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

時間:2023-02-23 17:03:31 教案 投訴 投稿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雨點》幼兒園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1

  活動設計背景

  一場春雨“沙沙沙”的濕潤了整個大地。小朋友們歡呼著大喊著“下雨啦,下雨啦;”

  有的小朋友大聲的念著我教的兒歌:“千條線,萬條線,掉到水里看不見;”

  有的睜大眼睛好奇地問我:“老師,小雨點到那里去啦?”為了滿足小朋友的求知欲望,我特設計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此活動中感受到春雨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從而讓幼兒明發(fā)感受美及表現美的情趣。

  2、豐富幼兒的詞語,學習用“有的...有的...”說一段簡單的話,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說話水平。

  3、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豐富詞語;難點:用“有的...有的...”說一段話。

  活動準備

  木偶臺、四幅圖片、錄音機、磁帶、投影機、(小雨點、花、草、樹、小動物等等頭飾)

  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興趣,欣賞詩歌。

  (1)、播放下雨時的聲音,導入課題。

  (2)、引導幼兒邊看表演邊完整地欣賞詩歌。

  2、引導幼兒分段欣賞詩歌,幫助幼兒感受下雨時的優(yōu)美意境及回答老師提出的各個問題。

  3、擴展幼兒思維,“小雨點到底跑到那里去啦?”

  4、幼兒帶上頭飾,進行游戲活動。

  教學反思

  這首詩歌是以擬人的手法描述下雨時的`優(yōu)美意境,小雨點就像是小朋友們的好伙伴。此活動能夠針對小朋友學習語言的特點讓小朋友在聽、說、看、做中欣賞、感受雨天的美,使小朋友的思維得到鍛煉,從而發(fā)展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能理解“張”“搖”“向上”動詞的含義

  2豐富對“小雨點”感性的經驗,能發(fā)現、感受周圍事物的美好

  3初步養(yǎng)成對周圍事物較為敏銳的觀察能力

  4在理解“小雨點”以及相關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對兒歌進行創(chuàng)編歌詞和相應的動作。

  二、活動準備

  1“小雨點”的`圖譜(具體形象)

  2小雨點的頭套教師、幼兒各一個

  3座位圍成半圓式

  4小雨點PPT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以猜謎語(千條線、萬條線,掉在水里看不見)的形式引出小雨點,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以故事的形式,豐富小雨點的形象,激發(fā)幼兒興趣

  (三)根據圖譜,朗誦“小雨點兒歌”

  教師:現在,老師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一首有趣的兒歌

  1聽教師完整朗誦兒歌一遍,并請幼兒回憶、復述兒歌里面都有什么?他們怎么樣了?

  2幼兒同教師一起根據圖譜朗誦兒歌一遍

  3幼兒自己根據圖譜朗誦兒歌。

  (四)在初步理解兒歌的基礎上,根據圖譜創(chuàng)編動作,理解動詞的含義

  1思考幾分鐘,自主創(chuàng)編動作,并請幼兒到臺前示范

  2根據幼兒創(chuàng)編的動作,教師先進行完整的示范,然后師幼一起邊讀兒歌邊做動作

  (五)通過其他場景性的圖片的展示,勾起幼兒的生活經驗,并能自主創(chuàng)編兒歌

  1、師:孩子們!你們覺得小雨點除了落在“花園”“稻田”“森林”里,還會去哪玩呢?

  2、展示其他場景的圖片,幫助幼兒回憶生活經驗,給予思考時間進行歌詞創(chuàng)編和動作創(chuàng)編

  3、游戲環(huán)節(jié):先講明游戲規(guī)則:以“點兵點將”的形式,請幼兒進行歌詞創(chuàng)編,然后在確定自己的歌詞的基礎上進行動作創(chuàng)編

  (1)教師做小雨滴,以點兵點將的形式請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

  (2)請幼兒做小雨滴,進行角色扮演,同樣以點兵點將的形式與同伴、教師進行互動

  (3)根據創(chuàng)編的歌詞進行動作創(chuàng)編,同樣是“點兵點將”的形式

  四、活動結束

  教師進行具體評價,也請幼兒對自己今天的表現進行評價

  五、活動延伸

  根據兒歌,在區(qū)角時間,繪制一幅關于“小雨點”的圖畫,特別應注意的是,“小雨點”的形象較為抽象,教師應引導幼兒繪制具體的風景。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痹诜磸蛢A聽中熟悉歌曲旋律,能感知并唱準旋律的高低變化。

 、步Y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以簡筆畫的方式對“小雨點在哪里跳舞”進行創(chuàng)編。

  ⒊通過獨立試唱、小組合作練習等方法嘗試自主學習歌曲的演唱,并大膽設計歌曲的不同演唱方式。

  活動準備:

  簡易圖譜、紙、記號筆、音樂

  活動過程:

  一、傾聽老師范唱,初步感受并發(fā)現歌曲特點。

 、崩蠋煟何矣幸粋問題,我想唱著問大家,請你仔細聽。

 、怖蠋煼冻谝欢,即四句“小雨點在哪里跳舞”。

  3.結合范唱提問:

  ⑴我問了什么?

 、茊柫藥状?(結合幼兒的回答出示四個問號)

 、菃柕靡粯訂?哪里一樣?有不一樣的嗎?(引導幼兒發(fā)現問的內容一樣,但是旋律是不一樣的。如果幼兒不能發(fā)現,老師可以再唱一次,并有意識地用動作予以暗示。)

 、日堄變焊鶕傻牟煌趩柼枅D譜上標出旋律的高低。

 、匆龑в變嚎磮D譜,再次欣賞歌曲旋律。

 、狄龑в變簝A聽旋律,并在歌曲的“滴答滴答”處用身體動作表示。(第二次要求表示出音高)

  ⒍幼兒學唱歌曲第一段。

  二、大膽想象小雨點在哪里跳舞,并運用簡筆畫的方式畫下來。

 、崩蠋煟耗切∮挈c可能會在哪里跳舞呢?(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补膭钣變簩⒆约旱南敕ó嬒聛,老師一旁清唱歌曲。

 、彻膭钣變嚎粗约旱暮喒P畫,合著旋律試著把自己創(chuàng)編的內容唱出來。老師給予巡回指導和幫助。

  三、多形式學唱歌曲,鼓勵幼兒的自主學習。

 、闭垈別幼兒唱一唱自己的創(chuàng)編內容。(幫助幼兒解決歌詞與旋律的匹配上可能存在的困難)

 、舱垈別覺得有困難的`幼兒提出自己的創(chuàng)編內容,引導幼兒相互幫助,分享經驗,唱出創(chuàng)編內容。

  ⒊請幼兒四人一組,根據自己的創(chuàng)編內容,進行歌曲的學唱和練唱。

 、垂膭钚〗M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

 、颠x一組內容,集體演唱,引導幼兒討論,關注唱得更美的方法。

  四、多形式的演唱歌曲,鼓勵幼兒自主設計合作演唱方法。

  鼓勵幼兒設計演唱方式,并引導幼兒嘗試。

  如進行領唱齊唱、小組合唱等方式,也可以對樂句進行重新編排演唱。

  五、完整欣賞歌曲。

  老師唱出歌曲的后半部分。幫助幼兒對歌曲建立完整的概念。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并學習兒歌。

  2、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幼兒嘗試仿編兒歌。

  3、通過游戲活動,初步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自制繪本《小雨點》,糖紙、塑料袋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繪本,引起幼兒興趣。

  1、今天劉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本好看的書,想不想看一下?

