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精選9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明白鐵棒磨成針的道理,明白得不論做啥事,只要有決心,肯下苦工夫,就一定能做好。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認識止字旁,能讀準多音字“朝”的字音,懂得“鐵棒、詩人、艱苦、進步、更加、工夫、不論、決心、從此、刻苦”等詞語的意思。
3、能仿照“誰正在啥地點趕啥”的例句,把句子寫完整。
4、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懂得第二段中的兩句話:“只要工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不論做啥事情,都要有決心,肯下肯下苦工夫。”
教學難點:
這篇課文要求懂得的詞語較抽象,學生懂得有一定難度,教師應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指導學生感知詞義,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啟發(fā)學生懂得詞義。
教學預備:
CAI、生字卡片、一根鐵棒、一根針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感知大意,懂得課題的意思。
2、學習、懂得第1、7自然段,教學生字:鐵、棒、磨、針、詩、困。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實物:針、鐵棒。問:這是啥?說說針和鐵棒的模樣。
2、問:特別粗的鐵棒能磨成針嗎?
3、揭示課題2 鐵棒磨成針讀題,標題里的生字想個方法記住它。
教學:鐵:金字旁,為啥用金字旁?與“秩”比較。
棒:書空右邊的“奉”,組詞。與“捧“比較。
磨:半包圍結(jié)構(gòu),廣字旁,書空。
針:與“葉”比較,為啥也是金字旁?
二、自學課文,懂得大意。
1、鐵棒到底能不能磨成針呢?請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課文共有幾段?講了誰,啥時候的故事?教師指名分段讀課文。評價。
正音:詩、更、決、此
3、卡片認讀字詞。
4、訓練朗讀句子
。1)能!一定能!只要工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
。2)不論做啥事情,都要有決心,肯下苦工夫。
5、說說課文講了李白小時侯的啥故事。
三、學習第1段。
1、看文中插圖,圖中的少年是誰?找到書上寫李白的.一段讀一讀。
2、指名讀?紤]:這一段共有幾句話?學習后你明白了那些事情?
3、學生匯報,教師隨機指導。
懂得“大詩人、唐朝”懂得多音字“朝”的不同讀音和意思。朝:朝霞zhao(早上),唐朝chao(朝代)。唐朝是我國古代的一個朝代,距今1000多年,唐朝除了許多馳名的詩人,李白一定是其中感覺馳名的詩人!霸娙恕笔侵笇iT寫詩,并有一定成就的人。為啥用個“大”呢?
教學:唐:半包圍結(jié)構(gòu),書空里面的筆順。共10畫。
詩:用換偏旁的方法記,與“持、等”比較。
指名讀第二句。問:這個地點的“他”是指誰?“讀書進步不快”指啥?文書們李白讀書進步不快?懂得“貪玩、艱苦!
教學:困,用“捆”來記。[你在學習中,遇到過啥艱苦?你是怎么樣對待的?
4、讀第1自然段。小結(jié):李白小時侯是一個不努力學習的小孩。他后來糾正了嗎?你是從哪一段明白的?
這部分能夠放到第二課時去
四、學習第7段。
1、齊讀第7段,李白如何會成為著名的大詩人?他回如何刻苦學習?
2、認讀“從此”,李白是從啥事情中明白要刻苦學習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學。
五、作業(yè)指導。
1、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指導“棒、磨、詩”,接著學生抄寫生字。
2、自由讀課文。(機動)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上節(jié)課學過的字詞,學習懂得2-6段,重點懂得“只要工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的道理。
2、學習生字:更、加、功、夫,認真書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卡片認讀生字。
2、比一比,再組詞。
因( ) 工( ) 比( ) 輪( )
困( ) 功( ) 此( ) 論( )
3、說說李白小時侯不同的表現(xiàn),他是從啥事中明白應當刻苦學習的呢?
二、學習2-6段。[改為學習2-7段]
1、自由讀2-6段,劃出李白和頭兒娘說的話。
2、指名分角色讀李白和頭兒娘的話。
問:課文中兩次出現(xiàn)“驚奇”,感到驚奇的是誰?他為啥感到驚奇?
。1)看到頭兒娘在磨鐵棒,不明白為啥。(不明白)
(2)聽說頭兒娘要用鐵棒做針。(不可思議,不可能。)
3、用驚奇的語氣讀一讀李白的問話。
自由讀,試讀,指名讀,齊讀。
4、頭兒娘是再如何答復的呢?
為啥頭兒娘說了“能”后,還要說“一定能”,而且用了兩個感嘆號?引讀“只要工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啥是“工夫深”?
用干脆、堅決的語氣讀第5段。
教學:更:去偏旁記,與“便”比較。
加:組詞。
功:力字旁,工的橫改成提。
夫:編順口溜。
5、聽了頭兒娘的話,李白明白了啥道理?找到讀讀第6段。[指導朗讀]
指名答復,有啥不明白的地點,請學生釋疑。
教學:論:換偏旁記,與“輪”比較,組詞。
此:認識止字旁,書空筆順。
6、從此以后,李白怎么樣?以讀代講。
“從此”到底是從啥時候起?
