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貝”的故事》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貝”的故事》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貝”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會認“甲、骨、類”等16個生字,會寫“貝、殼、甲”等10個生字,會寫“貝殼、甲骨文、樣子、可以、錢幣、錢財、有關”等詞語。
2、了解貝字的由來、演變及發(fā)展。
3、知道“貝”字作為偏旁的字大多與錢財有關,學習歸類識字的方法 。
4、通過學習,感受漢語言文字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貝字的由來、演變及發(fā)展。
教學難點:知道“貝”字作為偏旁的字大多與錢財有關,學習歸類識字的方法 。
三、教學課時: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
學生觀看有關漢字文化的視頻,讓學生初步了解漢字的起源與發(fā)展,激發(fā)學習漢字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學生聽老師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標上拼音。
2、學生自由讀課文。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三、預習檢測
1、學生認讀詞語。
貝殼 貝類 漂亮 珍貴 飾品 容易 損壞 錢幣
錢財 賺錢 賠付 購買 貧困 甲骨文 隨身
2、帶拼音讀詞語
3、去掉拼音讀詞語
4、識字游戲,撿貝殼
四、隨文識字,學習課文第一段
1、學生有感情讀課文、指名讀課文。
2、隨文識字,借助圖片,實物理解“甲骨”“貝殼”兩個詞語。學寫“骨”字。
3、學習“貝”字的由來與演變。
學生觀察學習甲骨文、隸書、楷書的“貝”,通過貝字字形的演變,更加深刻地識字“貝”字,了解漢字文化
4、學寫“貝”字。
5、拓展視頻了解“木”“月”“火”字形的演變。
五、 學習課文第二自然,了解歸類識字的方法。
1.默讀課文思考幾個問題:
。1)、貝殼在古代有什么用處。
(2)、為什么貝殼在古代用作錢幣。
2、學生回答問題。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回答問題。
3、帶“貝”的字多與錢財有關,認識“賺、賠、購、貧、貨”。
給這幾個字組詞,認識這幾個字,并了解它們的字義與錢財有關。
4.拓展延伸:你還能想到哪些帶“貝”的字。
5.聯系以往知識,學習歸類識字的學習方法。
六、作業(yè)布置
1、給家人講一講“貝”的故事。
2、再找一些有趣的漢字的故事來讀一讀。
《“貝”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甲、骨”等16個生字,會寫“貝、殼”等9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漂”。
2、能借助圖片,了解“鏡、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貝”字的起源、作用以及用“貝”作偏旁的字大多與錢財有關。
[教學重難點]
1、識記字詞,能借助圖片,了解“鏡、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
2、朗讀課文,能講述“貝”字的故事,了解用“貝”作偏旁的字大多與錢財有關。
。劢虒W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大海退潮時的情景)你去過海邊嗎?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2、(出示貝殼圖片)簡單介紹貝殼是什么。你喜歡它們嗎?
二、整體感知,了解課文內容
1、小組合作學習。
。1)合作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語句,標注自然段。
。2)小組合作拼讀詞語,互相正音。
(3)小組合作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2、檢查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出示會認字。
。1)抽讀生字。玩摘蘋果游戲,鞏固生字。教師正音。
。2)學習詞語。將詞語放回句子中讓學生練讀。
。3)學習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比較字形識記:田—由—甲品—晶巾—幣
同偏旁識記:財、賺、賠、購
組詞識記:漂(piào漂亮)(piāo漂浮)
三、再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1)貝殼是什么樣子的?(出示圖片)
。2)在甲骨文中,“貝”字的樣子像什么?(出示甲骨文漢字圖片)
。3)古時候的人們喜歡把它們當作什么?(飾品)貝殼可以做成哪些飾品?為什么它能作為飾品呢?
