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過程中受到啟發(fā)。
2、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fā)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過程中受到啟發(fā)。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二課時)
一、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郵票齒孔的故事》,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了解了課文的大意。通過學習,我們知道郵票打孔機是(英國發(fā)明家阿切爾)發(fā)明的。(師板書:阿切爾,生齊說)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那么在打孔機發(fā)明之前,郵票是什么樣子的呢?用的時候有什么不方便呢?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找找答案。(生自由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ㄖ该卮穑鹤钤绲泥]票跟現在的不一樣。每枚郵票的四周沒有齒孔,許多枚郵票連在一起,使用的時候,得用小刀裁開。)
2、跟你的理解一樣嗎?讓我們再一次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生齊讀)
3、(師出示:事先打印的1840年英國首次發(fā)行的郵票。)這就是當年發(fā)行的郵票,請大家仔細看一看,誰能不看書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以前的郵票跟現在的郵票有什么不一樣?)(指名2~3人回答。)
設計意圖:
用實物幫助學生認識以前的郵票跟現在的郵票不一樣,并用自己的話說說,訓練口語表達。
三、學習課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師生接讀第二自然段。師讀:“1848年的一天,英國發(fā)明家阿切爾到倫敦一家小酒館喝酒。在發(fā)明家的身旁發(fā)生了這樣一件事······”生接讀:“一位先生左手拿著一大張郵票······對不起,我也沒帶。’”
設計意圖: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內容較簡單,所以采用師生接讀的方式來學習,沒有過多的講解。
2、那個人想了想,然后做出了一些奇怪的舉動,請大家默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圈出表示那個人動作的詞。(學生默讀,圈出詞語。)
。ㄖ该涣魅Τ龅脑~語。)
3、讓我們一起邊讀第二自然段邊做一做那個人的動作。(生齊讀并做動作。)
4、你覺得那個人是個怎樣的人?
。莻人是個聰明、愛動腦筋的人。)
5、“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薄拔笔鞘裁匆馑?先看看書上的圖,哪個人是阿切爾?
。▽W生觀察圖畫,回答:端著酒杯,站著的人是阿切爾,他一動不動,眼睛盯著那個人的手看,仔細地觀察那個人的一舉一動。坐著的人是那個人,他一手拿郵票,一手拿著別針。)
是啊,阿切爾多么善于觀察,注意力完全被那個人吸引了。(板書:觀察。)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觀察圖中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來理解“吸引”一詞,從而體會阿切爾是個非常善于觀察的人,這也是發(fā)明家都具備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
6、阿切爾看到這一切又是怎樣想的呢?(板書:想。)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第四自然段,找到答案。
。ㄖ该卮穑骸八耄阂怯幸慌_機器能給郵票打孔,不是很好嗎?”)
是啊,這個想法真好!于是他開始了研究工作。ò鍟貉芯浚┧麜瞿男┭芯磕?(指名回答)隨機問:他的研究工作會一帆風順嗎?會遇到困難嗎?
設計意圖:課文只用一句話來寫阿切爾開始了研究工作,并沒有具體寫出他是怎樣研究打孔機的,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啟發(fā)學生聯系已有經驗或自己在其它讀物中看到的有關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內容,展開自己的想象,想象阿切爾的研究工作會是怎樣的,更應了解到每一項發(fā)明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付出許多努力的。
7、“郵票打孔機造出來了。用它打過孔的整張郵票······”(學生接)讀:“很容易一枚枚地撕開,使用的時候非常方便!
師出示現在打過孔的郵票,請兩位學生撕郵票,說說你的感受。
。ㄖ该亨]票,說感受,體會“使用起來很方便”。)
8、(出示:“英國郵政部門立即采用了這種機器。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保▽W生齊讀)
能給“立即”換一個詞意思不變嗎?(立刻、馬上、立馬······)
從“仍然”一詞你看出了什么?(看出了郵票打孔機使用的時間很長,一直到現在還在全世界廣泛使用著。)
9、把第四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了解打孔機發(fā)明的過程。
。ㄉR讀第四自然段。)
誰能看著黑板上的板書,用自己的話說說帶齒孔的郵票是怎樣發(fā)明的?先自己小聲地練習說一說,也可以同桌互相說一說。
(學生自己練說,指2~3名學生說:“1848年的一天,英國發(fā)明家阿切爾在酒館喝酒,他被一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那個人用別針在郵票的連接處刺上孔,郵票就很容易被撕開了。于是阿切爾想:‘要是有一臺機器能給郵票打孔,不是很好嗎?’他很快研究出了這種打孔機,用它打過孔的整張郵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開,這就是帶齒孔的郵票。”全部一起小聲地說一說。)
四、課外延伸:
正是由于阿切爾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聯想、勤于動手,最后發(fā)明了郵票打孔機,給全世界人帶來了方便,成為一名了不起的發(fā)明家。ò鍟喊l(fā)明家)
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發(fā)明家,他們發(fā)明了什么?
。敯喟l(fā)明了鋸子、瓦特發(fā)明了蒸汽機、貝爾發(fā)明了電話······)
五、小結:
所有的發(fā)明都離不開觀察、思考、聯想以及反復的動手試驗,希望我們同學們也能從中受到啟發(fā),做一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勤于動手的孩子,說不定你們也會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呢!
六、板書設計:
郵票齒孔的故事
阿切爾
觀察 想 研究
發(fā)明家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6個字。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大意。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指導學生利用識字板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識字。難字“敦”“裁”。
寫字:重點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抓關鍵筆把字書寫正確、美觀。指導區(qū)分“使”和“便”。
【教具準備】
課件;郵票冊;別針、小刀、郵票圖片。
【學生預習】
勾畫生字;朗讀練習;了解有關郵票的知識并收集郵票。
【教學過程】
一、欣賞郵票,激情引趣
老師:同學們,你們有集郵嗎?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出示郵票冊──“中國郵票”)──和學生一起欣賞人物、風景等內容的幾組郵票。
老師:下面老師考你們兩個有關郵票的小知識,看誰知道。
1、我們習慣上說“一什么郵票?”(老師手拿“一枚郵票”指名說──出示詞卡“一枚郵票”齊讀)
2、師:看看這(出示一大張郵票,指“齒孔”),知道這是什么嗎?(指名說──出示詞卡“齒孔”齊讀)
老師: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個有關郵票齒孔的故事。
出示課題:14、郵票齒孔的`故事。(指名讀,齊讀,強調翹舌音“齒”。)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老師:下面就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老師這里有兩個要求:
第一,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生字;
第二,盡量讀通句子,自己覺得難讀的句子或段落多讀幾遍。
2、出示生詞認讀:
裁開裁剪使用倫敦撕開研究郵政部門政府仍然
3、出示包含生字詞的句子:先自讀再指讀點撥:
老師:接下來由老師檢查檢查,這幾個句子你能讀好讀懂嗎?
、琶棵多]票的四周沒有齒孔,使用的時候得用小刀裁開。
⑵那個人從西服領帶上取下一枚別針,在每枚郵票的連接處都刺上了小孔,郵票便很容易地被撕開了,而且撕得很整齊。
、前⑶袪栂耄阂怯幸慌_機器能給郵票打孔,不是很好嗎?他開始了研究工作。
⑷英國郵政部門立即采用了這種機器。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使用郵票打孔機。
三、悟讀課文,了解故事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阿切爾是怎么發(fā)明帶齒孔的郵票的?從中你悟到了什么?
2、讀第四自然段,感受阿切爾的科學態(tài)度。
。1)哪句話寫出了阿切爾善于觀察生活小事。
出示: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理解什么叫“吸引”想象生活中你有沒有被什么舉動吸引?
3、那個人什么舉動?讀第三自然段,感受那個人的聰明。
此時此刻,阿切爾產生了一個想法,出示想法,讀想法。
4、阿切爾怎么就能想出這辦法的呢?這要追溯到當時郵票的缺陷上,課文那幾個小節(jié)告訴我們當時郵票使用的不方便呢?
5、讀第一、二自然段,感受當時郵票的不方便
師:用小刀裁郵票使用起來多不方便,用別針刺也不是長久之計,要是有一臺機器代替人工操作,該有多好!
