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示兒教學設計

時間:2022-10-07 14:53:51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示兒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示兒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示兒教學設計

示兒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詞,在理解重點詞語意思的基礎上,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能

  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結合學詩,培養(yǎng)學生自學、表達、創(chuàng)新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讀進去,聯(lián)系實際想開來的能力。

  (三)過程與方法:

  加強朗讀,以讀促解,以讀促感悟;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拓展閱讀,感悟內(nèi)涵。

  (四)情感目標:體會偉大詩人陸游的愛國情懷,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是什么。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二)難點:

  1、體會這首詩詞句簡單明了而感染力極強的特點。

  2、體會詩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設計特色:

  以讀為主,積淀語感。延伸拓展,感悟心境。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讀題解題

  1、課件出試“陸游臨終”圖(配樂),教師深情訴說導入,板書課題:

  《示兒》。

  2、說說題目的意思。

  二、整體通讀,品悟詩情

  1、學生自由朗讀詩句,并借助注釋,理解詩意;然后四人小組伙伴交流

  ,共享學習收獲。(教師可見出示自學建議)

  2、匯報交流:

  (1)多種形式朗讀匯報,引導學生展開評議。

  (2)學生交流讀懂的內(nèi)容,適時鼓勵、點撥讀詩方法,指導朗讀。

  預設點:元知、但悲、王師、乃翁。

  (3) 說說整首古詩的意思;齊讀。

  三、拓展研讀,領悟詩心

  1、臨終前,陸游有許多的話想說,他最大的牽掛不是他自己,也不是自

  己的家人,而是——(板書:但悲不見九州同)

  2、你們看,出示(臨終圖)師介紹當時歷史背景,出示《秋夜將曉出籬

  門迎涼有感》

  3、拓展閱讀1,悲“淚”

  (1)自由朗讀,靜心體會,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樣的場景?

  (2)指生讀——師:遺民淚盡胡塵里,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學生想象后言說)是呀,老人在流淚,小孩在流淚,婦女在流淚,北宋

  的'遺民在流淚啊!(板書:淚)他們?yōu)槭裁戳鳒I?(痛失親人、家破人亡

  、流離失所、充滿仇恨、苦苦期盼……)

  (3)壯美的山河已經(jīng)落入了金兵之手,老百姓以淚洗面,苦不堪言?

  到這一些,想到這一些,陸游就感到無比揪心的悲痛啊!直至臨死前,他

  念念不忘的還是——但悲不見九州同。

  4、拓展閱讀2,恨“醉”

  過渡:那么,那些令人心涼的南宋王師、南宋權貴和皇帝又干什么去了?

  ——出示《題臨安邸》,師深情朗讀。

  引導想象說話:他們在干什么?——他們到底在干什么?——他們只知道

  干什么?——

  5、對比參讀,深化感悟

  引讀:北方的壯麗河山淪陷了,1年過去了——,10年過去了——,65年

  過去了——(誦讀:遺民……)王師們呢?——(誦讀:暖風……)他們

  早已忘記了北定中原,早已忘記了收復失地?墒牵懹文?他有沒有忘

  記?他一心期盼著祖國統(tǒng)一!于是,一直到臨終前,他念念不忘的,仍是

  ——但悲不見九州同。

  同學們,“但悲不見九州同”的背后,我們感受到的分明是詩人那顆至死

  不渝的愛國心啊!(板書:愛國憂民)師生共同背誦古詩(播放舒緩低沉

  的音樂)。

  四、自由寫話,提升情感

  1、教師出示課件并朗讀:

  上面的三首古詩為我們勾勒了當時的社會背景:浮華的臨安邸、蕭條的村

  莊、衣衫襤褸的中原百姓……請你發(fā)揮想象,對當時的社會背景進行一番

  具體的描述,也可以結合抒發(fā)自己的感想。

  2、學生寫作片段;指名朗讀交流。

  3、出示學生習作:

  所見

  陸游已去永安息,南宋仍是火燒心。

  達官貴權花天地,百姓憂愁累不止。

示兒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強烈的愛國熱情,受到熏陶。

  3、背誦并默寫全詩。

  二、重難點:感悟作者崇高的愛國思想。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古詩二首》中的第一首,陸游的《示兒》。

  哪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陸游?

