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教學設計(通用9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jié)合具有溝通作用。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針》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針》教學設計 篇1
一、故事引入,初識文意
1.談話導入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精衛(wèi)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等幾篇文言文,知道了學習文言文主要用各種讀得方法:(課件出示:1、斷句讀;2、結(jié)合注釋理解讀;3、品讀感悟讀。)我們今天繼續(xù)用這種讀的方式來學習《文言文二則》中的第二則《鐵杵成針》,你知道這個故事是講了關于誰的故事嗎?(出示課件,簡介李白)
2.引伸學習:
李白小時候《鐵杵成針》的故事我們都知道,現(xiàn)在,故事濃成了很短的文言文,讓我們一起穿越到李白的幼年時代,看看你能不能準確地借助注釋,理解課文中每句話的含義呢?
二、斷句朗讀,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1.(課件出示原文)首先,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讀出停頓,用鉛筆在課文中用“/”劃出朗讀節(jié)奏。并用小窗發(fā)語音。(檢查糾正讀音。注意“還”的讀音。)
2、課件出示斷句,學生對照。
3、誰來讀讀試試?(指名朗讀,把握節(jié)奏)。讀文言文,有標點符號的地方要讀出停頓;沒有標點符號的,根據(jù)意思也需要適當讀出停頓,這樣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
4、請同學們再讀一遍課文。發(fā)語音。
5、我們接力來讀讀試試吧?看誰讀音準確,讀得流利,朗讀過程中注意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設計意圖: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降低學生理解文言文的難度,同時,故事內(nèi)容就是文言文的基本大意,這樣,也有助于學生借助注釋,借助故事內(nèi)容,理解文言文的內(nèi)容,達成本課的訓練目標。借助注釋,理解內(nèi)容。】
三、借助注釋,理解課文
1.文章的節(jié)奏感讀好了,下面請你借助注釋讀一讀,看看能理解課文嗎?
2.請同學們小組群內(nèi)互相交流一下,看看你從文中理解了什么?有什么地方不理解?(可以說文章的出處,或者詞語的意思)小窗發(fā)語音到群交流。
3.活動檢測自學效果。
活動1.下面老師出一個詞,你會解釋嗎?(出示課件詞語解釋,提問:你是怎樣知道它的意思?借以總結(jié)理解文言文詞語方法:借助注釋;組成詞語;借助經(jīng)驗)
活動2、你能理解這句的意思嗎?發(fā)語音解釋一下吧?(課件出示句子)
活動3.下面請大家互相考核,一人讀原文,請另外一個人說出自己的理解。
預設
鐵杵:用來搗米或者搗衣的鐵棒。大家看圖片,“杵”,本來是舂米或者搗衣的鐵棒,要把它磨成縫衣服的針,得需要多長時間?多大的耐心啊,作者正是借用此意,來激勵人們做事情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是:這,它和現(xiàn)代文中的“是”意思一樣嗎?你是怎樣理解的這個詞?
方:正在,也和現(xiàn)代文意思有較大差別。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動。
感:被感動。
媼:婦女的統(tǒng)稱,這個我們在第一課《清平樂.村居》一文學過。我們可以借助經(jīng)驗理解
棄:放棄(從“棄”字你讀出了什么?引導學生理解李白不能堅持學習的做法)
卒業(yè):完成學業(yè)。指導書寫“卒”
4.通過這的故事,我們可以提煉一個詞語:鐵杵成針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學習、活動檢測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文言文的興趣,同時積素詞語,溶實本課朗讀課文,表達感悟!
四、指導朗讀,加深感悟
1.請大家再次帶著感悟去朗讀課文,你從中讀出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道理)
2.誰來朗讀一下?大家評一評,他讀的`怎樣?
3.你還想試試嗎?(展示朗讀。)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意,通過朗讀表達文意,同時積累語言關聯(lián)文本,拓展提升。】
五、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1.談話引入:像“鐵杵成針”這樣告訴我們要刻苦學習、持之以恒的故事還有很多,下面,我們再看篇《司馬光好學》這則文言文故事,用我們學到的閱讀文言文的方法:1、斷句讀;2結(jié)合注釋理解讀;3、品讀感悟讀,自己讀明白這則文言文。
司馬光好學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倩迹簱。
、谌簦喝纭
、塾蜗ⅲ和嫠P菹ⅰ
、苠剩褐,到。
、荼墩b:“倍”通“背”,“背誦”的意思
⑥乃:才。
、邍L:曾經(jīng)。
、嗷颍河袝r
、嵩仯阂髟仭
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及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jīng)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馬光卻)獨自苦讀,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由于)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生不忘。司馬光曾經(jīng)說:“讀書不能不背誦,有時在騎馬走路的時候,有時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所收獲就多了!”
六、分層布置作業(yè)
A.讀熟課文《鐵杵成針》,并將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B.詩仙“李白”一生詩作頗豐,請搜集其中一首,進行詩配畫。
《針》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鐵棒磨成針的道理,懂得不論做什么事,只要有決心,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做好。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認識止字旁,能讀準多音字“朝”的字音,理解“鐵棒、詩人、困難、進步、更加、功夫、不論、決心、從此、刻苦”等詞語的意思。
3、能仿照“誰正在什么地方趕什么”的例句,把句子寫完整。
4、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重點:
理解第二段中的兩句話:“只要功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決心,肯下肯下苦功夫!
難點:
這篇課文要求理解的詞語較抽象,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教師應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指導學生感知詞義,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啟發(fā)學生理解詞義。
教學準備:
CAI、生字卡片、一根鐵棒、一根針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感知大意,理解課題的意思。
2、學習、理解第1、7自然段,教學生字:鐵、棒、磨、針、詩、困。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實物:針、鐵棒。問:這是什么?說說針和鐵棒的樣子。
2、問:很粗的鐵棒能磨成針嗎?
3、揭示課題2鐵棒磨成針讀題,題目里的生字想個辦法記住它。
教學:鐵:金字旁,為什么用金字旁?與“秩”比較。
棒:書空右邊的“奉”,組詞。與“捧“比較。
磨:半包圍結(jié)構(gòu),廣字旁,書空。
針:與“葉”比較,為什么也是金字旁?
