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教案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江雪》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江雪》教案1
【目標預設】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通過學習詩文,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感情。
【重點、難點】通過學習詩文,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背古詩入課題
我們曾背誦過許多詩如描寫春天《村居》,描寫秋天《楓橋夜泊》,一首好詩,就蘊含著一種心情,一個故事,甚至是一段歷史,讓人回味無窮。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描寫雪景的詩,看看唐代詩人柳宗元筆下的雪景。出示雪景圖,學生讀題,結合看圖,讀懂“江雪”就是江上雪景。
二.讀詩初步感悟詩意
1.聽老師配樂朗讀,盡可能在腦海中想像出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2、教生字新詞:在古詩中有幾個生字(屏幕出示),跟老師讀一讀。
注意“孤”是“子”字旁。
看,這就是蓑衣,讀(蓑衣),因為蓑衣使用席草編成的,所以蓑是“草字頭”。這就是斗笠,讀(斗笠),因為斗笠是用竹子編的,所以是草字頭。蓑衣和斗笠是古代人遮雨的工具,相當于現(xiàn)在的雨衣、雨帽。再跟老師讀一讀。那蓑笠翁又是什么意思呢?
3、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古詩,讀準讀通。
4、指導朗讀古詩:指名讀。教師提示:讀古詩節(jié)奏也很重要。
教師再次范讀,提示節(jié)奏。
指名讀(3~4人),小組讀,齊讀。
三、說詩景,悟詩意,學詩句。
1.古人說過:詩中有畫。一首好詩,就是一幅好畫。請你細細地讀讀詩,再根據(jù)詩討論討論,如果這首詩變成一幅畫,畫上都有些什么?(教師相機出示字詞解釋,徑是小路,絕:絕跡,鳥飛絕:天空中一只鳥也沒有。人蹤:人的蹤影)
2.學習“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1)用遷移法讀懂“千山”、“萬徑”。請同學們回憶《夜宿山寺》中“百尺”的“百”表示什么意思?這兒的“千”、“萬”與“百”的意思一樣都是指“許多”、“很多”。
2)請同學們觀察圖,在圖上找“鳥”與“人”的蹤影。為什么沒有?(引出絕和滅)。
3)如果沒有這一絕一滅,會是什么景象呢?指名讀:千山鳥飛,萬徑人蹤。齊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這景象真是。
4)可是詩人筆鋒一轉(zhuǎn),一絕一滅就成了讀(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再讀。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5)題目是《江雪》,這兩句詩沒有提到一個雪,其實寫到了雪,為什么?讀讀詩句,從詩句中找找依據(jù)。雪:是什么樣的雪?這樣大的雪,可以用上什么詞語來形容?雪是清冷、高潔的,誰來讀,讀出清冷、高潔.齊讀
6)、詩人之用了短短十個字就描寫出了大雪封山的景色,雪下得很,四周的氣溫也非常,真是清冷之極。你能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嗎?
指導讀詩句:指名讀,一小組讀,兩小組讀,齊讀。
3.學習“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1).就在這冰天雪地里,出現(xiàn)了(學生讀后兩句詩)。再讀。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理解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在漫天大雪中,在這么凄冷的環(huán)境中,這個蓑笠翁孤舟獨釣,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問他嗎?介紹作者背景
3)此時你能體會詩人當時的心情嗎?(凄涼、冷清、寒冷、寂寞),沒有親人,沒有朋友,自己的一腔抱負又難以實現(xiàn)?,群山上覆蓋著皚皚的白雪,江面上也飄滿了雪花,蓑笠翁仿佛就是這白雪世界中的一尊雕像。雪花一片片,輕輕地落下來,仿佛怕驚擾了這位釣魚的老翁。詩人是多么孤獨!帶著這種體會來讀讀這兩句詩。
指名讀,齊讀。
4)柳宗元用四句詩,不光寫出了雪景之清冷,而且表現(xiàn)出了自己心境的孤獨。情景交融,再來讀讀詩,把自己的體會融入到朗讀中去。
指名讀,女生讀,男生讀,齊讀。
四、作業(yè)。
1、背誦、默寫《江雪》。
2、請課后查找資料,比較清朝詩人王士禎《題秋江獨釣圖》和《江雪》詩句異同。(從人生境遇和詩意著手)。
五、板書:
江雪
柳宗元
清冷孤獨
【教材簡介】
《江雪》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語文第七單元中的一首詩,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柳宗元所作,是一篇寫景狀物、抒情的一首詩,描繪了一幅肅穆感人的南國江鄉(xiāng)雪景圖。全詩的意境,在“孤”和“釣”二字上。詩中充滿了寒意,令人讀之不寒而栗,從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但這首詩,并不是單純地在描繪雪景。它的立意是很深遠的。它不是為了寫雪景而寫雪景,而是通過雪景來贊美老翁“獨釣寒江”的精神;通過“獨釣寒江”的老翁,進而歌頌為堅持正義而斗爭的人們。在詩人筆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樣鮮明,令人難以忘懷。
【設計理念】
1.《標準》中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diào)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痹诮虒W中力求打破傳統(tǒng)的逐字牽引理解詩義,而后串詩意的串講式的教學模式,還給學生獨立思考,發(fā)揮想象的'空間,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參與中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
2整個教學過程中.領會詩歌的意境是教學的關鍵。教學期間想方設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讓學生用詩意來朗讀古詩,去理解古詩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其情感,把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xiàn)。
【設計思路】
學習古詩方法十分重要,在這節(jié)課中采用先整體感知,解詩題、明詩意,再了解詩人的背景,最后水到渠成的去悟詩情。這樣條理比較清晰,由淺入深、由易入難,有利于學生全面地把握好整首詩。
教學反思:
根據(jù)《新課標》中對小學古詩文的要求:“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痹诮虒W《江雪》這首詩時,我把理解詩句,感受詩歌豐富的內(nèi)涵作為教學重點。誦讀詩歌,有助于我們欣賞它的優(yōu)美意境,領會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接受藝術熏陶,只有充分地讓學生對詩歌進行感受,充分地讀,才能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我在指導讀的過程中,鼓勵學生每一次讀都有所收獲,如讀準確,讀流利,熟讀或背,讀中理解,讀中體會,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使詩所塑造的形象在頭腦中形成一幅幅畫面,與作者展一心靈的對話,從而獲得與作者情感的共鳴。
《江雪》教案2
教材分析:
《江雪》是第七冊第七單元的一首詩,是唐代柳宗元寫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古詩塑造了一個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釣的老漁翁形象,表現(xiàn)了詩人清高、孤傲、堅韌不拔的性格,流露出自己不愿與當權者同流合污的感情,詩中前兩句“千山”形容山雖然很多,可是連一只鳥也沒有都飛走了,“萬徑”形容路多,可是再多的路,連一個腳印也沒有,山和路都被雪封蓋起來,整個世界顯得十分寒冷寂靜,這是老漁翁垂釣的背景,后兩句寫老漁翁垂釣的情景,這是畫面的主體,“孤舟”是說江上只有一只船,“獨釣”表明船上只有一個人,一個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的老漁翁,在大雪紛飛的江面上,獨自垂釣,這個超脫世俗的老漁翁形象,正是柳宗元此時此地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這首詩看似寫景,實際寫人,這樣做使環(huán)境描寫既有象征意義,又有襯托作用。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學習詩文,理解詩句,熟讀古詩;
2.抓住詩中“千”、“萬”、“孤”、“獨”等關鍵字詞,體會古詩意境及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詩文,初步了解古詩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詩中字詞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詩的意境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讀詩想畫面,入境悟情感。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古人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讓我們來欣賞這幾幅圖,想想這是哪首詩描繪的場景?
依次出示《春曉》、《小池》、《山行》三首詩的插圖。
看到這幅圖讓你想到了哪首古詩?(依次出示《春曉》、《小池》、《山行》這三首詩的內(nèi)容,并進行吟誦。
2觀察一下這三首詩分別是寫哪些季節(jié)的?(春、夏、秋三個季節(jié))
三幅畫就是三首詩,走過了春夏秋,讓我們一起走進冬天,看看冬天又是怎樣一幅畫面?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柳宗元寫下的一首詩(板書課題:江雪)
指導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1.出示古詩布置要求。要學習古詩首先要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2.放聲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3.再指名讀,評價節(jié)奏。
4.齊讀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三、讀古詩,想象畫面,讀出詩中之畫。
1.出示古詩。
畫中有詩,詩中也有畫,你能從這首詩中讀到怎樣的畫面?(板書:畫)
a.這首詩給我們描繪了怎樣的畫面。描繪了那些景物?默讀課文自由練說,
b.指名讀師點撥,相機理解“千山萬徑”的意思,連綿起伏的群山,縱橫交錯的山路,了解夸張是古詩常用的一種方法。
c.細細讀一讀古詩,從字里行間找一找,畫面中一定還有什么?(雪大)追問,從哪里發(fā)現(xiàn)的?