三、分角色讀課文。
1、自由讀預備。
2、男女分角色讀李白和頭兒娘的對話。
3、決定喜歡的角色讀讀。
四、作業(yè)指導。
1、教師在田字格里示范寫“更、功、此”,學生寫3個。
2、完成《課堂作業(yè)》的第4題。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會有情感地朗讀課文。
2、學了鐵棒磨成針的故事后,明白得不論做啥事情,都要有決心,肯下苦工夫,事情就會做好,學習也會進步。
3、能用“誰看見誰在啥地點干啥”寫一句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卡片認讀詞語。
2、完成課作第2題。
。1)李白是我國唐朝(chao zhao)的一位大詩人。
。2)春季,樹上開滿了桃花,遠遠望去像一片火紅的朝霞(chao zhao)。
3、看拼音寫詞語。
tie bang shi ren kun nan ke ku geng jia
( ) ( ) ( ) ( ) ( )
gong fu bu lun cong ci
( ) ( ) ( )
二、總結(jié)課文,進一步明白此課文的道理。[分角色朗讀課文]
1、齊讀全文,李白的兩次問話應當讀出驚奇的語氣。頭兒娘的話讀得干脆、堅決。
2、啟發(fā)想象:李白明白了道理后,在后來的學習中,他遇到艱苦會如何想,如何做?
3、針對學生實際,結(jié)合課文中的道理,讓學生談談:學習了這個故事,你在學習上假如遇到艱苦應當如何做?
4、有情感地朗讀課文。
三、作業(yè)指導。
1、出示例句指導學生把話說清楚、完整。在說的基礎上寫句子。
。ㄕl正在哪里干啥)
2、完成其余作業(yè)。
板書:
鐵棒磨成針
有決心
做事情 成功
下苦功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了解作者所訪之“友”。
抓住重點詞語,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gòu)思。 .
展開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感知內(nèi)容,理清思路,反復誦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課前準備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可以讓學生自主討論學習本文,指導學生反復朗讀,通過朗讀來理解文章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內(nèi)容
抓重點詞語,感知內(nèi)容,理清思路,誦讀感悟。
教學設計
整體感悟?qū)?新課
閱讀標題,揣測文章的內(nèi)容,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
板書課題:山中訪友
如果你沒讀過課文,請展開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訪問一位怎樣的朋友?訪問的情形會是怎樣的?
(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圓其說,即可。)
學生可能會說:
訪一位多年不見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藝;
訪一位隱居山中的詩人——煮茶論詩;
訪一位得道的僧人——禪悟人生;
訪山中的動物——要保護動物;
……
教師:可作者是怎樣說的呢?
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像,跟隨作者,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學生速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教師正音。
幽徑、逝川、青翠、唱和、湛藍、贊助、玄奧、清澈、禪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滅、返老還童、津津樂道、梔子花
感悟內(nèi)容
點名讓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同學帶著問題聽讀課文。 a.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b.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討論明確:
讀到第3自然段,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要訪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懸崖——云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
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研讀與賞析
作者與大自然是那樣貼近,關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訪的都是一些什么樣的朋友?作者分別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精細地朗讀課文,細細品味,自主探究,討論明確:
古橋——德高望重——古老而堅韌的靈魂
樹林——知己——我變成了樹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渾濁
小溪——妹妹——唱和小詩
白云——大嫂——天空的護士,使天空返老還童
瀑布——大哥——天生金嗓子,無回報地從古唱到今
懸崖——爺爺——給人清凈、無雜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純潔少年,從不說是非
石頭——敲擊——時間的回聲
落葉——紋理——命運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頭上——悄悄做一會兒女性(尋找一份美)
陣雨——俠客吼叫,醉酒的詩人朗誦——感動又嚇人
老柏樹——慈祥——恩澤、遮雨
螞蟻——小弟弟——患難兄弟
歸鶴——伴我披月回家女
作者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這樣的啟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合作探究:
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進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為什么卻說成山中訪友”?
[討論明確]
作者訪問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豐富、新奇,充滿童心童趣,構(gòu)思新奇。以這樣的
方式敘述,使讀者也走進畫面中,走進作者的心境中,仿佛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于是感到更加親切,似乎我們也隨著作者把自己想像為一棵樹,使樹與“我”融為一體,讀者時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激情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么能不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呢?帶著感情朗讀課文,去體會那“童話般的世界”。體驗與反思質(zhì)疑交流
我們隨著作者“帶著一路月色…‘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體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珍視我們自然界的朋友?
