(xiàn)了“我”對生活的一種責任感、使命感。
四、拓展抒情
孟子:老吾老、幼吾幼
“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yǎng)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shù)中國人做得最好。”
。喔
親情流淌
家是黑夜里的北斗,我是在北斗星光引航下的一片孤舟。
家是________ _______, 我是________ _______。
感受生活
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溫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細節(jié)也滲透著濃濃的親情,傳達著深切的關愛。它不僅在莫懷戚的家中,它也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家中,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請你描述溫馨的生活瞬間!
課后寄語:
如果愛是左右手
就該一只遞給孩子,
一只遞給老人;
如果愛是左右手
就該一只遞給朝陽,
一只遞給晚霞;
如果愛是左右手
就該一只遞給早春,
一只遞給晚秋;
如果愛是左右手
就該一只遞給未來,
一只遞給歷史。
散步教學設計14
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目標:識記并積累“熬、霎、粼、分歧”等字詞;感知親情。
2、方法與過程目標: 學習開門見山、細節(jié)描和以小見大、結尾點題的寫法,并讓學生能理解和運用。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細讀品味課文,讓學生從中受到尊老愛幼、真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熏陶,明白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讓學生體驗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品味課文,讓學生明白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體味課文表現(xiàn)的人性美。
2、課堂遷移,學以致用。
難點:理解課文的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教學設想
《散步》一文的題材極其平凡,意蘊卻十分豐富。細讀品味可從中領悟怎樣處理家人關系,才能使一家人和和美美。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在適當之時作必要的點撥、指導,采取自主、合作、討論、探究等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品味課文表現(xiàn)的人性美。針對目前大多數(shù)學生家長在外打工少與家人在一起的實情,教育讓學生以后要更珍惜與家人在一起的每一次機會,處理好家人關系,努力創(chuàng)建一個和美、溫馨的家庭。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 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
(一)學生自己 輕聲朗讀,思考回答下邊問題:
(1)文中寫了一件什么事?有哪些人?
(2)從文中的字里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請給這個家庭以及每個家庭成員一個恰當?shù)脑u價。
( ) 的家庭
( )的我 ( )的母親
( )的妻子 ( )的兒子
(二)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有一個蘋果或一束花,你最想送給哪一個?為什么?
(略)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 看來大家都喜歡這樣的家庭。當然,如此溫馨家庭,是數(shù)不勝數(shù),人們常說,家是愛的港灣,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蘊含著親情的瓊漿,即使是一次極平常的散步,也能讓人體會溫馨的親情。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同走向那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孫三代相親相愛、和和美美……
二、全體朗讀課文,進一步感知內容。
要求:
1、注意字音、停頓、抑揚頓挫,輕重緩意。
讀準下列字音:熬 (ǎo ) 粼(lín) 霎(shà) 咕(gū)
2、就你對文章內容的感知,從你喜愛或理解的.角度,請你給文章擬個副標題并簡述理由嗎?A(親情)B三代C溫馨的家庭 D一家人)……
3、文中的一家四口人,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以下舉學生部分發(fā)言)
喜歡文中“我”,因為他有責任感,孝敬老人……
喜歡文中的“母親”, 雖然自己腿腳不靈便,但她深愛孫子,寧愿受累選擇了大路。
喜歡文中“‘我’的兒子”他聰明,可愛,聽話……
學生討論交流回答后,師生評價。
4請復述課文內容。(略)
三、品讀文段,美點尋蹤。
1、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自己認為寫得最恰當、最生動形象的給人以強烈美感、句段,并從思想內容、文章的自身語言和結構特色等方面說說美在哪。
學生回答后,師生共同評價。
2、提示:寫人的寫景的句段,可從用詞或修辭去欣賞。示范:a文章的開頭美,美在“開門見山”,一開始就是“我們在田野上散步”開頭有詩意的鏡頭。B“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地新綠隨意的鋪著”
3、美點尋蹤:學生找出自己最喜的句子,并說說為何喜歡?
