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孤獨之旅教學設計優(yōu)秀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孤獨之旅教學設計優(yōu)秀,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孤獨之旅教學設計優(yōu)秀1
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運用細節(jié)、環(huán)境描寫突出人物形象的寫法。
2、理解孤獨之旅的含義。
學習重點難點:
理解孤獨之旅的含義。
課時安排:
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有過這樣的人生經(jīng)歷嗎?當你面對父母的`嘮叨時,當你面對網(wǎng)吧門口十八歲以下禁止入內(nèi)的牌子時,當你面對成堆的作業(yè)時,你是多么盼望長大!可是,在成長過程中煩惱與孤獨隨之而至,我們該怎么應對呢?就讓我們從一位少年的成長經(jīng)歷中汲取心靈的養(yǎng)分——《孤獨之旅》。
二、瀏覽課文,完成各題。
1、自學生字詞,完成習題1、2題。
2、本篇小說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3、在文中快速勾畫出杜小康的語言。
三、品味語言
1、跳讀語言描寫,賞析人物。
每句語言的背后分別站著一位怎樣的杜小康?
(提示:
1、聯(lián)系相關內(nèi)容。如時間、地點、狀況等。
2、言為心聲。關注人物心情、心理、說話背景。)
例如:“我不去放鴨了,我要上岸回家……”
“我要回家……”
“還是分頭去找吧!
“蛋!爸!鴨蛋!鴨下蛋了!”
這里站著一個的杜小康。
2、文題“孤獨之旅”含有何義?
討論明確:
一是指小康與父親一起遠離村莊,到荒無人煙的蘆葦蕩放鴨;
二是小康心靈成長的過程。
小結:人應該在孤獨中磨練自己,在逆境中鍛煉自己,才會長大。
四、關注環(huán)境描寫,拓展延伸。
齊讀36段,完成以下問題。
1、此段都用到了哪些寫法?(可從修辭、結構、順序等方面分析)
2、此段有何作用?
3、《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中這兩處環(huán)境描寫有何作用?
“看外面的天,有點陰,我忽然想,爸爸會不會忽然從床上起來,給我送來花夾襖?我又想,爸爸的病幾時才能好?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什么紅腫著?”
孤獨之旅教學設計優(yōu)秀2
【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是學生學習的伙伴。語文教學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教師應組織、啟發(fā)、激勵、指導學生按照正確的思維方向、路線,探求未知領域的知識,努力引導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充分調動其學習的自覺性、獨立性,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進行愉快的課堂教學。
2、訓練學生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讀書,學會傾聽,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表達機會,讓學生學會表達。
【學生分析】
九年級學生經(jīng)過七八年級的一些小說篇目的學習,以及本單元第一篇小說的學習,對小說體裁的特點、三要素等方面的知識已初步感知,只是對本文這樣大量運用環(huán)境、心理描寫的作用還缺少了一些認識,同時,九年級學生對這類涉及青少年成長的小說比較感興趣。
【教材分析】
本文是九年級第三單元的第二篇小說,自讀課文,本單元選編的主要是寫少年生活的小說。學習這些課文,要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理解小說的主題,分析人物形象,體會藝術特色,從中得到人生的啟示和藝術的享受。本文注重環(huán)境描寫的學習,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人生的有益啟示。
【教學目標】
學習小說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培養(yǎng)賞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設置問題,渲染情境,結合學生自身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體會主人公經(jīng)歷的孤獨之旅,感受主人公所經(jīng)歷的孤獨感,并體會“成長”所需要的歷練,從而培養(yǎng)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ㄔO計意圖:讓學生體驗的內(nèi)容情境。)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瀏覽翻閱課文,劃出表現(xiàn)杜小康心理活動的句子。
2、交流匯報,師生互動。
3、評價杜小康,對杜小康說一句真話。
。ㄔO計意圖:賞析人物形象與文本對話。)
4、體驗:如果是你,你怎么做?
