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八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本課3個生字:琴、丁、真。復習筆畫“豎鉤”,了解“丁、子”的書寫筆順,并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描摹。
2、朗讀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熟讀成誦。
3、由課文展開想像,說說夏天和秋天時小溪的景象,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想象夏天和秋天時小溪的景象。
三、教學準備:
1、“琴、丁、真”生字卡片,前鼻韻母“an en in”、音節(jié)“yin”的卡片。
2、小溪在春夏秋冬四個不同季節(jié)的畫面或投影片。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拼音
(二)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師:上節(jié)課我們已學會了拼音,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課文了。出示圖片(小溪);
小朋友,看!這是什么
生:小溪;
師:誰來讀這個詞語!(小溪)
生:三人;
師:清清的小溪水嘩啦嘩啦地流著,喜歡嗎?跟著老師一同去這條小溪游一游好嗎?。
齊讀課題;
(三)、感知內容,學習兒歌
1、聽,整體感知:
1)過渡:師:仔細聽聽課文的錄音,聽后告訴老師,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生聽錄音;
3)生反饋:
4)師:小朋友聽得真仔細,說得真好。小溪啊!就像魔術師,神奇極了!
2、二讀課文,熟悉課文
1)師:想讀讀課文嗎?聽清老師要求:(不添字、不漏字,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2)學生指讀自由朗讀;
3)女孩子檢查,男孩子讀正確了嗎?(相互檢查)
4)男孩子做小老師,也來檢查。
5)每組一人朗讀,全班做小老師;(評價)
3、精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師:出示冬天和春天時兩幅插圖,
問:小朋友,你們喜歡哪一幅畫,為什么?
2)生答:并說明原因;(顏色、季節(jié)、特點)
3)師:冬天的小溪結冰了,滑溜溜,太陽一照亮晶晶。真美!喜歡冬天小溪的同學站起來,一起讀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
出示詞語:滑溜溜亮晶晶
師:誰會讀這兩個詞語;(生:約三人讀)
出示鵝軟石,這塊鵝軟石怎樣?用手摸一摸。什么感覺?(生答)
師:這就叫滑溜溜。能用“滑溜溜鵝軟石”說一句完整的話嗎?(適時評價)
出示圖片:看!露珠在陽光的照射下發(fā)出耀眼的光,我們可以說亮晶晶的露珠;
還有什么東西也是亮晶晶的?(鉆石、水晶、藍寶石、水滴、星星)
“滑溜溜、亮晶晶”能再說幾個和它們相似的詞語嗎?我會說:明晃晃;
生:綠油油、黃澄澄、白花花、水靈靈、金燦燦、綠瑩瑩
師總結:同學們的'詞匯真豐富,表揚自己。讓我們把這兩個詞語送入課文第一小節(jié),誰再來有感情的讀一讀。(齊讀)
4)師過渡:冬去春來,小溪彈琴了,丁冬丁冬,好聽嗎?喜愛春天小溪的同學站起來。
師:讀得真好聽,三個生字寶寶也湊著熱鬧聽你們讀課文了,你認識他們嗎?
生:請小朋友自己學習這三個生字。小喇叭準備;
(1)生自學
(2)反饋,
(3)生當小老師帶學。師隨機指導
(4)“琴”——什么琴?
師:大王和小王,今天來彈琴,聲音真動聽。認識這些琴嗎?(圖片詞語,學生開火車朗讀)
(5)師:“丁冬”——是象聲詞,門鈴響了什么聲音?
生答:“丁冬”;
師:還有什么會發(fā)出“丁冬”聲音?