6、接著阿切爾開始了研究工作,很快,打孔機造出來了,帶給人們多大方便,感受方便
師:郵票打孔機的發(fā)明,不僅應用于郵政事業(yè),而且廣泛推廣于現實生活中,你能舉例說說嗎?
四、深化情感,讀寫結合
小朋友,阿切爾為什么能發(fā)明出郵票打孔機?難道阿切爾天生就是發(fā)明家嗎?你從阿切爾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寫一寫你的感受:——————————————————
五、課外拓展,激發(fā)集郵的愿望
1、讀讀受生活小事的啟發(fā),從而有所發(fā)明的故事。如《鋸的發(fā)明》、《牛頓發(fā)現萬有引力》、《瓦特發(fā)明蒸汽機》
2、讀課后的《我知道》,了解集郵的作用,激發(fā)學生集郵的愿望。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過程中受到啟發(fā)。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fā)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點難點】
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fā)現,善于探究。
【學習時間】
共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1、出示火花,談話:請大家看這張圖片,它是由十張美麗的圖畫組成的,F在我想把它們都分開,你能幫我想想辦法嗎?郵票就是采用其中一種辦法來分開的。(出示郵票)說起郵票這邊上的齒孔,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
2、板書課題《郵票齒孔的故事》,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輕聲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識字,把記不住的字標出來。
3、合作識字。
4、全班交流。
5、小黑板出示生詞,指名教讀,齊讀。
6、還有哪些字記不住?請大家?guī)椭恪?/p>
三、合作學習,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帶齒孔的郵票是怎樣發(fā)明的?
2、合作學習:
組內伙伴輪讀課文,糾正易讀錯字音。討論:帶齒孔的郵票是怎樣發(fā)明的?在組內提出自己的疑問,互相幫助解決。無法解決的疑問留待全班討論解決。
3、全班交流。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二、總結全文,啟發(fā)創(chuàng)造
1、思考:
帶齒孔的郵票用起來的確非常方便,直到今天我們仍然用著這樣的郵票。這樣的方便是誰給我們帶來的?獨立思考后,與身邊的伙伴討論一下。
2、交流:
從西服領帶上取下別針在郵票連接處刺上小孔的人,反映靈敏,聰明手巧;阿切爾善于觀察,用心思考,研制出郵票打孔機。兩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3、過渡:
阿切爾通過觀察別人解決問題的`辦法,自己經過研究,發(fā)明了郵票打孔機,讓我們能輕松地撕開郵票。可是,郵票撕下來后,身邊沒有膠水,郵票沒法貼到信封上。你能解決這個難題嗎?
4、在生活中,你們還發(fā)現有什么不方便?(自由發(fā)言)
三、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詞,認讀。
2、出示“我會寫”中的生字,認讀,擴詞。
3、指導生字書寫。
四、積累運用,指導實踐(根據教學情況,部分內容放到課后)
1、數量詞積累。
2、郵票常識積累:
讀“我知道”的內容,了解部分關于郵票的常識。
3、口語表達實踐活動。
【推薦閱讀】
“發(fā)明家小時侯的故事”叢書。
【動手操作促進理解】
根據回答指導朗讀重要語句。如:用禮貌的語氣讀兩人對話;找出表現兩人善于動腦筋的句子,讀時突出他們的用心思考。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4
一、教材簡析:
這是一個發(fā)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個由發(fā)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fā)的發(fā)明故事。阿切爾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見一個人用別針在郵票連接處刺小孔,以便把郵票撕開,就想到了用機器使所有郵票都好撕開。學習這篇課文,要讓學生感受到,發(fā)明并不神秘,它就在我們身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身邊的事,多動腦思考,每個人都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機會。
二、設計理念:
倡導“自主學習”是本課教學設計比較突出的一個特點,它貫穿了整個課堂教學的始終,力求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本課教學設計結合教材“淺顯易懂”的特點,重視引導學生自主識字,自主讀書。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在朗讀中體驗、思考,并進行匯報、交流,從而達到領會課文所要表達感情的目的。整個設計體現了課文的個性化學習,進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嘗試。
三、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過程中受到啟發(fā),知道發(fā)明并不神秘,要多留心身邊的事。
4.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fā)現,善于探究。
四、教學過程:
。ㄒ唬┘と耄沂菊n題:
1、教師出示一些印有郵票的圖片(中間沒有齒孔),把圖片分給學生,請學生用自己想出的辦法把郵票撕開。
2、展示學生的方法及撕開的效果,教師予以肯定。
3、總結導入:郵票最初發(fā)行的時候,是沒有齒孔的。一張郵票,我們能很快把它撕開,如果有成千上萬張郵票需要分開,那將有多困難呀!不過,早在兩百多年前,英國發(fā)明家阿切爾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
4、揭題、板書、齊讀、學習生字“齒”。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課件出示帶音節(jié)的生字詞,檢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重點檢查指導讀準“齒、政”兩個翹舌音,“裁、撕”兩個平舌音。
3、去掉音節(jié),用多種形式檢查認讀生字詞的情況。
4、做游戲,識記生字。(讓學生在游戲中進一步鞏固字音,初步感知詞語的意思,為學習課文作好準備。)
首先說的是一個城市,它是英國的首都。(倫敦)
“借”一半,“仍”一半。(仍)
九個洞。(究)
實物演示。(刀)
動作演示。(裁、撕)
教師小結,鼓勵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各種各樣的識字方法識字,特別是用猜謎語等有趣的方法在生活中識字。
(三)朗讀、感悟課文內容
1、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賻X孔的郵票是誰發(fā)明的?
、谒麨槭裁磿氲桨l(fā)明郵票打孔機呢?
2、反饋、匯報,引導朗讀感悟。
。1)學生匯報第①個問題(帶齒孔的郵票是阿切爾發(fā)明的)。引導學生讀第4自然段第一句話:“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
。2)借助問題:“阿切爾到底被那個人什么樣的舉動給‘吸引’住了?”引導學生自讀第3自然段,思考問題,指名匯報交流。
出示有關句子,引導學生從詞語“便、很容易、而且、很整齊”的理解中,弄清阿切爾被什么樣的舉動給“吸引”住了,并在朗讀中加深體會。
過渡:這位先生的舉動,深深地吸引了阿切爾。出示插圖,指導觀察,引導學生從阿切爾的眼神、動作中,感受阿切爾被深深“吸引”的.樣子。賽讀體會。(板書:吸引)
。3)教師引讀阿切爾的“想法”,探究問題②,指導學生朗讀有關句子。(板書:想法)
。4)阿切爾為什么會想到發(fā)明郵票打孔機呢?引讀第1、2自然段。抓住“摸遍、也、只好、求助”等詞語和有關句子,在多形式的反復朗讀中體會沒有齒孔的郵票使用時的不方便。
。5)小結過渡,板書:研究。教師引導學生談感受,體會打孔機帶來的方便。
。6)教師引導學生讀文中的有關片段。抓住重點詞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體會郵票打孔機帶來的“方便”及阿切爾發(fā)明打孔機的偉大。
指讀“很快,郵票打孔機……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這段課文。
自讀課文有關句子,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對“很容易、非常方便、立即、仍然”等詞的理解,體會郵票打孔機帶來的“方便”及阿切爾發(fā)明打孔機的偉大。并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對阿切爾的敬佩。
。7)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讀、小組賽讀)
(四)小結課文,拓展延伸
1、讓學生說說帶齒孔的郵票是怎樣發(fā)明的,并談談學習課文后的收獲,體會阿切爾留心觀察,善于發(fā)現,探究的精神。
2、課文中有兩個人物,你喜歡誰?為什么?(只要能說出理由,教師都應予以肯定,允許學生有個性化的理解)。
。ㄎ澹⿲嵺`活動
收集自己喜歡的郵票,通過讀課外書或在家長的幫助下上網查找資料,了解更多的郵票知識。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發(fā)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個由發(fā)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fā)的發(fā)明故事。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經過,它還告訴我們,發(fā)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機會。
學情簡析: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過程中受到啟發(fā)。體會栽花種草的價值,認識到為別人創(chuàng)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fā)現,善于探究。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養(yǎng)成留心觀察,樂于發(fā)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
教學準備:
投影儀、生字卡片、郵票的圖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觀察導入
。毙∨笥,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知道郵票的用途嗎?