學生討論交流,學生可以向同學質(zhì)疑,也可以向老師質(zhì)疑,形成討論交流的過程。
[教師小結(jié)]
當你帶著好奇和輕松愉快的心情讀完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絕倫、如行云流水般的語言帶進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話般的意境陶醉外,你還會從字里行間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那種深切的熱愛。并且,你還會感悟到作者對人生那種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遠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拓展延伸作業(yè)
假設你是某一景物,實際上景物已經(jīng)成為游人的朋友了,請你以景物為角色,與游人互訴心聲。寫一段文字,字數(shù)不限,下節(jié)課交流。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練習用摘錄法概括段落大意。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理解34個新詞語。
3.熟讀課文,能默寫課文最后一段。
4.感受萬里長城的偉大,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把握課文“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進行分段,進一步練習用摘錄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學難點:體會文章中穿插于說明間抒發(fā)情感的句子,在感受長城偉大中激發(fā)對古代勞動人民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的贊嘆之情。
教具:投影片 課文錄音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激發(fā)情感。
1、出示長城圖片,問:這是什么?談談自己對長城的了解。
2、你想進一步了解長城嗎?板書:萬里長城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觀看課文配套錄像,說說對長城有哪些新的了解。
2、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有關長城的哪幾個方面?
3、按預習要求自學,進一步鍛煉自學能力。--
三.交流。
1、給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作業(yè)本》第1題。)
2、形近字選字填空。
御 卸 巒 戀
防( ) 山( )
四.指導分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出示課后練習第2題:按照“長城偉大、長城的特點、我們民族的驕傲”給課文分段。
3、交流,理清文章脈絡。
五.作業(yè):
1、《作業(yè)本》第1-3題。
2、思考課后第一題。鞏固字詞,鼓勵探究。
第二課時
一、引入
。、快速讀課文,找出重點段。
2、交流。
二、研讀重點段
。、回顧讀懂重點段的方法,復習第三單元訓練重點。
。、默讀課文第二段,思考:這3個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指名回答并板書:
氣魄雄偉 建筑年代久遠
工程浩大 施工艱難
3、課文是怎樣分別把這些特點寫具體的呢?
。1)學習第2自然段,思考:課文從哪三方面介紹了長城的氣魄雄偉?討論理解并板書:
像一條巨龍:崇山峻嶺、起始點(鴨綠江、嘉峪關)蜿蜒曲折
高而寬:寬5-8米,頂部可以并行五六匹馬,高8-10米
“目睹了長城堅強、剛毅、計策的形象”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朗讀最后一句,體會長城的氣魄雄偉和我國人民對長城的熱愛。
用自己的話說說為什么把長城比作一條巨龍橫臥在崇山峻嶺上?
。2)學習第3自然段,思考:這一自
然段具體介紹了哪三個時期的長城?試用一句話分別介紹不同時期的長城。(自己試說,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歷史時期--為長城做了什么--長城在當時的作用
戰(zhàn)國時期--修筑長城--防御外敵侵略,對外貿(mào)易的商業(yè)大道
秦 朝--連接長城
明 朝--整修與擴建
。3)學習第4自然段,思考:工程浩大和施工艱難分別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要采制……用自己的生命修筑了長城!薄懊辖揲L城”的故事說明了什么?
4、質(zhì)疑問難
5、概括段落大意
。1)引導:怎樣用摘錄法概括第二段的段落大意?
。2)嘗試概括段落大意。
。3)集體交流。
。4)方法,進一步掌握用摘錄法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如果要摘錄幾句話才能概括全段內(nèi)容,要把這幾句話成通順連貫的句子。
三、朗讀課文
1、錄音范讀
2、有感情地朗讀重點段。--在讀中感悟長城的偉大。
四.作業(yè)
。薄⑼瓿伞蹲鳂I(yè)本》第4題(2)和第5題(2)。
2、閱讀與長城有關的書。
第三課時
一、復習回顧
1、聽記:氣魄雄偉 年代久遠 工程浩大 施工艱難 結(jié)晶 驕傲
。、自查、訂正
。、用上這些詞說說課文內(nèi)容。
二、研讀第一、三段
1、讀第一、三段,思考:第一、三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自由讀,結(jié)合課后第四題,劃出重點詞,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3、小組交流,教師巡視點撥。
4、集體交流。
5、學習了這課文,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你有什么感想?很多同學去運長城,當你登上長城的時候,你感受到了什么?
