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頤和園》語文教案(精選12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頤和園》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頤和園》語文教案 1
案例背景
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yōu)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著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課文移步換景,按游覽的順序記述。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然后抓住每一間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nèi)部介紹,最后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huán)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佛香閣和排云殿的壯觀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
學習目標
1、識7個生字,會寫12個字。正確讀寫“頤和園、長廊、畫舫、神清氣爽、建筑、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堤岸、遠眺、雕刻”等詞語。
2、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和課文的優(yōu)美語言,激發(fā)探究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4、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學習過程
一、錄像介紹景點,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愛看錄像嗎?今天,老師為大家?guī)砹艘粋小短片,希望同學們喜歡。(放映頤和園的錄像)
抽生交流:你知道短片中的景點是哪里嗎?短片向我們介紹了什么?你能說出這里的一兩個景點嗎?
生交流時,師出示《頤和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抽生讀課文,師評價朗讀
3、瀏覽課文,思考:課文按什么順序來游覽的?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ㄒ唬┳宰x感悟
學生借助《頤和園》學習網(wǎng)頁自學課文,邊讀書邊欣賞邊體味:頤和園的美是如何在作者的筆下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出來的?你最喜歡哪一部分?
。ǘ┙涣餍牡
(學生自由交流,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回答的情況,點擊不同的段落。相機指導,引導學生理解感悟)
1、理解描寫長廊的段落(課件出示長廊的段落:第二自然段)
(1)出示長廊的圖片,引導學生思考:長廊的特點是什么?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2)出示長廊上彩繪的不同圖片,引導學生理解“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使學生感受理解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新智慧。
。3)出示長廊兩邊花的圖片,感受長廊一年四季的美。
2、理解描寫萬壽山的段落(課件出示三、四自然段)
。1)出示佛香閣與排云殿,使學生認識這兩處建筑的構造及歷史地位。
(2)引導學生理解“金碧輝煌”的意思。
(3)理解站在萬壽山上,向下望、向正前面、向東遠眺都可以看到什么?(出示相應的圖片,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萬壽山的位置以及它周圍的景色)著重出示圖片并推近鏡頭理解昆明湖的靜和綠,讓學生在朗讀和欣賞圖片的過程中感受頤和園的美。
3、理解描寫昆明湖的段落(出示第五自然段)
引導學生找出昆明湖上有哪些景點?它們有什么特點?(師出示長堤、湖心小島、十七孔橋、小獅子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昆明湖的美景.并引導學生理解“雕刻和姿態(tài)不一”的意思
。ㄈ╅喿x指導
播放配樂朗讀,讓學生感受如何用優(yōu)美動情的聲音來表達頤和園的美。
四、選讀課文,情感升華
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練讀,讀給同學聽,或者背誦積累。
五、拓展延伸
1、出示頤和園其他地方的美景、名人對頤和園的評價、頤和園相關的典故等。使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無處不在,說也說不盡,本文只是選取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幾處景點進行了介紹。
2、同學們可以選取其他景點,仿照課文進行描寫。
六、在線測試,自主選擇作業(yè)
出示不同類型的作業(yè)題,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選擇不同的作業(yè)。
《頤和園》語文教案 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按照課文所記敘的游覽順序,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聳立”和“隱隱約約”2個詞語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按照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
2.學難點借助課文,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教師板書課題)那里有著名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等人文景觀。今天就讓我們尋著作者的足跡,一同來飽覽頤和園的美景。
二、了解頤和園
出示幻燈片,認識頤和園的幾個著名景觀,從直觀入手,對頤和園的美景先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有條件的可以給學生播放有關頤和園的風景教學錄相片;虺鍪疽唤M有關頤和園名勝風光圖片。)
三、自由讀課文
學生輕聲讀課文,用筆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劃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四、學習生字
1.學習生字:
識字教學的要求是讀準字音、記清字形、了解字義。會給生字組詞。
。1)利用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用多種方法記憶字形。
2.解釋下列詞語:
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姿態(tài)不一:樣子各不相同。
琉璃瓦:內(nèi)層有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燒制成的瓦。形狀像半邊粗竹筒,外部多是綠色或金黃色,鮮艷、發(fā)光,多用來鋪宮殿或廟宇的屋頂。
橫檻:本課指橫嵌的長方形欄板。
宮殿:帝王居住的高大華麗的房屋。
遠眺:往遠處看。
畫舫:裝飾華美、專供游人乘坐的船。
蔥郁:青翠茂密。
五、齊讀課文,講讀第1、6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提問:
。1)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課文開頭就點明了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頤和園景色優(yōu)美;頤和園很大,占地范圍廣。)
。2)作者有什么希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親自到頤和園去細細游賞。因為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所以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夠到頤和園去游覽那里的美景。)
六、明確作者的游覽順序。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
七、講讀,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朗讀,思考討論,教師歸納明確:
。1)作者是怎樣來到長廊的?
。2)長廊的特點是什么?
(3)作者是怎樣把長廊這處景觀寫具體的?
2.按照提示給第二段分層。
從整體上和外部介紹長廊;從內(nèi)部介紹長廊;講長廊兩旁風景宜人。
分層的結(jié)果:
第一層是第1.2句;第二層是第3句;第三層是第4.5句。
3.逐層學習:(重點學習第二層)
(1)學習第一層:從整體和外部介紹長廊。長廊的外部:綠的柱子,紅漆的欄桿。
(2)學習第二層:長廊內(nèi)部: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且內(nèi)容各不相同。讀句子;提問:畫的內(nèi)容包括“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边@說明了什么?
(說明畫的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文化園林藝術的燦爛和勞動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3)學習第三層:長廊兩旁:風景宜人!伴L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边@句說明了什么?(說明長廊兩旁的花木品種多、數(shù)量多;“開”和“謝”是一對反義詞,形象地說明了長廊兩旁鮮花常開的景色特點。)“使人神清氣爽”的:“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這句話間接地說明了長廊是昆明湖邊的一處美景。長廊在昆明湖的右邊。
一進頤和園的大門,長廊就把它那富有特點的美,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怎樣朗讀這段才能把長廊的美讀出來呢?
注意:學生讀的形式要豐富一些;不要讓學生產(chǎn)生枯燥乏味感。俗話說“熟讀成誦”,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此段。
第二課時
一、講讀,學習第三段
指名兩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第3.4兩個自然段。思考、回答問題。
1.作者游完長廊,站在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觀?它們各是怎樣的?