。脖容^過去的郵票和現在的郵票四周是什么樣的呢?
。硠e看這小小的齒孔,它的發(fā)明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齊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苯柚匆糇杂勺x課文,把生字的字音讀準,把句字讀通順。
。矊W習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詞語認讀。
(2)去掉拼音認讀。
。3)做游戲,看看,聽聽,猜猜的游戲。
a、出示小刀,認識刀
b、做動作裁紙,認識裁
c、做撕的動作,認識撕
d、聽,英國的首都是哪個城市(倫敦)
猜字謎,借一半,扔一半(扔)九個洞(究)
。场㈤_火車再讀詞語卡。
第二課時
三、學習課文
剛才大家都展示了我們認字的本領,現在我們在一塊展示一下,我們的讀書本領吧!
1、默讀課文,想一想是誰發(fā)明了帶齒孔的郵票呢?
2、過去的郵票一枚枚連在一起使用時會怎么樣呢?
A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感受使用起來不方便。
。2)齊讀。
B學習2、3、4自然段。
帶齒孔的郵票又是怎樣發(fā)明的?我們一塊讀書來解決。
。1)指3名同學分別讀2、3、4自然段。
。2)四人小組討論學習。
。3)匯報
a、分角色讀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理解吸引那位先生怎樣的舉動吸引了阿切爾呢?
C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男女比賽讀,表演讀,你覺得他怎樣?
。2)從圖中什么地方看出阿切爾被吸引住了(神態(tài),動作)
(3)再讀此句,相信你會讀得更好。
D學習第四自然段
。1)此時此刻,他產生了一個想法,請用~~~畫出來,指導讀。
(2)動手實踐,說感受。
阿切爾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他用心思考,不斷實踐,解決了生活中的難題,讓我們動手做做,來感受下阿切爾的發(fā)明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吧!在紙上刺一排孔,撕一撕,說感受。
。3)指導讀,把這種方便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4)給立即換個詞,說明了什么?從仍然一詞又說明了什么?(了不起)
。5)用敬佩語氣讀。
。6)你想對阿切爾說什么?
四、明理導行。
1、郵票的齒孔給我們現在的生活帶來了啟示,你能說說我們身邊類似的例子嗎?
2、一個用別針孔撕開郵票的先生,一個是發(fā)明家阿切爾,你喜歡誰?
3、你知道受生活小事的啟發(fā),從而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事有嗎?
小結:發(fā)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機會。
五、實踐活動。
1、讀課后我知道的內容,了解郵票的一些常識。響應學生伙伴的提議,去收集一些郵票
2、作業(yè)布置:找一找、講一講受生活小事的啟發(fā),從而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故事,比如《瓦特發(fā)明的蒸汽機》、《牛頓發(fā)現萬有引力》。
板書設計
郵票齒孔的故事
阿切爾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會觀察
阿切爾想到:機器打孔肯動腦
阿切爾做到:研究造出勤動手
課后反思:
用無齒郵票和有齒郵票的不同引出齒孔是怎么發(fā)明的?創(chuàng)設了問題情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新知創(chuàng)設了一定的條件。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情節(jié)簡單,語言平實,因而采用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實踐操作探究齒孔給生活帶來了方便,感悟原來發(fā)明就在身邊,并不是件難事,并進行開放性的交流,使學生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最后讓學生欣賞自己集的郵票,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愛好。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6
教材分析
《郵票齒孔的故事》是二年級第四單元“用心思考,勇于創(chuàng)造”這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是圍繞動手和動腦來選編的,目的是通過一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等的小故事,啟發(fā)學生養(yǎng)成動手動腦的好習慣。就《郵票齒孔的故事》這篇課文來說有兩個特點,一是生字數量多,但大多在生活中接觸過,二是故事通俗易懂,整合單元和課文的特點,這篇課文是一個發(fā)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個由發(fā)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fā)的發(fā)明故事。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經過,他還告訴我們發(fā)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機會。
學情分析
這是一篇講述發(fā)明齒孔郵票故事的文章。學生對故事的內容很感興趣,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展開討論,從中獲得一定的啟發(fā)、感悟,而每個人的感悟會不盡相同,要鼓勵學生自由暢談自己的感受,并進一步激發(fā)學生不斷實踐的熱情,活躍思維,拓展思路。由于二年級的學生已基本掌握自主識字、寫字的方法,識字、寫字的教學可以根據學生的識字能力,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教師適時給予指導。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字,會寫“仍、使、便、英、式”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過程中受到啟發(fā)。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fā)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難點
1、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養(yǎng)成留心觀察,樂于發(fā)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的生字卡片、郵票的實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件出示16、郵票齒孔的故事.PPT“黑便士”郵票)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師:對,這是一張世界上最早的郵票。(板書:郵票)同學們看這張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側面像,面值是1便士,所以又叫“黑便士”。
2、(實物出示現在的郵票)下面請同學們看這張郵票,這是現在常用的郵票,請同學們比較這兩枚郵票的四周有什么不同?
生:有小孔。
師:嗯,你們看得真仔細,形狀像牙齒一樣排列著的小孔就叫“齒孔”(師板書齒孔)請大家跟著老師讀。
3、別看這小小的郵票齒孔,它的發(fā)明還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呢!同學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是《郵票齒孔的故事》(師補充課題)。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學生交流)
2、恩,想知道的還真多,那就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讀這個有趣的小故事。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連成詞多讀幾遍,要把生字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并標出自然段序號。(學生讀,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3、檢查學生朗讀課文的情況,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學生交流)
師:看來同學們都能認真地讀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阿切爾發(fā)明了郵票打孔機的故事。了解了故事的大概內容之后,我們來看一下課文中的生字。
三、識記生字。
(一)出示生字詞(課件出示)
齒孔、英國、一枚、小刀、裁開、倫敦、
酒館、方便、撕開、研究、郵政、仍然
1、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一讀生字詞?
2、指名讀生字。
3、開火車讀生字詞。
4、全班齊讀
。ǘ┤サ羰熳肿x生字(課件出示)《郵票齒孔的故事》
齒英枚刀裁敦酒
便撕研究政仍
1、指名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
3、交流識字方法。
(1)生活區(qū)分“裁”和“撕”:“裁”字是跟衣服有關,所以下面有個衣字,而“撕”是用手來撕,所以它是提手旁的。
(2)比較區(qū)分:灑——酒
。ㄈ╈柟躺
游戲:老師出示實物、做動作、擺口型、猜字謎,學生找相應的生字卡片,舉起來,再齊讀這個字。
(1)猜字謎:借一半,扔一半(仍)九個洞(究)
(2)提問:英國的首都是(倫敦)
。3)出示實物:刀
。ㄋ模⿻鴮懮
師:同學們,剛才展示了你們的認字本領,下面就拿出你們的寫字功夫,好嗎?先看田字格里的生字,哪個字比較難?哪些字要注意什么?(生交流)
1、師范寫生字“仍”:簡述要點和筆順,重點強調第三筆是橫折折折鉤。
2、范寫“使、便”:強調上橫宜短,“口、曰”要扁,撇應先“豎”,捺要伸展。
3、“英”字“撇”應出頭!笆健弊值谒墓P是“提”。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并提醒學生“寫字三個一”“提筆就是練字”。
四、朗讀感悟
師:老師發(fā)現同學們的生字學得又快又好,真是聰明,下面該展示一下你們的朗讀水平了。
師:誰來展示一下課文第一段:
1、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為什么以前的郵票使用很麻煩呢?
。▽W生交流)
五、實踐活動
回家收集一些郵票。
板書設計
16、郵票齒孔的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票、整、而、且”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fā)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難點
1、寫字、朗讀感悟課文。
2、養(yǎng)成留心觀察,樂于發(fā)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ㄕn件出示詞語):求助、舉動、吸引、整齊、研究、立即、仍然、而且、方便
二、朗讀感悟課文(第二——四自然段)。
1、師:同學們詞語掌握得不錯,那我們接著學課文,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以前的郵票使用很麻煩,有位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麻煩,下面請同學們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他遇到了什么麻煩?