貝殼的特點:漂亮、珍貴(解釋“珍貴”的意思)。
2、出示第2自然段第二、三句話,指名朗讀。
。1)貝殼還有什么特點?(可以隨身攜帶,不容易損壞)
因為這個特點,所以貝殼被當作錢幣。(課件出示以物易物的交易圖片)
。2)根據這個特點,用“貝”作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與錢財有關)
。3)除了書上列舉的“貝”字旁的字,你還知道哪些“貝”字旁的字呢?(學生查字典回答)
3、課堂小結:貝殼容易攜帶,不容易損壞,被當作錢幣,F在看到“貝”字旁的字,就知道它大多與錢財有關。3、讀課文,完成填空。
。1)甲骨文中的“貝”字,畫的是張開的樣子。
。2)古時候,人們把貝殼當作戴在身上,還把貝殼當作。
四、拓展延伸
1、教師總結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
2、出示課后第3題,學生討論分析加點字的偏旁與什么有關。
銅鏡(金字旁與金屬有關)珠寶(王字旁與玉石有關)
3、請你寫幾個帶有“金”字旁和“王”字旁的字。
4、你還知道哪些形旁表義的字?課后大家一起小組討論。5、請寫出幾個帶有下列偏旁的漢字。
貝()()()
钅()()()
王()()()
五、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將生字按結構進行歸類。
獨體字:貝、甲、幣、與上下結構:關、骨
左右結構:錢、財上中下結構:殼
2、出示課件,教師指導書寫。
3、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指導,對學生進行易錯字指導。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識字課的重難點是了解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我利用多媒體這一教學工具,從“貝”字的起源、貝殼的特點和作用三個方面,以形象直觀的圖片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形聲字的構字特點。又利用課后習題進行拓展延伸,使學生在讀文的基礎上對形聲字的認識更清晰、具體,有效地落實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貝”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3
一、課文簡析。
本文介紹了“貝”字的由來、并用四幅圖展示了“貝”字演變的過程,以及讓我們了解了用偏旁猜測漢字意思的方法,感受到了漢字的特點。
二、生字及筆畫(要求會書寫、組詞、注音,知道筆順、偏旁)。
三、二類字組詞(要求認識、會注音)。
四、詞語解釋。
保護:指盡力照顧,使自身(或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權益不受損害。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珍貴:是指價值高;意義大;寶貴;珍愛,重視。飾品:用來裝飾的物品。攜帶:意思是隨身帶著,照顧,幫助。
五、近義詞。
保護——保衛(wèi)、張開——打開、漂亮——美麗、珍貴——寶貴、喜歡——喜愛。
六、反義詞。
保護——破壞、張開——合上、漂亮——丑陋、珍貴——普通、容易——困難。
七、多音字。
漂:[ piāo ]漂流、漂浮。[ piǎo ]漂白、漂洗。[ piào ]漂亮。骨:[ gǔ ]骨頭、骨肉。
[ gū ]骨碌、花骨朵。
八、段落大意。
第1自然段,寫了“貝”字的由來,是根據貝殼張開的樣子演化而來的。第2自然段,寫了人們用貝殼當飾品、錢幣的原因,以及“貝字旁”代表的意思。九、練習。
1、給下列詞語注音:甲骨文、張開、樣子、可以、錢幣、貝殼、動物、有關、錢財、比如。
2、比一比,再組詞。
貝()見()財()材()壞()懷()
巾()幣()與()寫()關()送()
3、課內閱讀。
時候,人們覺得貝殼很漂亮,很珍貴,喜歡把它們當作飾品戴在身上。而且貝殼可以隨身攜帶,不容易損壞,于是古人還把貝殼當作錢幣。所以,用“貝”作偏旁的字大多與錢財有關,比如,“賺、賠、購、貧、貨”。句話。
。1)選段共()句話。
。2)古人根據貝殼的特點,把貝殼當作()戴在身上,還寶貝可當作()。用“貝”字作偏旁的字,大多與()有關。
4、讀一讀,記一記。
珍貴、珍惜、錢幣、紙幣、財富、財產、
賠本、賠禮、購買、采購、貧苦、貧窮。
分析:這6組詞語分別由:“珍、幣、財、賠、購、貧”6字組詞構成的.。
珍惜:重視愛惜,對待某個事物特別的愛惜。
財富:對人有價值的東西。
財產:是指擁有的金錢、物資、房屋、土地等物質財富。
采購:是指企業(yè)獲取產品或服務作為保證企業(yè)正常開展的一項企業(yè)經營活動。
貧苦:指貧窮困苦。
5、看圖,猜猜加點字的偏旁與什么有關。
銅鏡、珠寶
。1)鏡:古代的鏡子是由銅制成的,“钅”字旁的字,表示與金屬有關。
。2)珠:古代的珠寶大多由玉石制成,所以“王”字旁在漢字結構里面又被叫做“玉補”,很多和玉的意思有關的字都是王字旁的。
【《“貝”的故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貝”的故事》教學設計03-06
《貝的故事》教學設計03-14
《“貝”的故事》教學設計6篇03-06
《“貝”的故事》教學設計(6篇)03-06
《“貝”的故事》教學設計合集6篇06-12
《一只貝》教學設計10-07
一只貝教學設計05-25
二貝和三貝故事10-06
《一只貝》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10-06
《故事》的教學設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