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時間:2023-06-20 20:13:03 登綺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精選20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shè)計編寫工作,教學設(shè)計是把教學原理轉(zhuǎn)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寫教學設(shè)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精選20篇)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1

  一、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以“父母之愛”為專題,編排了精讀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略讀課文《慈母情深》、《學會看病》。這幾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愛、母愛的深沉與寬廣、崇高與無私,令人震撼,讓人感動,引人思考!兜卣鹬械母概c子》這篇課文,描寫具體、情感真摯,講述的是在美國的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jīng)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贊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閱讀能力。所以在本課教學中,要緊緊扣住“父母之愛”這一專題來學習,重點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再現(xiàn)情境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驗文本,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ㄒ唬┱J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guān)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ǘ┯懈星榈乩首x課文。

  (三)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ㄋ模╊I(lǐng)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龑W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ǘ┮龑W生通過對人物言行的`描寫,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ㄈ┲攸c理解“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這句話的含義。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準備

 。ㄒ唬⿲W生預(yù)習課文,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初步認識本課生字。

 。ǘ┙處煖蕚湔n件。(用PPT制作的有關(guān)課文內(nèi)容的文字片和與地震相關(guān)的圖片與音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整體感知:

 。ㄒ唬┏鍪菊n題

  今天,我們一起進入第六單元的學習。這一單元,將讓我們感受到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這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第17課(師板書課題)《地震中的父與子》。齊讀課題。

 。ǘ┏踝x課文

  (三)檢查生詞

 。ㄋ模┱w感知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兒呢?

 。ㄎ澹┪闹械母概c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書:了不起父子)

  二、披文入情,感悟語言

  (一)這節(jié)課,我們就先來看看,文中的父親為什么了不起。請大家默讀課文1-12自然段,看看文中哪些文字讓你感到了父親的了不起?用波浪線把它們畫出來,在旁邊用一兩個詞簡單地寫下你的感受。

 。ǘ┲攸c引導學生感悟朗讀以下重點句段

  1.第3自然段:

 。1)從哪里體會到了父親的了不起?

 。2)從哪看出痛苦?為什么?痛苦到什么程度?用一個詞來概括父親此時的心情。

  (3)盡管痛苦,但他還是堅定地站了起來,通過“堅定”這個詞,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父親?

 。4)朗讀,讀出父親的痛苦與堅定

  2.第5—11自然段:

 。1)誰阻擋過他?是怎樣阻擋的?

 。2)為什么父親反復(fù)只說這一句?

  (3)分角色讀課文。

  3.第12自然段:第一句:“他挖了8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1)從哪里體會到了父親的了不起?

 。2)為什么不直接寫他挖了36小時?

  (3)為什么說沒人再來阻擋他?(引導學生學習5-11自然段)

  4.第12自然段:第二句:“他滿臉灰塵……到處都是血跡!

 。1)從哪里體會到了父親的了不起?

  (2)體會外貌描寫的作用。

 。3)你覺得這是一位什么樣的父親?(師板書:堅強執(zhí)著)

 。4)聯(lián)系生活,出示地震災(zāi)害圖片。

  (5)用一句或者幾句話寫下你的感受。

 。6)小結(jié)全課

 。7)這的確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為什么說他的兒子也同樣了不起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

  三、布置作業(yè):

 。ㄒ唬⿲懮

 。ǘ┱闹嘘P(guān)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節(jié)課,父親的形象已經(jīng)刻在我的心中,讓我們深深感動。那么,他的兒子又為什么了不起呢?請大家自由讀13至23自然段。找一找,描寫兒子的哪些畫面感動了你?

  二、自讀自悟,交流體會

  重點指導學生理解感悟如下句段:

 。ㄒ唬拔腋嬖V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fā)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ǘ┎,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三、展開聯(lián)想,即時練筆

 。ㄒ唬┯懻

  大家設(shè)想一下,剛才有個同學談到,當時埋在廢墟底下的阿曼達也可能害怕,他害怕還是不害怕?請大家討論一下,可以想象,可以用書上的語言來證明。

 。ǘ┫胂

  師:同學們,讓我們跟隨記錄片,再親自看看1994年美國發(fā)生地震的一剎那。就在災(zāi)難發(fā)生的這一刻,忽然樓房晃動起來,身體也跟隨著晃動,教學樓象山一樣向我們壓下來,把我們送進了漆黑的廢墟底下:

  師:只聽見四周是────(生闡述想象)

  只看見──(生闡述想象)

  (三)練筆

  1.阿曼達是那樣的了不起!他在廢墟底下整整煎熬地等待了38小時!在這38小時里他都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用你的心去寫,用你的想象去寫,把了不起的阿曼達用說手中的筆寫出來。

  2.請幾位寫得有代表性的同學朗讀。

  四、誦讀經(jīng)典句段,拓展延伸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感情朗讀“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二)分角色朗讀父子對話

 。ㄈ┬〗Y(jié)全課,拓展延伸

  推薦課外書《感悟父愛》

  五、作業(yè)

 。ㄒ唬┩瓿删毠P

 。ǘ┱n外閱讀《感悟父愛》

  (三)復(fù)習生字

  作者簡介:

  高娃,女,1973年10月出生,現(xiàn)任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烏海市教研室小學語文教研員,中學高級教師,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學能手,全國優(yōu)秀教師。論文《把握教學重點上好語文園地》獲全國語文教學研究論文一等獎。

  《父與子》美國作家馬克。漢林

  馬克。漢林:mark victor hansen(馬克·漢林)是一個專業(yè)演講者,他在近二十年中,在三十二個以上的國家二百萬人作了四千次演講,演講內(nèi)容包括優(yōu)秀銷售策略,個人能力與發(fā)展等。他一直鼓舞人們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強大、更有自己的未來,他給各行各業(yè)的人帶來了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原文:

  曾經(jīng)發(fā)生在美國洛杉磯一帶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鐘的時間里,使30萬人受到傷害。

  在混亂中,一個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便沖向他7歲的兒子上學的學校。他眼前,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學樓,已變成一片廢墟。

  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跑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他知道兒子的教室在樓的一層左后角處,他疾步走到那里,開始動手。

  在他清理挖掘時,不斷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趕來,看到這片廢墟,他們痛哭并大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哭喊過后,他們絕望地離開了。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說:“太晚了,他們已經(jīng)死了。”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來幫助我?”沒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

  救火隊長擋住他:“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fā)生起火爆炸,請你離開!

  這位父親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警察走過來:“你很難過,難以控制自己,可這樣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對他人也有危險,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人們都搖頭嘆息著走開了,都認為這位父親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渾身上下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

  是兒子的聲音!父親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

  “爸爸,真的是你嗎?”

  “是我,是爸爸!我的兒子!”

  “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來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fā)生什么,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你現(xiàn)在怎么樣?有幾個孩子活著?”

  “我們這里有14個同學,都活著,我們都在教室的墻角,房頂塌下來架了個大三角形,我們沒被砸著!

  父親大聲向四周呼喊:“這里有14個孩子,都活著!快來人!”

  過路的幾個人趕緊上前來幫忙。

  50分鐘后,一個安全的小出口開辟出來。

  父親聲音顫抖地說:“出來吧!阿曼達!

  “不!爸爸。先讓別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在經(jīng)過巨大的磨難后,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2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力量。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

  2、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教學方法:

  合作、交流、以讀代講、讀中悟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讀質(zhì)疑、合作探疑、交流解疑

  1、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溢著濃濃的父愛之情,也許,我們并不怎么在意他的存在。然而,就是這種平凡、樸實、無私的父愛在我們的`生命遇到突如其來的災(zāi)難時,你能想象到它會爆發(fā)出何等驚人的力量?創(chuàng)造出怎樣的奇跡嗎?今天,我們來學習22課《地震中的父與子》。(板書課題)

  2、自讀理文

  請同學們帶著預(yù)習中的問題以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把課文快速地讀一遍。

  3、小組合作

 。ǔ鍪拘〗M合作要求)

  ①把自己讀懂的內(nèi)容變成問題考考別人。

 、诎炎约翰欢暮推渌瑢W討論一下,共同解答。

 、墼诤献髦杏职l(fā)現(xiàn)了什么新問題?

  4、交流解疑

  為了充分展示同學們合作學習的成果,我們舉行個男女對抗賽,看看哪一組提的問題多而且有價值,能難到對方?哪一組能迎難而上,對課文理解深刻,回答準確到位?我們給優(yōu)勝組授予“智多星”稱號。

 。▽W生交流探討)

  相機組織辯論:這位父親的精神是不是失常?

  隨機板書:兩眼直直只有一個念頭挖了38個小時

  小結(jié):他失常,但失常的偉大;他不失常,不失常的驚人!這就是愛!偉大的父愛。ò鍟簮郏

  二、讀中悟情,以讀促解,突出重點

  1、看看文中有多少個感嘆號?集中在哪兒?

  2、這些感嘆號表達了一種什么感情?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

 。ㄖ笇Ю首x重點句段)幻燈片依次出示

 、佟八械窖矍啊呷!

 、凇笆莾鹤拥穆曇!……我的兒子!”

 、邸笆俏遥前职!……和我在一起!”

  ④“一個安全的出口……阿曼達!”

  三、以文激情,開放課堂,升華情感

  1、從大家的朗讀聲中,我感覺同學們被這篇課文深深的感動了。感動了就會心潮澎湃、思緒萬千,告訴老師,你想到了什么?

  2、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一種方式來表達一下你對父母的崇敬、愛戴!

  四、課后作業(yè)

  在以下的幾個形式中選擇一個做一做,體會父母的辛勞和對自己的關(guān)愛。

  1、和爸爸媽媽的目光對視一分鐘,你看到了什么?

  2、細細地觀察爸爸媽媽的背影,你想到了什么?

  3、幫爸爸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你體會的了什么?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3

  教材簡介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兜卣鹬械母概c子》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1994年美國發(fā)生的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為了救出自己的兒子,在一片地震中堅持不懈地挖掘了38個多小時,最終成功救出兒子以及兒子的十四個同學。

  是一種什么力量支撐著父親在其他人感到絕望時他一直心存希望?是一種什么力量支撐著兒子在黑暗的地震中始終等待著父親的援救?是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是父親深沉、偉大的愛。

  這單元緊緊圍繞“人間真情”這一主題,講述了素不相識的人之間的友愛(《炊煙》《賞花》);鄉(xiāng)鄰之間的關(guān)愛(《古井》),以及學生們深沉博大的父愛(本課以及《新年禮物》)。前兩課已經(jīng)初步學習了體會句子的方法,本課是一篇自讀課文,也是這一方法的進一步理解和運用?梢砸龑W生自主讀書,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力量。

  過程與方法: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領(lǐng)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表達方法。

  3、初步體會比喻、擬人等表達方法在課文中的作用。積累優(yōu)美的詞句、語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激發(fā)學生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從中引發(fā)開去,珍惜生活中父母對子女的愛,學會感謝父母。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自讀感悟。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學生:預(yù)習課文自學生字詞,遇到不認識的字畫下來。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情導入

  1、同學們,你知道最疼愛你的人是誰嗎?(父母)

  是的,在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父母對我們無比博大的愛,所以父母成了我們最信任的人。想一想生活中父母對你的關(guān)愛,哪次讓你感受最深?學生回憶與父母發(fā)生的感人的事。

  2、地震中的父與子又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讓我們一起來走近這對父子。

  二、自讀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1、引導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找一找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

  邊讀邊思考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各是什么?

  2、引導學生抓住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課文主要講了在1994年美國華盛頓發(fā)生了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為了救出自己的兒子,在一片地震中堅持不懈的挖掘了38個多小時,最終成功救出兒子以及兒子的十四個同學。

  三、小組合作、品讀課文、交流評析。

  1、自讀課文勾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并些下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心理、語言、動作、外貌等語句來品讀。

  2、如果你有了感動就與你的小組同學說一說,把感動傳遞給別人。

 。▽W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感動)〕

  3、誰愿意把感動與大家一起分享?