2、讀了這一段,誰知道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發(fā)生在什么地方?(解釋倫敦是英國的首都)。有誰?(阿切爾和一位先生)他在做什么?找到了嗎?(學生回答)
3、師:于是,他們之間有這樣的對話。他用了一個字,我覺得他很有禮貌,你知道是哪個字嗎?誰愿意扮演阿切爾和這位先生來讀一讀他們之間的對話?(請讀出禮貌的語氣)。
4、師:那這位著急而又有禮貌的先生接下來會怎么做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你覺得這位先生的舉動怎么樣?(急中生智、不慌不忙、聰明等)。
5、師:這段話中有個生字朋友我們見過,你還記得它嗎?(板書:枚)。它是一個量詞,可以形容郵票,還可以形容別針。
課件出示課后的“讀讀填填”,練習量詞的填法。
6、師:請大家看這句話(出示“而且”造句課件)。誰來幫忙補充句子?
7、師:這時的發(fā)明家阿切爾呢?他在做什么?(
8、(出示課文插圖)。板書“吸引”。師:請同學們仔細看圖,你從哪些地方能看出阿切爾被吸引住了?
9、此時此刻,阿切爾產生了一個想法,你知道他在想什么嗎?(指名回答)(出示課件句子:他想,要是有一臺機器能給郵票打孔,不是很好嗎?)
師:請你把自己當成阿切爾,讀讀他的想法,看誰讀得最像阿切爾。
10、師:多好的想法。“⑶袪栺R上就要開始行動了。請同學們齊讀后面幾句話。問:“立即”可以換成什么詞?
11、師:那現在你知道帶齒孔的郵票是怎么發(fā)明的了嗎?
12、師:郵票打孔機到現在還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磥恚l(fā)明創(chuàng)造真了不起,小小的郵票齒孔同樣閃耀著智慧的火花。
三、教寫生字
講了這么多,下面我們把生字學寫一下。
1、學生觀察每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說說哪些字容易在哪兒出錯?
2、教師范寫生字。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并強調寫字姿勢。
四、總結拓展
師:同學們科學就在咱們身邊,發(fā)明就在咱們的生活中,任何發(fā)明都是從生活小事開始的。今后,你在生活中有什么小困難、小難題,別放過它,要想辦法解決它,就會有新發(fā)現的,老師對大家充滿了期待。
3、實踐作業(yè):
請同學們找一找,講一講因為受到生活小事的啟發(fā),從而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故事,下節(jié)課我們一同分享。
板書設計
16、郵票齒孔的故事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薄⒄_、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生字,理解“立即、仍然”等詞語。
〖能力目標
。薄⑼ㄟ^讀文,培養(yǎng)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培養(yǎng)學生質疑、探疑、解疑的能力。
。、通過小實驗,培養(yǎng)學生動手的能力。
。、通過匯報、交流,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收集資料和觀察生活中的物品,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要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勤于動手。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
、 郵票(3張以上)。
、 觀察生活中有齒孔的物品。
⑶ 別針一枚。
、 了解郵票的知識。
。病⒔處煖蕚洌
、 搜集有關郵票的一些知識。
、 郵票。
【學習資源】
。薄⑧]票。
。、教師推薦相關的資料:
、 郵票的相關知識:郵票是一個國家的名片,集郵是對郵票的收集和研究。人們在收集郵票的過程中獲得怡神的樂趣和美的感受,在研究郵票中豐富對郵票知識的了解。
郵票在方寸之中展示了人類社會文明進程的各個階段,物質生活的方方面面,天文地理、動物植物、山川江河湖海、軍事、體育、政治、經濟、文化無不在郵票中留下倩影。郵票是百科全書式的圖片概況。人們在收集郵票的過程中,通過畫面的故事,可以豐富自己多方面的知識。
世界上第1枚郵票,1840年5月1日在英國問世,5月6日開始使用。郵票圖案是維多利亞女王18歲即位時的側面像,由弗萊德列克·希思(Frederick Heath)雕制印版,承印者是派金斯。巴肯(Perkins Bacon)公司。面值1便士,用有王冠水印的紙印黑色,所以通稱“黑便士郵票”。英國發(fā)行的黑便士郵票,沒有印國家的名稱,因為那時別國家還沒有發(fā)行郵票;至今英國發(fā)行的郵票還是不印國名,而以王冠、國王頭像作為國家名稱的標志。黑便士郵票是無齒孔的,因為那時郵票打孔機還沒有發(fā)明,郵局出售郵票時,須用剪刀逐枚剪開,非常麻煩。
郵票齒孔的知識:1848年,愛爾蘭人亨利·亞策爾發(fā)明了打孔機。 1854年1月28日英國首先發(fā)明了有齒孔郵票。郵票齒孔發(fā)明因其形狀、制作原理和所采用的制作設備不同,郵票齒孔也就種類繁多,特征各異。從形狀上看,齒孔有孔形齒、線形齒和針形齒之分。其中針形齒采用縫紉針扎制而成,形狀簡單粗糙,不夠精美,現在已很少使用。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孔形齒。線形齒也隨國際上不干膠郵票的推廣,使用得重新多了起來。
【學習實施方案】
學習內容:小學語文第四冊《郵票齒孔的故事》。
組織形式: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共同解疑。
學習流程:質疑──探疑──交流。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知道郵票齒孔的來歷。
教學難點:體會人物的品質。
【學習時間】
二課時。
【教學流程及設計】
一、談話揭題,激發(fā)興趣
目標:通過教師質疑,學生回答,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動腦習慣,學會自己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形式:展示實物,教師質疑,學生解疑。
過程:
1、教師出示下載的郵票圖案若干張,設問:
老師想將這么多郵票整齊快速地分開,你能幫老師想出什么辦法?
2、學生發(fā)言:
、 用小刀裁開。
⑵ 用手撕開。
、 用剪刀剪開。
、 用別針刺開。
。、教師評價:
大家的辦法都不錯,但是有的辦法用起來不很方便。100多年前英國發(fā)明家阿切爾用了一個好辦法讓大家能又快又好地分開這些郵票,想知道他想出了什么辦法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目標: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讀準生字。
形式:自讀課文,交流匯報。
過程:
。薄W生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注意讀準字音。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场⒄J讀生字,師生共同正音。
三、自主探究,理解課文
目標:讓學生在讀文、質疑、讀詞、小實驗、談體會等過程中了解郵票齒孔的來歷和打孔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
形式:讀文質疑、讀詞想象、實踐體驗,交流感受。
過程:
。、學生自由讀課文,將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引導學生質疑:讀了課文你有什么疑問?
生問:
、 為什么以前的郵票沒有齒孔?
、 打孔機是怎樣發(fā)明的?
、 郵票打孔機什么時候發(fā)明的?
、 為什么英國立即采用了打孔機?
、 為什么現在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
。、教師隨機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以四人為一組合作解決問題,完成下列題目:
、 解決的問題:_______________
、 課文中的答案:_____________
、 補充的資料:_______________
。、學生匯報學習情況,回答“打孔機是怎樣發(fā)明的?”這一問題時教師隨機板書:
阿 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
切 想到:機器打孔
爾 做到:研究造出
5、齊讀動詞,體會動作。
。、小實驗:用別針給兩張“郵票”中間處刺洞,然后沿洞撕開,再將中間沒有刺洞的兩張郵票撕開。
(實驗時,學生兩人為一組,一人拿郵票,一人小心翼翼地用別針刺洞,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贰W生談談實驗后的感受:
、 沿著有洞的地方撕開郵票很快,并且郵票很整齊。
、 沿著沒有洞的'地方撕開郵票很慢,還不容易撕整齊。
、 刺洞很麻煩,我的手差一點就刺傷了。
8、回答“為什么英國立即采用了打孔機?”理解“立即”。(生:馬上、立刻、連忙。)
9、回答“為什么現在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理解“仍然”。(生:還在、依然、依舊。)
。保啊⑼卣梗
、 因為打孔機打孔快,打孔后郵票能又快又整齊地分開,所以現在它仍然在使用,在為郵票打孔。你知道我國第一枚郵票是什么時候發(fā)行的,票面圖案是什么,有沒有齒孔嗎?