6、指導朗讀和背誦。
三、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通過這課文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知識、感受等)
2、選擇你認為讀得最好的一段,讀給同學聽。
四、作業(yè)
1、完成《作業(yè)本》第4-6題。
2、默寫課文最后一段。
板書設計:
氣魄雄偉
長城偉大 建筑年代久遠 結(jié)晶 驕傲
工程浩大 施工艱難
教學后記
在學習體會長城的施工艱難時通過想象訓練進行較好,它能讓學生在深思和驚嘆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激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對先人非凡智慧的崇敬。
語文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爭論的故事》是蘇教版國標本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六冊的課文。寫盛老師給同學們講了個故事,并引導學生交流聽后的感想,說明做事應把握好時機,如果陷入無休止的爭論,必將貽誤時機而一事無成。全文主要以對話的方式推進故事發(fā)展,以“講”代“敘”,故事緊湊,可讀性強。第一課時我把教學重點放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上,讓學生讀中感悟故事中蘊涵的道理:兄弟倆因“爭論”而錯過射大雁的時機。
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注意重視以下兩點:
一、努力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語文課程的人文性,語文課程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目標,必須通過語言的學習來實現(xiàn)。教學時,在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中,孩子閱讀感悟,通過分角色讀、個別讀、齊讀、表演讀等不同形式的朗讀,去讀懂兄弟倆怎樣爭論不休,領悟到這兄弟倆真笨,爭論不休的時候已錯過了射大雁的最佳時機。在閱讀感悟的過程中,強化文中語言文字的學習。比如文中出現(xiàn)了許多成語,這些成語理解正確了,既能促進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又能有利于學生進行詞語的積累和運用。我采用不同方式教學:有的成語是在文本的感悟過程之中自然地引出,如“爭論不休”,學生在交流課文內(nèi)容時帶出,通過選擇“休” 在字典中的解釋,明確了“休”的意思;有的是通過表演,用形象的方法去領悟,如“不以為然”,理解了意思,讓學生再做做“不以為然”的樣子,這樣感受就更深刻了;有的成語如“兩全其美”,就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老人的話你明白嗎?”明白了老人的話自然就明白了“兩全其美”的意思了。這些詞語,根據(jù)教學中孩子的學習情況而隨機出現(xiàn),在作業(yè)中又安排了成語的積累練習。這樣的設計,為的是有效地達成“學語文,積累語言,最終用語言”的目的。
二、以學定教,凸現(xiàn)重點。
合理的教學設計,會使教學更有效,這篇文章的教學,我以質(zhì)疑導入,以學生反饋問題的情況來組織教學,努力使整個教學流程清楚明白,重點突出。學生在教學初提出了很多問題:誰與誰爭論?為什么爭論?怎樣爭論?爭論的結(jié)果是什么?爭論的故事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提問激發(fā)了孩子探究的興趣,我再順勢而導,引導學生以問題為線索,理清課文的脈絡。對一些簡單的問題,學生通過初讀課文,就讓學生自己直接解決,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情況,對一些有難度,一時難以回答的問題,就作為重點來教。這樣的設計,力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凸現(xiàn)學生主體的地位。
第二課時
《爭論的故事》是蘇教版國標本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六冊的課文。寫盛老師給同學們講了個故事,并引導學生交流聽后的感想,說明做事應把握好時機,如果陷入無休止的爭論,必將貽誤時機而一事無成。全文主要以對話的方式推進故事發(fā)展,以“講”代“敘”,故事緊湊,可讀性強。第一課時以質(zhì)疑導入,把教學重點放在故事內(nèi)容上。第二課時,我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生談故事蘊涵的道理上。并在第一課時對話訓練的基礎上,落實寫的訓練。
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努力達到以下兩個目標:
一、體現(xiàn)讀寫結(jié)合。
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讀中悟?qū),從讀學寫,加強讀與寫的聯(lián)系,把閱讀和品詞析句、揣摩表達作用、學習文章寫法結(jié)合起來。第一課時,學生通過充分朗讀、充分感悟知道了兄弟倆是怎樣爭論不休的,在朗讀感悟的基礎上,讓學生評讀,體會提示語的恰當運用能直接有效地提示說話的'語氣、態(tài)度。第二課時,重點落實恰當運用提示語的訓練。在課文感想部分的教學結(jié)束后,安排以讀學寫的訓練:文中兄弟倆是為大雁怎么好吃而爭論,實際生活中你們爭論過嗎?如果要把爭論的場面寫下來,應怎么寫?通過這樣的過渡,讓學生復習反饋第一課時的學習所得,明確除了要知道爭論的內(nèi)容,關鍵要寫好爭論人的表情、動作、說話的語氣等。在這基礎上,安排了一個課堂素描,讓學生仔細觀察兩個學生圍繞“能不能多看電視?”這一話題展開的爭論場面,當堂完成這一組對話提示語的添加訓練。通過這樣學以致用的扎實訓練,我想學生對怎樣寫好對話,怎樣正確使用提示語就會加深印象,從“學會”成為“會學”“會用”。
二、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fā)。
教科書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在課文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幫助學生從各種課外讀物中選擇與課文揭示的道理相關的名言,進行拓展積累,有效開發(fā)課程資源。感想部分的教學,學生自然地由故事得出了自己的感想。各抒己見,再學習課文中的感想后,感受就更深了,知道了兄弟倆讓大雁白白飛走的根本原因是:沒有抓住時機,關鍵沒有能先做起來。對“要抓住時機”這一道理,學生生活體驗并不多,所以教師這時出示有關的名人名言,幫助學生積累,讓學生進一步領悟到“抓住時機,不要空談要行動”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再說說自己所知道的有關的諺語名言。學生通過互相交流,進行名言摘抄的方式,有效地拓展了文本的外延。
語文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完成“積累運用”的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辨析組詞
1 出示有關的漢字,學生讀一讀,找特點。
2 指名反饋,歸納:同音字。
3 學生完成練習。
二、抄一抄
1 讀一讀。
2 鼓勵學生積累其他詞語。
3 反饋、。
三、讀一讀
1 自由讀。
2 反饋對這些詞語、句子的理解。
3 學生補充,鼓勵課后積累。
四、填一填
1 學生完成練習。
2 集體講評。
3 讀一讀。
五、仿寫句子
1 出示例句,學生讀。
2 討論:“有的”和“有”的不同。
3 指名反饋。
4 學生練習。
5 集體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閱讀短文,掌握忘本單元金鑰匙。
2 介紹大海。
教學過程:
一、閱讀短文
1 學生借助字典、詞典,讀通短文。
2 認讀生字。
3 大家一起讀。
4 再讀短文,說說你從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識?