4、學生發(fā)言,然后師生評價。
(以下舉一些學生發(fā)言的例子)
例1:美在那水波粼粼的魚塘,你看……
例2:美在那金色的菜花,你看……
例3:美在那無言的細節(jié),你看: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 ……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這就是愛,這就是責任,這就是尊老愛幼美好家庭,,結尾點明題旨。句式整齊、對稱)
例4: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寫出孩子的活潑、可愛,聰明)
四、問題探究:
1、當散步發(fā)生分歧時我是怎樣處理的?我為什么這樣決定?
(委屈孩子決定走大路,兒子小我可以背他,母親老小路不好 走。)
2、 “我”本來決定走小路,后來為何又走大路?
(走小路應該愛是母親的決定,我尊重母親。這個決定更完美,這才是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
3、文章結尾作者說“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4題目《散步》是從主要事件的角度確定的,請你從另一個角度給本文擬一個標題,并說說你的理由。
五、展開想象 體驗感受
1、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爽快地毫不猶豫地依從兒子走小路,那么母親會怎么想?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當,就會產生家庭矛盾,通過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六、學生質疑,師生共同釋疑(略)
七、比較閱讀,學法實踐。
要求:讀課后“‘研討與練習三’”短文:《三代》,試著實踐學法:
(1)重擬標題;
1、讓學生自讀、思考、自由討論。
2、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在發(fā)言后加以點評、明確。
以下是一些同學的發(fā)言:
如: ①交叉路口 ②一家人 ③感人的畫面 ④責任 ⑤背影 ⑥ 愛……[來源:學.科.網Z.X.X.K]
(注:發(fā)言時可讓學生略解釋重擬此標題的理由,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
(2)品讀文句,美點尋蹤:
學生分組討論,歸納回答::
“位先生一手牽著一個剛會走路模樣的小男孩,一手牽著一個步履蹣跚的年老中風病患者……”,“三個腳步遲緩的背影……”讓我感受到“愛”的溫暖,這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先生”。畫面真美、感人。
“我不怪你,是我自己撞上的……”表現(xiàn)出 那“先生”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3)這兩篇文章,你更喜歡哪一篇?說說你的理由。
(略)
七、教師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感受了兩家祖孫三代那溫馨的親情。我們采用先“閱讀感知內容,再品讀尋蹤美點”的方法學習這兩篇文章,這是我們學習美文的一般方法。希望同學們按這方法去學習美文。
八、布置作業(yè):
附板書設計:
散 步
莫懷戚
背母、背兒
走大路
我 妻子
走小路
走小路
母 親 散步
兒 子
教學反思:因為本文短小,設計教案之時,按照我們讀文的思路,采用問答形式,由“感知 ”而至“品味”,讓學生掌握欣賞美文的基本方法,同時我結合課后的短文《三代》設計了“課堂遷移”,讓學生“現(xiàn)蒸熱賣” 學以致用 。
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只作為參與者、合作者、引導者,課上只作點 撥、指導。在設計問題時我考慮到學生的理 解能力,課上引導多讀文段,盡可能使他們從文中找到答案。結果學生討論發(fā)言較積極,課堂氣氛還比較活躍,達到預期效果。
不足之處:就是“品讀文段,美點尋蹤”之時,可能由于平時認真學習好讀書的學生不很多,加上平時的訓練沒有充 分考慮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 理解和回答的能力,所以發(fā)言的 常是那部分愛學習好讀書的學生。今后在備課、設計教案時,要盡可能考慮到班上的大多數(shù)人,盡力做到既備課又備人,多加強對學生閱讀理解和回答問題能力的訓練。
散步教學設計15
【設計理念】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要求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閃光點,激勵他們自主參與合作、主動發(fā)現(xiàn)探究。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鼓勵他們獨特的思路和想法,以自身的學習體驗自主交流思想、展示成果。學習活動中的質疑問難、探究拓展可以從任何角度進行延伸反思,讓學生在相互合作、交流討論中愉快地獲得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散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牧歌式的情景,文章內容比較淺顯易懂,卻體現(xiàn)了語言美、詩意美、人性美。本文主要在于對學生審美閱讀的啟蒙的訓練,讓學生在閱讀中進入課文,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品味文章語言“舉輕若重”的特點,尋找美點,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之美、對情感意境之美的體驗。