二、自學課文,了解大意。
1、鐵棒到底能不能磨成針呢?請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課文共有幾段?講了誰,什么時候的故事?教師指名分段讀課文。評價。
正音:詩、更、決、此
3、卡片認讀字詞。
4、訓練朗讀句子a、能!一定能!只要功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
b、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決心,肯下苦功夫。
5、說說課文講了李白小時侯的什么故事。
三、學習第1段。
1、看文中插圖,圖中的少年是誰?找到書上寫李白的一段讀一讀。
2、指名讀。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學習后你知道了那些事情?
3、學生匯報,教師隨機指導。
理解“大詩人、唐朝”了解多音字“朝”的不同讀音和意思。朝:朝霞zhao(早上),唐朝chao(朝代)。唐朝是我國古代的一個朝代,距今1000多年,唐朝除了許多著名的詩人,李白就是其中以為著名的詩人。“詩人”是指專門寫詩,并有一定成就的人。為什么用個“大”呢?
教學:唐:半包圍結(jié)構(gòu),書空里面的筆順。共10畫。
詩:用換偏旁的方法記,與“持、等”比較。
指名讀第二句。問:這里的“他”是指誰?“讀書進步不快”指什么?文書們李白讀書進步不快?理解“貪玩、困難!
教學:困,用“捆”來記。[你在學習中,遇到過什么困難?你是怎樣對待的?
4、讀第1自然段。小結(jié):李白小時侯是一個不努力學習的孩子。他后來改正了嗎?你是從哪一段知道的'?
這部分可以放到第二課時去
四、學習第7段。
1、齊讀第7段,李白怎么會成為有名的大詩人?他回怎么刻苦學習?
2、認讀“從此”,李白是從什么事情中明白要刻苦學習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學。
五、作業(yè)指導。
1、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指導“棒、磨、詩”,然后學生抄寫生字。
2、自由讀課文。(機動)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上節(jié)課學過的字詞,學習理解2-6段,重點理解“只要功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的道理。
2、學習生字:更、加、功、夫,認真書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卡片認讀生字。
2、比一比,再組詞。
因x工x比x輪x
困x功x此x論x
3、說說李白小時侯不同的表現(xiàn),他是從什么事中明白應該刻苦學習的呢?
二、學習2-6段。[改為學習2-7段]
1、自由讀2-6段,劃出李白和老大娘說的話。
2、指名分角色讀李白和老大娘的話。
問:課文中兩次出現(xiàn)“奇怪”,覺得奇怪的是誰?他為什么覺得奇怪?
A、看到老大娘在磨鐵棒,不知道為什么。(疑惑)
B、聽說老大娘要用鐵棒做針。(不可思議,不可能。)
3、用奇怪的語氣讀一讀李白的問話。
自由讀,試讀,指名讀,齊讀。
4、老大娘是再怎么回答的呢?
為什么老大娘說了“能”后,還要說“一定能”,而且用了兩個感嘆號?引讀“只要功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什么是“功夫深”?
用干脆、堅決的語氣讀第5段。
教學:更:去偏旁記,與“便”比較。
加:組詞。
功:力字旁,工的橫改成提。
夫:編順口溜。
5、聽了老大娘的話,李白明白了什么道理?找到讀讀第6段。[指導朗讀]
指名回答,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請學生釋疑。
教學:論:換偏旁記,與“輪”比較,組詞。
此:認識止字旁,書空筆順。
6、從此以后,李白怎樣?以讀代講。
“從此”到底是從什么時候起?
三、分角色讀課文。
1、自由讀準備。
2、男女分角色讀李白和老大娘的對話。
3、選擇喜歡的角色讀讀。
四、作業(yè)指導。
1、教師在田字格里示范寫“更、功、此”,學生寫3個。
2、完成《課堂作業(yè)》的第4題。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了鐵棒磨成針的故事后,懂得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決心,肯下苦功夫,事情就會做好,學習也會進步。
3、能用“誰看見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寫一句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卡片認讀詞語。
2、完成課作第2題。
a、李白是我國唐朝(chaozhao)的一位大詩人。
b、春天,樹上開滿了桃花,遠遠望去像一片火紅的朝霞(chaozhao)。
《針》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蹦苷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苍诶首x中學會停頓,初步掌握誦讀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忱斫獠糠治难宰衷~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的精致與典雅。
教學重點:
選擇自己喜歡的誦讀方式,反復誦讀,熟讀成誦。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引新
、崩畎自姼瑁荣愓b讀。
同學們,大詩人李白的詩,大家背了不少吧,你最喜歡哪一首,背給大家聽一聽。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與李白有著的小古文,請看課題。
。≒PT出示:17、鐵杵磨針)
、步沂菊n題,理解鐵杵。
⑴讀一讀
指名讀,讀后評議。
。ㄗx得很正確,很流利,可是中間無停無頓。跟老師來讀——鐵杵/磨針,這樣來讀,有什么感覺?對,有了節(jié)奏,感覺很有味道,別人聽了,會認為你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撇乱徊
看看部首,“杵”可能是什么意思?那么“鐵杵”呢?
。ɡ斫鉂h字,要看偏旁部首,看“杵”字,是木字旁,就要猜這個字與木有關,“杵”是什么呢?是木頭,是木棒?對,是一頭粗一頭細的木棒。那么“鐵杵”呢?
、强匆豢
請看圖片,這就是鐵杵,一頭粗一頭細的圓鐵棒,要把它磨成一根針,不容易啊。文中寫了誰要把鐵杵磨成針呢?我們來看課文。
二、初讀文本
、背鍪疚谋荆瑯撕猛nD。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ǎo)/方/磨鐵杵,問之,曰(yuē):“欲作針。”白/笑其拙(zhuō)。老嫗(yù)曰:“功到/自然成耳!碧/感其意,還(huán)/卒(zú)業(yè)。
、矊W生自讀,讀準字音。
⒊教師引領,慢慢誦讀。
。ㄖ攸c指導讀好下面兩句話:
相同語句,不同斷句。
在/眉州象耳山下
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
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
、礃顺鐾nD,自由朗讀。
、低换プx,互幫互輔。
三、檢查自讀
、弊x讀詞語,重點正音。
、攀驹~語
⑵教師領讀,讀出節(jié)奏,讀得連貫。
、菍W生齊讀,讀得整齊,讀得響亮。
、部纯床渴,猜猜字義。
老媼老嫗
。ǹ础皨嫛薄皨灐钡牟渴,跟“女”有關,聯(lián)系前面的“老”,可以想到“老媼”“老嫗”指的'就是老奶奶或老婆婆。
⒊指名朗讀,糾正斷句。
。ㄖ该首x全文,重點糾正斷句。)
⒋學生齊誦,誦得整齊。
五、細讀感悟
、庇^察字形,說說“曰”字。
、耪乙徽遥霸弧弊衷谖闹谐霈F(xiàn)了幾次?讀一讀帶有“曰”字的語句。
、坡(lián)系文中語句,觀察“曰”字字形,說說“曰”的意思。
(外框是個口字,里面一橫代表舌頭,表示舌頭在動,在說話,所以“曰”就是說的意思。)
、亲x一讀帶有“曰”的語句。
、踩宋锓Q呼,不斷變幻。
、盼闹惺窃鯓臃Q呼李白的?找一找。
。ɡ钐装滋祝
⑵辯一辯:為什么不都稱呼李太白?這樣稱呼有什么好處?