(“獨釣寒江雪”,“蓑笠翁”可以看出雪很大。)
(從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也可以看到當時是雪天,因為鳥都不飛了,人都不出來了,說明雪很大,鳥兒找不到食物,人也害怕寒冷不出來了。)
你是從哪兩個字中看出漫山遍野全是飛雪。隨文點紅絕:絕跡。滅:消失。
板書:漫天飛雪
原來這兩句雖沒有直接寫雪,但“絕”“滅”仍告訴我們鳥兒絕跡,人跡消失。
誰能讀好這兩句,讀出這漫天的飛雪。
d.出示課件“蓑笠翁”:你看,他身上穿的是——蓑,頭上戴的是——笠,整個詞的意思是——一個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
2.(出示:寒江釣雪圖)生口述畫面內(nèi)容,意譯全詩(語言訓練)。
3.絕唱, 雪景如在目前!櫗U齊讀,再次感受漫天飛雪。
四、抓住文眼,讀出詩中之情
1.過渡:讀詩我們不僅要讀出畫面,還要讀出詩情。下面讓我們來聽錄音讀,聽著誦讀,看著畫面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同學們,千山萬徑,一片雪白,飛鳥絕跡,行人消失,在這樣空曠而凄涼的背景之下,卻有一位魚翁,獨自一人,默默垂釣,此時,你能感受到魚翁的心情嗎?(孤獨寂寞)你是從哪體會到的?
a.“凄涼”千山萬徑,一片雪白,飛鳥絕跡,人蹤消失!敖^”和“滅”: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蓋,沒有了飛鳥,沒有了行人,沒有聲音,除了魚翁,再也沒有別的生命。
如果沒有“絕”和“滅”兩個字,會是一幅怎樣的景象——熱鬧繁華,生機勃勃?墒窃娙斯P鋒一轉(zhuǎn),“絕”、“滅”兩個字使這一切剎那間無影無蹤,多么空曠凄涼啊!你能讀出這種感受嗎?指名讀。
這么寒冷的天氣,鳥無處覓食,躲在巢中避寒;這么寒冷的天氣,人們無法勞作,呆在家中取暖。千山萬徑多么荒涼!齊讀。
b.“孤獨”你從哪里感受到,——其實這份孤獨就藏在詩中,能找到嗎?把四句詩中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讀看,你們新的發(fā)現(xiàn)?(點紅“千萬孤獨)魚翁可不是一般的.孤獨,是千萬孤獨于一身啊!請你用朗讀讓我們感受到這份孤獨。板書:千萬孤獨)
2.一首詩一份情,如果說這漫天飛雪是這首詩的基調(diào),那么這萬千孤獨是這首詩的詩情。齊讀:板書“情”。
五、意境探尋,讀出詩中之志
1.同學們,學到這大家對漁翁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問題要提嗎?(鼓勵學生提問,古人說得好:“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指名質(zhì)疑:那么冷的天,那個魚翁為什么還在江上釣魚。?難道他不怕冷嗎?
2.請大家設想一下原因,也可以和同桌討論一下。
師板書學生猜想的原因,如捕魚為生,獨享清凈,排解憂傷,喜愛釣魚等。
3.看來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種比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
剛才有同學說了解詩人的生平和時代背景,對理解古詩是很有用的,還記得老師上課時的介紹嗎?讓我們看一看柳宗元的簡介。課件出示柳宗元生平簡介:柳宗元21歲中進士,當時國家政治腐敗黑暗,柳宗元和幾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立志改革腐敗的政治,救國救民于水深火熱之中,卻遭到皇帝和權臣的反對和迫害,被貶到永州,當時的永州非常偏遠,極度貧窮,柳宗元無職無權,無能為力,他想到自己報國的 崇高理想不能實現(xiàn),而又無人理解,心里非常難過,非常悲憤。《江雪》這首詩就是在這個時候,是這種情況下寫的。
現(xiàn)在,你比較贊同哪一種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5.這首詩是他所處的寒冷凄涼境界的真實寫照,是他孤獨寂寞心情的自然流露,是他所處逆境而頑強不屈的精神再現(xiàn)!督氛撬鞠虻谋磉_。觀賞《江雪》視頻朗讀。(板書:志)
6.情境朗讀。
課件展示動畫與音樂。畫外音:此時,群山覆蓋著白雪,江面飄灑著雪花,蓑笠翁好象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尊雕塑,雪花一朵一朵,輕輕飄下來,好象怕驚擾了這位釣魚的老翁。
你看,他身披蓑衣,頭戴斗笠,天氣是多么寒冷,男生讀;
你看,他形單影只,是多么的孤獨寂寞,女生讀,
你看,他眉頭緊鎖,似乎滿腔幽怨無處訴說,男生再讀。
你看,他目光堅毅,渾身上下透著不屈不撓,女生再讀。
你看,他寒江獨自垂釣,一身傲氣,你們會背了嗎?
全體起立,咱們齊背古詩,再次感受詩人柳宗元面對重重困難而頑強不屈的精神。(板書:頑強不屈)
四、拓展延伸,學習《題秋江獨釣圖》
1.江上垂釣系列的古詩有不少,清朝王士禎也寫了一首關于江上獨釣的古詩,這首詩又給我們勾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反應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希望你運用上一首詩學到的方法,自己來學懂這首詩,如果有什么需要老師幫助的,可以提出來。
題秋江獨釣圖
清 王士禎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獨釣一江秋。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根據(jù)學生要求提供王士禎的生平簡介。
3.現(xiàn)在,我相信每一位學生心中都有一幅圖,誰來用語言為大家勾畫這一幅《題
秋江獨釣圖》?指名兩個學生說。
4。老師課件出示簡圖,這符合你心中的那一幅圖嗎?
小結:每一個的理解不同,心中畫出的圖景也不一樣,所以想象也是體會詩意的一種好辦法。
5.那么這一首與江雪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我們四人小組來研究一下,看看一共可以列出多少條?討論以后,請小組派代表發(fā)言。
學生代表(相同點:都在江上,都是一個人,都是一個披蓑戴笠的老翁,都在釣魚,不同點:一個是江雪獨釣,一個是秋江獨釣。
地點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是時間不一樣,還有補充嗎?(一個是天寒地凍,一個是秋意正濃,心情更不一樣,一個是苦悶的,一個是怡然自得的。)
小結:這兩首詩雖然描寫的都是釣魚的景象,但是心境不同,一個是借釣魚表現(xiàn)高傲的骨氣;一個是借釣魚欣賞優(yōu)美的秋景,這真是各有所得。
6.學生帶著不同的感受讀自己喜愛的詩,
7.我國古代描寫釣魚的詩詞還有很多,你們看,老師從網(wǎng)上下載了那么多的資料。
這些詩人除了釣魚,還收獲了一些什么樣的心情?請同學們到他們的詩中去尋找答案。
板書:
畫 漫天飛雪
江雪 情 千萬孤獨
志 頑強不屈
《江雪》教案3
教學內(nèi)容及學情分析:
圣誕節(jié)、元旦節(jié)來臨了,寶寶們都知道這兩個節(jié)日分別是我們國家和外國的新年。新年到了,寒冷也來,學習江雪讓寶寶們感受冬季的寒冷和美麗的雪花。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古詩,理解古詩意境。
2、讓幼兒感受冬天的寒冷。
3、通過各種不同方法,激發(fā)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重難點分析:學會朗誦古詩。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古詩意境。
活動準備:
圖片四張(春曉圖片)、古詩視頻、古詩意境視頻、廢舊白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1、師生打招呼、課前律動(手指游戲)
2、用玩偶企鵝寶寶引入話題。從寒冷的南極請來了企鵝寶寶,它今天給大班的寶寶們帶來了古詩《江雪》。請寶寶們把小耳朵豎起來認真聽聽,因為這首古詩是一幅美麗的圖畫。聽完之后,請寶寶們說一說是黑板上的那一幅圖片(四首古詩意境圖畫)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老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兩遍
2、讓小朋友們說一說,黑板上的那一幅圖畫是描述這首古詩的,為什么?
3、老師再次朗誦古詩,請寶寶們邊聽邊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A.冬天的早上你睡的`香嗎?有不想起床的感覺嗎?為什么?
B.談談冬季與夏季有什么不同?
C.早上爸爸媽媽叫你起床的時候,你會邊起床邊想什么呢?