同時,因為語言的學習、情感的體驗遠遠不是一篇課文所能完成的,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希望能把學生的關注點引向更廣闊的空間。其一,是課外閱讀,希望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獲得理性認識,能夠把自己的閱讀積累興趣調動起來;其二,是更廣闊的社會生活,把社會生活作為自己學習的內容。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發(fā)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他們的主動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同時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品質,對生活缺少體驗,對散文知識的了解知之甚少,而且由于受社會上許多不良因素影響和家庭誤導,許多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道德倫理準則。
因此,我通過引導學生去自讀自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學習,通過朗讀、圈畫、質疑、小組討論、比較研究與拓展強化,從中對散文有初步的了解和鑒賞;體會課文濃濃的親情,并從中感悟出正確的家庭倫理道德準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整體感知課文;繼續(xù)練習朗讀和圈點勾畫,積累語言;鍛煉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發(fā)展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抓住關鍵語句精讀課文,自主、合作、探究,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同時借鑒舉輕若重、以小見大的寫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感受文章字里行間的親情與責任感,形成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品味文章語言“舉輕若重”的特點,感受課文濃濃的親情,學習表達生活之美。
【教學難點】
如何組織小組活動,尋找典型詞句,體會文章語言‘舉輕若重’的特點和課文深長的意味,初步學會運用‘舉輕若重’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喚起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受,導入新課
師:相信同學們和我一樣,在生活中曾被許多小事感動過:平平常常的一天,收到了來自遠方朋友的祝福,雖然只有淡淡的一句“你好嗎”;傷心失敗的時候,一位平常不是特別親近的人默默地為你遞上一張紙巾,輕輕地對你說“我們知道你盡力了”。這些雖然都是小事,但總能讓人讀出許多的真情。在生活中,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請大家說說。
請兩至三位同學講述經歷,與大家交流。
師: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莫懷戚的《散步》,看看作者是如何把生活中最細微的小事寫得讓人感動的。(多媒體投影“散步”)
(于細微處見真情。導入既與學生交流情感,亦定下課堂基調。雖未涉及文本,卻已“意在言中”。同時以學生現(xiàn)有的生活積累為學習的前提,可鍛煉學生積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達到教材與生活,作者與讀者情感上的溝通。)
二、誦讀課文,整體感悟
1、朗讀比賽。以班級為單位,大家推選一名代表和老師比賽,借助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秋日思雨》。其他同學從以下三方面給予評判:
、 音準。
、 句逗的停頓。
、 語氣、語調的處理。
2、通過討論,統(tǒng)一意見:本文基調愉快而深沉;語調平穩(wěn),不亦過高或過低;語氣親切,溫和,并含有莊重;語速以中速為主,第四自然段應快些,第六、八自然段應慢些。
根據(jù)討論結果,自由讀課文。思考:本文敘述了一件什么事?初讀課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什么?
師生互動,形成板書。
(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他們的求知欲望,我利用中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以競賽的形式,并且是與老師競賽的形式強化他們的主體意識,那種追求成功的興奮可促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為自己、為集體爭光。同時,通過朗讀,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并不知不覺地神游其中,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對作品的理解中。)
三、師生合作,初步發(fā)現(xiàn)
1、師生共同探討第一、二節(jié):
學習第一節(jié):多媒體投影第一節(jié)“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闭埻瑢W們輕輕地把這句話讀一遍。(生讀第一節(jié))
師:從這樣一句話的表述中,你能讀出作者在寫這句話時含著的情感嗎?自己再輕輕讀一遍。
(冰山只露一角。以猜讀體味作者的創(chuàng)作,學生以最自然的狀態(tài)進入文本的情感世界。)
(不急于讓學生回答,給他們時間再次閱讀。)
(生輕聲讀。紛紛舉手。)
(既讓學生猜想,自然給以一定時間。對開放性的問題,不倉促評價。努力鼓勵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師追問:這樣的內容平常習慣是怎樣表達的?作者這樣選用詞語和選擇句式,你能否發(fā)現(xiàn)什么“特別”之處?