  全班交流朗讀感受,教師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從他人的發(fā)言中汲取有價值的觀點。

 。1) 第3段“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他堅定的說。父親的意志堅定。

 。2) 第5段“……他便埋頭接著挖——父親不肯放棄。

 。3) 第8段“他挖呀挖一直挖了三十六個小時——父親堅持不懈,疼愛兒子。

 。4) 第9段“不,爸爸,先讓別的同學出去吧!”兒子的先人后己,與父親心心相通。

  四、感情朗讀,升華理解。

  1、把你最受感動的地方朗讀給同學聽。

  2、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父親的堅決,兒子的信任。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讀了這篇課文你對父親和兒子各有什么樣的感受?

  2、如果你是在地震中剛剛獲救的阿曼達,你想對父親說些什么?展開想像扮演阿曼達寫一寫自己最想說的話。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4

  【教學目標】

 。薄⒄J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guān)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病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體會文中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3、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領(lǐng)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薄⒘私飧赣H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jīng)過,感受父愛的偉大。

  2、讓學生明白這對父子為什么了不起。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揭示課題

 。、講生活中的一則實例,讓學生談感受:

  曾有這樣一則報道:有一位母親買菜回家,突然看見自己三歲的兒子正從自家五樓的.陽臺上摔下來。這位母親一下子從很遠的地方跑過去,居然接住了小孩。后來,消防隊員做了一個實驗,讓這位母親從同一地點、同一時間跑過去,這位母親卻接不住一個沙包。這是為什么呢?

 。病⒔沂菊n題:

  了不起的母親瞬間爆發(fā)了超常的愛的力量,避免了慘禍的發(fā)生,拯救了孩子。當?shù)卣馂?zāi)害突然降臨時,父愛又會爆發(fā)出怎樣的力量呢?1994年,當巨大的地震的危害侵襲美國洛杉磯時,有一對父子演繹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動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十七課──《地震中地父與子》。板書課題并讓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自讀課文,要求:

 、沤柚值,結(jié)合課文中的句子認識生字和新詞。

  ⑵用“~~~”畫出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

  ⑶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小組內(nèi)互讀課文,交流學習收獲。

 。场⑷嘟涣鳎

 、艡z查生字、新詞的讀音,重點記住“墟、礫、顫”等字形。

 、瞥醪絽R報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悟

  1、默讀課文,思考:

 、庞帽容^簡潔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谱x了課文有什么感受;

 、莿澇霾欢脑~語、句子,試著提出不懂的問題。

  2.全班討論:

 、庞煤啙嵉脑捳f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⑵談?wù)勛x了課文,自己有什么感受。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導入

  二、細讀課文,與文本對話

 。、學習第2、3自然段:

 、抛宰x。

 、谱h一議:

  此刻,父親的心情怎樣變化?

  出示句子: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你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钦f話訓練:

  阿曼達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很苦惱,父親會……

  阿曼達在和同學踢足球,腿骨折了,父親會……

 、葞熜〗Y(jié)。

 。病W習4~23自然段:

 、抛宰x課文4到23自然段,邊讀邊體會哪些地方讓你感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上記號,也可以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

 、茀R報:

  師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理解4~11自然段最令人感動的句子。

 、菍W生分角色讀一讀。

 、刃〗Y(jié):

  對第12自然段的理解:

 、賻煟菏前 T谖已劾,這不是普普通通的一段話,而是一首飽含父愛的詩,輕你們各自有感情地讀一讀這首詩。

  出示: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有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谥该x。

 、郾容^句子,你更欣賞哪一種表達方法?為什么?

  出示:

 。帷⑺诹耍感r,12小時,24小時,36小時。

  b、他不停地挖,挖了36小時。

 、艹鍪荆

  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你從這些描寫中體會到了什么?

 、菪〗Y(jié)。

 、拮x一讀這首詩。

  對13到23自然段的理解:

 、賻熒献髯x13到23自然段。

 、凇安唬“职!睆倪@句話大家體會到了什么?

  師:父親不顧一切地挖,兒子堅韌不拔地等。因為他們都有一個信念:無論發(fā)生什么我們都在一起。憑著這樣的信念,他們不僅一家團聚還救活了其他13個孩子,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

  3、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段。

  三、拓展,體會父母之愛

  推薦讀《背影》、《游子吟》。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5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guān)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3.領(lǐng)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學難點:

  領(lǐng)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把相關(guān)的句子制作成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讀書興趣

  1、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溢著濃濃的父愛和母愛,父母的愛是慈祥的笑容,是親切的話語,是熱情的鼓勵,是嚴格的要求,請你講一講生活中父母對你的愛。

  2、是啊,父母的愛是平凡、樸實、無私的。母愛如太陽,熱烈而溫暖,父愛如海洋,深沉而含蓄。或許,我們并不在意他的存在?墒沁@種平凡的愛在我們生命遇到危險時會創(chuàng)造出驚人的奇跡。今天我們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和作者一起去體驗偉大而無私的父愛。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輕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

  2、小組合作:學習并互相檢測生字。

  3、教師檢測學生生字的掌握情況。

  4、指名讀課文,檢測學生是否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三、再讀課文,感知文章內(nèi)容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樣發(fā)生的,經(jīng)過怎樣,結(jié)果如何?

  2、匯報交流讀書情況,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三、精讀課文,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課文,畫出令自己感動的句子讀一讀,并做批注寫出自己的感受。

  2、匯報交流讀書體會,隨機指導學生朗讀。

  四、布置作業(yè),預(yù)留問題

  1、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描寫了這對父子了不起,這些句子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2、為什么文中反復(fù)三次出現(xiàn)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板書設(shè)計:

  17地震中的父與子

  了不起

  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引入

  1、回顧課文內(nèi)容。

  2、1994年1月17日凌晨美國洛山磯西北部發(fā)生的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傷,25000人無家可歸,橋梁坍塌,公路斷裂。繁華的城市瞬間變成一片荒原。是父親的堅定與絕不放棄,在兒子生命遇到突如其來的災(zāi)難時,創(chuàng)造出了驚人的奇跡。(板書課題)

  二、品讀體驗

  1、讀文章最后一自然段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說一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包含了幾層意思?從哪里可以看出這對父子了不起,找到相關(guān)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讀懂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書的旁邊。

  3、匯報交流:重點引導學生從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親和兒子的了不起,并帶著自己的感受練習朗讀。

  父親的了不起:

 。1)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過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了什么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指導學生讀出堅定的語氣。)

 。2)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這位父親直直的雙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3)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有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下傳出孩子的.聲音:(作者不厭其詳?shù)匕驯硎緯r間的詞羅列起來,從中你讀懂了什么?)

  兒子的了不起:

 。1)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是你嗎?(兒子憑什么認為來救他們的人是他的爸爸?)

 。2)父親聲音顫抖地說:出來吧!阿曼達。(指導學生讀出興奮的語氣。)

  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三.感悟?qū)懛,讀寫結(jié)合

  1.引導:這篇課文生動感人。那么,你認為哪里寫得好呢?課文是怎樣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歌頌偉大的父愛,贊揚深厚的父子之情的。

  讓學生抓住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具體句子感悟。

  2、今天我們從課文中體會到了偉大無私的父愛,可是生活中不是每個人都能經(jīng)歷這種驚心動魄的事。父母的愛啊就是早起為我們熱好的牛奶,就是上學路上一聲聲的叮嚀,就是風雨中加在我們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們都感受著父母那種無微不至、體貼入微的深深的愛,濃濃的情。請把這些生活中的小事選一件寫下來,送給你的父母吧!

  四、課外延伸,升華情感

 。ㄒ唬、同學們,在經(jīng)歷了生與死的考驗之后,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團聚了,請大家看大屏幕,這是課文中的插圖,父子倆緊緊地抱在一起,幼小的兒子阿曼達笑得那么開心,這位可敬的父親卻哭了。巨大的喜悅占據(jù)了他的心,這個時候,笑和哭都表達著一種同樣的感情,都表達著這位父與子之間的濃濃的親情啊!同學們我想此時此刻,我們每個人都會由衷地對這對父與子發(fā)出祝福的?此時此刻,你會說些什么呢?想一想,同桌之間先互相說一說。

  1、對這位父親說:你真了不起,我敬佩你!.

  2、對這位父親說:你的愛是真心的愛,你的愛給了孩子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這是最寶貴的東西。

  3、對阿曼達說:你擁有這樣的父親真幸福呀!

  4、對阿曼達說:你真了不起,在那種危險的時刻,你能平靜地等父親來救援,并且先讓同學們出來,這是一般孩子很難做到的事。

  5、想對父子說:是你們讓我知道愛的力量有多么神奇。

  6、愛和信任是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的,有了愛沒有做不到的事,像那首歌唱道死神也會忘而卻步!

 。ǘⅲㄕn件)講述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進一步感受父愛和母愛的偉大,以及全國人民對苦難同胞無私的愛

  五、布置作業(yè)

  孩子們,地震中的父親以永不放棄、信守承諾表達了對兒子的愛。而更多的時候,父母的愛并不一定都是驚天動地的,它常常就藏在平凡的小事中。我們都在生活的點滴上,在細節(jié)上,在一言一舉中感受著父母的愛!請你們回憶生活中父母所做的,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卻飽含深情的事,并且把這份愛珍藏在你的日記中,好嗎?

  板書設(shè)計:

  17地震中的父與子

  父親

  了不起愛

  兒子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6

  【教學目標】

 。薄⒆x懂課文,感受父親對兒子的無私而真誠的愛;感悟兒子對父親的信賴。

 。病淖x中感悟,從對比中體會地震中父與子的偉大。

 。场⒃趧(chuàng)設(shè)的口語交際活動中,學生恰當?shù)亟M織語言,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師生對話

 。、師述:

 。保梗梗茨,美國洛杉機發(fā)生了一場大地震,在不到4分鐘的時間里,30萬人受到傷害。那是怎樣的災(zāi)難哪?地震太可怕了!震后的廢墟更危險,因為那里隨時可能發(fā)生xx。課文講的就是發(fā)生在廢墟的事。讓我們來讀讀課文。

 。、(引讀)在混亂中(讀第2節(jié))。

  3、讀議:

  此刻,父親的心情怎樣?你能讀出父親的話嗎?(極度悲痛,撕心裂肺地喊叫聲)

 。、讀中體會重點句:

  (引讀)跪在地上大哭一陣后,他猛地想起……(點擊句子1)出示: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你讀懂這句話了嗎?好!我來把前半句改一下,你們說后半句,誰來試一試?

