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實用的語文教案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會認3個字,會寫5個字,掌握“一片汪洋、息壤、大發(fā)雷霆、滾燙、汗流浹背”等詞語,理解詞義。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啦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脈絡。
4.學習課文第一、二部分,啦解鯀治理洪水的原因、方法及結果。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新詞,理清課文脈絡。
2.啦解鯀治理洪水的原因、方法及結果。
教學難點:掌握理清文章脈絡的方法和“壤、浹”等字的字形和寫法。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洪水泛濫、人們深受災難的視頻或圖片。
教學過程
一、觀看視頻或圖片,激情導人
1.教師播放或出示洪水泛濫、人們深受災難的視頻或圖片,學生認真觀看。
2.說說你看到啦什么?想到啦什么?
生:我看到洪水沖毀人們的房屋,真是太可怕啦!
生:我看到人們在洪水中掙扎,有的被沖走,有的活活淹死,洪水真是太無情啦。
生:我看到洪水淹沒啦莊稼地,人們的辛苦勞動都白費啦,這樣下去,人們不是被淹死,也要餓死啦。……
3.教師小結導人:是啊,這可怕的`洪水災害一直以來都威脅著人類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傳說遠在上古時代,人們就深受洪水災害,在與洪災抗衡的過程中,上演啦鯀禹治水的故事。
4.教師板書課題:鯀禹治水。
5.齊讀課題,理解課題,認識人物。
⑴鯀:是傳說中的一位善良的天神。
⑵禹:即大禹,是鯀死啦三年后,肚子裂開而鉆出的一個孩子,也就是鯀的兒子,后來成啦一位治理天下的君王。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找出生字新詞,讀讀記記,并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加以理解?赏阑蛐〗M共同完成。
3.給各自然段標上序號,并畫出不理解的詞句,四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交流解疑。
4.想想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自學反饋,交流互動
1.分段指名輪讀課文。
2.集體評議,及時糾錯正音。
3.教師強調字詞難點。
⑴字音:“壤”聲母是r,讀第三聲。
、谱中危骸叭馈庇野氩糠止P畫多,書寫時各個筆畫要對齊寫緊湊,注意有下方有三個橫。形近字:禹()旺()壤()湯()陜()寓()汪()嚷()燙()浹()
、窃~義:
汪洋:形容水勢浩大的樣子。
息壤:是傳說中天帝的一件寶物,是一塊幾尺見方的黃土塊兒,只要把它放在地上,說一聲“長”,它便會迅速擴大,驅走洪水,露出陸地。
大發(fā)雷霆:比喻大發(fā)脾氣,高聲訓斥。
泛濫成災: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形成災害。
汗流浹背:浹,濕透,汗水濕透啦背上的衣領。形容汗出得很多。
4.齊讀課后“讀讀寫寫”及“詞語采集”中的詞語,加以識記。
5.提出小組交流后仍不能解決的詞句疑點,全班交流。
6.指名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啦什么。
。ㄟ@篇課文講述的是上古時代,鯀與禹父子兩代人為啦消除水災,讓人們免受洪災之苦,想盡辦法,歷盡艱辛治理洪水。鯀借助神力偷出天帝的寶物——息壤用以趕退洪水,卻付出啦生命的代價;大禹繼承父親鯀的遺志,率領人們挖渠開山,疏通河道,最終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治服啦洪水。)
四、理清脈絡,練習概括
1.快速默讀課文,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2.指名反饋分段情況,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交代故事的起因,上古時代的中國鬧過一次大水災,人們受盡洪水的折磨,苦苦訴求天帝,可天帝毫不理會。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寫鯀同情人們的悲慘遭遇,偷息壤驅趕洪水,被天帝派火神殺死。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寫大禹繼承你志,帶領人們疏通河道,經過十三年的苦戰(zhàn)治服啦洪水。