4.根據(jù)圖畫討論圖畫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古詩意思(師生共同欣賞、播放古詩意境視頻)
A.這幅畫描述的是什么季節(jié)?你們看見了什么?(千山鳥飛絕)
B.路上有沒有行人?猜猜路上為什么沒有人?(萬徑人蹤滅)
C.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誰?他穿著什么,頭戴什么?(孤舟蓑笠翁)
D.老爺爺在干什么?(獨釣寒江雪)
5、共同欣賞視頻(幼兒跟讀)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玩撕紙(雪花)的游戲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
1、把古詩朗誦給爸爸媽媽聽
2、讓爸爸媽媽教畫雪花和雪娃娃。
《江雪》教案4
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大意,感受古詩的意境。
2、理解古詩中“絕”“萬徑”“人蹤滅”“ 蓑笠”的詞義。
3、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活動準備
電子大書、古詩課件。
活動過程
一、欣賞圖畫。
(出示電子大書)師:你看見了什么?這幅畫上是什么季節(jié)?山上都是雪,小鳥會怎么樣?
師:路上有沒有行人?為什么?
師:江面上有什么?船上的人穿著什么?他在干什么?
二、欣賞古詩。
1、教師播放古詩課件,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2、理解詞匯“絕”“萬徑”“人蹤滅”“簔笠” 的詞義。
絕:無,沒有。人蹤:人的'蹤跡。滅:消失,沒有了。
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孤:孤零零。舟:小船。蓑笠(suō lì):蓑笠和斗笠。 “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衣服;“笠”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帽子。
3、教師逐一講解古詩大意。
千山鳥飛絕:四周的山上沒有了飛鳥的蹤影。
萬徑人蹤滅:小路上連一絲人的蹤跡也沒有。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個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獨自垂釣。
三、朗誦古詩。
教師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師帶領幼兒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分組朗誦古詩。
四、開心游戲。
接龍游戲:教師將幼兒分成四組進行接龍比賽,可從第一句到最后一句,或者最后一句到第一句均可,或者改變接龍速度,或者限制時間等等。
活動應變
南方的幼兒沒有見過雪,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搜索下雪的視頻給幼兒觀看。
活動延伸
美術活動:繪畫冬天景象。
區(qū)角活動
語言區(qū):投放幼兒用書,鼓勵幼兒復習古詩,學習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請幼兒畫一幅關于冬天景象的美術作品,張貼在美術展示區(qū)。
家園互動
請家長和幼兒一起背誦古詩,讓幼兒解釋古詩大意,說說古詩的意境。
隨機教育
在活動過渡環(huán)節(jié),可以和幼兒一起朗誦古詩。
《江雪》教案5
設計理念
《江雪》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它描繪了一幅寄興高潔、寓意豐富的寒江獨釣圖。詩的前兩句是畫的背景,后兩句是這幅畫的主體,流露出詩人凄清、幽獨的寂寞情調(diào)。這位迎風抗雪、孤舟獨釣的老魚翁形象,正是詩人不屈精神和孤獨情懷的人格化身。因此,我在教這首詩時,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因為,語文教學中的讀是一個載體,在課堂中,它承載著學習語言、培養(yǎng)語感、促進理解、誘發(fā)思辯、引導感悟、熏陶情感、完善知識建構的使命。
新課程強調(diào):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課堂上,教師的作用在于組織、引導、點撥。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
課堂上只有經(jīng)常性啟發(fā)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中。如同山水畫一樣,許多文本也有留白之處。尤其是古詩,每一首都像是一幅或濃墨重彩,或清新淡雅的山水畫。但無論怎樣的山水,必定會有留白之處,引人無限遐想。遐想,是兒童最擅長的本領。在閱讀教學中讀在文本留白之處,從而自然引導想象,能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深入文本、超越文本。正如新課標中所詮釋的: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只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教學步驟: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學習一首古詩,這首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寫的,題目是“江雪”——也就是江上雪景。
。ǔ鍪具@一首詩。)
生:自由朗讀。
師:同學們,我們用讀的方法來感受這首詩的意境,現(xiàn)在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描述這一幅江上雪景嗎?
。ǔ鍪荆汉炑﹫D)
生:我看見遠處,連綿起伏的雪山;近處,一條江面上有一條小舟。
師:你看得真仔細。誰想接著說?
生:我也看見了大地都被大雪籠罩了,白茫茫的一片,江面上有一位老魚翁在釣魚。
生:在寒冷的冬天,大雪紛飛,卻有一位老魚翁坐著小船,在江面上悠閑地釣魚。
師:你們真會想象。你們已經(jīng)從詩中讀到了意境。如果用一個詞來感受這一幅江上雪景的話,你會用哪一個詞?
生:學生可能會用凄涼、荒涼、冷清、寒冷、寂靜等詞。
也有學生說“雄偉壯觀”、“不畏嚴寒”……
師:你們可真了不起,真會讀,還會聯(lián)系詩人的生活實際合理想象,你們是從哪體會到凄涼的?
生:我從“絕”和“滅”兩個字體會到的。
生:我從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蓋了,體會到?jīng)]有飛鳥,沒有行人,沒有聲音,除了漁翁,再也沒有別的生命!
生:從“絕”、“滅”兩個字,體會到飛鳥和行人無影無蹤才會使我們感覺這里一片荒涼、寒冷、寂靜。
師:你們真會開動腦筋,理解得真不錯。
生:我也從“寒”字,體會到在寒冷的天氣中,鳥兒無處覓食,只好躲在巢中避寒;這么寒冷的天氣,人們也只好呆在家中取暖。
師:說得真好。誰能把“千山萬徑”的寒冷凄涼讀出來。
。ɡ首x指導)
生:有感情地大聲朗讀。
師:同學們,詩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雖然寥寥幾字,卻往往包蘊著豐厚的歷史、人物、環(huán)境等等,希望大家能喜歡上詩歌,積極去學習,去研究,去拓展,去誦讀詩歌,做真真正正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者。
《江雪》教案6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詩文,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2.多元解讀漁翁,有感情地朗讀詩文,背誦詩文。
學習重點:通過學習《江雪》,指導學生多元地解讀漁翁形象。
教學準備:1.多媒體課件。2.閱讀補充文章《古詩詞中的漁翁形象》。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沒情境,激情導入
師:今天,在香港拍賣會上即將拍賣一幅中國水墨畫《圖》,可是圖畫標簽磨損了,誰能重新幫助起—個名字?(出示《江雪圖》)
(學生回答:《老翁垂釣圖》、《冬雪釣魚圖》、《寒江圖》……)
師:古人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贝水嬍歉鶕(jù)唐朝詩人柳宗元的《江雪》所作。為了更好地宣傳這幅畫,讓此畫賣個高價,香港拍賣會出了一張《招聘啟示》,你們瞧——(課件出示《招聘啟示》略)
師:同學們想不想光榮地成為其中一員?好!那我們就一起努力吧!
【點評】我們傳統(tǒng)的古詩教學都十分注重講究學法:解題——讀詩——釋意——悟情——吟詩,但是如果我們過于強調(diào)這些學法,則忽略了學生內(nèi)在的對于事物新鮮感的需求。因此,我們的古詩教學也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盡量淡化教學痕跡,做到教育的“無痕”。
(二)愉悅情境,積極探究
(1)初讀古詩
師:為了完成我們的第一項招聘工作,首先做一些熱身運動:自由練讀古詩。
(生自由朗讀)
師:你們看老師在此制定了一個“《江雪》朗讀評價標準”——第一層為正確(不讀錯字、漏字);第二層為流利(朗讀流暢);第三層為有感情(能讀出古詩所蘊涵的感情)。請同學們對照標準,自我感覺你達到了哪一層水平,并且用你的讀來證明。
(教師隨機糾正學生錯誤的讀音)
(2)掃除生詞障礙
師:同學們想不想達到朗讀的最高境界?(生:“想!”)不要著急,那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理解詩句的內(nèi)容。下面我們就來解決這一障礙,請同學們再次自由讀《江雪》,邊讀邊想哪些詞意思你懂了,哪些還不理解?
(生自由匯報掌握的生詞含義和不理解的生詞)
師:那么不理解的生詞我們可以有哪些方法解決呢?
生:查詞典、查資料、問同學、問老師……
師:好!下面你先查一下詞典或資料,查不著就問同學或者老師。
(3)理解詩句內(nèi)容(評選講解員)
師:詞語的障礙被我們掃除了,那我們?nèi)绾谓鉀Q詩句含義的難題呢?