  2、這個誰呀?(小雨點)

  二、分段欣賞兒歌,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1、小雨點,下呀下。(翻看第一畫面)①瞧,小雨點敲打在哪里?

 、谛∮挈c敲打在雨傘上,發(fā)出了很好聽的聲音,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郯l(fā)出了什么聲音?(“啪!啪!啪!”)④我們一起來學學看。

  2、小雨點又去拍誰了呀?(翻看第二畫面)①小雨點拍拍樹葉,發(fā)出了很好聽的.聲音,仔細地聽聽。

  ②發(fā)出了什么聲音?(“嚓!嚓!嚓!”)③我們一起來學學看。

  3、小雨點滾到哪里去了?(翻看第三畫面)①小雨點滾到屋頂上去了,發(fā)出了很好聽的聲音,仔細地聽聽。

 、诎l(fā)出了什么聲音?(“嗒!嗒!嗒!”)③我們一起來學學看。

  4、小雨點落到哪里去了?(翻看第四畫面)①小雨點落到水里了,發(fā)出了很好聽的聲音,仔細地聽聽。

  ②發(fā)出了什么聲音?(“嘩!嘩!嘩!”)③我們一起來學學看。

  5、喲,這小雨點每到一個地方都發(fā)出了好聽的聲音,你們覺的它像什么呀?

  三、學習兒歌1、教師完整念兒歌。

  2、引導幼兒一起學念兒歌。

  3、幼兒學習兒歌。

  四、游戲:小雨點

  1、小雨點每到一處都發(fā)出了好聽的聲音,你們想不想來玩一下的?

  2、教師講述游戲規(guī)則:兒歌念到聲音部分,請幼兒用所需材料發(fā)出聲音。

  3、幼兒游戲。

  五、仿編兒歌。

  1、小雨點下呀下,你猜它還會落到哪兒去呢?

  2、幼兒嘗試仿編兒歌。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歌曲歡快的旋律。

  2、鼓勵幼兒邊唱邊游戲,感受游戲的快樂。

  3、學習替代歌詞從第7小節(jié)--14小節(jié)。難點:替歌詞從第7——14小節(jié)

  【活動準備】

  1、課前給幼兒講故事《彩色的春雨》,讓幼兒理解彩色的春雨的含義。

  2、雨點圖若干(每人一個),事先貼在教師的衣服上。樹葉、菜園、湖、花瓣、西瓜、蘋果、天空、葡萄圖等。

  【活動過程】

  1、教師扮演云彩媽媽,引出課題。

  “小朋友你們好,我是云彩媽媽。我有許多彩色的雨點寶寶,看看有什么顏色的雨點。”(教師點身上的雨點,請幼兒回答。)“集體年他們要去旅游,聽聽他們都到哪里去了呢?”

  2、教師范唱歌曲二遍。

  第二遍時教師將身上的雨點貼在相應的圖上,啟發(fā)幼兒對歌詞的理解。

 。1)體溫:“(綠、紅、藍、紫)雨點變成了什么?”在幼兒回答時教師引導幼兒一起學念歌詞,加深幼兒對歌詞的印象。

  (2)以相互回答的形式幫助幼兒學唱第7——14小節(jié)歌詞!拔襾韱柲銈儯銈兏嬖V我雨點變成了什么?”(第二遍換角色)

  (3)學唱整首歌曲。

  (4)“現在跟云彩媽媽一起唱這首《彩色的雨點》好嗎?”根據幼兒對旋律的掌握情況針對練習。

 。5)“你們想做彩色的雨點嗎?”“先想想你想做什么顏色的'雨點,然后到云彩媽媽身上摘一滴雨。先請紅色的雨點上來,”幼兒按照雨點的顏色依次來摘雨點!拔覀円黄鸪枨恫噬挠挈c》,當歌曲唱到綠色的雨點時,請綠色的雨點自己想一個動作扮演綠色的大樹,其他顏色的雨點也一樣!庇變河螒。及時表揚動作漂亮的幼兒。

 。6)交換雨點的顏色,繼續(xù)游戲。

  4、替代歌詞第7——14小節(jié)。

 。1)“你們這些彩色的雨點真能干,F在云彩媽媽要考考你們,誰知道綠(紅、藍、紫)雨點除了變成樹葉外還會變成什么呢?”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示圖片。

 。2)幼兒集體演唱替代歌詞后的歌曲并游戲。

  5、結束

  “今天我們扮演了彩色的雨點,你們開心嗎?現在我們請小朋友幫忙將彩色的雨點回到云彩媽媽身上。”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6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講述活動,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2、讓幼兒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能發(fā)音準確有表情的朗誦詩歌,并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活動準備

  大掛圖一幅活動圖片七個頭飾若干(小雨點、花兒、魚兒、苗兒)

  重難點

  理解詩歌并有感情的表演、朗誦詩歌

  活動過程

  1、用拍手的方法來穩(wěn)定幼兒情緒,組織教學。

  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幼兒觀察。

  出示掛圖最近發(fā)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好長時間不下雨了。你們看,出現了什么結果:花園里的花兒渴得閉上了嘴巴,魚池里的魚兒渴得不要尾巴了(不動了),田野里面的苗兒渴得不長了。

  嘗試一、你有什么辦法,他們才不渴了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下雨,花兒、魚兒、苗兒喝了水以后他們就不渴了。

  小朋友們,下小雨的時候,小雨發(fā)出什么聲音?引出"小雨點,沙沙沙。"

  3、展示下雨時的情景,請幼兒觀察花兒、魚兒、苗兒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嘗試二

 。1)"小雨點,沙沙沙,落到了什么地方?"(花園里)花兒怎么樣了--(笑了)樂花兒樂得怎樣--張嘴巴(花兒開了)重復:小雨點,沙沙沙,落到花園里,花兒樂得張嘴巴。

