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小數的大小比較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小數的大小比較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小數的大小比較教案1
教材第40~42頁。
1.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探究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并能掌握用小數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來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的技巧。
2.在獨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動中,培養(yǎng)了學生猜想、驗證、比較、概括的思維能力。
3.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探究并概括小數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
正確運用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熟練地比較小數的大小。
一、情境導入
1.前兩天老師到商場逛了逛,帶來了一些信息,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好嗎?(課件出示)
海爾小冰箱895元美的冰箱1199元
容聲冰箱1725元
請同學們選擇兩種冰箱比一比,誰貴誰便宜?
2.引導學生總結比較整數大小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
課件出示教材第40頁例5情境圖以及學生跳遠成績統(tǒng)計表。
從圖上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師生交流后明確四位同學跳遠的成績。
2.合作探究。
(1)提出問題:你能在小組內給他們排出名次嗎?
組織學生進行組內交流,再匯報展示。
(2)匯報展示。
師生交流后明確:小明排第一,小軍排第二,小莉排第三,小紅排第四。
師:你是如何排出他們的名次的?
學生反饋后明確:
先比較整數部分:四個數據的整數部分中,三個數的整數部分都是2,3.05的整數部分是3,3大于2,所以小明排第一。
然后比較小數部分:因為剩余的三個數的整數部分相同,所以比較十分位上的數。2.93的十分位上是9,其余的兩個數的十分位上都是8,所以小軍排第二。
最后比較百分位上的數,在剩余的兩個數中,因為它們的整數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數都相同,所以要比較百分位上的數。2.88百分位上的8大于2.84百分位上的4,所以小莉排第三,小紅排第四。
板書:3.05 m>2.□□ m
2.8□ m ○2.93 m
2.88 m ○ 2.84 m
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相同,就比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就比較百分位。
(3)回顧:我們剛才是怎樣進行小數的大小比較的?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再比較十分位上的數,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十分位上的數也相同,就比較百分位上的數,百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4)根據分類,可以得出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學生討論,總結歸納方法:
、偃绻麛挡糠植幌嗤绾伪?
先看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
②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又如何比?十分位又相同呢?
整數部分相同時,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數字大的那個數就大;十分位上的數字也相同時,百分位上的數字大的那個數就大……依次類推。
師:試一試。比較剛才列舉的數據,然后試著把這四位選手的名次排一排,并說說你是怎樣排的。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40頁“做一做”。
(教師在4.723○4.79處質疑:按照整數比較大小的方法,位數越多,這個數就越大,4.723○>4.79對嗎?為什么?使學生明確,比較小數大小時,位數多的小數不一定就大)
2.完成教材第42頁“練習十”第7題。
3.幾個同學立定跳遠的成績是:小軍1.56 m;小強1.6 m;小平1.52 m;小云1.48 m。把前三名的名字寫在領將臺上。
4.請同學們拿出數字卡“7”“4”“8”和小數點卡“.”,同桌合作,任意組成3個小數,然后將它們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起來。
5.甲、乙、丙、丁四個人的身高分別是1.46 m、1.52 m、1.38 m、1.5 m。已知:甲比丁高,但又比丙矮,丁比乙矮,甲比乙高。你知道甲、乙、丙、丁四個人各是多高嗎?
請同學們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
本節(jié)課你對自己的表現是否滿意?應該改進的地方有哪些呢?
板書設計
小數的大小比較
3.05>2.84 2.88<2.93 2.84<2.88
先看整數部分整數部分相同整數部分和十分位
比較十分位都相同,再比較百分位
教后思考
學生在三年級就已經學習了一位小數大小的比較,對比較的方法有一定感知。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有利的條件,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探索的空間,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嘗試比較小數的大小,激發(fā)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這節(jié)課,學生思考的角度已經從“具體量”拓展到“數位、計數單位與計數單位的個數”等知識。教學時要深入知識的本質,使學生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整數大小比較的方法中“位數多,數就大”,往往會在小數大小比較的時候產生負遷移。教學中采用“翻卡片”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活思維,引發(fā)學生在比較小數的大小時自然關注數位而不是位數,既突破了學習難點,又巧妙地溝通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小數的大小比較教案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
2.使學生初步了解小數性質的應用。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判斷能力。
教學重、難點:小數的性質實質上是說明小數在什么情況下是相等的,它是小數運算的基礎,因此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是教學重點。應用小數的性質把一個數化簡或需要在小數末尾添0時,學生容易出錯,這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已經理解了小數的意義,當你們在商場中看到每件商品的標簽這樣寫,你知道這是多少錢嗎?為什么可以這樣寫呢?