生答:
“丁冬丁冬”敲釘子;
敲小碗“丁冬丁冬”,
泉水“丁冬”……)
師:真聰明!象聲詞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水聲:嘩啦;打雷聲:轟隆隆;啄木鳥:篤篤;小雞:唧唧;青蛙:呱呱;)
字形:換部首(訂、盯、釘、頂)
書寫;寫三遍;
(6)“真”——
提醒學生中間部分有三橫。
小明回答問題正確,老師說,小明真棒;
今天氣溫40度,媽媽說:天氣真熱;
得到了一張小獎券,我真開心。
師:春天,小溪彈琴,丁冬丁冬,(生)真好聽。
4、指導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1)師:這么美的課文,這么美的小溪,讓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美美的讀一讀;
2)生自讀;
3)師:讀得真好聽,老師也想讀了。
4)誰還愿意來讀;(學生個別表演讀三至四人)(注意小節(jié)之間間隔時間稍長)
5)女生表演讀、男生表演讀;
6)全班齊讀;(能背得請背出)
(四)啟發(fā)想象,自編兒歌。
1、師:老師陶醉在你們美妙的朗讀聲中,謝謝你們!帶給我美的享受。冬去春來,春去夏至,小溪又是怎么樣的?看,這是夏秋兩季小溪的部分畫面,它有時平靜安寧、有時活潑調皮、有時愉悅快樂、有時深思遐想,根據她的特點,選擇一個季節(jié),開動你的小腦筋,也編一首兒歌好嗎?
2、小組合作編兒歌;
3、學生交流;
(五)復習鞏固,拓展練習。
(六)、指導書寫。
出示田字格中的“丁、子”;觀察筆順;觀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師在田字格內范寫;學生口頭書寫。領寫員領寫;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教學目的
1比鮮10個字,會寫“不、開、四、五”4個字。認識1種筆畫“”和5個偏旁“父、刂、冫、人、灬”。爺爺和小樹教案教學設計推薦
2閉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倍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認記生字、理解重點語句和練習朗讀。
一、 教學課時 2—3課時
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1逼舴⑻富埃喝嗣俏保護樹木做了哪些事?
2苯沂究翁。板 爺爺和小樹
(二)自讀課文
要求:1倍磷甲忠簦讀通課文;2彼伎跡閡爺為小樹做了什么?
(三)檢查朗讀
1敝該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比鮮蹲勻歡。怀鲎匀欢。
(四)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比鮮鍍渲械7個生字;
a) 看圖猜字!翱谩(左邊畫棵樹,右邊畫個果子)。
“穿”(上面一個洞口,下面一排牙齒)。
有些字記個大概印象。對難字如“暖、熱”可以不一步到位,先記個大概,隨著閱讀、復現,逐漸鞏固。為了精確辨認生字,可安排兩項練習。選偏旁、部件卡片組成字讀一讀。/article/
(2)比一比,組詞:爺——爸、棵——課、穿——窗。
2崩斫“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
3敝傅祭識痢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
回憶第二段的內容、學習過程,學習第三段。
1比鮮鍍渲械3個生字;
2崩斫“綠色的小傘”指的.是什么。
3敝傅祭識。先稇僦R段,再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字詞
齊讀 爺爺 幾棵 到處 給你 穿上 暖氣 冷天 開始 打傘 熱情
二、 學習課文
1、 朗讀
讀完一個自然段要停頓一會,停頓的時間比句號長一些。
如: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樹/不冷了。要讀出表達出互相關心的喜悅之情。
2、 詞句
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綠色的小傘”各指的是什么。用插圖幫學生明白:“暖和的衣裳”指/sjbwz/包扎在樹干上的稻草或草簾;
“綠色的小傘”指枝葉茂密的樹冠。還要聯系上下文,從它們的作用:預防小樹被凍壞、遮擋夏日炎熱的陽光,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這樣說。
文中有一對反義詞:冷——熱,可在閱讀中點一點。
3、 自然段,先從另起一行、開頭空兩格這樣的行文方式上讓學生感知,再通過一段一段地讀,逐步知道一個自然段說一個意思。
4、表演:爺爺和小樹 感悟課文中
冬天,爺爺為小樹御寒;夏天,小樹為爺爺遮陽,表現出人與樹之間的關系多么親密、和諧。
三、寫字
認識筆畫,鞏固先里頭后封口的筆順規(guī)則,重點指導“四、五”。