 。2)"小雨點,沙沙沙,落到了什么地方?"(魚池里)魚兒樂得怎么樣了--搖尾巴重復:小雨點,沙沙沙,落到魚池里,魚兒樂得搖尾巴。

 。3)"小雨點,沙沙沙,落到了什么地方?"(苗,地里)苗兒長在莊稼地里,一大片的莊稼地就是田野(重點強調)。

  苗兒樂得怎樣--向上拔(長高了)重復:小雨點,沙沙沙,落到田野里,苗兒樂得向上拔。

  4、看圖,教師完整的朗誦詩歌。

  嘗試三為詩歌起個名字《小雨點》

  分句教幼兒朗誦,以不同的形式教授。

  5、扮角色,戴上那個頭飾,表演朗誦詩歌。

  6、啟發(fā)幼兒回憶生活經驗,"下雨時,小雨點還能落在什么地方?(幼兒園,樹上,房屋上,河里,山上……)大自然非常美,啟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能發(fā)音準確有表情的朗誦詩歌,并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2、豐富幼兒的詞匯:田野、拔3、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大掛圖一幅活動圖片七個頭飾若干(小雨點、花兒、魚兒、苗兒)重難點:

  理解詩歌并有感情的表演、朗誦詩歌活動過程:

  1、用拍手的方法來穩(wěn)定幼兒情緒,組織教學。

  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幼兒觀察。

  出示掛圖:最近發(fā)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好長時間不下雨了。你們看,出現了什么結果:花園里的花兒渴得閉上了嘴巴,魚池里的魚兒渴得不要尾巴了(不動了),田野里面的苗兒渴得不長了。

  嘗試一、你有什么辦法,他們才不渴了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下雨,花兒、魚兒、苗兒喝了水以后他們就不渴了。

  小朋友們,下小雨的時候,小雨發(fā)出什么聲音?引出"小雨點,沙沙沙。"

  3、展示下雨時的情景,請幼兒觀察花兒、魚兒、苗兒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嘗試二

 。1)"小雨點,沙沙沙,落到了什么地方?"(花園里)花兒怎么樣了--(笑了)樂花兒樂得怎樣--張嘴巴(花兒開了)重復:小雨點,沙沙沙,落到花園里,花兒樂得張嘴巴。

 。2)"小雨點,沙沙沙,落到了什么地方?"(魚池里)魚兒樂得怎么樣了--搖尾巴重復:小雨點,沙沙沙,落到魚池里,魚兒樂得搖尾巴。

 。3)"小雨點,沙沙沙,落到了什么地方?"(苗,地里)苗兒長在莊稼地里,一大片的莊稼地就是田野(重點強調)。

  苗兒樂得怎樣--向上拔(長高了)重復:小雨點,沙沙沙,落到田野里,苗兒樂得向上拔。

  4、看圖,教師完整的朗誦詩歌。

  嘗試三為詩歌起個名字《小雨點》

  分句教幼兒朗誦,以不同的形式教授。

  5、扮角色,戴上那個頭飾,表演朗誦詩歌。

  6、啟發(fā)幼兒回憶生活經驗,"下雨時,小雨點還能落在什么地方?(幼兒園,樹上,房屋上,河里,山上……)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能發(fā)音準確有表情的'朗誦詩歌,并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2、豐富幼兒的詞匯:田野、拔3、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大掛圖一幅活動圖片七個頭飾若干(小雨點、花兒、魚兒、苗兒)重難點:

  理解詩歌并有感情的表演、朗誦詩歌活動過程:

  一、

  1、用拍手的方法來穩(wěn)定幼兒情緒,組織教學。

  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幼兒觀察。

  出示掛圖:最近發(fā)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好長時間不下雨了。你們看,出現了什么結果:花園里的花兒渴得閉上了嘴巴,魚池里的魚兒渴得不要尾巴了(不動了),田野里面的苗兒渴得不長了。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7

  活動目標:

  1、熟悉三拍子歌曲的旋律,學習看圖譜用歡快、跳躍的方法演唱歌曲,表現小雨點的輕盈。

  2、嘗試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仿編"會跳舞的小雨點"落在不同物體上的歌詞內容,并用一問一答對唱、領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3、體驗小組合作仿編歌詞、合作演唱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歌曲圖譜一張;四張幼兒操作圖譜;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練聲

  T:小雨點還會發(fā)出怎樣好聽的聲音?(嘩啦嘩啦、沙沙沙)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帶幼兒練聲。

  二、學唱歌曲

  1、T:小雨點又唱歌又跳舞,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

  教師邊出示圖譜,邊示范演唱。

  歌曲里唱了什么?在圖譜上是用什么標記來表示的'?

  2、教師帶幼兒一起有節(jié)奏地朗誦歌詞(分聲部)。

  3、演唱歌曲(分聲部)小雨點從天空中落下來,心情是怎樣的?我們應該用怎樣好聽的聲音來演唱?(歡快、跳躍)前面4句歌詞的后面都是什么?(滴答),在這里小雨點唱歌的聲音像小水珠一樣是彈出來的,我們試一試。(教師同時做動作來提醒幼兒。)

  三、仿編歌詞

  1、T:小雨點會在那里跳舞呢?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直接在圖譜上畫出"小雨點"落在那里的標記,并唱出來。(可以集體唱、個別唱)引導幼兒觀察圖譜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第一句和第三句是問,第二句和第四句是回答。)

  T:這種一問一答的歌曲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唱得更好聽?

  教師引導幼兒用對唱、領唱的形式演唱。要求在對唱時幼兒能用眼神互相交流。

  2、幼兒分組仿編歌詞,并把仿編的內容畫下來。

  分組上來用領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一起給歌曲起一個名字。

  四、韻律活動《小雨和花》

  T:小雨點喜歡在花朵上跳舞,哪一組愿意來做花朵?花朵是這樣的?。小雨點聽著音樂一個樂句找一朵花。(幼兒兩兩合作進行韻律活動)

  教學反思: 歌曲《會跳舞的小雨點》是一首比較動聽、簡單的歌曲,但要唱好它也不容易,有時老師唱著也會走調,如何引導孩子用各種方式來演唱歌曲,是我們所要考慮的。

  一、利用圖譜記憶、仿編歌詞。

  在這個活動中,記憶歌詞孩子們基本上沒有花多少時間,因為有形象的圖譜的幫助,教師示范唱一遍后,孩子們基本上把歌詞記住了。在仿編部分,幼兒說出答案如"花朵",我便直接把花朵畫在了圖譜上,然后引導幼兒觀察圖譜的變化,知道一問一答的歌曲用對唱的方式來演唱,同時為幼兒仿編了示范,為幼兒演唱了幫助。

  二、把幼兒作為歌唱活動的主體。

  幼兒是一切活動的主體,在音樂活動中,我充分地做到了這一點。不管是前面的練聲活動還是后面的仿編活動,我都是引導幼兒說,再去實現,如:"小雨點從天空中落下來,聲音會怎樣?"幼兒說:"聲音從高到低。"然后我又指揮著孩子們這樣唱一唱。在分聲部對唱時,我又問:"一問一答的歌曲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演唱?"孩子們說:"老師問,我們答。"又有小朋友說:"一半小朋友問,一半小朋友答。"我順應孩子們的意愿都試了試。而在分組仿編活動中,孩子們更是活動的小主人,他們一起商量"小雨點還會在那里跳舞",并畫下來,然后自己分組跟著琴聲唱了起來。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8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能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2、理解動詞;搖、張、拔,嘗試仿編詩歌,發(fā)散幼兒的想象能力。

  3、體驗和感受詩歌獨特的情趣和意境。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PPT;雨聲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音樂,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雨聲)提問:你們喜歡下雨天嗎?

