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然資源的教案(通用14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自然資源的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自然資源的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舉例說明什么是自然資源,有哪些主要類型;
2.知道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的國情特征;
3.能正確評價我國自然資源的優(yōu)勢和劣勢。
過程與方法
1.舉例說明什么是自然資源,我們在生產、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資源;
2.討論以上提到的自然資源可以分為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兩類;
3.結合課本圖文資料,談談怎樣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4.通過課本資料的數(shù)字,明確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國情;
5.討論我國自然資源特點形成的原因:
6.討論,為保護和節(jié)約自然資源,我們能夠做些什么?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節(jié)內容,能辯證的認識自然資源與人類的'關系,以及合理開發(fā)、利用與保護自然資源的意義,進而樹立正確的資源觀、環(huán)境觀。
本節(jié)重點
1.自然資源的分類;
2.我國的自然資源國情特征: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本節(jié)難點
樹立保護資源的意識,在生活中自覺保護資源。
教法學法
讀圖分析法、討論法、講解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出示一幅生活資料圖片,讓學生追本溯源,明確這些生活資料最終來自自然界。
講授新課
一、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一段,完成下面問題。
1.自然資源的概念(注意概念中的關鍵詞: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
2.請同學們舉例說出你知道的自然資源:
3.判斷下列資源哪些是自然資源;水、陽光、草地、動物、森林、小麥、雷電、玉米、核桃。
二、請同學們閱讀圖3.1,回答問題。
1.上述自然資源哪一種與其它自然資源不同?
2.我們可以把自然資源分為哪兩類?(可再生資源在較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能夠循環(huán)使用;非可再生資源礦產資源等,總是用一些就少一些)
3.舉例說明你所知道的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三、讀圖3.2和3.3,回答問題。
1.可再生資源具有什么特性?
2.可再生資源是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據(jù)圖說出你的理由;
3.根據(jù)上述內容你認為應該怎樣利用和保護資源?
四、出示我國陸地、礦產、耕地、河流年徑流量、森林等資源總量和人均占有量的比值資料,據(jù)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填寫下表
自然資源
作業(yè):請同學以小組為單位出一期手抄報。
自然資源的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自然資源利用歷史與現(xiàn)狀的了解,知道全球多種自然資源正面臨短缺,在頻頻告急,引導同學認識到自然資源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
2.協(xié)助同學了解自然資源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自然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的。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對自然資源利用歷史與現(xiàn)狀的了解,知道全球多種自然資源正面臨短缺,在頻頻告急,引導同學認識到自然資源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安排小調查:家鄉(xiāng)的`自然資源主要有哪些?
了解我國維護自然資源的相關法規(guī)。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知道世界環(huán)境日是幾月幾日嗎?今年世界環(huán)境日的主題是什么?
二、教學互動一
1.閱讀課本67頁楊柳青小學六(2)班同學對全球和我國自然資源的整體狀況進行的調查。
對照插圖,說說你認為礦石、風力、土地這些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的嗎?
2.將小調查的結果填寫在課本相應的地方,互相交流。
3.展開想象:假如水資源短缺的現(xiàn)象繼續(xù)加劇,那么世界將變成什么樣子呢?
4.閱讀《節(jié)水新概念》。
以“加入世界沒有了水”為主題,展開討論。
有人說,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請談談你的看法。
5.分組朗讀課文69頁“自然資源緊急求救”中森林資源告急、礦產資源告急的段落。
自身仿寫“土地資源告急”。
三、教學互動二
1.閱讀《復活節(jié)到衰落的秘密》。
用自身的話說一說,復活節(jié)到衰落的秘密是什么。
2.請幾位同學分別朗讀課本71頁許強、黃春雨、任麗的話。
你想說什么?請在課本相應的地方寫下來。
3.閱讀《世界上發(fā)現(xiàn)最早的資源與環(huán)境維護法》。
在這部最早的資源與環(huán)境維護法中,提到了一些維護資源與環(huán)境的具體措施,你覺得這些措施的提出,體現(xiàn)了我們祖先怎樣的觀念?
這些措施在今天還有用嗎?假如今天再次制定,你認為還需要補充哪些方面的條例?
4.每年的世界環(huán)境日都會確定一個主題。你知道圍繞今年世界環(huán)境日的主題,各地舉行了哪些活動嗎?
5.請同學朗讀課本第72頁王大同同學的話。
你還知道哪些我國維護自然資源的相關法規(guī)?
同學交流,老師補充。
假如家鄉(xiāng)的自然資源遭到破壞,你會通過什么途徑來維護它們?
四、作業(yè)
就維護自然資源這一問題達成共識,寫下來。
自然資源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自然資源的定義的分類,能夠區(qū)分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2、知道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了解我國我國土地資源的分布和存在的問題。
3、知道我國水資源的嚴峻形勢,理解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措施。
【教學重點】
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措施
【教學用具】
教學掛圖,投影片
【教學過程】
1、自然資源。
據(jù)圖說出自然資源的`定義,重點注意自然二字。
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劃分并不是絕對的,他們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常見的可再生資源有:土地,水,陽光,空氣,生物等。
常見的非可再生資源有:礦產。
結合煤和石油的分布圖說明我國自然資源的分布特點:總量豐富,人均不足,空間分布不均衡。
2、土地資源。
結合課本插圖找出土地資源的四種利用類型,總結其利用特點:耕地、林地比重小,難利用土地比重大。
列表總結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情況。存在的問題,要結合一些漫畫掌握。
3、水資源。
我們日常生活用的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水和部分地下水,而最多的水資源是冰川水。
水資源短缺的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我國也非常嚴重,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的時間和標志。
(討論)生活和生產中的節(jié)水措施
水資源的時空分布和應對措施:時間:夏秋多,冬春少,措施:修水庫。
空間:南多北少,東多西少,措施:跨流域調水。
。◤娬{)要特別注意跨流域調水中的南水北調線路和意義。這是一個學習的重點
總結:本章主要講述了我國自然資源的分布和特點,重要主要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多分析一些關于環(huán)境的漫畫,做相關題目練習
【作業(yè)設計】
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和解決措施。
自然資源的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道自然資源的定義和范圍。
2、了解自然資源的分類,知道常見的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3、了解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理解合理利用和保護資源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自然資源的分類
【教學用具】
地理景觀圖,中國煤礦分布圖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引入新課:觀察景觀圖,引入自然資源的講述。