1、四的第一筆“豎”在左半格,行筆向下略向右斜;第二筆“橫折鉤”起
筆處和“豎”的頂部相連,橫行至右上格折轉向下,略向左斜至右下格向左略微鉤出。第三筆“短撇”和第四筆“豎彎”,都從橫上起筆在框內均勻分布。寫“豎彎”時,豎要直,轉彎要圓,不要寫成“豎折”。最后一筆“橫”與第一、第二筆的收筆處相連。
2、五的第一筆“短橫”在上半格;第二筆“豎”從“橫”中點起筆,行筆
略向左斜;第三筆“橫折”起筆超過“短橫”,向右行筆至右半格與“短橫”上下對齊處折筆向下,收筆與“豎”對齊;第四筆“長橫”托連第二、三筆,起筆、收筆處超過第三筆。
四、練習拓展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爺爺和小樹,爺爺和小樹教案教學設計推薦,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目標預設:
1、 認識11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考試的內容及為什么特殊。
4、 培養(yǎng)學生關注周圍環(huán)境,維護公共衛(wèi)生的意識。
相關資料:
教師準備:動物頭飾、生字卡片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 會認識本課11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考試的內容及特殊性。
4、 樹立學生關注周圍環(huán)境,維護公共衛(wèi)生的意識。
教學過程 :
一、引入課文:同學們,你們是怎么考試的?引出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讀了課文后你明白了什么?
2、 如果你是電視臺的臺長,你要選什么樣的人當“小小衛(wèi)生員”的`節(jié)目主持人?
。ㄗx中悟,了解課文內容。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訓練思維。)
三、精讀感悟
1、 指導學習1-2自然段
小動物們?yōu)榱藚⒓涌荚,把自己精心打扮了一番,請你找出描寫他們樣子的句子,?----勾出來。他們穿得那么漂亮,心里會想些什么?指導朗讀。
2、 學習課文3-6自然段
學生在四人小組內合作學習,討論:當小熊、小猴、小狐貍看見果皮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小兔不怕弄臟自己的衣服嗎?它看見果皮時會說些什么?會想些什么呢?
3、 學習第7自然段
你們討論得很熱烈,可是究竟誰能當節(jié)目主持人,還得請熊貓臺長來宣布。請大家齊讀第7自然段,看看你又知道什么?(除了結果還應談到對“特殊考試”的理解。)
。ㄍㄟ^討論,給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的機會,真正讓學生讀懂、讀會。)
四、延伸練習:
1、 你們知道為什么小白兔能當上節(jié)目主持人了嗎?請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句話。
2、 學完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 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2、 表演課本劇。
教學過程 :
一、復習課文: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
二、表演課本劇
1、 讀一讀:進行讀書比賽
。1)怎樣才能讀好課文呢?(邊讀邊想,把自己當成課文中的人物;領悟小動物的神情、思想。)
。2)我們來讀吧,你們一定能超過自己。讀得怎么樣,誰來評一評。
2、 演一演
。1) 課文讀得那么好,要是演一演,一定更精彩。咱們以小組為單位來試一試吧。
。2) 你愿意演誰?請大家在小組內商量一下角色怎么分配,怎樣表演才更精彩?
。ㄓ亚樘崾荆罕硌菪游飸撚袆幼鳎槐硌輹r要注意小動物當時心里的想法,臉上要有表情;小動物說的話可以是書上的,也可以自己編的。)
。3) 學生在小組內試演
。4) 學生觀看并評價。
(表演這種形式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讓學生表演課本劇,能很好地把單元主題與課文內容融合。)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1、復習生字,讀寫生字。
2、各小組出一個保護環(huán)境的考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擴詞訓練。
1、 教師出示詞卡,學生朗讀,讀準字音。
2、 你能給下列生字找朋友嗎?特()()()試()()()宣()()()繞()()()
(開火車擴詞訓練,既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又能各界詞語。)
二、寫字練習
1、 仔細觀察下列生字,想想怎樣才能把它們寫漂亮?
