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補天節(jié)關于煎餅的回憶心情隨筆
今天是農(nóng)歷正月二十,補天補地的日子。按當?shù)亓曀,每一家都要吃煎餅,?jù)說是為了紀念女媧補天,祈求事事圓滿。和面,備菜,打開電餅鐺,一張一張地攤著煎餅。關于煎餅的往事也一件件浮上心頭。
十六年前的今天,婆婆和了滿滿一大盆面。我坐在客廳一角的蜂窩煤爐前,整整攤了一大晌才攤完。鍋小火慢,攤上一張,起來轉(zhuǎn)一轉(zhuǎn),扶著酸痛的腰,摸一摸碩大的肚子,一種新生命即將降臨的幸福感充溢心房。那天晚上,我便“知覺”,腹痛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長女便出生了。從此,每逢吃煎餅,就會想起長女;每逢長女要過生日了,便知道該吃煎餅了。煎餅是和長女出生,母親的期待與幸福連在一起的。
記憶中我的母親常做煎餅,那是因為父親愛吃。我第一次做煎餅是在結(jié)婚以后。那年入夏父親來給女兒“追節(jié)”,提出想吃煎餅。我只好硬著頭皮進了廚房。那時家里還沒有平底鍋,更沒有電餅鐺。做飯燒柴禾,用的是直徑尺八的大鍋。在這樣的鍋里攤煎餅,實在是技術活兒。善解人意的老公幫我燒火。我拿著鏟子,笨手笨腳地忙活。第一個煎餅爛了,第二個又焦了,只好放在一旁自己食用。大的,小的,薄的,厚的,總算攤夠了三個人的量,而我也已滿頭大汗。那是我第一次做煎餅,也是唯一一次給父親做煎餅。幾年后,父親撒手人寰。我的煎餅越做越好,父親卻再也吃不到了。不知道在遙遠的天國,母親是否還經(jīng)常做給他吃。
高中畢業(yè)之后,我進了一所小學當代理教師,婚事自然提上了日程。一位高中老師說我的一位同學Y君對我頗有好感,托他做媒,希望我考慮考慮。Y君?我笑了。他個頭不高,還小我一歲,不是我理想的對象。可不知怎的,鬼使神差,我還是想去他家看看,以同學的身份。
那年暑假的一天,我騎著自行車,一路打聽,終于找到了十幾里外Y君的家。Y那天剛好有事出門了,接待我的是他的母親。老人家慈眉善目,和藹可親,我一見便滋生了些許親切。那天午飯吃的是煎餅。Y媽媽站在灶前舀面攤餅,我坐在灶下一把一把添火遞柴。我的火燒得又勻又好,老人家的餅攤得又薄又圓。我們一邊干活一邊聊天,那情景竟與我小時候給媽媽燒火別無二致。我貪婪地享受著那種默契和溫馨,一時間竟有了做她兒媳的沖動。燒火用的是現(xiàn)在很難得的麥秸。餅子有一種香香的柴火味,那是之后很少能吃到的真正的農(nóng)家味道。
那時還沒有電話,無法聯(lián)系到Y(jié)君。直到我離開,他也沒有回來。直到現(xiàn)在,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們也沒見過面。不知道Y媽媽是否還健在。她慈祥溫暖的神態(tài),和那個與她共做煎餅,共進午餐的中午,永遠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聽老人們說,吃煎餅前要先拋一個到自家房頂以示補天,再扔一個到井里或低處象征補地。這種古老的儀式早已被現(xiàn)代人忽略。我們或者做好了全家共進,也可以邊攤邊吃,自由隨意。
就著回憶,煎餅下肚。我的體內(nèi),五味雜陳。
【補天節(jié)煎餅的回憶心情隨筆】相關文章:
《女媧補天》教案09-07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10-09
女媧補天的優(yōu)秀教案08-25
《女媧補天》的聽課反思10-06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10-07
《女媧補天》的教學設計10-07
《女媧補天》優(yōu)秀教案07-19
女媧補天課文反思10-11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12-30
女媧補天作文(精選22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