佛香閣:八角形寶塔,建在半山腰,三層頂上所鋪的黃色琉璃瓦閃閃發(fā)光。
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輝煌。
教師提問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讀書。讓學生從書中去尋找答案,組織好語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多讀、多說,以便形成能力。
2.作者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不同的三個方向望,分別看到了什么?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試背第4自然段。
二、分組讀課文。
我們領略了頤和園里長廊、萬壽山佛香閣的美景,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橋的美景。
三、學習課文第四段。
1.指名朗讀第四段。思考,回答問題:
。1)作者從萬壽山下來,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長長的堤岸;幾座樣式不同的石橋;倒垂的楊柳;湖心小島,十七孔橋。)
。2)十七孔橋是怎樣的?(十七孔橋有十七個橋洞,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并且這么多獅子姿態(tài)不一,各不相同。)
。3)石柱上雕刻著眾多的獅子且姿態(tài)不一,這說明了什么?(獅子“姿態(tài)不一”的特點,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1)教師范讀。教師在范讀時,要通過表情語氣的變化,感情的處理來加以體現(xiàn)。
。2)學生模仿練習。
。3)指名朗讀、齊讀。
四、默讀課文,體會游記這類文章的寫作方法。
1.按照一定的順序?qū)。(游覽順序、觀察順序、方位變化順序、季節(jié)變化順序。)
2.運用好過渡句,交待清游覽順序。
3.抓住景物特點分層次寫具體。
4.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
五、朗讀背誦
檢查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頤和園》語文教案 3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的15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了解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4. 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1. 讓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2. 學習本課按照瀏覽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二、 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1. 提出自學要求。
。1) 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 標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詞語意思并想辦法記住生字。
(3) 在文中標出作者描寫了頤和園的哪些景點。
2. 檢查自學情況。
。1) 指名朗讀課文。
。2) 學生匯報怎樣記住生字的字音和字形的。
。3) 匯報作者所描寫的頤和園的景點。
(4) 匯報自己通過努力弄明白了什么,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3. 指導小組合作學習。
。1) 把課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每段開頭的第一個句子畫下來,再讀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2) 認真讀讀每個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個景點的什么特點,向大家介紹。
(3) 將自學過程中還不理解的問題在小組內(nèi)提出。
4. 小組匯報學習情況。
。1) 說說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2) 作者向我們介紹了每一處景點的什么特點?
三、 學習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
1. 讀了課文,你覺得頤和園給你留下的總的印象是怎樣的?課文哪個部分很明確地為我們指出來了?
2. 指導朗讀,注意突出大和美。
四、 .總結(jié)。
五、 要認的`字,練習要寫鞏固的字。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引入新課。
二、 學習第二自然段。
1. 一進入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長廊就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了。
2. 學生匯報。
(1)長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你是怎么體會到的?
。2)長廊還有什么特點?
(3) 結(jié)合理解“神清氣爽”。
。4)指導朗讀。
三、 學習第三自然段。
1. 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這一自然段作者又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呢?請大家默讀第三自然段。
2. 通過這一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
3. 指導朗讀。強調(diào)“閃閃發(fā)光”和“金碧輝煌”。
四、 學習第四自然段。
1. 一轉(zhuǎn)眼,就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作者又看到了什么?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 作者向我們介紹這些景物分別抓住了它們的什么特點?
《頤和園》語文教案 4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自主識字,了解課文中“金碧輝煌、琉璃瓦”等詞語的意思,并體會“也”“幾乎”的用法。
2、默讀課文,根據(jù)過渡句,了解作者游覽路線及寫作方法。
3、正確的朗讀課文,感受北京頤和園的美麗風景,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學習課文介紹景點的方法,說或?qū)懸粋自己喜歡的景點。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jù)過渡句,了解作者游覽路線及寫作方法。
學生準備:
搜集關于頤和園的資料 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媒體出示、感受園林美景。
1、談話導入:我們的祖國風景如畫,有許多名勝古跡,北京的頤和園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6課。
2、板書課題 指導書寫“頤”
3、齊讀課題
4、播放媒體,感受美景。用一句話來說說頤和園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整體感知,了解游覽路線。
1、過渡: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作者整個游覽過程經(jīng)過了哪些地方呢?輕聲讀課文,把表示地名的詞注上記號。
交流 板書:長廊 萬壽山 佛香閣 排云殿 昆明湖 十七孔橋
2、再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怎么介紹自己的游覽路線的呢?劃出文中有關的語句。
。1)交流(媒體出示過渡句)
。2)作者從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都用了一句句子連接起來,這些句子寫得很有順序,看了讓人一目了然。
。3)引讀過渡句
3、語言訓練:誰能看著板書說是或作者的游覽線路?
師小結(jié):作者就是按照一定的游覽線路向我們介紹他所看到的景點的。
板書:按照一定的游覽線路
三、突破重點,掌握游記寫法。
1、學習第2~~5節(jié),了解作者的觀察順序。
(1)默讀第2~~5節(jié),討論:作者怎樣把這些景點介紹清楚的?
。2)交流
長廊:作者先寫長廊里橫檻上的畫,再寫長廊兩旁的花木。
引讀:進了頤和園的`大門……
中間的長廊怎么樣?……
長廊的兩旁又是怎樣的呢?……
萬壽山腳下:作者是從上往下看,先介紹上面的佛香閣,再介紹下面的排云殿。
引讀:走完長廊,就來到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上面是……下面是……
佛香閣前:作者登上萬壽山,先向下看,再看正前方,最后向東遠眺。
引讀: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正前面……向東遠眺呢?……
昆明湖:先寫兩岸,再寫湖中心,最后寫湖上最有特色的石橋。
引讀: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邊,兩岸有什么?……
湖中心呢?……湖上最有特色的要數(shù)十七孔橋了……
(3)師小結(jié):不同的景點,作者用了不同的方位順序來寫的。
板書:按方位順序介紹
2、再讀句子,感受景點的特點。
(1)過渡:作者又是用了哪些寫作手法來寫出這些景點的特點的呢?再讀句子,找出你喜歡的景點加以說明。
。2)交流,隨機出示重點句子。
、龠@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A、看圖感知“700多米”。
B、出示橫檻上的畫,理解“橫檻”,朗讀。
C、小結(jié):長廊的特點就是長和彩畫多。
、谔ь^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fā)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A、出示圖片,理解“琉璃瓦”。
B、讀句子。
、劾ッ骱o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快碧玉。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A、體會比喻的作用。
B、理解“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的意思。
C、指導朗讀。
④這座石橋有17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小獅子,姿態(tài)不一,也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A、“也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為什么要用“也”?