2、 你發(fā)現了什么?左右結構的字間架結構怎么安排?
。ā疤亍⒃、持、塊”是左右結構的字,寫時左邊稍窄右邊稍寬。)
3、 學生臨摹,自評修改。
(寫字訓練不在于字數多少,而在于字是否工整美觀。)
三、拓展性學習:
同學們,請你們在小組長的副食下,想出一個保護環(huán)境的考題吧。在這周內,小組長要仔細觀察大家是否完成了考題,一周后在全班報告考試結果。
(此項活動能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積累成語,感受祖國語言的多姿多彩。
2.讀背名人名句,養(yǎng)成搜集、運用名人名句的習慣。
3.能自己或合作制作習作集,并能有所創(chuàng)造地進行設計、美化。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動手能力和寫作的自信心。
4.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出自己的感受,注意分段表述;能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
5.自主閱讀,旁批讀中的感受,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感悟語言描寫在刻畫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教學準備
1搜集名聯。
2搜集、整理自己喜歡或同學認為精彩的習作。
3搜集、閱讀描寫運動會的習作。
教學時間
3~4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讀成語,不懂的借助工具書了解其意思。
2.這些成語中帶點字的意思有什么特點?
3.試著運用這些成語。
二、語海拾貝
1.讀名聯,重在學生自主閱讀,積累名言名句,不必逐個講解,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師生交流釋疑。
2.熟讀成誦,積累名言。
3.交流自己積累的名聯。
三、互動平臺
1.師:本單元的4篇課文充滿著智慧,給我們的人生很多啟迪,你學了之后都受到什么啟發(fā)?四人小組交流。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讀后受到的啟發(fā),同一篇課文讓學生補充說一說受到的不同的啟發(fā)。
4.師總結:是。∽錾钪械挠行娜,與時間賽跑,與人合作、資源共享,希望同學們把受到的啟發(fā)落實到行動上,老師期待著你們的成果!
四、綜合性學習
1.設計習作集封面。
(1)根據搜集的習作,給習作集確定一個主題,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2)小組交流如何設計一個美觀、大方、有創(chuàng)意的習作集封面,組長記錄設計方案。
(3)全班交流設計方案,根據小組交流的方案自選喜歡的動手制作習作集封面。
(4)小組合作,討論互助。
2.展示習作集封面。
3.評選最佳習作集。
4.全班展示最佳習作集,觀摩學習。
五、習作百花園
1.激發(fā)興趣,明確要求。
(1)激發(fā)學生習作的愿望:播放近期學校舉行的運動會的畫面,教師配上熱情洋溢的旁白,用活動的氣氛感染學生,產生寫作的愿望。
(2)讓學生自己閱讀習作要求,教師相機點撥,幫助理清習作要點。
2.引導學生選擇習作素材:選擇運動會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場景在小組里說一說。
3.全班交流:各小組推薦講得最好的同學在班上講一講,以啟發(fā)思路。
4.教師提供描寫運動會比賽場面的精彩片段大家欣賞,集體評議,進一步明確寫作要求。
5.自主習作,鼓勵創(chuàng)新。
6.同學之間相互修改習作。
7.自我修改完善。
8.賞析寫得好的文章,激勵表揚。習作批閱完后,選出在選材、語言等方面較好的習作,供大家評議,再點評、總結、表揚。
六、自主閱讀園地
1.自主閱讀提示,明確閱讀要求。
2.抽學生說一說閱讀要求,教師總結強化、明確要求。
3.自讀文章,旁批讀中的感悟,特別關注文章的語言描寫突出了人物哪些特點。
4.同桌交流。
5.全班交流。
6.說說故事中的人物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獲?