  生:介紹

  師:大家說的非常好,(出示課件)陸游,字務觀,自號放翁,詩的題材極為廣泛,內(nèi)容豐富,其中表現(xiàn)抗金報國的作品,最能反映那個時代的精神。詩的.風格豪放,氣魄雄渾,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稱。他勤于創(chuàng)作,一生寫詩60年,保存下來就有 9300多首。他一生堅持抗金主張,雖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擊,但愛國之志始終不渝,死時還念念不忘國家的統(tǒng)一,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

  一、1177年(中原淪陷50周年),陸游《關山月》一詩中寫道: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表達了對淪陷區(qū)百姓的深切同情。

  二、1192年(中原淪陷65周年),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一詩中寫道: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表達了詩人一心向往報效祖國,英勇殺敵的情懷。

  三、1193年(中原淪陷66周年),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一詩中寫道: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表達了詩人對淪陷區(qū)百姓的同情,對收復失地的盼望。

  四、1210年(中原淪陷83周年),85歲高齡的陸游,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時候?qū)懴铝讼喈斢谶z囑的絕筆《示兒》。

  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示兒》

 。ㄒ唬┏踝x詩文,了解詩人的“悲愁”心事。

 。1)先聽老師范讀,學生再自讀,要求讀的正確、流利。

  生:先自讀,再齊讀。

  師:誰來把這首詩給大家范讀一遍。

  生:指名讀。

  師:下面,請大家根據(jù)注釋,理解詩意。(課件出示相關釋義)。

  課件出示:萬事空:什么都不存在了。但:只。北定中原日: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阿日子。(多媒體出示,結合地圖演示“北定”)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日子。

  生:交流合作,理解詩意。

  師:指名解釋。詩里有一個字明確的表達了詩人寫詩時的情感,哪個字?

  生:“悲”。

  師:為什么“悲”,用原詩回答?

  生:齊答“不見九州同”。

  師:介紹當時局面。出示課件:(歷史上的南宋是北宋的衰亡時期,1126年,北方的金兵屢屢進犯中原,宋軍節(jié)節(jié)敗退,最后國都汴州被金兵占領。從此,山河破碎,不復統(tǒng)一。朝廷南逃到臨安(杭州)定居,建立了南宋。他們茍且偷安,不思報國,這種狀況持續(xù)了95年。陸游,一生堅持抗金主張,雖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擊,但愛國之志始終不渝,死時還念念不忘國家的統(tǒng)一。氣表達出對祖國前途的憂慮,為多難的祖國吶喊的愛國精神。)

  師:下面誰能用深沉的語氣表達出詩人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對祖國統(tǒng)一的牽掛。

  生:指名讀。后齊讀。

 。ǘ┰僮x詩文,體會詩人的“悲涼”心情

  1、出示“悲涼”的意思:悲哀,凄涼

  詩人一生為多難的祖國吶喊,為收復失地而奮斗終生,但臨死也不能看到“九州同”。詩人死不瞑目,內(nèi)心悲涼萬分。

示兒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將所感受的言語對象(古詩)轉(zhuǎn)化為語感的基本實踐途徑是讀。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能產(chǎn)生對富有象外之象的詩語的敏感,能產(chǎn)生對富有韻味氣勢的簡練詩語的敏感,能產(chǎn)生對富有豐富內(nèi)涵的美妙詩語的敏感。指導學生沿著詩文言語的階梯去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其攀登的過程就是作品的'言語積淀成為學生語感的過程。

  設計特色:

  以讀為主,積淀語感。延伸拓展,感悟心境。

  教學流程:

  一、《示兒》一詩引路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洲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ㄒ唬┍痴b全詩,初悟詩語形象美。

  1、讀通全詩,字字讀得響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錯,讀順口了再讀幾遍。

  2、背誦默寫。

  3、想象詩中畫面。

 。ǘ┢纷x比較,領悟詩語精煉美。

  1、利用手頭資料,采用釋(注釋)、留(保留每一個字的意思)、補(補充有關詞語)、調(diào)(適當調(diào)換語序)的方法,用現(xiàn)代語言表現(xiàn)古詩意思。