聯(lián)系前文,出示句子: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B、指導朗讀。
。3)小結(jié):作者抓住了每一處景點的特點把具有獨特魅力的頤和園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板書:抓住景點特點
四、總結(jié)全文,運用寫作方法。
1、總結(jié):學了課文,我們知道寫好游記要注意:按照一定游覽路線,按方位順序、抓住景點特點來突出事物的特點。
2、寫作練習:按方位順序、抓住景點特點向大家介紹我們的校園。
板書設計:
長廊 佛香閣 按一定游覽路線
16、頤和園 萬壽山 排云殿 按方位順序
昆明湖 十七孔橋 抓住景點特點
教學效果反饋:
課文是一篇游記,所以了解課文線索是至關重要的。我讓學生通讀課文之后,找出文中表示地名的詞語,再劃出過渡句,引讀這些句子,體會過渡句在全文中的重要作用,借此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
不同的景點采用不同的方位順序來描寫,也是本課的一大特點。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找出表示方位的詞語,將每部分景物與作者之間的位置了解清楚,學習如何寫景。
《頤和園》語文教案 5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大殿、長廊、佛香閣、畫舫、神清氣爽、聳立、綠漆、欄桿、掩映、遠眺、金壁輝煌、痕跡、雕刻、隱隱約約”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4、學習課文移步換景的敘述順序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學習課文移步換景的敘述順序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學習課文移步換景的敘述順序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1、學生收集、了解頤和園的相關圖片、資料。
2、教師制作多媒體幻燈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正確讀寫“大殿、長廊、佛香閣、畫舫、神清氣爽”等詞語。
2、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課文移步換景的敘述順序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3、學習第二小節(jié),感受頤和園長廊的美麗景色,并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本段落。
教學重點:初步學習課文移步換景的敘述順序,感受頤和園長廊的美麗景色,會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感受頤和園長廊的美麗景色,會感情朗讀。
教學過程:
一、教師出示自己照片,激發(fā)閱讀興趣
1、看圖激趣: 同學們上課真有精神,送給大家一份禮物。(教師播放自己游覽圖片)這是誰?知道在哪兒嗎?簡單地說說看后感受。
2、交流信息:頤和園,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好、規(guī)模最宏大的古代園林。關于它,你了解哪些信息?
3、揭題:雖然你沒能親身感受到頤和園的美景,但只要這節(jié)課用心讀,大膽想,就一定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讀課文
請快速翻開書87頁,大聲朗讀,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并找出作者直接、概括地寫頤和園景色美的句子。
2、檢查詞語
1)指名帶讀書上劃出的詞語,及時正音并多讀幾次。
2)準備抽查,自讀。
3)檢查讀(出示詞語:大殿、樓閣、長廊、建筑)
A、找共同點:是否發(fā)現(xiàn)了他們間的小秘密?前三種都是建筑。
B、了解特點:我國古代的建筑形式非常多,你了解其中的哪一種?(隨機教學)
殿:是帝王處理事物的高大建筑物。這里的大殿就是指仁壽殿。(出示圖片)課文里還講到了——排云殿(出示圖片)它是慈禧太后處理朝政的地方。
閣:課文里介紹的是——佛香閣。(出示圖片)閣這種建筑一般建在高處,呈四方形、六方形或八方形,周圍開窗,可以憑高遠眺。
廊:長廊就是走廊,有頂?shù)?過道。(出示圖片)聯(lián)系校園長廊來理解。
3、了解整體情況:
頤和園可以分為以仁壽殿為中心的政治活動區(qū),以玉瀾堂、樂壽堂為中心的生活區(qū),和以萬壽山、昆明湖為主的風景游覽區(qū)。今天我們主要欣賞的就是風景游覽區(qū)。(出示地圖了解)
4、整體定位:作者是怎樣概括地寫頤和園景色的?
。ū本┑念U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齊讀
三、理清脈路,學習過渡
1、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游覽頤和園的?快速默讀課文,圈出來。
2、反饋:依生說,相應板書:昆明湖 萬壽山 長廊
1)指名講,提示劃文中句子。提示可以到課文中找找相關的句子,劃出來,讀一讀,對你絕對會有幫助。(生劃)
2)反饋:
A、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
進、繞、來到:根據(jù)景觀布局特點,運用恰當?shù)膭釉~。(地圖演示)
B、走完長廊,來到萬壽山腳下。
走完、來到
C、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登、站、望:動詞;
前面:方位;
大半:數(shù)量。
D、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師:第四句我不用找也知道了,可定是:從萬壽山下來,來到了昆明湖。
生: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師:意思不是一樣嗎?(重復,語言要有變化,不然游客會聽乏味了的。)
3)齊讀句子
進了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 )。走完長廊,就到了(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 )。
4)小結(jié)方法:作者用上一些句子,能很自然地從對一個景點的介紹,過渡到另一個景點,這樣的句子叫作——過渡句。而一邊走,一邊把看到的景物記錄下來的方法,就叫作——移步換景。(板書:過渡句、移步換景)你在介紹其他景區(qū)的時候,就可以運用這種方法。
四、學習第二小節(jié),感受長廊的長與美
1、說了這么多,趕快進園看看吧。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說說那句話或哪個詞讓你感受到這是怎樣的長廊。(生讀)
2、反饋:(隨機)
1)長:
A、找句子
“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
師:眼睛告訴我們這長廊——很長。(出示圖片)(板書:長)
◎過渡:還有從哪些語句感受到長廊的長嗎?
“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边@是一組確切的數(shù)字。
B、練讀:指名讀,小組讀:它延伸得多長;這可是相當于我們學校的三圈跑道那么長呀!
2)美:
◎過渡:這還是一條怎樣的長廊?
A、找句子一:
“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五彩:色彩斑斕
人物、花草、風景:內(nèi)容豐富
幾千幅:數(shù)量眾多
※ 師:據(jù)有關資料記載,這長廊的橫檻上總共畫有14000多幅畫呢!素有“畫廊”的美稱。
※ 讀句子,獎勵看圖片。
誰來讀這句話?( )
B、找句子二:
◎ 過渡:長廊內(nèi)部的畫讓我們贊不絕口,還有哪些景色也能感受到美?
“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
師:此花未謝,彼花已開,這不是一年四季——鮮花盛開、姹紫嫣紅、萬紫千紅嗎?
3)想象理解:神清氣爽
A、師描述:
請閉上眼睛想象,夕陽西下時,你正慢慢地走在這古老而悠長的廊道中,細細品味著古代畫師留下的一幅幅杰作。此時,一陣微風拂過,還帶著淡淡的花的芳香,你覺得——誰來說說?(舒服、高興、真美、神清氣爽)
B、解詞:是的,它會讓我們覺得頭腦清醒,心情愉快,用書上的一個詞來說就是——神清氣爽。
3、師生合作讀
1)醞釀:
來,深吸一口氣,精神振奮,心情舒暢了,我們來合作讀讀這小節(jié),注意默契指數(shù)。
2)合作讀:
今天,我們首先游覽的是頤和園的長廊。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你可知道這長廊有多長——這長廊不僅長,還很美呢——走在這樣的長廊中,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
4、嘗試復述或背誦:
真美!你們可以像我們剛才合作得那樣,加上一些自己的話,繪聲繪色地講景色介紹給大家,也可以就像這段話一樣,簡單明了地介紹。
5、反饋:指名介紹,齊背。
6、結(jié)語:僅一條長廊,就吸引著我們,舉足不前,那么萬壽山、昆明湖的景色將會是怎樣的呢?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五、作業(yè):完成作業(yè)本T1、2、3。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讀寫“畫舫、聳立、掩映、遠眺、金壁輝煌、痕跡、雕刻、隱隱約約”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4、學習課文移步換景的敘述順序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依次游覽了哪幾個地方?