二、學習新課
今天繼續(xù)研究小數的性質。(板書課題:小數的性質)
1.理解小數的性質。
(1)例1比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啟發(fā)提問:
①0.1米是幾個幾分之一米?可以用哪個比較小的單位來表示?(1個十分之一米,1分米)
、0.10米是幾個幾分之一米?可以用哪個比較小的單位來表示?(10個百分之一米,10厘米)
、0.100米是幾個幾分之一米?可以用哪個比較小的單位來表示?(100個千分之一米,是100毫米)
、苡^察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它們的長度怎樣?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它們的長度是一樣的)可以得出:
[因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板書)]
請同學們繼續(xù)觀察這3個小數。
①小數的末尾有什么變化?
、谛档拇笮∮惺裁醋兓?
、勰隳艿贸鍪裁唇Y論?
引導學生討論后歸納出: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
(2)例2比較0.30和0.3的大小。
出示投影片:
啟發(fā)提問:
、0.30表示幾個幾分之一?左圖應平均分成多少份?用多少份來表示?
、蹆蓚圖形所占面積大小怎樣?(移動投影片,學生易看出0.30=0.3)
、転槭裁催@兩個數相等?
啟發(fā)學生歸納出:在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3)引導學生歸納、概括。
通過對例1、例2的研究,你能把上面的兩個結論歸納成為一句話嗎?
啟發(fā)學生概括出: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教師板書)
理解小數性質的時候,要注意什么?(要在小數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數中間的0不能去掉)。
(4)加深理解概念。
提問:
①如果在整數5后面添上一個“0”或者在50的后面去掉一個“0”,原數大小變了嗎?發(fā)生什么變化?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變化?
通過討論使學生懂得:在整數的末尾添上一個“0”,這個數就擴大10倍......:去掉一個“0”就縮小10倍......因為數字所在的數位發(fā)生了變化,所以原數大小也就變了。
②如果在0.6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后面添上一個“0”,原數大小發(fā)生變化了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
同樣通過學生實踐,討論后明確:在小數點后面點上“0”,小數中的數字所在的數位發(fā)生了變化,所以小數大小才發(fā)生了變化。因此,只有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才能使小數的大小不變。
2.小數性質的應用。(板書:將課題補充完整)
我們學習了小數的性質,遇到小數末尾有“0”的時候,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
(1)教學例3把0.70和105.0900化簡。
啟發(fā)學生根據小數的'性質可以得出:
0.70=0.7105.0900=105.09
有時根據需要,可以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還可以在整數的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再添上“0”,把整數改寫成小數的形式。
例如2.5元可改寫成2.50元。3元改寫成3.00元。
(2)教學例4不改變數的大小,把0.2、4.08、3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學生獨立改寫,集體訂正。
0.2=0.20xx.08=4.0803=3.000
反饋:第92頁“做一做”。
3.小結。
啟發(fā)性提問:
(1)什么叫小數的性質?
(2)學習了小數的性質怎樣應用?
(3)運用小數性質時應注意什么?
三、鞏固反饋
1.做練習二十一第1題,第2題。
2.判斷下面幾種說法對不對?
(1)在一個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2)在小數點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3)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4)把小數末尾的“0”去掉,它的計數單位就發(fā)生了變化。()
四、作業(yè)
練習二十一第3-6題。
【四年級下冊小數的大小比較教案】相關文章:
《小數的大小比較》教案03-13
《小數的大小比較》教案07-16
人教版小數的大小比較教案01-31
《比較小數大小》教案01-23
《小數的大小比較》教案(精選22篇)04-03
小數的大小比較教學反思02-14
小數大小比較教學反思02-13
《小數的大小比較》教學設計06-09
小數的大小比較教學設計05-26
《小數的大小比較》教學反思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