通常習慣的表達有:
⑴ 我們一家四個人在田野上散步。
⑵ 我、母親、妻子和兒子在田野上散步。
……
歸納比較結果:文章選用的句式有強調的意味,突出“我”對母親的尊敬及對一家人的愛,鄭重其事地推出一個鏡頭。
(進一步朗讀并感受課文語言,切入到本課主要目標──語言的探究,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用詞、句式的不同尋常,感受文章濃濃的親情。)
學習第二節(jié):自主發(fā)現(xiàn)句式比較特殊的句子;推選用得巧的詞語,體驗其中蘊含的真情。
句子:她現(xiàn)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詞語:信服
(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會發(fā)現(xiàn)句式與詞語的選用上都有一種“舉輕若重”的感覺,更深入地把握作者把小事情寫得很重,寫得意義不凡。)
2、學生歸納本文語言的主要特點:
作者用心選用句式與詞語,整篇文章給人一種“舉輕若重”的感覺,使一件平常的生活小事顯得那么不同尋常。
(歸納的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它把對具體內容的推敲上升到理性的.規(guī)律性的認識。)
四、自主探究,小組合作
1、小組學習,圈畫交流:
出示要求:在前面學生自己閱讀、發(fā)現(xiàn)的基礎上,圈畫后面幾節(jié)文字中比較特殊的,也就是有舉輕若重感覺的句式與詞語,進一步探究語言。
(小組活動,師生互動。教師適當幫助有疑問的小組,到一定時候教師要提醒小組及時總結,準備交流。這一階段也可以將文章分成幾部分,分別交給不同的學習小組探討,這樣有利于深入推敲每一部分文字。)
2、班級交流,共享發(fā)現(xiàn):
每個小組派代表把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與全班共享,可選擇一個句子或一個詞語。
可能有的句子:
、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這句話從小孩的嘴里出來,顯得特別的天真、可愛,可讓學生仿讀進行品味。)
、 我的母親老了,……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教師可不失時機地問:為什么他們都聽我的?引導學生探討)
⑶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非常普通的景色,在作者的筆下卻是那樣地富有詩意,并且使它與莊重的話題“生命”聯(lián)系在一起,教師可引導學生探討“作者為什么看到這田野美麗的春景會想到生命?”“這與前文寫母親有無聯(lián)系?”等問題。并讓學生動筆仿寫,深入理解語言美。)
、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就是整個世界。
(這是一句有著深刻含義,富有哲理的話,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著中年人肩負著承前啟后的重任,對生活的一種使命感。在探討中,應鼓勵學生對這句話發(fā)表獨特見解。)
(培養(yǎng)學生尋找關鍵語句理解課文主旨的能力,并且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最終挖掘出課文主旨,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探討中穿插朗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白x是吞食、咀嚼,是最簡便同時也是最有效的閱讀方法!暴ぉど蚪濉吨黧w閱讀的實踐形式探析》)
可能有的詞語:
太遲、總算、熬、分歧、責任的重大、委屈、水波粼粼、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仔細
(在探討這些詞語時,主要是要分析這些詞語是如何“舉輕若重”的,是如何把小事看成很大的。教師在交流中適當引導,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思維,如:說母親過冬天,為什么說成“熬”?母親和兒子兩人意見不統(tǒng)一,為什么要用“分歧”這個這么大的詞?我為什么會感到責任的重大?假設文中的“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走小路,母親會怎樣想?為什么我和妻子要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仔細地背呢?等等。這些都是開放性的問題,教師要尊重學生,鼓勵他們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同時要滲透情感教育,教學生做人的道理。)
(分享學生的發(fā)現(xiàn)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信心與興趣,把學習的樂趣、發(fā)現(xiàn)的樂趣還給學生。教學目標的真正達成在于學生自主的發(fā)現(xiàn)與交流中。語文教學不僅要注意語言、情感,也要教學生做人的道理。語文托起的,是一個大寫的“人”。)