  ⑴ 阿曼達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很苦惱──

 。ǜ赣H和阿曼達在一起商量如何解決。)

 、 阿曼達在和同學踢足球,腿骨折了,疼得直流眼淚──

 。ǜ赣H帶著阿曼達去醫(yī)院,幫助他恢復(fù)健康。

  ⑶ 對!說得真好!大家說說,現(xiàn)在阿曼達被壓在廢墟下,生死未卜──

 。ǜ赣H想辦法找到他。)

 。、小結(jié):

  對!如果他還活著,父親一定要馬上見到他,看他是否受了傷;萬一死了,也一定要見到他!這就叫──(再讀)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二、品讀感悟,深入情境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請大家自由地朗讀課文4~24自然段,劃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

  ⑴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① 課文為什么要這樣描寫父親的外貌呢?父親堅信兒子沒有死,奮力拯救兒子,顧不得休息,可見父親對兒子的愛是多么偉大。

 、 是什么使父親沒完沒了地挖呢?是一個信念,──“兒子在等我”。這是多么偉大的父愛!這是多么堅定的信念。

  ③ 與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還能體會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廢墟后絕望地走了。而這位父親不理他人的勸阻,只有一個信念──兒子在等他。而且這位父親見人就問你是不是來幫我的?可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他堅信兒子仍然活著。

 、 引讀:是呀,這深深的愛,堅定的信念使這位年輕的.父親不停地挖,挖了8小時……。這偉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摯樸實的話──“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⑵ 兒子看到爸爸來救他,自信地告訴爸爸,他曾經(jīng)對同學們說的話:“只要我爸爸活著……,他總會和我們在一起。”

 、 從這兒可以看出兒子對父親的信任,他堅信父親會來救他。即使在最危險,最艱難的時刻,兒子的信念都沒有動搖。

 、 兒子深深地信任父親也正是由于那句話──生說。

 、 指導讀:

  這句樸實的話終于讓父子團圓,此時他們心中似有千言萬語,讓我們用朗讀來表現(xiàn)這激動人心的場面吧。請大家讀一讀父子間的對話,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驚喜,自信,激動。

 、 兒子還是個無私的人,在父親救他的時候,他讓同學們先出去,要父親先救他人,而這又是源于那樸實而又強有力的話語。──(生說)。

  是呀!父親與兒子都是了不起的,父親對兒子的愛讓我們感動,兒子對父親的信任,更讓我們感動。一句平實而強有力的話連接著兩顆心,因此,阿曼達被救后,這對──引讀“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三、口語交際,升華感情

 。、是的,大家都覺得這對父子了不起,周圍的人們包括那14個孩子的父母就更加覺得這對父子了不起了,我相信他們之間一定會談?wù)撔┦裁,或者對這位父親說些什么。

 。、自由選擇角色,同桌進行對話練習。

 。、師:千言萬語化作我們真誠的祝福,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對了不起的父子,齊讀課題。

  四、拓展閱讀,布置作業(yè)

 。、回憶孟郊的古詩《游子吟》。

 。病⒀a充表現(xiàn)偉大母愛的文章《娘》。

 。场⒉贾米鳂I(yè):

  記下生活中父母為我們做的看起來微不足道,卻又飽含深情、飽含母愛的事。

  【板書設(shè)計】

 。保、地震中的父與子

  愛 信賴

  了不起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7

  一、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guān)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4.領(lǐng)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閱讀單元導讀,明確學習重點。

  二、交流對地震的了解,拓展閱讀有關(guān)資料。

  三、導讀課文,整體感悟。

 。ㄒ唬┏踝x,掃清文字障礙。

 。ǘ┢纷x,找出感動的句子,好好體會。

 。ㄈ┲匾龑ёx好以下句子:

  1.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ㄕl對誰說的?用什么語氣讀?文中共出現(xiàn)幾次?另外兩次誰說的?說明什么?)

  2.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為什么要這樣寫?直接寫36小時不行嗎?36小時是多久?從他的外貌描寫中,你想到什么?)

  3.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這句話最重要的`詞語是什么?把了不起的感覺讀出來。)

 。ㄋ模┠懿荒苡米约旱脑捄啙嵏爬ㄕn文內(nèi)容?

  (五)精讀,快速閱讀全文,想想明白了些什么,有什么疑問。

  四、提出質(zhì)疑,梳理疑問

  根據(jù)學生疑問,梳理出一至兩個待探究問題,教師也提出問題:為什么說這對父子是了不起的?

  第二課時

  一、立體探究,感悟“了不起”

 。ㄒ唬┳灾鬟x擇“兒子了不起”、“父親了不起”進行探究,找出關(guān)鍵句子,細心體會。

 。ǘ┨骄俊皟鹤恿瞬黄稹保ㄗプ∮赂、無私、對父親的信任來理解,放手讓學生暢言。)

 。ㄈ〗Y(jié)、過渡:從兒子的表現(xiàn)我們可以說:真是個了不起的兒子。而兒子的了不起來自于父親,來自于對父親的信賴,來自于他有一位了不起的父親。父親的了不起表現(xiàn)在哪里呢?(提示:交流的時候,表達要清晰,要抓住課文中的具體句子來說明。)

  重點探究“父親的了不起”。

  抓住以下句子,反復(fù)朗讀感悟:

  1.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沒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為了兒子,決不放棄,實現(xiàn)對兒子的承諾)

  2.然而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占據(jù)父親整個心靈的是兒子,一定要救出兒子是父親心中唯一的信念)

  3.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1)36個小時,兩天一夜啊,在這段時間,父親不吃不喝不睡,是多么了不起!讀

  (2)挖掘工作何其辛苦和危險,然而,父親承受的僅僅是肉體上的辛苦嗎?(還有精神上的雙層壓力:擔心家里的妻子,擔心孩子再也找不到了。)肉體上的辛苦,精神上的壓力,這一切也沒有使父親停下來?你們說他了不起嗎?讀

 。3)想象挖掘過程中有哪些觸目驚心的場面,父親會怎么想呢?(不管發(fā)生了什么,看見了什么,絲毫沒有動搖父親的意志,多么了不起。。┳x

  總結(jié)學法:抓住什么來分析?(神態(tài)、動作、語言)

  討論。最終,兒子救出來了。故事的結(jié)局皆大歡喜。可是,如果挖出來的是兒子的尸體,或者在挖的過程中發(fā)生了爆炸,還能說父親是了不起的嗎?(父親因為擔憂孩子的生命安全,過于悲痛,以致于精神和行為異于常人,這都是緣于他對孩子深沉的強烈的愛。不管孩子能不能救,不管結(jié)局是否圓滿,他都是一位稱職的父親,偉大的父親,了不起的父親。)

  二、精略結(jié)合閱讀,感受不同形式的愛

  (一)導語:父母的愛有很多種,有的象阿曼達的父親一樣,是一種強烈的外顯的愛,有的可能是我們平時覺察不到的無微不至的愛。閱讀《慈母情深》,運用我們學到的方法,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體會人物的感情。

 。ǘ┙涣鳎簭哪男┑胤襟w會到母親的深情?

 。ㄈ┨畋恚航裉,我們不僅被《地震中的父與子》中偉大的父愛感動著,也被慈母的濃濃深情感動著,之所以被感動,是因為我們自身的原因——太投入了,同時,也是文章的原因——太感人了。

  作業(yè):

  1. 填寫表格

  2.回憶生活中,父母親關(guān)愛你的一個畫面,寫一個片段,注意,把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寫具體。

  慈母情深(略)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8

  【教學目標】

 。薄⒄J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瓦礫”等詞語。積累文中關(guān)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體會父與子的“了不起”,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領(lǐng)悟課文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悟父與子的“了不起”。

  【教學課時】

 。舱n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二、抓重點段,感受父親的了不起

 。薄⒆x課文,從課文中找出能夠體現(xiàn)父親了不起的相關(guān)的語句。

 。病⑷嘟涣。

  3、抓重點段進行深入體會: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 想象畫面,豐富形象。

 、 聯(lián)系上文,揣摩心理。

  4、感受父親為什么這樣了不起。

  5、感情朗讀。

  三、抓補白點,感受兒子的了不起

  1、師生對讀。

 。病⑾胂笳f話。

 。场⒏星槔首x。

  四、回歸整體,感悟?qū)懛?/p>

  “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課文中反復(fù)出現(xiàn)類似的話,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五、總結(jié)全文

  〖板書設(shè)計〗

 。保贰⒌卣鹬械母概c子

  父親:挖 不論……總……

  了不起 在一起

  兒子:等 只要……就……

  第二課時

  一、鞏固生字詞

  二、積累課文中描寫人物外貌、語言的佳句

  三、拓展閱讀,感悟情感

  閱讀《無字的明信片》《父親老了》。

  四、說話寫話,抒發(fā)情感

 。薄⒁龑W生回憶、交流生活中父親所做的令自己最難忘的事。

 。、將自己最想對父親說的話寫下來。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9

  【教學目標】

 。、感受父子親情,理解偉大的父愛能給人巨大的勇氣,能使人在危急時刻變得更加堅強,能夠無所畏懼地面對突如其來的災(zāi)難。

  2、依托語言文字,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展開想象與聯(lián)想、感情朗讀、小練筆等方法,理解課文內(nèi)容。

 。场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

  【教學重點】

  1、展現(xiàn)“父親艱難地在廢墟上挖了38小時”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展現(xiàn)“阿曼達在廢墟下堅持信念,鼓勵同學”這一情景的相關(guān)段落。

  3、理解“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句話給父子二人帶來的巨大精神力量。

 。、理解這對父子為何了不起。

  【教學難點】

 。薄⒗斫狻安徽摪l(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句話給父子二人帶來的`巨大精神力量。

 。病⒏惺艿卣馂(zāi)難,體驗地震帶給人心靈的巨大沖擊。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教學課件。(素材包括:展現(xiàn)地震場景的視頻,震后廢墟圖片,課文中的插圖(進行技術(shù)處理),白玫瑰花背景圖片,電影《辛德勒名單》中的音樂,音樂《你知道我在等你嗎》。)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第一,初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理解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第二,再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學生借助看書、上網(wǎng)查詢等學習渠道,了解地震災(zāi)害的相關(guān)知識,并通過口語交際形式進行交流。

  第二課時

  一、新課導入

  師: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第17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大地震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災(zāi)難。我們來看看曾發(fā)生的幾次大地震。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10

  【教學目標】

 。薄⒆詫W生字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

 。、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父愛的偉大。

 。场Ⅲw會父子的.了不起。

  【教學重點】

 。薄⒘私飧赣H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jīng)過,感受父愛的偉大。

 。、讓學生明白這對父子為什么了不起。

  【教學用具】

  錄像,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上課前請大家觀看一段錄像?赐旰,談?wù)劯惺堋?/p>

 。、引出課題,齊讀課題。

  二、新授

 。薄⒖焖倌x課文,圈出生字詞,解決主要內(nèi)容。

  2、引導學生抓住“了不起”進入課文。

 。场⑺娜诵〗M交流,匯報:

  父親的了不起: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到處都是血跡! (奮不顧身,堅持38小時挖掘廢墟尋找兒子。)

  ⑴ 指導看動畫,學生談感受,確立感情基調(diào)。

 、 學生朗讀,評價。

 、 教師示范讀。

  兒子的了不起:

  “不!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 學生朗讀,體會兒子的了不起:

 。ò烟由鷻C會先讓給同學 堅定父親會來救他。)

  ⑵ 如果你是阿曼達,你會怎樣做 滲透思想教育。

 、 教師指導朗讀。

  三、拓展

  學了課文,你想對自己的父親說點什么

  四、總結(jié)

  父愛是偉大的,希望大家回去后跟爸爸說聲:“爸爸,你辛苦了!”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11

  教學目的:

  1.感受父子親情,理解偉大的父愛能給人巨大的勇氣,能使人在危急時刻變得更加堅強,能夠無所畏懼地面對突如其來的災(zāi)難。

  2.依托語言文字,通過有感情朗讀、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情感。

  教學重點:

  1.展現(xiàn)“父親艱難地在廢墟上挖了38小時”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理解“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句話給父子二人帶來的巨大精神力量。

  3.理解這對父子為何了不起。

  教學難點:

  理解“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給父子二人帶來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學準備:

  教學

  教學過程:

  一、把握整體,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7課地震中的――(生引答:父與子)【板書課題】

  2、初讀了課文,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讓一切都失去了他往日的模樣。(出示影音)

  旁白:你們看,在地震中樓房倒塌,成了瓦礫堆,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離我們而去!巳簭乃拿姘朔节s來,紛紛加入救援的隊伍。一雙雙手,一把把鐵鍬,各種先進的儀器設(shè)備,都加入了到這場與死神的競賽中。然而,救出每一個人都顯得那樣艱難。

  二、直奔主題,整體感知

  1、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位父親執(zhí)著地挖了38個小時,他7歲的兒子竟頑強支撐了38個小時。課文中早已對他們給予高度的評價,說他們是一對――(生答:了不起)的父與子!景鍟毫瞬黄稹

  2、你從課文哪些地方看出他們的了不起?動筆劃出來,還可以用簡短的語句做些批注。(學生讀劃寫)

  3、學生交流

  過渡: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這位父親如此偉大,如此――,如此――(生自由答)讓我們再一次走近這位了不起的父親。(出示文字)

  三、品讀語句,以讀代講

  1、現(xiàn)在你們會怎樣讀這些句子?你會抓住哪些字眼來讀出父親的了不起?大家在小組里讀一讀。(分小組朗讀)

  2、交流品讀

  你來讀,你為什么會這么讀?【結(jié)合回答板書:挖 動作 外貌 細節(jié)】

  時間詞:文中為什么不厭其煩的把這些時間詞寫出來?(看出時間長,父親支持了這么久很疲勞,看出不容易困難很大……)36小時,這是兩個白天一個黑夜,父親就這樣不停地挖啊挖啊。這是一個多么堅韌不拔的父親。我們一起來朗誦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

