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爬山教案范文錦集七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爬山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爬山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4.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5.培養(yǎng)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對生字中存在著“觸著墻”的“著”有個別學生讀錯,重點理解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通過學習學生使弄清了爬山虎的腳,莖,葉子,之間的相互聯系。
教學目標
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了解爬山虎的葉子和腳的特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了解本課的敘述順序,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在往上爬的過程中傾注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
。、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學會生字新詞;
。、給課文分段;
。础⒘私馀郎交⑸L的地方、模樣、顏色。
教學準備:1、實地觀察爬山虎。2、寫觀察日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腳,這些都是動物的腳。,那你們有沒有見過不會走路的植物也長腳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葉圣陶爺爺寫的一篇文章今天《爬山虎的腳》。
二、理解課題,了解文章背景
①、本文的作者是誰?(葉圣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中國現代文學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
、凇⒆x課題,想一想,這個課題圍繞什么來寫?讀了課題你想說點什么?
、邸⑷~圣陶爺爺寫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讓我們走進課文。
三、檢查預習:對爬山虎的了解情況;
四、學習生字新詞
。薄㈤_火車拼讀、糾音。(字形重點:隙、漾)
。、解釋生字詞。
五、默讀、思考: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
。、分段。
。、四人小組討論分段情況、匯報。
六、教學第一段(第1自然段)
。、默讀、思考:
。ǎ保┻@一段講了什么?
。ǎ玻┠阌X得爬山虎有什么特點?
2、提問
七、教學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還記得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什么?(滿墻的葉子)你能說說你看到的`葉子是怎樣的嗎?
。、現在我們來看看課文又是怎樣寫的。
。ǎ保┡郎交⒌娜~子在生長中有什么變化?重點寫的是什么時候的葉子?從哪個詞看出來?
。ǎ玻┱n文寫爬山虎的腳,為什么要寫第1、2自然段?
。ǎ常┯懻、歸納:要寫爬山虎的腳,先要向大家介紹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等,然后才介紹爬山虎的腳,文章這樣寫就有條理了。
3、重點指導朗讀第3、4句。
4、指導學生看著板書上的提綱試背第2自然段。
。、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句子,你認為哪個詞語用得最好。
八、質疑。
九、做練習3
爬山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生詞。
。2)自瀆課文,重點學習本課第1、2段。
(3)學習作者描寫事物得方法,學習如何去觀察一個事物。
。4)激發(fā)學生觀察得興趣,做生活得有心人。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觀察事物得方法。
。2)通過對詞語得理解,了解爬山虎得特點。
教學難點:
爬山虎得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動物會爬墻嗎?那有沒有會爬墻得植物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會爬墻得植物。教師板書——爬山虎得腳
二、初讀課文,解疑,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劃出本課得生字、生詞,并通過上下文理解詞義。
2、可見出示本課生字,生詞,學生讀,師糾正
3、讀課文,找出課文得哪幾段寫了爬山虎得腳。
4、教師講解本課體裁——說明文。
三、講讀課文。
。、課文得1、2自然段寫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學習。
A、個別讀課文,思考:第1自然寫什么?
B、這兩處地方有什么共同點?
C、齊讀思考:你能從這兩句話中看出爬山虎得什么特點?
2、講讀第2段、
A、指名讀第2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講什么?
B、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什么?
C、葉子顏色得美表現在哪里?
D、葉子得均勻、整齊表現在哪里?
。、導讀。
A、爬山虎葉子得顏色變化。
B、爬山虎長大了得葉子顏色很美。
C、爬山虎得葉子長得很整齊。
D、爬山虎得葉子得很均勻。
E、當風吹過,滿墻得葉子也很美麗。
4、理解:拂漾
5、齊讀課文,個別讀
6、歸納短意。
四、背誦第二自然段。
五、小結,準備下課。
爬山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二部分“邀請做客”,感受葉老先生的親切、質樸。
2、能聯系上下文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難點:
能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一、復習導入:
1、課文回憶了葉老先生和肖復興之間的哪兩件事?(結合回答板書:修改作文、邀請做客)
2、引讀重點句:當時的作者并沒有見過葉老先生的面,但他的腦海中已浮現出這樣的印象:
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板書:認真、平和)
二、學習“邀請做客”:
過渡:15歲那年暑假的一天,葉老先生邀請作者去他家做客。他有幸見到了這位蜚聲國內外文壇的大文學家。這次會面,葉老又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請同學們朗讀課文第二部分,劃出相關句子。
1、交流匯報:
我們的交談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個他的老朋友。他親切之中蘊含的認真,質樸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黃昏的到來。
(1)引導:同學們,好好讀讀這句話,你能成為作者的知音,讀懂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嗎?(2)引導:怎樣的兩個人會在一起融洽地交談?
