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景點導游詞3篇-河南導游詞
作為一名專門引導游客、助人為樂的導游,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導游詞,導游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如何把導游詞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河南省景點導游詞3篇-河南導游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3篇-河南導游詞1
八仙洞位于丹江小三峽風景區(qū)的中部,丹江水庫的北岸,瀕臨環(huán)庫公路,水路、陸路均可到達。八仙洞融雄奇、驚險、深幽、雅靜于一體,洞內鐘乳石形態(tài)各異、姿態(tài)萬千、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大的宏偉壯觀,小的精巧玲瓏,或如仙如佛,或如筍如林,其景觀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洞內燈光采用了現代先進的聲、光、電一體化技術,并由電腦控制,使溶洞顯得更加絢麗多彩,仙霧繚繞,若隱若現。游人到此,目不暇接,留戀忘返,仿佛置身于云霧繚繞、仙樂飄飄、神秘莫測的`神仙洞府。
本洞正處于褶皺核部的地層,受南北向動力擠壓褶皺,其在剛柔相間的地層變壓層間滑動,又被南北向橫切,形成地層間裂隙,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雙重作用,使裂隙中的部分易溶(鈣鎂)物質被溶蝕擠出、沉淀、結晶,從而形成了這座千姿百態(tài)的溶洞。相傳因呂洞賓等八仙曾在此修煉成仙而得名。
八仙洞的這道石門由斧劈石、太湖石、千層石、臥牛石四種不同石質組成,它形象地凸現出了八仙各自奇異的法寶。那個圓通狀石,就是八仙中資格最老的張果老的護身法寶玉煙袋;那塊扇形石,就是八仙中漢鐘離降妖除怪的法寶---芭蕉扇。相傳因呂洞賓等八仙曾在此修煉成仙而得名。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3篇-河南導游詞2
中原第一漂——鸛河漂流,國家4A級景區(qū),位于西峽境內老鸛河上游,距西峽縣城42公里、311國道、豫48省道從中通過。與龍?zhí)稖掀俨既、耍孩關峽谷、老界嶺風景區(qū)等重要景點形成黃金旅游環(huán)線。
老鸛河是丹江的重要支流,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上游重要水源涵養(yǎng)區(qū)。主要干流長254千米,流域面積4219平方公里,落差1340米,漂流段落差480多米,漂流距離12公里,是中原地帶最早開發(fā)漂流,漂流距離最長、最刺激、規(guī)模最大的'項目,被人們稱為“中原第一漂”,現已在國家工商局注冊。
漂流過程中沿途佳景頗多,有“鸛河第一灘”!熬琵垶薄⑿蜗蟊普娴摹芭P龍”、“龍椅”、驚心動魄的“跳舞灘”等大小十八灘。在感受浪遏飛舟的同時,戲水也是鸛河漂流的一大樂趣。這里天天是潑水節(jié),處處是水丈區(qū),無論認識與否,見面禮就是相互潑水。遇到水緩處,跳到清澈見底的河中一游,游人會感到“忘記時間”、“忘記身份”、“忘記年齡”、“忘記煩惱”。
漂流過程中,有一批訓練有素的護漂員為游客保駕護航,提供全套漂具及導游、保險等系列服務,讓人有驚無險,游得舒心,玩得開心,并讓游客感受大自然的洗禮,體味回歸自然、挑戰(zhàn)自然的樂趣。風景哪里最好,盡在中原第一漂。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3篇-河南導游詞3
寺山國家森林公園是1992年9月經原國家林業(yè)部批準建立的。她位于河南省西峽縣城西南郊,與縣城僅一鸛河相隔,且緊臨311、312國道和滬陜高速,寧西鐵路從山腳下穿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yōu)越,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是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組成部分。
整個公園以森林景觀為主體,集佛教文化、人文文化、生態(tài)文化等多種文化為內涵,以自然山水為基調。南水北調中線源頭之一鸛河自北向南從山腳下流過。園內峰巒疊嶂,鳥語花香、林木蔥郁,溪流纏綿。整個公園由立石溝、寺溝、太陽溝、張連溝等四部分組成,方圓8.5公里,總面積756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8.6%。
公園內有森林自然景觀、燃燈寺院、真人CS拓展、元好問文化、水景觀組團等。站山巔遠眺,層巒起伏,蜿蜒入綿;俯瞰鸛水如練,山城美景盡收眼底。金末元初大詩人元好問在此做縣令期間,多次游覽寺山,留下眾多的不朽詩篇。1993年,全國作家文學筆會在此舉行,詩人楊子敏感慨地揮筆寫下了“西峽美,催人醉,不思歸去。”的豪情詩篇。
目前的`寺山國家森林公園已成為集森林旅游、休閑科普、野戰(zhàn)拓展、國防教育、娛樂競技、修身養(yǎng)性的最佳旅游目的地和棲息地。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河南導游詞】相關文章: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03-23
河南省景點最短導游詞3篇-河南導游詞12-31
河南省龍隱導游詞3篇-河南導游詞12-31
河南著名景點導游詞10-13
河南省龍門石窟導游詞11-19
介紹河南省少林寺的導游詞11-11
河南著名景點導游詞(精選13篇)10-20
河南導游詞04-25
景點導游詞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