2、讀第一自然段:
讓我們在悠揚的樂曲中,再次感受著名的長廊的美。(齊讀)
二、講讀三、四小節(jié),游覽萬壽山
1、作者走完長廊,來到了萬壽山。他選擇了哪兩個觀察點,欣賞了哪些景物?(讀、圈)
2、反饋:
山腳:佛香閣、排云殿
山上:下面:樹叢、琉璃瓦屋頂、宮墻
正前面:昆明湖
東面:城樓、白塔
3、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根據(jù)反饋,隨機理解,適時進行朗讀:
1)“聳立”指高高的直立,這個詞說明了佛香閣巍峨雄偉。
“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fā)亮”表現(xiàn)了佛香閣的建造氣勢恢弘。
“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體現(xiàn)了佛香閣的造型精巧。
2)“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說明排云殿很多,“金碧輝煌”指宮殿十分雄偉,像一朵朵金光閃閃的云排列在佛香閣下面。
3)“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睆倪@句話可以看出顏色多,山很高,隱隱約約的美。
3)“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
“靜得像一面鏡子”昆明湖水面平靜、水波不興的特點。
“綠得像一塊碧玉 ”湖水晶瑩透亮如碧玉一般的特點,也說明水質(zhì)好。
“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是指船“劃過湖面”,但能改用“劃”字嗎?
“劃”:每劃一槳,湖面就會產(chǎn)生許多波紋;文中說昆明湖綠得像一面鏡子,由玻璃制成的,表面很光滑,玉的表面也很光滑,這里應該用“滑”字說明昆明湖的靜。閉上眼睛,想一想,給人以一種安逸、舒適的感覺。
4)“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闭f明了萬壽山的高,站在半山能望見城里的景物。
。▽W生邊講解邊練習朗讀,要求讀的時候,能充分展示出在萬壽山腳下所感覺到的那種壯美氣勢。教師給予評議和指導。)
4、師生合作讀,點明是按方位順序來寫的。
三、學習第五小節(jié)
1、過渡:在萬壽山腳與上面,能欣賞到大半個頤和園的景色,在昆明湖畔又能看到了哪些景物?
反饋(長長的堤岸;幾座樣式不同的石橋;倒垂的楊柳;湖心小島,十七孔橋。)
2、哪兒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預設:
十七孔橋有十七個橋洞,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并且這么多獅子姿態(tài)不一,各不相同。(這段話抓住了景物“多”的特點來寫具體的。首先是十七孔橋的橋洞多有17個;其次是橋欄桿上的石柱多有上百根;第三是柱子上雕刻的小石獅子多。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3、感情地朗讀。
四、總結(jié)、延伸
1、拓展,相應出示圖片欣賞:在頤和園中除了精美的長廊,壯美的萬壽山,秀美的昆明湖,還有哪些美景呢?(學生自由回答:例如智慧海、知春亭、大戲臺、玉帶橋、石舫……)
2、引讀:正像大家所說的那樣,(引讀)“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學生齊讀)“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3、總結(jié)全文
作者按游覽的順序,以萬壽山為中心,描寫了長廊、佛香閣、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橋、湖心小島幾處景物的特點。贊美了祖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
五、布置作業(yè)
1、完成作業(yè)本T4、5、6、7。
2、讀同步閱讀《頤和園》。
《頤和園》語文教案 6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及新詞,積累詞語。
2.了解按總述、分述、總結(jié)的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頤和園的景物特點及地位,產(chǎn)生熱愛首都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頤和園的景物特點及地位,感受頤和園的宏偉美麗。
教學準備:
1.CAI課件、展板。
2.搜集有關頤和園的資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頤和園全景圖)
同學們,在我們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你們知道是哪里嗎?
教師板書課題并強調(diào)“頤”的筆順。
二.交流資料,了解頤和園概況。
通過查閱資料,你對頤和園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說。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提出不懂的問題。
2.前后桌四人一組互相交流不懂的問題。
3.通過交流還有沒解決的問題嗎?
如果有,板書問題。
四.自由結(jié)組,合作交流:
1.瀏覽課文,用“○”畫出課文比較詳細地介紹了頤和園的哪些景物。
學生板書:仁壽殿佛香閣大戲樓長廊十七孔橋銅牛
課件出示頤和園的地圖,閃爍這六個景物,使學生了解其位置。
2.自由結(jié)組:
通過讀課文、查閱資料,你對哪個景物最感興趣,根據(jù)興趣重新結(jié)組。
要求“快、靜”。然后快速選出你最信任的組長。
3.合作交流:
由組長組織活動。在組內(nèi)交流查閱的資料,結(jié)合課文及資料,準備用你們喜歡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你們喜歡的景物。
4.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1)請各組進行匯報,同時,課件出示頤和園景物的相應圖片,并配以古箏音樂。
(2)小組匯報的同時,其它組認真聽,聽后談談感受,也可向這組進行提問。
(3)教師進行適時評價、點撥。
五.學習第七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七自然段,用“——”畫出課文還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景物?
學生板書:諧趣園“買賣街”廓如亭知春亭
課件閃爍這四個景物在地圖中的`位置。
2.課件顯示這四個景物的圖片,教師加以聲情并茂的介紹。
3.欣賞后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六.課外延伸,補充資料(師生共同交流)。
1.通過查資料,你還知道頤和園的哪些景物?
2.老師也查到了一些資料,你們想看看嗎?
(課件出示頤和園的一些景物圖片,并加以簡單介紹。)
3.學生把收集的資料貼到展板上。
4.小結(jié):頤和園的景物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各具特色,就是看上幾天也看不完看不厭。
板書:……
七.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談感受。激發(fā)熱愛首都之情,產(chǎn)生自豪感。
八.了解本文寫作方法:
1.二至六自然段與第七自然段都是在介紹頤和園的景物,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板書:詳、略。
2.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與《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有什么不同?