五、學習課文,啦解鯀治水
1.齊讀課文第1自然段,啦解故事發(fā)生的原因。
①鬧大水災,大地汪洋一片,莊稼、房屋都被淹沒啦,人們只好逃到山上或樹上去。因為缺吃少穿,餓死、凍死的人很多。
、谌藗兛嗫喟筇斓郏砬笏庵鸷樗,可是天帝毫不理會。
a.理解“哀求”與“祈求”,想象人們當時會怎么做、怎么說,體會人們遭受洪水災害時的悲慘與無助。
哀求:哀告請求。
祈求:誠懇地、懇切地希望或請求。
b.理解“毫不理會”,感受天帝的冷酷、無情。
“理會”在詞典中有五種含義:①懂得,領會,如:“這段話的意思不難理會!雹谧⒁猓ǘ嘤糜诜穸ǎ纾骸叭思艺f啦半天,他也沒有理會!雹劾聿,過問(多用于否定)。如:“他在旁邊站啦半天,誰也沒有理會他!雹芾碚摚簧;⑤照料,處理。在文中應該選第幾項?(第③項)
c.教師小結:面對遭受苦難的人們,面對無情的天帝,善良的天神鯀再也不能袖手旁觀啦,強烈的同情心驅使著他要想辦法幫助人們治理洪水。
2.默讀課文第2—4自然段,思考鯀治水的方法與結果。
3.指名反饋,集體交流。
⑴鯀治水的方法。
、偬铰犆夭叵⑷赖牡胤。
、谡埳聒B帶路,請神龜挖洞,偷出啦息壤。
、郯严⑷婪旁诘厣希f一聲“長”,息壤便伸展開來,趕退啦洪水,露出啦地面,人們回到陸地上重建家園。
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再次啦解鯀治水的方法與過程。
④教師小結、過渡:鯀懷著一顆同情心,冒險偷出天帝的寶物,借助神力趕退啦洪水,但最終的結果
又是如何呢?
、契呏嗡慕Y果。
、偬斓郯l(fā)現息壤被偷走,派火神祝融殺死啦鯀,奪回啦息壤。
、诤樗匦路簽E,人們再次陷入災難。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4自然段,再次體會天帝的冷酷無情。
六、課堂小結
1.學生自由交流對天神鯀的認識與啦解,感受其精神品質。
2.教師小結:面對人們身陷洪災的悲慘遭遇,天神鯀毅然冒險偷出天帝的寶物,想借助神力驅趕洪水,但最終慘遭殺害,但他的善良正義、為民造福、勇于獻身的精神卻為世人所敬仰,他的形象也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反復揣摩人物細節(jié),在朗讀中提升父愛,體會父愛。
2、抓重點句,在多層次的感悟中喚起學生對父親愛。
3、通過拓展激起學生對父親的愛。
教學重、難點:
反復揣摩人物細節(jié),在朗讀中提升情感,體會父愛。
教學方法:引讀法,感悟法,質疑法,情境法,表演法,學法指導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回憶快樂。
1、(播放課件)師:請看大屏幕,人們是在慶祝我國的哪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春節(jié)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節(jié)日。孩子們可以放鞭炮、穿新衣、吃團圓飯。北方的春節(jié)還有提著燈籠走街串巷熬年夜的習俗。有一位叫馬德的人,最難忘八歲那年的春節(jié)。因為那一年,他的心中也一直留著父親做燈的那一幕。
2、過渡: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心中那盞燈》
二、讀題、質疑。
1、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2、根據學生的提問,重點板書以下兩個問題:
。1)心中那盞燈指的是什么?
。2)父親是怎樣做冰燈的?
3、過渡:父親是怎樣做冰燈的呢?請同學們打開書72頁,默讀課文,找一找父親做冰燈的句子,并用“——”畫出來。
三、細讀理解,品味感悟。
。ㄒ唬┢纷x父親的動作
1、指名匯報所畫的句子。
2、課件出示:
我努力睜開眼睛,只見父親在離炕沿很遠的地方,一只手托著塊東西,另一只手在里面打磨著。我發(fā)現父親正在打磨一塊冰,姿勢很象洗碗。父親每打磨一陣,就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雙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會兒。
3、指名讀這幾句話,其他學生思考:哪些詞語描寫了父親做冰燈時的動作?(托著、打磨、擦、捂)
4、(師邊演示動作邊問):你見過別人打磨東西嗎?什么叫打磨?