  你知道小雨點落下來了,它們都落到哪里去了嗎?今天老師帶來的這首好聽的詩歌,就能告訴你答案。

  二、引導幼兒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兒歌提問:詩歌的名稱叫什么?詩歌里有誰?(小魚,小花,小苗)

  2、出示PPT圖片,請幼兒觀看圖片再次欣賞詩歌。

  提問:誰在魚池里?魚兒怎樣了?(理解動詞:搖)誰能用剛剛詩歌里的話來說說看?小魚是怎么做的?誰來模仿一下?

  花園里有誰?花兒怎樣了?(理解動詞:張)詩歌里是怎么說的呢?我們一起做做看。

  苗兒在哪里?它在干什么?(理解動詞:拔)誰來說說看?小苗兒是怎么往上拔的呢?

  3、學習詩歌。

  (1)引導幼兒完整跟讀詩歌,提示幼兒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誦。

  (2)分別以集體、小組形式背誦詩歌。并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表演。

  三、學習創(chuàng)編詩歌。

  教師:除了小魚,小花,小苗兒,小雨點還會落在哪里呢?引導幼兒大膽、合乎邏輯地想象。讓幼兒自由說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1,提問:小雨點,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誰會怎么樣呢?(荷花,青蛙的引導。荷花樂的張嘴巴,青蛙樂的叫呱呱,笑哈哈)

  2、觀察森林圖片,提問:小雨點,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誰會怎么樣呢?引導幼兒用詩歌里的句式說話。(小樹樂的往上拔,小鳥樂的叫喳喳)3、與幼兒一起將新編的詩句組成新的詩歌內容,并完整朗誦一次。

  附教材:小班詩歌《小雨點》

  小雨點,沙沙沙,落在魚池里,樂得魚兒搖尾巴。

  小雨點,沙沙沙,落在花園里,樂得花兒張嘴巴。

  小雨點,沙沙沙,落在稻田里,樂得苗兒往上拔。

  小班:詩歌《小雨點》

  小雨點,沙沙沙,落在魚池里,樂得魚兒搖尾巴。

  小雨點,沙沙沙,落在花園里,樂得花兒張嘴巴。

  小雨點,沙沙沙,落在稻田里,樂得苗兒往上拔。

  小雨點1

  活動目標:

  1、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能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2、理解動詞:張、搖、拔。

  3、激發(fā)幼兒觀察事物的興趣,發(fā)展幼兒思想力和初步的邏輯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

  1、有目的地引導幼兒觀察自然景象。

  2、錄音機、磁帶、可操作性圖片一幅。

  活動過程:

  1、猜謎語,激發(fā)幼兒興趣。教師說千條線、萬條線,掉在水里看不見。(雨)

  2、請幼兒欣賞兒歌《小雨點》(放錄音)。

  提問:

  兒歌的名稱叫什么?

  噢,小雨點落下來了,我們會聽到什么呀?

  它們都落到哪里了?

  3、出示可操作性圖片,請幼兒再次欣賞兒歌。提問:

  花園里有誰?花兒怎樣了?(理解動詞:張)誰在魚池里?魚兒怎樣了?(理解動詞:搖)苗兒在哪里?它在干什么?(理解動詞:拔)

  4、學習兒歌。

  (1)引導幼兒完整跟讀兒歌,提示幼兒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誦。

  (2)分別以集體、小組形式背誦兒歌。

  5、仿編兒歌。

  教師:小雨點除了會落在花園、魚池和田野里,它們還會落在哪里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1)揭開公園圖片,提問:小雨點,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誰會怎么樣呢?

  2)揭開森林圖片,提問:小雨點,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誰會怎么樣呢?

  引導幼兒園用兒歌里的句式說話。

  (3)請想想小雨點還會落在哪里呢?誰會怎么樣呢?

  引導幼兒大膽、合乎邏輯地想象。

  a讓幼兒自由說。

  b請幼兒個別說。

  (4)引導幼兒將新編的詩句組成新的詩歌內容。

  6、教師小結評價幼兒編詩歌的表現,鼓勵幼兒回家后繼續(xù)編。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簡單的詩歌,整節(jié)課幼兒在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的過程中,能夠較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夠用簡單的動作表現小雨點以及花園里的花兒、池塘里的小魚、田野里的麥苗的快樂心情,在快樂中我真切感受到他們對春天的喜愛。

  1、教師當的語言運用是語言活動的關鍵。

  語言活動的本生應該具有生動性、準確性、趣味性,這樣對于幼兒認知和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本節(jié)課中開始的時候我先讓孩子聽了沙沙沙的春雨聲音,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然后用較為生動的語言,我邊做動作表達,這么美的畫面,我講的仔細,孩子們也聽得認真。

  2、恰當的環(huán)境和材料,是目標達成的基準。

  本節(jié)課為了讓孩子在教師語言的表達過程中我還準備了豐富的教學圖片資料,幼兒通過觀察畫面探索問題,感知到春天的快樂。在準備圖片材料的時候,為了讓孩子有大膽不同的想法,我作畫準備的圖片沒有局限于教學內容中,還加入了森林,果園等內容,為了讓孩子更好感知,還準備了“小雨點”。

  3、運用多中語言教學策略。

  在語言活動的認識方面,我進行的時候加入了游戲“小雨點找朋友”,讓幼兒為小雨點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大膽鼓勵幼兒表達。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9

  教材分析:

  雨是幼兒非常熟悉的一種自然現象,幼兒對雨有一定的認識和親身體驗。詩歌《小雨點》雖然篇幅短小,但是內容中的動詞和象聲詞卻十分的豐富。利用兒歌《小雨點》這個載體,通過圖片輔助、動作表演加深幼兒對詩歌的理解。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2、嘗試用動作變現詩歌內容,萌發(fā)熱愛春天的情感。

  活動重點:

  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活動難點:

  嘗試用動作變現詩歌內容,萌發(fā)熱愛春天的情感。并能進行簡單的仿編

  活動過程:

  一、引題,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

  春天到了,細細的春雨唱起了歌,“沙沙沙”、“沙沙沙”春雨會落到哪里呢?

  小雨點落在花園里,花兒會怎么樣呢?

  小雨點落在魚池里,魚兒會怎么樣呢?

  小雨點落在田野里,苗兒會怎么樣呢?

  二、學習詩歌,并用動作表現詩歌內容。

  1、教師結合掛圖朗誦詩歌。提問:(引導幼兒學習詩歌中的句子)

  小雨點落在花園里,花兒怎么樣了?

