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磁鐵的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電磁鐵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shù)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電磁鐵教學設計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電磁鐵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電磁鐵在生產(chǎn)生活中應用很廣,讓每個學生掌握、理解電磁鐵很重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本節(jié)課主要內(nèi)容有:認識電磁現(xiàn)象、制作電磁鐵、認識電磁鐵構(gòu)造、設計電磁鐵磁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系的實驗方案及驗證實驗。
一、科學探究
能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并能選擇合適自己探究的.問題;
能做控制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會設計簡單的實驗記錄單;
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的過程和結(jié)果。
二、科學知識
知道電能產(chǎn)生磁,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電磁鐵的應用;
認識不同的能量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三、情感態(tài)度
能參與中長期的科學探究活動;
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產(chǎn)品、新事物,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教學重點:
認識電磁鐵的基本性質(zhì)。
教學難點 :
制作電磁鐵,探究電磁鐵南北極與哪些因素有關
教學準備
電池、鐵釘、鐵架臺、帶絕緣皮的導線、回形針
一、生自制電磁鐵
普通的鐵釘現(xiàn)在有磁性嗎?試過了嗎?能吸起大頭針嗎?——不能。
加一種材料,導線,沿著同一個方向繞圈,繞了幾圈?沒注意吧。導線的兩端適當露出,F(xiàn)在鐵釘會有磁性嗎?去試一試。再試,多試幾次,有嗎?再加一種材料,電池,你會怎么做?導線接在兩邊,接在電池的兩極上。先準備好,再接通,吸起了幾個?——7個。
像這樣的裝置有專門的名字:叫電磁鐵。教師板書:鐵芯+線圈,現(xiàn)在電磁鐵有磁性嗎?要通電。誰愿意上臺來試試?怎么做?把導線接到電池的兩段,這個電磁鐵很耗電,我們來合作一下,一二三,開始。吸出了回形針。
學生實驗
實驗交流(斷開電源后,發(fā)現(xiàn)電磁鐵還有磁性。處理方法:把釘尖放地上甩幾次。)
二、電磁鐵的南北極
師:我們發(fā)現(xiàn)電磁鐵通電時有磁性,老師手中的磁鐵也有磁性。它們有什么不同點呢?
生:電磁鐵需要通電才會有磁性,磁鐵不需要通電。
師: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呢?
生:它們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極。
師:都有南北級嗎?(如果學生沒有提出,老師導入磁鐵有南北極,再提問:那么電磁鐵也有南北極嗎?)
生(部分1):有
師:確定嗎?(生1:確定 師:你覺得可以怎么證明呢? 生2:不確定 師:我們可以用實驗來證明不是嗎?)
生(部分2):沒有
師:那就讓我們先做試驗,確定是不是真的沒有?
師:我們一起來證明電磁鐵有南北極(電磁鐵沒有南北極,學生發(fā)言,老師補充)
發(fā)材料:指南針(確定學生手中指南針的紅色和白色分別指示的方向)
師:電磁鐵有南北極嗎?
生:有
師: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
生:我用針尖靠近指南針時,指針有跳動(指針有偏轉(zhuǎn))
師:指針跳動能說明電磁鐵有南北極嗎?
生:不能
師:看到怎樣的現(xiàn)象才能說明電磁鐵有南北極呢?
生:同極排斥,異極相吸。
師:你的釘尖與哪個磁極相吸?與哪個磁極相斥?
師:大家都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那你的現(xiàn)象是怎么樣的呢?
生:針尖靠近指南針的時候,吸引住指南針的南極,說明針尖是北極;用另一端靠近指南針時,吸引住指南針的北極,說明是南極。
師:(另外幾組)你們組的.釘尖是什么極?那釘頭又是什么極?
生:我的不是北極,我們的是南極。
師:各組釘尖的磁極一樣嗎?
師:為什么你們的會不一樣呢?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
生:電池連接方向。
師:你準備怎么研究?