7.選擇你喜歡的方式,積累好詞佳句,可以背誦、摘抄等。
8.拓展:課外閱讀《三國演義》,進一步了解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點。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的:
啟發(fā)學生用急呼急吸的方式和飽滿有力的聲音,表現熱烈、緊張的賽龍舟場面和興奮、激動的情感。
讓學生自主的學習,自己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體現看龍船的興奮和激動。
教材分析:
《看龍船》這首歌曲宛如 一幅風俗畫,繪聲繪色地再現了五月端陽競渡龍舟的熱烈情景。宮調式的主和弦的分解音作上下跳進,貫串在歌曲始終,使音樂顯得十分明朗、活躍。
教學重點:
啟發(fā)學生用急呼急吸的方式和飽滿有力的聲音,表現熱烈、緊張的賽龍舟場面和興奮、激動的情感。
教學難點:
如何啟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體現看龍船的興奮和激動。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復習:《西風的話》 (圖片:秋景)
師:今天,老師把美麗的秋天帶到我們的教室,讓
我們邊唱《西風的話》邊欣賞。
三、 新課教學:
1、 引入:
師: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首歌曲《看龍船》。(圖片)
2、 復習曲譜: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曲譜,現在我們一起把曲譜復習一遍。
3、 放范唱:
第一遍:讓學生聽并思考:《西風的`話》的節(jié)奏和《看龍船》一樣嗎?(文字說明-----線條表示)
第二遍:讓學生小聲唱并思考:《西風的話》的情緒和《看龍船》的情緒一樣嗎?(文字說明)
第三遍:讓學生大聲唱并體驗:《西風的話》的呼吸方式和《看龍船》的呼吸方式一樣嗎?(文字說明----表演)
4、 小結:這節(jié)課的重點就是:有急呼急吸的方式表達
看龍船人們興奮、激動的情緒。
5、 齊唱:
師:現在,我們不跟范唱,自己唱一遍行嗎?(速度應較快)
6、 體驗賽龍舟的感覺:
第一遍:全班跟節(jié)奏練劃船動作。
第二遍:兩組各出一隊,進行龍船比賽。(劃船隊邊
唱邊劃,啦啦隊比組織)
7、 講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生講、師解說)
四、 分組表演:
1、 讓學生自己自由組合。
2、 給學生時間練習。
3、 分組表演。
五、 總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概述
· 小學數學一年級
· 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84、85頁一課時 · 認識時針、分針、整時、大約幾時 · 認識鐘表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2、過程與方法:發(fā)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yǎng)成按時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體會(來自:WWw.cssyq.Com 書業(yè)網)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發(fā)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單元在學生掌握20以內數的基礎上,聯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認識鐘表面上的整時和接近整時。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時間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識鐘表的經驗,但他們認時間、看鐘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體的;也有些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時間觀念差,對鐘表的知識感到陌生。這就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提升、概括科學地認識鐘表的方法,同時,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設計理念:設計本課時力求把新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之中,整堂課都以學生自主探究和活動為主,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親自體驗,認識鐘表。擬在本課教學中體現以下幾點:
。ㄒ唬┲R呈現生活化:“數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程理念之一。新知從生活中自然導出,使學生初步感知“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使數學課堂回歸兒童的`生活世界。
(二)學生學習自主化: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認識鐘表面、認識整時刻、判斷大約幾時等,都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在充分的動口、動手、動腦的探索過程中自主獲得。
。ㄈ⿲W習過程活動化:新課程以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方式,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激起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與欲望,使學生總能處于一種新奇、興奮、快樂的活動氛圍中,親自實踐,大膽探索。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準備:課件,鐘面模型等。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
什么時候睡)。師:猜猜它是誰?
教師通過猜謎語,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興奮感,營造了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氣氛。 2、課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鐘,教師提問:你們喜歡它們嗎?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揭示課題:是啊,鐘表不僅外型漂亮,還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鐘表的知識。
(二)動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識 1、認識鐘表
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我注重給學生提供觀察與思考,發(fā)現與表達的空間,注重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機會,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先讓學生觀察鐘面,看看鐘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組交流
學生匯報觀察結果,教師板書:時針 分針 12個數 2、教學整時
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教學形式上應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因此在課堂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fā)現、去再創(chuàng)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于自己的思維拓展空間。
出示3時的鐘面,讓學生說說表示的是是什么時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1時、4時、6時的鐘面,讓學生說說是什么時刻,然后再提問:1時、4時、6時的鐘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針都指著什么數?你能用一句話說說看整時的方法嗎?