二、介紹大海
1 請學生說對大海的了解。
2 小組交流。
3 指名反饋。
三、金鑰匙
1 學生自讀。
2 反饋,你從中掌握了一項什么本領?
3 教師小結(jié)。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寫文字說明,辦以《大!窞橹黝}的小報。
教學過程:
一、展示收集到的'資料。
1 請同學們自由地交流收集的資料。
2 指名反饋。
二、引導寫說明文字。
1 教師引入。
2 指導寫說明:指出寫說明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3 學生反饋,教師小結(jié)。
4 學生練習寫說明文字。
三、指導辦報。
1 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平時看到的報紙的樣子,特點。
2 學生反饋。
3 小組討論自己小報的主題,起一個響亮的名字。
4 學生反饋,教師指導學生辦報時注意的事項。
5 學生合作辦報。
6 小報展,互相點評。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陶治愛美情趣,受到愛國主義精神影響。
2、理解詩句意思,了解古詩敘述的內(nèi)容,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熏陶。
3、結(jié)合學詩,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想象、表達、創(chuàng)新能力。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
5、學會4個生字。
教學 重點:吟誦古詩,想象意境,體會詩中表達的感情。
設計特色:自主體悟 想象創(chuàng)新
信息資料:1、搜集查閱陸游、的相關資料,了解寫作的時代背景。 2、錄音范讀磁帶和舒緩的樂曲。
教學流程:
一、溫故引新,確定目標。
1、引導學生回憶李白寫的一首思念牽掛故鄉(xiāng)的詩-----《靜夜思》。過渡:今天我們學習宋代詩人陸游寫的一首牽掛祖國的詩。(板題)
2、引導學生回顧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并自主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教師點撥。 (以舊引新自然,自主確定目標民主。)
二、提示詩題,介紹背景。
1、讀題質(zhì)疑。示:告知,告訴。
引發(fā)思考:誰告訴兒子?告訴了兒子什么?為什么要告訴?
2、結(jié)合搜集的材料,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三、初讀全詩,整體感知。
1、試讀,要求正確流利。
2、讓學生結(jié)合注釋,說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四、細讀體會,理解內(nèi)容。
運用掌握的學詩方法:讀查連疑,弄清詩句內(nèi)容,體會詩句的文字美。
五、想象畫面,吟誦玩味。
引導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充分練讀;想象詩人臨危時,遺憾之至,叮囑兒子時的情景,教師 可通過放音樂,用語言描繪,啟發(fā)學生閉目想象,深悟詩情。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課堂練習。
1、默寫《示兒》,互相檢查。
2、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想象的畫面及人物的語言。
語文教案 篇7
內(nèi)容預覽:
比較·探究 《珠寶》教案
一、教學目標:
1. 熟讀課文,把握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
2. 理解文中以小見大的寫法
領悟小說中所揭示的社會現(xiàn)象
二、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文中以小見大的寫法
難點:領悟小說中所揭示的社會現(xiàn)象
三、解決辦法:教師設問引導,學生對比自讀
四、教具準備:略
五、課時安排:兩課時
六、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作為和俄國的契可夫,美國的歐?亨利并列享譽世界文壇的三大短篇小說巨匠的莫泊桑一生創(chuàng)作了許多經(jīng)典的小說,我們已經(jīng)學習過了他的名篇《項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的另一篇名作《珠寶》,再次領略一下莫泊桑獨有的寫作風格。
二)作者簡介:
莫泊桑( 1850~1893) 法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側(cè)重摹寫人情世態(tài),構(gòu)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jié)描寫、人物語言和故事結(jié)尾均有獨到之處。 莫泊桑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國西北部諾曼底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母親醉心于文藝。他受老師路易?布那影響,開始多種體裁的文學習作,后來在福樓拜的指導下練習寫作,參加了以左拉為首的自然主義作家集團的活動。莫泊桑的作品以《羊脂球》最為出色,這個中篇的輝煌成功,是莫泊桑一夜之間即蜚聲巴黎文壇。 除了《羊脂球》這一短篇文庫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還創(chuàng)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米隆老爹》(1383)、《兩個朋友》(1883)、《項鏈》(1884)等在內(nèi)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jié)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長篇小說也達到比較高的成就。他共創(chuàng)作了6部長篇:《一生》(1883)、《俊友》(又譯《漂亮朋友》,1885)、《溫泉》(1886)、《皮埃爾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堅強》(1889)和《我們的心》(1890),其中前兩部已列入世界長篇小說名著之林。 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被譽為“短篇小說王”,對后世影響很大。
三)背景介紹
《珠寶》是一篇優(yōu)秀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的小說,小說不著痕跡的客觀真實描寫和意味深長的諷刺不僅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19世紀后半期法國的社會風貌,也為讀者留下了廣闊的空間和深入思考的余地。
四)初步感知課文:
1.粗讀課文,給加點的字注音:
墮入( ) 和藹( ) 嗜好( ) 謙遜( ) 滑稽( ) 咳嗽( ) 雙頰( ) 鰥夫( ) 嘀咕( ) 踱步( ) 疑竇( ) 鞠躬( )( ) 擤鼻子( ) 彬彬有禮( )
2.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第一部分(1--13)故事開端,寫郎丹夫人愛珠寶
第二部分(14--20)故事發(fā)展,郎丹夫人去世,郎丹先生的'生活變得貧困。
第三部分(21--72)故事高潮,郎丹先生變賣珠寶,真相大白。
第四部分(73--74)故事結(jié)尾,深化主題,令人回味。
五)精讀課文,互動學習:
互動1:品讀課文,找出文章的線索,簡單概括故事情節(jié)。
明確:線索:珠寶
故事情節(jié):郎丹夫人愛珠寶,郎丹先生賣珠寶。
互動2:本文故事情節(jié)簡單,但是布局構(gòu)思卻很精巧,作者巧妙設伏,暗示珠寶的真假,,在課文中找到這樣的地方?