2、閱讀課本52頁,找出自然資源的定義,區(qū)別資源和自然資源。
板書:一、自然資源極其類型
1、自然資源
講解:我們要特別注意,一些人工產生的東西也是資源,但是不屬于自然資源。
那么,自然資源分幾種類型呢?請同學們討論給出答案,并且結合日常生活舉幾個例子。
補充:自然資源分類的關鍵是能不能生長繁衍和循環(huán)利用,注意他們的界限不是絕對的,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換。因此,即使是可再生的資源也要注意保護,合理利用。
轉承我國的'自然資源有什么特點呢?大家通過閱讀煤礦、石油天然氣分布圖得出結論。
板書二、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
1、總量豐富,種類多。人均占有量少
2、空間分布不均
講解:課本54頁的表格是一個考試內容,要依據(jù)幾種自然資源的位次,說出我國自然資源的特征。
總結:我國自然資源雖然總量大,但是人均少,浪費現(xiàn)象嚴重,因此要合理利用,注意保護。自然資源指的是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物質和能量。
前提是自然界中的東西,就是天然形成的,條件是對人類有利用價值
閱讀課本知道,分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前者如土地、生物、氣候等,后者主要指礦產資源。
閱讀煤礦分布圖,知道我國主要的煤礦分布在北方,油田也分布在北方。得出我國自然資源分布不均
【作業(yè)設計】
我國自然資源的特征,舉例說明。
自然資源的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自然資源的概念、分類、總體特征以及陸地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2. 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確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但在科學技術進步的支持下,其潛力是無限的,使學生學會辨證的看待問題,同時使學生懂得利用自然資源要有因地制宜的觀點、整體的和綜合的觀點,對資源的利用應遵循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陸地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首先使學生明確陸地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是雙向的,即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有影響,同時人類活動對自然資源也會產生影響。其次,使學生明確本節(jié)側重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而人類活動對資源的影響將在后面的學習中涉及。陸地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陸地自然資源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雖然自然資源屬于自然環(huán)境范疇,不決定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口的發(fā)展,但在一定生產力水平下的自然資源狀況、開發(fā)利用程度對人口的發(fā)展有較為重要的影響。
第二,自然資源必須經(jīng)過人類的生產活動,開發(fā)其自然屬性,使其經(jīng)濟屬性得以實現(xiàn),成為社會物質財富。對于這一影響教材配有“陸地自然資源是人類社會生產的基礎”示意圖,加以說明。
第三,以能源的發(fā)展對社會生產力的影響為例,說明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具有時間變化的動態(tài)特征,因此分析其影響,不能忽視其歷史發(fā)展特性。
自然資源
本節(jié)教材是在初中地理知識的基礎上,對自然資源知識的深化,因此有些在初中已具備的概念,在本節(jié)不再涉及,而是直接應用,對于自然資源的概念,在初中也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本節(jié)再次提出,是側重在資源在人地系統(tǒng)中扮演著什么角色?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個問題,教材為此配備了“陸地自然資源在人地關系中的重要作用”示意圖,概括說明陸地自然資源在人地關系中的重要作用,從而體現(xiàn)人類社會與陸地環(huán)境之間所構成的相互關聯(lián)的復雜系統(tǒng),在這個系統(tǒng)中,人類的活動以及人口的發(fā)展有可能打破系統(tǒng)的動態(tài)平衡,而自然資源正是人類所依賴的自然環(huán)境中最能直接利用的部分,在協(xié)調系統(tǒng)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另外了解自然資源的概念時,還應注意兩個方面,第一,自然資源和自然環(huán)境既是同一類物質,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自然環(huán)境是指人類周圍客觀存在的事物,而自然資源是從人類利用的角度理解;第二,能源屬于自然資源,本節(jié)包括關于能源的內容。對于自然資源的分類,由于學生在初中時學過,因此這里以列表的形式出現(xiàn),并強調其利用方式。
關于“自然資源的特點”,教材從四個方面突出了自然資源最重要的、具有共性的特征。其中第一和第二兩個特點是講述自然資源有限性和無限性的辨證關系,資源的有限性主要從三個方面闡述:可利用“量”的有限性;一定空間的有限性;一定時間內利用能力的'有限性。通過這三個方面的分析,使學生明確自然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樹立珍惜和愛護自然資源的觀念。資源的無限性,是指資源的潛力是巨大的,這里特別強調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挖掘資源潛力的作用,使學生能夠辨證的看待資源的有限性,對資源的利用前景充滿信心。資源特點的第三和第四點,分別闡述了自然資源的地域性和整體性。對于地域性,教材從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兩個方面說明,可再生資源其分布一般受水熱條件影響顯著,因此其分布具有地帶性,非可再生資源其分布受地質作用的制約,也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不同地區(qū)資源的分布各不相同。而在一個地域的資源由于其是自然環(huán)境的組成部分,各種資源之間也是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當一種資源發(fā)生變化時,必然會影響到其他資源發(fā)生相應的變化。教材以熱帶雨林為例,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氣候、森林、土壤、野生生物等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對這兩個資源特點的了解,使學生明確對資源的利用要有因地制宜的觀點,整體的綜合的觀點。
對于能源的概念及分類,教材主要強調了根據(jù)人類利用的技術水平和利用規(guī)模劃分的常規(guī)能源和新能源,至于其他的劃分方法,教材沒有涉及,教師可根據(jù)學生情況靈活處理。另外對于常規(guī)能源和新能源的劃分,應使學生明確,一種能源在沒有大規(guī)模利用以前,屬于新能源,但隨著人們對它認識的深入以及其廣泛應用于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各個方面,新能源也就成為常規(guī)能源了。二者的劃分是相對的。
教法建議
本節(jié)教材的教學,應注意知識的遷移,教材中圖像的運用,以及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的特點。關于自然資源的概念,在教學中注意與初中知識應有所區(qū)別,應將其深化,可以從分析教材中的示意圖“陸地自然資源在人地關系中的重要作用”入手,使學生通過對示意圖的分析明確陸地自然資源在協(xié)調人地關系系統(tǒng)中所起的平衡作用。另外在分析示意圖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思考:“陸地自然資源”與“陸地自然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對于自然資源的分類,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表格說明,必要時,教師可以適當補充實例并將利用方式細化,使學生對資源的分類能夠更清晰。
對于“陸地自然資源的特點”,教師可以選擇適當?shù)膶嵗,從對實例的分析入手,說明其特點。前兩個特點具有辨證的關系,為突出這種關系,教師可以列舉同一類資源在不同技術條件或不同階段利用狀況的不同加以對比說明。“陸地資源的分布特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知識的遷移,分析某類可再生資源的分布特點,由此總結得出資源分布的地域性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如果此類資源或其分布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在此環(huán)境中的其他資源是否會發(fā)生改變,由此得出“陸地資源整體性特點”。教師也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雨林破壞對環(huán)境的影響”示意圖,首先請學生根據(jù)已有的氣候及自然帶等知識分析熱帶雨林分布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由此得出地帶性特征。在此基礎上再分析示意圖,說明資源的整體性特點。