小組討論看整時的方法,通過討論發(fā)現學生個性化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連一連:學生口頭回答鐘面時間,鞏固看整時的方法
說一說:將整時融入小明一天的作息時間里,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將鐘表知識與實際生活自然地結合起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大約幾時
出示7時、7時不到和剛過7時三個鐘面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三個鐘面的時間
小結:一個是7時不到,一個是剛過7時,我們把它們都叫做大約7時 師追問:這兩個都是大約7時,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個是7時未到,一個是剛過7時 說一說:讓學生說出鐘面上大約是幾時 (三)鞏固練習
1.畫一畫:先讓學生通過觀察判斷出缺少的是時針還是分針,再借助直尺畫出鐘面上缺少的針,這里還要提醒學生注意畫時針和分針的區(qū)別。
2.掌握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表示時間
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讓學生發(fā)現、思考、討論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了解時針每天要在鐘面上走兩
圈,所以一天要走兩個10時,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出示兩幅表示10時的圖,讓學生觀察,看能提出什么問題?通過觀察學生發(fā)現兩個都是10時,但不一樣,一個是上午10時,一個是晚上10時。
提問:一天有幾個8時,幾個9時?
3.撥一撥:學生在鐘面上撥出自己起床和睡覺的時間,然后同桌的同學說一說,要求說完整。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教師順勢教育學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養(yǎng)成按時起床按時睡覺的好習慣。
4.說一說:讓學生說說自己的一天是怎樣安排的?
根據兒童的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如幾時起床,幾時睡覺,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 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對時間的觀念,聯系了學生生活實際,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七、全課小結。
教學內容與
教師的活動
媒體的運用
學生的活動
教師進行邏輯選擇
八、教學評價設計
本節(jié)課利用多媒體組織教學,有效突出了重點,分解了難點;多媒體介入了學生感興趣的鐘面,激起了學生說的欲望。課堂效果顯示學生能較靈活地運用自己小結出的方法進行練習。課后反饋反映出學生通過語言項目的學習,對認識鐘表已經基本理解,包括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大多數學生掌握良好,由練習反饋也可知。
九、幫助和總結
教師的作用就在于引導學生如何更有效地學習新知,盡可能將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優(yōu)化;同時教師還需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如借助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交流、比較、總結,從而更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知。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學習目標】
1、學習文章“以形傳神”的描寫方法。
2、感悟偉大音樂家的人格魅力,培養(yǎng)頑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一、導語
講課之前,先請教大家一個問題:什么樣的人能稱之為“巨人”?
(①身材高大異乎常人的人②童話里指比一般人高大、而往往有神力的人物③比喻有巨大影響和貢獻的人物。)
音樂家貝多芬身材矮小粗壯!安∧Z走了他短暫的生命。他為什么能稱之為“巨人”?(音樂上的杰出貢獻)
僅僅因為如此嗎?學完這篇課文,相信你會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
二、初識名人
課前大家廣泛搜集了貝多芬的資料,我也給大家準備了幾個小題目,誰來回答。
同學們對貝多芬有了這么多的了解,想不想感受一下他的《命運交響曲》?聽完后,告訴我你的感受。
聽《命運交響曲》片段,交流感受。
生1:感覺很震撼,很有氣勢,仿佛是激烈的敲門聲。
生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部宏偉的充滿哲理和英雄史詩般的巨作,貝多芬創(chuàng)作了6年時間。此時的他已在無聲的世界里孤獨地掙扎了二十余年,為了創(chuàng)作,他用一枝小木桿,一端插在鋼琴箱里,一端咬在牙齒中間,在作曲時用來感受音符的律動?渴鞘裁戳α渴顾搅俗陨淼耐纯,為人類釀制出玉液瓊漿呢?讓我們一起走近名人。
三、走近名人
1、布置大家預習了課文,誰先來讀一下生字?齊讀。結合課文說一下詞意。
2、課文從客人來訪談起,請你概括其中寫了哪幾件事?
