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一數》教學設計范文(精選8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一數》教學設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數一數》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會從不同的角度數物體的個數,會列不同的加法算式。
2、經歷數的過程,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可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乘法的意義。
3、了解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感受學習乘法的必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溝通相同加數和乘法的內在聯系。
教學準備:熊貓圖片,圓片,蘋果圖片,多媒體展臺、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談話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到動物園去看一看好嗎?你們看,可愛的小熊貓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歡迎我們呢,你們喜歡嗎?你們看它們多遵守紀律。
二、探究新知
1、活動(一):“數一數”
。1)投影出示“主題圖(一)”,問:同學們看到這幅熊貓圖,你們想提一個怎樣的數學問題呢?(生:這里一共有幾只小熊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讓學生自由的數數后反饋交流)
生1:我是橫著五只五只地數,一共是15只。
(板書:橫著數:5+5+5=15)
生2:我是豎著3只3只地數,一共是15只。
。ò鍟贺Q著數:3+3+3+3+3=15)
師:真了不起,還有別的`數法嗎?(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數)
師:引導學生觀察全部算式,比較后,說說哪種數法較好。
生觀察思考并發(fā)言:橫著一排一排數,或豎著一列一列地數,比較好,計算起來較簡便。
。2)小結:同學們真能干,會按順序數數了。在我們平時的數數中,為了不讓遺漏或重復,一般可以豎著數或者橫著數比較方便。
2、活動(二):數一數
(1)投影出示“主題圖(二)問:這里一共有幾個圓片?學生獨立看圖,按規(guī)律數一數,并列式。指名匯報,說說你是怎么數的?
板書:6+6+6+6=244+4+4+4+4+4=24
。2)讓學生讀出這個加法算式,并說出表示的。意義。(4個6等于24;6個4等于24)
。3)試著數有幾個方格,說一說你可以怎么數,分別列出算式。讓學生說出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10+10+10=303+3+3+3+3+3+3+3+3+3=30
4、活動(三):數一數
。1)讓學生觀察蘋果圖,根據圖意提出問題:一共有幾個蘋果?(四人小組討論,列出加法算式),
(2)讓學生討論出:6盤呢?10盤?15盤呢?(出示投影片)
。3)說一說并讀一讀,讓學生討論一下你讀寫了這些算式有什么感覺嗎?
三、鞏固應用
1、讓學生再舉出這樣的算式,如:上面的蘋果50盤呢?能列出怎樣的算式呢?你有什么感覺?(學生自由說)
2、說一說并讀一讀,讓學生討論一下,這么長的算式寫起來很不方便是不是啊,那怎么辦呢?
3、看圖寫加法算式。
四、課堂小結
我們今天有什么收獲,和小朋友交流一下
《數一數》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2、數學思考:通過數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合作和語言表達能力。
3、解決問題:能夠按物計數,正確地說出一類物體中按一定標準分類后的數量;能按一定的次序、方法進行數數。
4、情感與態(tài)度: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同時把尊敬老師、愛護同學等思想內容滲入其中,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具:
彩色掛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們,歡迎大家來到數學樂園!在每天的數學樂園時間里啊,小朋友們將和老師一起去探索數學奧秘。數學知識是很有用的,你知道了它的小秘密后,就能增長自己的本領,解決許多生活中的問題,讓我們一起去試一試吧!
1、我們很多時候都要用到數數,你能從1數到10嗎?誰來試一試?
2、借助手指數一數:
。1)伸出一只小手,數一數有幾根手指?
(2)伸出兩只小手,互相數一數同桌小朋友兩只小手有幾根手指?
。3)師生一起一邊伸手一邊數數。
二、創(chuàng)設情境建立模型
1、激發(fā)觀察興趣
出示彩色掛圖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興地來上學了。
2、數圖中的數
。1)大家看看這里都有些什么?能告訴老師嗎?
。2)能數出它們的數量嗎?
。3)配合學生回答,貼上一面國旗的圖片。
(4)請全班同學一起說。
。5)大家能不能像他那樣帶上數字說一說圖上有什么?