  灰塵,血絲,衣服,血跡……

  孤軍奮戰(zhàn)的父親沒有任何工具,僅憑他的一雙手,一雙血肉模糊的手不停地挖呀挖呀,這里飽含著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我們一起來讀,記住這位了不起的父親。(生齊讀)

  3、挖了這么久這么艱難,父親為什么沒有放棄?因為(生齊答)(出示文字)

  【板書:無論…總…】

  4、這是父親常對兒子說的話。這是一個約定,這是一個承諾,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愛。這位慈愛的父親曾經(jīng)在什么情況下說過這句話?(學生簡答)

  5、現(xiàn)在,在一片廢墟前,父親也是憑借著這句話(指,生齊讀)執(zhí)著地挖掘。在這片廢墟上,他曾經(jīng)聽到其他父母的痛哭和呼喊(生接讀);他曾經(jīng)聽到好心人的勸慰(生接讀);曾經(jīng)聽到消防隊長的告誡(生接讀);曾經(jīng)聽到警察的規(guī)勸(生接讀)。面對這一切的不理解,面對身心的巨大傷痛,父親停止了嗎?(生:沒有)為了和兒子在一起,父親都克服了哪些困難?你能不能用“不論……總……”這個句式來說一說。

  6、無論發(fā)生了什么,父親只有一個念頭――(生自由答)

  這個信念支撐起了父親了不起的形象。(配樂)假如他就是你的父親,面對廢墟他曾經(jīng)絕望過,但對你不離不棄的愛讓他變得堅強偉岸……(生齊讀)

  7、也許正是這份深沉的父愛創(chuàng)造了奇跡,挖到了第38小時……(師生同讀,學生只接兒子的語言部分)

  8、父親挖了38小時,年僅7歲的阿曼達就在黑暗中(等)了38小時。【板書等】當父親找到他時,兒子的話讓我們由衷地欽佩,你會怎樣贊賞他?(出示投影填空)(學生發(fā)言,解釋自己所填的內(nèi)容)你還會怎么表揚他?(學生發(fā)言,解釋自己所填的內(nèi)容)

  【相機板書 語言】

  過渡:身處險境時的勇氣和鎮(zhèn)定,安全出口前的無私無畏都來自――來自“――”(出示投影)的堅定信念。(引答,簡單解釋)

  9、引讀:當父親傷痕累累,疲憊不堪快要倒下的時候,是這句話讓他充滿力量……(出示投影);當兒子飽受煎熬難以支撐的'時候,是這句話給了他希望……(出示投影)。

  小結(jié):一句平實而強有力的話連接著兩個人的心。從這父子二人身上,似乎讓人看到的不僅僅是深切的父子之情,還有更令人感動的人格力量。(出示投影)這的確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讓我們把父子幸福相擁的鏡頭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學生齊讀)

  三、拓展閱讀,指導寫法

  我們雖不曾有過這樣轟轟烈烈的經(jīng)歷,但浸潤在平凡生活中的愛,依然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挖掘挖掘那份生活中那份深沉的父母之愛吧!學完了課文你會怎樣表達這種情感,你會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來表達呢?

  板書設(shè)計:

  17、地震中的父與子

  動作

  父親 挖 外貌

  了不起 無論…總… 細節(jié)

  兒子 等 語言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1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感悟父與子的“了不起”。感受堅定的信念與愛的傳遞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

  3.初步感受作者借人物外貌、語言的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感悟堅定的信念與愛的傳遞,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單元主題導入

  1、老師引語:同學們,父母之愛,是黑夜里明亮的燭光,撕開夜幕,指引前進的航向;父母之愛,是冬日里和煦的太陽,驅(qū)走嚴寒,給人們帶來溫暖、希望。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走入第六組課文,去感受濃濃的父子之愛。

  2、播放地震視頻。

  3、教師導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殘酷,無情。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每一次災(zāi)難都顯現(xiàn)出人性的光輝。同樣,在美國洛杉磯的一次大地震中,有一對父子也演繹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就要我們走進這對父子,來學習17、《地震中的父與子》,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自由讀文,教師巡視輔導。交流

  三、細讀課文,品悟父親了不起

  1、讀完全文,你覺得這是怎樣的一對父子?了不起,讀這句話。

  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的在一起。

  2、看到這句話,你會產(chǎn)生什么疑問?預(yù)設(shè):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

  學習提示:

  1、畫一畫,畫出表現(xiàn)父親了不起的句子;

  2、讀一讀,在句子旁邊寫上感受。

  3、品一品,體會作者采用的描寫方法,想想這樣寫的好處。

  生讀文,師巡視。交流。

  a“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1自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2“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36小時是多長時間?為什么不直接說他挖了36小時?動作描寫堅強執(zhí)著

  3沒人再來阻擋他,一個“再”字,你明白了什么?曾經(jīng)有人阻擋他。

  哪些人曾經(jīng)阻擋他?消防隊長,好心人,警察,引讀

  為什么現(xiàn)在沒人不來阻擋他呢?

  這位父親失常了嗎?

  老師:失常和不失常都是因為父親對兒子的愛。讓我們帶著感動之情在讀這段話。生讀。

  4這段話中還有對父親的什么描寫?外貌描寫。

  請同學閉上眼睛,聽老師讀這段話,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樣的父親?

  讀寫訓練

  父親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

  廢墟里滿是 ,

  父親的手 ,他滿臉 ,雙眼 ,

  他的嘴里不停的念叨著 ,

  他的腦子里不斷浮現(xiàn)往日兒子 ,

  他的心中只有 ,

  他真是一位 的父親!

  父親強忍住心中巨大的悲痛,他像瘋了一樣用手瘋狂的挖著……8小時過去了,他的雙手 ,但他不敢用任何工具,他怕下一塊磚石下面 ,他小心翼翼的挖著……12小時過去了,父親挖的太累了,他多想 ,他多想 ,但是他知道 ,他是多么希望 多么希望 他的雙手 24小時過去了,父親呆滯的雙眼 ,滿臉 他的嘴里不停的念叨著 ,他的眼前仿佛浮現(xiàn)出往日兒子 36小時過去了,他的心中只有 他 的挖著……

  讀出堅強,讀出父愛

  四、感悟兒子了不起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運用剛才學到的品味父親了不起的學習方法,體會兒子的了不起。

  b、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fā)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1、自讀,體會,讀出勇敢。

  2、走進阿曼達,補白想象

  阿曼達在廢墟下等了8小時,12小時,廢墟里 ,阿曼達想到 他對同學們說

  阿曼達在廢墟下等了24小時,36小時,廢墟里 ,阿曼達堅信 他對同學們說

  阿曼達,你真是一位 。

  c、“不! 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 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起,我不怕。不論發(fā)生什么事,我知道你總會跟我一起。”

  1、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一個“讓”子讓出了什么?

  無私,舍己為人。一個7歲的孩子,把生的希望讓給同學,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讓我們懷著敬意在讀這段話。生讀

  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創(chuàng)造了神話般的奇跡,現(xiàn)在,讓我們分享劫后余生的幸福。

  d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的緊緊擁抱在一起。

  圖片,配樂,請你幸福的讀一讀,讀出父子兩人劫后余生的`喜悅,激動。讀出父子之間互相信守諾言的信任,讀出父親為有這樣勇敢的兒子的自豪,讀出兒子為有這樣堅強執(zhí)著有責任感的父親的驕傲。讓我們共同分享著幸福的時刻,讓我們把鏡頭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齊讀。

  五、寫法指導,拓展延伸

  1、同學們,課文中沒有一處直接寫父親偉大,但是卻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你是從哪體會出來?

  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

  這正是本文的寫作方法,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運用這些描寫。

  2、高爾基說:父愛是一部震撼心靈的巨著,讀懂了它,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父愛,不僅僅表現(xiàn)在大災(zāi)大難之中,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jié),也體現(xiàn)著父愛的深沉。同學們,回想你與爸爸媽媽的一些故事,一定也有一些鏡頭,濕潤著我們的心靈。老師也把自己的一篇文章帶來,與大家分享那親情的溫暖。(根據(jù)時間,適當刪減)

  考上大學的喜悅沖淡了我對母親的依戀和惆悵。離家那天早晨,母親站在一邊看著我收拾東西,什么也沒說。等我快要出門時,母親突然說:“孩子,你過來!蔽易哌^去,母親掏出一個鼓鼓囊囊的手絹包,塞到我手里:“孩子,咱家錢不富裕,不能給你太多路費,這還有500塊錢,你多拿些,在外頭不比在家里!蔽蚁胪妻o,但我知道母親的脾氣,只好默默地接過來。母親笑了,趕緊幫我打開旅行箱,又從我手里拿過那個鼓鼓囊囊的手絹包,慢慢地、仔細地塞到了箱子底下,才費力地直起老邁的腰,很滿足地長長地吁了一口氣。走出家門了,回眸間,沒看到母親的身影。我知道,母親是躲在屋里悄悄地抹眼淚了。盡管難過,可她不想讓遠行的女兒因為母親的傷感而傷感,她想讓女兒無牽無掛地離開這個盡管窮卻十分溫暖的家。坐在火車上,忍不住的,拿出了那個鼓鼓囊囊的手絹包,一層層地打開,一向不愛哭的我,竟禁不住熱淚盈眶了:那厚厚的一疊,除了一張50元的,其余的都是10元、5元的,還有兩張竟然是5毛的!我竭力控制著自己,不讓眼淚流出來。母親的身影不時地浮現(xiàn)在眼前:寒風中,母親正在集市上守著一籃子雞蛋等待著買主,眼里含著期待;烈日下,母親正在農(nóng)田里鋤草,眼里含著希望;微弱的燈光下,母親正摩挲著女兒的照片,微笑著,眼里卻含著淚花;陰雨連綿的日子,母親佇依窗前,遙望南方:"孩子,多穿一件衣服啊。出門別忘了帶傘啊。"我再也忍不住了,淚水奪眶而出……

  2、此時此刻,你有什么話要對爸爸媽媽說呢?(讓我們把心中對父親的感激化為幾句簡單的話語,寫下來。)

  六、總結(jié)全文,布置作業(yè)

  1.這篇課文讓我們體會到深深的父愛,讓我們明白了——愛,會使人堅定和勇敢;愛,會使人產(chǎn)生信賴和力量;愛,會創(chuàng)造奇跡,讓我們把這個故事講給身邊的人聽,把愛傳遞,讓世界充滿愛。

  2.閱讀有關(guān)父愛的文章,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等。

  推薦閱讀:《背影》《秋天的懷念》《沒有一種冰不被陽光融化》《媽媽,我找了你好久》《父愛》

  七、結(jié)束語

  一次地震,書寫著一個蕩氣回腸的故事;

  一句承諾,譜寫出一曲激情感人的頌歌。

  父母之愛,是一部我們永遠也讀不完的書,要用一生去翻閱,去感受……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13

  一、教學目標:

  1.準確認讀“廢墟”“混亂”“爆炸”“瓦礫”等詞語,在練習說話中加深理解。

  2.運用之前學習的方法,把握敘事性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3.學習重點語段,感悟父愛的偉大。

  4.學習通過外貌、動作和語言的描寫表現(xiàn)父愛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準備:

  1.學生預(yù)習課文。

  2.教師制作課件。

  三、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初識父愛

  1、導入新課,齊讀課題

  2、檢查預(yù)習,認讀詞語

 。ㄕn件出示“混亂”“廢墟”“爆炸”“瓦礫”,然后抽生讀,學習多音字“混”的另一種讀音)

  3、練習說話,加深理解(學生交流,適時點撥)

  4、播放圖片,創(chuàng)設(shè)情境

  【此環(huán)節(jié)從檢查生字詞入手,一方面讓學生讀準字音,另一方面在練習說話中既加深對詞意的理解,又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創(chuàng)設(shè)情境,一舉多得】

  5、感知全文,了解故事梗概

  (抽生概括,隨機點評,滲透學法)

  【把握敘事性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高段閱讀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wù),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滲透學法,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二、品讀細節(jié),感悟父愛

  1、提領(lǐng)全文,明晰主線

  ①引導學生交流讀完全文的總體感受——愛,并由此找出父親常對兒子說的那句話。

 。ǔ樯x,課件出示父親說的那句話,齊讀)

  ②提出整堂課的主問題——父親不僅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你從文中哪些句子最能感受到?