明確:1。郎丹先生年薪不多,但是他們的日子似乎很闊綽。這本身就暗示了,有可能這中間有什么問題。
2.P20“我當然更喜歡真的珠寶”
3. P21“你倒是瞧瞧呀,做的多么好,簡直跟真的一樣”
互動3:文章的目的是為了揭露腐朽的想了思想對郎丹夫婦的毒害,嘲諷他們道德的墮落,叫人警醒,為什么在開頭部分花費了大量的筆墨來刻畫郎丹夫人的完美?
明確:文章極力描寫郎丹夫人的正派,穩(wěn)重,美貌,溫柔,體貼,勤儉持家,精打細算,這一切在真相大白之后更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令人扼腕,但這種描繪當中隱隱暗示著幸福,愛情的虛假,人性的丑惡。
互動4:小說刻畫的人物主要是通過情節(jié)來展現(xiàn)性格,本文有許多細節(jié)的描寫,很好的刻畫了郎丹夫婦,請找出來并認真分析。
明確:郎丹夫人:表現(xiàn)上道貌岸然,暗地里卻卑瑣墮落,為追求金錢財富和享樂,不惜出賣肉體和尊嚴去換取,而表面上卻賢良淑德,作者把郎丹夫人不可告人的行徑用平實的筆調(diào)掩藏在迷人的外表和行為之中,通過郎丹先生多角度的敘述來暗示讀者,當一切真相大白時,郎丹先生“傻了”“昏了”,讀者大吃一驚,如夢方醒這種刻畫手法最適合刻畫騙子,流氓的性格特征最耐人尋味,令人叫絕。
郎丹先生:是個無恥之徒,作者故意把郎丹還原成一無所有的自然人,又把他置于萬貫金錢之前來讓他表演。妻子死后,他“餓得厲害,而且又沒有一個子兒”但他手上卻有價值一萬八千發(fā)郎的鉆石項鏈,在赤貧與暴富,道德和金錢,誠實和虛偽,純潔和恥辱戲劇性的矛盾沖突中經(jīng)過一番痛苦的內(nèi)心掙扎,他也抵不住金錢的誘惑,人格崩潰了。從此,徹底墮落成一個資產(chǎn)階級的寄生蟲。郎丹夫婦一個以假亂真,一個當眾出丑,他們墮落的根本原因是“愛慕虛榮,追求享受”,他們既是資產(chǎn)階級享樂思想的受害者,有時它的體現(xiàn)者。
六)寫作特點:
情節(jié)簡單,但尺水興波,構(gòu)思布局精巧,情理之中有意外,苦澀之中有幽默。
語文教案 篇8
五年級語文《諾貝爾》評課稿
我們聽了許**老師《諾貝爾》第二課時教學,就我個人的想法和大家做一交流。
1、“三步導學,生本課堂”這樣的課型模式,教學思路清晰,學生主體地位明確。我想:過去我們大多數(shù)老師上課都是根據(jù)教案按部就班的逐段分析,一味的“講深、講透、講全”,殊不知這樣繁瑣的分析不利于學生主體地位作用的發(fā)揮,學生學習興趣較弱。而在“三步導學,生本課堂”上,教學思路清晰,學生主體地位明確。大家回顧,剛才許老師從導入開始便抓住統(tǒng)領全文的一句話“為了發(fā)明炸藥,諾貝爾投入了他整個生命”,直奔文中的重點部分3到9自然段的學習,即任務一“聚焦實驗,感悟精神”的學習,緊跟著方法策略是“默讀3到9自然段,畫出最能震撼你心靈的語句,寫下自己的理解、體會、感受,而后小組內(nèi)交流”大家看,目標任務明確而集中,方法策略得當而有效,一條主線貫穿全文的學習,簡約而不簡單,這都是許老師深鉆教材,細讀文本的結(jié)果。
在小組匯報交流中,在小組長的主持下,“請大家聚焦某段某句”“我來讀”“我來交流”交流完后組內(nèi)補充,再請全班同學補充,教師適時點撥、引導、總結(jié),就某一句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我們小組再來讀”以往這些語言都出自老師的口,而如今已變成學生的課堂語言。這樣,開放的教學氛圍中,學生認真傾聽,積極發(fā)言,交流熱情高漲,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我們還看到在重點段重點句的交流中,學生能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對比談感受,抓人物動作、語言、神態(tài)來談,抓環(huán)境描寫來談,抓數(shù)字談,甚至有的同學不放過一個標點,(比如“,”“!”的體會)重要的地方做筆記等,學生能抓不同的點運用不同的方法談感受,這些方法的習得,都源于老師平時的悉心指導和扎實訓練。
所以,學生今天大膽自信的表現(xiàn)自己,發(fā)言精彩紛呈,與我們老師許多節(jié)課的引導是分不開的。許老師的課給我們的啟示:我們要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從關注“教師要講什么”到關注“學生學到了什么”上來。
2、以讀為主,讀中感悟是高年級閱讀教學的策略,也是本節(jié)課第二大亮點。許老師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放手讓學生讀書,有默讀,自由讀,小組匯報讀,齊讀等,讀后談感受,交流感受后再讀,讀的形式多樣,讀的`目標明確,讀的層層深入,在“任務一”交流中,時刻回讀中心句。如:在聚焦8、9自然段,震撼心靈的句子后,及時引導小結(jié):“這是一次————實驗”。既培養(yǎng)了學生感悟表達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積累概括能力。然后再完整的讀這部分內(nèi)容。反復的朗讀,不斷的感悟中,升華了對中心詞“整個生命”的理解,在諾貝爾遺囑和名言補充中,諾貝爾“熱愛科學,無私奉獻”的崇高形象已矗立在學生心中,預期目標自然而然完成。