關于“能源”,教師應使學生明確能源屬于資源,并引導學生根據(jù)生活實例說明我國目前廣泛使用的能源是哪幾種?世界廣泛使用的能源的有哪幾種?教材提供的兩幅圖片中的能源是否已經(jīng)被廣泛利用?由此明確“常規(guī)能源”和“新能源”的概念。這部分內容也可放到“陸地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中關于能源對社會發(fā)展的推動作用部分進行講述。
關于“陸地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教師可以從引導學生分析教材提供的“陸地自然資源是人類社會生產的基礎”示意圖入手,說明自然資源就其自然屬性看,不決定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口的發(fā)展,但對人口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并且通過人類的生產活動,開發(fā)其自然屬性,使其經(jīng)濟屬性得以實現(xiàn),成為社會物質財富。對于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影響的發(fā)展史,教師可以引用教材中的實例,以能源的發(fā)展變化對社會生產力的推動加以說明。使學生可以意識到對于地理學科某些內容的分析,應從歷史思維的角度出發(fā),綜合分析某類地理事物的時空變化特點,以及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教學重點】
、訇懙刈匀毁Y源的概念及特點;
、陉懙刈匀毁Y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教學手段】
多媒體素材庫:
、佟瓣懙刈匀毁Y源在人地關系中的重要作用”示意圖;
、谑澜珀懙刈匀粠Х植紙D
【教學過程】
(引課)人類對陸地環(huán)境的改造和影響是通過對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實現(xiàn)的。
引導學生分析陸地自然資源如何在協(xié)調人地關系系統(tǒng)中所起的平衡作用?由此明確自然資源的概念自然資源的種類,以及自然資源對協(xié)調人地關系的重要的平衡作用。
(閱讀教材中“陸地自然資源的基本情況”表格)引導學生從表格中了解自然資源的分類及利用方式,并引導學生補充各類資源的利用方式。
。ò鍟┮、陸地自然資源及其特點
1.概念
2.分類
。ㄌ釂査伎迹┝信e實例如我國水能的利用或某種礦產資源的利用,說明“資源的有限性”和“利用潛力的無限性”。
由自然帶的分布及自然帶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共同構成的自然帶整體說明“自然資源分布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和整體性”等特點。
。ò鍟3.陸地自然資源的特點
①陸地自然資源是有限的
、陉懙刈匀毁Y源的利用潛力是無限的
、坳懙刈匀毁Y源有一定的分布規(guī)律
④一個地域的自然資源組成相互聯(lián)系的整體
。ㄩ喿x“陸地自然資源是人類社會生產的基礎”示意圖)引導學生分析自然資源怎樣成為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
(出示幾種能源的圖片提問思考)我們日常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哪幾種?我國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是哪幾種?新能源的含義是什么?根據(jù)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歷史說明能源的變化對社會發(fā)展的推動作用是什么?
。ò鍟┒㈥懙刈匀毁Y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1.陸地自然資源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
2.陸地能源的利用對人類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設計思想】
由于本節(jié)教材是陸地環(huán)境這個單元中最后一部分講述關于陸地環(huán)境對人類活動有利的影響,學生對于前面各章節(jié)的內容已經(jīng)有所了解,因此在本節(jié)教學過程中重在對知識的遷移,通過遷移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另外本節(jié)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聯(lián)系比較密切,因此教學中應注意列舉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例如對能源的利用,可以從學生生活出發(fā),了解我國能源的消費構成特點,由我國遷移到世界,并由此理解常規(guī)能源和新能源的差別,對學生的學習會有較大幫助。
自然資源的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了解自然資源及其主要類型。
2.了解自然資源與人類生產、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與重要性。
3.了解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且破壞嚴重的現(xiàn)狀。
【過程與方法】
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探究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資源觀,自覺和積極地參與到合理利用資源、保護資源的行列中。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自然資源的主要類型及我國的自然資源現(xiàn)狀。
【教學難點】
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教學方法
啟發(fā)學生積極進行發(fā)散思維,理論聯(lián)系實際,使用情景感受法、自主學習法、讀圖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一段反映我國國土遼闊、資源豐富的視頻,這就是我們美麗的大自然,她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呢?
學生總結:(土地、陽光、礦產、水、森林等)。
循序漸進:
1.它們是存在于自然界,還是人為創(chuàng)造的?
2.它們對人類來說有沒有利用價值?
【講授新課】
一、圖說自然資源(自主探究,歸納提升、學以致用)
。ㄒ唬┳灾魈骄
閱讀學習“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找出以下問題:
1.什么是自然資源?
2.自然資源的分類?
3.怎樣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ǘw納提升
1.從衣、食、住、行和學習等方面,舉例說明哪些是自然資源?
2.小組討論:在我國東南沿海,小河中的水為什么總也流不完?
。ㄌ崾荆核Y源是一次性資源嗎?從而引出自然資源的分類。)
可再生資源: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者能夠循環(huán)使用。如土地、陽光、森林水、水能等;非可再生資源:形成、再生過程非常緩慢,幾乎不可再生,用一點就少一點。如煤炭、石油、鐵礦等。
3.過渡:引入教材3.1可循環(huán)使用的土地資源和3.2用一點就少一點的煤炭資源進行比較。
。ㄍㄟ^比較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形成過程和速度的不同,明確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要區(qū)別對待)。
對于可再生資源: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護和培育,對于非可再生資源:應該十分珍惜和節(jié)約使用。
(三)學以致用
1.探究一:認識和區(qū)分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老師根據(jù)學生的討論結果,適時點撥提升,引導學生正確區(qū)分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2.探究二:小組討論對于可再生資源,是不是就可以不注意保護和培育呢?難道可再生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有嚴格的界線嗎?
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如果不加以正確使用,可再生資源也可能變成非可再生資源。
二、圖解總量豐富,人均不足(識現(xiàn)狀、找原因、想對策)
。ㄒ唬┳R現(xiàn)狀
出示我國自然資源現(xiàn)狀表,讓學生對“地大物博”有清醒的認識。
使學生意識到: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是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國情。
。ǘ┱以
小組討論:我國資源總量豐富,卻人均不足的原因?
。ㄈ┫雽Σ
1.探究三: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你認為未來資源需求量會如何變化?
總結: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還將大幅度增加,我國自然資源相對短缺,人均不足且仍在下降的狀況更加突出。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資源供給呢?
2.節(jié)約和保護自然資源并不難,對于我們往往是舉手之勞。那我們應該用什么實際行動節(jié)約利用和保護資源呢?
3.你還有哪些保護資源的好辦法呢?
