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位置》教學設計

時間:2023-03-22 14:23:11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位置》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位置》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位置》教學設計

《位置》教學設計1

  教學內(nèi)容:一年級北師大版本數(shù)學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前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在具體的生活實踐和游戲中,體驗前、后的位置與順序。能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2、培養(yǎng)學生關于前后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shù)學是有趣的,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初步體驗“前后”

  師:今天陽光明媚,森林里正在進行著一場激烈有趣的運動會呢,你們想去看一看嗎

  二、森林運動會

  活動一:百米賽跑

  認識“運動員”

  師:緊張的百米賽跑就要開始了?匆豢从心男┻\動員參加比賽。(課件出示圖1)

  師:我們先來猜一猜,誰會得冠軍?說出你猜測的理由。

  1、說說每兩只小動物前后關系。

  師:激烈的跑步比賽繼續(xù)進行,( 出示圖2)說一說小動物們現(xiàn)在的位置。

  根據(jù)學生的描述,教師將動物卡片貼在黑板上的“跑道”上。

  2、說一說幾個小動物前后關系。

  師: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小動物說一說前后都有那些動物?。

  讓學生自由發(fā)言。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說一說其中一個小動物,

  3、討論前后位置相對性。小白兔和小松鼠比,( )在( )的前面,( )在( )后面。

  活動二:卡丁車賽

  1、師:看完緊張的百米賽跑,我們再來看看更加激烈刺激的卡丁車大賽

  讓學生認真觀察畫面,幫小動物解決問題:

  1號車排第( )

  4號車在( )號車的后面,在( )號車的前面。

  2、師:你能幫賽車隊員提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幫它提出一個關于前后的問題。例如:我是3號車主,我的前面是誰?

  (設計意圖:為了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在這里設計了“森林運動會”這一充滿了童趣的情境。小動物和童話是6、7歲的孩子最熟悉最感興趣的事物。讓學生在興趣的陪伴下自主地進行探究活動。通過幫小動物提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習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三、課間活動:我的前后

  1、全體起立,面向老師,說一說,你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

  2、向后轉,看一看前后有變化嗎?

  3、換個方向再說一說你的前后是誰。

  4師:通過這個活動,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ㄔO計意圖:給每位學生一個體驗的機會,一個開口說一說的機會。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體會到位置的相對性。)

  四、到動物園去

  師:“前后”不僅僅在課堂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也有很多關于“前后”的知識呢?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

  1、乘車到動物園。(課件出示圖4)

  引導學生觀察:小朋友們準備到哪里去呢?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他們現(xiàn)在是在什么地方?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有意識引導學生學會讀圖上的文字信息。

  2、門口排隊買票。(課件出示圖6)

  師:看一看,小朋友們在動物園門口排隊干什么?(買票)

  笑笑在想什么呢?你知道答案嗎?請你告訴她。

  笑笑的后面有幾個人呢?你是怎樣知道的?

 。ㄔO計意圖: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學生學習數(shù)學,終歸要服務與生活。在本環(huán)節(jié),利用小朋友乘公共汽車到動物園,在門口排隊買門票這樣兩個生活場景。來繼續(xù)鞏固學習關于前后的位置關系等一系列數(shù)學問題。在教學過程中,不把“前后“僅僅當作一個單純的數(shù)學知識來傳授,而是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社會生活經(jīng)驗,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識。真正體現(xiàn)了“小課堂,大社會”。)

  五、數(shù)學故事:《龜兔賽跑》

  1、講一講龜兔賽跑的故事。

  2、《新龜兔賽跑》(課件出示畫面)

  看圖講一講故事,用前、后來描述龜兔在賽跑過程中上山和下山的位置

  上下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景中理解“上、下”的位置與順序,進一步培養(yǎng)空間關系;

  2、解“上、下”位置的相對性;

  3、能用語言表達實際情況中物體的“上、下”位置關系。

  教學重難點:

  能確定物體的“上、下”位置關系,并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傾聽與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知。

  1、教學兩個物體間的相對位置關系

  師:(出示一棵大樹圖)今天是樹爺爺?shù)纳,森林里的小動物都來給樹爺爺過生日,小鳥和小兔最先來,(出示小鳥貼在樹梢,小兔貼在樹下)

  師:你能描述一下小鳥和小兔的位置關系嗎?

 。▽W生可能只說小鳥在上面,小兔在下面)

  師引導學生規(guī)范地說“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

  根據(jù)學生說的板書課題:“上下” 學生齊讀。再讓學生用完整的語言充分的描述小鳥和小兔的上下位置關系。

  2、教學三個物體間的上下位置關系

  師:小松鼠也趕來了(把小松鼠貼在小鳥和小兔的中間)現(xiàn)在你能用完整的語言來描述一下這三只小動物的上下位置關系嗎?

 。▽W生任意選一只小動物來說,也要引導學生語言完整、規(guī)范)

  3、教學一個物體位置的相對性

  師:你能用完整的語言說說小松樹的位置嗎?

  師:小松樹的位置還可以怎么說?

  二、實踐操作、鞏固新知

  1、擺一擺,說一說:在文具盒上放數(shù)學書,說說文具盒和數(shù)學書的上下位置關系;在數(shù)學書上放一個橡皮,說說數(shù)學書和橡皮的上下位置關系。

  2、看圖說一說

  教師出示擺放的三個物體,讓學生說說三個物體間上下相對位置關系。

  三、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完成練一練1--2題

  四、動手實踐、深化新知

  1、引導學生看書,動物園里建了一座新樓房,你認為這些小動物應該住那一層,請給它們分房子。

  (學生動手貼動物頭像)

  說說它們的上下位置關系及順序。

  2、找寶物

  引導學生推理,根據(jù)第一句話推出寶物可能在號、號哪個盒內(nèi)

  根據(jù)第二句話,確定寶物在第號盒內(nèi)。

  3、教師把小朋友的頭像做成小卡片,讓學生操作,貼出它們在樓房的位置,再說說它們的上下位置關系。

  五、總結收獲

  左右

  教學目標:

  1、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體會其相對性。

  2、能夠初步運用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生動有趣的數(shù)學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體會其相對性。

  教難點:

  運用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4、同學對你的同桌說一說,哪只是右手,哪只是左手。

  5、我們要來認識“左右”。(板書課題:左右)

  二、聯(lián)系自身,體驗左右。

  1、 摸一摸。

 。1)左手和右手是一對好朋友,團結起來力量特別大,在我們的身體中,除了左手和右手是一左一右外,還有什么是一左一右的?

 。2)哪只是左腳?哪只是右腳?

 。3)對!左腳和左手是在同一邊的,右手和右腳是在同一邊的。來,全班同學一起摸一摸,邊摸邊說,左腳――右腳……

  (4)還有左耳和右耳。

 。5)還有左眼和右眼。

 。6)還有左肩和右肩!

  (7)生每說一種,教師都引導全體學生用手摸一摸。

  三、實際操作,探索新知。

  1、擺一擺。

  游戲做完了,現(xiàn)在我們要開始擺文具了。同桌的同學互相合作,聽清楚老師說的話。

  請你在桌上放一塊橡皮;

  在橡皮的左邊擺一枝鉛筆;

  在橡皮的右邊擺一個鉛筆盒;

  在鉛筆盒的左邊,橡皮的右邊擺一把尺子;

  在鉛筆盒的右邊擺一把小刀。

  生擺好后,師用出示正確的排列順序,生檢查自己的排列。

  2、數(shù)一數(shù)。

  從左數(shù)橡皮是第幾個?從右數(shù)橡皮是第幾個?

  從左數(shù)橡皮是第二個,從右數(shù)橡皮是第四個。

  為什么橡皮一會兒排第二?一會兒又排第四?

  什么東西反了?能講得更清楚一些嗎?

 。〝(shù)的順序反了,開始是從左數(shù),后來是從右數(shù)。)

  師小結:也就是說,同樣一個物體,從左數(shù)和從右數(shù),結果就可能不一樣。

  3、爬樓梯。上樓梯時我們要靠哪邊走?

  下樓梯時我們又要靠哪邊走?

  請你們兩位示范一下,把教室中間過道當樓梯,一個從前往后走是下樓梯,另一個從后往前走是上樓梯。

  (生觀察時師提醒:下樓梯的同學是靠哪邊走?)

 。ㄉ是有的說左邊,有的說右邊。)

  師:教學樓中間有一個樓梯,同學們想不想去走一走?

 。ㄈw學生進行室外活動:走上樓梯,又走下樓梯。下樓梯時,師又提醒:下樓梯時你靠哪邊走?)

  回到教室。

  現(xiàn)在同學們明白下樓梯時靠哪邊走嗎?

  為什么上、下樓梯都靠右邊走?

 。ㄈ绻贿@樣走,上、下樓梯的人就會相撞。)

  對!特別是要做課間操時樓梯比較擁擠,如果相撞就會發(fā)生危險。

  4、練一練。

 。ǔ鍪菊n本第61頁第3題圖)他們都是靠右走的嗎?

  五、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轉彎判斷。同學們想不想去公園玩?

  那我們就坐這輛大客車去吧。◣熌贸鐾婢呖蛙。)

  準備好,要出發(fā)了,請同學們判斷客車是往左轉還是往右轉?

 。◣熢凇笆致房趫D”上演示轉彎。)

  小組討論一下,客車到底是往哪邊轉。

 。ㄉM內(nèi)討論交流意見。)

  師生共同小結:站的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汽車轉彎的方向常常以司機為準。

  2、小游戲:我是小司機。

  同桌的同學互相配合,左邊的同學說命令,右邊的同學用玩具小汽車在“十字路口圖”上轉彎,然后交換角色。

  六、通過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嗎?