九.布置作業(yè):
1.積累詞語,選擇喜歡的詞語抄在好詞好句本上。
2.課下觀看展板,交流體會。
板書設計:
29、頤和園
仁壽殿
佛香閣
大戲樓
長廊
十七孔橋
銅牛(詳)
諧趣園
“買賣街”
廓如亭
知春亭(略)
……
《頤和園》語文教案 7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頤和園是一個美麗的大公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按游覽順序有序觀察,抓住景物特點準確描寫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借助拼音把課文多讀幾遍,借助課后思考題想想課文內(nèi)容,借助課本上的資料袋對頤和園有一個初步了解。教師做好分析教材特點和了解學生年段特點的準備,同時收集頤和園相關資料,形成課件及教學資源儲備。
教學過程:
一、讀課題,了解頤和園的歷史背景。
1、今天我們要學習第18課,請讀課題。
2、頤和園是我國保持最完整,規(guī)模的皇家園林!該怎么讀(課題)?
3、今天,頤和園早已成了中外游客競相游覽的一個美麗的大公園。你又想怎么讀?
4、小結(jié):頤和園真的會帶給我們很多的感受,我們在學習中要試著用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二、從游覽順序入手,了解文章結(jié)構和課文內(nèi)容。
從詞入手,了解課文描寫的主要景點和游覽順序。
1.按順序聽寫“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等詞,并學習其中的生字“廊”。
2.思考:為什么要寫這樣三個詞?為什么要按這樣的順序?qū)?文中又是哪些句子說明了作者游覽的順序?
3.學生自讀課文,勾畫文中表示游覽順序的句子。
從句子入手,掌握文章的結(jié)構,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1、學生自讀表示游覽順序的四句話,從中感受移步換景的游覽觀察順序。
2、給表示游覽順序的四句話加上文章的首尾段,學生自讀感受課文總分總的結(jié)構形式,并根據(jù)段落提綱掌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師生共同根據(jù)板書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并提出進一步的學習要求
這就是文章的段落提綱,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課文。現(xiàn)在,我們就移步換景,依次游賞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去感受頤和園這個美麗的大公園。
三、抓住重點詞句邊讀邊想象,從不同的觀察角度欣賞頤和園美景的不同特點,體會頤和園是一個美麗的大公園的同時,學習作者簡潔準確的表達方式。
“游賞”長廊。
1、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出示課文相關文字,在原文中加入表示觀察角度的短語,請學生讀一讀思考這些短語對我們“游”長廊有什么幫助?
(放眼一望)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抬頭看去)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邊走邊賞)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2、學生整體感受整個自然段,試著從不同觀察角度去欣賞長廊,發(fā)現(xiàn)長廊的特點并試著用自己的朗讀把感受表達出來。
3、根據(jù)學生的自學情況,老師重點指導學生通過填詞練習,邊讀邊想象把書讀厚的讀書方法理解“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這個句子,體會長廊所包含的中華文明,感受作者抓住特點簡潔表達的寫法。
4、由此及彼,學生通過邊讀邊想象把書讀厚的方法朗讀學習整段內(nèi)容。
5、再次出示表示觀察角度的短語并配合由此看到的景象圖片,學生練習分三層背誦本段句子,體會表達順序,達到段的積累。
6、小結(jié):作者移步換景,從不同的角度寫出了景物不同的特點。讓我們繼續(xù)隨著文字去感受。走完長廊,就來到萬壽山腳下。這一次,作者又是從哪個角度去看萬壽山?又賞出些什么呢?自己讀一讀吧。
“游賞”萬壽山。
1、學生自讀第三自然段,從“抬頭一看”、“聳立”、“金碧輝煌”、“金光閃閃”等詞想象仰望萬壽山建筑群的感受,體會皇家園林的宏偉氣勢。
2、抓住重點詞,通過朗讀表達感受,體會作者用詞準確
3、小結(jié):這一次,我們跟著作者從抬頭一看這個觀察角度賞到了頤和園華美、宏偉的特點。
學生自讀自悟,從不同角度“游賞”昆明湖景區(qū),感受昆明湖的特點和作者的表達方式。
1、占頤和園總面積2/3的煙波浩渺的昆明湖又可以從哪些角度去欣賞它呢?請學生跟隨一組圖片從不同的角度去直觀地看看作者描寫的不同景色。
2、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觀察角度,練習邊讀邊想象,通過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
3、學生交流分享朗讀及感受。老師通過對比組詞等語言訓練,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滑”與“劃”的意思差別,從而理解作者準確的用詞。通過和學生一起想象不同獅子的形象,讀好描寫十七孔橋的句子,體會精湛的藝術和勞動人民的智慧。
4、今天這堂課我們按游覽順序,依次從不同的觀察角度游賞了頤和園,你覺得移步換景究竟有什么妙處?(這次引導學生自己感受從不同角度抓住景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四、總結(jié)。
1、以“說不盡”引出頤和園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價值。
2、以“說不盡”引出選擇重點內(nèi)容寫清楚的游記表達方式。
五、課后學習建議。
1、建議大家課后收集一些頤和園的資料,豐富自己對頤和園的認識;
2、把文中自己特別喜歡的句段讀一讀,記一記,下堂課再交流。
《頤和園》語文教案 8
教學目標: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感受頤和園之美。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從而理解長廊建筑藝術和繪畫藝術的美。
教學重點: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詞語所描繪的情境,感受長廊的美。
教學難點:
對長廊建筑精美的體會,激發(fā)熱愛祖國文明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有關頤和園的長廊的資料和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我們先來認識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杰克,瞧,他向我們打招呼呢。最近他想來中國頤和園旅游,他知道我們正要學習《頤和園的廊與畫》,他就帶著問題來向大家請教,這節(jié)課同學們要好好表現(xiàn)。
二、學習第一部分
快來看杰克有問題了:請告訴我頤和園的長廊向世人展現(xiàn)了什么?
生:自由讀文,回答。
課件出示句子, 過渡:這一句話是文章的中心句,這段就是一個總起段。(邊板書:總)猜猜看課文接下來該給我們介紹什么呢?
生:介紹頤和園長廊的建筑藝術和繪畫藝術。
三、學習第二部分
請告訴我長廊的建筑有什么特點?學生自由讀文2——5段。
師:哪一句概況的告訴我們長廊的建筑藝術?用“——”畫出來。
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長廊的造型絕?找出來,讀一讀。
理解為什么設計成“倒掛著的蝙蝠”?磮D
師:“福到了”,什么福?生: “福氣”“幸!
師:原來這造型不僅是倒掛的蝙蝠型,而且還有深刻的寓意呀。這造型可真是——”絕”。ㄘQ起大拇指說絕。)
師:這里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生:列數(shù)字和打比方。漢語中的同音字“蝙蝠”和“福到了”中的fú。
A.找出描寫長廊位置絕的句子讀一讀。
生:北倚萬壽山,南臨昆明湖。出示圖片
生:從氣候上看,冬天夏天
師:從氣候上看的確絕妙,真是冬暖夏涼呀!這位置還有什么絕妙的?