  【類似的話三次出現(xiàn),貫通全文,它是支撐父親和兒子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的力量源泉,以這句話為整堂課的主問題恰到好處地把握了課文的這一特點,使整個教學有了靈魂】

  2、學生自主學習,勾畫批注,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交流

  【超越理解就應(yīng)該關(guān)注表達,憑借教材這個例子讓學生領(lǐng)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對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特別重要。以下三個語段正好可以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怎樣通過動作、語言和外貌的描寫來表現(xiàn)父親對兒子的愛】

 。1)語段一:

  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僖龑W生發(fā)現(xiàn)兩個截然相反的表示動作的詞語,并體會父親當時的內(nèi)心。

 、趩l(fā)學生:是什么力量支撐著父親站起身來的?(父親常說的那句話)

  ③指導朗讀,讀出剛才的體會。

  ④以點帶面,輻射課文第2和第4自然段中描寫父親動作的詞語,體會父愛(“沖向”“疾步”)。

  ⑤滲透文章的表達方法:課文就是這樣抓住父親的動作來表現(xiàn)他對兒子的愛!

 。2)語段二:

  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說:“太晚了,沒有希望了。”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沒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

  消防隊長擋住他:“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fā)生大爆炸,請你離開。”

  這位父親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警察走過來:“你很難過,我能理解,可這樣做,對你自己、對他人都有危險,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W生交流之后,PPT出示語段5—9自然段)

  ①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父親三次回答的話有什么相似之處?讓學生體會父親的三次回答意思相近。

  ②教師設(shè)疑:為什么三次回答父親都重復(fù)相似的話呢?

  (引導學生領(lǐng)悟:父親的三次回答之所以重復(fù)相似的話,是因為他的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趕緊救出自己的兒子,他根本沒有心思去想別的。

  ③啟發(fā)學生:父親的三次回答不變的是信念,變化的是什么呢?

  (讓學生先讀,再交流體會,感受父親的心情越來越急切)

 、苤笇Ю首x,讀出父親的這種心情。

 。ㄏ葞熒献髯x,;再分角色朗讀)

  ⑤滲透文章的表達方法:這幾段話,作者就是通過描寫父親樸素的語言來表現(xiàn)他對兒子的愛!

  【閱讀教學必須重視朗讀,以上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就能真正讀出感情,讀出味道】

 。3)語段三: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W生交流后出示語段)

  ①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質(zhì)疑,相機滲透提問的方法。

  預(yù)設(shè):

  A.為什么沒有人再來阻擋他?或者為什么衣服破爛不堪?或者為什么到處是血跡?或者為什么雙眼布滿血絲?(抓住重點詞語提問)

  B.為什么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的中間用的是逗號,而不用頓號?(抓住標點提問)

  C.為什么這里要這樣寫父親的外貌?(根據(jù)表達方法提問)

  【閱讀教學要實現(xiàn)美麗的`轉(zhuǎn)身,就必須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質(zhì)疑,既交給學生質(zhì)疑的方法,也拓展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預(yù)設(shè)A

 。(lián)系第10自然段解答為什么沒有人再來阻擋他,后面的幾個問題可以結(jié)合第三個問題解答)

  預(yù)設(shè)B

 。≒PT出示加逗號和加頓號的兩段話)

  a讓學生對比著讀一讀,看看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ㄓ枚禾,讓人感覺時間更漫長,時間越漫長,父親的挖掘就越艱難)

  b指導朗讀,讀出時間的漫長和父親挖掘的艱難。

  (抽生讀,隨機點評)

  預(yù)設(shè)C

  a啟發(fā)學生思考:哪個描寫外貌的詞語特別讓你驚訝或者感動?

 。ㄒ龑W生抓住“布滿血絲”“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感受挖掘時的艱辛,感受父親對兒子偉大的愛)

  b.抓住“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四次回扣讀父親說的那句話。

  c.教師配樂朗誦這段話

  d.全班齊讀

  e.滲透表達方法:課文就是這樣通過細致的外貌描寫來表現(xiàn)父親對兒子的愛!

  【此環(huán)節(jié)通過重點詞語的體悟,豐滿父親的偉大形象,也讓學生深入領(lǐng)悟作者通過外貌描寫表現(xiàn)父愛的表達方法,通過朗讀,進一步感受父愛,培養(yǎng)語感】

  三、吟誦愛

 。≒PT出示部分歌詞,播放背景音樂)誦讀《生死不離》的部分歌詞,進一步感受這種偉大的愛

  四、延伸愛

  父親的那句話又給了兒子阿曼達怎樣的力量,從而最終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呢,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課文后半部分的內(nèi)容!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14

  《地震中的父與子》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jīng)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贊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寫具體,情感真摯,是這篇課文的主要特點。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愛的偉大,感受父子深情。

  2、抓住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重點句子讓學生品讀,引導學生想象、體驗當時的情境,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3、體會“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的含義。

  重點:

  1、抓住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重點句子讓學生品讀,引導學生想象、體驗當時的情境,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難點:

  1、體會“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三分鐘:

  師口述發(fā)生在四川汶川地震中的一個感人的故事。生談感受。

  手機留下了: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搶救人員發(fā)現(xiàn)她的時候,她已經(jīng)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通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jīng)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里面沒有任何回應(yīng)。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筑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尸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 ,還活著”。經(jīng)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fā)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隨行的醫(y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些檢查,發(fā)現(xiàn)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y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fā)現(xiàn)屏幕上是一條已經(jīng)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y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

  一、銜接導入,引出課題:

  師:母子之情,感人至深。父子深情,也同樣能創(chuàng)造奇跡。同學們,今天咱們一起來學習第17課。生齊讀課題,師板書:地震中的父與子。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口述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師:通過讀書,你感受到這是一對怎樣的父與子呢?引導學生感悟到: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

  師板書:了不起 父 子

  3、師: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先從課文中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用鉛筆劃記下來(表現(xiàn)父親了不起的用橫線劃記下來,表現(xiàn)兒子了不起的用波浪線劃記下來),旁批自己的感受,然后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體會。前后四人為一個小組進行交流。(師巡視,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去。)

  四、抓重點段,感受父親的了不起。

  1、師:為什么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父親呢?請同學們先讀讀劃記的語句,再說說自己的體會。

  2、相機出示:“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生讀句子,談體會。教師相機板書:挖。

  師:聯(lián)系我們剛剛讀過的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反饋。

  師引讀:

  師:他挖了8小時,在寒風吹拂的中午,人們會看到在地震后的瓦礫堆中,一位父親,他――――生接讀描寫父親外貌的句子。師:然而此時,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生接:兒子在等著我!

  師:他挖了12小時,在夕陽照耀下的廢墟里,你仍看到一個疲憊不堪但堅持不輟的身影,他――――生接讀描寫父親外貌的句子。師:然而此時,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生接:兒子在等著我!

  師:24小時過去了,又一個黎明即將來臨,在昏暗的.廢墟中,你仍然看到,一位父親他――――生接讀描寫父親外貌的句子。師:然而此時,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生接:兒子在等著我!

  師:36小時過去了,兩個白天一個黑夜過去了,在一片廢墟中,你依然看到,一位父親他――――生接讀描寫父親外貌的句子。師:然而此時,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生接:兒子在等著我!

  師:為什么父親挖了36小時,挖得那么辛苦疲倦仍然不放棄?(因為兒子在等著父親,父親對兒子說過: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指導朗讀第3段,讀出父親的悲傷與堅定。

  出示句子: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師板書:不論……總……

  3、相機指名讀 :就在他挖掘的時候,不斷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趕來?吹竭@片廢墟,他們痛哭并大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哭喊過后,便絕望地離開了。

  4、相機引導學生找到描寫很多人都來阻擋父親的部分(第5-10段)。師:你覺得此時此刻父親是怎樣的心情?(懇切、期盼)

  師生分角色讀:從“段5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至段10精神失常了。師讀眾人說的話,生讀父親的話。

  5、師:為了救出兒子,父親克服了許多的困難呢。你能用“不論……總……”這樣的句式把父親遇到的困難表述出來嗎?

  師:總之,(生齊讀)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師:總之,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生齊讀)兒子在等著我。

  師:永遠要跟兒子在一起的執(zhí)著讓這位父親變得多么的了不起啊。所以父親----(師范讀)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6、師:(播放小提琴演奏《沉思》)假如他就是你的父親,想到他為了找到廢墟下的你,30多個小時,顧不上喝水、吃飯,更顧不上睡覺;沒有人理解他,更沒有人幫助他,他仍然在不停地挖呀,挖呀。此時此刻,你會怎樣讀這段話?

  生朗讀。師評價。

  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背誦這段話,讓這位了不起的父親走入我們每個人的心靈。

  生齊誦。

  三、抓重點段,感受兒子的了不起。

  1、接上文背誦,師引讀“第12段他挖到第38小時至第23段”

  2、師:為什么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兒子呢?你找到了哪些語句,說說你的體會。

  師板書:兒子

  3、相機引導學生體會:“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fā)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阿曼達相信,只要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他。他對父親特別的信賴。

  師板書:只要……就……

  師:當父親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阿曼達至少在瓦礫堆下等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師板書:等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假如你就是阿曼達,你會想些什么,又會與同學們說些什么呢?

  師:8小時過去了,阿曼達,我又渴又餓――生接

  師:12小時過去了,阿曼達,這里黑極了,我害怕――生接

  師:24小時過去了,36小時過去了,阿曼達,我們都會死的,沒有希望了,不會再有人來救我們了――生接

  4、相機引導學生體會:“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讓別的孩子先出去,阿曼達是多么無私呀!

  5、師:當父親與兒子經(jīng)過生離死別再次聽到對方的聲音,此時此刻他們是怎樣的心情呢?(驚喜、激動)

  6、分角色朗讀“第12段他挖到第38小時至第23段”(一生讀父親的話,一生讀阿曼達的話,其余學生讀旁白部分)

  7、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創(chuàng)造出了地震中的奇跡。同學們讓我們滿懷激動、自豪與喜悅之情齊聲朗讀課文的結(jié)尾。

  8、師:是什么把地震中的父與子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呢?(是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是兒子對父親的無限信賴,將地震中的父與子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

  師板書:父子情深

  9、師:(出示:“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類似的話在課文中反復(fù)出現(xiàn),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句話就像一根紐帶,將地震中的父與子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這是父親對兒子的承諾,是兒子在絕境中滿懷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親堅持到底決不放棄的原因。這句話,包含了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包含了兒子對父親無比的信賴。)

  四、小結(jié):

  師:當父親疲憊不堪,就要倒下的時候,是這句話給了他無窮的力量——

  生齊讀: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一起!

  師:當兒子饑渴難耐,難以支撐的時候,是這句話給了他無限的希望——

  生齊讀: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一起!

  師:讓我們記住這對——

  生齊讀:地震中的父與子,了不起的父與子。

  師:讓我們記住這句話——

  生齊讀:“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師:同學們,請牢牢記住,在生命的旅程中,不論發(fā)生什么事,總有親人、老師、同學、朋友和你在一起,總有許許多多深愛著你的人和你在一起。讓我們告訴自己,告訴汶川的同胞們,不論生死,不離不棄。(播放由成龍演唱的歌曲――《生死不離》高潮部課件。)不拋棄,不放棄,生死不離。師生齊讀《生死不離》高潮處歌詞。

  五、作業(yè):完成課后的小練筆。

  板書:

  17 、地震中的父與子

  父親: 挖 不論……總……

  了不起 在一起 父子情深

  兒子: 等 只要……就……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1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父親對兒子的愛──責任與;感悟父愛讓兒子對父親產(chǎn)生出信賴。

  2、領(lǐng)悟作者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情進行描寫,刻畫人物形象,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

  3、鼓勵學生帶著欣賞與批判的眼光去閱讀,品味文本,思考文本。

  教學重點

  領(lǐng)悟作者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情進行描寫,感悟父親對兒子的愛──責任與;感悟父愛讓兒子對父親產(chǎn)生出信賴。

  教學準備

  將重點語段制作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7課,誰來讀一讀課題?