3、讀寫結(jié)合在課堂上的落實。
讀寫結(jié)合既是傳統(tǒng)教學的寶貴經(jīng)驗,也是當前課改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提到寫這一表達訓練,我們好多老師認為就是將重點寫具體詳細,其實讓學生簡練的寫感受,寫批注,將全文言簡意賅的表達清楚,也是小學階段表達訓練的重要內(nèi)容。
本節(jié)課,許老師很好地抓住了課后練習“學寫人物傳記”這一訓練點,將讀與寫落到了實處。如何將一片長長的記敘文改寫成100字小傳呢?這及依賴于學生平時的閱讀積累,內(nèi)化吸收、表達實踐,更需要老師精心設計、點撥、引導。
所以,許老師從課的開始,就讓學生回顧:你對諾貝爾有哪些全面的了解?隨著學生的回答,老師歸納板書,為“寫”的順利完成做了鋪墊,在學完重點部分后,學生正沉浸在對諾貝爾的敬仰之中,老師及時提出:“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偉人,為他寫一篇小傳。”并提問:“什么是小傳?怎么寫?”根據(jù)板書提示,引導圍繞“國籍、身份、生卒年月、成就、貢獻”來寫,這樣有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方法的提供,有前面閱讀的積累,老師找準了合適的寫的時機,學生很快在課堂上完成了練筆,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讀寫結(jié)合的語文課堂。
當然,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如果老師評價點撥語言再豐富些,靈動些,再富有激情些,學習效果是不是會更好?我們剛開始嘗試小組合作,學生積極性很高,但活動怎樣再有序些呢?這些有待我們思考、改進。
以上是我個人的粗淺看法,不妥之處,敬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語文教案 篇9
本文選自《聊齋志異》中《狼三則》的第二則。寫的是兩只狼與一個屠戶之間的一場較量,狡詐的狼想吃掉屠戶,卻最終雙雙斃命于屠戶的刀下。
全文分兩部分。前一部分是敘事,寫屠戶與狼相斗的故事,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張曲折。第一段寫屠戶遇狼,點明時間、地點和矛盾的雙方,這是故事的開端。第二段寫屠戶懼狼,兩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蹤,表現(xiàn)屠戶的遷就退讓和狼的貪婪兇惡,這是故事的發(fā)展。第三段寫屠戶御狼,表現(xiàn)屠戶情急之下的抉擇和狼的不甘罷休,這是故事的進一步發(fā)展,也是故事的轉(zhuǎn)折之處,屠戶開始由被動轉(zhuǎn)入主動,雙方形成相持局面。第四段寫屠戶殺狼,表現(xiàn)屠戶的勇敢警覺和狼的狡詐陰險,這是故事的高潮和結(jié)局。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議論,點明故事的主題,說明狼無論多么狡詐也不是人的對手,終歸會為人的勇敢智慧所戰(zhàn)勝。
本文篇幅短小,結(jié)構(gòu)緊湊,情節(jié)曲折,語言簡潔生動,主要通過動作、神態(tài)描寫來刻畫屠戶和狼的形象,展開雙方的矛盾和斗爭。在文中,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交代得很清楚。隨著情節(jié)的波瀾起伏,生動地表現(xiàn)了狼的貪婪、兇狠和狡詐的本性以及屠戶心理、行動的變化!熬Y行甚遠”“并驅(qū)如故”等,表現(xiàn)了狼的貪婪和兇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徑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現(xiàn)了狼的狡詐;“懼”“投以骨”“復投之”等,表現(xiàn)了屠戶的害怕心理和僥幸心理;“顧”“奔倚”“弛”“持”等,表現(xiàn)了屠戶丟掉幻想準備抵抗的決心和行動,也表現(xiàn)了他的機智;“起”“劈”“斃”“轉(zhuǎn)視”“斷”等,表現(xiàn)了屠夫的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
方法闡釋
。、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途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成誦,能加深理解,培養(yǎng)語感,積累語言材料。
。病⑹柰ㄎ牧x是必要的,但切忌煩瑣的講解,也不必字字句句求確解。主要讓學生借助注釋自行領悟,教師可作必要的提示或簡要的講解。
。、本文敘事簡潔而又情節(jié)曲折緊張,引人入勝。可因勢利導,將學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對生動的情節(jié)有深切的感受。
