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靜女》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大家知道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靜女》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進一步了解詩經,掌握詩歌內容。
2、培養(yǎng)抓住細節(jié)描寫賞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在誦讀中融入情感、體悟主題的能力。
3、建立健康的愛情觀、人生觀和職業(yè)觀,激發(fā)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反復誦讀詩歌,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蘊涵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琢磨細節(jié)描寫,賞析靜女形象。
教法:任務驅動法、引導探究法
學法:小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學流程:
【任務驅動課前自讀】
借助泛雅平臺,完成以下任務:
1、觀看《詩經及詩經里的愛情》微視頻,并且完成檢測練習。
2、參與“我喜愛的女主”投票。
3、解決疑難字詞讀音,自讀詩歌,并上傳自讀音頻文件。
4、結合注釋,掌握重點字詞的意思及用法。完成填充“靜女”。
一、活動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ㄒ唬对娊洝肪艑m格詩詞大比拼
利用白板,設計九宮格,學生完成填充(內容:《蒹葭》、《關雎》)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中華傳統(tǒng)詩歌不朽之作—————詩經
。ǘ⿲胄抡n:
背景音樂起。
導入語:《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笆澜绯錆M勞績,而人卻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就像我們的祖先,雖然生活艱辛,卻能夠詩意地生活,與歌舞為伴,吟詠生活,吟唱愛情!瓣P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些美好的詩句與詩意的生活,真的離你很遠嗎?今天,讓我們借助化手段,進行一次時光穿越,去感受《詩經靜女》的古風,走進男女主人公純潔、質樸的愛情世界。
。ㄈ⿴熇么髷(shù)據(jù),反饋自測結果,然后根據(jù)教學平臺的統(tǒng)計,選擇錯誤率最高的兩道題進行講解。
二、整體感受:靜女其姝,洵美且異
。ㄒ唬﹥蓭容^,“情”最重要
1、聽學生自讀音頻。
2、聽師讀《靜女》。
3、對比差異,師生談話,得出結論:有生命的詩歌,要帶著情感去讀。
(二)探究思路,體悟情感
1、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2、整體感悟,理清思路。
依據(jù)原文,重排情境圖片,分析詩歌結構及藝術手法
男子赴約回憶靜女贈彤管再憶靜女贈荑草
。ㄈ⑴錁防收b,釋放情懷
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學生在平臺上選擇合適的音樂,配樂朗誦,保存并上傳。請一名同學展示配樂朗誦效果。
三、深入探究:思古通今,尋找靜女
由課前的“我喜愛的女主”活動,導入到難點學習,分析靜女形象。
。ㄒ唬┨届o女,知姣好
靜女其姝靜女其孌———————嫻靜美麗
。ǘ┭屑毠(jié),顯性格
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活潑機靈
。ㄈ┪鲳佡洠藨B(tài)度
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自牧歸荑,洵美且異——————率真大膽
完成平臺反饋練習“靜女是的”
(四)、融入情感,配樂朗讀
1、借助平臺課程中的配樂視頻,進行美讀,保存并上傳。
2、小組推選最佳進行全班展示。
四、拓展延伸:靜女之愛,我代言之
。ㄒ唬┨皆L心路
師生談話,探尋靜女的心路歷程,在平臺完成“靜女是的”練習。
。ǘ﹪L試從靜女的寫作角度仿寫此詩。
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
2、要求章節(jié)結構與原文一樣
3、要求有三個特定的情境:約而不見,贈君彤管,饋君以荑
4、師展示自己的下水詩。
靜女
東方未晞,俟君城隅。我心匪石,胡為乎不見?
彤管有煒,說懌其音。倜儻生采,良人美且眷。
野有柔荑,洵美相貽。適我愿兮,甘與子偕老。
。ㄈ┏晒宫F(xiàn)
1、各小組將仿寫的詩歌傳送到教學平臺,師生跟帖評論
2、共賞其中一首
五、總結升華,:以讀化情,緣情生理
今天,我們走進《詩經》,走進先秦古樸、純潔、美好的愛情世界,領悟了靜女他們之間純真、質樸的愛情觀,這不僅是愛情觀,這還是一種純真、質樸的人生觀,這也是一種純真、質樸的職業(yè)觀。最后,讓我們齊聲背誦本詩,在我們的朗朗誦讀聲中熔進我們對先人的敬仰、向往,讓悠久、美好的詩歌傳統(tǒng)在我們身上體現(xiàn)傳揚。
六、布置作業(yè)
1、完成教學平臺的反饋練習。
2、依據(jù)“尋找靜女”活動流程,尋找你心目中最適合的男主人公形象,分析原因,完成板書。
3、背誦《靜女》,并參照平臺的詩歌吟唱,自己揣摩、吟唱《靜女》,兩天后開通直播間,同學報名參加直播。
【《靜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靜女》教學設計03-15
靜女教學設計06-23
《靜女》教學設計5篇06-23
《靜女》教學設計(5篇)06-23
《靜女》教學設計9篇06-23
《靜女》教學設計(9篇)06-23
靜女教學設計6篇06-23
《靜女》、《子衿》教學設計09-24
《靜女》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