  2、(板書:17、地震中的父與子)“震”字的上面是個“雨”字頭,“雨”字頭代表自然現(xiàn)象,“地震”就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

  3,齊讀課題。

  二、領(lǐng)悟方法

  1、同學們,這篇課文,大家已經(jīng)讀了好幾遍了。每一遍讀,你的心底都會產(chǎn)生點點滴滴的感受。這一次,你再讀課文的時候,一邊放聲朗讀,一邊在頭腦中想象著文字所描繪的畫面,你心底的感受會更加深刻。

  2、讀完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嗎?可以是一個詞語,也可以是一句話。

  3、無論是父親的偉大,還是兒子的了不起,所有的這些都自于父親對兒子的那份深深的──愛。

  4、要想讀懂父親心底的那份沉甸甸的愛,就要細細地閱讀課文,聽其言,觀其行,察其色(臉色神色)。

  5、請大家靜心默讀1~12自然段,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了一位父親心底的愛?把這些詞語圈畫出來。

  6、愛是什么?這沉甸甸的愛就是一句句真摯的話語,就是一個個堅定的舉止,就是一個個凝重的眼神。一句話,愛就是一個個細節(jié)。僅僅知道這些還不夠,我們還要細細地品味這些細節(jié)。

  三、愛是細節(jié)

  1、哪些詞句讓你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位父親心底的愛?按照課文記敘的順序我們來交流你圈畫的句子。

  2、交流體會。

  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沖向他七歲兒子的學校。

 。1)品味動詞“沖”字,你能體會出父親的心情嗎?(急切,擔憂)

 。2)帶著你的體會朗讀這句話。

  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

 。1)又抓住了一個細節(jié),品味父親的神色描寫,“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父親的心怎么樣了?(傷心,絕望,悲痛)父親絕望了嗎?

 。2)帶著你的體會讀。

  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1)“堅定”,下定了決心,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2)聽了你的朗讀,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位悲痛欲絕但又重新挺立的父親。

  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說:“太晚了,沒有希望了。”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沒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

  消防隊長擋住他:“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fā)生大爆炸,請你離開。”

  這位父親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警察走過來:“你很難過,我能理解,可這樣做,對你自己、對他人都有危險,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1)都有誰勸說過父親離開?他們是怎樣勸說的?

  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他們怎么勸的?

  消防隊長怎么勸?

  警察怎么勸?

  (2)面對他們的勸說,父親是怎樣回應(yīng)的?(指名讀)

  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勸他離開,他卻問──

  消防隊長勸阻他,他還問──

  警察下了命令,他仍然問──

  (3)這三句話表達了同一個意思,什么意思?他會帶著怎樣的.語氣讀?(齊讀)

  當有些人走上前來勸說父親,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懇求地問──

  當消防隊長出現(xiàn)在父親面前,父親覺得自己的兒子有獲救的希望了,于是他急切地問──

  警察走上前來,要父親馬上回家。這個一心要救兒子的父親簡直要崩潰了,于是他問道──

 。4)作者為什么沒有用一句話概括地表達父親的回應(yīng),而是把這這句話一遍又一遍地重復(fù)表達著?

 。5)一句話重復(fù)地出現(xiàn),一個執(zhí)著、堅定的父親形象出現(xiàn)在了我們的面前。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1)父親一個人在廢墟上挖了多少個小時?課文可不是這樣寫的?你讀一讀。

 。2)每個同學都讀一讀,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3)36個小時,多么的漫長,慢慢地寫時間過去,才會讓人感到它的漫長。誰來讀一讀?(語氣緩慢)

  (4)36小時里,父親的心情怎樣?(急切)誰能通過朗讀表達出父親心中的急切?(也可以范讀)

  (5)如果沒有這場地震,在這36小時里,父親會做些什么?(吃飯睡覺休息)在這36小時里,父親吃飯了嗎?睡覺了嗎?休息了嗎?

 。6)讀一讀這段話,想想在這36小時里,父親做了什么呢?(一個簡簡單單的“挖”字,但在同學們心中,它卻包含了如此豐富的內(nèi)容。)

 。7)讀一讀這段話,想想在這36小時里,還會發(fā)生哪些觸目驚心的場面?

  (8)無論怎樣,父親都沒有停止挖掘,想到這,你會帶著一種怎樣的心情讀?

 。ǔ林,敬佩)

 。9)是什么支撐著他一個站在廢墟上?是什么支撐他在廢墟上堅持了36個小時,是什么支撐支撐他一刻不停地苦苦地挖掘?

  你知道,作為一個父親,最首要的責任是什么?(就是因為“責任”二字深深地刻在了父親的心底,才使他苦苦地挖了36個小時。父愛是什么?父愛是責任,因為責任,父親才會常常對兒子說:無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10)引讀:

  當父親看到兒子的學校變成廢墟,悲痛欲絕時,是這句話給了他以希望──

  當人們都來勸說父親,讓他放棄時,是這句話回響在他的耳畔──

  當父親疲憊不堪就要倒下的時候,是這句話給了他無窮的力量──

 。ǜ笎凼鞘裁?父愛是責任,父愛是,這就是深深的父愛。)

  四、愛是信賴

  1、時間在推移,父親艱難的挖掘著,37小時,38小時,奇跡出現(xiàn)了!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那令人激動的場面。

  2、從12自然段最后一句到課文結(jié)束,邊讀邊體會一下當時父親和兒子的心情。

  3、此刻,這對父與子的心情怎樣?沒有一個詞語寫的是心情,從哪體會到的?(標點是一種無聲的語言,讀書不可忽視標點,它無聲,但有情。)

  4、分角色讀一讀這部分內(nèi)容,把人物內(nèi)心豐富的情感通過自己的朗讀表達出來,這是讀書的境界。

  5、你們知道這位阿曼達幾歲嗎?這個孩子的話語中,哪些詞句打動了你的心?

  6、引讀:

  當兒子在瓦礫下饑渴難耐的的時候,是這句話給了他無窮的希望──

  當生命的通道開辟出來的時候,是這句話讓7歲的兒子選擇了最后一個離開──

  7、總結(jié):愛是什么呢?愛就是一份責任,愛就是一句,正是著一份責任與一句讓小小的兒子對父親產(chǎn)生了信賴,愛也是一種信賴,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作業(yè)

  必做: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汶川地震的照片,閱讀照片后,用一、兩句話寫寫愛是什么?

  選做:

  有的同學質(zhì)疑:為什么有的父母哭了一會兒就離開了……請你帶著批判的眼光再次閱讀課文,你會提出哪些疑問呢?如果你覺得哪些地方不合理,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修改課文。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16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子的了不起——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力量。(重點)

  3、領(lǐng)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表達方法。(難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和你平時的了解,你能描述一下地震嗎?

  2、地震是殘酷的,無情的。它毀滅了多少美好的家園,無辜的生命。地震雖無情但人有情。只要多一份信念,多一絲期望,就會多一個奇跡出現(xiàn)。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

  3、有誰愿意幫大家回憶一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這是一對什么樣的父子?

  4、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子,作者又是通過什么來表現(xiàn)父子的了不起。

  二、感悟主旨

 。ㄒ唬┱埻瑢W們打開書,想想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子?從課文中找出相關(guān)語句,寫出你的理解與感受,并和同學交流一下。

  (二)匯報

  師:父親的了不起表現(xiàn)在哪?

  1、理解第2、3段:

  1)“沖向”:體會出父親急切地想見到兒子。

  2)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中的“漆黑”可以體會出父親以為已失去了兒子,心情沉痛。師:那么,心愛的兒子不在了,父親該怎樣呼喚兒子?誰能喊?

  3)猛地想起、堅定的站起”等詞句理解。

  2、理解第5段:主要抓住別的父母和父親的對比、父親的眼神和話來理解。

  3、理解第12段:這段話展現(xiàn)了父親拯救兒子的過程,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同學們齊讀這段,體會父親的了不起體現(xiàn)在哪?

  A、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可以體會出父親挖的時間長。師:我也寫了一句話:他挖了36小時,沒人現(xiàn)來阻擋他。找生讀體會作者為什么那樣寫而不象我這樣寫。(作者這樣寫更能讓^人’體會到時間的漫長)

  B、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是什么描寫?從這些外貌描寫你體會出什么?從滿臉灰塵可以體會到父親挖了很長時間;從雙眼布滿血絲可以體會到父親已經(jīng)36小時沒睡了,很累了;從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梢泽w會到可能發(fā)生大爆炸了,也可能父親被什么東西劃傷了。師:多么了不起的父親啊。作者也很了不起,短短的一句外貌描寫你們就體會出這么多,多精妙!多傳神!

  C、沒人再來阻擋他:再來說明有人曾經(jīng)來過但又走了。都有誰來過?找找。

  有些人上來拉住這們父親,說:“太晚了,沒有希望了!

  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幫助我?”

  消防隊長擋住他:“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fā)生大爆炸,請你離開!

  這位父親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警察走過來:“你很難過,我能理解,可這樣做,對你自己、對他人都有危險,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師:消防隊長和警察在這干什么?他們?yōu)槭裁磥韯窀赣H?(更能表現(xiàn)當時很危險)

  分角色朗讀這段^對`話。

  師:人們搖頭嘆息地走開了,都認為父親因為失去孩子,過于悲痛,精神失常了。真的失常了嗎?沒有?你怎么知道的?(因為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他曾經(jīng)說過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理解父親說的這句話。當兒子傷心時,父親會勸他;當兒子高興時,父親會和兒子分享;當發(fā)生大地震時,父親也要和兒子在一起,所以才要挖。

  4、師:在漫長的36小時,不!38小時里,父親又累又餓,受了傷,沒有一人來幫助他,但他卻一直挖。老師非常想讀這段給大家聽。(師范讀)誰也想讀?生練習后指讀。

  5、那么,在這38小時里,是什么支撐著父親挖下去呢?

  師:父親如此的了不起,兒子的了不起又表現(xiàn)在哪呢?

  1、理解16段:生談體會

  師:同學們,讓我們閉上眼睛想一想:14個孩子,只的6、7歲大,都蜷縮在墻角,什么也看不見。餓了,沒有面包;渴了,沒有水。8小時過去了,12小時過去了,24小時過去了,36小時過去了,你們聽到了嗎?聽到阿曼達的聲音了嗎?

  2、理解23段:生談體會。如果你是阿曼達,怎么對父親說這段話?生讀

  3、又是什么支撐兒子等了38小時呢?

  4、現(xiàn)在阿曼達和他的同學得救了,讓我們把這一幕展示出來,一起讀這段父子^對`話。老師讀父親的話,同學們讀父親的話,再找一位同學讀旁白。

  5、齊讀最后一段,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這幸福的時刻吧!再讀一次。

  三、總結(jié)升華

  此時此刻,我心潮澎湃,我被那個為了尋找兒子在廢墟上挖了38個小時的父親而感動,為那個在廢墟下等了38小時的兒子而喝彩。你們呢?回憶一下父親的外貌、語言、動作,令你感動的一幕幕,找出來有感情的讀出來吧!(生練讀后指讀)

  四、作業(yè):

  1、如果你是被救的13個孩子之一,會對這對父子說什么?做什么?回去寫在日記本上。

  2、最后送給大家一件禮物:一本書《感悟父愛》在這本書的序中有一句話很感人,也很富有哲理:總有一個人將我們支撐,總有一種愛讓我們心痛,這個人就是父親,這種愛就是父愛。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17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

  2、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想象父親搶救兒子的畫面。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難點:

  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明確專題:各自默讀本組課文的導語,說說本組專題的內(nèi)容及學習要求。

  2、出示一段贊頒親情的抒情文字,讓學生齊讀(親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燭光,撕開夜幕,指引前進的航向;親情,是冬日和煦的太陽,驅(qū)走嚴寒,給人們帶來溫暖……)。

  3、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板書),讀了以后,相信大家對這段文字,對親情的可貴一定有更加的體會。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檢查學生預(yù)習生字新詞的情況,重點記住“墟礫”等字。

  2、讓學生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3、檢查自讀情況,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1)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讀后你有什么想法?