(避免重復,表達更簡潔。)
⑶讀一讀帶有上面人稱的語句。
、陈(lián)系語句,說說“其”字。
⑴出示句子:
白笑其拙。
太白感其意。
、谱h一議:李白笑誰笨拙?太白感受到了誰話中的意思?
。ɡ蠇、老嫗,所以,“其”在這里指老嫗、老媼。)
、亲x一讀帶有“其”字的語句。
⒋聽聽故事,組組詞語。
、沤處熤v述。
在眉州這個地方有一座山,山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象耳山。山下有一條小溪,小溪叫磨針溪。磨針溪這外名字是怎么來的呢?世間傳說,大詩人李白曾經(jīng)在這座山中讀書……
聽出來了嗎?這里的“世”就是?對,世間、世上;“傳”呢?對,傳說。你們發(fā)現(xiàn)了吧,古文中的一個字,如果用現(xiàn)代的話來說,就是一個詞。你們來看看,“過小溪”的“過”,組個詞,“路過”可以,“經(jīng)過”也很好,“躍過”,也可以,“趟過”,這個詞最好了;“笑其拙”的“拙”呢?笨拙;功到自然成,功?功夫;成?成功。古時一個字,現(xiàn)在一個詞,所以說古文語言簡潔、凝練。)
、嫡{(diào)調(diào)順序,感受句式。
、趴,下面這三句話,讀一讀,說一說,意思相同嗎?表達的順序有什么變化?
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
世傳李太白山中讀書
世傳李太白在山中讀書
。ㄒ馑家粯,可是表達的順序不一樣,第一句強調(diào)的是“山中”,第二句強調(diào)的是“讀書”,第三句多了一個字,是現(xiàn)在的說法,感覺是大白話,語言不簡練了。)
、谱x一讀書中的語句
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
⒍猜猜“之”字,一字一句。
、胖,指的是問誰,問什么?
。ɡ掀牌牛隳ヨF杵做什么?
之=問誰?問什么?
老婆婆,你磨鐵杵做什么?
、谱x一讀帶有“之”字的語句。
六、變幻朗讀
、弊兂稍姼瑁有涯。
磨針溪,
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
未成,
棄去。
過小溪,
逢老媼
方/磨鐵杵,
問之,曰:
“欲作針!
白/笑其拙。
老嫗曰:
“功到/自然成耳!
太白/感其意,
還/卒業(yè)。
⒉打著節(jié)拍,開心誦讀。
、虫告傅纴,如講故事。
⑴教師講述:磨針溪呀,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哪,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嗨……就這樣,娓娓道來,誰來接著講?
、茖W生講述,講后評議。
。ㄒ粋故事大王誕生了,一個未來的會講故事的爸爸誕生了……)
、匆謸P頓挫,像說評書。
。ń處熞I,一句一句說評書。
話說,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
、到處熞髡b,音韻悠悠。
。ㄟ@篇小古文,語言凝練,語句像詩一樣,不但可以讀,而且還可以唱。如果有古琴來伴奏,那就更好了,你聽——(教師吟誦)
、犊偨Y(jié)歸納,提煉方法。
一篇小古文,可以慢讀,可以打著節(jié)拍讀,可以講述,可以說評書,還可以唱上一曲,手舞足蹈,形式多樣,讀得開心,讀得陶醉!
七、嘗試背誦
⒈看著填空,嘗試背誦。
、懦鍪緝(nèi)容。
磨針溪,在。世傳,未成。過,逢老媼,問之,曰:“!卑住@蠇炘唬骸。”太白。
、谱杂杀痴b。
、矘酚谡故荆襾肀痴b。
⒊眉飛色舞,齊聲背誦。
八、拓展延伸
、背鍪局V語,大家誦讀。
這個故事,可以濃縮成兩句諺語,看:
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仓该首x,
、除R聲誦讀。
九、課堂小結(jié)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篇小古文,初步學會了如何斷句,如何理解字詞,如何開開心心地誦讀,俗話說,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愿大家多多誦讀小古文,喜歡上小古文!下課。
《針》教學設計 篇4
設計意圖:
孩子們常常對黑板上不小心噼噼啪啪掉落在地的磁鐵,爭先恐后去搶著撿。在休息時間,總有好動的孩子仰著腦袋,擺弄著紅紅綠綠塑料殼的磁鐵,她們把磁鐵左貼貼、右貼貼、上貼貼、下貼貼,總之玩的樂此不疲。我想起了新《綱要》中提出:科學教育就是要貼近幼兒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而現(xiàn)在這小小的磁鐵,竟引起了孩子們這么大的興趣,何況這種現(xiàn)象在平時的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例如媽媽錢包中的磁鐵、家里冰箱門上的磁鐵等等。本次活動就是為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在活動中學會探索和發(fā)現(xiàn),并嘗試解決問題。
活動目標:
1、在每一次取針中,有新的發(fā)現(xiàn)。
2、知道磁鐵能夠又快又好地吸住鐵制物品。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能友好地與同伴合作。
活動重點:
在嘗試用各種方法米中取針中,知道磁鐵是最好的方法。
活動難點:
能在每一次實驗中得到新的發(fā)現(xiàn),并能簡單的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知道不同材料它們具有的特性。
物質(zhì)準備:
1、磁鐵人手一塊;回形針若干;每桌一盤米。
2、木塊,鐵夾子,鐵盒子、塑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嘗試用各種方法取針(第一次操作)
1、出示放有回形針的一盤米
。1)廚房的阿姨淘米時,碰到了一個難題,不知道被哪個調(diào)皮的孩子放了好多的回形針,她要請小朋友幫她想想辦法,怎么樣才能把回形針從米里取出來?