。6)說給同桌聽。
3、交流:誰能把自己的'發(fā)現大聲地說給同學聽?
學生數到10以內相應的數字時,教師在黑板上貼出集合圖片和數字。
4、圖中數量是1的還有哪些?
從小到大依次引導學生說出剛才沒有發(fā)現的事物的數量。
5、認讀1~10各數。
。1)從小到大讀。
。2)從大到小讀。
。3)打亂順序讀。
6、數身邊的實物
。1)這個美麗的。校園里有那么多事物的數量都能用數字表示,那么我們的教室里、我們身邊的事物能不能也用1~10這些數來表示?
。2)學生自己準備。
。3)當小老師:學生可以拿著自己數好的東西,向大家提問。
三、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今天,我們一起數了這個美麗校園里的紅旗、鮮花、樹木和鴿子等許多東西,還數了我們身邊的事物。下課后,小朋友們還可以數一數我們校園里的其他東西,回家后,數數家里的事物。把你的發(fā)現再告訴同學、老師或爸爸、媽媽。
《數一數》教學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數字入詩的意趣,認讀漢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2、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學的興趣以及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活動重點:
背誦詩歌,引導幼兒講述樹葉還能用來做什么?
活動準備:
圖片,幼兒用書。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古詩“一望二三里”導入。(板書課題數一數)
二、新授
1、故事<森林里的音樂會>、
教師示范公雞叫,大公雞的叫聲驚動了小馬,小馬呱噠呱噠地跑來了,小馬又帶來了幾位演員?請小朋友來數一數、(出示圖片1、2、3、4、5)小動物都來了,唱的唱、跳的跳、吹的.吹、打的打、表演的很好,大象伯伯寫了一首很好的詩,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放錄音)
2、提問:你從詩歌里聽到了什么?這首詩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3、教師總結:這首詩有從一到十這幾個數字念起來特別的有趣、
三、讀詩歌、
1、教師范讀、
2、教師教幼兒讀、
3、游戲、
4、分組賽讀、
四、教師引導幼兒認讀數字,嘗試用這些數字再來仿編詩歌、引導幼兒從自己的生活中去尋找親近又平常的事物來表現詩歌的特色。
如:一只鴨、兩只鴨、鴨子下水嘎嘎嘎、
《數一數》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能將各種物品按數量多少進行分類,并用點卡表示數量。
2、初步養(yǎng)成收拾整理的習慣。
教學準備:
積木若干、水果若干、蔬菜若干教學過程:
一、數數積木有多少。
、欧e木分一分,教師出示一筐積木,我們來玩積木了,可它們怎么跑到一起去啦!怎么辦呢?請一名幼兒將積木分類、分開擺放。
、泼糠N積木有多少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怎樣才能讓大家不用數一下子就知道它們的`數目?教師引導鼓勵幼兒提出用點卡表示積木的數目。
二、分水果、分蔬菜。
、沤榻B活動。教師:這里有許多水果、蔬菜寶寶都還沒有分,我們來幫幫它們吧!
、朴變簜別操作:幼兒將一簍里的水果、蔬菜分開,并數一數沒一種有多少,用相應的點卡表示。教師鼓勵幼兒邊操作邊說:X個玩具用點子X表示。
三、幼兒集體操作:
每組一簍玩具,請幼兒用玩具找點卡。教師講評。
四、送玩具回家。
我們現在送水果寶寶和蔬菜寶寶回家吧。
請幼兒把自己分的玩具送到相應的地方。
《數一數》教學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根據圖片理解、學習數字童謠,嘗試正確使用數量詞。
2.在感受、理解童謠句式特點的基礎上學習創(chuàng)編童謠。
活動準備:
童謠圖片五張(如圖所示)。
活動過程:
1.觀察圖片,理解童謠內容。
(1)觀察、講述圖片。(教師在幼兒觀察講述時,引導幼兒正確使用數量詞。)
(2)按照數量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圖片。
2.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童謠。
(1)嘗試在教師的提示下根據圖片學念童謠。
(2)幼兒自主根據圖片的提示念童謠。
3.遷移經驗創(chuàng)編童謠。
(1)討論創(chuàng)編要求。
★指導語:先在心里想一想,然后試著像我們剛才念的童謠一樣說出來。
(2)進行想象,創(chuàng)編童謠。
資料鏈接:
數一數
一條蟲,兩條蟲,小蟲喜歡鉆洞洞。
三頭豬,四頭豬,肥豬睡覺打呼嚕。
五匹馬,六匹馬,馬兒一跑呱噠噠。
七只雞,八只雞,母雞生蛋咯咯噠。
九朵花,十朵花,桃花樹下是我家。
《數一數》教學設計 篇6
一、學習目標
1、通過看和數了解畫面的具體內容
2、一件一件地觀察場景中的主要物體,并分別數出這些物體的個數
3、通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二、課前準備
小棒、圓片、水果
三、預習提示
1、出示彩圖,教學數數。
師在這個美麗的校園里,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數出它們的個數嗎?