  教室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能確定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關系。

  2 培養(yǎng)學生運用“前后、左右、上下”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關于“前后、上下、左右”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前幾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前后、左右、上下,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學習這方面的知識。請學生說一說你身邊前后左右的同學是誰?

  二 看一看,說一說你的教室

  1 看看我們自己的教室前后、左右、上下有什么?先自己說一說。

  2 同桌說一說。

  3 全班同學交流。

  三 想一想,說一說你小房間里的東西是怎么擺放的?

  1 想一想,你小房間里的東西是怎么擺放?

  2 說一說,同桌交流。

  3 全班交流。

  四 介紹你的文具盒

  指一指,說一說,你的文具盒的上下、前后、左右6個面。

  五 介紹火車站路線。

  1 出示火車站的掛圖。

  2 學生用箭頭畫一畫去火車站的路線。

  3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到火車站的路線,用上前后、左右、上下。

  六 鞏固練習

  1 書上63頁第3題,看圖回答問題

  2 完成隨堂練習。

《位置》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復習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可以用不同方法確定物體的位置,物體位置的關系是相對的。

  2、進一步體會確定位置的學習價值,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能用數(shù)對、方向和距離描述平面圖中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能準確用數(shù)對、方向和距離描述平面圖中物體的位置。

  設計理念:讓學生在在討論中進一步明確確定物體位置的不同方法,體會用不同方法確定物體位置的特點和作用。讓學生用數(shù)對、方向和距離來描述平面圖中的物體位置體會確定位置的學習價值,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整理與反思

  1、提問: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一般是怎樣描述位置的?

  (用上、下、前、后、左、右主要用來確定現(xiàn)實空間中物體的位置。)

  2、在平面圖形上可以怎樣確定圖形的位置?

 。ǹ梢杂脭(shù)對確定平面圖上物體的位置;)

  3、請學生利用語言來描述教室里的一些物體位置

  (如:小明坐在我的左邊;講臺在我的前面,我的位置在教室可以用數(shù)對(3,2)表示……)

  4、確定位置時還應用過哪些知識?

 。ㄓ脰|、南、西、北,南偏東,南偏西,北偏東、北偏西……,還可以將方向與角度距離結合起來描述物體的位置)

  5、小結:方向以及把方向和距離結合起來,既可用來確定現(xiàn)實空間中物體的位置,又可來確定平面圖上物體的位置。

  二、練習與實踐

  活動一:

  1、師:觀察主題圖,說一說街區(qū)圖的內(nèi)容

  特別強調(diào)比例尺110000表示圖上1厘米相當于實際距離多少米。

  2、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請同學看圖回答。

  師:說一說從圖上獲得的信息,對于線路圖的描述,需要說清楚行進的`方向和距離。

  生:從陽光小區(qū)到郵局怎樣走?

  生:出小區(qū)穿過馬路向左拐彎,到四季路再向右拐彎。

  生:沿著和平路向西,到四季路向北。

  3、學生說出行進距離

  讓學生看課本第106頁下面街區(qū)圖的局部放大圖,看該示意圖是怎樣量的。

  強調(diào):量目標位置所在的點到路的中軸線的距離。

  活動二:

  1、師:觀察掛圖,想一想,你能幫助迷路的考察隊確定大本營相對于大鳴山的位置嗎?

  生:回顧確定位置的方法,可以用類似“第幾排第幾列”的方法表示,也可以根據(jù)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o論哪種方法都要有參照點和兩個要素。第一種辦法,可以將大鳴山作為原點,水平、豎直方向組成直角坐標系;第二種方法,可以將大鳴山作為參照點,正東方向和正北方向組成坐標系。)

  師:比較兩種確定位置的方法,說一說它們各自的特點。

  三、鞏固與練習

  1、練習二十一第1題

  要求學生綜合應用方向、距離和比例尺在圖上確定位置

  學生畫在課本上

  2、練習二十一第2題

  生:獨立做題,再集體講評。

 。▽W生用數(shù)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時,要注意分清這兩個數(shù)分別表示的意義。)

  3、練習二十一第3題

  拼圖游戲

  這里的一個數(shù)對表示一個方格

  4、練習二十一第4題

  學生討論:怎樣確定方向,怎樣量出距離?

  學生回家完成

  第六單元整理與復習

  3.統(tǒng)計與概率

  復習內(nèi)容:統(tǒng)計

  復習目標

  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統(tǒng)計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有關的簡單問題。

  復習過程:

  一回顧與交流

  1.收集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

  師:我們班要和希望小學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級,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學介紹哪些情況呢?

  學生可能回答:

  ①姓名、性別。

 、谏砀、體重。

 、叟d趣愛好。

 。1)調(diào)查表。

  為了清楚地記錄你的情況,同學們設計了一種個人情況調(diào)查表。

  姓名性別

  身高/cm體重/kg

  最喜歡的學科最喜歡的運動項目

  最喜歡的圖書長大后最希望做的工作

  最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特長

  ①填一填.

 、谟谜Z言描述清楚還是表格記錄清楚?

  (2)統(tǒng)計表.

  為了幫助整理和分析全班的數(shù)據(jù),同學們又設計了一種統(tǒng)計表.

  如:XX班學生最喜歡的學科統(tǒng)計表

  學科語文數(shù)學英語音樂美術體育其他

  人數(shù)

 、俑鶕(jù)上一張表中“最喜歡的學科”統(tǒng)計各學科人數(shù).

 、趯(shù)據(jù)填在統(tǒng)計表中.

 、勰阏J為用統(tǒng)計表記錄數(shù)據(jù)有什么好處?你對統(tǒng)計表還知道哪些知識,與同學進行交流。

  2.統(tǒng)計圖。

 。1)你學過幾種統(tǒng)計圖?分別叫做什么統(tǒng)計圖?各有什么特征?

 、贄l形統(tǒng)計圖。

  特征:清楚表示出各科數(shù)量的多少。

 、谡劬統(tǒng)計圖。

  特征:清楚表示數(shù)量的變化情況。

《位置》教學設計3

  一、學習目標

 。ㄒ唬⿲W習內(nèi)容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9頁情境圖,做一做及第11頁練習二的第1~3題!段恢谩肥恰皥D形與幾何”這一部分的課程內(nèi)容!墩n程標準》要求: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時,學生在生活中對“上、下、前、后”空間方位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學生將進行“上、下、前、后”這些基本方位的判斷或表達。是學生學習“圖形與幾何”知識的起始課。同時也為第二學段有關幾何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ǘ┖诵哪芰

  “位置”這節(jié)課,通過經(jīng)歷物體之間位置相對性的確認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ㄈ⿲W習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認識“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初步感受上與下、前與后它們具有相對性。

  2.借助主題圖,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四)學習重點

  正確辨認“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五)教學難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上、下”“前、后”的相對性和用語言正確的表達。

 。┡涮踪Y源

  實施資源:《位置》PPT課件、《位置》隨堂小測、《位置》課時作業(yè)。

  二、學習設計

 。ㄒ唬┱n前設計1、預習任務

 。1)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時候用到“上、下、前、后”,并用“上、下、前、后”各說一句話。

  (2)預習課本第9頁,說一說圖中有什么。思考:它們的位置關系是怎樣的呢?。

  練習:

 。1)說一說。請你用“上、下、前、后”說一說你們家里的人或物品。()在()的上面,()在()的下面。()在()的前面,()在()的后面。(2)看圖說一說。

  觀察圖中,都有什么?說一說它們的位置關系。思考:輪船的上面有什么?客車的前面有什么?

  (二)課堂設計1、借助活動,初步感知(1)活動中初步感受上下

  學生按要求做:把數(shù)學書放在桌面上,鉛筆盒放在數(shù)學書的上面。說一說:桌面上有什么?數(shù)學書的上面有什么?鉛筆盒的下面有什么?(2)活動中初步感受前后

  學生舉手發(fā)言:自己的前面有幾名同學?后面有幾名同學?

  剛剛我們用到的“上下”“前后”是我們描述物體之間位置關系的方位詞,今天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它們,感受它們的作用。(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進行活動,初步感受上、下、前、后,從而揭示課題!

  你認為什么是上、下、前、后呢?

  小結:指向天空的一方是上面,指向地球的一方是下面,面朝的方向的前面,背對的方向是后面,2、交流辨析,探究新知

 。1)引導觀察,認識“上、下”多媒體出示主題圖:江上大橋圖。

  思考1:觀察這幅美麗的江上大橋圖,各種車輛、船只往來有序,能用“上、下”這樣的詞說一說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關系嗎?

  活動1:學生觀察主題圖,說一說圖中的交通工具,小組交流互相說一說輪船、火車、汽車的位置。

  思考2:大家一會兒說火車在上面,一會兒又說火車在下面,火車到底在哪里呀?怎樣才能說清楚呢?

  通過火車的位置,學生說出()在()的上面,()在()的下面。小結:有時我們需要說清楚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這樣別人才能聽明白各種物品的位置關系。

  思考3:輪船的上面有什么?

  學生說出輪船的上面不僅有火車,還有汽車。誰能把話說得更完整一些?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主題圖,學生在對這幅情境圖的觀察和表述中,根據(jù)輪船、火車和汽車三者的位置關系,認識“上、下”方位,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2)認識“前、后”課件出示動畫:汽車圖

  思考4:觀察圖中,你又看到了什么?你能用“前、后”說一說這些車的位置嗎?