  花兒樂得張嘴巴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呢?

  小雨點落在魚池里,魚兒怎么樣呢?

  小魚樂得搖尾巴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呢?

  小雨點落在田野里,苗兒怎么樣呢?

  苗兒樂得向上拔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現呢?

  2、幼兒邊朗誦詩歌邊做動作,體驗欣喜的心情。

  三、游戲。

  教師用薄紗布模擬春雨,幼兒分組扮演小花、小魚、麥苗,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花兒、魚兒、苗兒快樂時的心情和動作,并大膽地表現。

  活動反思:

  這首兒歌,結構簡單,朗朗上口,比較能激發(fā)小班幼兒的學習興趣。因為他們的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豐富,他們只能聽懂淺顯的語言,喜歡聽有重復情節(jié)的故事,易于接受富有童趣的文學作品,在聽懂的基礎上學習一些簡單的文學語言,并逐漸遷移到生活中!按河辍笔怯變阂呀浻^察過的想象,活動中通過讓幼兒在聽聽、說說、做做中充分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首先以聽錄音引出“小雨”,落下來的聲音,再通過讓幼兒說小雨點會落在什么地方再出示圖片欣賞,理解內容。美麗的畫面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充分講述表達的機會,并且教師通過引導讓幼兒將看到的、聽到的.或想象到的大膽地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并且借助動作、表情等等把幼兒的思維引入詩歌豐富的內涵中去,幫助幼兒把描述的口頭語逐步轉化為生動的書面語言,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幼兒學習詩歌打下基礎。在學習的詩歌的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邊念詩歌邊做動作促進他們更快、更好地記憶。

  不足,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是安排幼兒在學會朗誦詩歌的基礎上學習簡單的仿編,但是有由于幼兒生活經驗的缺乏,幼兒仿編還是比較有困難的,因此,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安排到第二課時。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10

  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的優(yōu)美意境,激發(fā)幼兒積極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

  2、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使幼兒產生拓展性思維。

  3、初步學習仿編兒歌的方法。

  活動準備:

  情景創(chuàng)設:

  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

  物質準備:

  輕音樂、兒歌錄音;與兒歌內容相應的課件;花兒、魚兒、苗兒的頭飾若干。

  重難點:

  重點:學習兒歌,并感受其意境美。

  難點: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兒歌。

  活動過程:

  1、(聽音樂進教室)師:“春天真美麗,我們一起去郊游吧!”(放“雨”聲)“哎呀,下雨了,我們趕快找個地方坐下來躲躲雨吧!”(幼兒坐到座位上)

  2、師:“小雨點落下來的時候是什么聲音?你知道下雨有什么好處嗎?小朋友喜歡下雨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下大雨時是“嘩嘩嘩”的聲音,下小雨時是“沙沙沙”的聲音!焙锰幨牵骸扒f稼、樹木、花草等它們的生長都離不開陽光和雨露,適量的雨水會讓莊稼長的更好;還有小魚、青蛙它們也喜歡下雨!

  1、利用課件,引出兒歌。

  教師引導幼兒認真觀察課件,提出問題:

 。1)“雨點落到了什么地方?”

 。2)“花兒有了雨點高興的怎么樣?”幼兒學一學。(引出兒歌第一段)

 。3)“魚兒有了雨點高興的怎么樣?”幼兒學一學。(引出兒歌第二段)

 。4)“苗兒有了雨點高興的怎么樣?”幼兒學一學。(引出兒歌第三段)

  2、利用課件幫助幼兒學習朗誦兒歌“小雨點”。

  為了使幼兒進一步理解兒歌內容,師幼共同游戲。

  教師扮演“小雨點”,幼兒帶頭飾扮演“花兒”、“魚兒”和“苗兒”一起表演兒歌內容。

  幼兒改編兒歌。

  1、啟發(fā)幼兒回憶生活經驗:“你們還見過雨點落在什么地方?”提示仿編方法:

  “如果雨點落在小溪里,小溪會高興的怎么樣?”

  “如果雨點落在小樹上,小樹會高興的怎么樣?”

  “如果雨點落在泥土里,泥土會高興的怎么樣?”

  “如果雨點落在柳樹上,柳樹會高興的'怎么樣?”

  2、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兒歌。

  結束:“雨”停了,繼續(xù)去郊游。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將改編的兒歌畫成圖畫,并讓家長將兒歌內容寫在圖畫上,在美工區(qū)展覽。

  【擴展閱讀】活動評析:

  大班語言活動《小雨點》,內容貼近幼兒生活是幼兒熟悉和喜歡的。幼兒對下雨并不陌生,幼兒也喜歡下雨,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大雨是“嘩啦啦”,小雨是“沙沙沙”,并且知道雨水對人們、植物、動物的好處,在引導幼兒改編兒歌的基礎上首先出示課件,給幼兒提供一個個畫面讓幼兒觀察后展開想象并用語言表達出來,培養(yǎng)幼兒觀察事物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最后以擬人化的表演方式加深幼兒對兒歌的記憶和理解。

  對幼兒生活已有經驗進行了一個整理和再加工,最后雨停了,帶幼兒去郊游;顒又杏^察下雨后,花兒的變化,魚兒的變化、苗兒的變化,讓幼兒感受兒歌優(yōu)美的意境,激發(fā)幼兒積極探索大自然現象的興趣,完成了目標1,通過整個活動過程,幼兒提高了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幼兒產生拓展性思維,并學會初步仿編,完成了目標2、3,并讓幼兒在寬松的氛圍中學而不厭。給每個幼兒留下一個美好的記憶。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11

  活動目標:

  1、感受散文中小雨點的快樂,可愛,并由此進行豐富的聯想。

  2、喜歡學說散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

  活動準備:

  教師與幼兒共賞雨景。教學掛圖、散文錄音《滑吧滑吧小雨點》

  活動重點:學說散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

  活動過程:

  1、生活經驗交談:前幾天下雨的時候,我們發(fā)現了什么?

  2、聽賞、理解散文:

 。1)熟悉散文的主要內容:“散文里的小雨點在做什么游戲?”(唱歌、跳舞、游戲)

 。2)討論、理解小雨點的形象:“小雨點把什么當做了滑滑梯?”“散文中是怎樣說小雨點的?”

  3、學習散文:

  幼兒跟讀散文若干提問:“你最喜歡散文中的哪些?會把什么當做滑滑梯?”“你為什么喜歡小雨點?”

  4、暢想與表達:“小雨點還會跳到哪里?會把什么當做滑滑梯?”