生:我們可以采用詞語連句的方法。
師:同學們的辦法真棒!現(xiàn)在聽說電視上流行一個欄目叫《超級女生》,他們的“pk對決”十分有意思,我們今天拍賣會的“講解員”招聘也采取這樣的辦法好不好?請同學們做好準備。
生:(一下子興奮起來,紛紛開始了準備)“我是01號選手,接下來由我為大家介紹這幅美麗的圖畫……,希望大家投我一票!
【點評】如何讓我們的課堂變得像“超級女生”一樣吸引學生的眼球,關鍵是教師要善于改變陳舊的觀念,真正把“講臺”變成學生展示自我風采的“舞臺”,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完成由“配角”向“主角”的轉(zhuǎn)變。此時,學生已不再將翻譯詩句當成一種負擔,而是當成了一種樂趣。
(4)感悟漁翁
師:聽了我們“超級解說員”的介紹,很多買畫的客人都被此畫吸引了,他們議論紛紛。有的說:“這漁翁可真呀!”有的說:“這漁翁可真呀!”……你覺得他們議論的內(nèi)容是什么呢?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生1:我覺得漁翁十分孤獨,你看漫漫雪天只有他一人垂釣……
生2:漁翁十分勇敢,天這么冷,連鳥都沒有,而他卻依然在垂釣……
(有的'認為是倔強,有的認為是悠閑,有的認為是凄涼,有的認為是……)
師:大家是否想知道在詩人柳宗元的眼里,漁翁是怎樣的人呢?(課件出示柳宗元生平事跡)
生:有的認為漁翁像柳宗元一樣凄涼,有的認為漁翁像柳宗元一樣倔強、勇敢,有的認為漁翁像柳宗元一樣孤獨無助……
【點評】關于漁翁的形象,我們總是給他貼上“頑強不屈”的標簽。我們常說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我們的漁翁又為何如此“孤獨”呢?為了讓我們的漁翁不再孤獨,我們要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多元解讀。
(5)感悟朗讀(評選配音員)
師:每個人眼中都有屬于自己的漁翁,請把你獨特的感受帶進古詩,認真讀一讀,朗讀時試著把你感悟到的感情“寫”在臉上?然后開始我們香港拍賣會的詩畫配音員的評選。
生1:(繪聲繪色地朗讀)我覺得我此刻臉上的表情是堅毅,因為我是一個勇敢的漁翁。
生2:我想做一個孤獨的漁翁,我此時的表情寂寞、冷清……
【點評】“把你感悟到的感情‘寫’在臉上”,面對此要求,學生怎能不詩意地朗讀。此時的讀不僅是單純多元地朗讀,更是學生創(chuàng)造性自主探究教材感悟地朗讀,是學生發(fā)自于內(nèi)心地朗讀。
(三)拓展情境,開拓練習
(1)對比學習《題秋江獨釣圖》(評選推銷員)
師:請問推銷員,你覺得這首詩描繪的景或情與《江雪》有什么異、同之處?推銷員們可以同桌討論,但是要注意傾聽同桌的觀點!回答時不但要回答自己的觀點,而且要求回答同桌的觀點。
(生積極與同桌交流、分析、探究)
(2)拓展知識
師:其實,在我們漫漫的詩歌長河中,還有許多個性各異的漁翁,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閱讀課外補充閱讀資料——《古詩詞中的漁翁形象》。
【點評】全國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經(jīng)說過:“語文教學要有三度——深度、廣度、溫度,但是廣度決定深度!睘榱俗寣W生更好地感悟《江雪》中的漁翁形象,此時,我設計了兩個拓展練習,讓學生通過辨析對比,進一步地重新感悟漁翁,讓我們的漁翁形象更加飽滿,讓我們的漁翁不再孤獨。
《江雪》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詩文,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理解重點詞句,理解全詩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詩文,背誦古詩。
5、繼續(xù)練習把詩句補充完整。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理解古詩意思。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過程:
一、觀看電腦畫面,初步感受畫面的意境。(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感受)
揭示課題:教師板書課題《江雪》
二、學習
1、教師伴著音樂范讀古詩,請學生進行評價。
2、學生自學
用投影列出學習的步驟:
。1)借助漢語拼音讀古詩。
。2)借助工具書,查一查不認識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問題。(把問題在書中標寫出來)
教師深入到學生中間,回答疑難,解決問題。
3、相互交流學習情況
(1)讓學生出示生字卡片:絕徑蹤孤舟翁釣
。2)指名讓學生讀生字,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舟:第一筆是撇,第三筆是橫折鉤。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筆是橫折鉤。
孤: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右邊是“瓜”不是“爪”。
徑:注意與“經(jīng)”字的區(qū)分。
釣:注意與“鉤”字的區(qū)分。
動手書空寫一寫。(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學生結合課外資料介紹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稱他為"柳河東",他是中唐時期進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
。ńY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用投影羅列出來)
絕:盡。
徑:小路。
蹤:腳印,蹤跡。
孤:孤獨,孤單。
舟:小船。
翁:指老頭。
寒:寒冷。
蓑笠:身披蓑衣,頭戴斗笠。
(6)結合注釋和投影中的`解釋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意思,教師及時進行幫助指導)
千山鳥飛絕,千山萬嶺鳥兒已經(jīng)飛絕,
萬徑人蹤滅。條條小路不見一個行人。
孤舟蓑笠翁,只有一葉小舟,上面坐著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人。
獨釣寒江雪。迎著風雪,在獨自垂釣。
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全詩的意思。(先自己說一說,遇到問題主動與同學交換意見,或者向教師請教。)
。7)讓學生說說全詩的意思,其他同學進行評價。(鼓勵學生開展相互間的評價,及時補充,形成生生互動的氛圍)。
4、指導朗讀
。1)結合電腦欣賞當時的意境,聽配樂朗讀。(聽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朗讀提示:結合學生的發(fā)言教師小結:應用那種不怕困難,敢于同困難做斗爭的語氣讀)
(2)與小組成員一起進行練習,相互評議,推選一名同學參加班級展示。
。3)小組選派代表在全班參加競賽,而后評議出最佳選手。
。4)全體同學伴著音樂進行朗讀。
三、練習鞏固
1、練習按照田字格書寫漢字。
孤:左窄右寬。
蹤:左窄右寬,高低一樣,最后一筆寫成點。
舟:第五筆橫要長一些。
徑:左窄右寬。
翁:上下結構,上短下長,上下寬窄一樣。
2、填寫詩句
千山,
萬徑。
蓑笠翁,
3、背誦古詩(自己先練習,而后匯報)
四、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五、布置作業(yè)
1、在生字本上抄寫難字。
2、找一找柳宗元的詩,讀一讀。
附:板書設計:
5江雪(柳宗元)
難字:舟:第一筆是(撇),第三筆是(橫折鉤)。
翁:部首是(“羽”字底)。
孤:右邊是“瓜”不是“爪”。
徑:與“經(jīng)”字的區(qū)分。
釣:與“鉤”字的區(qū)分。
《江雪》教案8
一、教學要求
1.學會7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初步了解古詩的大意。
二、教材說明
《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所作!督,即江上雪景!扒进B飛絕,萬徑人蹤滅!苯^:絕跡。人蹤:人的蹤跡。滅:消失,沒有了。千山:虛指所有的山。萬徑:虛指所有的路。這兩行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飛鳥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沒有人的蹤影。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惫拢汗铝懔恪V郏盒〈。蓑:蓑衣。笠:斗笠。這兩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條小船上,坐著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蓋的寒冷江面上獨自垂釣。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課文朗讀錄音帶。
2.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注意讀準“蹤、舟、翁”的字音。
啟發(fā)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如:
“絕、孤、翁”,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
“徑、釣”,可用熟字“輕、的.”換偏旁的方法識記。
2?寫字教學。
“絕、徑、蹤、孤”都是左窄右寬的字,左邊的偏旁與右邊的部件長短也不同。書寫時注意,“徑”的右上不要寫成“又”;“孤”的右半邊不要寫成“爪”。
翁:上面的“公”要寫扁一些,下面“羽”字左邊的“習”比右邊的“習”要略小一點兒。
釣:右邊是“勺”,不是“勾”。
(三)詞句教學
充分利用掛圖或投影片進行觀察,讓學生邊讀邊悟,初步了解詩意,再進行背誦。
開始可從學生生活中見到的雪景入手讀懂江雪是寫江上的雪景。接著,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江上雪景是怎樣的呢?”學生邊讀詩邊看圖,領悟出“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其中的“千”“萬”都是指許多!傍B飛絕”,是沒有了鳥的蹤影!叭僳櫆纭,是沒有人的足跡。全句寫出了大雪覆蓋的嚴寒景象。然后邊讀詩邊看圖,理解“孤舟”是孤零零的小船;“蓑笠翁”是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人;“獨釣”,是一個人垂釣;“寒江”,寒冷的江面上。最后了解這兩行講的是在孤零零的一條小船上,一位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蓋的寒冷的江面上獨自垂釣。