學生表述研究過程。
師:電磁鐵的南北極還跟什么因素有關呢?
生:線圈的纏繞方向。
師:我們下節(jié)課再研究。
三、 小結(jié)
說明被線圈纏繞的鐵釘,通電后被磁化。同時電磁鐵也有南北極,電磁鐵的南北極與電池的連接方法有關。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最簡單的方法是改變電池的連接方法。
四、 課外延伸
由于電磁鐵通電時產(chǎn)生磁性,斷電后磁性消失,而且磁性大小可以控制,因此,電磁鐵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廣泛應用。請大家想想我們身邊哪些地方用到了電磁鐵。出磁懸浮列車、電鈴等都利用電磁鐵原理。)
電磁鐵教學設計2
一、課程標準
根據(j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及《物理課程標準》。
二、課程理念
本節(jié)課主要采取動手制作、實驗設計、探究的方式。希望通過一系列的學生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調(diào)動學生全員參與。教師努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大膽猜想、設計實驗,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并希望能通過本節(jié)課的實踐活動,使學生養(yǎng)成終身的探索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
三、教學設計
。ㄒ唬┧刭|(zhì)教育目標
1、知識教學點
了解什么是電磁鐵;會制作電磁鐵;掌握電磁鐵的磁性強弱和什么因素有關;了解電磁鐵的一些實際應用。
2、能力訓練點
通過制作和研究電磁鐵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問題的探究能力,親歷體驗探究過程的嚴謹與樂趣,掌握對一般科學問題的探究方法;通過對電磁鐵應用的介紹,讓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應用。
3、德育滲透點
體驗科學探究的歷程,感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不斷深入研究的探索精神。
4、美育滲透點
通過對制作的電磁鐵以及電路設計的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
(二)教法與學法
1、教學方法
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的學生,這一年級的學生對于周圍的世界的實際問題具有越來越強烈的好奇心和興趣。活潑好動、善于想象、善于研究是他們的最大特點。學習本節(jié)之前,學生已經(jīng)對螺線管有了一定的認識,但還不知道它的實際應用。因此,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學上以“情境設置——引導制作——引導設計——指導探究——互動交流——得出結(jié)論"為主線,采用“引導探究式”的教學方法,
2、學習方法
學生將主要采用“親自動手——主動探究——交流合作’’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直觀情境的觀察和自主的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并通過交流與合作來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ㄈ┙叹吲c學具
采用自制的教具、相關實驗器材以及多媒體的使用,來激發(fā)學習興趣,引領學生進入不同的課堂環(huán)節(jié),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另外,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有很多的東西可作為物理實驗用品,物理實驗并不是非要在學校才能進行,在家里同樣能夠進行研究,從而逐漸拓展了學生的探究空間和時間。
。ㄋ模┲攸c、難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激發(fā)學生想動手制作電磁鐵,探究磁性強弱和什么因素有關。
2、難點
引導學生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和什么因素有關的過程。
3、解決辦法
通過電磁鐵的制作,以及對電磁鐵磁性有無的檢驗,讓同學們不知不覺對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影響因素有一些認識;再通過猜想環(huán)節(jié)充分挖掘出認識結(jié)果;然后通過實驗探究出到底是哪些因素影響磁性強弱的。
【設計意圖】
先通過一系列鋪墊,同學們對電磁鐵有了更多的感性認識,然后再來進行實驗探究,同學們操作起來就會顯得輕松自如、有的放矢。
