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分類教學設計優(yōu)秀

時間:2023-09-20 06:55:07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分類教學設計優(yōu)秀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分類教學設計優(yōu)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分類教學設計優(yōu)秀

分類教學設計優(yōu)秀1

  教學目標:

  1、掌握角的分類以及各種角的度數(shù),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大小關系;會用量角器畫角。

  2、培養(yǎng)學生畫、折、量等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利用所學相關知識進行及時檢驗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角的分類以及各種角的度數(shù)。

  教學難點:會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

  教學準備:自制一個活動角,一張練習紙(已量好角的度數(shù)),量角器,三角板

  教學理念:數(shù)學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fā)現(xiàn)、探索、研究,因為這樣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同時,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真正的探究性學習中學會學習,不斷地發(fā)展自身的認知結構和智能結構。在整堂課上,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并設計了具有一定思維空間的操作活動,學生在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的學習活動中,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得到了提高。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積極互動的足夠空間。

  教學過程:

  一、 自主活動,以舊引新

  每個同學桌上都有一個活動角,你能轉動其中一條邊,創(chuàng)造出大小不同的角嗎?

  同桌互相說一說,你創(chuàng)造出的是什么角?

 。〝(shù)學教學應該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fā),學生已經直觀認識過銳角、直角和鈍角,學生自己轉動活動角,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展現(xiàn)舊知,同桌互相補充,為新知鋪墊。)

  二、 啟發(fā)點撥,探索新知

 。ㄒ唬┙堑腵分類

  1、(拿出練習紙,同時屏幕上展示)這上面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量出了每個角的大小,你能給這些角分類嗎?

  2、有困難的可以在小組里先輕聲討論一下。然后集體交流分類結果。學生回答后課件演示分類結果。

  3、同學們把角分成了三類:銳角、直角、鈍角,你能利用已有的知識,來研究這三類角的度數(shù)有什么規(guī)律嗎?(小組討論)

  4、學生交流,教師板書。

  (對于鈍角的度數(shù),交流時可能會有爭議。要不要“小于180°”這個條件,可以先打個?,下面再一起來研究。)

  {在讓學生獨自給角分類的過程中,由于知識容量較大,雖然大部分學生對分類已具有一定的基礎,但要求學生找到是會有困難的,教師對這一點有足夠的思想準備。所以,在組織學生理解這個知識點時,以“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為理念,利用學生的差異,放手讓學生小組爭論、互補,在相互糾偏、自我梳理中逐步理清角的類別與度數(shù)之間的關系。}

  (二)認識平角、周角

  1、電腦演示:活動角的一條邊轉到與另一條邊在同一直線上,然后停下來。

  提問:你認為這還是角嗎?為什么?這叫什么角?你會畫一個平角嗎?(學生畫好后,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一生的作業(yè),并說說是怎么畫的,讓其指出角的各部分。)平角的兩條邊有什么特點?(邊說邊用手勢表示。)有辦法知道平角是多少度嗎?(估計后再用量角器驗證。課件演示)平角與直角的大小有什么關系呢?(板書1平角=2直角)(學了平角以后,再回上去討論:要不要“小于180°”這個條件)

  2、電腦演示:活動角的一條邊繞頂點轉了一圈后停下,兩條邊重合在一起。

  提問:你認為這還是角嗎?為什么?這叫什么角?你知道周角是多少度嗎?你根據什么得出這個結論的?周角與平角的大小有什么關系?周角與直角的大小有什么關系?(板書1周角=2平角=4直角)

  3、我們剛才研究了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度數(shù),你能把這五種角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一排嗎?

 。ń虒W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交往的過程。給學生營造探究的情境,以觀察和思辨為表現(xiàn)形式,并在觀察和思辨中形成有效互動,建構對特殊角的認識。)

 。ㄈ┊嫿

  接下來我們要來研究:根據角的度數(shù),怎樣來畫出角呢?

  1、你能在紙上畫出一個60°的角嗎?

 。1) 請你先想一想:60°的角是什么角?大概有多大?

 。2) 學生試畫,畫好后先在小組中交流畫法,再大堂交流總結畫法。并討論檢驗的方法。(可能出現(xiàn)兩種不同的畫法:①用三角板畫,說說是怎樣畫的。②用量角器畫,著重討論它的步驟。如果沒有用量角器畫的,先進行下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用量角器來試畫,再交流。)

 。3) 小結:對于一些特殊的度數(shù)可以用三角板上的角來畫,但對于一般的角我們只能用量角器來畫。

  2、試一試:用量角器分別畫出40°、70°、135°

  (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動性,讓學生真正地去探究,在小組互動中使角的畫法在大腦中越來越清晰,并留下深刻地印象,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得到了提高)

  三、自主探索,鞏固達標

  1、想想做做3、4

  2、想想做做5

 。ㄍㄟ^折紙片,使各種角的表象得以強化,通過畫角,掌握畫角的技能。并強化及時進行檢驗,培養(yǎng)學生檢驗的習慣。)

  四、積極互動,掌握概念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先在小組中交流,再每組派代表匯報。

 。ㄏ刃〗M交流,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在互動中對整堂課的知識點進行了梳理,使學生的大腦中零散的知識形成一個整體,形成牢固的印象。)

分類教學設計優(yōu)秀2

  教學目標:

  1、認識交通標志分類方法,能辨認常見的交通標志。

  2、理解常見的交通標志的含義。

  3、培養(yǎng)交通安全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交通標志分類方法,能辨認常見的交通標志

  教學難點:

  理解常見的交通標志的含義。

  教學過程:

  你觀察過道路上的各種交通標志嗎?它們主要出現(xiàn)在路口、學校門前、交通主干道等交通擁堵或事故多發(fā)地段,所以認識他們,懂得他們傳遞的信息很重要。

  一、交通標志我會認

  師:今天老師帶了許多交通標志來跟大家交朋友,讓我們一起認識認識它們,你能正確說出他們的名字?(出示交通標志名稱)你說對了嗎?

  二、交通標志我會分

  1、介紹常見的交通標志分類方法

  師: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交通標志,我們要好好地記住他們,可他們的數(shù)量太多了,其實我們可以分類記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交通標志分類方法”。

  師:常見的交通標志可分為警告標志、禁令標志、指示標志三大類。

  警告標志是指警告車輛、行人注意危險地點的標志。顏色為黃底、黑邊、黑圖案,形狀為三角形。如事故易發(fā)路段標志、注意兒童標志、施工標志。

  禁令標志是指禁止或限制車輛、行人交通行為的標志。顏色除個別標志外,一般為白底、紅圈、黑圖案,圖案上壓一條線。如禁止行人通過標志、禁止鳴喇叭標志、停車讓行標志。

  指示標志是指指示車輛、行人行進的'標志。顏色為藍底、白圖案。如步行標志、允許調頭標志、人行通道標志。

  2、交通標志分類

  師:你能按照剛剛學到的方法,把這些常見交通標志朋友進行分類嗎?(出示正確分類)

  小結:我們通過觀察標志上的圖形、顏色、文字以及其他符號,給交通標志分好類,就很容易了解到它傳遞的信息了。

  三、游戲:我來當司機

  師:同學們,由于你們出色的表現(xiàn),獲準臨時上路,一起當司機,看誰能安全行駛。請上車!路上有不同的交通標志,你們要說出正確的名字、分類才能通行的。加油!

  1、向左向右轉彎標志,指示標志。

  2、道路封閉標志,指示標志。

  3、環(huán)行島標志,指示標志。

  4、禁止鳴喇叭標志,禁令標志。

  5、注意行人標志,警告標志。

  師:安全到達!看來同學們都能正確判斷交通標志給我們發(fā)出的指令,自覺遵守規(guī)則。

  四、豆博士介紹

  師:同學們,其實交通標志的分類不僅有三類,讓我們聽聽豆博士的介紹吧。úシ哦共┦浚

  師:在這么多的類別當中,我們容易混淆的是指示標志和指路標志。一般道路上,它們都是藍底白圖的,指路標志在指示標志的基礎傳遞地點,距離等信息。而在高速公路上,綠底白圖的都是指路標志。

  五:結束:同學們,交通標志通過圖形、顏色、文字以及其他符號向人們傳遞特定信息,所以有人將交通標志稱做“道路語言”。只要我們自覺聽從它們的指令,自覺維護交通秩序,我們的交通就會井然有序!