  2、質(zhì)疑問難,填空訓練。

  作者的遺憾是()。

  作者的遺恨是()。

  作者的遺愿是()。

  作者的遺囑是()。

  3、原文與詩意比較讀。

  二、拓展閱讀,體會詩語意蘊美。

 。ㄒ唬┱故疽韵沦Y料拓展閱讀。

  關山月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zhàn)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fā)。

  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訇P山月:漢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

 、诤腿志洌盒⒆诼∨d二年(1164)下詔與金人第二次議和。計至淳熙四年(1177)放翁寫這首詩時,已相隔十四年。這里說十五年,是舉其概數(shù)。

 、壑扉T沉沉:富貴之家門戶深深。

 、軒╦iu):馬房。

  ⑤戍樓:邊防上守望的建筑。刁斗:軍中白天作燒鍋、夜間代更鼓用的器具。

  ⑥遺民:淪陷區(qū)人民。

  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贅谴洌褐嘎∨d二年(1164)陸游40歲在鎮(zhèn)江府通判任上事。當時張浚以右丞相督視江淮兵馬,路過鎮(zhèn)江,陸游以世誼謁見,頗受顧遇。張浚督練軍馬,增置戰(zhàn)艦,加強江防。樓船,高筑望樓的大船,指南宋的戰(zhàn)艦。瓜洲渡,在鎮(zhèn)江的對岸。

 、阼F馬句:指乾道八年(1172)陸游48歲在陜南漢中時的經(jīng)歷。大散關,地名,當時為金宋議和劃界的地方。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俳┡P:躺著不活動。

 、谳喤_:在今新疆米泉境。唐時屬北庭都護府。此泛指邊疆。

 、垡龟@:夜深。

 、荑F馬冰河:壯悍的馬在冰封的河上馳騁,指夢中的北征情景。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五千仞岳:與上句夸張黃河之長一樣,這是夸張西岳華山之高。仞,古時八尺為仞。岳,高大的山。

 。ǘ⿲W生自主選擇學習其中一首,大致理解詩意后開展詩歌朗讀比賽。

  (三)簡介:

  這些詩分別是詩人在中原淪陷后50年、65年、66年、67年寫的,從這些具體數(shù)字中可以感受詩人一生關注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的偉大精神。

  三、延伸課外,激發(fā)再研讀的興趣。

  陸游生平簡介:(詳見資料)

  四、世人評價陸游,紀念陸游。

  1、梁啟超《讀陸放翁集》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

  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

  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意不平。

  2、陸游遺址(圖片與文字結合,詳見資料)

  3、學生編集電腦小報。

示兒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保R教學點:學會本課生字詞,在理解每個詞語意思的基礎上,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能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力訓練點:背誦古詩《示兒》,進一步感悟理解古詩。

 。常掠凉B透點: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懷,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矗烙凉B透點:讓學生感受詩的韻味美、意境美。

  教學重點

  吟誦古詩,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策略

  對古詩進行整合,構建“主題式”、“立體式”的古詩教學框架。即以對南宋這一時代的整體觀照為核心,將三首詩組織納入這一個主題,再適量補充同時期的相關詩詞。建構起一個互相聯(lián)系、互相映襯、互相比照、互相延拓的立體課堂。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話愛國

  師:古往今來,愛國是永恒不變的話題,許多仁人志士用不同的方式抒發(fā)著心中的愛國情?菇饘㈩I岳飛精忠報國,寫下了鏗鏘有力的《滿江紅》: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著名歌手張明敏身在異鄉(xiāng),用歌聲唱出了《我的中國心》: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詩篇,歌曲?(生交流),導入古詩《示兒》。

  二、初讀感知,讀出韻律,解詩題

  (生齊讀詩題。)

  師:“示兒”是什么意思?臨終前寫給兒子的叫什么?人們在臨終時給兒子的遺書一般都是寫些什么?(生看屏幕解詩題。)那陸游寫了什么?