生:我國第一枚郵票是1878年發(fā)行的,圖案是大龍。
生:我國第一枚郵票上面有齒孔。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從課后的“我知道”中知道的。
師:你真會學習。
、 世界上第一枚有齒孔的郵票是什么時候發(fā)行的?
生:1848年。
生:1849年。
師:板書:1854。
生:!
、 世界上第一枚有齒孔的郵票是1854年1月28日發(fā)行,與課文中的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有近六年之久,這期間阿切爾可能都在做些什么?
生:在畫圖紙。
師:那叫設計,隨機板書:設計
生:找材料。
生:拼裝。
師:對,拼裝制造,板書:制造
生:試驗。
師:板書:試驗。
生:修改。
師:修改也叫改進,板書:改進
⑷ 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有齒孔?
生:面的票。
生:電話收費票。
生:衛(wèi)生紙。
生:旺仔小饅頭的袋子。
生:方便面的袋子。
生:酒盒子。
……
(學生通過觀察,在同學的啟發(fā)下越說越愛說,完全將語文與生活融為一體。)
師:同學們真會觀察,大家說的這些東西因為有了齒孔,我們才很容易地將它撕開,我們應該感謝誰?
生:感謝阿切爾。
四、總結課文,探究人物品質
。、自由讀課文。
2、談談: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3、隨機板書形容人物特點的詞語。(會觀察、肯動腦、勤動手)
。础⒖偨Y。
【板書設計】
郵票齒孔的故事
阿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會觀察
切想到:機器打孔肯動腦
爾做到:研究造出勤動手
【設計說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是難以產生學習熱情的!多]票齒孔的故事》這課是一篇說理性較強的課文,雖然文中有故事,但故事趣味性不強,不夠吸引學生。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很難完成本課的各項教學目標,因此教學本課時我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進行教學,給他們說、議、做、讀、談的機會,調動他們的手、耳、眼、口多種感官,在讀中學,在做中學,在看中學,在說中學,在聽中學。
二年級的孩子有了一點學習的積累,他們的表現欲強,一開課,我就設疑讓他們幫老師想辦法,學生在回答時得到老師的肯定,成就感得到了滿足,學習勁頭自然足。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后,我又滿足他們愛問的欲望,讓學生質疑。在理解課文時,又滿足他們愛說的欲望,讓學生以四人為一組,自由選擇學習內容。此時學生暢所欲言,甚至爭得面紅耳赤,竭力在伙伴面前表現自己。小組內交流相互補充,取長補短,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學習,合作探究的精神。
愛動手是孩子的另一天性,為了讓學生深切體會郵票有齒與無齒在撕開時的區(qū)別,我讓學生兩人一組做小實驗,再談感受,學生做得認真,談得深入,為后文的理解打下了基礎。講完課文最后一段后,我對課文進行四方面的拓展:設計“你知道我國第一枚郵票是什么時候發(fā)行的,票面圖案是什么,有沒有齒孔嗎?”這個問題主要是教育學生要學會學習,會靈活運用學習資料;設計“世界上第一枚有齒孔的郵票是什么時候發(fā)行的?”這個問題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學會聯系課文發(fā)揮合理想象,學生回答1848年或是1849年都合乎情理,在學生盡力思考仍沒有回答出正確答案時,我給出正確答案,使學生有恍然大悟之感。這時我又設計了第三個問題:“世界上第一枚有齒孔的郵票是1854年1月28日發(fā)行,與課文中的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有近六年之久,這期間阿切爾可能都在做些什么?”課文中只是寫阿切爾開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郵票打孔機制造出來了,沒有具體寫他如何研究和制造打孔機。我設計這個問題既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探究課文,合理想象的能力,也是為了后面揭示人物品質埋伏筆。最后我設計“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有齒孔?”這個問題讓學生能進一步了解“齒孔”,了解生活中的事物,真正使“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四個拓展的問題是環(huán)環(huán)緊扣,學生由郵票聯想到其它物品,體會到了打孔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對阿切爾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人物品質的探究不攻自破,教學目標中的情感目標自動實現。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8
【教材分析】
《郵票齒孔的故事》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由發(fā)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fā)的發(fā)明故事。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經過,它還告訴我們,發(fā)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機會。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主感悟重點詞句,從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過程中受到啟發(fā)。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fā)現,善于探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1課時
一、欣賞郵票、激情引趣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些關于郵票的圖片(板書“郵票”,點撥“票”)
它的'內容十分豐富。它可以用來紀念一些重要的人物和事物,人們稱它為“微型百科全書。”
這張郵票是1840年英國正式發(fā)行的黑便士郵票,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枚郵票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生說
。◣煱鍟糊X孔,點撥“齒”寫法)
別看這小小的郵票齒孔,它的發(fā)明還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郵票齒孔的故事》(師補充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師: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師布置閱讀要求:
2、出示詞語
(1)指名讀、齊讀,點撥難讀字詞。
。2)發(fā)現第3、4列的規(guī)律
。3)積累量詞,完成課本65頁練習
三、結合語境,理解感悟
1、師:詞語會讀了,老師還要來考考小朋友們課文內容讀懂了沒有?故事中都有誰?是誰發(fā)明了郵票打孔機?
生說(板書:先生阿切爾)
師:郵票打孔機發(fā)明之前和發(fā)明之后,人們分別是怎樣使用的?請你在課文第1和第四自然段中找一找,畫下來。
師:“行、得”這個兩個多音字讀準了,真不錯!使用起來的確十分不方便,還有誰想讀?(指名讀、齊讀)
2、阿切爾發(fā)明了郵票打孔機之后,郵票使用起來又是怎樣的呢?請小朋友們快速地在最后一個自然段中找一找?
師:這段話中哪些詞讓你感受特別深?
師:阿切爾的這一發(fā)明,讓人們使用郵票非常方便,請你把這份喜悅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3、師:每一項發(fā)明,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阿切爾為什么會想到發(fā)明郵票打孔機的呢?讓我們下節(jié)課來學習。
四、指導書寫“刀、爾、式、仍、使、便”
1、師:剛才孫老師已經考驗過我們班孩子的讀書本領了,會讀書的孩子還應該是會寫字的孩子。
2、出示6個生字認讀:
師:仔細觀察這些生字,你發(fā)現了什么?
3、重點指導“式、使”
4、學生書寫練習
5、交流反饋,再寫
第2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師: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學習了課文
師:老師把課文故事編成了一首兒歌,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生自己念,齊念。
2、讀詞語、學生字:求助、英國、整齊、而且(區(qū)分“爾”——“而”讀音)
3、師范寫“整、求”,生練寫
二、朗讀感悟
1、師:阿切爾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明郵票打孔機的呢?請小朋友們自己讀讀課文2——4自然段。
生交流
2、是呀!找不到小刀多心急呀!請你讀這段話。(那位先生摸遍……我也沒帶)
那位先生急中生智,他做了什么樣的舉動,讓阿切爾受到了啟發(fā)?(學生回答)在課文的第幾自然段?圈出描寫他動作的詞語。
師:從這些動作描寫中,你覺得這位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師板書:愛動腦愛思考)
師:讀書光有感受不行,咱們還得邊讀邊想象畫面,誰來讀——
師:讓我們再次讀一讀第3自然段。
3、這位先生的舉動深深地吸引了阿切爾!
瞧——(師出示課文插圖)
觀察阿切爾此時的表情和動作,想一想他這時心里會想些什么?(生寫話)
師:正是這種神情、正是這樣的動作,難怪課文會說——
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
此時他的腦海里忽然萌發(fā)了一個想法——
師:“要是”的近義詞是什么?
生說
師:要是、假如、如果這些意思相近的詞語都表示假設。
師:經過了阿切爾的反復實踐和研究,郵票打孔機在1854年1月被發(fā)明出來了,離故事發(fā)生足足6年,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阿切爾都克服了,而且他的發(fā)明得到了英國郵政部門和全國各地的認可,讀——
師:你從哪些詞中感受到這項發(fā)明特別了不起?