分類教學設計優(yōu)秀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實踐學習,能夠按照三角形各個角、各條邊的關系,給在三角形分類。

  2、數(shù)學思考:利用已有的分類知識,概況出三角形的特點。

  3、解決問題:在分類的過程中掌握三角的共性與個性,從而為進一步學習三角形的認識奠定定基礎。

  4、情感與態(tài)度:在共同學習中,訓練學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精神中和創(chuàng)新意識。

  二、教學準備

  1、課件一個。內有三角形分類的標準,按角分、按邊分的集合圖及各個練習。

  2、每個學生課前準備好各不相同的6個三角形。

  三、教學過程

 。ㄒ唬⿵土暸f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已初步認識了三角形,知道每個三角形都有三條邊,三個角和三個頂點。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三角形的分類。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師: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环鶊D片,這是?生:三角形。

  師:這艘船里面有很多各種各樣的三角形,我們整理一下,看看有幾類三角形。要給三角形分類,就要依據一定的標準,三角形可以按照什么來分呢?生:可以按照角,也可以按照邊。

  師:我們回顧一下角的知識。角可以分為銳角、直角、鈍角。(白板演示)師:拿出你們的自學探究1,把這艘大船上的三角形先按照角分一分。

  1、小組合作、討論。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學生拿出信封里的8個三角形,動手操作,有的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shù),并進行討論)

  2、選擇一名同學上黑板分一分。

  同學們,經過大家的合作、討論,你發(fā)現(xiàn)了三角形的三個角有什么特征?(學生會說出:我發(fā)現(xiàn)有些三角形有3個銳角,有些有2個銳角。我發(fā)現(xiàn)三角形有2個銳角,1個直角,我發(fā)現(xiàn)三角形有2個銳角,1個鈍角??)

  3、師生共同優(yōu)化

  根據角你認為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幾類?(交流。最后結論:三個角都是銳角,兩個銳角一個直角,兩面?zhèn)銳角一個鈍角)

  在這些三角形中一定會有幾個銳角?第三個角又會出現(xiàn)幾種情況?(銳角、直角、鈍角)

  那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分幾類?(分三類。一類是三個角都是銳角,另一類是有一個角是直角,還有一類是有一個角是鈍角,我覺得這樣既簡單又清楚三角形各類的特點)

  請大家根據它們的主要特征,給這三類取個名字好嗎?(三個角是銳角的叫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叫鈍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叫直三角形)

  那為什么直角、鈍角三角形只要說出有一個角是直角、鈍角就可以,而銳角三角形要說出三個角都是銳角呢?(因為每個三角形都有2個銳角,而銳角三角形才有3個銳角,沒有說出3個銳角。我們就不能確定它屬于什么三角形)

  4、得出結論。

  三角形按角可分三類(幻燈片出示集合圖)。

  直角三角形

  銳角三角形

  鈍角三角形

  5、研究按邊的分類

  (1)根據角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類,你們還有其他發(fā)現(xiàn)嗎?看看邊有什么規(guī)律呢?(①我發(fā)現(xiàn)我這個銳角三角形三邊相等。②我這個三角形只有兩邊相等。③我的這個三角形三邊都不相等)

  交流中得到:三角形按邊的長短也有三種情況,一種是三邊不相等,一種是兩邊相等,另一種是三邊都相等。

  (2)教師歸納:我們根據三角形三邊的長短,可把三角形分為三種。(板書:按邊分類)

 、偃叾疾幌嗟鹊娜切,我們把它叫做不等邊三角形(任意三角形)。 ②兩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③三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也叫做正三角形。

  6、認識等腰、等邊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1)課件出示。認識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等邊三角形的三條邊。師生在交流中指出各部分名稱: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兩邊我們把它叫做腰,另一邊叫做底。我們把等邊三角形叫做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而等腰三角形只有兩邊相等,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邊三角形。

 。2)探究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角的待征。

  7、同桌合作研究這兩種三角形的三個角。(量一量角的大。

  師生交流得出:等腰三角形兩條腰所對的角叫底角,兩個底角也相等。另一個角叫頂角。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

  8、掌握按邊分類三角形之間的關系。三角形按邊分類的情況(課件出示集合圖)。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說書上84頁三個生活中的例子分別是什么三角形?

  2、判斷

 。ㄋ模┗仡櫿恚此继嵘

  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學會了什么?你是怎樣學到這個知識的?最高興的上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對老師有什么建議?教學反思

  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覺得“要無限地相信學生的潛力”,我決定只要學生自己能說的、能做的我就絕對不說、不做。整堂課學生的自主學習相當充分,并不是留于形式,浮于表面,而是實實在在的自主學習。特別是在探索三角形分類的過程中,多次讓學生觀察、思考、討論,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分類知識,教師僅僅起了組織和引導的作用

分類教學設計優(yōu)秀4

  《分類與整理》這單元的知識學習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并不難,所以教學中,我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了許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動,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的教學活動中,加深了對分類的認識,重點是讓學生學會了選擇不同的分類標準的方法。

  回顧整節(jié)課,我覺得這節(jié)課的優(yōu)點是從生活切入數(shù)學,激發(fā)學習欲望。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習內容和學生的生活背景越按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導入,容易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下面是我的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舉例發(fā)生在身邊的事,學生很容易產生親切感,激發(fā)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很自然地形成數(shù)學與生活的鏈接。同時開闊學生思維,讓學生說說分類的好處,充分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應該為生活服務。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引入這節(jié)課的主題圖——氣球圖,問: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分類和計數(shù)的'結果清楚地表示出來嗎?然后,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分類的方法。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學生能按照不同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分類;在比較、分類的活動中,體驗活動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學生經歷簡單的數(shù)據整理過程,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呈現(xiàn)分類結果,對數(shù)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并能根據數(shù)據提出簡單的問題。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遷移到孩子們真實的生活中,以我們班的同學為例,想一想,怎樣給我們班的同學分類?這個問題源于孩子們的生活,孩子們解決這個問題的積極性都非常的高,大家踴躍發(fā)言,紛紛的說了許多自己想到的分類方法。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實踐中,雖然看起來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學得很輕松,但總覺得學生學得不夠扎實。

分類教學設計優(yōu)秀5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并能正確地區(qū)分。

  2.使學生能記住上面各種角的度數(shù)(或范圍大小)。

  3、掌握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掌握量角分類的方法

  教學難點:周角和平角

  教學過程:

  (一)直觀感知,形成概念:

  1.出示課題:角的'種類

  2.你最熟悉哪一種角。(直角)

  A.研究直角

 。1)哪些圖形里有直角?(長方形、正方形……)

  (2)找一找你現(xiàn)在卓子上的直角?并量一量這些直角的度數(shù)。

  得出結論:直角都是90度

  B.研究銳角:

 。1)教師用可旋轉的角演示不同的角(大部分為銳角)

  學生判斷這些角比90度大還是小?

  引出兩種角:鈍角與銳角

 。2)我們先來研究比90度小的角。

 。3)用教具擺幾只比角,指出這幾只角都比90度小。

 。4)你怎樣理解"銳角"

 。ǹ梢裕┨羁眨--------叫銳角。

 。5)看教室內的鐘,當幾點(整點)時,分針和時針呈銳角)

 。6)判斷下列角哪些是銳角:

  ○A.ABCD(圖)

  ○B(yǎng).75度105度60度90度89.9度

  C.研究鈍角和平角

 。1)上面的判斷中角A是鈍角。

  教師用教具演示一只鈍角

  (兩邊一點點從直角開始拉開,一直到平角)

  請同學說一說是不是鈍角?

  (2)當教師把角拉到是平角時,請學生說一說這只角是否還是鈍角?