5、父親打磨這塊冰用的是什么?(手)
用手打磨這塊冰會有什么感覺?
這樣寒冷,為什么用手來打磨呢?
6、難怪,父親每打磨一陣,(引讀):就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雙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會兒。
7、想象父親做冰燈的那一幕,并請一生來演一演。
評一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8、:作者就是抓住這些動作細節(jié),讓我們看到了一位疼愛兒子的父親,寫得多傳神呀!
9、齊讀這幾句話。
10、(解決問題,體驗快樂)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解決了心中的一個疑問,大家高興嗎?讓我們?yōu)樽约汗恼瓢桑?/p>
。ǘ┢纷x父親的'語言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父子間的三次對話,并與同桌分角色練讀。
2、學習第一次對話。
(1)、請兩生讀。
。2)、體會父親為什么答非所問。
3、學習第二次對話。
。1)、請兩生讀。
。2)、比較兩次“爹,你干啥呢?”的語氣有何不同,并練習朗讀。
4、理解“尷尬”,并說說從父親“尷尬”的樣子,我看出了什么?
理解“尋思”,你看出這是個怎樣的父親?
5、學習第三次對話
。1)、男、女生分角色讀。
。2)、問:父親真的不冷嗎?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四、體會父愛,深化主題。
1、創(chuàng)設情境,多次引讀“父親剛才給我掖被子的時候,我分明感到,他的手真涼。
2、談談是什么原因使“我”流淚了呢?
3、為什么說父親做的冰燈是一盞最美的燈?
五、課外拓展、快樂練筆。
1、齊讀馬德在另一文章中贊美父親的一段話。
2、欣賞《父與子》,練寫“父愛就是-----------------------------------------”。
3、:孩子們,父愛如山,父愛如水。從你們稚嫩的筆跡中,我看到了濃濃的親情。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為什么說青海湖是夢幻般的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導語:在前幾課,我們觀賞了阿里山的云霧,領略了江南的美景。同學們想不想到被譽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去旅游?那里有一處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板書課題)
2.演示一組照片后,簡介青海湖
(1)先讓學生自由說,可根據課前搜集、了解到的有關青海湖的資料,知道多少就說多少,教師對搜集信息能力強的同學給予表揚。
。2)教師作適當補充:青海湖蒙語叫“庫諾爾”、藏語叫“錯溫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青海潮的流域面積比湖面大10倍,有50條短河從三山的四面八方匯入,沒有出海的通路,因而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鹽量最大,是一個咸水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默讀課文,想想作者從哪幾方面描寫了青海湖。
三、自主誦讀,合作交流
1.現在請你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給你的同桌聽,并跟同桌交流自己喜歡的理由。
2.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四、重點品讀、感悟
1.你認為課文中的哪些句子寫得好,好在哪兒?
2.“誰能相信這是大自然的現實,而不是大膽的夢幻呢?”聯系課文內容,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了解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怎樣描寫青海湖的。教學的難點是聯系課文內容,說說“誰能相信這是大自然的現實,而不是大膽的夢幻呢”這句話的意思。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己發(fā)現問題,在讀書、思考、討論中解決問題,并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問題進行深入探究,運用激勵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教師適當給予點撥。
語文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程第二課時
板書設計
執(zhí)教時間: 年 月 日
執(zhí)教時間: 年 月 日
執(zhí)教時間: 年 月 日
第二課時
一、日積月累
1.導學:“你一定要聽老師的話,好好學習?”“你不會的一定要記得問老師!”小朋友們,這樣的話你聽過嗎?你知道這些話是什么意思嗎?對,就是告訴我們要多讀,多學,多問。這些話,在很早很早以前,很多名人就說過了,不過說的稍有不同。
2.比賽游戲形式學習“日積月累”中的名言。
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名言。
(1)一比:自己讀一讀,借助拼音讀正確。
(2)二比:和同桌讀一讀,比一比誰讀得正確又流利。
(3)三比:指名領讀。
(4)交流對句子的理解。
(5)他們說的和我說的有什么不同?(意思相同,但是表達言簡意賅。)
(6)嘗試背誦。
3.拓展: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學習的名人名言?
