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牡丹亭作者
閱讀精選(1):
《牡丹亭》的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江西臨川人。他是明代具有進步思想的杰出的戲曲家、文學(xué)家。出身于書香人家,早年即有文名,21歲中舉,因其風(fēng)骨遒勁,不肯靦顏事權(quán)貴并拒絕大學(xué)士張居正、宰相張四維、申時行的招攬,直到43歲(1583年)才中進士,開始進入官場。先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時值南京連年災(zāi)荒大疫,而督理荒政的朝廷命官卻貪贓宴樂;他投袂而起,于萬歷十九年(1591)上疏抨擊時政,矛頭直指當(dāng)權(quán)者申時行,結(jié)果降職為邊遠之地廣東徐聞典吏,兩年后改任浙江遂昌知縣。因抑制豪強、整頓稅制招致非議,他苦于找不到正確的出路,加上佛道思想的影響,49歲時憤然辭官回歸故鄉(xiāng)臨川。不朽杰作《牡丹亭》就創(chuàng)作于這期間。他的作品有傳奇《紫釵記》《還魂記》(即《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四種,因其都寫了夢境,文學(xué)史稱“臨川四夢”或“玉茗堂四夢”(玉茗堂系其書堂名)。
【故事大概】
《牡丹亭》又名《還魂記》,或稱《牡丹亭還魂記》,是湯顯祖劇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他也說:“一生四夢,得意處唯在牡丹。”全本55出。故事寫南宋南安太守杜寶膝下唯有一女,喚麗娘,因終日獨守繡房,不免白日眠睡,被杜寶所訓(xùn)斥,并請來腐儒陳最良給麗娘講授《詩經(jīng)》;麗娘在侍女春香的誘導(dǎo)下,不滿于終日閨塾的陳式生活,趁杜寶下鄉(xiāng)之日偕春香游園遣悶,因困乏靠柳樹而眠,夢中與一持柳少年在牡丹亭相親相愛;醒后感傷不已,多次尋夢而不得,苦悶中描下自我的肖像,又感無處可寄,更加憂愁幽思,一病不起,最后死亡。廣州書生柳夢梅去臨安應(yīng)試路經(jīng)南安,拾杜麗娘畫像,悅其貌美,終日把玩,為魂游地界的麗娘所感識,遂令他掘墳而再生。麗娘復(fù)活后,與夢梅同往揚州求其已升任淮揚安撫使的父親許婚。杜寶見而大怒,誣夢梅私掘女墳,上書奏明皇帝,請求治罪于夢梅。夢梅亦上書自辯,麗娘敢于登朝申訴。皇帝英明裁斷,翁婿父女歡欣和好,并皆加官進職封誥,全家皆大歡喜。
閱讀精選(2):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湯顯祖的代表作,這時作家的思想和藝術(shù)都已經(jīng)成熟。明代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為《牡丹亭》帶給了基本情節(jié)!赌档ねぁ吩凇扼@夢》《尋夢》《鬧殤》各出的賓白中還保留了話本的若干原句。在小說中,杜麗娘還魂后,門當(dāng)戶對的婚姻順利締成;而在戲曲中,湯顯祖進行了脫胎換骨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把小說中的傳說故事同明代社會的現(xiàn)實生活結(jié)合起來,使它具有強烈的反禮教、反封建色彩,煥發(fā)出追求個性由的光輝理想。
女主角杜麗娘是古典戲曲中最可愛的少女形象之一。出身和社會地位規(guī)定她就應(yīng)成為具有三從四德的賢妻良母。她的人生第一課是《詩經(jīng)》的首篇《關(guān)雎》。傳統(tǒng)說法認(rèn)為它是“后妃之德”的歌頌,是最好的閨范讀本。她卻直覺地認(rèn)出這是一支戀歌。在婢女春香的慫恿下,她偷偷地走出閨房。“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春天的大自然喚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生活在籠罩著封建禮教氣氛,幾乎與世隔絕的環(huán)境中,眼睜睜地看著青春即將逝去,她卻無能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熾熱的感情壓制在心中。湯顯祖沒有因襲前人小說戲曲中一見傾心,互通殷勤,后花園私訂終身的手法,而安排杜麗娘在游園之后和情人在夢中幽會;幽會以后,之后描述她第二次到園中《尋夢》。《驚夢》和《尋夢》是杜麗娘郁積在心中的熱情的爆發(fā),也是她反抗現(xiàn)實世界的實際行動。
《牡丹亭》的感人力量,在于它具有強烈地追求個性自由,反對封建禮教的浪漫主義理想。這個理想作為封建體系的對立面而出現(xiàn)。善良與完美的東西都屬于杜麗娘。湯顯祖描述杜麗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述杜麗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赌档ねぁ穼懗觯皇撬烙诟星楸黄茐,而是死于對感情的徒然渴望。透過杜麗娘的形象,《牡丹亭》表達了當(dāng)時廣大男女青年要求個性解放,要求感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聲,并且暴露了封建禮教對人們幸福生活和完美理想的摧殘。
閱讀精選(3):
湯顯祖是明代杰出的戲劇家,一生作品很多,主要作呂有《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更多關(guān)于湯顯祖的寫作素材盡在巨人作文網(wǎng)。
湯顯祖是明代杰出的戲曲作家。湯氏祖籍臨川縣云山鄉(xiāng),后遷居湯家山(今撫州市)。出身書香門第,早有才名,12歲的詩作即已顯出才華。14歲補縣諸生,21歲中舉。這時,他不僅僅于古文詩詞頗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醫(yī)藥卜筮諸書。26歲時刊印第一部詩集《紅泉逸草》,次年又刊印詩集《雍藻》(未傳),第三部詩集名《問棘郵草》。28歲時作第一部傳奇《紫簫記》,得到友人的合作,但未完稿,10年后改寫為《紫釵記》。34歲中進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禮部祠祭司主事。1591年(明朝萬歷十九年)他目睹當(dāng)時官僚腐敗憤而上《論輔臣科臣疏》,彈劾大學(xué)士申時行并抨擊朝政,觸怒了皇帝而被貶為徐聞典史,后調(diào)任浙江遂昌縣知縣,一任五年,政績斐然,卻因壓制豪強,觸怒權(quán)貴而招致上司的非議和地方勢力的反對,最后1598年(萬歷二十六年)憤而棄官歸里。家居期間,情緒頗矛盾,一方面期望有“起報知遇”之日,一方面卻又指望“朝廷有威風(fēng)之臣,郡邑?zé)o餓虎之吏,吟詠昇平,每年添一卷詩足矣”。后逐漸打消仕進之念,潛心于戲劇及詩詞創(chuàng)作。
在湯顯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戲曲創(chuàng)作為最,其戲劇作品《還魂記》(一名《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又稱“玉茗堂四夢”,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這些劇作不但為中國歷代人民所喜愛,而且已傳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國家,被視為世界戲劇藝術(shù)的珍品。此外,湯氏的專著《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也是中國戲曲史上論述戲劇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獻,對導(dǎo)演學(xué)起了拓荒開路的作用。湯顯祖同時還是一位杰出的詩人。其詩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紅泉逸草》1卷,《問棘郵草》2卷。
【牡丹亭作者】相關(guān)文章:
牡丹亭賞析10-21
《牡丹亭》的讀書筆記10-06
牡丹亭讀書筆記02-21
牡丹亭讀書筆記(精選20篇)12-21
簡愛作者10-05
蒙娜麗莎的作者10-06
史記的作者是誰01-04
好句摘抄帶作者11-04
讀《牡丹亭》有感12-11
傷寒雜病論的作者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