  三、再讀課文,直指重點

  1、再讀課文,說說課文寫的'是怎樣的一對父子。

  2、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3、質(zhì)疑:課文結(jié)尾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

  4、小組內(nèi)探討,交流各自的初步認識。

  四、課堂小結(jié)

  由學生總結(jié)本節(jié)課的收獲。

  第二課時:

  一、抓住重點合作研究

  1、自讀課文,看看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父與子的了不起。

  2、品味詞句

  (1)關(guān)于父親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關(guān)鍵詞語是品味的重點

  ①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無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父親說的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為什么反復(fù)出現(xiàn)?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谶@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這位父親“直直”的雙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鬯诹8小時……爸爸,是你嗎?作者不厭其煩地把表示時間的詞羅列起來,從中你讀懂了什么?課文為什么要這樣描寫父親的外貌?

 。2)關(guān)于兒子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詞語是品味的重點。

 、偻诘降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兒子憑什么認為救他的是他爸爸?

 、凇安唬“职。……總會跟我在一起。”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親情使人勇敢,無畏,親情使人無私,高尚)。

  3、再次齊讀導入時出示的那段話。

  4、小結(jié):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一說。

  二、朗讀體會,加深體驗

  1、自由讀

  2、小組內(nèi)分角色朗讀

  3、全班分角色朗讀

  三、課堂小結(jié)

  由學生總結(jié)學完本課的收獲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18

  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五年級上冊第六組的第一篇課文,這組課文以“父母之愛”為專題展開,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父愛,母愛的深沉與寬廣,崇高無私,令人震撼,讓人感動,引人思考!兜卣鹬械母概c子》講述了有一年美國洛杉磯發(fā)生大地震時,一位父親冒著生命危險,抱著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jīng)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贊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學情分析: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要讓學生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要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領(lǐng)悟文章的表達方法,進行語言文字實踐。五年的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實踐能力,雖然對于作者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描寫來表達情感的這種表達方法不難領(lǐng)悟,但是如何將這種表達方法運用于自己的習作中,還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本節(jié)課,我將側(cè)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領(lǐng)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和語言文字運用方面。

  教學目標:

  1、會認“杉、磯”等11個生字,正確認讀“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重點指導書寫“疾”

  2、通過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通過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外貌描寫的句子,體會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方法。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學重難點:

  通過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外貌描寫的句子,體會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方法。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學課時:

  兩課時

  資源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情感激發(fā)。

  1、同學們,第六單元導讀中又這樣一句說父母愛的話(讓學生補充),誰有預(yù)習?能背給同學們聽聽,這節(jié)課,我們就帶著對父母愛的體會走進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去讀一讀這個故事。

  2、板題,齊讀。

  質(zhì)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3、那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共同走進這一課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句子多讀兩遍。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檢查反饋

  1、認識生字。

  2、檢查詞語認讀。指導書寫“疾”

  混亂洛杉磯昔日廢墟阿曼達爆炸

  瓦礫砸破顫抖挖掘破爛不堪

 。1)師評價,并相機理解:說到“疾”,你會想到什么?理解疾步。

  4(2)指導書寫:“疾”,先觀察,怎樣才能把“疾”寫美觀?

  (3)師指導:包圍部分病字頭的兩點可不能忘了,而且要寫的舒展、大氣,這樣才能包住里面的“矢”,這樣安排結(jié)構(gòu),我們就能把這個字寫美觀了,自己在書上練寫一遍。

  3、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1)再次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4、剛才我們還有一個問題,這是一對怎樣的父與子?同學們,課文中有一句話,對地震中的這對父子給予了評價。能找出是哪一句嗎?

 。ㄕn件出示)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1)指導朗讀:“了不起的有誰?(相機板書:父親兒子)

  “了不起”是對這對父與子的稱贊,心懷贊美的情感,來讀一讀。

 。2)師總結(jié)提煉:課文就是緊扣這個中心句展開敘述的,一件事情,再加上文末的中心句提領(lǐng)全文,點明中心,就構(gòu)成了這一篇完整的文章,我們在寫記敘文時就可以按照這樣的結(jié)構(gòu)方式來布局謀篇。(板書:事情中心句)

  四、聚焦父親,感受“了不起”。

  1、過渡:現(xiàn)在我們就走進這位父親,看看作者是如何寫出父親的了不起。請同學們默讀1—12自然段,劃出描寫父親“了不起”的語句,并簡單寫一寫批注,然后同桌交流交流。

  2、交流:

  預(yù)設(shè)一:(相機板書:語言)

  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

  5這位父親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的?”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1)這是面對周圍人的勸阻,父親回應(yīng)的三句話。放回到課文中,自由讀一讀,看看父親分別是什么樣的情況下說出這幾句話的?

 。2)第一句: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父親在說這句話時,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tài)?(雙眼直直的)你雙眼直直地看著你身邊的人,(抽旁邊的人):你來描述一下他現(xiàn)在的模樣。(無神,失常)在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人看人是雙眼直直的?失了魂的父親,他會怎么說這句話?你來讀一讀。

 。3)第二、三句:后兩句話又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

  他回答的是警察,是消防隊長提出的問題嗎?那這叫——答非所問。兒子找不到,又沒有誰來幫助他,此時父親該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呀?(崩潰、絕望)把這樣的感受帶到句子中,誰來讀一讀?

  父親說的話,做的'事,在周圍人看來,是一種怎樣的舉動?(精神失常)他為什么會精神失常?(對兒子的愛)就是因為他對兒子的這份愛,所以文中說,這是一位怎樣的父親?(板書:了不起)

  預(yù)設(shè)二:動作(相機板書:動作)

  (1)抓“挖”:對父親動作的描寫其實很簡單,就只是一個“挖”字,F(xiàn)在我們就把畫面定格在這一片廢墟上,(出示句子,抽生讀)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發(fā)現(xiàn)沒有,這句話的表達方式和我們平時寫作文運用的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導提示標點符號)

  6(2)出示句子,對比讀:

  出示: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抽兩個學生讀,發(fā)現(xiàn)他們讀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

  追問第一個同學:你為什么讀的這么緩慢?(體現(xiàn)挖的時間長)

 。3)父親就這樣一直挖,一直挖,這么漫長的36個小時里,你覺得他的心情會經(jīng)歷了哪些變化?(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指導朗讀,抽2個人)

 。4)同學們,同桌間相互讀一讀,你覺得父親的心情是怎樣的,就通過你的朗讀體現(xiàn)出來。

 。4)他就一直堅持著做一件事,那就是挖!這是一位怎樣的父親?(了不起)

  預(yù)設(shè)三:抓外貌

  (1)最后,父親把自己挖成什么樣了?(課件出示: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句話抓住了父親的什么進行描寫?(板書:外貌)從哪些方面寫的?(面、雙眼、衣服)

 。2)誰來讀一讀這句話,其他同學想象父親當時的樣子,然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你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樣的父親?

  五、體會父親的品質(zhì),升華情感。

  1、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撐著父親這么做呢?(父愛的力量)

  2、師引讀:

  當父親看到兒子的學校變成一片廢墟、悲痛欲絕的時候,支撐他的就是這句話──

  7當人們一次又一次地來阻攔父親、勸他放棄的時候,回想在他耳邊的還是這句話──

  當父親傷痕累累、疲憊不堪的時候,給予他力量的依然是這句話——

  3、同學們,從這句話中,你又看到了一位怎樣的父親?(相機板書:堅強的信念,堅定的意志)

  5、寫法總結(jié):作者就是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外貌描寫把這位了不起的父親形象呈現(xiàn)在了我們的眼前。

  五、總結(jié)。

  這位了不起的父親對兒子的愛,會給兒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呢?下節(jié)課我們再走近他的兒子,細細品味兒子的了不起。

  2、作業(yè):

  (1)朗讀描寫父親的語句,進一步感受父親的了不起。

 。2)積累寫父愛的名言。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舊知識,談話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17課,齊讀課題;貞浺幌拢瞎(jié)課我們跟隨作者認識了父親,父親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誰能說說你認識了一位怎樣的父親?(堅定信念堅持不懈了不起)現(xiàn)在我們走進兒子,看看兒子又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感動。趕快打開書,自由讀13至23自然段。畫出兒子令你感動的句子,讀一讀。

  二、聚焦兒子,感受“了不起”

  自學指導:快速默讀13至23自然段。畫出兒子令你感動的句子,讀一讀。重點指導以下三句話:“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fā)生什么事,你總會和我在一起!”什么讓你感動?

  1、很勇敢,為什么?(兒子在這么危險的情況還能如此沉著冷靜,他不但告訴自己要冷靜,還要安慰同學們要冷靜,真了不起。┱埬阕x讀

  2、讀中悟:

  a、還有誰找到這句話,說說你的體會?請你讀

  b、帶上你們的`體會都讀讀!

  3、想象說話:阿曼達在廢墟底下整整煎熬地等待了38小時。]有水,沒有食物,只有漆黑的瓦礫,坍塌的廢墟,年僅7歲的阿曼達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請用心想想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4、你讀出了怎樣的阿曼達?(勇敢了不起堅定信念)作者是通過什么讓我們感受到了這樣的阿曼達?(板書語言)過渡:還有哪里讓你感動?

  9“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fā)生了什么事,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從中體會到阿曼達有先人后己的精神。)請你讀讀。

  師:你還讀懂了什么?(先人后己,信任關(guān)心同學。)

  師:同學們,如果你就是阿曼達,面對生的希望,當父親顫抖的雙手接你出來,你會說些什么?師:出來吧!阿曼達。(好想念你呀!我們再也不分離!我永遠跟你在一起!)

  師:地震過后,余震隨時可能發(fā)生,在場的人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可是阿曼達卻是怎樣回答的?

  1、追問:從這個“不”字讀出了什么?請你讀讀。你還讀出了什么?帶到句子中讀一讀。

  2、感嘆號:你們還從哪也讀出他的堅定。感嘆號(變紅)應(yīng)該怎么讀?你來?誰再來?

  3、你們看這個字--讓!白尅边@個字,阿曼達讓誰?地震過后,余震隨時可能發(fā)生隨時都有生命危險,這一讓,讓出了(了不起,生命,信賴這一“讓”,讓的真不簡單,隨來讀讀。語氣再鑒定點,請你來。

  4、兒子對父親的長期信任已經(jīng)成為支撐他面對災(zāi)難、堅持活下去的堅定信念。連起來,誰再來讀讀。師:這一“不”一“讓”,讓你看到了怎樣的阿曼達。

  5、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對話(16--23),請同桌分角色讀一讀,一個讀父親的話,一個讀兒子的話,練習讀。分角色讀:老師也想來讀讀,我來讀旁白,男生讀兒子,女聲讀父親,準備好了嗎?

  10過渡:雖然只有7歲卻能在生死關(guān)頭表現(xiàn)的如此沉著勇敢,還能做到先人后己這是因為?(無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看看這句話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找出來都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的。誰來說。

  6、引讀:當父親孤軍奮戰(zhàn),疲憊不堪,傷痕累累時,這句話讓父親充滿了無窮的力量,讀當兒子饑寒交迫難以支撐時,這句話給了他無盡的希望---當面對生的希望,兒子把安全讓給了同學,把危險留給了自己,他堅信-----

  7、體會好處:為什么這句話在文中反復(fù)出現(xiàn)呢?