分組討論:(成立小小環(huán)保隊、進行檢查校內水龍頭、回收廢舊電池、垃圾分類等活動)
總結: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善待地球也就是善待了人類自己,我們也應積極參與到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的實際行動中去,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作一名小環(huán)保主義者。
【展示提升,開拓視野】
一、展示提升
二、開拓視野
啟發(fā)與保護珍惜自然資源有關的節(jié)日、行動,合理利用、珍惜自然資源不僅在中國、在全球都有共同行動。巴西挽救熱帶雨林的“我們的大自然計劃”;日本的垃圾回收和再利用;北歐的新能源開發(fā):而且還有3月22日的“世界水日”;6月5日的“世界環(huán)境日”;6月17日的“世界防治荒漠化日”;近些年我國進行的“世界地球日”的宣傳主題:“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fā)展方式”等等。
【知識梳理】
學生整理,幫助學生將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
【達標測評】
【課后作業(yè)】
寫一封關于日常生活中節(jié)約資源的倡議書。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堅持“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理念;诒竟(jié)內容涉及面廣、資料性強的特點,充分利用了多媒體的優(yōu)勢,使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新穎、多樣,給學生以聽覺、視覺、感覺等多維度、立體的刺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通過數(shù)字的比較、資料的分析,結合討論、探究,讓學生自己去感知、思考和理解,提高學生對合理利用、保護和節(jié)約自然資源重要意義的認識。在授課過程中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充分利用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對抽象的概念進行拓展和補充,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知識來推導、理解新知識,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規(guī)律。注重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
自然資源的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自然資源的概念和分類。
2.在自然資源分類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
3.通過學習,認識因不合理的利用資源,使可更新資源轉化為不可更新資源的事實,培養(yǎng)學生初步建立起資源保護的觀念。
課型
講授新課。
教學方法
講述與問答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自然資源的概念及分類為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教學用具
景觀圖:各種自然資源;實物標本:鐵礦石、煤、一杯水、一塊木材。
教學提綱
一、自然資源的概念
二、自然資源的分類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人類生存于地球上,人類的衣食住行和生產活動等所需要的物質、能量,都取之于自然界。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認識自然界給人類提供了什么,也就是分析地球上主要有哪些資源。
[展示景觀圖] 各種主要自然資源
[展示實物標本] 將鐵礦石、木材、煤、一杯水置于講臺上。
[學生分組討論] 請同學注意觀察黑板上的景觀圖和講臺上的實物標本,將同學分成五組,確定下列五個議題,每組一個,討論5分鐘后,每組推選一個發(fā)言人發(fā)言。
議題一:土地的重要意義
議題二:陽光及其利用
議題三:水和水的利用
議題四:森林的作用
議題五:煤和鐵礦石的利用
[提問] 剛才我們討論的土地、陽光、水、森林、礦產都叫自然資源,請同學們注意分析自然資源概念的兩層含義:
、偎鼈兪窃谧匀唤缰凶匀淮嬖诘,還是由人類生產制造出來的?(自然存在。)
、谒鼈儗τ谌祟愑袥]有應用價值?(有應用價值。)
凡含有上述兩個屬性的',即可稱為自然資源。
一、自然資源的概念(板書)
這些在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水、礦產、森林等都叫做自然資源。
練習]判斷下列事物,是不是自然資源?
土壤(是) 魚蝦(是)
春小麥(否) 汽車(否)
草原(是) 袋鼠(是)
過渡 明確了自然資源概念的定義,也就是明確了自然資源的本質特征。為了進一步認識這一概念,還要明確自然資源都包括哪些種類。現(xiàn)在,我們來看它的分類。
二、自然資源的分類(板書)
[教師講述] 按照自然資源在短時間內能否再生或是否可以循環(huán)利用,我們分成兩類,即可更新資源與不可更新資源。
練習判斷下列自然資源是可更新資源,還是不可更新資源,并說明理由。
、偬柲埽嚎筛沦Y源,因為太陽不停地發(fā)光發(fā)熱,人類可以永遠利用,取之不盡。
②森林:可更新資源,短時間內能再生。
、凼停翰豢筛沦Y源,開采完了,不能短時間內再生。
、芩嚎筛沦Y源,因為水在地球表面是循環(huán)運動的,可以不斷地重復利用。
⑤鐵礦:不可更新資源,短時間內不可再生。
、摁~:可更新資源,短時間內能再生。
、咄寥溃嚎筛沦Y源,可以重復使用。
⑧煤:不可更新資源,短時間內不可再生。
[教師/Article/Index.html>總結] 把大家上述的判斷歸納起來,我們可以得出可更新資源與不可更新資源的概念。
①可更新資源:在較短時間內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環(huán)使用的資源。(板書)
、诓豢筛沦Y源:在人類歷史時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的資源。(板書)。
[提問] 如果人類不合理地利用可更新資源,就會破壞可更新資源的事實,請說明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資源?(要保護自然,使自然資源不被破壞,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
布置作業(yè)
調查自己家鄉(xiāng)的自然資源及其利用現(xiàn)狀。
自然資源的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以海水、金屬礦物等自然資源的綜合利用為例,了解化學方法在實現(xiàn)物質間轉化中的作用
2、認識化學在自然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的重要價值
3、以酸雨的防治和無磷洗滌劑的使用為例,體會化學對環(huán)境保護的意義
4、能說明合成新物質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5、知道在化工生產中遵循“綠色化學”思想的重要性
【基礎知識】
一、金屬礦物的開發(fā)利用
1、金屬的存在:除極不活潑金屬Au、Ag等極少金屬外,其它在自然界均以化合態(tài)存在。
2、金屬冶煉的原理
金屬的冶煉就是將金屬從其化合物中還原出來。
實質為:Mn++ne—=M該過程中金屬元素被
3、金屬的冶煉方法
。1)熱分解法(適用于Hg、Ag等不活潑金屬,可以直接加熱其氧化物)
HgO Ag2O
。2)熱還原法(適用于從Zn~Cu較活潑和較不活潑的金屬,采用常用的還原劑H2、CO、C、Al等將它們從化合物中置換出來)
高爐煉鐵:CO+Fe2O3
鋁熱法煉鐵:Al+Fe2O3(可以應用于焊接鋼軌)
(3)電解法(適用于K、Ca、Na、Mg、Al等活潑金屬,工業(yè)上常采用電解法)
二、海水化學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1、海水水資源的利用
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等。
2、海水化學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1)海水制鹽
。2)海帶提碘
(3)海水提溴
(4)海水制鎂
三、煤、石油、天然氣的綜合利用
1、煤的組成以元素為主,還含有少量、、等元素。
煤的綜合利用的主要途徑是通過、、。
、倜旱母绅s是指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使之分解的過程,也叫煤的焦化。
②煤的氣化:制水煤氣:
、勖旱囊夯簩⒚航(jīng)化學反應轉化為液體燃料。
2、石油是由多種碳氫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
石油的綜合利用的主要途徑是通過、、。
、偈偷姆逐s:利用原油中各組分沸點的不同進行分離的過程叫做分餾。
、谑偷牧鸦簩⑻荚訑(shù)較多沸點較高的烴斷裂為碳原子數(shù)較少沸點較低的汽油等、
③石油的裂解:裂解是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溫度,獲得短鏈不飽和烴(如乙烯、丙烯等)。
3、以煤、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生產合成材料
三大合成材料是、和,都是由石油、煤和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的。