 。ㄊ腔蛘叻瘢┛梢栽鯓又勒_答案,引導學生通過看書找答案(P103)

  得出結論:平角平角是幾度?(180度)

  想一想,剛才我們講到的鈍角應該在什么范圍內,即:

  大于--而小于--的角,才叫鈍角。

  說說銳角、鈍角、平角、直角的大小位置關系。

  E.繼續(xù)轉動教具的其中一邊,直至與另一邊重合。

  (1)這兩條邊中的一條正好轉動一周,我們可以稱這只角為--角。

  (2)周角在轉動過程中出現(xiàn)幾次平角,那么周角的度數(shù)是幾度?

  (3)教師畫一個周角,請學生說一說它的各部分名稱。

  問:周角的邊有幾條?(2條)為什么?

 。ǘ┱韽娀

  1.運用教具,請學生依次說出是什么角?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

  2.請分別說說上述角的度數(shù)或范圍。

  3.判斷這些角是什么角?P561(圖)

 。ǎǎǎǎǎ

  4.說說這些角是什么角?

  15.92.89.179。

  67.100.8.125.150。

  5.給這五類角排隊,你怎樣排,請說說你的理由。

  給這五類角分類,你怎樣分,請說說你的理由。

  給這五類角找"親戚",你怎樣找,請說說你的理由。

  6.P573

  7.說說下列一共有幾只直角,幾只銳角,幾只鈍角?P57

  (三)總結提高:

  角的分類

  你怎樣從名稱上理解。

分類教學設計優(yōu)秀6

  【教材內容】

  六年級科學教科書第76—78頁。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教科書首先提出可以回收利用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要求學生調查附近的廢品回收站或詢問廢品回收工作者,了解什么物品可以回收利用。又介紹了幾種常見的可回收物品,幫助學生探討垃圾回收的好處。然后,利用學生自己收集的垃圾,讓學生經歷實際的垃圾中原材料的分揀回收過程。表格中的材料可以是紙張、玻璃、塑料、金屬等。有些回收材料只是物品中的一部分,如瓶子的鋁蓋等。教科書中出示了世界通用的回收標志。

  第二部分:垃圾的分類和分裝。

  教科書首先讓學生認識為了積極、科學地處理垃圾,垃圾必須要分類和分裝。要求學生弄清楚垃圾是怎么分類的,各類垃圾具體都包括哪些東西。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1、廚余垃圾:剩余飯菜、果皮和蔬菜莖葉等廚房垃圾。

  2、可回收垃圾:包括各種金屬制品、紙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還有橡膠、布類等。

  3、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注射器、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處理。

  4、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wèi)生間廢紙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

  教科書只把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為實際投放和回收方便,在不可回收垃圾里又單獨列出了“廚余垃圾”“有毒垃圾”要求學生了解生活垃圾應該怎樣分類,教師應給予必要的介紹。

  教科書中垃圾桶圖是現(xiàn)行使用的分類垃圾桶。以后將更加規(guī)范化,《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標志》規(guī)定:可回收物,表示適宜回收和資源可再利用的垃圾,包括紙類、塑料、玻璃、織物和瓶罐等,用藍色垃圾容器收集;有害垃圾,表示含有害物質,需要特殊安全處理的垃圾,包括電池、燈管和日用化學品等,用紅色垃圾容器收集;其他垃圾,前兩種垃圾之外的垃圾都屬于這一類,用灰色垃圾容器收集。

  教科書又著重介紹了廢電池的回收,因為廢電池可能造成很嚴重的污染,而收集廢電池是學生能夠做到的。

  第三部分:做一個堆肥箱。廚余垃圾中的碎菜葉、雞蛋殼、剩飯等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與家庭中的枯葉、雜草堆積在一起,上面干山一層土,使之不透氣,經過1—3個月的時間,就可成為熟肥,可作農田或養(yǎng)殖花草的底肥,并號召學生在校園內做一個堆肥箱園里做一個堆肥箱,讓學生體驗一次實際的堆肥活動。堆肥法可以殺死垃圾中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及蟲卵。腐熟后的肥料無臭味,復雜有機物被降解為易被植物吸收的簡單化合物,成為高效有機肥料。

  【課前活動】

  1、開展一次小范圍的調查活動:布置一小隊同學(4~6人)調查附近的的廢品回收站或詢問廢品回收工作者,他們回收些什么?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處?

  指導時應注意:要求調查組同學調查前設計好采訪的問題(除了教材中提到的兩個問題之外,還可自行設計一些感興趣的問題),并要求在采訪時做好記錄,為在班級匯報做準備,最好老師也能和調查組同學一起參與調查活動,有條件的情況下拍幾張調查現(xiàn)場的照片或攝一段采訪的錄像。這樣能確實匯報活動更生動,更具說服力。

  2、指名讓三兩個學生上網查閱關于“有毒垃圾”的信息,并做好匯報準備。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這樣可以減少垃圾、節(jié)約資源。

  2、垃圾分類、分裝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對一些有毒垃圾的處理。

  3、堆肥法可以有效減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過程與方法:

  1、調查當?shù)貜U品回收情況。

  2、進行垃圾的分類分裝,參與回收利用的活動。

  3、開展做堆肥的活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強烈的資源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

  2、養(yǎng)成垃圾分類、節(jié)約資源的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區(qū)分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垃圾,并學會分類、分裝的有效回收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區(qū)分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材料,正確處理有毒垃圾。

  【教學方法】實踐、討論、匯報、歸納總結。

  【課型】新授課

  【課時分配】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

  1、有回收標志的不同品種的塑料瓶、玻璃瓶、廢電池、用過的'注射器、吊針管、藥棉、紗布如聚醋塑料飲料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醬油瓶其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等;相關的視頻資料或圖片。

  2、教師在校園內一角選堆肥箱的場地,并放置好空堆肥箱。

  學生:積存的家庭垃圾,乳膠手套,用廢舊材料制成的工藝瓶品。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發(fā)現(xiàn)生活中一些看似可以廢棄了的物品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后,馬上就能變廢為寶,或為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或為我們的生活增添幾分情趣,切切實實地減少了垃圾的產生。

  更多的情況下,有一些物品我們明知道它們進行處理和再次加工后仍可再利用,卻苦于手上沒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設備和技術,不得不將他們廢棄。你們知道老師說的是哪一類物品嗎?

  (說明:提到“必要的設備和技術”,宗在讓孩子們逐步認識到許多事情得有科學技術的支撐才能實現(xiàn)。)

  學生思考、匯報。

  二、識別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談話:生活中有許多廢棄物通過回收,是完全可以重新加工利用的。比如:金屬、塑料等。生活中,你還知道有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怎樣回收利用它們呢?

  學生交流、匯報

  1、垃圾回收調查小組的匯報

  課前,老師派一小隊同學做了一次調查活動,讓他們調查廢品回收站或詢問廢品回收工作者,他們都回收些什么?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處?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調查小組同學的匯報吧!

  調查小隊的匯報。

  師生共同評價調查活動的開展情況

 。ㄗ⒁猓{查小組匯報前一定要讓其他同學充分地思考并交流。這樣自己先動腦參與了,再學習、傾聽才會更有收效。)

  2、了解回收利用垃圾的方法及好處

  出示教材76頁插圖,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塑料、金屬、玻璃、金屬回收利用的方法和好處。

  歸納小結:生活中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很多,包括紙、金屬、塑料、玻璃等;厥绽械膹U舊材料再加以利用,可以節(jié)約資源、節(jié)約能源、節(jié)約成本、減少垃圾、減少污染,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

  3、家庭垃圾中可回收材料的識別

  提問:在家庭垃圾中,你發(fā)現(xiàn)都包含了哪些可以被回收利用的材料呢?

  學生分組討論并完成76頁的表格,結合家庭生活經驗,進一步識別哪些材料屬可回收垃圾。

  各組派代表交流。(注意提醒學生相同的答案不要重復,學生匯報時,老師應板書關鍵詞,使學生對可回收材料有較清晰的總體印象。)

  三、垃圾的分類和分裝

  1、垃圾有效回收的探討

  提問:

 。1)平時,我們家庭垃圾中的一些可回收材料是否都得到了有效的回收和再加工利用呢?為什么?