2、嘗試用各種方法取針
(1)“小朋友想的方法真多,接下來就用你們自己想的辦法把回形針從米里取出來,放在白盒子里。剛才你們說的工具每張桌子也放了一份。
。2)、交代操作要求
、賿鰜淼尼樢旁谧约好媲暗陌缀袃(nèi)。
、谟霉ぞ叩臅r候,每試一次,就用一樣工具,用完后將工具都放回蘿筐內(nèi)。
、勐牭叫♀徛,將手中的工具送回籮筐里,白盒里的針不動,然后坐回到位置上。
3、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進行探索操作,老師觀察幼兒的.探索情況。
4、交流探索結(jié)果。
(1)教師發(fā)出信號組織幼兒回到座位上,請幼兒將手中的工具送回籮筐里。
。2)提問、討論:你是怎樣把回形針取出來的?
二、嘗試用最好的方法取針(第二次操作)
1、交流、討論:大家用了許多方法把回形針米里取出來,但是用哪種方法能夠又快又好的把針從米里都取出來呢?
2、請四名幼兒分別將四樣工具進行比賽,哪種工具吸得多,誰就是最好用的工具。
3、展示交流結(jié)果
“說一說,這四樣工具哪樣取得最多。
得出結(jié)論:磁鐵能夠又快又好的將針從米里取出來。
三、用磁鐵取針(完成任務)
請幼兒嘗試都用磁鐵取針
四、生活中能夠被磁鐵吸住的物品(第三次操作)
1、“剛才我們知道磁鐵能夠又快又好地吸回形針,磁鐵還會吸什么呢?老師又給你們帶來
了一盤放著各種各樣寶貝的籮筐,待會兒你們用磁鐵試一試,籮筐里的哪些寶貝能被磁
鐵吸住?想一想它們?yōu)槭裁磿淮盆F吸住?
2、幼兒用磁鐵進行探索操作,老師觀察幼兒的探索情況。
3、交流、總結(jié)探索結(jié)果。
4、提問:
、僬f一說,你的磁鐵都把什么寶貝吸住了?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驗證試驗。
、跒槭裁创盆F能夠吸住這些寶貝,想一想能夠被磁鐵吸住的寶貝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總結(jié):磁鐵能夠吸鐵做的東西。
經(jīng)驗遷移:我們可以利用磁鐵吸鐵的現(xiàn)象做一個好玩的玩具。(用磁鐵在鐵板的下面控制紙板上的小人走迷宮或跳舞、輪船航行等(小人、紙船里面都藏有回形針)。
反思:
1、為了使每位幼兒都能夠動手操作,我準備了平時比較常見的操作材料,同時,針對小班幼兒比較好玩,注意力容易分散這一特征。活動中,操作材料是一步步分層次投放。這樣,不僅能集中幼兒的注意力,還能激發(fā)他們不斷探索的興趣,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活動有待改進的地方:由于是小班,幼兒規(guī)則意識不是很強,所以每次操作中,部分幼兒對交代的任務、目的不夠明確。在每一次的操作,對于能力弱的幼兒,沒有進行適時的引導和等待。在活動中,是小班孩子的緣故,很多孩子都是|“自玩自”,與同伴間的交流合作幾乎沒有,這在以后類似活動中,需要改進的。
《針》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故事中的生字新詞,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
2.學習成語故事《鐵杵成針》,理解成語的意思,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談談自己的理解。
3.能用自己的話復述成語故事。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成語故事《鐵杵成針》,理解成語的表面意思,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談談自己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1.師: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產(chǎn)生了大量的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后來人們把這些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加以錘煉,便形成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成語。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下中華語言文化的精華,背誦下我們積累的成語。)
2.學生起頭,背誦成語接龍。(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還會積累更多的成語,希望同學們繼續(xù)保持這種學習精神。)
3.導入:成語是我國語言文化的`精華,它們有的莊重嚴肅,有的機智幽默,而且大多數(shù)的成語背后都有一個生動的故事。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韨有趣的成語故事,大家想不想看?這個成語故事的名字叫做“鐵杵成針”。(板書課題:鐵杵成針)不過,老師有個要求,希望同學們能帶著這些問題認真去觀看。
4.出示閱讀提示,指名讀要求
(二)學習成語“鐵杵成針”
1.欣賞故事。
2.小組討論交流。
師:故事我們已經(jīng)看完了,下面就請同學們結(jié)合學習提示和故事內(nèi)容,把你的發(fā)現(xiàn)和你小組內(nèi)同學說一說。
3.匯報
(1)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2)李白在學習上遇到了什么困難?后來又是什么事情使他改變了對學習的態(tài)度?你對他了解嗎?(指名背李白的詩,出示介紹李白資料的課件)
。3)現(xiàn)在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鐵杵成針”這則成語的意思?鐵杵是什么意思?
生說后,觀看課件,板書成語意思:將鐵杵磨成細針,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就必有成果。學生齊讀)誰能用鐵杵成針說句話?
。4)看了這個故事,你最想說些什么?
師:只要同學們堅持學成語,日積月累,就會掌握很多詞條,你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會不斷提高,這就好比鐵杵成針。
。ㄈ┍硌蓁F杵成針(李白這些成績的得來跟他的勤奮好學是分不開的,然而,鐵杵成針這件事對他后期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演一演鐵杵成針這個故事。
1.小組內(nèi)先分工排練。
2.全班匯報。
。ㄋ模拌F杵成針”告訴我們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誰能講一講你自己所熟悉的成語故事。
(五)練習題
1.看圖猜成語,說意思。
2.成語計算題。
(六)總結(jié)
師:李白被人們稱為“詩仙”,是個很有才華的偉大詩人,但是連這么有才華的人都需要刻苦地學習,那么普通人不就更需要努力了嗎?因此同學們,無論我們的才華、天資如何,都應該努力學習,無論做什么事都應該持之以恒,這樣才能成功呀!