二、和大人一起讀
1.引出主題,激起興趣。
教師:你們喜歡聽孫悟空的故事嗎?你知道孫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嗎?下面,我們一起聽一首兒歌《孫悟空打妖怪》。
2.教師播放多媒體,讓學生初步理解兒歌的內容。
(1) 你們仔細看看圖文畫面,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2)再跟老師念一念,你又發(fā)現了什么?學生在跟念時,教師加重末尾一字的發(fā)音,引導學生發(fā)現“咚、空”等字押韻的規(guī)律。
3.引導學生有節(jié)奏地朗讀兒歌,從中體驗活動中的快樂情緒。
教師通過打擊樂節(jié)奏來逐步提高念兒歌的速度,增加兒歌的'趣味性和難度。學生一邊有節(jié)奏地敲擊樂器,一邊流利愉快地念兒歌。
4.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表情、動作表現其對兒歌中正、反兩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1)這首兒歌里你喜歡哪些人,不喜歡哪些人?說說你的理由。
(2)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設計恰當的表情和動作,看誰表演得最形象。
(3)指生到前面表演。
(4)老師打節(jié)奏,同學們一邊讀詩一邊用自己喜歡的表情和動作表演。
三、課后延伸,親子讀詩
把這首兒歌推薦給爸爸媽媽,讓他們和你一起用快樂的形式朗讀兒歌。
語文教案 篇5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疏通了文章大意,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些重點語句、段落進行討論。
二、討論學習
1.為什么文章開頭起筆先寫梅的產地?
明確:產梅之地多,喻天下人才多,“皆”字隱示產梅之盛。
2.將梅的“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對照著寫有什么作用?
明確:這幾句話道出了病態(tài)社會的病態(tài)的評梅標準,實則是統(tǒng)治階級選擇人才的標準。為了維護封建專制統(tǒng)治,當局者忌恨和扼殺那些正直的,有骨氣的,生氣勃勃的人才,而要人們變?yōu)槲,邪侫,毫無生氣的庸才和奴才。
3.“文人畫士”“心知其意”卻不敢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他們心中雖默許這一標準,卻不敢出開用這一標準云衡量“天下之梅”,實際是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來。
4.那些封建統(tǒng)治者的幫兇的具體做了什么?
(用原文回答)
“斫其正,養(yǎng)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
5.目睹梅的'病態(tài),作者發(fā)出了“誓療”的決心,具體是怎樣療梅的呢?
明確:“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
這里的“必”與上文的“誓”呼應,表達了作者療梅必見成效才罷休的決心。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無不表現作者追求個性解放,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這也正是他民主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
6.文章結尾用一長句有力結束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在黑暗現實中,面對強大的反動勢力,作者有“療梅”的決心卻自責能力渺小,以感嘆領起,抒發(fā)了自己的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作者意變革現實,提倡個性解放,主張愛惜人才、培養(yǎng)人才,這幾點是有積極意義的,龔自珍在《已亥雜詩》中寫道:“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正是這種抱負的寫照,表達了作者堅持戰(zhàn)斗,為改造社會奮斗不息的決心。
三、總結歸納
1.關于“托物言志”
、偈裁词恰巴形镅灾尽?
“托物言志”指用常見的、具體的、淺顯的事物來講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中,寫的是“物”實則讀“志”。
、跒槭裁从谩巴形镅灾尽?
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分析,在當時“文字獄”恐怖氣氛籠罩之下,作者不能直接批判清朝統(tǒng)治者壓抑人才、摧殘人才的社會主題,只能用這種的托物言志的曲筆來揭露時弊,大聲吶喊,托梅議政,拯救人才。
四、背誦全文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體會作者“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寫一篇小文,講清一個道理。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10-15
語文寫作教案07-12
語文下冊教案01-31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04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語文園地》教案02-22
語文識字教案02-23
語文《氓》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