。ㄎ澹┙虒W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
先給同學們表演一個小魔術(shù)。(用一個包有永磁體的小盒來吸引水中的小船,讓小船運動起來)
學生活動:
學生代表為同學們揭開謎底。(原來是盒里的永磁體吸引小船來實現(xiàn)的)
教師活動:
進行第二個魔術(shù)表演并揭示答案引出自己制作的電磁鐵。(用自制的電磁鐵做上面的表演)
為同學們簡單介紹電磁鐵的歷史,并引發(fā)學生想自己制作一個電磁鐵從而進入本課的教學。
【設計意圖】
通過魔術(shù)表演,從普通的磁鐵具有吸引鐵的性質(zhì)對比電磁鐵通上電后也有這樣的性質(zhì)從而引出“電磁鐵”的名稱,這樣顯得很自然,而且對為什么叫“電磁鐵”也有了認識。同時,這樣設計還可以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很快能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
2、實驗探究、探索新知
。1)制作電磁鐵
教師活動:
指導學生自己制作電磁鐵并檢驗通電后是否有磁性。
學生活動:
制作研究電磁鐵,初步認識電磁鐵的一些特點。
教師活動:
鼓勵制作并引導學生交流檢驗通電電磁鐵是否具有磁性的方法。
學生活動:
交流檢驗通電電磁鐵是否具有磁性的方法。
教師活動:
滲透一個科學研究方法——轉(zhuǎn)換法。
【設計意圖】
通過同學們的動手制作、隨意研究,不僅了解了電磁鐵的主要構(gòu)造,更主要的是為引出學生下面的學習探究需要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同時這樣做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了師生的情感,并為科學方法的滲透創(chuàng)設了一個好的時機。
。2)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和什么因素有關
教師活動:
在學生對電磁鐵有了初步認識之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下面的學習需要。
學生活動:
說出還想要知道的關于電磁鐵的有關知識。
教師活動:
引導學生先來研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和什么因素有關并引導學生進行猜想。
學生活動:
學生進行猜想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教師活動:
和學生交流共同設計實驗方案,并滲透科學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
學生活動:
和老師交流共同設計實驗方案。
教師活動: ‘
引導學生任選想要探究的因素和實驗方案進行探究。
學生活動:
實驗探究并交流實驗成果。
【設計意圖】
從尊重學生學習需要的角度出發(fā),引出要研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和什么因素有關,充分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通過師生共同設計實驗方案,促進學生形成嚴謹?shù)倪壿嬎季S,并體現(xiàn)師生互動、交流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實驗讓學生親歷了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到了探究的樂趣,掌握了對一般科學問題的探究方法。
。3)總結(jié)電磁鐵優(yōu)點
教師活動: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jié)電磁鐵的優(yōu)點
學生活動:
歸納電磁鐵的優(yōu)點
【設計意圖】
明確學習電磁鐵的意義,引出重要應用。
。4)了解電磁鐵的應用
教師活動:
用自制器材演示磁懸浮,引出電磁鐵在磁懸浮列車上的應用以及其它設備上的重要應用。
學生活動:
感受從物理走進生活的過程。
【設計意圖】
讓學生感受到一項物理上的偉大發(fā)明給人們帶來的極大的財富,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物理知識,將來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3、總結(jié)拓展、體驗收獲
教師活動:
引導學生從知識上、方法上等方面談談收獲或感受并給予肯定。
學生活動:
談談自己的收獲或感受。
【設計意圖】
培養(yǎng)學生自我反饋、自主發(fā)展的意識,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并讓師生情得到最后的升華。
4、布置作業(yè)、反饋回授
利用自制的電磁鐵對自己又產(chǎn)生的其他猜想進行探究。
5、板書設計、重點示范
§9。4電磁鐵
優(yōu)點——電磁鐵——應用
電流大小——磁性強弱——匝數(shù)多少
有無鐵芯
【設計意圖】
力求簡潔、明了,重點突出。