  活動2:小組交流互相說一說轎車、卡車、大客車的位置關系。

  思考5:大家一會兒說卡車在后面,一會兒又說卡車在前面,這又是怎么回事?怎樣才能說清楚呢?

  通過卡車的位置,學生說出()在()的前面,()在()的后面。小結:在說明位置時,有時需要我們說清楚是誰和誰在進行比較。

  思考6:大客車的前面有什么?小轎車的后面有什么?

  學生說出大客車的前面有卡車和轎車,小轎車的后面有卡車和大客車!驹O計意圖:在對轎車、卡車、大客車三者位置的表述中,認識“前、后”方位。初步感受“上、下”,“前、后”方位的相對性。體會到對于兩個物體,它們之間“上、下”“前、后”的關系是一定的;對于三個物體,由于選擇的比較對象不同,造成位置關系不同,它們之間“上、下”“前、后”的關系也會不同!

 。3)鞏固練習①說一說

  請你用“上、下、前、后”說一說教室里的人或者物品的位置。說清()在()的上面,()在()的下面;()在()的前面;()在()的后面。

  ②練習二第1題

 。1)說一說:小東的前面是(),小云在小華的()面。(2)小組說一說: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3)思考:小玉在小兵的前面還是后面呢?你是怎樣想的'?③做一做

  把鉛筆盒放在桌子的上面;把數(shù)學書放在鉛筆盒的下面;請坐在***前面的同學起立;請坐在***后面的同學把手舉起來。

 。1)老師提要求,學生做一做。

 。2)學生當小老師提要求,其他學生做一做。④靈活應用,拓展提升

  把附頁中的小兔子和小烏龜貼在圖中,再看圖講故事。說一說,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

  3、課堂總結

  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收獲。

  本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上、下、前、后這兩組位置關系,對于兩個物體,它們之間的位置關系是一定的;對于三個物體,在說明位置時,需要我們說清楚是誰和誰在進行比較。

 。ㄈ┱n時作業(yè)1、說說信號燈。

  (1)交通信號燈有()種顏色,()燈在最下面,()燈在最上面。(2)紅燈在綠燈的()面,綠燈在黃燈的()面。答案:(1)3,綠,紅。(2)上,下。

  解析:【考查目標1和2。進一步鞏固理解“上、下”的含義和它們的相對性。能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小動物爬山。

 。1)走在最前面的是(),走在最后面的是()。

 。2)小豬走在小松鼠的()面,小老鼠走在小松鼠的()面。(3)用“前后”還能說什么?

  答案:(1)小老鼠,小狐貍。(2)后,前。(3)略。

  解析:【考查目標1和2。進一步鞏固理解“前、后”的含義和它們的相對性。能用“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分房子。

  幫小動物分房子。小貓分在第2層,小豬在小貓的下面,小羊在小貓的上面。小豬在第()層。小羊在第()層。

  答案:3,1。

  解析:【考查目標1。能運用“上、下”判斷出動物住房!

《位置》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通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在東、西、南、北中給定一個方向(東、西、南、北或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

  3、借助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fā)展空間觀念,體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會在實景中辨認東、西、南、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教學流程:

  一、兒歌鋪墊、引出課題

  同學們,你們會背有關東、西、南、北方向的`兒歌嗎?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體驗新知

  1、以4人小組為單位,根據(jù)兒歌讓學生在學校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方向。

  2、學生觀察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請各小組的記錄紙貼在黑板上,匯報交流各種不同的方法,上方定為什么方向?為什么這樣定?

  4、學生討論各種不同方法后,教師講解地圖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引導學生按地圖的記錄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記錄,完成校園示意圖。再結合校園示意圖用“東、南、西、北”說一說各種景物所在的位置。

  教室

  操場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說一說教室里東、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

  3、你說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書練習一得第二題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 收獲?

《位置》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東(西)、南偏東(西)的含義,會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科學性。

  2.讓學生經(jīng)歷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的探索過程,進一步培養(yǎng)觀察能力、識圖能力和有條理地進行表達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3.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用數(shù)學眼光觀察日常生活現(xiàn)象和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測量角度,用角度描述方向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網(wǎng)絡資源、量角器、三角尺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

  師:緊張嗎?(緊張),那我們先一起來做兩個小游戲來放松一下好嗎?

  1、“快速起立”游戲

  師:我來說數(shù)對,請相應的同學站起來,看誰的反應速度最快

  2、“破譯密碼”游戲(出示課件)

  師:但是這個密碼需要我們?nèi)w同學共同努力,請男同學做好準備,女同學做好準備

  二、復習導入

  師:剛剛我們通過兩個小游戲,緩解了緊張情緒同時也復習了一個數(shù)學知識(用數(shù)對確定物體的'位置),那物體的位置除了用數(shù)對來表示,還有什么方法呢?你想了解嗎?今天我就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另一種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 師:在低年級時我們曾學過位置與方向,認識了8個方向,都有哪些?如何在平面圖上將這8個方向表示出來呢?

  師:看誰是生活的有心人?你能說出你家在學校的哪個方向嗎?

  師:你(生1)的家在學校的東北方向,你(生2)的家也在學校的東北方向,我知道了,你們倆的家在一個地方,對嗎?

  師:看來要具體地說出你的家在學校的什么位置,只說清楚方向還不夠,還要說清楚你的家與學校的距離才行(板書:方向 距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確定位置(板書:確定位置),這種方法就叫做《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

  三、教學過程:

  1.探索物體所在觀測點的方向

  師: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生1和2剛剛說的都是是他家在學校的東北方向,那能不能直接說他家在東北方向呢?從學校這個角度來觀察,他家確實是在學校的東北方向,但對于翠竹園生活小區(qū)來說就不一定是在東北方向了,在這里學校就是一個觀測點,看來在確定位置之前我們首先要確定好觀測點。那如果我現(xiàn)在要將學校這個觀測點放到平面圖上,你認為放哪比較合適?

  師:剛才老師了解了生1和生2的家所在學校的大體方向,那具體在哪我們先在地圖上找找好嗎?(出示威海地圖),我們先一起找找柴峰小學的位置,這是一幅立體圖,你能找到北在哪嗎?我想很多同學都想在地圖上找到你家的位置,但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先找找家住在柴峰小區(qū)的一位同學的家,等到下課以后咱們再來找找其他同學的家好嗎?能不能具體說說你家是在幾區(qū)幾棟樓?這是在立體圖中的位置,現(xiàn)在我們看看他們在平面圖中的位置(出示平面圖)。老師也提前從地圖中找到了柴峰小區(qū)三區(qū)12棟的位置并制成了一幅平面圖,拿出平面圖,能否找到平面圖的北在哪?快速將東南西北標在圖上。三區(qū)12棟在學校的東北方向,根據(jù)現(xiàn)有的知識,東北的范圍太大了,你有什么方法從方向上描述它的位置呢?(量角度)

  師:現(xiàn)在誰能用角度具體地說出三區(qū)12棟在學校的什么方向?

 。ㄐ〗M交流,匯報)(根據(jù)學生回答完善板書:三區(qū)12棟在學校北偏東50°方向)

  師小結:要想具體知道A在學校的什么方向,不僅要說方向,還要說清角度。

  2.探索物體與觀測點的距離

  師:研究了三區(qū)12棟所在學校的方向,下面我們還要研究什么才能確定它的具體位置呢?(樓到學校的距離),是不是在平面圖上用尺子量一量是多少厘米就可以了?那怎樣算?

  3.確定物體的位置

  師:現(xiàn)在誰來完完整整地說一說三區(qū)12棟樓所在學校的具體位置?

  4.小結:

  (探討導入新課時學生描述自己家所在學校的具體位置時不僅要說清楚方向,還要說清楚距離。)

  歸納:知道了方向和距離,就能更加準確地確定物體的位置。

  5。練習:

  師:看來大家對描述物體位置已經(jīng)掌握了基本的方法,下面咱們一起來做個小練習,比比看誰掌握得最棒。

  6.擴展:根據(jù)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方法在生活中的運用還很廣泛,它不但可以幫助我們看地圖、尋寶.還可以應用于救援、軍事方面、雷達掃描、方向導航、觀察星象及生產(chǎn)勘探等多方面。老師還專門搜集了一些相關的圖片,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伴隨著音樂來欣賞一下好嗎?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你以及你們小組的表現(xiàn)怎樣?

《位置》教學設計6

  教學內(nèi)容:

  青島版六下p110紅點2及p110—111“應用與反思”1—3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回顧整理舊知,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進一步掌握各種描述或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體會用不同的方法確定位置的特點和作用;能綜合地運用比例尺的知識確定物體之間的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2.訓練并培養(yǎng)學生的方向感和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主動整理知識的意識,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利用數(shù)學自身的魅力發(fā)展學生對數(shù)學積極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教學重難點:

  能準確用數(shù)對、方向和距離描述平面圖中物體的位置。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答題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再現(xiàn)知識

  1.談話:

  同學們,你們喜歡野外探險活動嗎?是呀,參加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鍛煉體力,還可以開發(fā)智力,增長見識呢。最近,光明小學六年級的同學就組織了這樣的一次活動。

  (出示幻燈片1)

  瞧,這是他們活動范圍的地形圖。仔細觀察,結合圖中呈現(xiàn)的數(shù)學信息,你都想到了我們學過的哪些數(shù)學知識?