《針》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讀“恭勤”等4個生字,會寫“囊螢”等9個生字,正確讀寫“囊螢夜讀恭勤不倦博學多通”等詞語。
2.能根據(jù)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nèi)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從人物的語言、動作描寫中,感受人物的品質(zhì)。
4.理解重點詞句,領悟文中所講的道理。
5.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激發(fā)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從人物的語言、動作描寫中,感受人物的品質(zhì)。
教學難點
能參考注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囊螢夜讀》,認讀“恭、勤、焉”3個字,會寫“囊螢”等7個字。
2.結(jié)合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3.探究學習,體會其中的道理。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談話交流,導入課題。
1.同學們,《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聽說過嗎?【課件出示2:圖文】匡衡勤奮好學,可是家境貧寒,晚上想讀書而無燭照明。鄰居家倒是每到夜晚,總燭光明亮,可惜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辦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鄰舍的那堵墻壁鑿開一個洞以引鄰居家的燭光來讀書。
古時候,還有一位熱愛讀書的人,他是晉代車胤,因為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
2.這個故事就是《囊螢夜讀》,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這個小故事。(板書:囊螢夜讀)
學生齊讀課題。
3.這是一篇文言文。千古傳誦,流傳至今。
4.補充文言文知識:文言文人們通常說古文。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我國古代有著燦爛的文化,有著浩如煙海的文學藝術瑰寶,他們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記載下來的。我們要去傳承民族的瑰寶,就要學好文言文!菊n件出示3】
二、讀通讀順,感知課文。
1.試讀,說說讀后的感受。自己解決生字:【課件出示4】
囊、螢、恭、勤、博、貧、焉
2.自由、大聲讀課文,至少讀三遍,有生字的地方,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1)注意讀準前鼻音“勤貧焉”,后鼻音“囊螢恭”。
。2)指導書寫!菊n件出示5】
重點指導“囊勤焉”。
“囊”上中下結(jié)構(gòu),筆畫較多,寫的時候要注意寫扁一些,注意筆畫的穿插避讓。
“勤”左右結(jié)構(gòu),注意左邊的部分,下面是兩橫一提。
“焉”上面是個“正”,下面的部分不是“與”。注意把字寫得扁一些。
3.讀通順了嗎?讀流利了嗎?但是古文的朗讀和現(xiàn)代文不同,要讀出節(jié)奏。再次朗讀課文,這次要求讀得有節(jié)奏。
4.教師范讀,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味。學生拿筆劃分節(jié)奏。
5.學生再次自由朗讀課文。
6.點名讀,齊讀。
三、理解文本,探究交流。
1.真是讀得越來越有滋味,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嗎?
先來看一看詞語的意思:【課件出示6】
囊螢:用袋子裝螢火蟲。囊:文中作動詞用,意思是“用袋子裝”。
胤恭勤不倦:晉朝人車胤肅敬勤勉而不知疲倦。恭:肅敬的意思。
練囊:用白色絹子做袋。練:白絹,文中作動詞用,意思是“用白絹做”。
以夜繼日:夜晚接著白天(學習)。
2.從以上詞語的解釋中,理解了詞語,找出文中描寫車胤動作的詞語,從這些動詞中,你體會到車胤什么品質(zhì)?
預設:表示動作的`詞語是“囊螢(用袋子裝)”和“練囊(用白絹做)”。【課件出示7】
預設:從“囊螢(用袋子裝)”和“練囊(用白絹做)”中,我體會到車胤刻苦努力,沒有條件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的精神。
3.當我們深入課文的時候,會對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讀讀課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讀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同學交流。
4.預設交流【課件出示8】
(1)我讀懂了“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這句話告訴我們晉朝人車胤謹慎勤勞而不知疲倦,知識廣博,學問精通。
。ò鍟很囏罚褐斏髑趧诙恢>耄
(2)我讀懂了“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夏天的夜晚,(車胤)就用白絹做成(透光)的袋子,裝幾十個螢火蟲照著書本,夜以繼日地學習著。
(板書:囊螢夜讀夜以繼日)
5.同學們,你還讀懂了什么?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菊n件出示9】
。1)我覺得車胤真的很聰明,遇到困難很好地解決困難。
(2)我讀懂了車胤家里非常貧窮,沒有讀書的條件,但是車胤絕不放棄,努力給自己創(chuàng)造條件。
。3)我們這些有條件讀書的人,應該珍惜讀書的機會,好好學習。
四、讀寫訓練,朗讀全文
1.師:課文雖然很短,但寫出了一個動人的故事。讀了這個故事,你感動嗎?將你此刻內(nèi)心的想法寫出來。(學生動筆寫感受。然后交流。)
2.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朗讀課文。(生齊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鐵杵成針》,認讀“卒”,會寫“逢卒”2個字。
2.結(jié)合注釋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3.學習養(yǎng)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談話: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第一則文言文《囊螢夜讀》,了解了關于“熱愛讀書”的一段佳話。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二則文言文《鐵杵成針》。(板書課題:鐵杵成針)齊讀課題。
2.釋題:“鐵杵”是什么意思?“鐵杵成針”又是什么意思呢?(“鐵杵”,是“用來舂米或搗衣的鐵棒”的意思!拌F杵成針”就是把鐵棒磨成繡花針的意思。
【課件出示13】
李太白就是唐代詩人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謫仙人”。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成,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3.引導學生就課題質(zhì)疑,及時歸納整理并出示:【課件出示14】
(1)是誰把鐵棒磨成針?
(2)為什么把鐵棒磨成針?