乙烯可發(fā)生加聚反應,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
其中CH2=CH2稱為單體,重復的結構單元―CH2―CH2―稱為鏈節(jié),n稱為聚合度,表示高分子化合物中所含鏈節(jié)的數(shù)目。
四、環(huán)境保護與綠色化學
1、通常所說的環(huán)境問題,主要是指由于人類不合理地開發(fā)和利用自然資源而造成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以及工農業(yè)生產和人類生活所造成地環(huán)境污染。
2、綠色化學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工業(yè)生產對環(huán)境的污染。
3、最理想的原子經(jīng)濟就是反應物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這時原子利用率100%。即只有一種生成物、例如:化合反應,加成反應。
4、環(huán)境污染的熱點問題:
。1)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為SO2和NOx。
。2)破壞臭氧層的主要物質是氟利昂(CCl2F2)和NOx。
。3)導致全球變暖、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是CO2。
。4)光化學煙霧的主要原因是汽車排出的尾氣中氮氧化物、一氧化氮、碳氫化合物。
(5)“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6)引起赤潮的原因:工農業(yè)及城市生活污水含大量的氮、磷等營養(yǎng)元素。(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磷肥是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典型例題】
1、(20xx年水平測試)海洋是一個巨大的寶藏,期待著人們的開發(fā)和利用。下列物質不經(jīng)過化學變化就能從海水中獲得的是()
A、單質溴B、單質鎂C、燒堿D、食鹽
2、(20xx年水平測試)在下列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用蒸餾法淡化海水B、用鐵礦石冶煉鐵
C、用石油裂解生產乙烯D、用煤生產水煤氣
3、(20xx年水平測試)下列離子不會對水體造成污染的是()
A、Cl-B、Cr3+C、Hg2+D、Pb2+
4、(20xx年水平測試)下列物質敞口放置不會對空氣造成污染的是()
A、食鹽B、濃鹽酸C、苯D、濃硝酸
5、(20xx年水平測試)下列氣體的排放可能會造成酸雨的是()
A、COB、CH4C、SO2D、N2
6、(20xx年水平測試)全球氣候變暖。據(jù)報道,江蘇在最近47年里平均氣溫升高1。38℃。下列哪種氣體的增加是導致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
A、N2B、O2C、CO2D、SO2
7、(20xx年水平測試)世界氣候大會與20xx年12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商討20xx至20xx年全球溫室氣體減排協(xié)議。下列物質屬于溫室氣體的是()
A、N2B、H2C、CO2D、O2
自然資源的教案 篇9
[知識目標]
1.常識性介紹水和人類的關系,水的污染與防治,化學教案-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
2.通過對水資源的了解,使學生初步懂得水資源污染的原因、危害及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對學生進行國情、節(jié)水、環(huán)保教育。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新聞記者能力,自學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說明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第二部分描述水在工農業(yè)生產中的應用。第三部分說明了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本節(jié)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的好教材。
[教學重點]
節(jié)約用水,防止水污染
[教學方法]
自學輔導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引入】人類一刻也離不開空氣,同樣也離不開水。因為水和空氣一樣,也是人類及自然界各種動物、植物生存的不可缺少的物質,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
【閱讀】請結合下列問題閱讀課本第44頁—第47頁:
⑴自然界中的水分布狀況如何?淡水資源有多少?
、扑诠まr業(yè)生產中有哪些用途?
、撬次廴镜脑蚴鞘裁?污染水源對人類有哪些危害?我們應該怎術防治和保護?
【板書】
第一節(jié)水
一、水在自然界的存在
【提問】根據(jù)同學們看書和你對水的了解回答問題⑴
【小結】水在自然界的存在,首先是江河、湖泊、海洋,還有地下水,另外在大氣中以及動、植物體內也都存在有大量的水。僅江河海就占了地球表面積的3/4。雖然地球上總水量很大,但能夠飲用和使用的淡水僅為總水量的1%。
【板書】
1.主要存在于江河、湖泊、海洋,約占了地球表面積的3/4。
2.在人體和動、植物體內也都存在有大量的水。
3.在地層和大氣里也存在有許多的水。
【提問】根據(jù)同學們的地理知識,我國的水資源是怎樣的?我國是缺水的國嗎?
【講述】我國的淡水資源是較為豐富的,但由于地理和氣候的原因,分布不均,我國東南部地區(qū)湖河流較多,而西北部地區(qū)就較少。雖然我國陸地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五位。但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水的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而且我國還是耗水量很大的農業(yè)大國,因此我國屬于缺水國。
【板書】
二、水與工農業(yè)及日常生活
【提問】結合教材中的介紹和你對水在工業(yè)、農業(yè)、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了解,說說水有哪些用途?
【小結】工業(yè)用水洗滌、溶解、加熱、冷卻,進行紡織、造紙、煉鋼、發(fā)電、生產化肥及各種化工產品,化學教案《化學教案-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農業(yè)用水灌溉,糧食、水果、蔬菜的豐收就有了保障。日常生活離不開水,洗衣、洗澡、各種飲料食品,生病了吃藥、打針等。
設想,如果缺了水,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世界又會變成什么樣?
【板書】
三、保護水資源
【講述】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本來就是有限的,隨著現(xiàn)代工業(yè)、農業(yè)發(fā)展,淡水在許多城市已面臨短缺的危機。同時大量的各種廢水、廢氣、廢渣,使自然水系受到嚴重污染。水的污染與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構成當今世界最嚴重的社會問題,請同學們結合教材,自己歸納總結工業(yè)、農業(yè)、人類生活三方面對不源造成的污染,并討論分析帶來的危害以及怎樣防治這些污染。
【板書】
1.水污染的形成
、殴I(yè)生產中的“三廢”(廢氣、廢水、廢渣)
、妻r業(yè)生產中過量使用化肥和農藥
、巧钗鬯
2.水污染的危害
⑴可以使人生病、中毒甚至死亡
、破茐纳鷳B(tài)環(huán)境
3.水污染的防治
、殴I(yè)上控制“三廢”進入水體
⑵農業(yè)上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提倡節(jié)水農業(yè)
、巧钌虾侠碛盟
⑷增強環(huán)保意識
自然資源的教案 篇10
[知識目標]
1.常識性介紹水和人類的關系,水的污染與防治。
2. 通過對水資源的了解,使學生初步懂得水資源污染的原因、危害及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對學生進行國情、節(jié)水、環(huán)保教育。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新聞記者能力,自學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說明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第二部分描述水在工農業(yè)生產中的應用。第三部分說明了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本節(jié)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的好教材。
[教學重點]
節(jié)約用水,防止水污染
[教學方法]
自學輔導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引入】人類一刻也離不開空氣,同樣也離不開水。因為水和空氣一樣,也是人類及自然界各種動物、植物生存的不可缺少的物質,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
【閱讀】請結合下列問題閱讀課本第44頁—第47頁:
、抛匀唤缰械乃植紶顩r如何?淡水資源有多少?
、扑诠まr業(yè)生產中有哪些用途?
、撬次廴镜脑蚴鞘裁?污染水源對人類有哪些危害?我們應該怎術防治和保護?