。ㄗブ攸c詞“立即”、“仍然”)
師:100年后的今天,人們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這是一件多么值得驕傲的事情!一起來——
5、師: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感受到了這位先生遇事能動腦想辦法,也感受到了阿切爾的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并且能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動。他們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了:發(fā)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多思考,每個人都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機會。
作業(yè):
1、了解更多有關郵票的知識,并主動去收集一些郵票。
2、找一找、講一講生活小故事,讀一讀有關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故事:如《瓦特發(fā)明的蒸汽機》、《牛頓發(fā)現萬有引力》。
板書設計:
郵票齒孔的故事
先生動腦筋
阿切爾看到想到做到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9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齒、枚” 等13個生字。會寫“仍、使、便”三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朗讀中感受創(chuàng)造的意義。激發(fā)在生活中用心思考,不斷實踐,勇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情感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1、本課的11個生字詞,13個帶拼音的生字,13個不帶拼音的生字。
2、有關郵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黑便士” 郵票)誰知道這是什么?(板書:郵票)
2、(出示現在的郵票)比較兩枚郵票的四周有什么不同?
3、(撕開郵票)你們看,這些撕開了的小孔象什么?這就叫做:齒孔(板書)請大家跟著老師讀。
4、別看這小小的郵票齒孔,它的發(fā)明還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補齊課題)。
5、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字詞、寫生字
1、請小朋友們輕聲讀課文,看看這個故事有趣嗎?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連成詞多讀幾遍,要把生字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
。▽W生自由讀,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2、學習生字。
(1)(課件出示生字詞和帶拼音的生字)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一讀生字詞?你愿意讀哪個就讀哪個。
(2)開火車讀沒有拼音的生字詞。
(3)自由讀沒有拼音的生字,不會的可問同學。
。4)鞏固生字。(看實物拿字卡“刀”;看動作拿字卡“裁、撕”;說城市拿字卡“倫敦”;猜字謎拿字卡“研、究”。)
3、練習寫字。
。1)猜字謎:“借一半,扔一半!保ㄈ裕
(2)師范寫,學生說說寫這個字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寬、橫折折折鉤要先寫,是一筆寫成的。)
。3)請同學們找一找,這一課要求我們寫的字還有哪些和“仍”字一樣都要寫得左窄右寬。(還有“使”“便”。)
。4)請大家拿出鉛筆,坐端正,把這些字寫一遍。
。5)展示學生的作業(yè),師生共同評議。
三、朗讀感悟
1、小朋友的生字學得又快又好,真聰明!所以,老師想請大家?guī)臀医鉀Q一個問題。我讀了這一課后,有一個問題總是搞不明白:究竟是誰發(fā)明了郵票打孔機呢?
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正確答案。默讀時不要發(fā)出聲音。
3、找到答案了嗎?
4、意見不統一。這樣吧,請認為是那位先生發(fā)明的同學坐在一起,請認為是阿切爾發(fā)明的同學坐在一起。讓我們再次讀讀課文,找到理由進行討論。(如果學生意見一致,教師作為反方發(fā)問,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找出有關內容讀一讀。)
5、分組討論,說明理由。
。1)請認為是那位先生發(fā)明的同學先發(fā)表意見。
。2)你能在課文中找出有關內容讀一讀嗎?
。3)這組學生把課文中寫的這個小故事完整地讀一讀(課文二、三自然段)看誰讀得好。
。4)讀得真不錯。ㄞD向“阿切爾”小組)這回該你們組了。
(5)“阿切爾”小組的學生說理由。
。6)你能在課文中找出有關內容讀一讀嗎?
。7)(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重點朗讀第四自然段。(看圖引導朗讀;板書引導朗讀;比較引導朗讀。)
。8)回答課后“讀讀想想” 中的'問題!皫X孔的郵票是怎樣發(fā)明的?”
6、阿切爾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他用心思考,不斷實踐,解決了生活中的難題。讓我們動手做做看,來感受一下阿切爾的發(fā)明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吧。(學生動手撕郵票。)
7、你想對阿切爾說些什么嗎?
8、齊讀課文。
四、擴展
1、課件展示大龍郵票;讀一讀課后“我知道”。
2、展示各種有趣的郵票讓學生欣賞。
3、發(fā)帶有齒孔的紙,讓學生自己設計郵票。
4、讓學生展示自己設計的郵票,并加以說明。
5、請集郵的小朋友課后也把自己集的郵票帶來,讓大家欣賞欣賞,分享你們的幸福與愉快。
【評析】
本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二年級學生的特點而精心設計的,其主要特點有三:
1、運用記憶規(guī)律,將已經學過的部件、識字方法遷移到認記生字的學習當中。
初讀課文之后,教師安排了四個學習生字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一是課件出示生詞和帶拼音的生字,讓學生當小老師帶讀;二是開火車讀沒有拼音的生字詞;三是自由讀沒有拼音的生字,不會的可問同學;四是鞏固生字(看實物拿字卡;看動作拿字卡;說城市拿字卡;猜字謎拿字卡)。
出示生詞是為學生提供識記的環(huán)境,出示帶拼音的生字是為了幫助學生讀準。除去拼音認讀生字詞,是加強已認漢字的復現。在鞏固生字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學則采用多樣形式,運用已形成的初步的識字能力來獨立識字。四個環(huán)節(jié)層層推進,促進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分享識字的樂趣。以詞識字,運用已形成的初步的識字能力識字,體現了二年級識字的教學的特點。
2、在入情入境的閱讀實踐中自悟自得。
根據課文內容的特點,通過“究競是誰發(fā)明了郵票打孔機”這一話題,引導學生將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感受、體驗、思考,去領悟作者所要傳達的感情,進而通過自己的閱讀表達出來。通過師生間、生生間的辯論,去激發(fā)學生極具個性的獨特見解或閱讀感受,以達到在入情入境的充分閱讀中,自悟自得。在閱讀中有機地安排了回答課后“說說想想” 中的問題,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通過復述去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認識以及閱讀過程中所獲得的情感和態(tài)度。也為第二學段復述教學作了很好的鋪墊。
3、充分利用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在拓展活動中,一是安排了說一說“我知道”,這是結合了課文內客的特點,以具體的實例向學生進行這樣的引導,通過獲取與本課學習內容相關的資料,從而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二是展示多種有趣的郵票讓學生欣賞,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三是給帶有齒孔的紙,讓學生自己設計郵票,并加以說明。這一實踐活動的安排與教材內容緊密聯系,加強了語文的實踐活動。最后通過集郵的小朋友帶郵票,同學間欣賞的形式,讓孩子們走出校門,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生字,理解“立即、仍然”等詞語。
〖能力目標〗
1、通過讀文,培養(yǎng)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培養(yǎng)學生質疑、探疑、解疑的能力。
3、通過小實驗,培養(yǎng)學生動手的能力。
4、通過匯報、交流,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5、通過收集資料和觀察生活中的物品,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要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勤于動手。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
、培]票(3張以上)。
、朴^察生活中有齒孔的物品。
、莿e針一枚。
、攘私忄]票的知識。
2、教師準備:
、潘鸭嘘P郵票的一些知識。
、凄]票。
【學習資源】
1、郵票。
2、教師推薦相關的資料:
⑴郵票的相關知識:郵票是一個國家的名片,集郵是對郵票的收集和研究。人們在收集郵票的過程中獲得怡神的樂趣和美的感受,在研究郵票中豐富對郵票知識的了解。
郵票在方寸之中展示了人類社會文明進程的各個階段,物質生活的方方面面,天文地理、動物植物、山川江河湖海、軍事、體育、政治、經濟、文化無不在郵票中留下倩影。郵票是百科全書式的圖片概況。人們在收集郵票的過程中,通過畫面的故事,可以豐富自己多方面的知識。
世界上第1枚郵票,1840年5月1日在英國問世,5月6日開始使用。郵票圖案是維多利亞女王18歲即位時的側面像,由弗萊德列克·希思(Frederick Heath)雕制印版,承印者是派金斯。巴肯(Perkins Bacon)公司。面值1便士,用有王冠水印的紙印黑色,所以通稱“黑便士郵票”。英國發(fā)行的黑便士郵票,沒有印國家的名稱,因為那時別國家還沒有發(fā)行郵票;至今英國發(fā)行的郵票還是不印國名,而以王冠、國王頭像作為國家名稱的標志。黑便士郵票是無齒孔的,因為那時郵票打孔機還沒有發(fā)明,郵局出售郵票時,須用剪刀逐枚剪開,非常麻煩。
郵票齒孔的知識:1848年,愛爾蘭人亨利·亞策爾發(fā)明了打孔機。 1854年1月28日英國首先發(fā)明了有齒孔郵票。郵票齒孔發(fā)明因其形狀、制作原理和所采用的制作設備不同,郵票齒孔也就種類繁多,特征各異。從形狀上看,齒孔有孔形齒、線形齒和針形齒之分。其中針形齒采用縫紉針扎制而成,形狀簡單粗糙,不夠精美,現在已很少使用。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孔形齒。線形齒也隨國際上不干膠郵票的推廣,使用得重新多了起來。
【學習實施方案】
學習內容:小學語文第四冊《郵票齒孔的故事》。
組織形式: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共同解疑。
學習流程:質疑──探疑──交流。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知道郵票齒孔的來歷。
教學難點:體會人物的品質。
【學習時間】
二課時。
【教學流程及設計】
一、談話揭題,激發(fā)興趣
目標:通過教師質疑,學生回答,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動腦習慣,學會自己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形式:展示實物,教師質疑,學生解疑。
過程:
1、教師出示下載的郵票圖案若干張,設問:
老師想將這么多郵票整齊快速地分開,你能幫老師想出什么辦法?