生:從環(huán)境上看,長廊依山傍水(出示圖片)
師:這么說來,這個頤和園長廊的位置可真是——絕呀!
學生一邊讀,一邊理解“涼風習習”、“依山傍水”的含義。
結(jié)構絕
師:這頤和園長廊的結(jié)構絕,作者是怎么描寫的呢?
引導:這個長廊長728米,可真是名副其實的長廊啊。這么長的廊居然沒用一個釘子!(出示圖片) 重點理解“斗拱結(jié)構”。體會哪個字能讓人體會到出乎人意料,意想不到。(“竟”)指導朗讀。
這一部分里,寫出了長廊是建筑美學的`典范。
為什么說長廊是建筑美學的典范?找出有關句子,齊聲朗讀。感受“中軸線”的作用,理解什么是“中軸線”。帶上杰克一起去看一看這美麗的長廊吧?(出示圖片)
小結(jié): 這一部分是從四個方面來表現(xiàn)長廊的建筑精美的,即:造型絕、位置絕、結(jié)構絕以及長廊是頤和園的一條中軸線。杰克連連稱贊長廊建筑藝術的絕妙!
四、學習第三部分。
A.杰克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長廊繪畫藝術之美呢?自讀6——8段,用“~~~”畫出介紹長廊畫的數(shù)量、由來、類型的詞句。
B.讓學生自由發(fā)言。
C.交代了長廊上的畫的由來,這一自然段采用了“總——分”式結(jié)構,先總寫長廊上的畫是有由來的,再具體介紹長廊上的畫。
D.乾隆微服私訪,回到紫禁城。 從哪個詞語可以體會出他仍然懷念江南的美景?(留戀) 從哪個詞可以體會出他還沒有玩夠,沒有欣賞夠?(意猶未盡)
E.長廊上的圖畫包含哪些內(nèi)容?在文中找出來,讀一讀。
F.杰克看完長廊上的畫后,贊不絕口,豎起大拇指說
G. 小結(jié)
由此我們感受到了長廊中的繪畫奇。這么精美的長廊,同學們想去看看嗎?視頻觀看長廊介紹。
學生齊讀最后一段,說說這個自然段和課題有什么聯(lián)系?
五、拓展延伸
1. 請你當小導游,向家人和朋友介紹一下頤和園的廊與畫吧!
2.用本課學到的寫景方法,寫一處你熟悉的景物。
3.讓我們共同努力,來保護這些文化古跡吧!
《頤和園》語文教案 9
教材分析:
全文交代頤和園的地理位置和建造年代,用隨步移景的方法,介紹頤和園中的長廊,佛香閣,萬壽山,昆明湖等自然和人文景觀。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學生對風景描寫的理解領悟。
教學重點:
讀懂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
學情分析:
學生大多喜歡美麗的風景,樂于學習本課。
教法:
講授法。
時間:
一課時
教程:
一、初讀感受美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
3、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學生的審美培養(yǎng)
二、細讀課文
1、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頤和園的美景。
(1)談一談自己最喜歡的景點是哪里?
(2)朗讀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2、引導學生研讀課文,學習作者的`描寫和表達的方法。
。1)弄清課文的介紹順序
。2)欣賞課文的優(yōu)美的語言
。3)朗讀的指導
A、指名讀、比賽讀、范讀、評價讀、形象讀。
B、說一說頤和園的美。
學生當游客,自己當導游,說說頤和園的美景。
三、小結(jié);你喜歡本文的那段描寫?
四、積累遷移
。1)本文優(yōu)美的語句比較多,可以讓學生做自選詞句的練習。
(2)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部分背誦抄寫。
五、板書設計
地理位置——北京西部
頤和園 年代、面積
自然人文景觀
頤和園美景傾倒中外游客
《頤和園》語文教案 10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
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欄桿、昆明湖、神清氣爽、佛香閣、金壁輝煌、宮殿、朱紅、痕跡、堤岸、雕刻、隱隱約約、玩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4、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2、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愛美情趣,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播放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圖片:
中的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哪里的美麗景色嗎?哪位同學知道?
指名學生回答。
生:頤和園。
師:那哪個同學說說頤和園在什么地方?
生:在北京西郊
師:在我國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那里有著令人陶醉的自然風光和雄偉壯觀的建筑。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頤和園》這篇課文。
板書:頤和園
師:現(xiàn)在請大家仔細觀察“頤”字的左邊部分,注意到了嗎?左邊不是我們所認識的大臣的“臣”字,請大家抬起你的右手,跟老師一起認認真真地寫一下這個“頤”字。
2、師:頤和園原是清代皇家園林和行宮,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幾經(jīng)外國侵略者的破壞,又幾經(jīng)修復,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者一起去領略這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
學生齊讀課題。
二、學習生字、詞語
。ㄒ唬⿲W習生字
1、讓學生默讀課文。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想想用什么方法記住生字。
3、師:先請大家看下黑板,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這是本課的生字,大家能讀出來嗎?
。1)小黑板出示本課的生字,多種形式讀(指讀、男女讀、齊讀)
師:去掉拼音,放到詞語中去,能認出來嗎?
(2)小黑板出示詞語:長廊、宮殿、掩映、堤岸、佛香閣、建筑、姿態(tài)不一、神清氣爽、金碧輝煌、聳立、遠眺、琉璃瓦、畫舫、橫檻、栽滿
、僮杂衫首x。(先試著自由讀一讀吧.)
、谶@里有一個多音字,是佛香閣的佛,你們知道它們的另一個讀音嗎?組個詞。
、坶_火車讀
、苤笇鴮懀ㄟ@里面有兩個生字得提醒大家一下“廊、栽”)
4、利用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生字動畫,教師指導學習
5、學生分段朗讀課文。
。ǘ⿲W習詞語
提出詞語,討論詞義。
1、講解詞義
琉璃瓦、橫檻、宮殿、畫舫。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清爽:清潔,涼爽。
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清楚。
舉目遠眺:抬頭向遠處看。
蔥綠:(草木)青翠。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形態(tài)各異:形狀各不相同。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這些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被我們解決了,相信你們現(xiàn)在讀課文肯定就更得心應手了,下面就請大家自由地讀一讀吧,讀完后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板書:美、長
2、齊讀第一段,從這一段中,我們知道了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用這一句話中的兩個詞來概括。這句話是全文的中心句放在開頭,起到什么作用?