。3)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4.課前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誰能給大家講一講《鐵杵成針》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讀通句子
1.初讀課文,學習字詞!境鍪菊n件15】
自由讀文,有生字的地方,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1)注意讀準平舌音“卒”,后鼻音“逢”。
。2)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逢卒”。
“逢”半包圍結(jié)構(gòu),先寫辶上面的部分。:辶書寫順序:點橫折折撇捺。
“卒”獨體字結(jié)構(gòu),注意下面的橫寫得長一些,基本壓在橫中線上,豎壓住豎中線。
2.教師范讀課文,努力做到讀得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最好能背誦)。從而感染學生,激發(fā)其誦讀興趣。
3.讀后學生評價,【出示課件16】及時歸納出朗讀文言文的要點:一是讀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頓要得當。老師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頓符號,可以對學生朗讀有所幫助。
4.學生模仿教師自由練讀,讀通讀順為止。(教師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反復朗讀)
5.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正誤。
6.教師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如指名讀、賽讀、齊讀等,直到讀熟為止。
三、精讀課文,理解文意
1.學生對照文后注釋,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遇有困難教師及時幫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釋惑,合作學習,討論每句話的意思,也可向教師請教。教師及時就文中比較難理解的詞句進行指導:如“棄”是“放棄”的意思,“之”在文中指“老婆婆”;“還”是回去,到學校去的意思。
3.學生對照注釋,講解自己對文中語句的理解,教師及時講解學生理解中的難點。
4.同桌互相講說故事內(nèi)容。
出示課文大意:【出示課件17】
磨針溪,坐落在象耳山下。傳說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學業(yè),就放棄學習離開了。他路過一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在磨鐵棒,問她在干什么,老婦人說:“我想把它磨成針!崩畎妆凰木窀袆樱突厝ネ瓿蓪W業(yè)。
。ò鍟豪钐追艞墝W業(yè)老婆婆鐵杵成針)
四、聯(lián)系生活,深化認識
1.請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體會。【出示課件18】
(要把鐵杵磨成細針,需要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們擁有這樣的精神,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2.你能聯(lián)系實際說一說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學習中的經(jīng)歷充分發(fā)言,認識到不能輕言放棄,要堅持就會成功。)(板書:不輕言放棄,堅持就會成功)
3.“鐵杵磨針”帶給我們什么啟示?【出示課件19】
。1)只要堅持不懈,就算是鐵杵也能磨成針。
。2)一個人,認準了一個目標,只要堅持不懈,就可以創(chuàng)出佳績。
。3)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
。4)如果有了目標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xiàn)我們的目標。
。5)要把鐵杵磨成細針,需要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們擁有這樣的精神,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6)無論做什么事請,只要有恒心,就一定會成功,因為功夫不負有心人。重視生活細節(jié),那將影響你的一生,請牢記:世界上沒有你做不到的事,關鍵在于你的心態(tài)。
五、復述故事,背誦課文
1.同桌互相講故事。
2.指導學生流利地朗讀課文。
板書內(nèi)容:
囊螢夜讀
車胤:謹慎勤勞而不知疲倦
囊螢夜讀夜以繼日
鐵杵成針
李太白放棄學業(yè)老婆婆鐵杵成針
不輕言放棄,堅持就會成功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比較適合兒童的認知水平,文中所蘊含的古人的思想能給學生以積極的引導。
成功之處:
1.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相比,在詞語、句式等方面差別較大,小學生對文言文接觸的又少,能做到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就已經(jīng)很不容易。教學中把指導學生朗讀、背誦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課文所寫的事情和其中蘊含的道理并不難理解,難就難在如何讓學生讀懂每句話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確地斷詞斷句把句子讀通順。教學中我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其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2.在教學中我還注意了以下問題:
充分發(fā)揮范讀的重要性,教師范讀課文本身作用不可小覷,范讀文言文更是重要,第一遍要讀得有聲有色,流暢自如,起到感染學生的作用。第二遍一定要讓學生注意斷詞斷句,做到準確。要注重指導文言文的讀法,一要把朗讀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頓得當,三要讀出不同句式的語氣。
3.在這課的教學中,我還有意地傳授了一點兒文言文知識,以后對孩子的學習是有幫助的。
不足之處:
應該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結(jié)合課文注釋,自主理解課文,結(jié)合語境理解詞語意思,而不是采取填鴨式教學。
《針》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走進成語故事,了解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2、了解有關學習的成語故事,理解成語的內(nèi)涵。
3、積累有關學習的名言警句,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熱愛。
教學重點
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美,明白一個人要活到老,學到老。
課時設計: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知道哪些成語故事?誰來說說看。(指名學生自由回答)
師:成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濃縮了深刻的道理。很多成語還包含著生動有趣的故事呢?
2、小結(ji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了解幾個有關學習的成語故事。(板書課題)
二、故事一《鐵杵成針》
1、李白是唐朝非常著名的大詩人,可他小時候卻非常的頑劣,成績并不好,是什么事情讓李白改變了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變得勤奮好學起來呢?課件。出示思考題。
2、學生觀看視頻《鐵杵成針》。(思考:是什么事情讓李白改變了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變得勤奮好學起來呢?)
3、指名學生回答。
4、小結(jié)。是呀“鐵杵成針”的故事也是對他后期的學習影響很大。也從這個故事中,李白也明白了這個道理。
(出示)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學生讀后,背一背。
李白被人稱為“詩仙”,是個很有才華的大詩人,但是,連這么有才華的大詩人都需要刻苦的學習,那么作為普普通通的我們,無論我們的天資如何,都應該持之以恒地努力學習。
三、故事二《懸梁刺股》
1、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好讀書的人有很多,我們再來看看下一個故事,邊看邊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古人讀書很勤奮?
2、學生觀看視頻《懸梁刺股》,指名回答。
3、小結(jié):面對學習,古人從來不懈怠,《懸梁刺股》的故事在三字經(jīng)中也有記錄了。
出示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三字經(jīng)》
4、師領讀,生齊讀。背誦
四、板書設計
鐵杵成針
懸梁刺股
《針》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明白鐵棒磨成針的道理,明白得不論做啥事,只要有決心,肯下苦工夫,就一定能做好。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認識止字旁,能讀準多音字“朝”的字音,懂得“鐵棒、詩人、艱苦、進步、更加、工夫、不論、決心、從此、刻苦”等詞語的意思。
3、能仿照“誰正在啥地點趕啥”的例句,把句子寫完整。
4、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懂得第二段中的兩句話:“只要工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不論做啥事情,都要有決心,肯下肯下苦工夫。”
教學難點:
這篇課文要求懂得的詞語較抽象,學生懂得有一定難度,教師應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指導學生感知詞義,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啟發(fā)學生懂得詞義。
教學預備:
CAI、生字卡片、一根鐵棒、一根針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感知大意,懂得課題的意思。
2、學習、懂得第1、7自然段,教學生字:鐵、棒、磨、針、詩、困。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實物:針、鐵棒。問:這是啥?說說針和鐵棒的模樣。
2、問:特別粗的鐵棒能磨成針嗎?