  三、升華情感,習得學法

  1、導出中心:我想問問大家,是什么力量讓這對父子能夠絕境逢生,緊緊的擁抱在一起?(板書:信任,愛,親情、承諾)

  2、指導寫法:讓我們再來好好的夸夸這對父子情深。齊讀:“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擁抱在一起”。

  3、此時,還想夸夸這篇課文的作者馬克、漢林,這對父子活靈活現(xiàn)的出現(xiàn)在咋們眼前,離不開他的刻畫與描繪,現(xiàn)在讓我們再回到課文中,作者是怎樣把這對父子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外貌)馬克、漢林就是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外貌描寫,刻畫出了有堅定信念,遵守承諾的父親形象;刻畫出了兒子的勇敢無私,先人后己的形象。

  4、體會寫法的好處:

  四、總結(jié)。

  因為父親的一句話連接著兩顆心,讓我們明白了“愛”會使人堅定勇敢;“愛”會使人產(chǎn)生信賴和力量,“愛”會創(chuàng)造奇跡,這種愛就是

  11——父愛。下來請個同學們讀一讀朱自清的《背影》看看作者又是抓住什么描寫來體現(xiàn)父愛如山的。

  作業(yè)設(shè)計

  (1)完成課后2、3題。(必做)

  (2)推薦閱讀朱自清的《背影》

  板書設(shè)計

  17地震中的父與子

  承諾

  父愛——

  兒子(語言)

  信賴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19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guān)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4、領(lǐng)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出學習目標

  1、以最快的速度通讀全文,了解課文故事的梗概。讀的過程中畫下不認識的字詞,自己查字典解決。

  2、接讀課文、復(fù)述故事

  3、輕聲讀課文,可以通篇讀,亦可選擇重點段落細品,把自己不懂得地方用曲線畫出來打上問號,。

  二、展示學習成果

  (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要求:小組內(nèi)按學困生——中等生——優(yōu)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別人在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并做好點評。)

 。ㄒ唬┗A(chǔ)知識展示。(小組內(nèi)——抽查情況)

 。、小組內(nèi)學習展示。

 。ǎ保┻@節(jié)課,我學會了一些詞語,理解了這些詞語的意思。

 。ǎ玻┪視闷渲械囊恍┰~語造句。

  (3)我能夠流利地讀通讀順課文。

  (4)我知道了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解決了一些課后的思考題或每課一練中的題目等。

 。、抽查學習情況。

  抽查生字的讀,說或?qū)懙那闆r。(主要是針對中差生)

 。ǘ、學文悟情展示。

 。ǎ保┝私庹n文的主要內(nèi)容。

  1、把自讀懂的地方,用鉛筆在空白處寫出感悟,現(xiàn)在想讀給大家聽聽。

  2、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地震中的父與子》中的父親是以一種什么樣的方式去表達他的愛的,兒子又從這偉大的父愛中得到了怎樣的力量。

  3、幾名同學接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邊聽邊記錄出問題的地方,然后集體糾正;同學復(fù)述故事的梗概。

 。2)課文朗讀展示,并說說自己讀完以后的新滋味。

 。ㄈ┘ぐl(fā)知識沖突(與學習成果展示合為一體)

 。ㄋ模⿲W習收獲展示

  生生展示: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動?第12小節(jié)的處理

  讀說想象畫面:手指摳破了,他沒有停止;衣服劃了長長的口子,他沒有停止;眼睛腫著、布滿了血絲,他也沒有停止!范讀再度想象

  廢墟中隨時可能發(fā)生爆炸,父親根本不顧。哪怕發(fā)生了大爆炸,父親也要和兒子在一起!因為他說過——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他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塊大水泥板——

  過渡:還有誰在讀到別的句子時受感動嗎?

  對5——11的處理(“你是不是來幫助我?”),抓對比體會父親的執(zhí)著、偉大,通過分角色朗讀加深體會。

  (1)老師真的不明白,救火隊長說得清清楚楚,“請你離開”,就是馬上離開,必須離開,父親怎么會聽不懂呢?答非所問,還問什么: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2)分角色讀

  師生分角色朗讀。

  19小節(jié),想象

  就是這樣一位父親,憑著堅強的毅力、靠著自己的血肉之軀,挖著廢墟,堆滿鋼筋混凝土、磚塊、木頭的廢墟。8小時、12小時……直到38小時,奇跡終于出現(xiàn)了!14個孩子還活著!奇跡,真是奇跡!壓在廢墟下38小時,他們是怎樣渡過的?站在廢墟外的我們無法看到,讓我們閉上眼想一想:14個孩子,只有6、7歲,大家蜷縮在墻角,什么也看不見。餓了,沒有面包;渴了,沒有水;困了,無法睡覺……4個小時也許能堅持,38個小時怎么堅持得了呢?更可怕的是壓在三層教室樓的底層,步知道大人們什么時候會來救他們。你們聽到了什么?聽到阿曼達的聲音了嗎?

  學習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13——25小節(jié)。

  20小節(jié)的朗讀指導:“父親向四周大喊”,讀得好!再喊一次。

  示范朗讀:“快————來——人——————!這里————有14個孩子!都——活——著————————”

  再讀。

  24、25小節(jié)

  38小時50分鐘,阿曼達終于可以出來了!父親欣喜若狂,讓兒子趕快出來,可兒子卻說————(引讀24、25小節(jié))

  五、作業(yè)。

  1、寫一段文字,描寫自己的父母關(guān)愛自己的感人事跡。(也可以寫自己聽說的感人故事)

  2、作業(yè)設(shè)計,既鍛煉學生的寫作水平,又能增強對父母的熱愛之情。寫小本劇,然后排練表演。

  (新課標指出:要充分開發(fā)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提出更高的學習目標

  1、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地震中的父與子》,知道了故事的梗概,并且也對其中的部分問題進行了討論,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深入的體會文章當中描寫的是怎樣的一位父親,他的偉大之處在哪里?而作者又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

  2、引出學習目標。

 。1)把課文讀通順,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什么。難懂的字詞和句子多讀幾遍。

 。2)通過讀感動的句子,說感動的原因,討論不懂的詞語、句子,體會父親救助兒子過程中心理變化。

 。3)表演課本劇。

  二、學文悟情展示

  1、全班展示學習活動,通過讀感動的句子,說感動的原因,討論不懂的詞語、句子,體會父親救助兒子過程中心理變化。估計學生會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示:

 。1)“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沖向他七歲兒子的學校!保ㄟ@個句子說明父親關(guān)愛孩子,擔心孩子會有危險了。你從哪個詞體會到的?“沖”字,這個動作體現(xiàn)了這位父親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夠平安。)

 。2)當看到教學樓已成為一片廢墟時,“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

 。á購倪@里可以看出父親見到廢墟以為兒子已經(jīng)死了,他感到極度痛心,體現(xiàn)了他失去兒子的悲痛心情。心愛的兒子不在了,父親那嘶心裂肺的喊叫聲。②該怎樣讀呢?指名讀,評議,齊讀。)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保á購倪@兒可以看出父親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兒子會記住他的話,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持著他,所以他──堅定地站起身。當父親堅信兒子在等他時,就疾步走到那里,可見父親救兒子的急切心情,他想快些救出兒子。父親堅信兒子仍然活著,是因為他記得兒子說的那句話。②那我們該怎樣讀這段話呢?請大家分小組討論后練讀,個人讀,評議,齊讀)

 。4)“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保á僬n文為什么要這樣描寫父親的外貌呢?父親堅信兒子沒有死,奮力拯救兒子,顧不得休息,可見父親對兒子愛的偉大。②是什么使父親沒完沒了地挖呢?是一個信念,──“兒子在等我”。這是多么偉大的父愛!這是多么堅定的信念。③與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還能體會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廢墟后絕望地走了。而這位父親不理他人的勸阻,只有一個信念──兒子在等他。④而且這位父親見人就問你是不是來幫我的?可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他堅信兒子仍然活著。⑤引讀:是呀,這深深的愛,堅定的信念──兒子在等我。而且這位父親見人就問你是不是來幫我的?可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他堅信兒子仍然活著。⑥引讀:是呀,這深深的愛,堅定的信念使這位年輕的父親不停地挖,挖了8小時……。這偉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摯樸實的話──“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5)兒子看到爸爸來救他,自信地告訴爸爸,他曾經(jīng)對同不說的話:“只要我爸爸活著……,他總會和我們在一起!保á購倪@兒可以看出兒子對父親的信任,他堅信父親會來救他。即使在最危險,最艱險的時刻,兒子的信念都沒有動搖。②兒子深深地信任父親也正是由于那句話──生說③指導讀:這句樸實的話終于讓父子團圓,此時心中有千言萬語,又激動人心的場面往往通過言語來表現(xiàn),讀一讀父子間的對話,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驚喜,自信,激動。)

 。6)兒子還是個無私的人,在父親救他的時候,他讓同學們先出去,要父親先救他人,而這又是那樸實但又強有力的話語。──(生說)。(①是呀!父親與兒子都是了不起的,父親對兒子的愛讓我們感動,兒子對父親的信任,更讓我們感動。一句平實而強有力的話連接著兩顆心,因此,阿曼達被救后,這對——引讀“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ㄈ﹦(chuàng)作性展示

  1、設(shè)計兩個和結(jié)尾不同的可能發(fā)生的結(jié)局:

  A:挖出了孩子,但是孩子已經(jīng)死了。

  B:父親在挖孩子的過程中突然發(fā)生爆炸,父親也和孩子“在一起”了。

  學生來討論,父親是否還“了不起”?(學生產(chǎn)生心靈上的震撼,被主人公執(zhí)著的愛感染)

  2、課本劇表演:可以讓學生演一演14個孩子地震之后在瓦礫堆下堅持了38個小時的情景。

  四、激發(fā)知識沖突

  為什么文章的結(jié)尾說這對父子了不起?談?wù)勛约旱目捶ā?/p>

  體會父親的"了不起":

 。1)其他的孩子的父母"哭喊過后,便絕望地離開了。"而這位父親一直在挖掘;有些人勸阻他時,"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沒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為了兒子,決不喪失信心;實現(xiàn)對兒子的承諾。)

 。2)課文第12、13自然段"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了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建議學生想像:這連續(xù)的38個小時,"爸爸"會是怎樣地挖掘,不吃不喝,不休不眠,雙手恐怕已被瓦礫以及其他倒塌的器物磨出了血肉模糊。多么感人的一幕!多么堅韌的父親,多么有責任感的父親!)

  體會兒子的"了不起":

  通過語句體會:在漆黑的瓦礫堆下,沒有水,沒有食物。有的只是14個同齡小伙伴共人的恐懼,然而7歲的阿曼達卻能在這種情況下,告訴同學不要害怕,堅持生的希望;當?shù)玫礁赣H的救援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讓我的同學出去五、歸納積累,從讀學寫,課外延伸

  五、拓展延伸

  1、學生搜集其他贊頌親情的文章。

  2、寫一篇對文中父親的人物賞析。提示:可以通過對文章當中,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及動作的描寫來進行分析,還可以把這位父親與其他父母不同的表現(xiàn)加以對比進行賞析。

  3、想象一下,阿曼達在廢墟下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 20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抓住重點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父愛的偉大,受到愛的教育。

  3、初步領(lǐng)悟文章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和動作等描寫來表現(xiàn)父愛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感悟父愛的偉大。

  教學難點:

  領(lǐng)悟文章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和動作等描寫來表現(xiàn)父愛的表達方式。

  教學過程:

  一、課題質(zhì)疑導入

  1、板題,讀題。

  2、質(zhì)疑:這是一場怎樣的地震?地震中的父與子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通過找詞句、看圖片,感受這是一場大地震。

  讓學生概括在這樣一場大地震中發(fā)生了一件怎樣的事。

  學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告訴了我們這是一對怎樣的父與子?

  三、順學而導,感受父愛

 。ㄒ唬╈o心默讀1—12自然段,勾畫出能體現(xiàn)父親了不起的句子,并做批注。

 。ǘ⿲W生匯報學習收獲,教師相機點撥并指導朗讀。

 。ㄈ┬〗Y(jié)課文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來表現(xiàn)父愛的寫作方法。

  三、情感升華

  通過課件的渲染,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父愛的偉大。

  四、小練筆

  已經(jīng)挖掘了36小時了,可兒子生死未卜,這一刻,父親會對兒子說些什么?請寫下來。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10-22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10-27

《地震中的父與子》語文教學反思08-12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范文08-25

地震父與子教學設(shè)計04-26

精選《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四篇08-18

精選《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三篇08-07

地震中的父與子經(jīng)典教案(精選5篇)09-22

關(guān)于《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三篇04-06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匯總7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