讓學生大致了解詩意就行。
(四)朗讀、背誦指導
結合看圖、投影、聽音樂等,盡量讓學生去感受詩的意境。示例如下: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可借助圖畫練習背誦這首詩。
(五)練習提示
1?第一題,在學習課文時完成。
2?第二、三題,在識字、寫字教學時完成。
3?第四題,在學生背誦課文后完成。
(六)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1~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談雪激趣入課題。
教師啟發(fā)談話:同學們你們看過怎樣的雪景?今天我們?nèi)タ纯刺拼娙肆谠P下的雪景。出示雪景圖或投影,學生讀題,結合看圖,讀懂“江雪”就是江上雪景。
(二)邊讀邊想讀詩句。
1.正確朗讀全詩。
2.引導讀懂詩句。
學習“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1)用遷移法讀懂“千山”、“萬徑”。請同學們回憶《夜宿山寺》中“百尺”的“百”表示什么意思?這兒的“千”、“萬”與“百”的意思一樣都是指“許多”、“很多”。
。2)用看圖法讀懂“鳥飛絕”、“人蹤滅”。請同學們觀察圖,在圖上找“鳥”與“人”的蹤影。(學生找不到,就讓學生說說為什么找不到。)
。3)用詞意連接法,體會詩意所描寫的寒冷景象。
。4)用看圖記詩句的方法背詩句。
學習“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1)用看圖法讀懂“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意思。
。2)用詞意連接法讓學生說說大意。
。3)用看圖記詩句的方法背誦詩句。
(三)朗讀古詩品品味,記住詩句自然成。
1.在古樸的音樂中,讓學生看圖、想象,讀出詩的韻味來。
2.通過反復朗讀達到背誦。
五、參考資料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解州人,世稱柳河東。貞元九年進士,授校書郎,調(diào)藍田尉,升監(jiān)察御史里行。因參加王叔文集團變法,被貶為永州司馬,后遷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與韓愈皆倡導古文運動,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稱“韓柳”。
《江雪》教案9
教材簡析:
古詩《雪》節(jié)選了4句,作者尤袤抓住子夜雪的兩個特點,將夜雪景色描寫得生動逼真,表達出作者對大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
《江雪》是一首五言絕句,這首古詩塑造了一個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釣的老漁翁的形象,表現(xiàn)了詩人清高、孤傲、凜然不可侵犯的心志,流露出自己不愿與當權者同流合污的感情。
設計理念:
打破串講的傳統(tǒng)古詩教學模式,力圖避免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誦讀詩歌,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是第1學段古詩教學的重點。因此,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再現(xiàn)古詩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把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xiàn)。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的'語言簡單說出詩的大意,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兩首古詩。
3、認識7個生字和兩個多音字;會寫11個生字,學會雨字頭、穴字頭。
教學重、難點:
1、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書寫11個生字。
3、通過誦讀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每當冬季來臨,我們就會經(jīng)?吹窖┗禽p盈的身影,夜里漫天飛舞的雪花,有月光的映照下,更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南宋詩人尤袤是怎樣贊頌這雪景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實處古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指導朗讀,感知詩意。
1、請同學們輕聲自由讀詩,可以借助拼音,把古詩讀準確。
2、同桌互相讀,聽一聽,他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3、指名讀。
4、這首詩,怎樣讀才能把它讀得更美呢?想不想聽老師讀一讀?(師范讀,指導學生讀出節(jié)奏和重音。)
5、請你像老師這樣讀,一定會有不一樣的體會!(自由練讀,讀中體會。)
6、指名讀,師生共同評議。
三、合作交流,理解詩意。
1、這么美的詩句,你知道每句詩的意思嗎?下面就請同學們小組合作,互相說說對詩句的理解。
2、指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的意思,整體感知全詩內(nèi)容。對學生理解困難的詞語重點指導。
3、由文入畫,提升理解。
學生觀察插圖,理解全詩,圖文結合,同桌合作交流,理解全詩內(nèi)容。
四、感悟詩境。
1、作者尤袤就是用這樣樸實的語言,自然真實地將一幅夜雪圖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吹酱司,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贊美和喜愛之情。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
2、配樂反復吟誦,體會詩境。
五、識字與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檢查字詞讀音是否準確。
2、合作交流識記方法,重點指導“雪、窗、照”3個字。
3、學生練習書寫。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上節(jié)課,我們欣賞了南宋詩人尤袤筆下的夜中雪景,然而,你們看見過在漫天大雪里釣魚的情景嗎?唐代詩人柳宗元主看到了這樣的景象。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古詩第2首《江雪》。
二、初讀感知,想象畫面。
1、聽老師配樂朗讀,結合插圖在腦海中想象出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2、輕聲自由朗讀,讀準字音,想象畫面。
3、指名朗讀。
4、說說你腦海中的畫面有些什么,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三、進入情境,自主學習。
1、對于這首詩,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擅長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
2、學生交流。
。1)說。
、倥錁,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詩句描繪的景象: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著,接著下起了鵝毛大雪,一連幾天也不停,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見一只鳥在飛,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見行人的足跡。但在冰天雪地里,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卻孤零零地坐在一條小船上,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
、谡l還有什么補充的?(指導對“蓑笠翁”的理解。他身上穿著的是——蓑;頭上戴著的是——笠;整個詞的意思就是——頭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翁。)
、叟c第1首《雪》對比,此時兩位作者的心情感受相同嗎?說說你的理解。
、軒е愕捏w會再讀一讀(自由練習、指名、齊讀)。
(2)畫。
、僬故居写硇缘暮喒P畫。
、谟迷娋鋪砻枥L自己的畫。
、垡龑в懻摚骸扒进B飛絕,萬徑人蹤滅”,是如何在畫面上表現(xiàn)出來的?
(3)讀。
、僦该x。
、诩w評議。
師指導朗讀停頓、節(jié)奏、韻腳。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劬氉x。
想同學所描述的情景,邊想邊讀。
聽音樂感受詩的意境,邊聽邊讀。
④背誦。
四、識字與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檢查字詞讀音是否準確。
2、合作交流識記方法,重點指導“驚、獨、釣”3個字,特點:左窄右寬。
3、學生按照田字格練習書寫漢字。
《江雪》教案10
準備:
1、課前交流學案一、三、五。板書:整首詩和作者、寫出各組組別。
2、讀給或說給幫對聽時,發(fā)現(xiàn)問題后一定要幫他糾正、補充。
3、整堂課不用舉手,如果小組交流或幫對交流,完了坐好。
4、指名回答對了加1分;一生說完或讀完后,大家主動站起來,不好:糾正、提建議;不完整:補充;不一樣:說不同的意見;好:評價、挑戰(zhàn),1次各加1分。自己記錄。
5、指導說想象到畫面:根據(jù)詩的意思加上自己想象到的來說最后說感覺。
一、導入新課(3分鐘)
1、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一首古詩——江雪。課前我們都預習了課文,這節(jié)課我們交流一下,看預習得怎么樣?