 。2)你認為垃圾應該處理才便于有效回收?

  學生思考、討論,匯報

  歸納:垃圾的回收利用,需要把其中可利用的材料區(qū)分和集中起來。要有效地回收,必須改變垃圾混裝的舊習慣,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和分裝。

  2、垃圾的分類

  提問:你們家的垃圾分裝了嗎?有沒有存放廢紙、玻璃、金屬和塑料的地方?

  大家認為可以把垃圾大致分為幾類來分裝?每一類包含的是哪些垃圾?

  學生思考匯報。

  出示垃圾分類表格(見教材77頁),向學生做簡單介紹,使之進一步明確科學處理垃圾過程中的垃圾分類方法。

  談話:垃圾分類、分裝還便于對有毒垃圾的處理。大家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有毒垃圾嗎?

  學生匯報

  3、資料查閱組同學匯報:有毒垃圾的相關信息

  補充、歸納: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部分醫(yī)療垃圾及目前市場上大多數(shù)的充值卡(手機卡、上網卡、電話卡等)等都是有毒垃圾,處理不當將會直接危害到人體健康。

  四、做一個堆肥箱

  談話:說到家庭垃圾,有心的同學一定注意到了家庭垃圾中約有1/3是食物廢料,大家知道嗎?它們利用得好,可是寶貝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做一個利用食物廢料等垃圾做成的寶貝——堆肥箱(板書:堆肥箱)

  請同學們打開書78頁,自學堆肥箱的制作方法。

  帶學生到生物園建堆肥箱

  總結:垃圾分類、分裝并不難!只要我們人人參與,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一定會變得更加清潔和美麗。

  布置作業(yè):

  利用身邊的簡易材料為班級、學;蛏鐓^(qū)設計分類垃圾箱,要求制作適當圖片貼在回收箱上。下節(jié)課我們將進行小組作品的評比,并落實回收箱放的地方,誰去管理,怎么管理及回收后怎么辦。

  板書設計:

  4、分類和回收利用

  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塑料、玻璃、金屬、橡膠……

  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渣土、衛(wèi)生間廢紙……

  垃圾廚余垃圾:剩余飯菜、果皮和蔬菜莖葉……

  有毒垃圾: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注射器、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處理。

  垃圾分類、分裝,有效回收利用。

  做一個堆肥箱

分類教學設計優(yōu)秀7

  (一)學習目標

  1、結合實際生活體驗分類的意義,學生能夠通過動手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

  2、學生體會通過實踐活動感知不同的標準下,分類的結果也不同。

  3、學生在操作中提高對比、分析的能力。

  4、學生平時要多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二)學習內容

  1、基礎性學習包 (1)根據特定標準進行分類(2)知道分類的標準(3)比較大小(4)我學會了嗎?豐收園

  思維導圖

  2、開發(fā)性學習包

  (1)水果蔬菜的分類

  水果和蔬菜的區(qū)別:

  1)、水果生長在樹上,生長期長;蔬菜一本只有一到兩年的生長期……

  2)、凡生長期無花的叫蔬菜,凡生長期開花的叫水果。

 。

  2

 。┠戏剿

  南方水果:

  3、拓展性學習包

  體驗活動:

 。1)整理自己的書包,說一說是如何整理的

  按學科: 語文書 語文本

  數(shù)學書 數(shù)學本

  音樂書

  品德書

  按功能:

  教科書一類

  練習本一類

  工具書一類

  (2)幫媽媽整理衣服

  按季節(jié)分類整理;按顏色分類整理;按上衣和褲子分類整理……

 。ㄈ⿲嵤┩緩

  1、學科單元內整合:本單元的第一課時在幫媽媽整理衣服,放入衣櫥的時候與第二課時比較大小進行整合,了節(jié)分類與比較的相輔相成。

  2、學科間整合:把傳統(tǒng)文化課中的《飲食文化》與本節(jié)課整合,了解一些水果、蔬菜的營養(yǎng)。與品德與社會課程整合,滲透孝敬父父母,幫媽媽做家務的良好品德。

  3、體驗式活動:整理自己的桌洞、書包。

  4、課時安排:本單元學習共安排3課時。

 。ㄋ模┙虒W案例:

  學習內容:第二單元“幫媽媽整理衣服”——分類

  學習目標:

  2、學生體會通過實踐活動感知不同的標準下,分類的結果也不同。在操作中提高學生對比、分析的能力。

  3、學生平時應多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教學準備: “掛圖,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整理觀察,體會生活的需要——按標準分類。

  師:“同學們,前幾天老師讓同學們回家?guī)蛬寢屨硪路,并觀察你們家里的衣服是怎樣擺放的。你們做了嗎?(生:做了)你們能幫媽媽干活,真是些好孩子,現(xiàn)在讓我們想一想,通過整理和觀察,你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獨立思考。) 學生同位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師:“現(xiàn)在,誰想把你的發(fā)現(xiàn)聲音響亮的告訴全班同學?”

  生:“我發(fā)現(xiàn)我們家的衣服疊得很整齊,我爸爸的放在一個櫥里,媽媽的放在一個櫥里,我的放在一個櫥里。”

  師:“這是把每個人的衣服分別放在一起!

  生:“我發(fā)現(xiàn)我們家的衣服是上衣放在一起,褲子放在一起。”

  師:“也就是說上衣、下衣分開來放!

  生:“我發(fā)現(xiàn)我們家的衣服是冬天的放在一起,夏天的放在一起。”

  師:“你們家的衣服是按不同的季節(jié)分開來放!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fā)言隨機板書: 爸爸 媽媽 我 上衣 褲子 冬季 夏季

  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說得也棒極了?磥砟銈兊膵寢尪际前瓷钚枰岩路珠_來放的。(指著板書)其實這些都是你們家分衣服的標準,而你的媽媽把衣服按照一定的標準分開來放的做法,就叫做分類!保ń沂菊n題)

  二、嘗試分類,體會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

  師:“同學們,我們剛才說了你們小家里的衣服是怎么分類的,現(xiàn)在我們來給我們班集體這個大家分分類,好嗎?”“你打算怎樣給全班同學分類呢?”(學生獨立思考)

  師:“誰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生:“我想按照男同學女同學來分” (師板書:男 女)

  師:“現(xiàn)在我們就按這個同學的想法來分分看。注意:請男同學站起來,F(xiàn)在,全班同學被分成了兩類,站著的是男同學,坐著的是女同學。請坐下!薄罢l還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生:“按東西路隊來分!

 。◣煱鍟簴|路隊 西路隊)

  師:“現(xiàn)在我們再來按這個同學的想法分分看。注意:請東路隊的同學站起來。現(xiàn)在,全班同學又被分成了兩類,站著的是東路隊的同學,坐著的是西路隊的同學。”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兩次站起來的人是同一批人嗎?(不是)怎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的時間,體會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就不同)

  生:“因為兩次站的標準不一樣,所以站起來的不是同一批人!

  師:“說得太好了。你還有不同的分法嗎?”(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師板書)

  生:“按長頭發(fā)和短頭發(fā)來分”

  生:“按穿校服的和沒穿校服的來分”

  三、聯(lián)系生活,體會分類的好處

  師:“同學們剛才想出了那么多種分法來分咱班的同學,現(xiàn)在我想請教同學們,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類呢?” (學生獨立思考,也可以同位商量)

  教師可這樣引導:哪里用到分類——具體是怎么分的——這樣分有什么好處? 同時要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超市里水果蔬菜的分類;自己的書包里面的物品分類整理)

  四、自主練習,應用分類,明確為什么這樣分。

  1、自主練習第一題: 師:“看到剛才同學們學得這么好,有一群小動物也忍不住過來聽課了,它們到哪去了呢?