  2.組織學生在小組內(nèi)和同學互相交流補充。

  3.全班反饋交流。

  設計意圖:

  把生活中的題材引入到數(shù)學課堂上,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豐富課外知識。從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導入,能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從中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

  二、梳理歸網(wǎng),主體內(nèi)化

  1.回顧梳理。

  (1)學生可能出現(xiàn)以下說法:某某地點在某某地點的什么方向。

  (2)談話:你想到了運用“東、西、南、北”等方位詞來描述物體的位置。在這幅地形圖上,除了可以用“東、南、西、北”等方位詞來描述這些地點的位置外,你還學過用什么方法來描述他們之間的位置關系?

  學生可能出現(xiàn)運用上下左右等方位詞描述位置。

  (3)談話:

  同學們在活動過程中意外發(fā)生了,當他們走進大鳴山時迷失了方向。要想在天黑之前安全準確返回大本營,該怎么辦呢?利用地形圖中各地點之間的'位置關系,你還能想到什么方法能更準確的確定大本營的位置呢?

  集體交流。

  生可能談到有關利用方向、角度、距離來確定位置。

  談話:大家能利用圖中提供的信息來想辦法,真好。光明小學的同學們也和你一樣聰明,他們結合圖中各地點的位置關系繪制了這樣一幅平面圖。

  (出示幻燈片2)

  有了這樣的平面圖,要想準確確定大本應的位置就該怎么辦了?引導學生回顧有關比例尺以及根據(jù)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求實際距離的內(nèi)容。

  (4)談話:在平面圖中,除了可以利用方向和距離來確定位置外,我們還學過用什么方法確定位置?

  學生談到用數(shù)對來確定位置。師相機引導:對,用數(shù)對也是確定位置的好辦法。光明小學的同學們也想到了這一種辦法。

  (出示幻燈片3)

  仔細觀察,想一想大本營的位置用數(shù)對表示應該是多少?說說你的想法好嗎?

  某一地點的數(shù)對是(4,1),這是哪里?寶塔的數(shù)對是多少?

  再仔細觀察這幅平面圖,說說同學們要想從大鳴山返回大本營可能經(jīng)過哪些地方?猜猜他們怎么走的?

  設計意圖:

  整理和復習課擔負著查缺補漏、補充整理和鞏固發(fā)展的重任,抓住知識間實質性聯(lián)系,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有序整理和有效復習的關鍵。

  2.引導建構。

  (1)談話:剛才我們運用學過的知識幫光明小學的同學解決了難題。大家在解決問題時,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善于換一種思路去思考,所以想到了不同的方法。這些方法都是咱們在小學階段學過的確定位置的方法。這些方法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嗎?確定位置時我們還用到了哪些知識呢?

  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

  (2)集體交流。師相機完成板書。

  (3)談話:大家說得對,這些確定位置的方法不但可以描述或確定平面圖中物體的位置,還可以用來描述現(xiàn)實生活中物體的位置。你能選擇合適的方法描述一下咱們學;蛘呓淌依、你身邊某一物體的位置嗎?

  設計意圖:

  在知識的建構過程中,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步步地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注意到真正參與到解決問題的全過程,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激情、智慧與個性的大舞臺,讓他們在教學活動中獲得多方面發(fā)展,形成良好的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

  三、綜合應用,整體提高

  1.李東逛公園:(出示幻燈片4) 結合平面圖回答問題:

  (1) 用數(shù)對表示出民族風情園和游樂城的位置。

  (2) 李東現(xiàn)在的位置是(6,7),你知道他在哪兒嗎?

  (3) 動物園在民族風情園的 什么方向;公園大門在游樂城的 什么方向。

  (4) 李東從大門開始參觀,他可以怎么走?

  2、小強來到美麗的泉城濟南。看,他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問題?(出示幻燈片5)

  3、談話:外出旅游、野外探險需要確定位置,大海中航行的船只、天空中飛行的飛機更需要確定位置。下圖是某一機場的雷達屏幕。如果每相鄰的兩個圓圈之間的距離是10千米,以機場為觀測點,你能根據(jù)圖中提供的信息準確描述飛機A的位置嗎?

  (2)請根據(jù)下面的描述在屏幕上找到飛機B、C的相應位置。

  飛機B在北偏東60°方向60千米處。

  飛機C在南偏西30°方向50千米處。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自主探索,探究多種方法,使學生在解題時放開思路,加深對數(shù)量關系的理解,靈活解答。發(fā)揮了學生獨特的思維和靈感,將學生的學習、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領域、新的層次。

  四、拓展延伸

  談話: 這節(jié)課,咱們一起整理復習了小學階段學過的確定位置的方法,大家都能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其實,確定位置還有很多方法,很多學問呢。生活中,你還知道在哪些領域內(nèi)的什么樣的確定位置的方法?給大家介紹介紹好嗎?

  引導交流地球儀運用經(jīng)緯度確定位置、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GPS在軍事、航天等各領域的應用等知識。

  &nb

  sp; 鼓勵學生再搜集、了解相關知識。

  理和復習

《位置》教學設計7

  教學內(nèi)容:北師大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確定位置(一)65-66頁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能根據(jù)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2.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說一說、比一比等具體的活動,體會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用平面示意圖表示事物和用方向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能根據(jù)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資源與利用:ppt課件量角器、直尺等

  高端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動物園是大家最喜歡的去處,六一兒童節(jié)快到了,老師準備領大家到動物園去。這不,老師提前找來了動物園幾個場館的平面分布圖。想看看嗎?

  (出示主題情境圖)一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噴泉廣場。

  看示意圖,你都看到了哪些場館?指名說

  你想去那個場館?自由說,答案多樣。

  想知道老師最先想去的是那個場館嗎?

  猜一猜:黑毛亮,白毛白,圓圓胖胖惹人愛,攀的高,爬得快,嫩筍竹葉當飯菜。

  熊貓館

  [設計意圖:從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創(chuàng)設去動物園的情景,先讓學生說出最想去的場館,再通過猜謎活動適時地引導學生快樂、自愿地走進熊貓館。]

  二、探究新知。

 。ㄒ唬┬茇堭^在噴泉廣場的什么方向?

  1.獨立思考,指名回答。(東北、東偏北)

  2.引導學生質疑:獅虎山也在東北或東偏北的'方向上,怎樣區(qū)分它兩的位置?

  3.引導學生指出:可以加上角度

  4.同桌合作:找角、量角

  5.指名匯報:請用規(guī)范的語言描述他們的準確方向。

  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表述來匯報。

  (如:熊貓館在噴泉廣場的北偏東20度方向;熊貓館在噴泉廣場的東偏北70度方向;但指南針上只有南、北兩個方向,所以我們在描述時盡量地選擇和使用第一種表述方法:北偏東20度。)

  [設計意圖:讓學生的質疑引發(fā)認知沖突,增添了學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欲望和動力,從而很自然地得出:加上角度會讓我們的表述更準確。有水到渠成之效。]

  (二)大象館在噴泉廣場的什么位置?

  1.猜謎引出問題。

  找準了熊貓館的位置,接下來你最想去哪個場館?學生自由說。

  再猜猜老師的想法:兩耳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彎又長,比手還能干。(大象)

  恭喜你,答對了!接下來我們要研究的問題是:

  2.解決問題:大象館在噴泉廣場的什么位置?

 。1)獨立思考,指名匯報。(大象館在噴泉廣場的北偏西60度方向)

 。2)假設引沖突。

  假如你正在大象館參觀,你朋友要來找你,你覺得這樣告訴他的話,他保準能萬無一失地快速、準確地找到你嗎?

 。ê苡锌赡軙业介L頸鹿館。)

 。3)出示“直接”問題:

  大象館和長頸鹿館都在噴泉廣場的北偏西60度方向上,如何區(qū)分他們的位置呢?

 。4)引入距離。

 。5)同桌交流,準確描述。

  (6)指名匯報。

  大象館在噴泉廣場的北偏西60度方向1000米的位置。

  [設計意圖:通過假設,讓學生設身處地很容易地引出了“直接”問題,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經(jīng)歷了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深入地體會到要確定位置除了方向與角度這兩個因素外還必須要加上距離。]

  (三)參觀斑馬場后,同學們想去猴山,說說他們的行走路線。

  1.溫馨提示:剛才的觀測點都在哪里?(噴泉廣場)

  現(xiàn)在的觀測點在哪里?(斑馬場)

  2.小組交流、討論行走路線。

  3.展示、匯報。

  4.評價交流匯報情況。(學生評價,教師評價)

  [設計意圖:找準觀測點是確定位置的關鍵和前提,通過小組合作對行走路線進行充分的交流和討論,再進行展示匯報,最后分別由學生和老師對各組的交流討論過程和匯報展示情況進行評價,正確引領、多元評價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已經(jīng)圓滿地完成了今天所學的知識,下面老師想讓同學們大顯身手,看看誰學得好。

  課件出示:

  1.基礎練習:

  書66頁練一練第1題

  2.提高練習:

  書66頁練一練第2題

  3.拓展延伸:

  書66頁練一練第4題

  [設計意圖:通過由易到難的分層練習,讓學生能學以致用。尊重學生的差異,使每位學生都有收獲和提高。]

  四、課堂小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困惑?

