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陶行知理論學習心得
陶行知理論學習心得1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自己走進了教育這個行業(yè)七八年,其實作為一位年輕老師,更多的是要用心去學、去體會、去實踐,這樣才能得到進步。陶行知理論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生活即教育” “創(chuàng)造的教育”“小孩子有不可思議的力量”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的獨特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 !吧罴唇逃笔翘招兄壬逃枷氲木杷凇L招兄J為,教育的目的在于解決問題,實際生活是我們的指南針,向我們提供無窮的問題,要求不斷的解決。什么是 "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們就教什么!吧鐣唇逃,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tǒng)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大自然里,使它們任意飛翔。把學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張遠離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脫離實踐的知識是虛的,不實用的。
教育是從生活中來的,“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壞生活就是壞教育;是認真的.生活就是認真的教育,是馬虎的生活就是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這些話聽起來很簡單,可就是這些簡單的話語卻揭示了教育的真諦。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我們的美術教學,不正是這樣嗎?讓課堂回歸生活,讓濃郁的生活氣息充滿課堂,密切學生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來設計富有情趣和有意義的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學習與自然及人類社會密切聯(lián)系,體會知識的價值,增進學生學習的信心,并會用學習到的知識美化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些無不體現(xiàn)了陶行之先生的教育思想。例如在學習《畫汽車》一課時,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汽車玩具帶到課堂,并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玩具車,并一起觀察汽車的外形、色彩,探索汽車的功能。有的同學家里有汽車就說的津津有味,不了解地同學也聽的很專注,同學們說著,討論著,最終老師將話題引向高科技的汽車,以“假如以后你自己擁有了汽車,你最希望你的汽車是什么造型?什么顏色?具有什么樣特殊的功能?同學們學習的興趣非常濃厚。教學不再是枯燥的形色,而就在熟悉的生活中,產生了要探究學習的情感與認知需要。
讓生活走進美術,讓美術貼近生活。課堂教學只有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才能煥發(fā)出勃勃生機,才能讓學生感到確實是“學有價值的知識”。
陶行知理論學習心得2
還記得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利用課后時間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后,發(fā)現(xiàn)真的是受益非淺。
在書中陶行知先生說教育能改良個人之天性。也就是說人生下來性情有善惡之分,但是后期的教育卻能使惡者變善,使善者益善。過去我只知道“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而通過閱讀了他的文集后,我更感受到他的偉大,他對教育問題的卓識遠見著實讓人佩服,其中他的“生活即教育”理論值得我們思考。
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tǒng)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吧罱逃且陨顬橹行闹逃I顭o時不在變化,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教育與生活原是一家,教育自教育,生活自生活,這是辦不好事情的。而生活是“生生不已”的,教育因此也必須隨生活而變化,教育決不是一成不變的。
首先我們要重視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統(tǒng)一。家庭的生活環(huán)境、家庭的教育方式及內容對學生有直接、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作為一名教師,應該轉換角色,延伸學校教育的外延,善于挖掘和協(xié)調各種教育資源。傳統(tǒng)教育意義上的教師傾向于把自己的班級看作是一個單元,并把它與外界隔絕開來,管理班級自已一人包干,管理范圍只局限于學生在班在校的時候。結果往往導致“狹隘的集體本位主義”。我們應該清楚地意識到,現(xiàn)代學校教育是一座沒有圍墻的開放的學校,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離不開社會教育的廣泛支持。我們對學生的了解不應只停留在“學校的人”,更應擴展到“家庭的人”、“社會的人”。有些學生在學校和家庭往往表現(xiàn)為雙重性格。這種雙重人格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他助長了學生的投機心理,養(yǎng)成虛偽的性格。老師應及時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通過家訪,家長會等形式與家長溝通。所以教師要主動了解研究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及時了解學生家庭情況,與家長相互溝通交流,多做些社會調查,把學校教育延伸和結合到各個生活領域,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做人,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構筑起一道全面的、完整的、堅強的“人格長城”。
其次陶行知先生認為,“我們的實際生活就是我們的全部課程,我們的課程就是我們的實際生活;主張人生需要什么,我們就學什么。人生需要面包,我們就得受面包教育;人生需要戀愛,我們就得受戀愛教育。”因此,在課程設置等方面要根據(jù)學生的需要,特別是職業(yè)學校,在各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上,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生活需求以及專業(yè)特點,積極整合各課程,開展第二課堂,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讓學生到用人單位去鍛煉。
最后我認為更好的教育是教育要回歸生活,不能死讀書,讀死書。我們要積極運用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論,要活讀書,把教育與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把學校和家庭聯(lián)系起來。讓生活教育成為家校共育的核心,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共同目標下,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相互理解和信任。家校雙方在目標一致的前提下互相補充,重視生活教育,才能相得益彰。
【陶行知理論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陶行知學習心得07-03
學習陶行知學習心得07-11
陶行知教育理論心得體會10-07
《陶行知教育名篇》學習心得10-07
陶行知學習心得15篇07-03
陶行知學習心得(精選19篇)04-18
陶行知的故事(精選7篇)07-09
陶行知教育文集讀書筆記10-13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10-13
陶行知思想心得體會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