  原來它們藏在你的數(shù)學書第21頁上了,看誰能最快找到它們?” “請同學們看書,都有哪些小動物來聽課了?”(學生看圖說一說)

  教師讀要求:哪些是鳥類?用圓圈圈出來。 學生獨立做。

  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鳥類和昆蟲的區(qū)別。

  2、自主練習第二題:

  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3、自主練習第三題

  師:“同學們,你們去沙灘玩過嗎?你們是怎么去的?(坐汽車去的)除了汽車,你還知道哪些交通工具?”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在我們的學具盒里也有一些交通工具,請你把它們拿出來。你能給這些交通工具分分類嗎?”

  學生動手操作,分完后說一說自己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五、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注: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情境,讓學生明白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數(shù)學跟生活有密切的關系,分類在生活中有較多應用,衣服分類,交通工具分類,學生分類,超市里的物品分類……聯(lián)系生活中的這些分類之后,學生學得更有趣,更愿意學數(shù)學。

分類教學設計優(yōu)秀8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27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操作,掌握分類的方法,體會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結果也不同。

  2、嘗試運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數(shù)據的結果記錄下來,感受圖表的簡潔。

  3、在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中,體會分類的目的和作用。

  教學重點:學會對物體進行分類的方法。

  教學難點:能選擇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不同的分類。

  教 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春天到了,春暖花開,是適合出游的好季節(jié)。幾個小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一起去游玩。去游玩的路上,打算買些氣球,正好在路上看到了小咕咚超市。同學們,你們認識 “小咕咚”嗎?我們在什么節(jié)目里面認識的“小咕咚”呢?今天,我們就到“小咕咚”開的超市去看一看,同學們看屏幕。(課件出示:師說:小朋友們到小咕咚超市去買氣球,超市里各種商品雜亂地放在柜臺上,“小咕咚”東找找、西找找,忙得滿頭大汗。

  師:看到這兒,同學們,你們有什么話要對“小咕咚”說嗎?生回答。(東西擺得亂)

  師:同學們提醒的太對了,“小咕咚”一定會感謝你們的,那么,是不是應該按照一定的方法把這些凌亂的貨物整理好呢?使“小咕咚” 能馬上找到小朋友需要的氣球呢?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和“小咕咚”一起來學習分類與整理,那我們和“小咕咚”來比一比,看誰學得好,好嗎?

  二、探究新知。

  1、描述感知分類的標準。

  師:小咕咚在他的超市里終于找到了氣球。我們一起去看一看,他們買的什么樣的氣球呢?(課件出示:小朋友手里拿著漂亮的氣球)。這么多漂亮的氣球,你能把這些氣球分分類嗎?可以怎么分?

  2、操作體會分類過程,嘗試記錄分類結果

  老師給每個小組的同學都準備了跟氣球一樣的圖片,聽清老師說的要求。下面就請同學們先按照形狀分一分,看看每種氣球各有幾個,把你分的結果用你喜歡的方法記錄在你的練習本上。

  3、學生匯報。

 、僬故鞠确衷贁(shù)的方法,師:你分了幾類?每類有幾個?生:圓形一類,心形一類,糖葫蘆形一類。分的很好。教師貼圖片板書。

 、谡故鞠笮谓y(tǒng)計圖的方法。

  除了這種分法,還有其他的方法嗎?剛才老師看到有的同學分類的時候是一推一堆放的,還有的.同學和他們小組的不一樣的嗎?到前面學生板貼,你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生:整齊、清楚

  師:你能看出誰最多嗎?師:你怎么知道的?生:這一排最長

  師:看來這一行他是來記錄葫蘆形狀的氣球,我們在下面畫上一個葫蘆形,表示這一行記錄的項目。有一個葫蘆形氣球就畫一個。另外兩行是記錄心形和圓形的氣球,我們也在下面表示出來。

  ③展示表格記錄數(shù)據的方法

  師:還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嗎?學生匯報。

  這個同學記錄方式你能看明白嗎?

  師:心形狀的氣球有幾個?

  師:他用一個數(shù)據來表示這一列的數(shù)量。(和圖對應) 3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師:為了更加清楚整齊,我把同學們記錄的畫上線。

  上面一行都是形狀,下面一行都是個數(shù),每一列又都表示這個形狀的氣球有幾個,這樣記錄真清楚。

  小結:同學們不僅能夠按照形狀把這些氣球分為3類,而且自己設計圖表把分類的結果表示出來,你們可真棒!

  4、初步感受“一類”和“一個”的區(qū)別

  師:如果增加一個心形的氣球,這個表應該怎樣改變?生回答。那如果增加一個小兔子形狀的氣球呢?生回答。

  師:都是增加一個氣球,怎么表格的改變不一樣呢?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第一次是心形的增加一個,并沒有增加種類,所以在心形那列數(shù)上加1就可以了,而第二次增加的是一個新的形狀,也就是增加了一類,所以在表格上要再添一列。

  我們剛剛主要是按照氣球的形狀進行分類的,那還可以怎樣分呢?生回答。

  5、小結:以上我們是按照物體的形狀、顏色進行分類的。在分類的時候,我們首先要知道是按什么來分的,這也就是分類的標準,然后同學們再動手進行分類,這樣就能快速準確的把要分的物體分好了,在選擇自己喜歡的整理方法,把它記錄下來。同學們聽懂了嗎?

 。ǘ└惺懿煌榫诚虏煌诸悩藴实倪x擇。

  1、嘗試用圖表記錄分類結果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還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師:我們剛剛說了幾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游玩,看他們來到了公園門口,你能把他們分分類嗎? 生答略。(要說清按什么標準分)師:那我們就選擇其中的兩種分類標準整理一下。我們是不是可以把分類的結果整理在表中呢?

  2、對比體會分類的標準

  師:觀察這兩個表,都是在分這些人,為什么分得的結果不一樣?

  生:因為兩次分的標準不同,第一次是按大人孩子分,第二次是按男女分的。

  師:那有什么是相同的呢?

  生:總數(shù)不變。

  小結:看來分類的時候,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但是不論怎么分,最后的總數(shù)都應該一樣。

  3、體會不同情境下分類標準的選擇。

  A情景:發(fā)現(xiàn)王國門口買票 B情景:戲水樂園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朋友和家長們到了發(fā)現(xiàn)王國,他們應該怎樣買票呢?

  那到了戲水樂園呢?

  小結:同學們真聰明,看來雖然分類的標準有很多,但在生活中我們還要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分類標準。

  課間休息:學了這么長的時間。我們來輕松一下,同學們在智慧樹里面認識了 “小咕咚”,那智慧樹里面的歌曲同學們是不是都會唱呢?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同學們起立,我們和他們一起唱一起跳。

  三、鞏固練習。

  1、我們和“小咕咚”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學習,真開心!那根據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如果把咱們班的同學分為兩類,可以怎樣分呢?

  2、那我們就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再來整理一下自己的小書包,看誰動作快,動作還輕,不影響其他說的同學,能做到嗎?好現(xiàn)在開始。學生匯報。

  四、總結:

  同學們剛剛說都非常好,我們今天學會了分類與整理,“小咕咚”也學會了,我們在一起去看一看,“小咕咚”的超市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了。同學們看屏幕“小咕咚”的超市和原來比有什么變化?生答?磥怼靶」具恕笔菍W會了分類與整理,你看它的小超市的商品擺放的多整齊,也不亂了,分類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處是非常多的,學會了分類,同學們可以自己整理房間、整理書包。你們都學會了嗎?好,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下課。

分類教學設計優(yōu)秀9

  教學目標:

  1、在操作、觀察和交流活動中掌握角的分類,加深對銳角、直角、鈍角的認識,能正確地進行判斷,掌握直角、平角和周角間的大小關系。

  2、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掌握角的分類及各種角的畫法

  教學準備:

  每人一個活動角、量角器、圓形紙片。

  教學過程:

  1、操作引入各種角

  (1)教師出示活動角:你們會玩這個活動角嗎?

 。2)學生演示。

 。3)轉動活動角的一條邊,就能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4)自己動手操作,把你轉出的角畫下來。

  (5)學生活動。

  (6)教師巡視,選擇一些呈現(xiàn)在黑板上。

  2、辨析平角和周角

  (1)教師演示平角和周角,問:有沒有同學轉到這兩種圖形?這兩種圖形是不是角,為什么?