按數目從小到大的順序數出圖中的`人或事物的個數
2、用圓點表示物體的個數。
3、數水果,摘水果
通過數水果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四、預習檢測
1、數一數、把數量相同的連在一起。
2、數一數、把數和圖連在一起。
3、畫一畫。
看數,在()中畫出相應個數的○。
2()。
5()。
4、照樣子圈一圈(看數圈圖)。
5、圈一圈,連一連。
6、我有()只手,每只手有()個手指。
7、數一數,連一連。
8、我能把與數字同樣多的部分圈起來。
9、我能把多的劃掉。
10、把同樣多的用線連起來。
《數一數》教學設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簡單的立體圖形。
2.正確點數完整作品中的各個積木的數量。
活動準備:
1.《我的數學》第14~15頁。
2.多個積木。
3.膠棒。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積木,讓幼兒識別各個形狀。
1.這是什么形狀的積木。
二、教師隨意地使用多種形狀的積木拼搭出造型,請幼兒觀察使用到了哪些積木,并點數相應的.數量。
1.仔細看看老師搭的房子中用到了哪幾種積木?
2.每一種積木分別有多少塊?
三、再請幼兒隨意搭建幾種積木造型,幼兒進行觀察并點數積木的數量。
四、請幼兒翻開《我的數學》到第14~15頁,先看看第14頁畫面上的積木有哪幾種,每種分別有多少塊,并取下玩具卡上的數字,貼到方框里。再看第15頁的畫面,從數量和積木種類上判斷哪一個是正確的積木造型。
活動反思:
今天的活動較為順利的開展了,也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還成為了我園計算專題組的“一課多研”研討的課例,反思一路走來獲得成功的的原因,我的教學對象是一群中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動中我不僅關注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也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很多合作互動和思考的機會,無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動的有效性。
《數一數》教學設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11-15的數字和數量。
2、正確點數11-15,并說出總數。
3、按照順序排列數字11-15。
【活動準備】
11-15的數字卡、10朵紅色的紙花、5朵黃色的紙花等。
【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
老師告訴幼兒美麗村開了很多美麗的花,引導幼兒想象。
2、基本部分
、偃缓蟪鍪10朵紅色的紙花,請幼兒數一數,一共開了多少朵。在10朵花的旁邊,放一朵黃色的`花,請幼兒再數一數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朵,告訴幼兒10多花,再加1朵就是11朵花,出示11數字卡讓幼兒認讀;顒右源祟愅。
、谡堄變喊错樞蚺帕11-15的數字卡。
、鄯謩e出示物品圖,請幼兒數一數總數,然后找到正確的數字放在圖的旁邊。
、苷堄變簩5張圖按照從少到多的順序排列,并相應地排列數字卡。
3、結束部分
請幼兒在教室里找到相同的11、12、13、14、15個物品,如:11塊積木,12顆珠子、13片拼插玩具等,拿回來后大家一起數一數,看他拿的數量是否正確。
【《數一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一數教學設計03-12
《數一數》教學設計06-27
《數一數》教學設計15篇06-27
數一數教案設計10-11
《數一數》的優(yōu)秀教案設計08-26
《數一數》教案設計范文08-25
《數一數》教學教案02-15
數一數教學反思04-10
《數一數》教學反思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