2、說說題目的意思:(1組2號)(江上的雪景)
3、簡介柳宗元:誰能簡單介紹一下作者柳宗元,一個同學說完其他組的同學可以補充。(2組2號)
二、正確朗讀古詩:(3分鐘)
1、同學們能不能正確朗讀這首古詩呢?先讀給你的幫對兒聽一聽。
2、集體展示:3組、4組6號讀。組織大家隨即評價、提建議,指導讀正確(讀音正確、節(jié)奏正確),齊讀。(注意評價小組)
三、理解詞義:(2+3分鐘)
1、幫對兒交流詞語的意思(一人說前6個,一人說后6個);如果都不理解可以在小組內(nèi)交流;小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一會提出來。
2、集體交流:
。1)你理解了哪些詞語,說說這些詞的意思。(5組5號)組織學生隨機糾正、補充或發(fā)表你不同的意見,老師引導(看文中插圖)。
。2)還有哪些詞語不理解?學生解決,解決不了的老師指導解決。
四、理解詩意:(2+3分鐘)
1、幫對兒互相說一說這首詩的`意思(一人說前兩句,一人說后兩句);如果都不理解或有不同意見可以在小組內(nèi)交流;小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一會提出來。
2、集體交流:
。1)各組有哪些句子不理解?師生做好標記。
。2)說說每句話的意思。(6組4號)組織學生隨機糾正、補充或發(fā)表你不同的意見,老師引導(a、把詞義連起來說連貫理解;b、看文中插圖理解;c、想象畫面理解)。
五、想象畫面讀:(6分鐘)
1、想象畫面:古人說“詩中有畫”, 下面請同學們再讀這首詩,邊讀邊想象,看能不能結合詩句的意思,將《江雪》想象成一幅畫。
2、把你想象到的說一說,最后說一說你覺著這里怎么樣?自己說完后,再說給你的幫對聽一聽。
3、集體交流。(7組、8組)這里很寂靜、冷清和凄涼。
六、體會感情讀:(2分鐘)
1、同學們,看到這幅畫面你有不明白的問題嗎?這位老翁為什么獨自一人,冒著嚴寒在大雪紛飛的江心釣魚呢?大家再讀一下這首詩,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想好后跟你的幫對交流一下。
2、集體交流:(9組、10組)(孤獨)
3、老師引導體會情感: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了很大刺激和壓抑,但又不愿與當權者同流合污,于是就借描寫山水景物,歌詠隱居在山水之間的老翁,來寄托自己的情感。表達了作者自己不愿與當權者同流合污的純潔高尚而又孤僻高傲的情感。(板書:清高、孤傲)
七、感情朗讀:(5分鐘)
1、同學們能不能把作者不愿與當權者同流合污的清高、孤傲的情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呢?自己練一練(注意聲斷氣連),然后讀給你的幫對聽一聽。
2、集體展示感情朗讀。(11組)
八、感情背誦:(5分鐘)
1、同學們能不能有感情的背誦下這首詩,自己練一練。
2、集體展示感情背誦。(12組)
板書: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背景—主體—感覺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籬翁, 清高 、孤僻
獨釣寒江雪。
《江雪》教案11
活動目標:
1、欣賞古詩,了解詩的意思,體驗詩的意境。
2、幼兒學念古詩。
活動重點:
幼兒學念古詩。
活動難點:
欣賞古詩,了解詩的意思,體驗詩的意境。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幼兒用書畫面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教師:小朋友們好,你們聽過古詩嗎?誰會念的?
。ㄓ變夯卮穑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談論自己的感受。
(1)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這張圖片上有什么?從上往下觀察。(觀察后回答)
。2)教師小結:山上被白雪覆蓋,樹葉落光了,一位老爺爺坐在船上,身穿蓑衣、頭戴斗笠在釣魚。
。3)教師:你們看了這張圖后有什么樣的`感覺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
。ㄓ變鹤杂苫卮穑
2、教師說說自己的感受,并用比較慢的速度朗誦古詩。
教師:現(xiàn)在我來說說我的感覺吧,我感覺到這個畫面是很安靜,很悠閑自得的感覺。
教師:這張圖描述的是一首詩。我們念一念吧。
(教師用比較慢的速度念一遍古詩)
3、引導幼兒理解古詩的含義。
。1)幼兒對古詩提問。
教師:你們聽了以后,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嗎?(如果幼兒已經(jīng)不太能記得古詩的內(nèi)容,教師要反復念,加深幼兒記憶)
。2)幼兒談論自己對古詩的理解。
教師:你們覺得這首古詩說的是什么意思呢?
。ㄓ變鹤杂苫卮穑
4、引導幼兒學習幼兒用書,了解古詩的特點。
。1)遷移幼兒已有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古詩和現(xiàn)代詩歌的相同與不同。
教師:這首詩歌和我們以前念過的詩歌一樣嗎?哪些地方一樣?又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呢?(幼兒回答)
。2)教師簡單介紹古詩特點。
教師:每句話的字一樣多,有時是五個字的五言律詩,有時是七個字的七言絕句。
5、幼兒完整念古詩。
教師:我們一起來大聲的學念這首古詩吧。
(教師帶領幼兒念1-2遍,再幼兒單獨念)
三、活動結束。
教師:我們學會了念古詩,小朋友們回到家里念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江雪》教案12
教學內(nèi)容:幼兒多元能力發(fā)展課程中班語言上冊教材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古詩,理解古詩的意境。
2、通過各種不同方法的學習,激發(fā)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會朗誦古詩。
教學難點: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古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三角形、圓形、長條形各一個,課件。
教學方法:愉快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教學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圖
出示一個三角形提問:“小朋友這是什么?”
出示一個圓形提問:這是什么呢?
老師把它們拼成一幅圖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圓形、長條形拼成一個人在釣魚的圖片)
老師看了這幅圖就想起了唐代大師柳宗元寫的一首《江雪》你們想聽嗎?
2、老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江雪》
3、這首古詩還有一幅美麗的畫呢,我們一起來看。(出示多媒體)
。1)你看見了什么?這幅畫上是什么季節(jié)?冬天會怎么樣?山上都是雪,小鳥怎樣了?(千山鳥飛絕)
。2)路上也沒有行人,天氣寒冷人們怎樣了?(萬徑人蹤滅)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誰呢?他穿著什么?帶著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獨釣寒江雪)
4、我們一起來看這首古詩(多媒體出示古詩)
。1)小朋友,請你找一找在這首古詩中你認識哪個字寶寶?
。2)幼兒跟老師朗誦古詩2—3遍。(不同的方法朗誦)
。3)老師把這首古詩編成了一幅節(jié)奏圖:這是幾拍子的'節(jié)奏?幼兒練習打二拍子的節(jié)奏?垂(jié)奏一邊拍手一邊朗誦古詩。
。4)我們聽著音樂來唱一唱這首古詩。
三、結束部分
1、幼兒操作:畫出這首古詩中你認識的字寶寶,畫出來給后面的老師讀一讀,你讀的對不對,然后朗誦給老師聽,你會得到一顆五角星。
2、總結
師:小朋友們今天學習了什么?
3、作業(yè)
把學會的古詩朗誦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江雪》教案13
教材說明:
《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所作。
《江雪》,即江上雪景。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絕:絕跡。人蹤:人的蹤跡。滅:消失,沒有了。千山:虛指所有的山。萬徑:虛指所有的路。這兩行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飛鳥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沒有人的蹤影。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惫拢汗铝懔。舟:小船。蓑:蓑衣。笠:斗笠。這兩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條小船上,坐著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蓋的寒冷江面上獨自垂釣。這首《江雪》與其另作《漁翁》,都以漁翁“自寓”,反映了柳宗元在長期流放過程中交替出現(xiàn)的兩種心境。他有時不甘屈服,力圖有所作為;有時又悲觀憤懣,尋求精神上的解脫!督分械臐O翁,特立獨行,凌寒傲雪,獨釣于眾人不釣之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詩詞的意思,認識冬日江雪的壯麗及春日的美景,體會詩人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思想感情,感受柳宗元孤傲不屈的品質(zhì)。
2、體會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從而感受到詩歌美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古詩意境的體會
設計理念:擴大閱讀量,打造人文課堂,喜愛古詩,熱愛中國文學。
設計特色:以情動人,以心會文,觸動學生情感的需要,讓時空不再成為距離。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課前提問,營造氛圍:感知詞語的溫度
1、談話:孩子們,今天冷嗎?讓我們真正的感受一下寒冷吧!
2、感受詞語的“冷暖”:出示“雪”,讓孩子們談談感覺到了什么?交流所搜集到的關于冬天的成語。
3、出示課題、引至古詩:出示“江”并談話: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千年前的唐朝,去欣賞那一場雪景。
[設計意圖:通過搜集“冬天”的成語,既能拓寬學生知識面,又能了解學情,同時,對感知“詞語冷暖”及后面的詩意都奠定了認知基礎。]
二、整體感受,理解詩意:勾勒“寒江獨釣”的輪廓
1、輕讀古詩:通過輕讀古詩兩遍,要求讀準字音,初步理解大概意思。
2、匯報檢查: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適時并有層次的點評、鼓勵。
3、配樂吟詩:師述:聽說古代的詩、詞不是讀的,是吟,意思是可以唱。你們能聽著音樂唱一唱嗎?(播放低沉空遠的音樂,學生配樂吟詩。)
4、匯報感受:匯報你讀到了什么?(師注重引導學生感受吟唱的情感基調(diào))帶著自己所感知的.情感再多次吟唱,并向大家介紹你腦中的那幅圖畫,師隨機出示掛圖。(了解學情,不求太完整)
5、回歸詩句,搜尋字詞:同這都感覺到了寒冷,難道詩中告訴了我們?(出示掛圖:引出一、二行,板書:千、萬)
6、你是如何知道的?(點明“注釋”是理解古詩的學習方法)
7、難道詩人真的去數(shù)過有一千座山,一萬條小路嗎?
。1)不是確數(shù),形容多,牽引至舊知識嗎?