。3)引導:“心融化”了是什么意思?(內心深受感動)為什么作者的“心”會融化呢?
。◣煱鍟河H切、質樸)
2、補充資料,拓展文本
。1)同學們,葉老對“我”包含著怎樣的期待呢?請你看課文插圖,聯系課文展開合理想象,來猜想一下葉老先生會對作者說哪些期待的話。
。2)引讀葉老期望的話:
“愛好文學的人不要只讀文科的書,一定要多讀各科的書。”
“我們中國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歷史,搞文學的人不搞清楚我們的歷史更不行!
三、感悟“借景抒情”:
(一)嘗試命題,引導質疑:
1、回顧要點:同學們,學了課文,我們明白了寫了這樣兩件事——
。ńY合板書,學生回答:修改/邀請做客)
2、嘗試命題:如果讓你來給取個題目,你會取什么呢?
3、引導質疑:原文題目是《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懷念葉圣陶先生》,課文主要是寫葉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葉老家做客的事,那為什么要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呢?
。ǘ⿲W習寫景片段:
1、出示爬山虎的圖片:
。1)看,這就是爬山虎?吹竭@滿墻一大片綠綠的爬山虎,你有什么感受?
(2)我們學過葉圣陶寫的《爬山虎的腳》,描寫的就是葉老自家院落里那一墻綠綠的爬山虎。哪些句子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大家背誦幾句。
(3)肖復興又是怎樣來描寫那一墻爬山虎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找一找,劃一劃。
2、品味兩句話:
句1:剛進里院,一墻綠蔥蔥的爬山虎撲入眼簾,夏日的燥熱仿佛一下子減少了許多,陽光都變成綠色的,像溫柔的小精靈一樣在上面跳躍著,閃爍著迷離的光點。
句2:落日的余暉染紅窗欞,院里那一墻的爬山虎,綠得沉郁,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著,顯得虎虎有生氣。
3、感悟“非凡”(出示句子): 我15歲時的那個夏天意義非凡。
(1)理解“意義非凡”:如果在作者15歲那年,沒發(fā)生這兩件事,你認為作者的人生會有什么變化?(學生回答,要點歸納:是葉老先生改變了肖復興的命運,引領他走上了輝煌的人生之路。)
。2)補充資料,感受“非凡”:讓我們來看看,那個夏天以后肖復興的`文學之路吧。
4、理解題意:
。1)至此,我想同學們一定已經明白,課文就是要借這綠綠的、永遠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爬山虎(師指題)來贊葉老——(師指板書,生齊讀:“認真、平和,親切、質樸”“堪稱楷模”的葉老先生。
(2)美的景色與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這時,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蘊含了更深的含義。
出示最后兩句話,生齊讀:
我15歲時的那個夏天意義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
。3)解讀“綠”:指名讀題
這句話又蘊涵著什么深刻含義嗎?請同學們自由談談自己的理解。
四、深化文本:
。、補充資料:
教師講述:葉老就是這樣真誠質樸、平易近人,他老人家不僅僅只關心過肖復興,他還熱情關懷許許多多的文學青年,通過書信,通過娓娓的言談,以他創(chuàng)辦的的刊物,影響、發(fā)現、培養(yǎng)了如茅盾、丁玲等一批中國現代文學界的巨人。因此,他老人家被譽為“文壇伯樂”、“感動中國的作家”。
。、寫話:面對這位真誠質樸、平易近人的老人,我們也一定有很多話要說——
3、閱讀積累:
推薦閱讀:《我教兒子學作文》(肖復興著)。
爬山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重點詞語,了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2、能力目標: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觀察的興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重點:
通過對詞語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
教具準備:
課件、彩色筆、畫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什么?
欣賞課件。問:你知道在這一大片葉子里面藏著什么?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ㄒ唬┭凶x第3自然段
1、爬山虎的腳有什么特點呢?默讀課文,用“——”畫出寫腳的句子。
2、學生匯報。出示句子。
3、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嗎?直觀理解葉柄。
4、請你選擇恰當的顏色筆,邊默讀這三句話,邊畫出爬山虎的腳(一生板畫,其余的在座位上畫)。
5、評議圖畫。
6、出示影片,讓學生配音。
7、小結。
。ǘ┭杏懙4自然段
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找出能直接回答這個問題的句子。
2、學生匯報:爬山虎是這樣一腳一腳向上爬的。
質疑:“這樣”究竟是怎樣?