  “小雨點還會玩什么游戲?”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12

  一、目標:

  1、初步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2、在看看、講講、做做中學習詩歌,萌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準備:

  1、課件,電腦,電視機。

  2、三幅場景圖(花園中花兒開放了;池塘里魚兒在搖尾巴;樹林中樹枝長出了嫩芽)。

  三、過程:

  1、感知小雨點。

  師:“小朋友,春天到了,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雨聲)

  師:“小雨點從天上落下來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呢?(嘩啦啦、滴答滴答)

  師:“小雨點從天上落下來時特別高興,邊落邊唱:‘沙啦啦,沙啦啦’”。

  2、通過師生活動,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1)播放視頻,回憶已有感知詩歌內容。

 。2)幫助幼兒初步掌握詩歌內容,體驗春天給事物帶來的.快樂情感。

  師:“小雨點,沙啦啦,唱著歌兒落在什么地方?(出示場景圖)

 、傩∮挈c落在花園里。

  師:“小雨點,沙啦啦,落在花園里,花兒怎樣了?”“花兒會說些什么呢?”

  師:“花兒喝到了雨水,一朵一朵都開了,好像張開了嘴巴在說話。

  ②小雨點落在池塘里。

  師:“小雨點,沙啦啦,落在池塘里,池塘里有什么?他們在干什么?(小魚游來游去,很開心)

  師:“你們從哪里看出小魚很開心?”(尾巴在搖來搖去)

  (師小結,朗誦:小雨點,沙啦啦,落在池塘里,魚兒搖搖小尾巴)

 、坌∮挈c落在樹林里。

  師:“小雨點,沙啦啦,落在樹林里,樹林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師:“小樹的葉子慢慢變綠了,變大了。(引導幼兒邊做樹發(fā)芽,邊學短句:樹枝長出新嫩芽)

  (師小結,朗讀:小雨點,沙啦啦,落在樹林里,樹枝長出新嫩芽)

  3、學習詩歌。

  師:“小雨點,像個頑皮的小娃娃,一會兒落在這兒,一會兒落在那兒,使春天變得非常漂亮,我們把他編成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就叫《小雨點》。

 。1)幼兒邊看課件邊聽老師朗誦2遍。

 。2)幼兒跟老師集體念2遍。

  4、結束。

  師:“小雨點還可以落在哪里呢?”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13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學唱三拍子歌曲《小雨點跳舞》。

  2、創(chuàng)編小雨點落在不同物體上的歌詞內容。

  3、看圖譜完整演唱歌曲,體驗合作演唱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自制卡片式圖譜,其中?4個,小雨點4種各2個,彩虹2個。

  2、音樂《小白船》。

  3、三個大薯片盒子,四個小瓶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隨音樂《小白船》做律動。

  二、練聲:

  師:剛才我們跳的小白船非常美,誰知道它是幾拍子的歌曲?——三拍子。

  師:誰告訴我三拍子歌曲的強弱規(guī)律是什么:強弱弱。一起告訴我吧。

  出示道具薯片盒子、小瓶子,按強弱弱,強弱弱規(guī)律排列。

  1、教師示范練聲嘀嘀嘀,嗒嗒嗒,啦~~(5315315—)(鋼琴伴奏一遍)

  2、示意孩子們練聲嘀嘀嘀,嗒嗒嗒,啦~~(5315315—)(鋼琴伴奏兩遍)

  3、提示幼兒聽鋼琴練音階練聲。從低到高,再從高到低教師按強弱規(guī)律指揮。

  師:這一遍我們注意聽鋼琴的高和低。(鋼琴伴奏發(fā)生音階一遍到G調上、下行)

  三、學習副歌部分,探索用象聲詞表現小雨點跳舞的聲音

  師:大家唱的真好聽,今天啊,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藘晌缓门笥,我們來看看是誰呀。

  1、(出示彩虹和綠雨點圖片)彩虹——“彩虹會唱歌”。還有呢小雨點——“小雨點會跳舞”。

  2、教師邊指圖邊范唱,帶領幼兒學習彩虹唱歌。

  師:這是彩虹,它會唱歌,彩虹是怎么唱歌的,請你仔細聽。

  (教師范唱:466.6︱466-︱355.5︱355-︱)(鋼琴伴奏一遍)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師:一起來(幼兒隨樂演唱,教師指揮圖譜)。(鋼琴伴奏一遍)

  師:唱的很好聽,彩虹坐滑梯是連續(xù)的,所以我們的聲音要連貫。彩虹還想再做一次滑梯,我們再來一次好不好。

 。ㄓ變貉莩。(鋼琴伴奏一遍)

  3、教師引導幼兒探索小雨點跳舞的聲音,并在音樂的伴奏下學習演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師:剛才小雨點在干什么啊,那一個小雨點跳舞多孤單呀。我還請來了紅雨點,黃雨點和藍雨點(依次出示圖片小雨點)小朋友在跳舞的時候都得有好聽的音樂來伴奏,小雨點在跳舞的時候也得有好聽的音樂來伴奏。

  師:小雨點從天上落到地上,它們跳舞的時候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呢?-(滴答滴答)我們來聽一聽。

  教師范唱:

  646464|535353|424242|

  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

  31—|31—‖

  滴嗒!滴嗒!(鋼琴伴奏一遍)

  師:一起來。幼兒隨伴奏演唱。(教師指揮圖譜)。(鋼琴伴奏一遍)

  師:提問1、我們發(fā)現了,這些小雨點跳舞的聲音一樣嗎?——不一樣。

  2、那什么顏色的雨點跟他們的聲音不一樣。(綠色)

  3、你感覺哪里不一樣?(幼兒回答)——引導幼兒知道節(jié)奏不一樣。

  師:那你們會不會為小雨點伴奏。空埬銈円黄饋。(幼兒演唱)。(鋼琴伴奏一遍)

  4、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演唱歌曲后半段。

  師:這一次我們把彩虹唱歌和小雨點跳舞的音樂連起來唱一唱。會不會呀。

  師:我們唱彩虹唱歌的聲音要怎么樣啊——連貫。那小雨點跳舞的聲音要怎么樣——跳躍,那小朋友在唱歌的時候要用你的聲音表現出來。

  幼兒隨鋼琴伴奏演唱

  466·6|466—|355·5|355—|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646464|535353|424242|

  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

  31—|31—‖

  滴嗒!滴嗒。ㄤ撉侔樽嘁槐椋

  師:小朋友唱的很好聽,這一次小雨下的又大了一點,我們應該怎么表現自己的聲音呢?(聲音大一些)。

  5、再次隨音樂演唱。(鋼琴伴奏一遍)

  四、完整學唱歌曲

  1、教師隨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的含義,并學唱歌曲前半段。

  師:今天我還帶來了許多小圖片,你們想不想看一看?、

  教師隨前半段音樂把圖譜貼在黑板上(一個?一個綠色雨點)

  355·5|65·1|21—|31—|31—|

  小雨點在哪里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42—|42—|42—|

  小雨點在哪里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76—|1。6—|1。6—|

  小雨點在哪里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21—|31—|31—|

  小雨點在哪里跳舞?滴嗒!滴嗒!