  2.對自己的本節(jié)課的表現(xiàn)進行自我評價。

  [設計意圖:學生交流的過程,其實就是對今天所學知識的梳理,也能起到對知識的鞏固效果,不容忽視;問困惑,讓學生就本知識點提出疑惑,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后續(xù)知識的探究興趣。課堂上有教師評價、生生互評,課結束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通過多樣的評價方式讓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

  五、作業(yè)布置

  1.書66頁練一練第3題;

  2.練冊本課1、2、3題。

  六、板書設計

  熊貓館北偏東20度

  在噴泉廣場

  大象館北偏西60度1000米

  觀測點方向角度距離

《位置》教學設計8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北師大版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幫助他們理解并掌握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方法;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2.通過具體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和動手操作等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在合作交流中體驗數(shù)學真理的探索性和挑戰(zhàn)性,形成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以及進行質疑問難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尋寶游戲,首先請一位同學來介紹一下游戲規(guī)則。(課件出示) 看,就是這25個箱子,你能一次找到寶藏嗎?

  2、如果給大家提供一個信息(課件出示“寶藏的位置在(5,1)”),能一次就找到寶藏嗎? 誰來試一試。 (學生嘗試找寶藏。)

  師問:你怎么知道寶藏在這里?

  3、根據(jù)“數(shù)對”我們可以確定物體的準確位置,可是生活中的尋寶并不這么簡單,寶藏往往是埋在地下的,在這種情況下再用“數(shù)對”來尋寶就不容易了。那怎么辦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確定位置的方法吧。ò鍟n題:確定位置(二))

  二、探究新知,掌握方法 。(課件出示)

  1、請先仔細觀察,再確定寶藏在哪里?(大樹的東北方向)

  2、確定了東北方向就能快速準確地找到寶藏嗎?為什么?

  3、東北面是一塊很大的區(qū)域,要準確地確定寶藏的位置非常不容易,那怎么辦呢?

 。ㄕn件出示直尺、量角器等學習工具)

 。1)師:如果我們用上這些學習工具,能想辦法找到寶藏嗎? (學生操作教師提供的學習工具嘗試度量。)

 。2)有發(fā)現(xiàn)了嗎?(學生交流)

 。3)師小結:對呀,這個方向是從東偏向北10度的方向,因此我們就把這個方向叫做東偏北10度。

 。4)想一想,為什么把寶藏的位置叫做東偏北10度。誰再來說一說?

 。5)拓展:大家再想一想,還有其他的描述也能表示寶藏的準確位置嗎?

 。6)師小結:對呀,除了東偏北10度,我們還可以用北偏東80度來描述這個方向,這兩種描述都可以。一般來說,我們在生活中通常使用角度較小的方向進行描述。

  4、再質疑:

  (1)通過大家的探究,我們得到了寶藏所在的準確方向,現(xiàn)在可以來尋寶了嗎?

 。2)看來只知道方向還不行,還要知道大樹到寶藏的…… (板書:距離)

  (3)師:在這幅地圖上,我們用1厘米表示實際生活中的1千米。那么,從大樹到寶藏的實際距離也就是……

  5、再質疑:

 。1)問:現(xiàn)在可以來尋寶了嗎?

 。2)生試,發(fā)現(xiàn)不能。師問:為什么說不出來?還缺什么?

 。3)師:對!除了確定方向和距離,我們還要確定出發(fā)點。(板書:出發(fā)點)

 。4)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描述方法互相說一說寶藏的位置。▽W生相互交流。)

 。5)師:同學們找到寶藏了嗎?想一想,我們確定了哪些因素,才找到寶藏的呀?

  師:對,只要先確定出發(fā)點,再確定方向,最后確定距離,就能夠確定物體的準確位置。

  6、再質疑:既然找到了,讓我們打開寶箱好嗎? (課件演示打不開)問:咦!怎么打不開呀?

  7、找鑰匙。

  師:鑰匙就藏在我們的教科書里,讓我們翻開第84頁,找到第二題填一填,我們一共要找到三把鑰匙,分別是智慧鑰匙、勇氣鑰匙、愛心鑰匙,請大家選其中的一把進行填寫,看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8、打開寶箱 ,展示知識。

  (1)介紹兩位科學家。

 。2)展示我們的學校。

  三、結合實際,運用新知

  師:同學們真棒!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找到了寶藏,還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大的數(shù)學奧秘。讓我們告訴今天在座的'所有老師,你們是哪所學校的。快快來看看吧。杭西小學在哪里呢?讓我們一起在地圖上找找,在地圖上我們用一個點表示學校的位置。我校有這么多可愛的同學,怪不得吸引來的這么多的老師。這不離我們最遠的司前中小也來了不少老師?催@幅圖你們能說出老師們是怎樣來的嗎?

  1、根據(jù)課件上的信息確定杭西小學的位置。

  2、師:來了,還得回去啊。你們能不能把回去的路線告訴司前中小的老師們。

  3、小結:確定位置時,出發(fā)點、方向、距離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4、比較:謝謝大家?guī)屠蠋熋鞔_了往返杭西與司前中小的線路,現(xiàn)在讓我們再仔細觀察,這兩條線路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5、小結:正是出發(fā)點的不同決定了行走方向不同,因此在確定位置的時候一定要關注這些信息。

  四、運用知識,創(chuàng)新思維。

  師:去年正當大家準備快快樂樂地過個年時,我們南方卻發(fā)生百年不遇的大雪災。這場雪災,把我家鄉(xiāng)的菜園的菜壓了、山上樹壓了、人們辛苦種的果樹邊根都翻了,特別很需要的是把電桿樹全給壓倒了。沒有電,怎么辦?這年怎么過啊!鄉(xiāng)親們急啊。我們的縣長大人也急啊。連忙派出了搶修隊,可到處白雪茫茫怎樣走呢?同學們能不能辦辦忙,給搶修隊設計一條路線?

 。▽W生分組設計,老師巡視,最后學生匯報)

  五、總結全文。

  師:時間過的真快,40分鐘就要過去了,這節(jié)課你們覺得那里讓給你留下深刻印象?

 。▽W生談收獲)

  師:看來,同學們今天學習得不錯。確定位置這些知識運用非常廣泛,你們看:可以在衛(wèi)星勘測、雷達導航、飛機運輸、星座觀測等等都運用到了這些知識。也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能用上這些知識。

《位置》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關系,初步學會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詞描述物體間的相對位置關系。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語言表達能力。

  3、了解課堂常規(guī),學會在教師組織下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

  教學重點:

  認識上下、前后、左右。

  教學難點:

  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出示謎題: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能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謎底:手。)

  二、知識新授

  教學左、右

  1、區(qū)分左手、右手

  提問:你還用右手做什么事情?你用左手做什么事?

  生回答后總結區(qū)分左右的方法。

  2、找一找、說一說身體上還有哪些部位有左右之分。

  3、由身體中的左右引出課題:認位置(板書課題:認位置)

  4、出示書上主題圖,請生觀察。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5、學生用左、右來描述數(shù)學書和練習冊、四位小朋友們之間的位置關系,并說出區(qū)分方法。

  教學前、后、上、下、

  1、學生體會上、下、前、后四個方向,并且用上下、前后來描述圖中物體的位置關系。

  2、說一說班級里物體的位置關系。

  三、鞏固新知

  1、小游戲:小小機器人

  2、想想做做

  四、課堂小結

  請學生來說說這節(jié)課學會了什么,并在回家以后找出家里各種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說給家長聽。

  亮點:

  1、劉老師的課前熱身方法挺好,通過一首小兒歌,讓學生明白規(guī)矩。

  2、劉老師的'語言親切,教態(tài)自然大方。課堂習慣的養(yǎng)成,訓練到位。如:小小手,疊疊放;小嘴巴,閉上它;小眼睛,看老師等,老師的口令一出,孩子們反應積極迅速。

  3、體會位置的相對性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劉老師在解決難點時,設計了一系列活動如:“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讓孩子們區(qū)分位置,借助身體的器官進一步感知位置的相對性。

  4、整節(jié)課的學與玩相結合,在玩中既放松了,又鞏固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

《位置》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提高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能力。

  2、通過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下面是某一地區(qū)的平面圖。

  1、用數(shù)對標出環(huán)球大廈和購物中心的位置。

  2、圖中(11,4)表示的位置是()。

  3、()和()在同一行上。

  4、小明從公園門口出來,到書店該怎樣走?

 。1)獨立完成解答。

 。2)集體評講。

  二、提高練習

  1、練習三第5題。

 。1)理解題意,明白“行”“列”表示的意思。

  (2)根據(jù)(x,5)這個數(shù)對,說說x表示的是列數(shù)還是行數(shù)?

  根據(jù)這個數(shù)對能確定什么?它表示的可能是哪個班?

  (3)在小組中說說第(3)小題。

  這里的x,y可能表示哪些數(shù)?為什么?

  2、完成練習三第6題。

 。1)理解題意,明確鮮花和綠色植物都應放在方格線的交點上。

 。2)在小組中設計交流。

  (3)展示作業(yè),匯報結果。

  你能用數(shù)對描述一下自己設計的擺放位置嗎?

  你覺得自己設計的如何?優(yōu)點是什么?

  互相評價:設計是否合理?是否美觀?

  3、完成練習三第7題。

  平移后頂點位置的數(shù)對什么變化樂,什么沒變?(第一個數(shù)變了,第二個數(shù)沒變)

  第一個怎么變化的?

  獨立在書上方格中完成第(3)小題。

  在小組中完成第(4)小題。

  說說順次連接四個點得到了什么圖形?

  4、完成練習三第8題。

  理解題意,簡單介紹國際象棋的棋盤。

  棋盤上的列車行分別用什么表示?

  用g2表示白王,和數(shù)對表示的方法相同嗎?

  完成第(2)小題的填空。

  在小組中互相說說黑車從C6~C2,是怎樣前進的?