2、學生發(fā)言:
、庞眯〉恫瞄_。
、朴檬炙洪_。
、怯眉舻都糸_。
⑷用別針刺開。
3、教師評價:
大家的辦法都不錯,但是有的辦法用起來不很方便。100多年前英國發(fā)明家阿切爾用了一個好辦法讓大家能又快又好地分開這些郵票,想知道他想出了什么辦法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目標: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讀準生字。
形式:自讀課文,交流匯報。
過程:
1、學生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注意讀準字音。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認讀生字,師生共同正音。
三、自主探究,理解課文
目標:讓學生在讀文、質疑、讀詞、小實驗、談體會等過程中了解郵票齒孔的來歷和打孔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
形式:讀文質疑、讀詞想象、實踐體驗,交流感受。
過程:
1、學生自由讀課文,將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引導學生質疑:讀了課文你有什么疑問?
生問:
、艦槭裁匆郧暗.郵票沒有齒孔?
、拼蚩讬C是怎樣發(fā)明的?
⑶郵票打孔機什么時候發(fā)明的?
、葹槭裁从⒓床捎昧舜蚩讬C?
⑸為什么現在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
3、教師隨機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以四人為一組合作解決問題,完成下列題目:
、沤鉀Q的問題:_______________
⑵課文中的答案:_____________
、茄a充的資料:_______________
4、學生匯報學習情況,回答“打孔機是怎樣發(fā)明的?”這一問題時教師隨機板書:
阿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
切想到:機器打孔
爾做到:研究造出
5、齊讀動詞,體會動作。
6、小實驗:用別針給兩張“郵票”中間處刺洞,然后沿洞撕開,再將中間沒有刺洞的兩張郵票撕開。
(實驗時,學生兩人為一組,一人拿郵票,一人小心翼翼地用別針刺洞,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7、學生談談實驗后的感受:
⑴沿著有洞的地方撕開郵票很快,并且郵票很整齊。
、蒲刂鴽]有洞的地方撕開郵票很慢,還不容易撕整齊。
、谴潭春苈闊业氖植钜稽c就刺傷了。
8、回答“為什么英國立即采用了打孔機?”理解“立即”。(生:馬上、立刻、連忙。)
9、回答“為什么現在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理解“仍然”。(生:還在、依然、依舊。)
10、拓展:
、乓驗榇蚩讬C打孔快,打孔后郵票能又快又整齊地分開,所以現在它仍然在使用,在為郵票打孔。你知道我國第一枚郵票是什么時候發(fā)行的,票面圖案是什么,有沒有齒孔嗎?
生:我國第一枚郵票是1878年發(fā)行的,圖案是大龍。
生:我國第一枚郵票上面有齒孔。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從課后的“我知道”中知道的。
師:你真會學習。
、剖澜缟系谝幻队旋X孔的郵票是什么時候發(fā)行的?
生:1848年。
生:1849年。
師:板書:1854。
生:啊!
、鞘澜缟系谝幻队旋X孔的郵票是1854年1月28日發(fā)行,與課文中的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有近六年之久,這期間阿切爾可能都在做些什么?
生:在畫圖紙。
師:那叫設計,隨機板書:設計
生:找材料。
生:拼裝。
師:對,拼裝制造,板書:制造
生:試驗。
師:板書:試驗。
生:修改。
師:修改也叫改進,板書:改進
、饶阒郎钪羞有哪些東西也有齒孔?
生:面的票。
生:電話收費票。
生:衛(wèi)生紙。
生:旺仔小饅頭的袋子。
生:方便面的袋子。
生:酒盒子。
……
(學生通過觀察,在同學的啟發(fā)下越說越愛說,完全將語文與生活融為一體。)
師:同學們真會觀察,大家說的這些東西因為有了齒孔,我們才很容易地將它撕開,我們應該感謝誰?
生:感謝阿切爾。
四、總結課文,探究人物品質
1、自由讀課文。
2、談談: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3、隨機板書形容人物特點的詞語。(會觀察、肯動腦、勤動手)
4、總結。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11
學生分析:
學生默讀課文后,一定會有所感悟,而每個人感悟到的又不盡相同,要鼓勵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發(fā)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個由發(fā)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fā)的發(fā)明故事。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經過,它還告訴我們,發(fā)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機會。
學習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過程中受到啟發(fā)。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fā)現,善于探究。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二、識字寫字
1.出示要求認識的生字,讓學生看看哪些字已經認識了,講講是怎么認識的。把它挑出來,擺到一邊,并讀給別的小朋友聽。
2.結合語句認識生字:倫敦、研究。
3.借助漢字特點識字。
。1)借助漢字表義的特點識“裁”“撕”。
。2)借助漢字表音的特點識“究”“政”。
4.運用多種方式鞏固識字。
。1)“我說你找”。一個同學說出課文中含生字的詞語,另一個同學在文中找出來。
。2)“我指你認”。一個同學指生字,另一個同學快速讀出來,再說出課文中的詞語或用字組詞。
(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課的生字。
三、寫字指導。
本課要寫的字中有三個字(刀、仍、便)是新認的字。“刀”字放手讓學生臨寫,“仍、便”二字與“使”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寫好單立人。單立人的寫法學生已經多次接觸,應該比較熟悉,因此放手讓學生書寫。但三個帶單立人的字的右半邊應該細致地指導一下!叭浴弊钟疫叺谝还P是“橫折折折鉤”,第二筆是撇!氨、使”右邊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別的基礎上指導寫美觀。指導的重點如下:上橫宜短,“口、曰”要扁,撇應先“豎”捺須伸展!坝ⅰ弊值谄吖P撇上邊要出頭!笆健弊值牡谒墓P是提,不是橫,斜鉤要寫美觀。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二、整體感悟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主選擇讀書方式。
2.合作學習,讀給小伙伴聽,相互檢查、訂正。
3.抓重點語句悟讀、品讀。
文中出現了兩個人物,一個是用別針刺孔撕開郵票的先生,一個是發(fā)明家阿切爾,你喜歡誰呢?為什么?