四、課后反思、永不止步
1、本課成功之處
教學過程中達到了預先設定的教學目的。首先根據(jù)兩個小魔術(shù),即用一個永磁體吸引鐵和用自制的電磁鐵來吸引鐵進行對比,很自然的引出了本節(jié)課要接觸的電磁鐵。然后通過對電磁鐵的簡單介紹,激發(fā)學生也想要做一個電磁鐵。學生通過制作電磁鐵對電磁鐵有了一些感性認識和好奇心。接下來學生說出了自己還要了解關于電磁鐵的一些什么知識。為了能進一步了解更多的其他知識引導學生先要了解電磁鐵的磁性強弱和什么因素有關這一問題,這樣將學生引入了科學實驗探究之中。通過探究得出了本課的重點知識,從而為下面了解電磁鐵的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課的設計可以說環(huán)環(huán)相扣,上一步總是在為下面要進行的環(huán)節(jié)做著準備,學生不知不覺很快地度過了一堂課的同時,把要掌握的知識自然接受了,整個過程顯得輕松和諧。
教學過程中應變措施得當。例如,同學們在制作電磁鐵時顯得很興奮,以至于有意猶未盡,不愿意停下來的勢頭,但其實都已經(jīng)制作完了。這時我對同學們說:“看著同學們這興致勃勃的勁兒,我真不忍心讓同學們停下來。這樣吧!我將同學們的制作成果——電磁鐵,送給你們了,這樣回到家里還可以繼續(xù)進行自己的研究,你們說好嗎?”短短的一句話同學們欣然接受很快地停了下來,很自然的`進入了下一個課堂環(huán)節(jié)。
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本節(jié)課可以說是新授課、實驗課的一個完美的統(tǒng)一。二者互相補充,充分顯示了課堂教學中手、眼、口、思維的綜合合理的運用,大大增強了教學效果。教學中改變了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學生間的交流互評成為了本課評價的主要形式。
板書設計簡單明了、條理清晰、重點突出。
2、本課不足之處
在實物投影和電腦課件之間的轉(zhuǎn)換上應再熟練一些。以便增加課堂教學中可利用的時間。
五、教學案例
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會遇到很多在備課中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這就要求教師做到應變得當,而不應一味地非得按原來的套路來走。下面我就來回憶一下本節(jié)課所發(fā)生一些事情的隨機處理。
在制作電磁鐵時,同學們顯得很興奮,以至于有意猶未盡,不愿意停下來的勢頭,但其實都已經(jīng)制作完了。這時我對同學們說:“看著同學們這興致勃勃的勁兒,我真不忍心讓同學們停下來。這樣吧!我將同學們的制作成果——電磁鐵,送給你們了,這樣回到家里還可以繼續(xù)進行自己的研究,你們說好嗎?”短短的一句話同學們欣然接受很快地停了下來,很自然的進入了下一個課堂環(huán)節(jié)。
在設計實驗方案時,有的同學很快地設計出來了自己的方案,并直接進行了探究實驗,而有的同學還在設計或者設計完等老師“下令”好開始實驗。這樣就讓設計實驗環(huán)節(jié)和實驗探究環(huán)節(jié)無法分開了。這時我順勢說:“我看到有的同學實驗方案設計完了,并已經(jīng)開始做實驗了,那么,下面就讓我們用自己設計好的實驗方案來做實驗驗證我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吧!通過這么一說,整個過程渾然一體毫無“亂”的感覺,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原則。
同學們設計實驗方案我在巡回指導時,有一組其中一位同學說:“老師,我們能不能設計出一個電路,在這個電路中就能驗證所有的因素”。我一聽,心頭不禁一亮,這組同學的方案最后不是正好可以做個實驗總結(jié)嗎!因此,在所有同學一一交流完本組的設計方案后,我請這組同學代表和同學們交流了他們的設計方案,果然這個方案爭得班級所有同學的一致好評,這也讓本課的實驗探究環(huán)節(jié)達到了一個升華。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一堂課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意想不到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只要我們教師反應靈活、恰當處理,就會給一堂課增加不少新鮮的亮點。
【電磁鐵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電磁鐵的教學設計范文10-06
《頭飾設計》教學設計06-06
欣賞與設計教學設計05-24
經(jīng)典教學設計03-05
(精選)教學設計08-18
教學設計04-19
數(shù)學教學教學設計04-15
設計我們的校園教學設計03-09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大全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