3、出示句子,用“5”畫出動詞。
4、誰來當爬山虎演一演?四人小組討論,推薦一名代表表演。評議。
5、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爬山虎嗎?
6、抓住動作詞讀好這兩句。個別讀。齊讀。
7、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向上爬!耙荒_一腳”能換成別的詞嗎?看課件,討論,小組匯報。
8、這段中,你們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9、齊讀。
(三)研讀第5自然段
1、看課件,讀課文,用“如果……就……”說說你的發(fā)現。
2、男女生分角色讀。
三、總結課文
學習了這篇課文,作者在觀察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四、拓展作業(yè)
仔細觀察一種你喜歡的植物,以《我發(fā)現______的秘密》寫片斷。
板書設計:
莖上長葉柄的反面
腳 枝狀` 細絲
嫩紅
爬山虎的腳
觸著墻——觸 巴 拉 貼(牢固)
爬
沒觸著墻—— (萎了)
爬山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1.爬山虎的葉子是什么樣兒的?
2.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爬山虎的腳的`?指名讀。
(二)講讀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討論:
(1)用鉛筆畫出課文中描寫爬山虎腳的詞句。
(2)這一段講了爬山虎腳的幾個特點?每個特點是什么?
。3)從哪一句可以發(fā)現作者是注意觀察的?
(三)講讀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它能夠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看到了爬山虎的腳,想到了什么?
3.小結:
作者抓住了爬山虎的葉子、腳會爬的特點,向我們介紹了爬山虎。作者細致入微的描寫,在我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那滿墻的爬山虎。
(四)講讀第五自然段
1.齊讀第五自然段。
2.思考:這一自然段講了幾層意思,主要意思是什么?
明確:(1)觸著墻的爬山虎才能生存;(2)爬山虎的腳能牢固地巴在墻上。
(五)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2.讀后思考:爬山虎的葉子為什么能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
(六)指導背誦三、四、五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四、五自然段,并逐段背誦。
2.指名背誦。
(七)總結
這篇課文采用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觀察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向我們描繪了爬山虎會爬的秘密。
(八)布置作業(yè)
1.用舒服、均勻造句。
2.課后3、4題。
(九)板書設計
25
爬山虎的腳
爬山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薄⒘私馀郎交⒌奶攸c,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陶冶美的情趣,熱愛生活,做個有心人。
。、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
了解作者是怎樣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寫出爬山虎葉子和腳的特點,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圖畫紙、水彩筆、爬山虎的腳。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爬山虎葉子圖片、爬山虎的腳。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激趣導入。爬山虎是一種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蘆等植物那樣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爬山虎的腳》,就能找到答案了。
。ò鍟n題)
二、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
。、有許多同學都見過爬山虎,爬山虎最吸引我們的是什么?
。ㄈ~子)
2、你能說說你見到的葉子是什么樣的嗎?
。ㄗ寣W生談談自己以前觀察到的葉子的樣子。)
3、我們看看葉圣陶老爺爺是怎么寫的?
。ǚ配浵,教師范讀。)
。、看了錄像,你認為爬山虎的葉子有什么特點?
。ɡ斫狻皠傞L出來”和“長大了的”葉子個有什么特點。)
那些句子體現了爬山虎葉子的美?
(指導朗讀)
。怠R讀第二段、放錄像,學生試復述。
三、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引言:在這美麗的葉子下面還隱藏著什么秘密呢?
(出示爬山虎的腳的圖)
。薄⑴郎交⒌娜~子之所以會這樣生機勃勃鋪滿墻,跟它的腳關系密切,它的腳到底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用我們平時的學習方法合作學習。
。私馀郎交⒌哪_的位置、樣子、顏色。)
。、讓全班學生選擇適當的.彩筆,邊默讀描寫爬山虎腳的句子,邊畫爬山虎的腳。
。、對照課文內容,讓學生抓重點詞,小組評議畫的情況。
。、觀察實物,指名朗讀,全班齊讀,進一步了解爬山虎的腳的位置、樣子、顏色。
過渡:它又是怎樣向上爬的呢?
四、了解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
。、指名讀,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用什么方法?
