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語言《我想幫忙》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我想幫忙》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語言《我想幫忙》教學設計 1
活動目標:
1、能理解畫面的主要內容,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講述圖片內容。
2、感受與體驗作品中主角樂于助人的好品質,鼓勵幼兒樂于幫助他人。
3、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重、難點:
1、能理解畫面的主要內容,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講述圖片內容。
2、用完整的話說出河馬幫助了誰及所用的方法。
活動準備:
課件、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
出示課件圖片: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D片,請你看一看圖上都有誰?有什么特點?
二、展示《我想幫忙》課件,引導幼兒看圖說話。
。ㄒ唬┯變鹤灾鏖喿x小書3--5分鐘。
。ǘ┮龑в變河^察和表達。
1、出示圖片1,提問:畫面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河馬怎么想的?
幼兒嘗試說,教師小結:正值豐收的季節(jié),公雞正在啼叫,而雞媽媽正在下蛋,羊兒與牛兒正在忙著割草,動物們都很忙碌,只有河馬弟弟正張大嘴巴打著哈欠。
2、出示圖片2,引導幼兒說說畫面中發(fā)生了什么事?。
小雞怎么辦?他們能得救嗎?
3、出示圖片3,猜猜“河馬會怎么幫忙呢?”
。◣煟汉玉R用嘴含住小兔,躲過了餓著肚子的'狐貍。)
4、出示圖片4——6,引導幼兒認真觀察,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用自己的話講述畫面內容。
圖片4:小雞做游戲時不小心掉進水里,河馬用嘴馬接住小雞,幫助了小雞。
圖片5:牛兒的馬車拉不動了,河馬用頭幫牛兒頂著車,幫助牛兒回了家。
圖片6:小動物們開心地圍著河馬,向它道謝,說:“河馬你真棒!謝謝你的幫忙,我們今天真開心!焙玉R也高興地說:“我也很高興能幫忙!”
三、完整看故事動畫。
這些圖片看完了,我們給這個故事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就叫《我想幫忙》,完整的看一看這個故事吧(播放故事動畫)。
提問:你們喜歡河馬嗎?如果你是河馬,你會幫助自己身邊的人嗎?
四、出示教師自拍的孩子們在平時生活中幫助老師和小朋友的照片,鼓勵幼兒樂于助人。
。ㄓ變簬屠蠋煵磷雷印⒛衬硯屯榇┮路、幼兒幫老師整理書包……)
小結:希望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讓愛永遠充滿在我們的身邊。
幼兒園中班語言《我想幫忙》教學設計 2
活動目標:
1、理解畫面的主要內容,學習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故事。
2、感受河馬助人為樂的情感。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河馬動物圖片。
2、幼兒操作講述圖片6套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理解畫面的主要內容,學習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故事。
2、活動難點:用完整的話說出河馬幫助了誰及所用的.方法。
3、指導要點:運用局部閱讀圖的方法幫助幼兒讀懂圖意,感受河馬助人為樂的情感。
活動過程:
1、出示河馬圖片,認識河馬的特征。(嘴巴大、力氣大)
2、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圖片內容。
出示圖一,提問:畫面上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河馬看到大伙兒都在忙,他會怎么想呢?
小結:豐收季節(jié),雞媽媽忙著孵蛋,牛兒忙著割稻。只有河馬弟弟不知道做什么:我該幫些什么忙才好?
出示圖二,提問: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小雞怎么辦?他們會怎么喊呢?
猜一猜,河馬會怎么幫助小雞呢?
出示圖三,提問:河馬是怎么做的?
小結:兩只雞寶寶搖搖晃晃到處游,一不小心掉進了水里,嘰嘰喳喳叫“救命,救命啊!”河馬弟弟趕緊游過去,張開大嘴,把雞寶寶含進嘴巴里,把他們平平安安地送給著急的雞媽媽。
出示圖四,提問:牛兒遇到了什么困難?它為什么拉不動車子?河馬是怎么幫助牛兒的?
小結:勤勞的牛兒割下的稻子堆在車上,像座山那么高,累壞的牛兒沒力氣,拉不動車子。河馬看見累壞的牛兒沒力氣,拉不動車子,就用大大的頭用力從車尾向前頂,幫助了牛兒。
出示圖五,提問:大伙兒怎樣感謝河馬?他們怎么說?河馬又怎么回答呢?