。2)補充:千()萬()
。3)知識遷移:能把“千”、“萬”改成意思一樣的詞語,連著詩意說一說嗎?(如:許許多多、不可勝數(shù)……)
(4)朗讀指導:“千山、萬水”遠嗎?多嗎?這兩行該如何讀?(師通過范讀感染、多元評價,著重引導讀出“拉長、低遠”的語調(diào)。)
8、體會冷的程度
。1)品讀一、二行,(要求讀得冷得直發(fā)抖)并完成句子拓展:“冷得……冷得……”(用一、二行詩)
(2)引讀三、四行:如此冷的天,是不是萬物都滅絕了,沒有人煙了?激發(fā)興趣,引導學生深讀三、四行詩。
9、觀察掛圖上的老翁,問: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10、閉眼想像,勾勒畫面:師范讀,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詩中描繪的那幅畫?[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讀;教師豐富而有語言描述;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的多向互動及師生間、生生間的多元評價;讓學生以文本為依托落實字詞并玩味字詞(如:千、萬),借助掛圖與教師適時點撥,激發(fā)學生想像思維,從多向多層去理解古詩意思,并通過追問“冷得……冷得”直逼學生心靈,貼近古詩勾勒“寒江獨釣”的輪廓。]
三、探尋意境,感悟詩情:體會“寒江獨釣”的孤傲。
1、語言描述,創(chuàng)設情景:師用低沉的語調(diào)娓娓道來:坐在江邊靜靜垂釣,此刻又有誰能體會老翁的沉重心情呢?看著老翁的背影,你感覺到了什么?(孤單、孤獨……)
2、到底他的孤獨有多深呢?出示:千萬孤獨,并介紹這是一首藏頭詩。
3、深情敘述:在短短的二十個字中,字字都浸透著無邊的、難言的孤獨,指導學生齊讀:千萬孤獨。
4、質(zhì)問學生:這是誰的孤獨?
5、了解詩人背景,引導學生感受“十年、顛沛流離……”。
6、板書“十年、顛沛流離”,并指導學生查字典釋詞,理解詩意,感悟詩情。
。嵟媪麟x、十年……)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深情朗讀與語言描述,創(chuàng)設足夠濃厚詩韻情景,初步再現(xiàn)千年前的唐朝生活形象;其次,教師充分搜集展現(xiàn)作者心境的背景材料作補充,為學生貼近作者、走近文本、走近唐朝去感悟作者柳宗元的孤獨、苦悶、彷徨而又頑強不屈的人生際遇搭建橋梁。]
四、穿越時空,走進心靈:溶入“寒江獨釣”的堅持
1、質(zhì)問:那么多的苦、痛,他倒下了嗎?他畏懼了嗎?
2、質(zhì)疑:現(xiàn)在,你認為漁翁真的是在釣魚嗎?(一種堅持、堅強、等待……)
3、感悟“堅持”:對,他在堅持,在等待,他相信冬天終將過去,春天即將到來,他相信,久別的朋友終會相見,親人還會團圓。也許,還會回到魂牽夢繞的長安……(引導學生體驗詩人的心靈。)
3、多元解讀古詩:憤讀:你是孤傲的柳宗元,對那不公的社會,激憤地讀;你就是執(zhí)著的柳宗元,相信自己的堅持,堅定地讀……
4、勸勉: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5、勉勵學生,配樂賞讀:師配樂深情、激昂地讀;勸勉學生“人生路上多磨難,但別怕,請相信只要堅持,就會等到春暖花開!
6、師生共讀《江雪》結束教學”
[設計意圖:通過邁步走近唐朝與柳宗元牽手,體驗作者的品格魅力與人生際遇,結合自已的生活實際思考自已的人生。在心與心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交融中師生共同賞讀全文結束教學,給學生留下心靈的震憾與閱讀的萌動,激發(fā)閱讀期待,延續(xù)古典詩詞的生命力。]
板書設計:
。ǎ┣Вǎ┤f
x十年=
孤獨
《江雪》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江雪》出自蘇教版第七冊第七單元。此詩為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于是,他就借描寫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fā)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悶苦惱。詩中充滿了寒意,令人讀之不寒而栗,從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但這首詩,并不是單純地在描繪江上雪景。它是通過雪景來贊美漁翁“獨釣寒江”的精神;這位“迎風抗雪,孤舟獨釣”的老翁,正是詩人不屈不撓和孤獨情懷的人格化身。在詩人筆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樣鮮明,令人難以忘懷。立足于此,我認為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寫的畫面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體會詩境,感悟詩情是難點。由于四年級的學生生活經(jīng)歷、經(jīng)驗、理解能力有限,對于感悟詩情較難理解,我根據(jù)學習的情況及時出示這首詩的背景資料幫助學生感悟詩人堅強不屈的精神,讓課外的學習資料有機地和古詩融為一體,并為學生學習古詩服務。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重點詞句,了解古詩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想像詩中描寫的畫面。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體會古詩的意境及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三、教學準備
學生需要課前搜集柳宗元的資料和李白的《獨坐敬亭山》;本課的需要在多媒體教室和學生一起學習,主要運用演示文稿在學習的過程中補充相關的資料。
四、教學過程
一、環(huán)境——寒冷凄涼
。ㄒ唬┙忸}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一首古詩,這首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寫的。板書題目是“江雪”什么意思?(江上的雪景)這一首詩,是古詩中的精品!
(二)簡單了解詩人。
(三)利用“畫面”理解詩意
1.學生自由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思考:人們常說畫中有詩,詩中有畫。讀著讀著,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一副畫面?
3.這樣的雪景給你怎樣的感受,你會用哪一個詞來概括?(凄涼、荒涼、冷清、寒冷、寂靜,學生若有“雄偉壯觀”的理解,教師再引導過來)你是從哪兒體會到的?
。1)“絕”和“滅”,凄涼的程度——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蓋了,沒有飛鳥,沒有行人,沒有聲音,除了漁翁,再也沒有別的生命!
(2)“寒”,是造成凄涼的根本原因——這么寒冷的天氣,鳥兒無處覓食,只好躲在巢中避寒;這么寒冷的天氣,人們無法勞作,只好呆在家中取暖。
4.誰能把“千山萬徑”的寒冷凄涼讀出來。(朗讀指導)
二、心情——孤獨寂寞
過渡:同學們,千山萬徑,一片雪白;飛鳥絕跡,人蹤淹沒。在這樣空曠而又凄涼的背景之下,卻有一位漁翁,獨自一人,默默垂釣。
(一)此時此刻,你能感受到漁翁的心情嗎?(孤獨、寂寞)你是從哪體會到的?
1.學生自由讀古詩,交流從“孤”、“獨”——孤獨
2.朗讀詩句,感受漁翁內(nèi)心的孤獨寂寞。
3.漁翁的孤獨寂寞,就是詩人柳宗元內(nèi)心的孤獨寂寞,漁翁就是詩人的化身,漁翁就是柳宗元的形象代言人,再讀古詩,感受柳宗元內(nèi)心的孤獨寂寞。
4.孤獨的漁翁成了詩人孤獨心情的寫照,再讀讀詩句,去觸摸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
。ǘ┵Y料補充,體會柳宗元“千萬孤獨”、“絕滅孤獨”的心情。
1.補充李白《獨坐敬亭山》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賞析:李白寫這首詩時,距他離開長安已將近十年。這時的李白對當時社會的弊端已經(jīng)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清高傲岸的性格使他無法容于現(xiàn)實,于是他的孤獨感越來越強烈,憤世嫉俗的情緒與日俱增,他只好向大自然去尋求慰藉,尋覓知音,這首詩表現(xiàn)的正是這樣一種心情。詩人看著山,山也看著詩人,詩人感受著山的語言,山也默默聆聽著詩人的心聲。人與自然剎那間靈性相通,渾然一體,這是多么超然的一種境界!
小結:詩人李白在自己孤獨的時候,還找到了自己的知音,那就是敬亭山。詩人看著山,山也看著詩人,詩人感受著山的語言,山也默默地聆聽著詩人的心聲。詩人對敬亭山說“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本赐ど交貞跋嗫磧刹粎挘挥欣钐祝ɡ钋嗌彛。”而詩人柳宗元卻只能在這寒冷凄涼的世界里獨自垂釣,獨自一人感受著孤獨的煎熬。讓我們讀古詩《江雪》,再次感受柳宗元內(nèi)心的'孤獨寂寞。
2.王士偵《題秋江獨釣圖》。
題秋江獨釣圖
清王士偵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倫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賞析:這首詩描寫秋江邊漁人獨釣的逍遙。一個漁人,一件蓑衣,一頂斗笠,一葉輕舟,一枝釣桿,漁人一面歌唱,一面喝酒,逍遙中卻又深藏著幾許蕭瑟,孤寂。其筆下的漁翁不是“獨釣寒江雪”,而是“獨釣一江秋”,有歌有酒,很是瀟灑。漁人釣的是魚?是秋?是瀟灑自在的生活?是無拘無束的心情?……在詩人看來,這樣的秋江獨釣者,也就是真正懂得生活樂趣的人。
小結:同樣都在“獨釣”,詩人王士偵釣的是一種瀟灑自在的生活,是無拘無束的心情,享受的是一種生活的樂趣,讀古詩《題秋江獨釣圖》。而詩人柳宗元卻在這樣鳥絕蹤滅的江面上獨自垂釣,這是一種何等的孤獨與寂寞。讓我們回歸讀古詩《江雪》,再次感受柳宗元內(nèi)心不一般的孤獨寂寞。
3.詩人的內(nèi)心是一般的孤獨寂寞嗎?請把四句詩當中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讀看,你們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千萬孤獨,漁翁可不是一般的孤獨,是“千萬孤獨”,更是“絕滅孤獨”啊!