  1.生自讀,抽讀,師指導讀,讀出節(jié)奏。

  2.師:通過初讀,你從陸游的遺囑中大概讀出了他想告訴兒子什么?(生交流初讀感知。)

  師:讀詩,僅讀出大概意思還是不夠的,詩中又孕育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就讓我們走進古詩,反復品讀,感悟詩情。

  三、走進歷史,抓住詩眼,悟詩情

  1.找詩眼。

  師:找找詩中哪個字體現(xiàn)了詩人當時的.心情?(生交流)板書:悲

  2.探“悲”因

 、僖惶健氨

  詩人悲什么?(生說)你從哪看出來的?(生談看法)

  師:元——原來、本來,詩人本來就知道死去了什么都是空的,想一想,在詩人心中哪些東西是空的?(生說。)

  你感受到詩人怎樣的生活態(tài)度?(生交流)

  師:面對死詩人都如此豁達,但是有一件事使作者念念不忘,放心不下,感到很悲,是什么?

 。ㄉ卮穑⿴煟簭哪闹赖?(生齊第二句。)九州------全國,同-----統(tǒng)一。

  師:當時詩人的國家遭遇了怎樣的磨難?

 。ㄉf,然后讀大屏幕上的資料,了解歷史上的宋朝。)

  師:讀了這段歷史,你知道作者為什么而悲了嗎?指名說。

  板書:外敵侵,祖國分

  你能把這種痛讀出來嗎?指名讀詩

 、诙健氨

  師:“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當時的詩人又在做什么?

  出示陸游的生平簡介,了解詩人。出示其古詩《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自讀,抽題。

  師范讀前句,(生談一談這是一幅怎樣的山河?)

  師:“三萬里”“五千仞岳”這是何等的氣魄!指名讀。

  師:可是這么壯麗的山河卻被敵人占領著,你的心情怎樣?你知道詩人為何而悲了嗎?

  (生談感受)板書:山河破

  生帶著這種心情齊讀這兩句。師:僅僅是為這個悲痛嗎?還為什么悲?從后兩句你讀懂了什么?(指名說)

  師配樂旁白:一片大好河山就這樣被踏在了敵人的鐵騎下,老百姓流離失所,如果你就在淪陷區(q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自由交流。

  師:你覺得詩人還為什么悲?(生說)板書:遺民淚

  師:帶著這種哀痛你再讀讀這兩句,你會有更深的體會。

  指名讀,齊讀。

  師:面對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想說的?統(tǒng)治者都在干什么?我們一起去臨安看一看。

 、廴健氨

  出示:南宋的歷史資料,古詩《題臨安邸》。(生自己讀。)

  師:游人:這里指誰?他們在干什么?(生交流。)

  師:哪個字體現(xiàn)了他們那種不憂國患,醉生夢死的生活?(生說)

  大屏幕對比出示:《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和《題臨安邸》。

  師:一邊是“遺民淚盡”,一邊是“尋歡作樂”你的心情怎樣?從中你又感受到詩人為什么還悲?(生交流)板書:朝臣昏驕奢淫

  帶著理解再讀詩句。

 。常颉芭巍鼻

  詩人就是帶著這么多的悲傷離開人世的嗎?還有什么?讀后兩句詩,指名說。

  師:盡管金兵入侵恨,盡管山河破碎痛,盡管遺民淚盡哀,盡管昏君無能憤,但是作者還是充滿無限的期望-------(王師北定中原日)

  此時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心情?生答。板書:盼

  是呀,一切皆源于一個字——對祖國的愛。板書:愛

  這是一種執(zhí)著不變的信念,這是一分至死不渝的愛,這是一分念念不忘的情。帶著這分情,讓我們一起用心吟誦,把一位老人的臨終遺愿讀出來。生齊讀。

  四、課外延伸,豐富積累,品佳句

  歲月的跌宕,這位老人沒有忘記受苦受難的人民,沒有忘記飽經(jīng)憂患的祖國。還有許多仁人志士他們也用自己的筆桿,用自己的行動來寄托自己的未抒的胸懷。你還知道這個時期的愛國人士?出示愛國詩句。

  歷史已去,但愛國情道不盡,讓我們在讀史中背點詩,在學詩中讀點史,做到詩史結合。最后讓我們在激昂的音樂聲中大聲吟誦這些詩句。

示兒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詞,能正確讀寫詞語:家祭、乃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示兒》。