  2、幼兒欣賞教師完整范唱歌曲的前半段。

  師:你們發(fā)現了什么呀?他們是按什么規(guī)律排列的?你們知道小問號在問什么嗎,請你來聽一聽(教師隨音樂范唱前段歌曲)

  (鋼琴伴奏一遍)

  師:小問號在問什么——小雨點在哪里跳舞,你們會不會問。我們一起來試試。

  3、幼兒跟隨教師學唱歌曲的前半段。(鋼琴伴奏一遍)

  4、師:這一次小指揮不指揮了,你們自己來可不可以。幼兒隨音樂完整演唱。(鋼琴伴奏一遍)

  五、嘗試用動作創(chuàng)編前四句歌詞,探索雨點落在不同地方發(fā)出的聲音

  1、師:小雨點究竟會在什么地方里跳舞呢。下雨的時候小雨點會落在哪里,想一想。

 。ㄓ變夯卮穑

  2、教師根據幼兒創(chuàng)編演唱歌曲。(鋼琴伴奏一遍)

  請幼兒用動作表示小雨點會在哪里跳舞,自己想讓小雨點在哪里跳舞就用動作表示出來,其他孩子根據示范動作把歌詞替換掉。完整演唱歌曲。(鋼琴伴奏一遍)

  六、看教師指圖,完整演唱歌曲

  1、師幼問答式合作演唱歌曲。

  師:剛才小問號我們沒有唱到,這一次有問號的地方我來唱,你們來回答我,好嗎?記住在我唱完四句話后你們再唱,行嗎?

  2、教師更換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幼兒完整演唱歌曲。(鋼琴伴奏一遍)

  3、把幼兒分成兩組,第一組小朋友來問,第二組小朋友來答,我們來比一比哪一組小朋友的聲音最好聽,唱歌的時候我們要站直了,聲音才會非常好聽。教師指揮。(鋼琴伴奏一遍)

  4、反過來演唱,比一比哪一組小朋友歌唱的表情最好,不僅要歌唱的好,表情也要好看。(鋼琴伴奏一遍)

  5、今天我們來跟爸爸媽媽比一比,是我們唱的好聽還是爸爸媽媽唱的好聽,你們來問,爸爸媽媽來回答。爸爸媽媽唱的好不好聽啊,給他們鼓鼓掌吧。(請家長參與音樂活動結束)(鋼琴伴奏一遍)

  《會跳舞的小雨點》

  1=C3∕4

  355·5|65·1|21—|31—|31—|

  小雨點在哪里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42—|42—|42—|

  小雨點在哪里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76—|1。6—|1。6—|

  小雨點在哪里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21—|31—|31—|

  小雨點在哪里跳舞?滴嗒!滴嗒!

  466·6|466—|355·5|355—|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646464|535353|424242|

  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

  31—|31—‖

  滴嗒!滴嗒!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14

  活動背景:

  今天天氣陰沉沉的,烏云密布。我?guī)е⒆拥綐窍,準備上一?jié)體育課。還沒等開始游戲,就下起了小雨。孩子們歡呼著大聲叫著:下雨了?吹胶⒆觽冞@么喜歡下雨,我想就讓孩子們在房欄下看看雨吧。回到班里,孩子們還意猶未竟的說著:“我看見小雨點是透明的”,“小雨點落在了旗桿上”,“小雨點在地上劃圓圈”。。。。。。孩子們的談話讓我想起了一首歌《小雨點的旅行》。這首歌溫婉、優(yōu)美,旋律舒緩,歌詞通俗易懂,非常適合小班的幼兒欣賞學唱。

  設計意圖:

  小班音樂活動《小雨點的旅行》以“聽”為基礎,從音樂的`節(jié)拍入手,帶孩子感受音樂。

  活動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一、聲音的聽辨。聽辨雷聲、雨聲。二、感受與感知歌曲。從三個方面入手:1、出示與歌詞相配的圖畫,幫助幼兒理解歌詞。2、帶幼兒拍手說歌詞。3、節(jié)拍訓練。運用游戲法,引導幼兒親身體驗,感受二拍子的輕重。三、表現與表達。給幼兒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自己根據經驗,創(chuàng)編動作,繼續(xù)感受歌曲。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理解歌曲內容。

  2.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雷聲、雨聲的錄音,歌曲錄音,雨點頭飾。

  活動過程:

  一、聲音聽辨:

  1.播放帶有雷聲,雨聲的錄音問:你聽到了什么聲音?請你用嘴巴學習下雨的聲音。(嘩啦啦、滴滴答)請你用動作學學下雨的樣子。

  師:小雨點從天上滴滴答答的落下來了。繼續(xù)聽,小雨點還唱歌了。

  2.播放歌曲:“你聽到歌里唱什么了?(兩遍音樂)

  二、感受與感知歌曲。

  1.出示與歌詞相配的圖畫。

  ·我是快樂小雨點滴滴答

  ·要做小小旅行家滴滴答

  ·落在窗上和屋頂滴滴答

  ·開出好多小雨花滴滴答

  2.帶幼兒拍手按節(jié)奏口述歌詞

  3.教師與幼兒分句。

  教師說前面一句,幼兒說最容易記住的詞。

  師:我是快樂小雨點 幼:滴滴答

  要做小小旅行家 滴滴答

  4.節(jié)拍訓練。

  請幼兒聽音樂跟著老師一起來感受音樂的節(jié)拍。

  第一遍音樂:

  ·雙手攤開,手心向上。左手做雨點,強拍落在自己的手心,弱拍落在自己的身上。一段后左右手互換。(師做示范)

  第二遍音樂:

  ·雙手攤開,手心向上。左手雨點,強拍落在自己的右手心,弱拍落在同伴的手心。一段后互換。(師做示范)

  三、表現與表達。

  用雨點頭飾幫孩子們創(chuàng)設意境,繼續(xù)感受歌曲。

  1)準備雨點頭飾,將其散放在四周。

  2)師帶雨點頭飾,邊唱歌邊帶幼兒用動作來表示歌詞內容:

  ·我是快樂小雨點----雙手指自己的頭或身體。滴滴答----用手來拍頭或身體。

  ·要做小小旅行家-----做開車的樣子。 滴滴答

  ·落在窗上和屋頂-----做房子的樣子。 滴滴答

  ·開出好多小雨花-----做開花的樣子。 滴滴答

  3)跟隨音樂,師來給幼兒發(fā)放雨點頭飾。

  播放音樂,兩位教師隨音樂的節(jié)奏來撿起頭飾。在第二句“落在窗上和屋頂”時將頭飾送給幼兒。幼兒將頭飾戴在頭上,跟老師一起活動。沒有戴頭飾的寶寶隨音樂繼續(xù)做動作。

  一遍結束后,用“小雨點要去旅行了”交換頭飾,跟隨教師一起游戲。

  四、結束部分。

  師:小雨點要到外面去找玩具寶寶玩了,小雨點和客人老師再見!