 。2)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3)得出結論:這兩個圖形也是從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也是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而成的,所以這兩個也是角。

  3、引導分類、整理

 。1)黑板上現(xiàn)在有這么多不同的角,你能把它們分分類嗎?

 。2)學生活動。

 。3)全班交流:說說你是怎么分類的,并說明分類的理由。

  (4)形成板書

  銳角

  直角

  鈍角

  平角

  周角

  小于900

  等行900

  大于900,等于1800

  等于3600

  小于1800

 。5)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4、研究特殊角之間的關系

  (1)今天我們第一次認識了平角和周角,在我們認識的五種角中,直角、平角、周角都是比較特殊的角,讓我們進一步來認識它們。

 。2)提問:對于這幾個特殊的角,你已經有哪些了解?

 。3)引導發(fā)現(xiàn):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4)體驗:這三個特殊的角,我們還可以用我們的手臂來表示,想一想,怎樣用我們的手臂來表示90度、180度、360度?聽口令,大家一起來用手臂表示這三種角。

  (5)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圖中的角各是什么角?你還能在生活中找到這樣的`角嗎?

  (6)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照著書本上的提示,動手折一折,并回答題中的問題。

  5、課堂作業(yè)

  補充習題第16頁1、2題,第17頁1、3題

  教后反思:

  1、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根據集體備課中實小陸主任的建議,我把角的分類和畫法的兩課時分為第一課時角的分類,第二課時角的畫法。通過這樣安排,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活動,在活動中認識角和把角進行分類。

  2、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普遍,銳角、鈍角、直角在

  以前已經初步學習過,而平角和周角也有一部分學生已有所了解,所以一開始就有學生用活動角轉出了平角、周角,而且也知道平角是180度、周角是360度,教師只要強調一下這兩種角的畫法就可以了。這樣既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又不會讓學生覺得這些知識已經掌握而不好好學。

  3、搭建學生發(fā)揮的平臺,要充分信任學生

  在角的分類中,根據以往上課時的經驗,我擔心學生不能很好地完成這個任務,但學生的思維很活躍,提出了各種各樣分類的方法和理由,平時在我眼中不太愿意思考的學生也都積極參與,出乎我的意料。我想,教師只要搭好學生自由發(fā)揮的平臺,學生就會創(chuàng)造出智慧的火花。

  4、為智慧的生長而教

  我們的教學不只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而且要讓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我們,只要把握好教學內容的實質要求,并在教學中還原教學要求,真正使學生能經歷、感受、操作、交流、思考、實踐,我們的教學就會充滿智慧,這不正是新課改所要求的嗎。

分類教學設計優(yōu)秀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P42面角的分類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1直角=90度,1平角=180度,1周角=360度。以及鈍角與銳角的度數(shù)范圍;并且能根據角的度數(shù)區(qū)分這幾類角,理解這幾類角的關系。

  2、使學生經歷動態(tài)認識各類角的形成過程,結合角的度數(shù)建構起各類角的概念表象,完成從直觀到抽象的認識過程。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累豐富的數(shù)學基本活動經驗。

  重點:學生能清楚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度數(shù),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

  難點:利用旋轉明確角的旋轉概念,通過旋轉理解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上面畫的都是什么圖形?什么叫做角?

  說說角各部分的名稱。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2、你能根據大小將這些角分分類嗎?(生:直角、鈍角、銳角。)

  在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認識了直角,知道了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比直角大的叫鈍角。那我們的三角板上的幾個角分別是什么角?(生:銳角和直角。)

  3、請你量一量直角是幾度?(生:90度)板書:直角=90度

  我們通過測量知道了直角的度數(shù)是90度。這個90度的直角,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由一條射線繞著他的端點旋轉90度后形成的圖形。

  4、你能用這種方法表述出一個銳角嗎?同桌交流一下。

  誰來說一說怎樣旋轉?銳角的度數(shù)是多少呢?

 。ㄉ褐灰∮90度。)說明銳角是小于90度的角。板書:銳角﹤90度

  我們剛才研究了直角和銳角的形成過程。照這樣想,鈍角又是怎樣形成的呢?它的度數(shù)又會是多少度呢?請大家先思考一下,然后同桌交流一下。

 。ㄉ衡g角大于90度)板書:鈍角﹥90度

  二、探索新知,平角、周角的認識

  1.認識平角

  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旋轉至180度位值),請同學們觀察此時組成的角有什么特點,兩條射線的狀況是怎樣的?

  預設1:兩條射線變成了一條直線;

  預設2:兩條射線組成的角是180度;

  預設3:這是最大的鈍角;

  預設4:這個角有兩個直角大;……

  當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180度后,它已經不是鈍角了。它有一個新的名稱叫做平角。

  請大家觀察,從圖中我們可以知道怎樣的角是平角?

 。ㄒ粭l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1平角對于多少度呢?(平角=180度)板書:1平角=180度

  你能畫一個平角嗎?(生畫,一名學生上臺畫。)畫的對不對?你覺得應該注意什么?

 。ū仨殬嗣黜旤c和角的符號,再標上180度)

  現(xiàn)在你覺得鈍角是多少度呢?(生:大于90度,又小于180度的角是鈍角)板:﹤180度。

  2、認識周角

  如果這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一周,它是角嗎?(生:是個角,也有頂點和兩條邊,只不過兩邊重合了。)這個圖形同樣是一個叫做周角。根據剛才的演示,你們知道什么樣的角是周角?(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周角等于多少度呢?(周角等于180度)板書:1周角=180度

  你能畫一個周角嗎?試試看,應該注意什么?

 。松辖堑姆柡投葦(shù))

  3、探索角的關系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不但回顧了銳角、直角和鈍角這三位老朋友的關系,而且又認識了兩位新朋友——平角和周角,F(xiàn)在想請你根據他們的度數(shù)特點,表示出他們之間的關系,你有辦法嗎?請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完成。

  預設1: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預設2: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銳角

  預設3:1周角=2平角=4直角

  三、鞏固練習

  通過大家的一起探究我們還知道了這五位朋友的'關系。如果讓你根據剛才的探究來應用一下,你愿意嘗試嗎?

  1、判斷2、口答

  3、看圖填一填

  四、小結

  通過剛才的練習,同學們學習的非常棒!

  那你能總結一下今天你的收獲嗎?

  五、板書設計:

  角的分類銳角﹤90直角=90 90﹤鈍角﹤180平角=180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

  教學反思

  關于“角”,學生在二年級已有初步的接觸,但是大都屬于直觀的描述,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對常見的角的分類的知識,生活中接觸很少,顯得比較抽象。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雖然有一定的發(fā)展,但依然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分析、綜合、歸納、概括能力較弱,有待進一步培養(yǎng)。

  我從生活實際出發(fā),讓學生自己捕捉生活素材,然后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fā),關于角的分類的知識,我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使他們獲得主動探究數(shù)學的快樂。

  在角的分類教學中,平角和周角是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容易把它們和射線、直線混為一談。所以在教學時,我以直角為突破口引出旋轉角的概念,直角是由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90度形成的圖形。讓學生旋轉出銳角,周角,旋轉至180度來突破平角,教學周角時,我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學具轉動的邊,木條繞著它的一端轉了一圈,由此得出一周角是360度。我緊緊抓住角的特點講解平角和周角的特殊性。并注重和射線、直線的對比區(qū)別。在角的畫法教學中,我采取的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畫,在畫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體會和歸納畫法。學生因為有用量角器量角的經驗,所以基本上大部分的學生可以達到目標要求。

分類教學設計優(yōu)秀11

  活動目標:

  1、啟發(fā)幼兒探究圖形奧秘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觀察、判斷、分類的能力。

  3、鞏固幼兒對圖形的認識,按圖形的兩種特征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不同形狀、顏色的圖形卡片若干。

  2、《找朋友》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看圖找形,出示拼貼圖樣引導幼兒觀察,啟發(fā)幼兒說出每種物體都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

  二、送圖形回家,啟發(fā)幼兒按圖形特征將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長方形、梯形的小卡片分別放在相應的“圖形房”內。

  三、讓幼兒根據圖形特征將自己的各種卡片進行分類(根據圖形的形狀、顏色兩種特征)。

  四、聽音樂《找朋友》做游戲。玩法:在音樂聲中幼兒找顏色、形狀相同的卡片或物體為好朋友,鞏固按兩種特征分類。

  大班科學活動――猜猜我是誰(聶莉莉)

  活動目標:

  1、以自我欣賞的眼光發(fā)現(xiàn)自己與眾不同的頭部特征。

  2、嘗試在同伴面前大膽、夸張地介紹自己的特征。

  活動準備:

  1、每人準備一面鏡子,足量的紙,筆。

  2、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7-8頁。

  活動過程:

  一、猜猜是誰。

  1、觀察活動材料的畫面,看看他們是什么?