五、拓展:強化發(fā)現(xiàn)
1、與作者原文比較,推進研究:
文章選進教材時刪了三處文字,出示這三句話,討論編者刪改的意圖,并且評價刪改的效果。
括號內為原文刪去的三句話:
⑴ 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將到的時候死去了)但是春天總算來了。
、 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領袖在嚴重關頭時那樣)。
、 我決定委屈兒子了,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伴同母親的時日已短)。
(教學中,討論編者的刪改意圖相對于初一的學生有一定難度,可以先請學生評價刪改的效果,再揣摩編者的意圖。)
(教師根據(jù)學習情況決定是學生個體獨立思考還是小組討論交流。教師盡量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養(yǎng)成平等審視的意識,作者、編者與我們是同等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與發(fā)現(xiàn),都可以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放任思維的潮流!扒曳哦霹N林中啼”,只要合理、能說得通就可以。)
2、調用積累,向課外拓展:
舉輕若重的語言能把小事情寫得莊重、意義不凡,有些能使文章變得輕松幽默,在生活中或者閱讀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例子,如“扛著一支鉛筆”。你能否也運用“舉輕若重”的寫法,寫幾句話,描述生活中感受到的親情?
學生先小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讀與寫結合,同時也希望把學生的關注點引向更廣闊的空間。學語文,更應該用語文。用中才會思學,學也才會其樂無窮。)
六、比較:驗證發(fā)現(xiàn)
速讀課后短文《三代》,和《散步》進行比較閱讀。
《三代》與《散步》相比較,哪個故事更感動你?說說你的理由。
(提示:可從情節(jié)、主旨、寫法和語言等方面任選一個角度)
(比較是研究性學習經常用到的方法,《散步》與《三代》的主題相近,又有差異,情節(jié)差別較大,語言風格也就各有千秋,這兩篇文章作為一組教學材料,比較它們的語言風格,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角度。閱讀是個性化行為,“感動”這種情感更是個性化的,說《散步》更感動人,可以;說《三代》更感動人,也可以,能言之成理就好。當然,教學中不要趕進度,來不及1課時完成,可以把這一項任務放在課后,作為一次研究性的作業(yè),向課外拓展,深入探究。)
七、反思與小結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
(由同學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與啟示。)
2、總結:《散步》是一篇秀美雋永、蘊藉豐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頌歌。它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悅而高尚的旅行。我們學習這篇文章,就是想讓我們珍愛親情,珍愛生命!最后我們一起唱首歌,來感受這人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教師放歌曲《;丶铱纯础罚瑢W生齊唱。
(這處空白點的設計,不僅使學生在回味中對本節(jié)課鞏固了認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后,以大家齊唱《常回家看看》來結課,再次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八、作業(yè)布置
1、老師的建議:大家把文章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讀,也許會有更多的收獲。
(與父母共讀,亦是多角度閱讀的一種形式。也是孩子與成人的一種交流。)
2、觀察自己的生活,想一想是否真的有許多值得一寫的“生活細節(jié)”?展現(xiàn)語言魅力,描繪生活之美。
(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關注生活,品味生活。實踐是最好的學習途徑,讀與寫的有機結合會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散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散步》教學設計01-25
散步教學設計02-09
散步教學設計05-19
《散步》優(yōu)秀教學設計10-22
《散步》教學設計范文04-08
《散步》的教學設計范文04-09
有關《散步》教學設計04-09
《散步》教學設計15篇01-25
《散步》教學設計(14篇)04-09
散步教學設計14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