。、理解本文的主旨主要抓住兩點:一是故事之“奇”,一是作者的議論。抓住這兩點,也就抓住了故事和寓意的`關系。
。、進行比較閱讀,使所學知識內(nèi)化,在超本閱讀中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
目標定位知識
。、了解蒲松齡及其《聊齋志異》。
。、掌握重點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及用法。
能力
。薄⑦M一步提高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
。病⒗砬逍≌f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情感學會勇敢機智的與邪惡勢力作斗爭。重點難點掌握重點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及用法。
教學輔助工具
電腦
教學流程
教學過程及教學內(nèi)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薄⒗首x課文。(去掉標點。)
2、知名示范朗讀
3、點評。
。、自由朗讀。
。、劃分句中節(jié)奏
。、理清結(jié)構(gòu)。
。、為每一段加小標題。
。、找出主旨句
三、小組交流,翻譯課文
。薄⑿〗M交流預習翻譯課文情況,重點解決疑難,串譯課文。
。病⒄n堂交流,質(zhì)疑答疑。
。、課堂練習,翻譯句子。
4、完成文言文閱讀積累卡片。
。、學生自批。
。丁⒆耘答。
7、鞏固記憶。
四、深入研讀課文
。、本文“異”在哪里,用課文中的一個詞回答?
。、課文中哪些語句表現(xiàn)了狼的狡猾?
五、拓展延伸
。、閱讀《狼三則》之三。
。病⒄f說本文“異”在哪里。
。、完成練習。
六、總結(jié)
1、用蒲松齡《狼三則》最后的一句話作結(jié)。
。、通過學習這兩篇文章,你有什么啟發(fā)?
。、小結(jié)。
七、作業(yè)
1、收集有關狼的成語。
。病⒑脮扑]:姜戎的《小狼小狼》《狼圖騰》。
談話
提出閱讀要求。
點評
進一步明確要求
出示問
教師巡視,和學生共同討論,解決疑難
啟發(fā)引導,與學生共同質(zhì)疑答疑
出示問題
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完成情況
出示答案
教師巡視
出示問題
出示問題
出示原句
自由朗讀
學生朗讀,其他注意聽。
互評
朗讀
劃分節(jié)奏
指名回答
小組討論
相互質(zhì)疑答疑
學生完成后交流
學生完成卡片制作
自批
學生記憶
學生思考后回答
學生完成后交流
學生翻譯理解
指名回答
意在分清文章節(jié)奏,為理解文章內(nèi)容打下基礎。明確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完成翻譯,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質(zhì)疑答疑,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通過知識卡片的建立,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建網(wǎng),形成體系。通過深入研讀,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本文的寫作特點。通過拓展延伸,使所學知識內(nèi)化,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別切通過想換內(nèi)容的比較學習,進一步加強理解。深入理解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拓展延伸,使語文課堂走進學生的生活
案例評價:
本文是一篇情節(jié)比較簡單故事有趣的課文;串譯課文比較簡單,但常用實詞、虛詞較多,在教學中通過朗讀課文,尤其是對文章節(jié)奏的訓練、課文結(jié)構(gòu)、主要內(nèi)容的理解等環(huán)節(jié)設計,為突破本文教學重難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文言文積累卡片的建立,又將所學知識進行了建網(wǎng),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記憶,同時也為將來運用知識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独侨齽t》之三的閱讀,又進一步開拓了學生的視野,為學生運用知識提供了一個平臺。本課授課效果良好。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10-15
語文《詠柳》教案11-09
語文下冊的教案03-29
語文《趙州橋》的教案10-10
語文備課教案08-07
語文下冊教案01-31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