【板書】
第一節(jié) 水
一、水在自然界的存在
【提問】根據(jù)同學們看書和你對水的了解回答問題⑴
【小結】水在自然界的存在,首先是江河、湖泊、海洋,還有地下水,另外在大氣中以及動、植物體內也都存在有大量的水。僅江河海就占了地球表面積的3/4。雖然地球上總水量很大,但能夠飲用和使用的淡水僅為總水量的1%。
【板書】
1.主要存在于江河、湖泊、海洋,約占了地球表面積的3/4。
2.在人體和動、植物體內也都存在有大量的水。
3.在地層和大氣里也存在有許多的水。
【提問】根據(jù)同學們的地理知識,我國的水資源是怎樣的?我國是缺水的國嗎?
【講述】我國的淡水資源是較為豐富的,但由于地理和氣候的原因,分布不均,我國東南部地區(qū)湖河流較多,而西北部地區(qū)就較少。雖然我國陸地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五位。但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水的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而且我國還是耗水量很大的農業(yè)大國,因此我國屬于缺水國。
【板書】
二、水與工農業(yè)及日常生活
【提問】結合教材中的介紹和你對水在工業(yè)、農業(yè)、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了解,說說水有哪些用途?
【小結】工業(yè)用水洗滌、溶解、加熱、冷卻,進行紡織、造紙、煉鋼、發(fā)電、生產化肥及各種化工產品。農業(yè)用水灌溉,糧食、水果、蔬菜的豐收就有了保障。日常生活離不開水,洗衣、洗澡、各種飲料食品,生病了吃藥、打針等。
設想,如果缺了水,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世界又會變成什么樣?
【板書】
三、保護水資源
【講述】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本來就是有限的,隨著現(xiàn)代工業(yè)、農業(yè)發(fā)展,淡水在許多城市已面臨短缺的危機。同時大量的各種廢水、廢氣、廢渣,使自然水系受到嚴重污染。水的污染與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構成當今世界最嚴重的社會問題,請同學們結合教材,自己歸納總結工業(yè)、農業(yè)、人類生活三方面對不源造成的污染,并討論分析帶來的危害以及怎樣防治這些污染。
【板書】
1.水污染的形成
、殴I(yè)生產中的“三廢”(廢氣、廢水、廢渣)
、妻r業(yè)生產中過量使用化肥和農藥
、巧钗鬯
2.水污染的危害
⑴可以使人生病、中毒甚至死亡
、破茐纳鷳B(tài)環(huán)境
3.水污染的防治
⑴工業(yè)上控制“三廢”進入水體
、妻r業(yè)上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提倡節(jié)水農業(yè)
、巧钌虾侠碛盟
⑷增強環(huán)保意識
【課堂練習】
1.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淡水在自然界分布很方,約占地球表面積的3/4
B.動植物體內及大氣中的水,起著維持生理活動及氣候的作用
C.凡是無色透明的水都是可飲用水
D.水不是無窮無盡的`,因此要節(jié)約用水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無色透明的液體都是水
B.工業(yè)三廢中只有廢水可造成水資源的污染
C.有些地區(qū)流行甲狀腺 腫大病和齲齒病,原因是飲用水中缺少碘和氟元素
D.熱電廠和工業(yè)冷卻水,不會造成水污染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無色透明的水都是純凈物
B.冰、水共存物是混合物
C.水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D.工農業(yè)生產中常利用水來溶解物質
4.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占有水量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世界人均占有量為10520立方米,我國則為______立方米。
5.水在自然界分布分很廣,約占地球表面積的____,但地面淡水僅約占總水量的____。世界上用于農業(yè)的淡水占人類消耗淡水量的_____。
6.工業(yè)生產中______、______、______和生活______的任意排放,農業(yè)生產中施用的______、______隨水流入河中,都會使水受到污染。
7.如果一個水龍頭每秒滴水2滴,平均20滴水為1毫升,試計算一晝夜漏掉多少升水?
8.某工廠每天排出20噸水,其中30%未經(jīng)處理。已知每噸廢水可污染140噸清水,該工廠每天將造成多少噸清水被污染?
自然資源的教案 篇11
一、設計思想
本節(jié)課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挖掘學生自身體驗,通過討論和成立資環(huán)小組等方式,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樹立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導節(jié)約的資源觀。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自然資源及其分類,了解自然資源與人類生產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和重要性,以及我國的資源國情,培養(yǎng)學生用實例分析歸納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自己討論分析得出結論,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合理利用和保護資源的觀念。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會舉例說明自然資源與我們日常生活、生產的聯(lián)系;
2、懂得節(jié)約利用和保護資源的重要性。
難點:
1、會區(qū)分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理解可再生資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護,也將變成非可再生資源;
2、能夠根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資料概括出我國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且破壞嚴重的國情現(xiàn)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圖片:閃電。思考閃電是不是自然資源?
。ǘ┨骄啃抡n
1、自然資源的特征
[自學探究] P60第一自然段,思考什么是自然資源。
生: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礦產、森林、水和水能等等我們把它稱為自然資源。
師: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提取出自然資源的第一個特征:天然存在,沒有經(jīng)過任何加工或者人工的培育;第二:對我們有利用價值。
師:我再看看閃電有沒有符合這兩個條件?它是不是自然資源?找一同學發(fā)表看法。
生:我認為不是。因為它是一種自然災害。
師:回答不錯。閃電雖然符合天然存在的特點,但目前它更多的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或自然災害。但如果某天我們能把閃電利用起來,它必將也是一種自然資源。
[活動]請判斷以下哪些不是資源是自然資源。
土地、水稻、太陽能、鋼鐵、石油、野生動物
2、自然資源與我們
[你說我說]請結合自身觀察說一說我們身邊的物品與哪些自然資源有關?(利用現(xiàn)場教學——教室,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觀察能力。)
師:例如我們上課用的課本,它離不開哪種自然資源?
生:森林。
師追問:身邊還有哪些自然資源?
師:同學們的'觀察真仔細。水、土地、陽光、森林等是我們最常見的自然資源。
3、自然資源的分類
[過渡]在剛才提到的自然資源中,石油和森林資源哪種可以在短時間內更新、再生?
生:森林
師:石油更新再生時間要多長?
生:幾十年;一億年……
師:石油的更新、在生至少需要幾百萬年甚至上億年,我們在座任何一位同學都不可能看到它更新、再生,所以我們把它稱為非可再生資源,而能在短時間內更新再生的我們就把它稱為可再生資源。
[活動]請判斷以下哪些是非可再生資源。
A、鐵礦B、生物C、石油D、煤炭 E、土地 F、天然氣
[轉折]對于非可再生資源,用一點就會少一點,我們應該怎么辦?
[觀點碰撞]觀點一:可再生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觀點二:可再生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你同意哪種觀點?
[展圖] 再次感受我國的自然資源遭到破壞的情況。
[小結]強調可再生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那我們該如何對待可再生資源呢?
4、然資源的基本國情
[過渡]我們國家是一個人口大國,為更好發(fā)展經(jīng)濟,我們必須要合理利用每一種自然資源,那么下面我們一起看看我國自然資源的國情是怎樣的?