在學生匯報時引導學生:
(1)用禮貌的語氣讀一讀他們的對話。
。2)從課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個人和阿切爾都很善于動腦筋?怎樣讀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們在用心思考呢?此時教師可示范讀,也可組織學生進行比較讀。
。3)“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從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看插圖你能想象出當時阿切爾的動作神情嗎?學一學他的樣子,理解“吸引”一詞,使學生感受到阿切爾能細心觀察生活的`細節(jié)。
。4)“英國郵政部門立即采用了這種機器!敝小傲⒓础币辉~可以換成什么詞?通過這個詞你知道了什么?
。5)“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從“仍然”一詞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語氣讀第四自然段中的后兩句。
三、積累運用
1.課文中表示數量的詞語有哪些,找出來讀一讀,再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如,一大張郵票一枚別針一臺機器一家小酒館一位先生)還可以說“一枚”、“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完成課后練習“讀讀填填”。
2.你覺得課文中哪些詞語用得好,找出來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記到小本子上,或者用這個詞依照書上的句子說一句話。
可引導積累以下詞語?求助、舉動、吸引、整齊、研究、立即、仍然。
四、實踐活動
1.讀課后“我知道”的內容,了解郵票的一些常識。響應學生伙伴的提議,去收集一些郵票。
2.故事會。找一找、講一講受生活小事的啟發(fā),從而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故事,比如《瓦特發(fā)明的蒸汽機》、《牛頓發(fā)現萬有引力》。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12
【學習目標】:
1、認識“齒”、“枚”等13個生字,會寫“仍”、“便”、“使”三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發(fā)明過程中受到啟發(fā)。
3、懂得生活中要用心思考,不斷創(chuàng)新,善于探究。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小刀、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多媒體出示:黑便士郵票)誰知道這是什么?(板書:郵票)
2、(多媒體出示:現在的郵票)說說這兩枚郵票的區(qū)別。(板書:齒孔)
3、補齊課題,齊讀。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借助拼音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習生字:
(1)、(多媒體出示帶拼音生字)指名當小老師帶讀。
(2)、合作認識生字。
。3)(多媒體出示去拼音生字)開火車讀生字。
。4)、鞏固生字:
實物識記:刀;動作識記:裁、撕;名稱識記:倫敦
3、寫字指導:
(1)、謎語:借一半,扔一半(仍)。
。2)、師范寫,說寫字方法。
。3)、找出另外兩個單人旁的字:使、便。
。4)、配樂。生書寫。要求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
三、朗讀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帶齒孔的郵票是誰發(fā)明的?
2、指名答。意見不統一,認為是阿切爾的同學坐一起,認為是那位先生的同學坐一起。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找到各自的理由小組討論。
4、分組討論:
。1)、認為是那位先生的小組陳述理由,讀出相應的自然段。
(2)、認為是阿切爾的小組陳述理由,讀出相應的自然段。
5、導讀第四自然段。
。1)、讀“阿切爾被那位先生吸引住了!币痪。
(2)、看圖說說從哪兒可以看出阿切爾被“吸引”住了。
(3)、指導朗讀。
。4)、讀第四自然段。
6、滲透德育:在生活中要做個有心人,仔細觀察,用心發(fā)現,善于思考,勤于動手,會像阿切爾一樣發(fā)明出許多東西的。讓我們來感受阿切爾的發(fā)明給人們帶來的方便吧。▽W生動手撕郵票)。
四、拓展:
1、(多媒體出示課后:我會讀)學生讀,說說知道了什么。觀察文中的“大龍郵票”和“大熊貓郵票”。
2、(多媒體出示多枚郵票)學生觀察,老師講解。
3、學生動手設計郵票。展示。
五、作業(yè):將自己設計的郵票內容寫一寫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薄⒄_、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生字,理解“立即、仍然”等詞語。
〖能力目標〗
1、通過讀文,培養(yǎng)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培養(yǎng)學生質疑、探疑、解疑的能力。
。、通過小實驗,培養(yǎng)學生動手的能力。
4、通過匯報、交流,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怠⑼ㄟ^收集資料和觀察生活中的物品,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要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勤于動手。
【課前準備】
。薄W生準備:
、培]票(3張以上)。
⑵觀察生活中有齒孔的物品。
、莿e針一枚。
⑷了解郵票的知識。
。病⒔處煖蕚洌
、潘鸭嘘P郵票的一些知識。
、凄]票。
【教學流程及設計】
一、談話揭題,激發(fā)興趣
1、目標:
通過教師質疑,學生回答,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動腦習慣,學會自己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形式:
展示實物,教師質疑,學生解疑。
3、過程:
、沤處煶鍪鞠螺d的郵票圖案若干張,設問:
老師想將這么多郵票整齊快速地分開,你能幫老師想出什么辦法?
、茖W生發(fā)言:
①用小刀裁開;
、谟檬炙洪_;
③用剪刀剪開;
④用別針刺開。
、墙處熢u價:
大家的辦法都不錯,但是有的辦法用起來不很方便。100多年前英國發(fā)明家阿切爾用了一個好辦法讓大家能又快又好地分開這些郵票,想知道他想出了什么辦法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目標:
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讀準生字。
2、形式:
自讀課文,交流匯報。
。场⑦^程:
、艑W生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注意讀準字音。
⑵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钦J讀生字,師生共同正音。
三、自主探究,理解課文
。、目標:
讓學生在讀文、質疑、讀詞、小實驗、談體會等過程中了解郵票齒孔的來歷和打孔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
。病⑿问剑
讀文質疑、讀詞想象、實踐體驗,交流感受。
。、過程:
、艑W生自由讀課文,將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埔龑W生質疑:讀了課文你有什么疑問?
生問:
、贋槭裁匆郧暗泥]票沒有齒孔?
②打孔機是怎樣發(fā)明的?
③郵票打孔機什么時候發(fā)明的?
、転槭裁从⒓床捎昧舜蚩讬C?
、轂槭裁船F在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
、墙處熾S機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以四人為一組合作解決問題,完成下列表格:
解決的問題:課文中的答案:補充的資料:
⑷學生匯報學習情況,回答“打孔機是怎樣發(fā)明的?”
、升R讀動詞,體會動作。
、市嶒灒
用別針給兩張“郵票”中間處刺洞,然后沿洞撕開,再將中間沒有刺洞的兩張郵票撕開。
。▽嶒灂r,學生兩人為一組,一人拿郵票,一人小心翼翼地用別針刺洞,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⑺學生談談實驗后的感受。
、袒卮稹盀槭裁从⒓床捎昧舜蚩讬C?”理解“立即”。
⑼回答“為什么現在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理解“仍然”。
、瓮卣梗
、僖驗榇蚩讬C打孔快,打孔后郵票能又快又整齊地分開,所以現在它仍然在使用,在為郵票打孔。你知道我國第一枚郵票是什么時候發(fā)行的,票面圖案是什么,有沒有齒孔嗎?
、谑澜缟系谝幻队旋X孔的.郵票是什么時候發(fā)行的?
③世界上第一枚有齒孔的郵票是1854年1月28日發(fā)行,與課文中的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有近六年之久,這期間阿切爾可能都在做些什么?
、苣阒郎钪羞有哪些東西也有齒孔?
……
師:同學們真會觀察,大家說的這些東西因為有了齒孔,我們才很容易地將它撕開,我們應該感謝誰?
生:感謝阿切爾。
四、總結課文,探究人物品質
。、自由讀課文。
。、談談:
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场⒖偨Y。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14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養(yǎng)成留心觀察,樂于發(fā)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
教學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郵票的圖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觀察導入
1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知道郵票的用途嗎?
2比較過去的郵票和現在的郵票四周是什么樣的呢?
3別看這小小的齒孔,它的發(fā)明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齊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把生字的.字音讀準,把句字讀通順。
2學習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詞語認讀。
。2)去掉拼音認讀。
。3)做游戲,看看,聽聽,猜猜的游戲。
a、出示小刀,認識“刀”
b、做動作“裁紙”,認識“裁”
c、做“撕”的動作,認識“撕”
d、聽,英國的首都是哪個城市(倫敦)
猜字謎,借一半,扔一半(扔)九個洞(究)
3、開火車再讀詞語卡。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反思04-23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反思04-13
《郵票齒孔的故事》的教案設計08-25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02-19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03-08
課文《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反思05-05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設計范文08-26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反思15篇03-08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案15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