小結:牛兒好高興,送給河馬弟弟稻子,讓他能填飽肚子;雞媽媽送來一件羽毛背心,讓他天冷時不著涼!爸x謝你幫我們的忙。”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河馬弟弟笑著說:“謝謝大家,你們也幫了我的忙。”
3、幼兒分組自由講述,教師巡回指導。
4、請個別幼兒上臺集中講述,師生共同評價。(注意肯定幼兒生動的用詞。)
5、教師完整示范,小結畫面內容。
6、討論、引導幼兒;理解故事主題。
提問:這群小動物可愛嗎?為什么?我們平時遇到有困難的小朋友,應該怎樣幫助他們? 7、幼兒給圖片起名字,學習概括圖片的意思。(只要符合圖意,均給予肯定。)
評價要素:
1、能否理解畫面內容,并用清楚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
2、是否積極主動地觀察和表達。
活動建議:
1、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學會與別人友好相處、互相幫助,多做一些幫助別人的事情。
2、區(qū)角活動:在表演區(qū)投放動物頭飾,并投放故事錄音,讓幼兒進行故事表演。
活動反思:
教師應給予表揚,引導幼兒大膽去思考,從而讓幼兒感受幫助的快樂及產(chǎn)生樂意幫助別人的強烈愿望。
幼兒園中班語言《我想幫忙》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幫助他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想幫忙的愿望。
培養(yǎng)幼兒關心他人、樂于助人的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難點: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想幫忙的愿望。
三、教學準備
《我想幫忙》的故事繪本。
相關圖片或道具。
四、教學過程
導入活動:通過談話引出故事主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欣賞故事:教師講述故事《我想幫忙》,引導幼兒認真傾聽。
討論交流:提問幼兒故事中的情節(jié),引導幼兒理解幫助他人的意義。
表達愿望: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想幫忙的事情。
情景模擬:設置一些簡單的'情景,讓幼兒嘗試幫忙解決問題。
總結:總結活動內容,強調幫助他人的重要性。
五、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通過故事理解了幫助他人的意義,并用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愿望。在情景模擬環(huán)節(jié)中,幼兒表現(xiàn)出較高的積極性,但在引導幼兒表達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幼兒園中班語言《我想幫忙》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了解不同動物的本領。
激發(fā)幼兒幫助他人的情感,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難點:引導幼兒結合實際生活,思考如何幫助他人。
三、教學準備
故事圖片或 PPT。
各種動物頭飾。
四、教學過程
導入活動:展示動物圖片,引導幼兒猜測它們的本領,引出故事主題。
講述故事:結合圖片或 PPT,生動地講述故事《我想幫忙》。
討論分析:討論故事中動物們是如何幫助他人的',以及它們的感受。
角色扮演: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進行角色扮演,體驗幫助他人的過程。
拓展延伸:引導幼兒思考在生活中可以如何幫助他人,并鼓勵他們付諸行動。
總結:總結活動內容,強調幫助他人的意義和價值。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對故事內容有了較好的理解,也激發(fā)了他們幫助他人的意愿。在角色扮演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參與度較高,但在引導幼兒將想法轉化為實際行動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引導和鼓勵。
幼兒園中班語言《我想幫忙》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理解故事中不同動物的特點和它們幫忙的方式。
培養(yǎng)幼兒觀察、分析和表達能力。
讓幼兒感受幫助他人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不同動物幫忙的方法。
難點:引導幼兒在實際生活中主動幫助他人。
三、教學準備
故事繪本或相關視頻。
制作一些動物頭飾或圖片。
四、教學過程
導入:展示一些動物圖片,詢問幼兒這些動物的本領,引出故事。
講述故事:用生動的語言講述《我想幫忙》的故事,引導幼兒認真傾聽。
提問討論:提問故事中的情節(jié)和動物們的.行為,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角色扮演:讓幼兒選擇喜歡的動物角色,進行簡單的角色扮演,體驗幫忙的過程。
拓展活動:引導幼兒思考在幼兒園或生活中可以幫忙做哪些事情,并鼓勵他們積極行動。
總結:總結活動內容,強調幫助他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五、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故事、討論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幼兒深入理解了幫助他人的意義和方法。在后續(xù)活動中,要繼續(xù)關注幼兒在實際生活中的表現(xiàn),鼓勵他們將幫助他人的行為內化為習慣。
【幼兒園中班語言《我想幫忙》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我想教案04-02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學設計02-10
中班語言教案我想01-10
中班語言《請誰來幫忙》教案(精選5篇)10-08
我想教學設計模板05-23
幼兒園中班語言設計教案02-28
中班語言教案:我想(精選15篇)06-08
幼兒園中班教學設計01-30
大班語言我想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