3、揭示課題2 鐵棒磨成針讀題,標題里的生字想個方法記住它。
教學:鐵:金字旁,為啥用金字旁?與“秩”比較。
棒:書空右邊的“奉”,組詞。與“捧“比較。
磨:半包圍結(jié)構(gòu),廣字旁,書空。
針:與“葉”比較,為啥也是金字旁?
二、自學課文,懂得大意。
1、鐵棒到底能不能磨成針呢?請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課文共有幾段?講了誰,啥時候的故事?教師指名分段讀課文。評價。
正音:詩、更、決、此
3、卡片認讀字詞。
4、訓練朗讀句子
(1)能!一定能!只要工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
。2)不論做啥事情,都要有決心,肯下苦工夫。
5、說說課文講了李白小時侯的啥故事。
三、學習第1段。
1、看文中插圖,圖中的少年是誰?找到書上寫李白的一段讀一讀。
2、指名讀?紤]:這一段共有幾句話?學習后你明白了那些事情?
3、學生匯報,教師隨機指導。
懂得“大詩人、唐朝”懂得多音字“朝”的不同讀音和意思。朝:朝霞zhao(早上),唐朝chao(朝代)。唐朝是我國古代的一個朝代,距今1000多年,唐朝除了許多馳名的詩人,李白一定是其中感覺馳名的詩人!霸娙恕笔侵笇iT寫詩,并有一定成就的人。為啥用個“大”呢?
教學:唐:半包圍結(jié)構(gòu),書空里面的筆順。共10畫。
詩:用換偏旁的方法記,與“持、等”比較。
指名讀第二句。問:這個地點的“他”是指誰?“讀書進步不快”指啥?文書們李白讀書進步不快?懂得“貪玩、艱苦!
教學:困,用“捆”來記。[你在學習中,遇到過啥艱苦?你是怎么樣對待的?
4、讀第1自然段。小結(jié):李白小時侯是一個不努力學習的小孩。他后來糾正了嗎?你是從哪一段明白的?
這部分能夠放到第二課時去
四、學習第7段。
1、齊讀第7段,李白如何會成為著名的大詩人?他回如何刻苦學習?
2、認讀“從此”,李白是從啥事情中明白要刻苦學習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學。
五、作業(yè)指導。
1、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指導“棒、磨、詩”,接著學生抄寫生字。
2、自由讀課文。(機動)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上節(jié)課學過的字詞,學習懂得2-6段,重點懂得“只要工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的道理。
2、學習生字:更、加、功、夫,認真書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卡片認讀生字。
2、比一比,再組詞。
因( ) 工( ) 比( ) 輪( )
困( ) 功( ) 此( ) 論( )
3、說說李白小時侯不同的表現(xiàn),他是從啥事中明白應當刻苦學習的呢?
二、學習2-6段。[改為學習2-7段]
1、自由讀2-6段,劃出李白和頭兒娘說的話。
2、指名分角色讀李白和頭兒娘的話。
問:課文中兩次出現(xiàn)“驚奇”,感到驚奇的是誰?他為啥感到驚奇?
。1)看到頭兒娘在磨鐵棒,不明白為啥。(不明白)
(2)聽說頭兒娘要用鐵棒做針。(不可思議,不可能。)
3、用驚奇的語氣讀一讀李白的問話。
自由讀,試讀,指名讀,齊讀。
4、頭兒娘是再如何答復的呢?
為啥頭兒娘說了“能”后,還要說“一定能”,而且用了兩個感嘆號?引讀“只要工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啥是“工夫深”?
用干脆、堅決的語氣讀第5段。
教學:更:去偏旁記,與“便”比較。
加:組詞。
功:力字旁,工的橫改成提。
夫:編順口溜。
5、聽了頭兒娘的話,李白明白了啥道理?找到讀讀第6段。[指導朗讀]
指名答復,有啥不明白的地點,請學生釋疑。
教學:論:換偏旁記,與“輪”比較,組詞。
此:認識止字旁,書空筆順。
6、從此以后,李白怎么樣?以讀代講。
“從此”到底是從啥時候起?
三、分角色讀課文。
1、自由讀預備。
2、男女分角色讀李白和頭兒娘的對話。
3、決定喜歡的角色讀讀。
四、作業(yè)指導。
1、教師在田字格里示范寫“更、功、此”,學生寫3個。
2、完成《課堂作業(yè)》的第4題。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會有情感地朗讀課文。
2、學了鐵棒磨成針的故事后,明白得不論做啥事情,都要有決心,肯下苦工夫,事情就會做好,學習也會進步。
3、能用“誰看見誰在啥地點干啥”寫一句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卡片認讀詞語。
2、完成課作第2題。
。1)李白是我國唐朝(chao zhao)的一位大詩人。
。2)春季,樹上開滿了桃花,遠遠望去像一片火紅的朝霞(chao zhao)。
3、看拼音寫詞語。
tie bang shi ren kun nan ke ku geng jia
( ) ( ) ( ) ( ) ( )
gong fu bu lun cong ci
( ) ( ) ( )
二、總結(jié)課文,進一步明白此課文的道理。[分角色朗讀課文]
1、齊讀全文,李白的兩次問話應當讀出驚奇的語氣。頭兒娘的話讀得干脆、堅決。
2、啟發(fā)想象:李白明白了道理后,在后來的學習中,他遇到艱苦會如何想,如何做?
3、針對學生實際,結(jié)合課文中的道理,讓學生談談:學習了這個故事,你在學習上假如遇到艱苦應當如何做?