  2、同樣是樹葉,同樣是斑點狗,它們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3、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每一個個體之間的差異。

  二、特別的朋友。

  1、翻看幼兒活動材料第7 頁的照片。這里有三位小朋友,他們都說自己很特別,你們看出來了沒有?聽聽

  2、找一個好朋友,仔細比一比我們的長相,把我們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

  3、教師鼓勵幼兒兩人合作,用自己的`方式和符號記錄觀察結果。

  4、教師參與與幼兒的觀察、記錄。引導幼兒從關注身高、胖瘦等明顯特征轉向關注有趣的、不太明顯的細微特征,如手的大小、手指的彎曲度,頭頂?shù)男郎u、眉毛的濃淡等。

  5、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將幼兒的觀察記錄匯總到大的記錄表中。

  6、我們原來有那么多不一樣的地方,我們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

  三、尋人啟示。

  1、我要找我的好朋友,但我不說他的名字。你們可以問我他是男孩還是女孩,長的什么樣,然后通過我的回答,猜猜他是誰。

  2、教師根據幼兒觀察記錄上的特征,有選擇的進行描述,請幼兒裁裁老師說的是誰?

分類教學設計優(yōu)秀12

  學習目標:

  1、通過具體操作,掌握分類的方法,體會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結果也不同。

  2、嘗試運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數(shù)據的結果記錄下來,感受圖表的簡潔。

  3、在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中,體會分類的目的和作用。學習重點:按標準進行分類學習難點:定標準進行分類教具準備:氣球圖片課件等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1、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禮物,快看看一共有幾件禮物?出示畫面: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師:都是解決同樣的問題,方法為什么不一樣?生答略

  2、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出“分類”。

  3、師:生活中你還在哪兒看到過“分類”的`情景。生舉例課件相機出示環(huán)保垃圾桶和超市圖片

  4、師:同學們說的真好,超市分類可以讓我們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間物品分類可以讓房間更整齊,環(huán)保垃圾桶更加增強了我們環(huán)保意識,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分類”。

  二、合作探究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描述感知分類的標準。

  1、出示:氣球圖片

  問:你能把這些氣球分分類嗎?可以怎么分?生答略

  2、操作體會分類過程,嘗試記錄分類結果

  老師給同桌同學都準備了跟氣球一樣的圖片,下面就請同學們先按照形狀分一分,看看每種氣球各有幾個,把你分的結果記錄在紙上。(可以擺一擺,寫一寫)①展示先分再數(shù)的方法。投影展示學生作品(一堆一堆)

  師:你分了幾類?每類有幾個? ②展示象形統(tǒng)計圖的方法。投影展示學生作品

  師:剛才的同學分成一堆一堆的,你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生:

  師:你能看出誰最多嗎?師:你怎么知道的?生:

  師:看來這一行他是來記錄葫蘆形狀的氣球,我們在下面畫上一個葫蘆形,表示這一行記錄的項目。有一個葫蘆形氣球就畫一個。另外兩行是記錄心形和圓形的氣球,我們也在下面表示出來。③展示表格記錄數(shù)據的方法

  師:這個同學記錄方式你能看明白嗎?投影展示學生作品

  師:桃心形狀的氣球有幾個?

  師:他用一個數(shù)據來表示這一列的數(shù)量。(和圖對應) 3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師:為了更加清楚整齊,我把同學們記錄的畫上線。上面一行都是形狀,下面一行都是個數(shù),每一列又都表示這個形狀的氣球有幾個,這樣記錄真清楚。

  ④展示其它記錄方法,讓學生評價。

  3、小結:同學們不僅能夠按照形狀把這些氣球分為3類,而且還把整理的結果整理成圖表的形式,你們可真棒! (板書課題的另一部分“整理”)

  (二)感受不同情境下不同分類標準的選擇。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例2師:春天是出游的好季節(jié),看很多小朋友和家長都來到了公園門口,你能把他們分分類嗎?

  生答略。(要說清按什么標準分)

  師:那我們就選擇其中的兩種分類標準整理一下。

  2、體會不同情境下分類標準的選擇A情景:門口買票B情景:戲水樂園

  3、完成表格(同桌不一樣)

  4、對比體會分類的標準

  師:觀察這兩個表,都是在分這些人,為什么分得的結果不一樣?生:

  師:那有什么是相同的呢?生:

  小結:看來分類的時候,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但是不論怎么分,最后的總數(shù)都應該一樣。板書:標準不同結果不同

  4、小結:看來雖然分類的標準有很多,但在生活中我們還要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分類標準。

  三、教師總結

  四、學生談收獲

  五、當堂檢測

分類教學設計優(yōu)秀13

  教學目標

  1.在愉快的教學氣氛中通過有趣的活動和游戲中使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幾何形體的名稱并能識別.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觀察、想象和表達的能力.

  3.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探討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物體,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探索的能力.

  教學難點

  區(qū)別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學設計

  一、活動一:激情導入,初步掌握認識物體的方法.

 。ㄒ唬┱勗捯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藘蓚小朋友,一只小貓和一只小狗,你們歡迎他們嗎?

  1.出示圖片:小貓和小狗

  2.小狗說:“謝謝大家.”小貓說:“在學習前我想提一個問題,你們能記住我們嗎?

  請快想想,怎樣才能記住我們.”

 。ǘ⿲W生討論

  1.如何記住一只小貓?又如何記住一只小狗?

  2.學生反饋:小貓矮矮的、胖胖的、黃色的貓.

  小狗高高的、瘦瘦的.

  3.小結:要記住它們的特點.

  二、活動二:練習分類

  小狗說:我給大家?guī)砹艘恍┪矬w想請你們幫個忙,給它們分類.

 。ㄒ唬┏鍪緢D片:物體分類

 。ǘ┓纸M討論

  1.四人分小組討論,邊發(fā)表意見邊演示課桌上的物品.

  2.學生演示自己不同的分類方法.出示圖片:分類方法一、分類方法二

  三、活動三: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小狗說: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物品好嗎?

  教師板書:認識物體

 。ㄒ唬┱J識長方體

  1.出示圖片:長方體

  2.小狗問:它是什么樣子?

  3.每一名同學從自己口袋里拿出一件一樣的物體,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面,摸一摸每個面一樣大嗎?每一個面是什么形的?起個什么名字?

  4.學生反饋長方體的.形狀特點

 。1)有六個面;

  (2)有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有的四個面是長方形,還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四個面是一樣大的,還有兩個面一樣大.

  教師板書:長方體

 。ǘ┱J識正方體

  1.出示圖片:正方體

  2.小貓問:這個物體是長方體嗎?

  有什么特點?

  與長方體有什么不同.起個什么名字?

  3.學生分小組討論

  4.學生反饋正方體的特點

  正方體六個面,六個面都是正方形.

  教師板書:正方體

  5.你是怎么區(qū)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

  6.在你的生活中哪些東西是長方體?哪些東西是正方體的呢?

  四、活動四:認識圓柱體和球

 。ㄒ唬┱J識圓柱體和球

  1.出示圖片:圓柱體、球

  2.小狗問:你的桌面上還有什么物體呀?它們有什么特點?

  3.學生小組討論

  4.學生反饋

  圓柱體有兩個面是圓形的,球上沒有一個平面.

