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鯽魚與青蛙》教學反思
《鯽魚與青蛙》是三年級《科學》教材《生物大家庭》單元的第二課,課前我定下了這樣的目標主要引導學生運用比較學習的方式,在觀察比較鯽魚和蝌蚪的幼體特征、生長。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識兩棲類和魚類的共同特征。讓學生掌握觀察生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孩子們的觀察、記錄、歸納,判斷的能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引發(fā)聯(lián)想,想象;了解鯽魚與青蛙變態(tài)發(fā)育過程的不同。在課中還要培養(yǎng)學生從小熱愛小動物,熱愛自然的高尚情操。在學習觀察中認識兩棲類和魚類的生長、發(fā)育,變態(tài)過程方面的科學知識。
這節(jié)課同學們能在觀察中比較鯽魚與青蛙幼體特征、生長,也認識了兩棲類和魚類的一般特征。雖然一節(jié)課下來孩子們都沒有深刻地認識兩棲類還有哪些,魚類還有哪些,但從課后孩子們積極上學校圖書館和到電腦室查閱資料的情況看來,這節(jié)課是成功的。因為我是個引導者的角色已經做到了,課堂只是一個載體,能夠激起孩子的探索精神才是最終的目的。
【《鯽魚與青蛙》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青蛙看海教學反思11-03
《青蛙看海》教學反思11-11
青蛙寫詩教學反思01-10
《小青蛙》教學反思04-12
《青蛙寫詩》教學反思04-22
青蛙吃蟲子教學反思07-15
《快樂的小青蛙》教學反思01-13
《青蛙賣泥塘》教學反思06-28
《青蛙看!方虒W反思15篇01-12
《青蛙看!方虒W反思(15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