5、教師用推薦名言,學生品讀、感悟。
(設計意圖:本著新課程開放的原則,引導學生感悟。)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由初步感知進而引導學生學習自然環(huán)境描寫的有關知識。
2、學生瀏覽并劃出自然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
3、學生交流喜歡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
四、自由提問
展示關于讀書須疑的名言,誘導激發(fā)學生主動提問,師生互動,探究解決。
五、總結反思評價,學生自評或互評,或給老師提意見、建議
六、作業(yè)
【板書設計】
孤獨之旅
茫然恐懼→害怕膽怯→孤獨恐慌→不再恐慌→堅強
孤獨之旅教學設計優(yōu)秀3
一、出示學習目標
1、概括情節(jié),感悟人物的成長歷程。
2、品析語言,把握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二、簡介作者及其作品
曹文軒北京大學教授、現(xiàn)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
代表作品:《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銅葵花》等長篇小說。小說《草房子》及改編的電影榮獲多項國家、國際大獎。
《草房子》是一本表現(xiàn)少年成長的長篇小說。作品以優(yōu)美的文字描寫了桑桑、杜小康、陸鶴、紙月等幾個孩子刻骨銘心的6年小學生活。其中彌漫著成長的艱辛與苦痛,也閃爍著迷人的人性光輝。
本文節(jié)選部分寫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與厄運抗爭的故事。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實的人家,生活的富裕,使他一直有一種優(yōu)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績最好和人緣最好的學生,深得老師的'喜歡。然而,一次意外變故致其家中破產(chǎn),他被迫輟學,過早地擔負起生活的重擔,跟隨父親背井離鄉(xiāng)去放鴨。
三、整體感知
1、積累字詞
2、本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3、跳讀課文,把握人物。
杜小康語言:
1、我不去放鴨了,我要上岸回家……
2、我要回家……
3、還是分頭去找吧。
4、蛋!爸!鴨蛋!鴨下蛋了!
一個()的杜小康
四、合作探究
1、杜小康是小說中的典型人物,從他的成長歷程中,你獲得了什么啟發(fā)?
孤獨是一個人成長的良藥,物質的“孤獨”,親情友情的“孤獨”,精神的“孤獨”,會加速一個人的成長。
2、品讀環(huán)境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
那天,是他們離家以來所遇到的一個最惡劣的天氣。一早上,天就陰沉下來。天黑,河水也黑,蘆葦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覺得風也是黑的。臨近中午時,雷聲已如萬輛戰(zhàn)車從天邊滾動過來,過不一會兒,暴風雨就歇斯底里地開始了,頓時,天昏地暗,仿佛世紀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風聲和千萬支蘆葦被風撅斷的咔嚓聲。
概寫一筆,細寫幾筆
時間為序,有靜到動
有實有虛,修辭并用
多角度描繪,多層次渲染
情景交融手法生動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個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這么大,還從未見過藍成這樣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
鴨們也長大了,長成了真正的鴨。它們的羽毛開始變得鮮亮,并且變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潑進了。公鴨們變得更加漂亮,深淺不一樣的藍羽、紫羽,在陽光下猶如軟緞一樣閃閃發(fā)光。
1、增加美感
2、設置環(huán)境
3、營造氛圍
4、推動情節(jié)
5、表現(xiàn)心情
6、舒緩節(jié)奏
7、表現(xiàn)象征
8、襯托人物
生成美的途徑盡管千條萬條,但最主要最容易收到效果的途徑就是描寫風景……風景在參與小說的精神構建的過程中,始終舉足輕重。
【孤獨之旅教學設計優(yōu)秀】相關文章:
《孤獨之旅》教學設計10-06
孤獨之旅教學設計10-07
《孤獨之旅》教學設計04-12
孤獨之旅教學設計05-24
《孤獨之旅》教學設計09-13
《孤獨之旅》教學設計(15篇)06-12
《孤獨之旅》教學設計15篇10-04
《孤獨之旅》教學設計(15篇)10-07
《孤獨之旅》教學設計15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