。ㄗブ攸c詞:觸、巴、拉、貼。教師板書)
。场W生上黑板演示爬山虎怎樣向上爬的。演示中理解詞語“一腳一腳”:
、 假設黑板就是一堵墻,讓學生用手演示爬山虎是怎樣爬的。
、 評議學生演示得對不對。
、 教師小結:
原來爬山虎可不像動物那樣幾只腳交替著爬,而是長一只腳巴住墻,再爬必須再長出一只腳,再巴住墻,一直往上長,必須不斷長出新腳。所以,葉圣陶爺爺說爬山虎是“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多媒體演示爬山虎向上爬的動畫,學生復述,指名背誦。
。、過渡:
那沒觸著墻的腳會怎么樣呢?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對比學習觸著墻和沒觸著墻的不同情況。
2、爬山虎的腳和墻的關系怎樣?
六、總結
。、我們知道了在爬山虎美麗的葉子下面,爬山虎腳生長的位置、樣子和它是怎樣一腳一腳向上爬的。
。、了解作者在觀察方面有哪些的方值得我們學習。
3、作者進行細心有序的觀察,并且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寫,是爬山虎的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拓展
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神奇的植物,選擇一種植物,仔細觀察它最有特點的部分,再把觀察到的寫下來。
爬山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2、反復讀課文,結合掛圖
3、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教師準備(包括媒體):準備教學掛圖,將讀文與看圖結合起來。
學生準備:做好預習:
預習生字、朗讀課文、回答問題、提出質疑
教學過程
一、自讀探究
。、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三段,找出描寫腳的句子讀一讀。
2、檢查反饋:
。ǎ保┳x了這一段,你有什么收獲?
。ǎ玻┻@一段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爬山虎的腳的?
腳的樣子、腳的形狀、腳的顏色
。ǎ常┨釂枺耗闫綍r注意過爬山虎有腳嗎?那么作者是怎么知道的?這一段哪一個詞語說明作者進行了認真仔細的觀察?(注意)想看一下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子的嗎?
。ǎ矗┬〗Y: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寫得這么具體。爬山虎有自己獨特的爬的本領,想盡快知道答案嗎?那就請你們快快學習第四自然段。
。、學生根據以下幾個方面要求分組學習第四自然段,比一比哪一些同學學得認真,哪一些學生學得更快、更好。
(1)找出寫爬山虎爬的句子來;(2)找出表示爬的動詞;(3)自己試著演示爬的過程。
。、檢查提問:誰來告訴老師你們學懂了什么?
。ǎ保┲该菔九,問:你們同意他的這種爬法嗎?你們想知道爬山虎究竟是怎么爬的嗎?
。ǎ玻⿲W生找出寫爬山虎怎樣爬的句子讀一讀。
。ǎ常┨釂枺号郎交⑹遣皇侵煌吓?你是怎么知道的`?
。ǎ矗┬〗Y:爬山虎不只往上爬,還往左爬,往右爬,爬滿整個墻,所以才有葉圣陶爺爺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寫的“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看”。
過渡: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能爬,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怎么樣呢?
。怠W生自學第五自然段。
【學法指導】先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找出爬山虎怎樣爬的句子。標出爬山虎怎樣爬的動詞(觸、巴、拉、貼)。然后小組合作怎樣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動作,
。、檢查反饋:
。ǎ保⿲W完了這段,你知道了什么?
從“沒觸著墻的腳不幾天就萎了,觸著墻的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了灰色”知道腳與墻有著密切的關系。
。ǎ玻┨釂枺赫n文哪一個自然段還說明了這種關系呢?
第一自然段。
。ǎ常┛偨Y提問:作者運用了什么樣的方法(首尾呼應)使文章的結構顯得更加完整?把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讀一讀。
。贰⒃嚤常、3、4自然段。
二、拓展遷移運用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活中,還有哪些與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
板書設計
6、爬山虎的腳
位置:莖上長葉柄的反面
樣子:像……像……
顏色:嫩紅
觸——巴——拉、貼
作業(yè)布置
必做【同步達標】:
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抄下來。
選做【創(chuàng)造實踐】:
課外練筆。
請你仔細觀察一種攀援植物,仿照課文寫一寫,內容要具體,語言要通順。
【爬山教案】相關文章:
爬山的教案01-06
爬山教案范文02-09
爬山優(yōu)秀教案03-06
關于爬山教案01-10
爬山的教案(15篇)02-21
爬山虎的教案03-05
爬山虎教案04-07
爬山的教案15篇01-06
爬山虎的腳教案04-17
實用的爬山教案四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