  三、閱讀“你知道嗎”

  四、課堂總結

  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同學們說說在哪些領域會用到這個知識呢?學好這個知識對于大家今后的學習、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單元公倍數(shù)和公因數(shù)

  第一課時: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22-23頁的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四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認識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會在集合圖中分別表示兩個數(shù)的倍數(shù)和它們的公倍數(shù)。

  2、使學生學會用列舉的方法找到10以內(nèi)兩個數(shù)的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并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動探索簡捷的方法,進行有條理的思考。

  3、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準備:

  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邊長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紙片;練習四第4題里的方格圖、紅旗和黃旗。

  教學過程:

  一、經(jīng)歷操作活動,認識公倍數(shù)

  1、操作活動。

  提問:用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分別鋪邊長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能鋪滿哪個正方形?拿出手中的圖形,動手拼一拼。

  學生獨立活動后指名在實物展示臺上鋪一鋪。

  提問: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⑴用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鋪邊長6厘米的正方形,每條邊各鋪了幾次?怎樣用算式表示?

 、其佭呴L8厘米的正方形呢?每條邊都能正好鋪滿嗎?

  2、想像延伸。

  提問:根據(jù)剛才鋪正方形的過程,在頭腦里想一想,用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正好鋪滿邊長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在小組里交流。

  3、揭示概念。

  講述:6、12、18、24……既是2的倍數(shù),又是3的倍數(shù),它們是2和3的公倍數(shù)。

  說明:因為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的個數(shù)是無限的,所以兩個數(shù)的公倍數(shù)的個數(shù)也是無限的,同樣可以用省略號表示。

  引導:用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不能正好鋪滿邊長8厘米的正方形,說明什么?為什么?

  二、自主探索,用列舉的方法求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

  1、自主探索。

  提問:6和9的公倍數(shù)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公倍數(shù)是幾?你能試著找一找嗎?

  學生自主活動,在小組里交流?赡艿姆椒ㄓ校

  ①依次分別寫出6和9的公倍數(shù),再找一找。

  提問:你是怎樣找到6和9的'公倍數(shù)的?又是怎樣確定6和9的最小公倍數(shù)的?

  ②先找出6的倍數(shù),再從6的倍數(shù)中找出9的倍數(shù)。

 、巯日页9的倍數(shù),再從9的倍數(shù)中找出6的倍數(shù)。

  引導:②和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哪一種方法簡捷些?

  2、明確6和9的公倍數(shù)中最小的一個是18,指出:18就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數(shù)。

  3、用集合圖表示。

  指導學生填集合圖后,引導:12是6和9的公倍數(shù)嗎?為什么?27呢?哪幾個數(shù)是6和9的公倍數(shù)?

  4、完成“練一練”

  完成后交流:2和5的公倍數(shù)有什么特點?

  三、鞏固練習,加深對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的認識

  1、練習四第1題。

  提問:這里在圖中要寫省略號嗎?為什么?如果沒有“50以內(nèi)”這個前提呢?

  2、練習四第2題。

  引導:4與一個數(shù)的乘積都是4的什么數(shù)?5、6與一個數(shù)的乘積呢?怎樣找到4和5的公倍數(shù)?填空時為什么要寫省略號?

  3、練習四第3題。

  集體交流時說說是怎樣找的。

  四、全課小結

《位置》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理解方向和距離的具體含義,會根據(jù)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相對位置,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學會如何根據(jù)方向與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位置,并能繪制出簡單平面示意圖。

  3、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坐標思想,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4、通過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方向和距離的具體含義,能根據(jù)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繪制簡單平面示意圖。

  教學難點:

  描述任意角度的具體方向,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思考

  師:每到夏季,咱們浙江沿海一帶就進入臺風多發(fā)季節(jié),臺風過境時常會給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造成一些影響。瞧,今早氣象專家發(fā)現(xiàn):在A市東南沿海方向已形成一股較強臺風,這股5號臺風將直接影響A市。(課件出示信息)

  1、請幫助氣象專家在圖上標出臺風中心的位置。

  預設:一片范圍都可能,引導學生理解東南方向只是一個大概的方向,無法確定具體位置。(課件演示:以A市為觀測點,出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四個方向標志)

  2、揭題:氣象專家經(jīng)過精密測量,確定了臺風中心位置。(課件出示臺風中心位置)

  現(xiàn)在你能準確描述它的位置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研究這個問題──位置與方向。(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

  【設計意圖】數(shù)學問題就是在一個個認知沖突中自然生成的。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的現(xiàn)實情境,讓學生用學過的有關方向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引發(fā)學生認知沖突,從而生成新的問題──如何確定具體位置,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二、實踐感悟,探索新知

 。ㄒ唬⿲W習根據(jù)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

  1、理解方向

 。1)師:我們怎樣才能準確描述臺風中心的位置呢?說說你的想法。

  預設:①與哪個方向更接近;②與A市之間的距離;③角度;④數(shù)對(經(jīng)緯度)……

  (2)在練習紙上利用手中的測量工具,先測量,再介紹。(課件標出臺風中心位置)

  反饋:集體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要求邊指圖邊說清位置。教師預設:

  生1:東南30°方向。(引導正確表述“東偏南30°”,并結合課件動態(tài)演示,理解含義:以正東方向為基準,向南偏30°。)

  生2:南偏東60°方向。(師加以引導:在生活中,我們一般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夾角較小)的那個方位。)

  生3:東偏南30°方向,距離是6厘米。(可進一步引導:為什么還要確定距離?)

 。3)操作活動。請以教室為觀測點,指出“東偏南30°”方向。(引導用肢體動作演示“東偏南30°”,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方位角”。)

  2、確定距離

 。1)師:確定了方向,現(xiàn)在位置確定了嗎?為什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A市的東偏南30°方向上有無數(shù)個點,只依據(jù)方向不能確定位置。)

 。2)師:A市的東偏南30°方向上的點太多了,如果你沿著A市的東偏南30°一直找下去,可能會找到6號臺風、7號臺風?磥砉庥袞|偏南30°的方向還是不行,還得有一個什么條件?(生述,師板書:距離)

 。3)(課件出示)經(jīng)測量,臺風中心距離A市600千米,F(xiàn)在請看著圖完整地說明5號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

  3、小結:回顧一下,我們剛才是怎樣確定5號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的?

  4、鞏固新知

  完成例1后面“做一做”。校對,觀察比較郵局與游泳館的位置,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它們的位置特點:關于正西方向軸對稱。

  【設計意圖】在探索新知的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較多的思考空間,在不斷質疑中激發(fā)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更全面地思考問題,明確需要明確方向與距離兩個條件,才能確定物體的具體位置。

 。ǘ⿲W習根據(jù)方向與距離標出位置

  1.理解信息?葱畔,說說它的`含義。(課件出示:6號臺風中心在A市南偏東30°方向,距離是600 km)

  2.討論方法:說說在圖上標出物體位置時,應先找準什么(觀測點),再確定什么(方向),最后確定什么(距離)?

  3.嘗試畫圖:學生嘗試繪制出6號臺風中心的位置,教師巡視指導。

  4.欣賞交流:選擇有代表性的畫法,讓學生上臺展示,重點交流以下問題:

 。1)南偏東30°怎么畫?引導學生明確靠近哪個方向就以哪個方向為基準,即量角器的0刻度線與靠近的方向對齊。(課件演示方法)

 。2)怎樣在圖上表示出600千米?(引導學生用一條1厘米長的線段表示100千米,初步了解線段比例尺,知道可用注有數(shù)量的線段表示地面上相對應的距離)

  5.小結:說說如何確定某點在圖上的位置,應注意什么?

  【設計意圖】考慮到學生已有了關于方向的知識基礎,并具備一定的作圖經(jīng)驗,因此放手讓學生自己嘗試探索完成,在交流反饋時通過同伴欣賞、交流的方式明確作圖的思路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ㄈ┯^察比較,內(nèi)化理解

  讓學生說說5號、6號臺風中心的位置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引導學生結合圖示比較兩者的不同,知道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方向與位置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比較,加深學生對“東偏南30°”與“南偏東30°”的理解,進一步體驗坐標思想。

  (四)綜合應用:如果你是A市市民,你最擔心什么情況發(fā)生?根據(jù)信息預測臺風到達情況。(課件出示信息:5號臺風中心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6號臺風中心正以25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

  【設計意圖】結合現(xiàn)實情境,讓學生再次感受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作用,并適時了解有關臺風的知識。

  三、實踐應用,拓展提升

 。ㄒ唬┗A練習

  1.練習五第1題(課件出示)

  出示地圖,先讓學生找一找首都北京的位置,再讓學生用量角器量出這些城市大約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然后全班交流。如果學生有興趣了解更多城市與北京的位置關系,可以繼續(xù)在地圖上測量,并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

  【設計意圖】通過呈現(xiàn)我國省會城市及直轄市的分布圖,幫助學生鞏固確定方向的知識,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練習五第4題(課件演示)

 。1)先獨立完成,再集體反饋。

  重點討論:學校在小剛家的方向上,距離是米。

  思考:以什么為觀測點,方向如何確定?

  提問:這道題當中的兩個設問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想的?