  3、體會詩中表達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4、讓學生感受詩的韻味美、意境美。

  二、學法指導

  教師教法:談話法、朗讀法。

  學生學法:自學討論法、合作學習法。

  三、教學重點

  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

  四、教學難點

  體會詩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五、解決辦法

  加強朗讀,以讀促理解,以讀促感情。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

  七、教學過程

 。ㄒ唬┯螒?qū)胝n文

  你喜歡古詩嗎?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古詩接龍的游戲;背誦六年來所學的詩(課外的也可)(一人一首)。

 。ǘ┌鍟n題,感知寫作背景

  1、同學們看詩的題目《示兒》你是怎么理解的?“示”是什么意思?“示兒”是什么意思?(“示”把事物擺出來讓人知道!笆緝骸笨梢哉f是告訴兒子,在這里指對兒孫們有所交代,相當于遺囑)

  2、幻燈出示作者簡介

  1126年,金兵攻入北宋首都開封,第二年四月初俘虜了兩位皇帝及皇親國戚三千多人北去,北宋政權滅亡。1127年農(nóng)歷五月,宋高宗趙構稱帝建都杭州,歷史上稱為南宋。南宋朝廷只守著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又對金采取屈辱投降的政策,在殘忍的金兵控制下的中原與華北地區(qū)的人民受盡了折磨。陸游出身書香門弟,幼年時正值金兵南犯中原,飽嘗流離之苦。他的一生作詩甚多,現(xiàn)在九千三百多首,自稱“六十年間萬首詩”。《示兒》是他在86歲高齡,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時刻寫給他兒子的臨終遺囑。

 。ㄈ┱n件出示自學古詩的方法(自學四步法)

  1、初讀 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品讀 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句。

  3、細讀 想想詩人描繪的畫面。

  4、研讀 由畫面的情景你想到些什么?

 。ㄋ模┖献鲗W習古詩

  1、初讀 學生自由朗讀,指名朗讀,達到正確、流利,并指出“祭”的書寫筆順和“乃”的讀音。

  2、品讀 小組合作自悟詩意,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大家討論。學生匯報

 、佟八廊ピf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元”同“原”是本來的'意思!霸保罕緛砭椭赖囊馑肌!叭f事空”:什么事都沒有了。

  但:只的意思。

  “九州”指中國。同:統(tǒng)一!熬胖萃保褐溉珖慕y(tǒng)一。

  詩意:我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沒有了,只是為看不見全國的統(tǒng)一而感到悲傷。

 、凇巴鯉煴倍ㄖ性,家祭無忘告乃翁”。

  北師:指南宋軍隊。

  定:是平定,這里指收復。北定:收復北方。

  無:同“勿”,不要的意思。

  乃:你的,你們的。翁:指父親。乃翁:你們的父親。

  詩意: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家祭時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的這件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3、細讀

  小組合作討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意所描繪的畫面。學生閉目想象畫面。

  4、研讀

  聯(lián)系深化,激發(fā)情感。

 、俳涣鳎耗銖拿枥L的畫面中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談談你的看法。

  如:對國家未統(tǒng)一的悲憤,對收復失地、統(tǒng)一祖國的期盼,對國家統(tǒng)一的堅定信念,表現(xiàn)詩人愛國主義情感等。

  ②在互動交流中,教師指導學生讀出感情,并背誦。

 。ㄎ澹┩卣

  古代的詩人在臨終時都能想著國家的統(tǒng)一,表現(xiàn)了詩人的愛國主義熱情。作為新時代的少年,為了愛國你準備做哪些?

  學生匯報交流。

  多媒體播放《國歌》學生齊唱

 。┬〗Y

  同學們學習很主動,我們不僅知道自學古詩的四步法,而且從詩句中展開聯(lián)想,感悟到愛國詩人的高尚情懷,今后我們讀書就要注意從內(nèi)容展開聯(lián)想。

 。ㄆ撸┎贾米鳂I(yè)

  課下搜集有關陸游的詩,讀一讀,再次感受詩人的愛國主義情懷。

【示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示兒》教學設計05-17

《示兒》教學設計10-07

《示兒》教學設計(精華)01-16

示兒優(yōu)秀教學設計09-15

《示兒》教學設計范文10-07

《示兒》教學設計(15篇)06-04

《示兒》教學設計15篇05-17

《示兒》教學設計合集15篇06-23

《示兒》教學設計(匯編15篇)06-23

《示兒》教學反思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