4.學生自由讀詩,體會柳宗元內(nèi)心的那種“千萬孤獨”、 “絕滅孤獨”。
三、精神——頑強不屈
。ㄒ唬┳x詩,引導學生質(zhì)疑。
1.同學們,古詩學到這兒,大家對漁翁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問題要問問他嗎?(鼓勵學生提問,古人說得好: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2.由學生提問引出問題:在這樣一個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日子里,沒有飛鳥,不見行人,漁翁為什么不呆在家中取暖,偏要出來釣魚呢?
(二)資料補充,感悟柳宗元堅強不屈的精神。
1.引導:對呀!漁翁生活在江邊,難道不知道在這樣的江面上垂釣,釣不到魚嗎?知道了為什么還在釣呢?他在釣什么呢?
2.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見解自由發(fā)表意見,教師要及時點撥。
3.補充古詩的寫作背景:柳宗元21歲中進士,當時國家政治腐敗黑暗,柳宗元和幾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立志改革腐敗的政治,救國救民于水深火熱之中,卻遭到皇帝和權臣的反對迫害,被貶到永州,當時的永州非常偏遠,極度貧窮,柳宗元無職無權,無能為力。他想到自己報國的崇高理想不能實現(xiàn)而又無人理解,心里非常難過,非常悲憤。《江雪》這首詩,就是在這個時候、這種情況下寫的。這首詩是他當時所處的寒冷凄涼的環(huán)境的真實寫照,是他孤獨寂寞的心情的自然流露,是他身處逆境而堅強不屈精神的再現(xiàn)。
4.同學們,盡管漁翁的心情孤獨寂寞,但是他有沒有被貧困嚇倒?有沒有被寒冷征服?從漁翁身上你看到了一種什么精神?(堅強、頑強不屈、凜然無畏、傲岸清高、堅韌不拔、毫無畏懼、不怕困難、迎難而上)
5.誰再來讀一讀這首詩,讀出漁翁頑強不屈的精神。(朗讀指導)
6.背誦古詩,再次感受詩人柳宗元面對重重困難而頑強不屈的精神。
四、拓展《漁翁》,感受意象
過渡:同學們,《江雪》這一首詩,不僅意境深遠,而且語言絕妙!是古詩中的精品!被人們稱為是“孤獨者的空谷絕唱”。在這首古詩的學習中,更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的一種堅強不屈的精神。《江雪》這首詩是柳宗元在剛貶到永州創(chuàng)作的第一首詩,后來他又以“漁翁”為題目,寫下了古詩《漁翁》,讓我們讀一讀,去理解柳宗元不同時期的人生感悟。
漁翁
唐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詩文解釋】
漁翁晚上靠著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為柴做飯。太陽出來云霧散盡不見人影,搖擼的聲音從碧綠的山水中傳出。回頭望去漁舟已在天邊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隨意飄浮,相互追逐。
板書設計
江雪
唐柳宗元
環(huán)境——寒冷凄涼絕千
釣?
心情——孤獨寂寞滅萬
孤
獨
精神——頑強不屈
《江雪》教案15
【教學內(nèi)容】
《江雪》 【教學年級】
四年級上冊
【教材分析】
《江雪》是第七冊第七單元的一首詩,是唐代柳宗元寫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古詩塑造了一個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釣的老漁翁的形象。表現(xiàn)了詩人清高,孤傲,堅韌不拔的性格,流露出自己不愿與當權者同流合污的感情。詩中描寫了一個超脫世俗的老漁翁形象,正是柳宗元此時此地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這首詩看似寫景,實際在寫人,這樣做使環(huán)境描寫既有象征意義,又有襯托作用。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詩文,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詩文,背誦古詩。
4、理解重點詞句,理解全詩意思。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一首詩往往是畫中有詩,詩中有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唐代柳宗元寫的——《江雪》。(板書課題)《江雪》顧名思義就是江上雪景。這首詩中又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詩中的.畫。
師:請大家自由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還要注意詞句間的停頓,讀出詩的韻律美。
二、新授
1、想象詩景——寒冷凄清
師:剛才大家讀了這一首詩,現(xiàn)在我們先來看看這幾個生字。誰會讀?(指名讀、齊讀、糾錯)
師:大家一定要注意“蓑、翁”的寫法。(帶寫生字)
師:讀了這首詩你能用自己的話來描述這一幅江上雪景嗎?(出示:寒江釣雪圖)(指名答)
師:如果用一個詞來說說看了這幅江上雪景圖后的感受,你會用哪個詞?
生:(指名答)凄清、凄涼。
師:我們一起來看詩中是怎樣描寫的?“絕”和“滅”描寫的是什么?
生:凄涼的程度(引導回答)
師: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蓋了,沒有飛鳥,沒有行人,沒有聲音,除了漁翁,再也沒有別的生命!一切是如此荒涼。(出示幻燈片)
詩人寫得多么巧妙呀,詩句中沒有出現(xiàn)一個雪字,但我們似乎已經(jīng)見到了鋪天蓋地的大雪,已經(jīng)感覺到了滴水成冰的寒氣。
師:詩中的“千山、萬徑”難道是指一千座山,一萬條路嗎?
生:不是??(指名答)
師:對,這里的“千山、萬徑”并非確數(shù),乃是概述連綿不斷的群山和許許多多的路,更突出了冰天雪地,天寒地凍。師:詩中還有哪些詞體現(xiàn)了“凄涼”?
師:對,在茫茫雪山,只有一只小船,一個漁翁在垂釣。更顯得凄冷。而“寒”是造成凄涼的根本原因。(板書:寒冷凄清)
2、體會詩情——孤獨悲憤
師:詩人柳宗元當時到底想要抒發(fā)怎樣的心情呢?讓我們來看一段資料。(出示幻燈片:柳宗元生平介紹)
師:誰能說說,這個時候的柳宗元,應該會有怎樣的心情?
生:孤獨、悲憤(指名答)師:從哪些字眼可以看出?
生:“絕”“滅”“孤”“寒”“獨”
師:詩人是怎樣的心情才會寫出這樣的字眼和詩句。吭娙说男那榫筒卦谠娭,請你把每句詩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一讀。(出示幻燈片)
師:這不是一般的孤獨,是“千萬孤獨在一身”啊!誰來讀一讀?試著把柳宗元內(nèi)心這千般孤獨,萬般悲憤讀出來。(指名讀、齊讀)(板書:孤獨悲憤)
3、感悟詩意——頑強不屈
師:面對寒冷,漁翁動搖了嗎?他——(引讀)獨釣寒江雪。他屈服了嗎?他——(引讀)獨釣寒江雪。師:從漁翁身上你看到了一種什么精神?
生:堅忍不拔、頑強不屈(指名答)(板書:頑強不屈)
師:這也是一個極具個性的,孤傲的柳宗元。雖然朝廷把他一貶再貶,他卻不愿與當權者同流合污,不愿屈服。
三、總結
師:同學們,詩人是借雪景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的,這種手法叫借景抒情。這就是《江雪》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古,成為古詩中的瑰寶的原因所在。詩中漁翁的心情是他孤獨寂寞的心情的自然流露,漁翁的精神是他身處逆境而頑強不屈的精神的再現(xiàn)。全體起立,咱們齊讀古詩,再次感受詩人的感情。(齊讀)
四、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3遍。
2、找一找柳宗元的詩,讀一讀。
3、背誦、默寫課文。
【板書設計】
江雪
詩景——寒冷凄清詩情——孤獨悲憤詩意——頑強不屈
【《江雪》教案】相關文章:
《江雪》教案01-22
中班教案《江雪》03-19
《江雪》教案(15篇)02-26
《江雪》課文教案08-26
古詩《江雪》中班教案03-21
江雪的作文03-02
《江雪》教學設計02-22
江雪教學設計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