 。2)用兩種方式描述出其他同學家的位置。引導學生歸納位置關系的相對性:它們的觀測點不同,所以方向相對,角度相同,距離相等。

  (3)請嘗試描述出你家與學校的位置。

  【設計意圖】鞏固用方向與距離確定位置的知識,并在觀察分析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位置關系的相對性的具體關系:方向相對,角度相同,距離相等。

 。ǘ┨嵘毩暎ň毩曃宓7題)

  獨立完成,反饋交流。

  反饋時,回顧確定物體位置的三要素:觀測點、方向(角度)、距離,重點交流如何確定方向,與例題相比,需先由圖中所示北方判斷出其余三個方向,再確定物體具體所在方位。

  【設計意圖】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繪制平面示意圖,進一步掌握示意圖中方向的標注方法,鞏固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知識,提高正確繪圖的技能。

 。ㄈ┚C合應用(練習五第6題)

  獨立完成,反饋交流。

  1.校對并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

  2.再給出一個點(5,5),讓學生確定它的位置。預設:用數(shù)對;用方向與距離。

  3.比較兩種確定位置的方法有什么聯(lián)系與區(qū)別?(引導學生小結:需要用兩個條件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一種用“列”與“行”,一種用“方向”與“距離”。)

  【設計意圖】讓學生綜合運用“數(shù)對”和“方向與距離”兩種確定位置的方法解決問題,從而明確兩種確定位置的方法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四、回顧小結,課外延伸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方向和距離來確定物體的位置,其實大到野外勘察,小到行車走路,方向與距離在我們?nèi)粘I钪须S處可見。希望同學們以后能真正地在生活實際中去應用這些知識,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真正目的。

  2.課外延伸

  在紙上按照確定的比例和方位,繪制校園的平面圖,并說明各個主要建筑、主要活動場所的位置。

  【設計意圖】通過繪制校園平面示意圖的練習,把生活中的物體方位與平面圖中的物體方位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位置》教學設計12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在具體的生活實踐或游戲情境中,體驗前與后的位置與順序。

  2、能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的位置與順序。

  3、培養(yǎng)學生關于前后的空間觀念。

  4、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前與后的位置與順序

  教學難點:

  學生前后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情境教學、游戲

  教學準備:

  紙制的方向盤4個、車站牌5個、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老師請5名學生上講臺排成隊列

  2、在老師的口令下,學生按要求調(diào)換位置(把原來排在第二位的同學,依次往后進行調(diào)換,換三次,最后一次換到了隊伍的`末尾。使學生初步體驗到:前后的位置與順序,具有一定的相對性。

  引導學生“()同學在()同學前面,在()同學后面,”“()在最前面”等較規(guī)范的語言來描述。

  二、觀察討論、學習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設計做鋪墊,學生已初步體驗到了前后的位置與順序,因此新課知識,應由學生自己通過觀察、討論來掌握。)

  2、老師出示電腦:小動物賽跑

  電腦演示:小鹿、小狐貍、小白兔,小蝸牛參加賽跑,起跑后不久,他們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

  (學生看電腦觀察小動物的位置變化)

 。〞和Q菔荆﹩枺耗憧吹搅耸裁?現(xiàn)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動物?誰第二?小白兔跑第幾?小蝸牛跑第幾?

  問:如果比賽繼續(xù)進行,可能會有什么情況發(fā)生?(目的:啟發(fā)學生的法語異思維,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再次體驗到前后順序具有相對性)

  三、練習鞏固、啟發(fā)思維

  1、說一說

  (1)你的座位前面是誰?后面是誰?

 。2)你前面有幾個同學?后面有幾個同學?你是排在第幾位?

  2、做一做的第二題,然后全班集體訂正。

  3、游戲:

《位置》教學設計13

  教材分析:

  1.選取的素材有利于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

  為了把生活中的這些知識和經(jīng)驗系統(tǒng)化、數(shù)學化,教材選取了生活中的事例、場景、現(xiàn)象和現(xiàn)實問題。因為這些素材源于生活,學習時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知識經(jīng)驗很容易被喚起,這樣,學習就有了基礎。

  2.為學生的合作、交流提供空間。

  本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都是學生平時生活中常遇到的,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學習內(nèi)容多以實踐活動為主設計,例題和練習中有多處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機會,學生經(jīng)過合作學習、探討交流,不僅可以從別人那里獲得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使確定位置的方法多樣化,而且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能夠根據(jù)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2.了解確定位置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3.發(fā)展空間觀念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能夠根據(jù)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確定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過程:

  一、激趣游戲——找地鼠,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來玩?zhèn)游戲——找地鼠。請看屏幕:

 。1)一號地鼠:我在房子的正北方向上,距離是100米。

 。2)二號地鼠:我在房子的正東方向上,距離是200米。

 。3)三號地鼠:我和房子的距離是300米。你能找到我嗎?(不能)為什么?(不知道方向)

 。4)四號地鼠:我在房子的'東南方向上,你能找到我了嗎?(不能)為什么?(不知道距離)

  歸納:確定物體的位置,只知道距離或者只知道方向是不夠的,必須同時知道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今天,咱們就來學習《位置與方向》

  板書:位置與方向

 。ㄔO計意圖:通過學生喜歡的游戲復習舊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學生在這樣輕松歡快的氣氛中進入學習旅程,是很愜意的。距離房子300米的地方是一個半徑300米的圓,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這里不展開介紹。)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課件:教材情境圖,介紹什么是“定向運動”。

  定向運動是一種借助地圖和指北針(羅盤)按規(guī)定方向行進的體育活動。在參賽過程中,參賽者按照標繪在地圖上的方向線,在野外環(huán)境中自行選擇行進路線,依次通過各個檢查點,以最短時間到達終點者為勝。辨別方向和使用地圖的能力是參與定向運動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能力。

  2.學習例1.在起點的同學想通過平面圖確定1號檢查點所在的方向,你能幫幫忙嗎?(兩人小組合作完成后,組織學生交流)

  (1)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距離是1000米)還缺什么信息?

  板書:

  確定物體的位置:距離(1千米)

  方向?

 。2)一號檢查點在起點的什么方向上?你是怎樣確定的?(東北)

  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進行歸納:

 、僭谟^測點建起方向標,確定四個正方位;

 、诹砍鑫矬w所在的方位與正方位形成的角度;

 。3)指導學生正確描述一號檢查點的方向:(請同學們想想,和同桌討論討論,這方向該怎么說。)

  一號檢查點在起點的(東偏北30°)方向上,

  明確:也可以說“北偏東60°”,但一般情況下,我們說夾角小的方向。

  (4)描述一號檢查點的位置。

  “一號點在起點的東偏北30°方向上,距離是1000米。”或者“一號點在起點的北偏東60°方向上,距離是1000米!

 。ㄔO計意圖:確定方向是個難點,教師要作必要的指導。在學生能自己完成的地方就放手,絕不代替,視實際情況而定。)

  3.小練習:說一說,地鼠在什么位置。

  (1)地鼠在公園的東偏北25°方向上,距離是1000米。

  (2)地鼠在公園的北偏西25°方向上,距離是1000米。

  (3)地鼠在公園的南偏西30°方向上,距離是500米。

 。ㄔO計意圖:突出教學的重點;顫姷牡厥竽茏寣W生學習的興趣繼續(xù)高漲。)

  三、實踐應用。

  1.教材18頁“做一做”(附圖1),學生四人組分工合作完成后,互相檢查,集體交流訂正。(進一步明確:怎樣確定方向?怎樣確定距離?)

  2.量一量、說一說,我們實驗小學和武宣鎮(zhèn)中心校分別在八仙迎賓池的什么方向上。(附圖2)。(設計意圖:根據(jù)教材練習三第一題改編,這樣更貼近學生生活,感覺更親切。)

  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什么?

 。ù_定物體的位置必須同時知道方向和距離,說物體的方向要準確到角度,一般說夾角較小的)

  五、拓展延伸。

  1.地鼠迷宮,根據(jù)描述找到地鼠。(課件出示平面圖)

  (1)地鼠在寶塔西偏北25°度方向上,距離是400米。

 。2)地鼠在寶塔南偏正西40°度方向上,距離寶塔200米。

  (3)地鼠在寶塔東偏南50°度方向上,距離是400米。

  (設計意圖:這個游戲形式與開課一樣,但難度增加了,進一步強化了本課學習的內(nèi)容。期望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在這會兒能達到高潮。)

  2.根據(jù)描述,在圖中標出物體的位置。(附圖2.)

  羅老師家在八仙迎賓池東偏北15°的方向上,你能找到嗎?

  來,拿起你手中的地圖,跟同桌合作,討論完成。

 。ㄔO計意圖:這一知識點是后面例2的內(nèi)容,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嘗試解決。)

  附圖1:

  附圖2:

《位置》教學設計14

  一、情境導入,引出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到動物園玩嗎?

  師:元旦快到了,(刪)我們的好朋友笑笑也要去參觀動物園,動物園里有好多的動物館,怎樣才能找到它們的位置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幫她找一找吧。

  板書課題:確定位置

  二、自主探究,確定位置

  1、確定方向和距離

 。1)出示情境圖,引出方向和距離

  師:請同學們看屏幕,笑笑從猴山出發(fā),我們就說猴山是出發(fā)點,通常用字母表示。(只出示猴山點,O)

  師:笑笑要想找到孔雀林,首先要知道孔雀林在猴山的什么…(板書:方向)(不用找生站起來說,生說不出,師就說)

  師:對,我們以猴山為出發(fā)點,制定一個方向標,圖上的方向是怎樣規(guī)定的?