提示:課文開頭就告訴我們頤和園不但景色優(yōu)美,而且占地面積很大。
3、美麗的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作者主要寫了哪幾個地方的景色?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劃出有關作者游覽路線的語句。
指讀
師:從這幾句話中,我們知道了作者主要游覽了哪些地方?
板書: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4、現(xiàn)在誰來做一下導游,把我們這一次的游覽路線告訴游客們。
5、小結(jié):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覽的先后順序來介紹頤和園的,這種方法就叫移步換景,也叫作地點轉(zhuǎn)換順序或游覽順序。如果你想把你到哪里游覽的景點介紹給大家,也可以用這種方法。
6、那如果讓我們給這篇課文分段的話,你們會怎么分?為什么?
讓學生討論分段,總結(jié)段意。
明確要求:按“總-分-總”的結(jié)構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教師總結(jié):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作者對頤和園總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別介紹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特點。
第三段(最后一個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jié),和開頭一段相呼應,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四、總結(jié)
這次游覽,我們欣賞著風光的秀麗,品味著語言的優(yōu)美,真是受益匪淺啊,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游賞頤和園。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師:上節(jié)課呀,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詞,知道了頤和園是一個世界級的皇家園林。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頤和園的美麗風光。
播放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視頻:
2、師:請大家來一起聽聽課文范讀,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那幾個景點。
播放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范讀動畫:
生:自由讀課文,然后回答。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jié)。
板書: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二、講讀,學習長廊景點。
1、指名朗讀,思考討論,教師歸納明確:
師:既然作者先游覽的是長廊,那我們翻到長廊這一部分看看吧!誰把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朗讀一下。其余的同學認真看課文。
一名學生朗讀,其余學生看課文。
師:作者是怎樣來到長廊的?老師一下給混了,同學們能給我講講嗎?
生: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
提示:說明長廊的位置:離大門不遠。
師:好了,同學們回答的真好。那咱們一起來看看長廊。
出示長廊的圖片。
2、師:剛才讀完了課文,看了圖片,誰能用一個字說說長廊的特點?
板書:長廊的特點?
生:長!耙谎弁坏筋^”。
板書:特點(長)
師:你是從課文中的哪個地方讀出來的?
生:我是從“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弊x出來的。
讓學生齊讀“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
3、師:你是從這句話中的什么地方知道長廊的長的?
生:700、273。
師:700、273都是……?
生:數(shù)字!
師:這就是以前我們學過的列數(shù)字說明。
作者是用具體準確的數(shù)字來說明長廊的長的!斑@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
板書:寫作方法(用數(shù)字。)
師:我們在讀得時候應該怎樣讀才對呢?誰來示范一下。ㄖ笇Ю首x:突出700、273)
齊讀。集體找感覺。
《頤和園》語文教案 11
【學習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積累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學習作者按游覽順序有序觀察,抓住景物特點準確描寫的寫作方法。
【重點難點】
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學習作者按游覽順序有序觀察,抓住景物特點準確描寫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收集頤和園相關資料。
2.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詞
聽寫“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等詞,讀詞語糾正錯誤。
二、從游覽順序入手,了解文章結(jié)構和課文內(nèi)容。
。ㄒ唬⿵脑~入手,了解課文描寫的主要景點和游覽順序。
1.思考:為什么要按“長廊、萬壽山、昆明湖”這樣的順序?qū)?文中又是哪些句子說明了作者游覽的順序?
2.學生自讀課文,勾畫文中表示游覽順序的句子。
。ǘ⿵木渥尤胧,掌握文章的結(jié)構,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1.學生自讀中3—9段段首表示游覽順序的句子,從中感受移步換景的游覽觀察順序。
2.給表示游覽順序的這幾句話加上文章的首尾段,學生自讀感受課文總分總的結(jié)構形式,并根據(jù)段落提綱掌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ㄈ⿴熒餐鶕(jù)板書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并提出進一步的學習要求:這就是文章的段落提綱,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課文,F(xiàn)在,我們就移步換景,依次游賞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去領略頤和園這個皇家園林的獨特之美。
三、抓住重點詞句邊讀邊想象,從不同的觀察角度欣賞頤和園美景的不同特點,體會頤和園是一個美麗的皇家園林的同時,學習作者簡潔準確的表達方式。
。ㄒ唬坝钨p”長廊。
1.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出示課文三、四段文字,試著從不同觀察角度去欣賞長廊,發(fā)現(xiàn)長廊的特點并試著用自己的朗讀把感受表達出來。
2.根據(jù)學生的自學情況,老師重點指導學生通過填詞練習,邊讀邊想象,理解“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一幅五彩的畫……”這個句子,體會長廊所包含的'中華文明,感受作者抓住特點簡潔表達的寫法。
3.配合由此段文字看到的景象圖片,學生練習做導游介紹長廊。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比賽。
4.背誦本段句子,體會表達順序,達到段的積累。
5.小結(jié):作者移步換景,從不同的角度寫出了景物不同的特點。讓我們繼續(xù)隨著文字去感受。走完長廊,就來到萬壽山腳下。這一次,作者又是從哪個角度去看萬壽山?又賞出些什么呢?自己讀一讀吧。
。ǘ坝钨p”萬壽山。
1.學生自讀第五自然段,抓重點詞語體會萬壽山的美麗。從“抬頭一看”、“聳立”、“金碧輝煌”、“金光閃閃”等詞想象仰望萬壽山建筑群的感受,體會皇家園林的宏偉氣勢。
2.抓住重點詞,通過朗讀表達感受,體會作者用詞準確。
3.小結(jié):這一次,我們跟著作者從抬頭一看這個觀察角度賞到了頤和園華美、宏偉的特點。
。ㄈ⿲W生自讀自悟,從不同角度“游賞”昆明湖景區(qū)(6—9段),感受昆明湖的特點和作者的表達方式。
1.占頤和園總面積2/3的煙波浩渺的昆明湖又可以從哪些角度去欣賞它呢?請學生跟隨一組圖片從不同的角度去直觀地看看作者描寫的不同景色。
2.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觀察角度,練習邊讀邊想象,通過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
3.學生交流分享朗讀及感受。老師通過對比組詞等語言訓練,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滑”與“劃”的意思差別,從而理解作者準確的用詞以及生動的比喻。
通過和學生一起想象不同獅子的形象,讀好描寫十七孔橋的句子,體會精湛的藝術和勞動人民的智慧。
4.今天這堂課我們按游覽順序,依次從不同的觀察角度游賞了頤和園,你覺得移步換景究竟有什么妙處?(引導學生自己感受從不同角度抓住景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四、總結(jié)全文。
1.為什么說頤和園“不愧為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結(jié)合課文和你所搜集的資料說一說。
2.你還可以說( )的頤和園?