  教師板書:圓柱、球

  5.生活中那些物體是圓柱體的?那些物體是球體的?

 。ǘ┬〗Y

  今天我們和小貓和小狗一齊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我們一齊把它們的名字讀一遍.(教師指圖形,學生舉物體,說名字.)

  (三)出示圖片:找朋友

  五、活動五:做游戲 “摸一摸、 猜一猜”

  游戲介紹:將所有的物體全部放在課桌上,小組中的每個人輪流用圍巾蒙住眼睛,用手摸物體并猜出是什么物體,看誰猜得又對又快.

  六、活動六:小小建筑師

  1.用桌上的物體搭建一件自己喜歡的東西.

  1.學生反饋.

  七、總結

  今天你們認識了哪些物體?怎么記住它們?我們在生活中見過這些物體嗎?

  八、板書設計

  認識物體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體 球

  教案點評:

  本節(jié)課教學導入采取如何記住學生最喜歡的小貓、小狗的樣子來進行的,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學習記憶方法,吸引學生學習新知識。接著以小貓和小狗的問題為線索認識物體。教學過程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為一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教學中給學生創(chuàng)設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做到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以情促動、以動激趣、以趣求知,做到思考與實踐、討論與交流相結合。

  教學中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讓學生積極的動手摸一摸,開口數(shù)一數(shù),用眼睛觀察物體的樣子,猜一猜物體的形狀,在個人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使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區(qū)別中記憶。同時教學的最后安排小建筑師的游戲,目的在于讓學生有空間的感覺,同時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建立自細心,對數(shù)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分類教學設計優(yōu)秀14

  教學目標:

 、蓖ㄟ^觀察、比較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分類標準,從而正確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⒉通過比較能根據角的大小給三角形分類,能正確說出各類三角形的特征和它們的相互關系。

  教學準備:

  1、 例題的三角形圖及表格的作業(yè)紙

  2、 學生準備一張長方形紙和一張正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教學新課

  1、 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分類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三角形的分類。(板書課題)

  出示P26面上面的六個三角形。

  問:請你仔細觀察這些三角形,如果給他們分分類,你準備怎么分?

  學生四人一小組討論,集體匯報。

  2、 再次感受三角形的分類,研究分類標準。

  問:大家的意見不統(tǒng)一,看來我們在研究問題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困難,在信封里,給大伙準備了一條錦囊妙計,看看是一條什么妙計呢?

  (數(shù)學博士:研究一下每個三角形的角是什么樣的角?各有幾個這樣的角?)

  四人一小組研究每個三角形的角,并填入表格。

  問:你在研究角是什么角的時候,用什么方法來判斷的各是什么角的?

  (目測、量角器、三角尺的直角)

  按照怎樣的步驟判斷起來比較方便快捷?(先目測、再利用三角尺的直角)

  3、 按不同的角給三角形分類。

  問:觀察大屏幕上的表格中每個三角形的角各是什么角?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有直角的三角形是哪幾個?除了直角,它還有什么角?

  有鈍角的三角形是哪幾個?除了鈍角,它還有什么角?

  還有兩個三角形的角都是什么角?

  問:現(xiàn)在你覺得這幾個三角形可以分為幾類?怎么分?為什么?

  學生小組討論,集體匯報。

  問:大家的意見都一樣嗎?

  數(shù)學家們對這幾個三角形的分類和同學們分的完全一致,它們給這三類三角形根據它們角的不同還分別取了名字。

  板書:

  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問:我們剛才是按什么標準給這幾個三角形分類的?(按角)

  4、 驗證按角分類的科學性。

  問:剛才啊我們研究了6個三角形,咱們初步得出一個結論,可以將三角形按角來進行分類,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可以用這個標準來分類呢?會不會有例外的現(xiàn)象呢?

  出示“試一試”

  學生獨自研究,集體匯報。

  問:你畫的是什么三角形?你是怎樣判斷的?

  小結:

  看來咱們班每個同學研究的三角形都可以用這個標準來分類。

  5、 形成三角形按角分類集合。

  師:通過剛才大家的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三角形可以按角來分類,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都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

  邊敘述邊畫集合圖:

  6、小結三角形的判斷方法。

  問:如果任意給你一個三角形你會判斷它是什么三角形嗎?你準備怎么判斷?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二、鞏固練習

  1、“連一連”,完成書第27頁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

  問:你是怎樣判斷的?

  2、 “折一折”,完成書第27頁第4題。

  問:你是怎樣折的?

  請兩個學生演示。

  3、“剪一剪”,完成書第27頁第5題。

  問:你準備怎樣剪?

  學生動手剪。

  你是怎樣判斷它是什么三角形的?

  4、:“畫一畫”,完成書第27頁第6題。

  問:你是怎樣畫的?

  第二個圖形有幾種畫法?

  追問:發(fā)現(xiàn)沒有,畫出的線段就是原來三角形的什么?

  5、“想一想”,完成書第27頁第7題。

  問:你分成了兩個什么樣的三角形?還可以怎樣分?

  6、“猜一猜”

  出一組部分被遮蓋的三角形。

  問:你猜這是什么三角形?

  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三、總結全課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感覺你有什么收獲?

  三角形分成幾類?是按什么標準來分類的?

  用怎樣的方法判斷比較方便快捷?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分類

  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數(shù)學博士提示:

  研究一下每個三角形的角是什么樣的角?各有幾個這樣的角?

分類教學設計優(yōu)秀15

  教材分析:

  教材的主題圖是三個小朋友在分鉛筆,是一個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的活動情景,畫面的三個小朋友按不同的標準對同一堆鉛筆分成不同的兩類。有的按顏色分,有的按有無橡皮頭分,有的按有無削好的分。在實際教學時,學生想出的辦法可能會更多,使學生看到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而做一做以及練習六的第4—6題都可以有多種分類標準,著重要看學生能否獨自按照一定的標準分類。

  教學目標:

  1.能選擇不同的標準對同一類物品進行不同的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

  2.初步感知不同標準分類的意義,體驗分類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3.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fā)散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4.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5.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學會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選擇不同標準分類難點:思維的發(fā)散性關鍵:在直觀中拓展思維的時空

  教學準備:鉛筆、實物卡片、學具袋(各種形狀、顏色各異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觀察分析多重分類

  1.師出示如書本P39頁的鉛筆。

 。1)觀察這些鉛筆有什么不同?并把它們分分類。

 。2)四人一小組交流、討論可以怎么分類?是按什么分的?比比哪一組的分法最多。

 。3)匯報交流。

 。4)為什么結果會不一樣?

  2.小結:根據不同的標準,我們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設計意圖:利用教材資源,讓學生感知,用多種分類標準對同一類物品進行分類,會有不同的結果,但每種分法的分類標準只有一個。同時,不框定學生的思維,進行發(fā)散性思維訓練,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進行作鋪墊!

  二、實踐操作發(fā)散思維

  做一做(拿出學具圖片)

  1.學生邊操作圖片邊思考:你是按什么標準分類的?

  2.把每種分類的結果詳細地貼在黑板上,讓學生清晰地看到不同標準的分類結果。

  三、層層深入鞏固分類

  1.說一說看誰的方法又多又好。練習六的第5題:怎樣分?

  2.分一分。練習六的第6題:你能想出幾種分法?

 。1)拿出學具袋里的學具,按一定的標準給它們分一分家。

 。2)學生間交流方法、分享成果。

  (3)請幾位學生全班交流,及時糾正錯誤方法。

  【設計意圖:先說后動手,使每個學生都有獨立思考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消化,這樣由易到難的逐漸遞進的練習安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四、聯(lián)系生活運用分類

  1.舉例說明生活中對同一類事物進行不同分類的情況。

  2.實踐題:回家后按今天學的分類方法,整理家里的衣柜。

  【設計意圖:在生活中找數(shù)學的影子,用新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汲取數(shù)學“養(yǎng)分”!

【分類教學設計優(yōu)秀】相關文章: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03-04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01-05

角分類教學設計07-19

《物質的分類》教學設計06-04

角的分類教學設計06-09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15篇03-04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18篇03-14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15篇)02-21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9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