4、有情感地朗讀課文。
三、作業(yè)指導。
1、出示例句指導學生把話說清楚、完整。在說的基礎上寫句子。
(誰正在哪里干啥)
2、完成其余作業(yè)。
板書:
鐵棒磨成針
有決心
做事情 成功
下苦功
《針》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正確認讀本課“恭、勤”等生字,規(guī)范書寫“螢、焉”等生字,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借助注釋,理解課文中每句話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中學會停頓,初步掌握誦讀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情感與價值
能用自己的話復述兩則文言文,引導學生熱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
【教學重點】
能借助注釋,理解課文中每句話的意思。
【教學難點】
在朗讀中學會停頓,初步掌握誦讀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完成預習;搜集注釋及相關資料,課上與同學交流。
教師:
1.查看學生預習情況,了解學情。
2.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批注
《囊螢夜讀》
一、激情談話,導入新課
我國古代有許多刻苦學習的故事,你能列舉出這樣的故事嗎?孫敬——懸梁、蘇秦——刺骨、匡衡——鑿壁借光……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學習的古文《囊螢夜讀》。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初步感知
1.初讀正音。指導書寫,指名讀詞語。
課件出示:囊螢、恭勤不倦、博學
指導書寫:“囊”結(jié)構(gòu)緊湊。上部扁小;撇、捺盡量伸展。
“恭”的撇、捺要舒展,蓋住下面的“”。
“勤”字要注意左部橫畫布白均勻。
2.課件出示課文《囊螢夜讀》。
指名讀課文,師范讀課文。強調(diào)“盛、數(shù)”在文中的讀音。
3.思考:本文的主人公是誰?生:車胤。
誰收集到車胤的資料了?給大家介紹一下。課件出示車胤的相關資料。
三、自主探究,理解詩意
1.課件出示自學要求:
(1)自由朗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停頓。
(2)對照注釋或查閱字典,弄清古文的意思。
2.匯報交流。
(1)指名分句讀。先注意讀準字音,再注意句子的停頓。
(2)男女生讀,齊讀。
師:對照注釋,你弄清了哪些字的意思?還有哪些不理解的?
3.學生匯報,課件出示。
師:擴詞能幫助我們理解詞語的意思,如:倦——疲倦,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生自由匯報。
4.指名分別說說這則古文的意思。
5.如果你就是車胤,我想問問你,為什么要夜以繼日地讀書?(生自由匯報。)
6.學了這篇古文,你有什么啟示?
生:無論環(huán)境多么惡劣,我們都要勤奮苦學,這樣日后必有成就。
7.指名讀,齊讀。
四、布置作業(yè)
課件出示:鑿壁借光。看看用今天學到的方法,你們自己能不能讀懂它。
【板書設計】
囊螢夜讀
時間:夏夜
人物:車胤
原因:家貧不常得油
經(jīng)過: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自強不息勤學上進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本節(jié)課我引導學生對一些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以意率文,以問題的思考和探究帶動詞句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先弄清句義和文義,解讀文本,學習文言文知識與積累,閱讀能力也就隨之提高了。
[不足之處]由于時間關系,課外拓展沒有讓學生表達,時間沒有掌握好。總是擔心學生沒有基礎,可文中生字的讀音很重要,實詞也很重要,句子翻譯很重要等等,結(jié)果一堂課下來什么都不舍得丟,什么都想講到,什么都想抓住。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注意時間的'分配。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批注
《鐵杵成針》
一、激情談話,理解課題
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感受中華語言文化的精華,學習文言文《鐵杵成針》,請你回憶一下,上節(jié)課我們用了什么方法學習《囊螢夜讀》?這節(jié)課我們能不能也用這個方法來學習《鐵杵成針》呢?
揭示課題,理解“鐵杵”。
1.讀一讀,然后評議。
2.猜一猜。
看看部首,“杵”可能是什么意思?那么“鐵杵”呢?
師:理解漢字,要看偏旁部首,看“杵”字,是木字旁,就要猜這個字與木有關,“杵”是什么呢?是木頭,還是木棒?對,是一頭粗一頭細的木棒。那么“鐵杵”呢?
3.看一看。
課件出示圖片,這就是鐵杵,一頭粗一頭細的圓鐵棒,要把它磨成一根針,不容易啊。文中是誰要把鐵杵磨成針呢?我們一起來看課文。
二、初步感知
1.為了更好地朗讀課文,先來學習生字。
指導書寫:“逢”的“辶”起筆低,平捺長伸,托住被包部分。
“卒”上橫短,下橫長,豎要在正中,與上面點對齊。
2.課件出示文本,標好停頓。
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感其意,還/卒業(yè)。
3.學生自讀,讀準字音。
4.檢查自讀,重點正音。
5.看部首,猜詞意。如:老媼、老嫗。
生:看“媼、嫗”的部首,跟“女”有關,聯(lián)系前面的“老”字,可以想到“老媼、老嫗”分別指老奶奶和老婆婆。
6.指名朗讀,糾正斷句。
7.本文的主人公是誰?你們了解他嗎?生匯報。課件出示李白的相關資料。
三、自主探究,理解詩意
1.課件出示自學要求:
(1)自由朗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停頓。
(2)對照注釋,弄清古文的意思。
2.匯報交流。
(1)指名分句讀。先注意讀準字音,再注意句子的停頓。
(2)男女生讀,齊讀。
師:對照注釋,你了解了哪些字的意思?還有哪些不理解的?
3.學生匯報,課件出示。
4.觀察字形,理解“曰”的意思。
讀一讀帶有“曰”字的語句。聯(lián)系文中語句,觀察“曰”字的字形,弄清意思。
四、拓展延伸
學完這篇文言文,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生自由匯報。
課件出示諺語,大家誦讀。
(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齊聲朗讀。
五、總結(jié)
本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會了如何斷句,如何理解字詞,如何誦讀。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希望大家多多誦讀小古文,喜歡小古文!
【板書設計】
鐵杵成針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本節(jié)課,我以獨白式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中加深了對詩意的理解,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啟迪。我讓學生們吟誦課文,抑揚頓挫,韻味無窮,不僅可以感受漢語言文字的音律美、意境美、形象美,還可以廣泛地積累語言,受到健康情感的熏陶與感染。
[不足之處]本節(jié)課學生們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得還不夠透徹,我沒有更好地引導。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差異,知識經(jīng)驗有所不同,對文本內(nèi)容領悟、理解的程度也就不同,所以,接受速度較快的學生可以給學習文言文稍弱的學生解決一部分難點。在這一階段,因為學生在解決問題上可能還存在不徹底、語言表達不準確的情況,這時候,我應該給予合理指導。
【《針》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鐵杵成針教學設計04-27
《鐵杵成針》教學設計模板07-01
《鐵杵成針》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07-17
鐵杵成針優(yōu)秀教學設計模板04-02
鐵杵成針教學反思03-11
漂浮的針作文06-09
漂浮的針實驗作文06-02
水上漂針作文05-21
打預防針作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