[出示表一]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問題的能力。
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面積礦產資源耕地面積
我國各類資源總量在世界上的排位36634
結論: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出示表二]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問題的能力。
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面積礦產資源耕地面積
我國各類資源總量在世界上的排位36634
我國人均量是世界人均量的1/31/41/51/21/3
結論:自然資源人均占有量少。
[師] 強調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國情,并引導學生了解我國人口和資源矛盾越演越烈的原因。
[調查活動]調查一: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調查二:一次性飯盒的使用
調查三:家庭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轉折] 我們人類在破壞資源的同時,我們也在破壞我們的環(huán)境;在破壞環(huán)境的同時,其實我們就在傷害我們人類自己。
[視頻] 《人類災難,大自然的懲罰 》
[過渡]保護和節(jié)約資源,我們究竟能夠做些什么?
活動:成立小小資源保護隊
過程一:明確要求:
1、設計一句具有號召性的環(huán)?谔;
2、針對身邊 資源
。ㄋ⑸、土地、礦產等)利用不合理的現(xiàn)象提出建議。
過程二: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做指導。
過程三:分享交流
。ㄈ┱n堂小結 :略
。ㄋ模┌鍟O計
天然性
中 特征
國 有價值
的 自然資源
自 可再生資源 合理利用、保護
然 分類
資 非可再生資源 珍惜、節(jié)約
源
國情: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自然資源的教案 篇1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自然資源利用歷史及現(xiàn)狀的了解,知道全球多種自然資源正面臨短缺,在頻頻告急,引導學生認識到自然資源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教育學生從自身做起,合理使用和節(jié)約自然資源。
2、通過課堂討論、小調查、課后查找國家在保護水資源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等活動,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有許多破壞和浪費自然資源的行為,為了把善待資源的要求落在實處,我們每一個都要行動起來。
3、幫助學生了解自然資源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自然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要自覺地保護和節(jié)約自然資源,并向周圍人宣傳善待資源。
二、教學過程:
、 、導入
美麗的地球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顆蔚藍色的水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美麗家園。因此,人們親切地稱呼它為“地球媽媽”。地球媽媽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稱之為(板書:自然資源)。
、、引入概念
1 、同學們,你們知道地球媽媽給我們提供了那些自然資源嗎?
。ㄋ、空氣、煤炭、天然氣、礦產資源、潮汐、生物(動植物)
2、講解
同學們,地球媽媽為我們提供的這些自然資源有的是用完之后就沒有了,像石油、煤炭、天然氣,我們稱它們?yōu)椴豢稍偕Y源;有的則在一定時間內循環(huán)再生或者不斷變新,如水、大氣、土地、生物等等,它們屬于可再生資源。
3 、分類
同學們,對于那些地球上儲量非常有限的不可再生資源,我們應該如何應用呢?(節(jié)約使用,合理利用)。而那些可再生資源,是否可以肆意揮霍?難道真的取之不盡么?(板書:取之不盡?)
㈢、了解水資源匱乏理解水的重要
引言: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今天來討論可再生資源中的水。(課件出示:水)
1 、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自然資源,地球上到處都是水,但是不是所有的水都可以被人類利用呢?(教師邊看圖表邊解釋)
師:人類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只占到其中的百分之三,這很少一部分淡水資源又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區(qū)變成冰川,因此我們身邊的淡水資源是少之又少。
2 、水的重要性
師:同學們,淡水對于我們人類有多重要呢?
、琛⒘私馑、水害及浪費現(xiàn)象
1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如此重要的水資源現(xiàn)在越來越匱乏,人類面臨著重大危機。大家來看—— (讓學生看一些有關水荒、水害的報道)
2、出示一些關于水荒、水害的圖片,讓學生感受。
3、學習書本中范紹剛和李玉霞的調查介紹,從數(shù)字上去感受。
4、所有這些都讓我們感受到什么?(大面積去說)
小結過渡:生命在水面前,顯得如此脆弱,水荒人心也慌。。]有水就沒有生命)可是,你們知道嗎,在我們的家鄉(xiāng),一直有“江南水鄉(xiāng)”美稱的家鄉(xiāng),居然也鬧起了水荒!
5、《水鄉(xiāng)鬧水荒》
下面請看這則消息:《水鄉(xiāng)鬧水荒》
師:看了這一則消息,你想說什么?
6 、了解水荒的原因——水污染
(1)你們想知道現(xiàn)今我國水被污染成什么樣子了么?讓我們再來看一看。
。ǔ鍪疽恍┧廴緢D片,邊看邊解說)
。2)類似的場景你見過嗎?面對這樣的畫面你有何感想?
(3)周圍的朋友、親戚平時有做出水污染的'事嗎?(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引導學生從生活小事做起。
7、 小討論《停水的日子》
師:是呀,水對于我們真是太重要了!生活中,如果停水一天那將是一種怎樣的情況呢?(學生自己思考)
師:僅僅是停了一天水,就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這么多的不方便。如果三天、五天都沒有水供應呢?停水的日子真是不堪設想。
有一則公益廣告這么說: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是人類的眼淚。
㈤、全球自然資源頻頻告急
1 、水資源如此匱乏,那么全球其他自然資源的利用狀況又是怎樣的呢?
2、匯報課前收集的資料。(教師補充)
3、自然資源如此匱乏,他們都發(fā)自內心地向我們發(fā)出“緊急求救”。學習書中自然資源告急段落,仿寫土地資源告急。
4、全班交流。
課后請同學們再去找找我國在保護水資源方面,還有哪些法律法規(guī)。
、、總結
同學們,老師想說:節(jié)約從現(xiàn)在開始,環(huán)保從你我做起。今天,我們踏出了第一步,共同探討水資源。水作為一項很重要的自然資源,雖然可以在一定時期內循環(huán)再生不斷更新,但是如果使用不合理,也會失去它的利用價值,甚至無法再生。水,一旦遭到了破壞,受到嚴重污染,將會帶來難以估量的后果,土地沙漠化,森林面積減少,動植物大量死亡。所以,同學們,自然資源真的取之不盡嗎?(點題)我們也知道像土地、大氣、生物等資源都跟水一樣,如果不好好保護,他們將無法再生。同學們,為了我們可愛的地球,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讓我們共創(chuàng)綠色學校、綠色家園、綠色地球!
、、課外延伸
了解我國保護自然資源的相關法規(guī)。
自然資源的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自然資源利用歷史與現(xiàn)狀的了解,知道全球多種自然資源正面臨短缺,在頻頻告急,引導學生認識到自然資源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
2.幫助學生了解自然資源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自然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的。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對自然資源利用歷史與現(xiàn)狀的了解,知道全球多種自然資源正面臨短缺,在頻頻告急,引導學生認識到自然資源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布置小調查:家鄉(xiāng)的自然資源主要有哪些?
