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短歌行》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yè)業(yè)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短歌行》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找到本詩的詩眼“憂”,了解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結合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詩人人物形象和詩歌情感
。2)簡單了解建安風骨和歌行體的特點,學習并把握詩歌鑒賞中常用手法:比興、用典等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新舊知識聯(lián)想、師生共讀、反復吟誦等方式進行文本學習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帶領學生感受曹操作為一代梟雄在亂世的豪情壯志和求賢若渴的心情,引導學生樹立時不我待、應有擔當?shù)娜松鷥r值觀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曹操的“三憂”(人生苦短,求賢不得,功業(yè)難成),體會詩人對時光易逝的感慨,對賢才的渴求和渴望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壯志
教學難點:把握詩歌中的意象和使用的用典、比興的手法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你了解曹操這個歷史人物嗎?我們在中學語文教材中學習過曹操的哪些詩句?
《觀滄海》《龜雖壽》
結合你之前的閱讀經(jīng)歷,曹操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可從名著、電視劇等分析)
魯迅先生曾于1927年指出:“我們講到曹操,很容易就聯(lián)想起《三國演義》,更而想起戲臺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這不是觀察曹操的真實方法!庇终f“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庇捎诓懿龠@一歷史人物確實具有多重性,要還其真實面目我們必須用辯證的方法看待問題,才能得出實事求是的結論。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當年曹操夜宴群雄,橫槊賦詩時所吟唱的《短歌行》,從一個側面來了解一下這個有爭議的歷史人物。
解題:1詩歌體裁:歌行體
“行”是詩歌體裁的一種,常與“歌”并稱,可配樂歌唱,漢魏以下的樂府詩常題名為“歌”或“行”。
“長歌”“短歌”都是漢樂府中的曲調名稱,根據(jù)歌詞音節(jié)長短進行劃分,通常長歌熱烈奔放,短歌低吟短唱,所以我們可以從音律節(jié)奏和風格來判斷長短歌行。
2.建安風格:(三曹代表人物)建安時期的作品真實地反映了現(xiàn)實的動亂和人民的苦難,抒發(fā)建功立業(yè)的理想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同時也流露出人生短暫、壯志難酬的悲涼幽怨,意境宏大,筆調朗暢,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個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涼的藝術風格,文學史上稱之為“建安風骨”或“魏晉風骨”。
。ǘ┏踝x,整體把握
1.全班齊讀,感受詩歌節(jié)奏,糾正讀音
2.在這首詩中,有一種情感反復出現(xiàn),這就是本詩的詩眼,你能找到它嗎?憂詩中哪些詩句出現(xiàn)了憂呢?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曹操在這首詩歌當中多次出現(xiàn)憂這個字,那么他是因為什么憂愁呢?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思考,再次朗讀這首詩歌,體會詩人此情此景下的感受
。ㄈ┰僮x,分層把握詩歌內容和情感
請你根據(jù)詩歌內容為詩歌劃分層次,一起尋找詩人“憂”的原因
第一層: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叮瑧n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手法:設問(人生幾何?何以解憂?自問自答)、比喻(把人生比作朝露)、借代(杜康,本是造酒的人,現(xiàn)在指酒)
從中我們看出詩人為何而憂?(時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憂)
第二層: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手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jīng)·鄭風·子衿》,原指姑娘思念情人,在這里指渴望得到賢才。
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出自《詩經(jīng)·小雅·鹿鳴》表現(xiàn)宴會場合的盛況,這里指對招納賢才的熱情。
你知道以上兩句用了什么手法嗎?(用典)
用典:劉勰在《文心雕龍》里詮釋"用典","據(jù)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引用古籍中的詞句和故事就叫做用典。
請你找一找在本詩中還有哪些地方是用典?引用了什么典故?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管子)
周公吐哺(周公廣納賢才)
第三層: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在第三層中出現(xiàn)了許多意象,請你將這些意象找出來(明月、烏鵲)
這些意象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詩人什么情感?(比興,將明月比作賢才,將自己比作無枝可依的烏鵲,表達了對賢才的渴求和自己惟恐賢才不至的憂愁)
通過第三層,我們可以分析出詩人在憂什么?(賢才難得)
第四層: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天下歸心:天下人都歸順于我(志向)
將用典和比興的手法結合起來,引用了周公廣納賢才的典故,以山高海深比喻廣招人才的博大胸懷并以此起興,意在表明詩人以開闊的胸懷接納賢才,唯才是舉,渴望天下歸心的志向。
從第四層我們能看出詩人為何而憂?(功業(yè)難成)
知人論世:介紹曹操,了解本詩創(chuàng)作背景,深入理解詩人“憂”的原因。
小結:
這首詩緊緊圍繞一個憂字,抒發(fā)了作者因時光易逝、功業(yè)未就而產(chǎn)生的苦悶心情和招納賢才、渴望建功立業(yè)的"思想。我們鑒賞了詩歌的思想情感和藝術手法,更深刻地理解了這首詩。我們站在人生之路上,每個人都應該具有危機感和憂患意識,所以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們更應該勉勵自我,只因為“時不我待”。
拓展:
1.通過這首詩歌,我們了解到了不一樣的曹操,請以“曹公,我想對你說”寫一篇200字小練筆
2.詩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币呀(jīng)充分表達了曹操對人才的渴求之情。那么后面的詩句是否可以刪去呢?
不能,本詩中詩人表達賢才難得的心情看似重復,其實也存在內在的邏輯性。他用一詠三嘆的方式來表達他對人才渴望的迫切心情。他用“以情感之,以禮遇之,以志勉之”的方式來吸引人才。
曹操都意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那么現(xiàn)在你作為領導,你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呢?
你們想成為這樣的人才嗎?如何成為這樣的人才呢?
【《短歌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短歌行》教學設計10-30
《短歌行》教學設計范文10-19
關于《短歌行》教學設計(精選10篇)08-08
《短歌行》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10-30
《短歌行》教學反思10-06
短歌行教案11-12
短歌行優(yōu)秀教案06-13
《短歌行》人教版優(yōu)秀教案07-09
《冰花》教學設計 冰花教學設計12-12
欣賞與設計教學設計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