  (隨著學生回答,課件出示:北、南、西、東)

  師:孔雀林在猴山的正北方向,你能在圖上準確指出它的位置嗎?(可以找生指)

  師:你們看,正北方向上有這么長的路線,孔雀林到底在哪呢?看來,僅僅知道方向還不能確定孔雀林的位置,那還需要知道——(板書:距離)

 。2)完整描述位置

  師:(課件出示圖例:1小格表示100米)圖上1小格表示100米,這里有4小格,我們就說孔雀林距離猴山有(400)米,現(xiàn)在誰來完整地說說孔雀林的位置?

  課件出示:孔雀林在猴山方向上,距離猴山米。

  小結:說的真好,有了方向和距離我們才能確定具體的位置。由于同學們的幫助,笑笑很快找到了孔雀林的位置。

  2、確定角度

 。1)初次嘗試描述位置

  師:接下來咱們幫她找一找熊貓館和虎園的位置。

  師:請看大屏幕,你能說一說熊貓館的位置在哪?

  師:那虎園呢?(生:東北方向)

  師:我們看,圖中這兩點明明不在同一個地方,可是他倆的描述卻是一樣的,怎么辦呀?你能想個辦法描述得更準確些嗎?

  (2)自學教材,合作交流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自學一下,然后同桌相互交流,對照書上的'圖說一說熊貓館和虎園分別在猴山的什么方向?

 。3)學生匯報,引出角度

  A、用兩種方法描述熊貓館的位置

  師:熊貓館在猴山的什么方向?(熊貓館在猴山北偏東30°方向上)

  師:你是怎么理解“北偏東”的?30°你又是怎么看出來的?(課件演示:北偏東,30°)

  師:我們看熊貓館在猴山的北偏東30°方向上,(課件演示:北偏東30°)距離猴山——(課件出示:300米)

  師:有了方向、角度和距離現(xiàn)在你能完整地說說熊貓館的位置嗎?(板書:角度)

 。ㄕn件出示:熊貓館在猴山偏的方向上,距離猴山米。)

  師:熊貓館的位置還可以怎么說?(用手勢比劃提示)

 。ㄕn件演示:東偏北60°)熊貓館在猴山東偏北60°方向上,距離猴山300米。

  師:兩種都可以,一般我們用角度較小的方向進行描述。

  B、再次嘗試描述虎園位置

  師:哪虎園呢?

 。ㄕn件:虎園在猴山偏的方向上,距離猴山米。)

  小結:有了方向、距離和角度,我們就能更清楚地區(qū)分熊貓館和虎園的具體位置,對位置的定位才能更準確,F(xiàn)在我們再來說一說鹿苑在猴山的什么位置?

  3、形成性練習

  A.說一說:

  鹿苑在猴山偏的方向上,距離猴山米。(改成說位置吧,因后面的大象館不確定好位置,學生會覺得有點奇怪。大象館改成小賣部的情境吧)

  B.找一找

  師:現(xiàn)在你能根據(jù)給定的信息,找到大象館在哪嗎?

  大象館在猴山的西偏北30°的方向上,距離猴山200米,請在圖上用標示出來。(請學生在課件圈出準確位置)

  C.試一試

  小賣部在猴山的偏30°的方向上,距離猴山300米。

  師:動物園里準備新建個小賣部,建在哪兒呢?方向還沒確定,我們假設一下小賣部的方向,并在相應的位置上用標示出來。(找2個學生上來標)

  師:他標對了嗎?和他標的一樣的請舉手?還有不同的嗎?

  三、結合實際,鞏固應用

  師:接下來我們利用所學知識玩一個闖關游戲,你們有勇氣接受老師的挑戰(zhàn)嗎?

  1、第一關:(課件:出示圖1)

  師:有一天,一個雷達發(fā)現(xiàn)周圍有幾艘軍艦的求救信號,要對它們準確定位,我們是從雷達站來看,就說雷達站是觀測點。(板書:觀測點)下面請同學們在書上準確地寫出它們的位置。

  先示范第1小題后強調(diào):有時圖中給定了距離、角度數(shù)據(jù)時,我們就可以直接用給定的數(shù)據(jù)填寫,可以減少計算的麻煩。

  接著引導學生正確填寫另外兩艘軍艦的具體位置,集體訂正。

  2、第二關:奪寶游戲(課件:出示圖2)

  師:以寶箱為觀測點,來確定三把鑰匙的位置。你們能很快地找到嗎?

  師:勇氣、智慧、愛心,是我們?nèi)松娜髮毑。希望同學們用這三把鑰匙,開啟人生的旅程。

  3、第三關:對面看方向(建議不上了,怕講不清,反而影響效果)

  師:第三關有點難哦,有信心嗎?

  師:小芳看小麗在北偏東50°的方向上,小麗看小芳在什么方向上?請先獨立思考,再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有困難的可以畫一畫方向標。

 。ǜ鶕(jù)學生的回答,引出利用簡易方向標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尋找確定位置的條件)

  四、全課總結,回顧反思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想和大家說的?

 。ǔ鍪菊n件:了解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師:根據(jù)觀測點、方向、角度和距離確定位置的方法在生活中的運用非常廣泛,如軍事方面、雷達掃描、方向導航、觀察星象及生產(chǎn)勘探等。只要大家留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一定能用自己的智慧之眼發(fā)現(xiàn)更多的數(shù)學奧秘。

  五、板書設計

  確定位置

  觀測點方向角度距離

《位置》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一)教學知識點:

  1.了解直線與圓的三種位置關系。

  2.了解圓的切線的概念。

  3.掌握直線與圓位置關系的性質。

  (二)過程目標:

  1.通過多媒體讓學生可以更直觀地理解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2.通過讓學生發(fā)現(xiàn)與探究來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

  (三)感情目標:

  1.通過圖形可以增強學生的感觀能力。

  2.讓學生說出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學重點: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性質及判定。

  教學難點:

  有無進入暗礁區(qū)這題要求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判定,有一定難度,是難點。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請同學們看一看,想一想日出是怎么樣的.?屏幕上出現(xiàn)動態(tài)地模擬日出的情形。(把太陽看做圓,把海平線看做直線。)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希望學生說出直線與圓有三種不同的位置關系,如果學生沒有說到這里,我可以直接問學生,你覺得直線與圓有幾種不同的位置關系。)讓學生在本子上畫出直線與圓三種不同的位置圖。(如圖)師: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希望學生回答出有第一個圖直線與圓沒有公共點,第二個圖有一個公共點,而第三個有兩個公共點,如果沒有學生沒有發(fā)現(xiàn)到這里,我可以引導學生做答)

  二、討論知識,得出性質

  請同學們想一想:如果已知直線l與圓的位置關系分別是相離、相切、相交時,圓心O到直線l的距離d與圓的半徑r有什么關系

  設圓心到直線的距離為d,圓的半徑為r讓學生討論之后再與學生一起總結出:當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是相離時,dr當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是相切時,d=r當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是相交時,d知識梳理: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圖形公共點d與r的大小關系相離沒有r相切一個d=r相交兩個d

  三、做做練習,鞏固知識搶答,我能行活動:

  1、已知圓的直徑為13cm,如果直線和圓心的距離分別為(1)d= (2)d= (3)d=8cm,

  那么直線和圓有幾個公共點?為什么?(讓個別學生答題)師:第一題是已知d與r問直線與圓之間的位置關系,而下面這題是已知d與位置關系求r,那又該如何做呢?請大家思考后作答:

  2、已知圓心和直線的距離為4cm,如果圓和直線的關系分別為以下情況,那么圓的半徑應分別取怎樣的值?

  (1)相交;

  (2)相切;

  (3)相離。

  師:前面兩題中直接告訴了我們是直線的問題,而下面的這題是在三角形中解決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看題:考考你。

  3.在Rt△ABC中,C=900,AC=3cm,BC=4cm。

  (1)以A為圓心,3cm為半徑的圓與直線BC的位置關系是以A為圓心,2cm為半徑的圓與直線BC的位置關系是以A為圓心,為半徑的圓與直線BC的位置關系是.師:同樣地第一題是已知d與r問直線與圓之間的位置關系,而下面這題是已知d與位置關系求r,那又該如何做呢?

  (2)以C為圓心,半徑r為何值時,⊙C與直線AB相切?相離?相交?

  第3頁(請同學們思考討論后,再請個別同學說出答案) 總結:作題時要找出d與r中哪些量在變化,而哪些沒有變化的。

  比如日出就是r沒有變化而d發(fā)生了變化。不管哪些變了,哪些沒有變,

  總之d,r和位置關系中,已經(jīng)兩個都可以求第三個量。

  四、聯(lián)系現(xiàn)實,解決實際

  在碼頭A的北偏東60方向有一個海島,離該島中心P的15海里范圍內(nèi)是一個暗礁區(qū)。貨船從碼頭A由西向東方向航行,行駛了18海里到達B,這時島中心P在北偏東30方向。若貨船不改變航向,問貨船會不會進入暗礁區(qū)?讓學生完整解答。

  五、歸納總結,形成體系師:這節(jié)課你有何收獲?請個別學生回顧知識,教師再總結完整。

  六、布置作業(yè),課后鞏固分層作業(yè):

  1.基礎題:作業(yè)本(2)P21;

  2.自選題:如圖,一熱帶風暴中心O距A島為2千米,風暴影響圈的半徑為1千米.有一條船從A島出發(fā)沿AB方向航行,問BAO的度數(shù)是多少時船就會進入風暴影響圈?

【《位置》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位置的教學設計02-04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02-24

位置二教學設計02-26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11-16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03-10

《位置》教學設計(精選5篇)03-30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范文03-13

位置教學設計(精選5篇)03-11

《確定位置》教學設計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