  附曲譜: 小雨點的旅行

  1=F 4/4

  5 3 3 2 1 2 3 ∣ 3 1 1 0 0 ∣ 5 2 2 1 7 1 2

  我是 快樂 小雨 點 滴滴 答 要做 小小 旅行 家

  2 5 5 0 0 ∣ 6 2 2 1 7 1 2 ∣ 2 6 6 0 0 ∣

  滴滴 答 落在 窗上 和屋 頂 滴滴 答

  5 2 2 1 7 1 2 ︱ 3 1 1 0 0 ‖

  開出 好多 小雨 花 滴滴 答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15

  設計意圖:

  有時候孩子們不太聽得清老師的指令,在操場上玩游戲后,老師的“收放”不是很好,老師喊了好幾次,孩子們都只顧自己玩,因此我想通過這個活動練習學會聽指令 活動目標:

  1. 學會聽指令,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跑。 2. 能用身體動作表現小雨點的樣子。 活動準備:

  1. 每個幼兒一個“小雨點”的頭飾。 2. 在大的操場上。 活動過程;

  1. 準備運動:給每位幼兒戴上“小雨點”的頭飾,讓幼兒自己隨便找一個位置跟著老師做小雨點落下來的樣子。

  2. 教師講解游戲的玩法:當教師說:“下雨啦!”時,全體幼兒在操場上四散跑。當教師說:“小雨點變成一條小河啦!”幼兒立刻跑在教師身后一個拉著一個的衣服成一路縱隊。當教師說:“下雨啦!”幼兒便又四散跑開,幼兒做游戲數次。 3. 放松動作:教師說:“雨水流到農田里啦!”幼兒便找一個位置站好,跟著老師做小雨點在農田里流來流去的樣子。 4. 游戲重復進行。 活動延伸:

  請能力強的幼兒里扮演教師的角色。

  活動反思;

  幼兒在四散跑時,有的幼兒跑得很遠,教師應該控制好范圍,以免幼兒消耗過多的體力

  大變小

  設計思路:

  在生活中,小年齡幼兒有著強烈的模仿成人行為的欲望,他們會情不自禁地想參與各種各樣的勞動,如切菜、洗碗、掃地等,為此,我根據幼兒的學習特征,選擇了幼兒最熟悉的一些食物(如黃瓜、青菜、胡蘿卜、蘋果等),引導幼兒運用目測區(qū)分物體的大小,并嘗試使用常見的工具改變物體的大小,發(fā)展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滿足幼兒參與勞動的愿望。我還幫助幼兒將自己的操作過程表達出來,以培養(yǎng)幼兒的記憶力、口語表達能力。由于活動中幼兒要接觸小刀、剪刀、湯匙等工具,因此應事先準備一些創(chuàng)可貼、消毒藥水等,并向家長做好宣傳工作,確保幼兒的探索活動順利進行。

  一、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常見工具,培養(yǎng)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通過目測區(qū)分物體間明顯的大小差異,嘗試使用一些工具改變各種食物的大小,并愿意表達操作過程。

  二、 活動準備:

  1、各種食物:黃瓜、方肉、豆腐干、青菜、胡蘿、蘋果、茄子、大蒜、切成兩半的西瓜等。

  2、各種工具:湯匙、剪刀、小刀。

  三、活動過程:

  1、認識各種食物。

  師:你們知道它們的名稱嗎?孩子們認識大部分的食物,他們爭先恐后地說出名稱。說到大蒜時,有一個孩子說:“這是饅頭!庇谑,教師就引導幼兒剝一剝,聞一聞,嘗一嘗,喚起幼兒的生活經驗,得出“這是我們吃過的大蒜”的結論。

  2、預測“大變小”的可能性。

  師:我們能把這些食物裝進瓶子里去嗎? 引導幼兒大膽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如有的幼兒不會表達,只是一個勁兒地點頭,教師就有意識地引導他用語言表述;有的幼兒已能清楚地說出“能”或“不能”,教師就進一步引導他說說“為什么”;個別幼兒在教師的幫助下能說出:“瓶子太小,東西太大! 師:怎樣才能把東西放進去呢? 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反應適當地運用一些動作提示,以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工具。當幼兒看到教師將食物剪小時,興奮地拍起手來:“變小了!變小了!”

  3、進行“大變小”的實驗。

  幼兒嘗試運用各種工具使食物變小,并把食物放進瓶里。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邊操作邊表達實驗過程,并幫助幼兒記錄。剪刀可以剪菜葉,但剪不動菜梗,于是忙忙又去拿刀。史文一直用刀切胡蘿卜。京海用勺予舀西瓜。星星嘗試用刀切蘋果,不小心切到了手,破了一點皮。星星說:“我很勇敢的,不哭!”教師邊觀察幼兒操作,邊用瑯瑯上口的語言表達操作過程。如:“變變小,放進去!庇捎谛∧挲g幼兒常常用語言指導動作,所以他們會邊操作,邊和教師一起重復,這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理解“大”“小”的概念。看到有的幼兒用剪刀將菜葉剪小,教師便有意識地提問:“你用什么把什么變小了,有的幼兒在工具選擇上存在問題,如他們用剪刀剪土豆,用湯匙切菜,教師便引導幼兒嘗試使用其他工具,看看用什么比較容易“變”。有個別幼兒自始至終使用一種工具,教師便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大膽試用其他工具。在操作過程中,教師十分注意幼兒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如用完的工具要求幼兒放回原處,要幼兒用抹布擦手等,并及時對他們進行安全教育。

  4、師幼共同探討。

  ①討論問題一:你是怎么把食物放進瓶里的?

  有的幼兒說:“我把它變小了。”教師便進一步提問:“你是怎么把它變小的呢?”引導幼兒回憶操作過程,幫助幼兒說出工具名稱,較清楚地表達過程,教師以繪畫的形式為幼兒記錄。

 、谟懻搯栴}二:刀是什么樣子的?刀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少,也是有一定危險性的工具。當教師和幼兒一起回憶刀是什么樣子時,一些孩子說出“刀是很快的”,有兩個幼兒用手指著刀最鋒利的地方,表現出“很可怕”的樣子。

  教師通過繪畫(如圖),強調刀有“很鋒利的一面”,提醒幼兒要用刀的這一面來切東西,但不能去碰。同時,引導孩子們觀察幼兒園里用的刀和家里用的刀有什么不同,并告訴孩子教師提供的刀是安全的,而家里切萊的刀有危險,不能玩。教師還準備了一份告家長書,及時將活動信息告知家長,以便家長為幼兒提供安全的工具,配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小雨點教案08-28

小小雨點幼兒園教案04-03

幼兒園夏天教案《小雨點》09-30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精選22篇)02-24

《小雨點》教案09-16

小雨點教案02-10

小班小雨點教案11-11

小雨點活動教案02-18

小小雨點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