五、拓展作業(yè)。
把文中自己特別喜歡的句段讀一讀,記在讀書筆記上,積累背誦。
六、板書設計
長廊 長、美、奇
佛香閣 閃閃發(fā)光 按順序 頤和園
《頤和園》語文教案 12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15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1個會寫。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神清氣爽、金碧輝煌、堤岸、隱隱約約”等詞語。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敘述的順序。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了解祖國燦爛的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2至5自然段開頭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
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積累、運用語言。
教學難點:
通過語言文字了解祖國燦爛的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搜集頤和園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理解課題,了解背景。
1、學生讀課題。
2、引導學生注意“頤”的聲調(diào)及字形。
“頤”字是什么意思呢?
出示解釋(兩種)后指名回答
師:是誰在這里頤養(yǎng)天年呢?還寄托什么美好心愿?
在學生明了含義之后,帶感情齊讀題目。
二、梳理結(jié)構,整體感知。
。ㄒ唬┳R記字詞
1、出示字詞
指名朗讀
2、“佛”—— “佛”是多音字,為什么讀佛香閣。(有佛)
簡介“佛香閣”
3、通過景點展示圖片學習生字詞(長廊、佛香閣、排云殿)
4、指導寫字“廊”“殿”“閣”
5、齊讀詞語
(二)把握大意
1、頤和園究竟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讀課文,用一句話概括一下。
2、指名回答(可以用課文中的句子)。
據(jù)回答板書:
美麗 大
美麗 說不盡
3、課文的首尾段都在贊美頤和園。這樣的文章結(jié)構叫什么?(總分總)
作者按怎樣的順序描寫頤和園?(游覽順序,也叫移步換景)
板書:移步換景
三、品讀體會,學習表達。
。ㄒ唬坝钨p”長廊
1、它為什么叫長廊呢?這條長廊有什么特點呢?請自己讀一讀第二自然段,哪些詞語有感覺,就把它標出來,也可以旁邊寫寫自己的感悟。
2、交流討論
。1)長
①指名談、讀。誰來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長廊的什么特點?是從哪兒發(fā)現(xiàn)的?板書:七百多米 273間。
、诔鍪揪渥佑檬裁捶椒鑼?
引導:七百多米,列數(shù)字,寫出了長廊的長,七百多米多長呢?相當于100個教室的長度!
、劭矗渥又羞有哪些詞,在告訴我們長廊很長。≌l能讀出這種感覺。恐该x。
一眼望不到頭啊!誰再讀?
。2)美
——畫美
指名,出示句子:你還從哪些句子中發(fā)現(xiàn)了長廊的特點?
每一間的橫欄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
、谀阕プ∧男╆P鍵詞,體會到什么呢?
生答:人物、花草、風景—— 畫的內(nèi)容很豐富
補充:五彩—— 美麗
幾千幅——兩幅——畫多 內(nèi)容豐富
隨學生回答板書:幾千幅…… 兩幅……
、壑该x
④你們想不想去看看這些畫呢?
按四大名著、神話傳說、成語故事依次展示圖片
還想看嗎?(想)沒有了,為什么呢?因為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畫是相同的,據(jù)說,漫步長廊一秒鐘看一幅畫,要看兩個多小時呢!而且一畫一典故,一畫一風景。
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觸摸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
再指名讀。
⑤背誦。
——花美
、偻瑢W們,長廊不僅長,而且美,不僅畫美,而且什么美?誰發(fā)現(xiàn)了?指名讀(花美)還有嗎?(神清氣爽)
②吸一口氣,讀出這份神清氣爽。
、坌〗Y(jié)
1、理順序
我們再看長廊,好嗎?引讀,出示投影。
整體看—— 看廊內(nèi)—— 看廊外——
投影{整體看、看廊內(nèi)、看廊外}
2、總結(jié)寫整篇課文有順序,寫某個景點也要有順序,作者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三看長廊,連句成段,用列數(shù)字的方法把長廊的長、美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
。ǘ坝钨p”萬壽山
1、作者是怎么看它們的?看到什么特點?同學們讀讀第三自然段。
2、指名說:看到了什么特點?“聳立”高大 閃閃發(fā)光 金碧輝煌 (華美 宏偉)琉璃瓦(皇家建筑所特有的)板書:閃閃發(fā)光 金碧輝煌
3、知道它為什么叫排云殿嗎?“排云”二字就出自古詩“神仙排云出,但見金銀臺”(郭璞《游仙樂》)。
齊讀 “抬頭一看……”
。ㄈ坝钨p”昆明湖
1、點圖片、音樂。
介紹其它景物景點,你想去游賞哪兒呢?指名說。
2、學生找到相關的詞語,獨立品讀。
3、誰愿意帶我們?nèi)ビ钨p一番呢?
指名讀出相關句子。
4、重點引導品讀描寫昆明湖的句子:“靜得像……,綠得……!^!
比較“滑”與“劃”的不同,讀一讀昆明湖的美!
指名讀
5、小結(jié):
謝謝這些小導游們帶我們游賞了這么多美麗的景色?,同學們找到的這些優(yōu)美的句子、具體的描寫就是文章的血肉啊!
四、“說不盡”總結(jié)全文
游賞到這兒,同學們,頤和園游完了嗎?(沒有)因為頤和園到處有_________(齊說結(jié)尾)。
1、“說不盡”導寫法
景色說不盡,那寫文章該怎么辦呢?(指板書)本文作者已經(jīng)告訴我們答案了。
指名回答(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進行描寫)
對啊,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按順序用不同的方法寫出景物不同的特點,一篇條理清晰、有血有肉的文章就出爐了。讀了這樣的文章,我們也會不由地贊嘆,頤和園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大公園!
2、“說不盡”文化遺產(chǎn)
頤和園是我國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皇家園林,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說不盡的豈止是頤和園,學習本組課文,我們還可以去游賞________ 長城、秦兵馬俑;那放眼我們的祖國呢?北京的故宮、山東的泰山、樂山大佛、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放眼世界呢?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果阿教堂和修道院。那更是說也說不盡哪!
孩子們,這些都是人類的文明啊!希望同學們?nèi)ゼ毤氂钨p、用心體會。
板書設計:
18 頤和園
長 廊 七百多米 273間
美麗 幾千幅……兩幅…… 美麗
萬壽山 閃閃發(fā)光
大 金碧輝煌 說不盡
昆明湖 ……像……
滑
【《頤和園》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頤和園教案02-24
頤和園優(yōu)秀教案11-16
《頤和園》教案14篇03-04
《頤和園》教案(15篇)03-06
《頤和園》教案(精選15篇)03-31
《頤和園》教案15篇03-03
頤和園課文教案07-29
頤和園的教案(通用24篇)03-14
頤和園的作文01-10
頤和園作文(經(jīng)典)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