了解我國保護自然資源的相關法規(guī)。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知道世界環(huán)境日是幾月幾日嗎?今年世界環(huán)境日的主題是什么?
二、教學互動一
1.閱讀課本67頁楊柳青小學六(2)班同學對全球及我國自然資源的整體狀況進行的調查。
對照插圖,說說你認為礦石、風力、土地這些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的嗎?
2.將小調查的結果填寫在課本相應的地方,互相交流。
3.展開想象:如果水資源短缺的`現(xiàn)象繼續(xù)加劇,那么世界將變成什么樣子呢?
4.閱讀《節(jié)水新概念》。
以“加入世界沒有了水”為主題,展開討論。
有人說,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請談談你的看法。
5.分組朗讀課文69頁“自然資源緊急求救”中森林資源告急、礦產資源告急的段落。
自己仿寫“土地資源告急”。
三、教學互動二
1.閱讀《復活節(jié)到衰落的秘密》。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復活節(jié)到衰落的秘密是什么。
2.請幾位同學分別朗讀課本71頁許強、黃春雨、任麗的話。
你想說什么?請在課本相應的地方寫下來。
3.閱讀《世界上發(fā)現(xiàn)最早的資源與環(huán)境保護法》。
在這部最早的資源與環(huán)境保護法中,提到了一些保護資源與環(huán)境的具體措施,你覺得這些措施的提出,體現(xiàn)了我們祖先怎樣的觀念?
這些措施在今天還有用嗎?如果今天再次制定,你認為還需要補充哪些方面的條例?
4.每年的世界環(huán)境日都會確定一個主題。你知道圍繞今年世界環(huán)境日的主題,各地舉行了哪些活動嗎?
5.請同學朗讀課本第72頁王大同同學的話。
你還知道哪些我國保護自然資源的相關法規(guī)?
學生交流,老師補充。
如果家鄉(xiāng)的自然資源遭到破壞,你會通過什么途徑來保護它們?
四、作業(yè)
就保護自然資源這一問題達成共識,寫下來。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教育學生從自身做起,合理使用和節(jié)約自然資源。
2.讓學生自覺地保護和節(jié)約自然資源,并向周圍人宣傳善待資源。
3.幫助學生認識到人類對自然資源應有的態(tài)度,了解和掌握在生活中節(jié)約自然資源的途徑,實現(xiàn)經(jīng)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
教學重點難點:
幫助學生認識到人類對自然資源應有的態(tài)度,了解和掌握在生活中節(jié)約自然資源的途徑,實現(xiàn)經(jīng)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
教學準備:
向家人了解自己家每月用電用水量大約各是多少。
教師自己設計“綠色記事本”。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展示自己設計的“綠色記事本”,把自己紀錄的內容與學生分享。
二、教學互動
1.閱讀《“綠色記事本”》。
說一說這本“綠色記事本”的特點和用途。
2.請同學們朗讀《環(huán)保收支簿》。
你家每月用電用水量大約各是多少?這些電和水用在哪些地方呢?
結合你家用電用水情況,談談你覺得你家用電用誰還有節(jié)約的空間嗎?
1.閱讀“綠色信息”。
你知道哪些類似的綠色信息?你從什么渠道獲取這些綠色信息的?請說出來和全班同學交流一下。
三、作業(yè)
以小組為單位,辦一期綠色環(huán)保小報,作為對今年“世界環(huán)境日”的紀念。
自然資源的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了解自然資源及其主要類型。
2.學會運用資料說明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
3.學會運用資料說明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其對于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
4.舉例說明我國為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而建設的大型工程。
5.學會以水土資源為例歸納我國的資源國情特征,提高保護和節(jié)約自然資源的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懂得節(jié)約利用和保護資源的重要性,并能夠付諸行動。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根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資料概括出我國資源總量多,人均少,利用不盡合理的國情特點。
教學方法
討論法。
教學媒體
掛圖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在課前同學們已經(jīng)進行了家庭小調查,現(xiàn)在誰能夠告訴老師:你家現(xiàn)在居住地周圍的環(huán)境在你爺爺十三四歲的時候是什么樣子?在你爸爸十三四歲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現(xiàn)在又是什么樣子?
【提問】剛才很多同學說到自己家現(xiàn)在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林地或者耕地,F(xiàn)在老師根據(jù)大家的調查結果繪制三幅示意圖,每一幅示意圖中只有一條趨勢線是對的,你們能夠判斷出來嗎?
【講解】我們根據(jù)家庭小調查總結出了我縣森林資源總量、人均占有量的變化趨勢。這種趨勢不僅僅適用于我縣的森林資源,它也同樣適用于我國全國各地的很多種資源狀況可見我國自然資源的形勢是十分嚴峻的。
【板書】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一節(jié)、自然資源的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
一、自然資源的概況
【講授新課】
請大家看書中一組數(shù)據(jù),你能否根據(jù)數(shù)據(jù)概括出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
【板書】我國自然資源基本特征:總量多、人均少,
【提問】提據(jù)以前所學過的世界地理知識,你能不能說說在自然資源總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我國與日本、美國、加拿大相比有什么區(qū)別?
【提問】中國林木資源的應用是否也有如此問題?
【講解】我國在資源利用方面還存在著很多利用不盡合理的問題,如有些資源利用不當或管理不善,還有些資源遭到了破壞和浪費,這樣就更加重了我國資源形勢的嚴峻性。
【板書】利用不盡合理
【提問】你身邊有哪些對自然資源利用不合理的現(xiàn)象?
【提問】我們應該用什么實際行動節(jié)約利用和保護資源呢,大家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可根據(jù)學生們的討論、倡議成立“小小環(huán)保隊”,進行檢查校內水龍頭,回收廢舊電池,垃圾分類回收等活動,也可帶領學生確定環(huán)保隊隊員、標志和活動時間等。
【課堂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分析討論,大家可以得出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是:總量多,人均少,利用不盡合理。但是這節(jié)課我們更重要的收獲是我們確定了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去節(jié)約利用和保護資源。
礦產資源(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閱讀有關圖文資料,使學生了解我國礦產資源的分布特點,并初步學會評價其優(yōu)劣。
2.使學生知道我國主要煤炭、石油、金屬礦產地的分布。
3.使學生了解我國在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上存在的問題,初步學會就其問題尋求對策。
4.使學生認識到要合理開發(fā),節(jié)約、綜合有效利用礦產資源,尋求替代品的必要性和責任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
教學重點
1.我國主要礦產的分布。
2.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3.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
教學難點
使學生認識到要合理開發(fā),節(jié)約、綜合有效利用礦產資源,尋求替代品的必要性和責任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
【自然資源的教案】相關文章:
園本自然資源利用課例觀摩學習心得03-24
中班安全教案:防溺水教案04-27
童趣教案05-20
白鵝教案05-20
比尾巴教案05-31
中班健康教案《魔法繩》教案范文03-25
《微笑》教案03-10
翠鳥教案03-08
《夜色》教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