(客人參觀貝多芬工作室──客人與貝多芬會面──貝多芬回憶最后一次指揮的情形)
四、解讀名人
1、作家何為寫人物傳記非常善于塑造生動的人物,他從哪些方面描寫貝多芬?(肖像、語言、神態(tài))
2、我們先來剖析肖像描寫部分,誰來讀?
3、請你按照“從中,我讀出了一個的貝多芬!边@一句式,說說你的理解。
學生讀外貌描寫部分,交流。
、 外貌:(雙肩、眼睛、嘴)—堅忍無比
、 比較閱讀羅曼羅蘭的《名人傳》片斷,比較寫法的異同。
(相同:觀察角度相同,著眼點相同
不同:課文抓住典型特征,語言簡練,著力表現貝多芬堅忍無比的生的意志;選文描寫全面細致,突出了貝多芬相貌平庸甚至丑陋,與下文寫貝多芬不朽的貢獻、偉大的人格相對比。)兩段描寫各有千秋,都服務于作者的寫作目的,都能以形傳神課文尤其如此。
、 寫法:以形傳神
仿寫練習:抓住某位同學的一個面部特點寫一、二句話、交流。
4、內心(語言)
古語說:言為心聲,透過貝多芬的語言,我們走進他的心靈。揣摩貝多芬的語言,說說你的理解。我從《貝多芬傳》里摘錄了幾句話,希望能給你一點提示。
、 一株樹:苦悶、絕望熱愛自然
、 火山:堅強與厄運抗爭、獻身音樂
、 心里的音樂:用生命創(chuàng)作
、 “永恒”:超越自我音樂相伴(用苦痛換來歡樂)
5、概括貝多芬給你的總體印象:獨立堅強,嚴肅善良、熱愛自然、酷愛音樂、不屈服于厄運。課后閱讀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和以貝多芬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你會受到心靈的震撼與洗禮。
五、感悟名人
1、作者為什么稱貝多芬為“音樂巨人”?
信念、巨人、貝多芬
2、拓展延伸:
貝多芬不屈的信念深深震撼了我們,然而,以頑強的意志搏擊神圣風浪險灘的又何止貝多芬一人?
請你說出直面人生苦難的.杰出人物有哪些?
(他們,都是信念的巨人)
3、貝多芬用不屈的信念和卓越的才華為世界音樂史譜寫了輝煌的樂章,戰(zhàn)勝痛苦的歡樂征服了所有的聽眾,下面請你聆聽貝多芬音樂演奏會片斷,同時打開課本第二頁的彩圖,凝視他的雙眼,聯系自身實際,邊聽邊寫下你的感受,語言力求精煉。
交流
4、結語: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有凄風苦雨、激流險灘,但只要我們用信念做槳,意志做帆,堅信人生的航船定將“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植物的葉子與果實的關系。懂得只有辛勤的勞動才能換來豐碩的果實。懂得看問題要全面。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每天、可愛造句。
3.滲透學法順序學習法。
4.會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
通過了解植物的葉子與果實的關系,悟出事與事有聯系,句子與句子有聯系。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個故事說明的道理。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1.六張小葫蘆圖。
2.一張教學用圖。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1.蘆字在本文中讀輕聲。
2.鄰是后鼻音,要讀準字音。
二、認識自然段
學生邊讀邊標出自然段。
三、熟讀課文思考:
1.葫蘆開始長得怎樣?后來有什么變化?結果怎樣?
2.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種葫蘆的人很愛葫蘆,希望葫蘆快快長大?
3.種葫蘆的人錯在哪里?
4.畫出描寫小葫蘆的詞語。
第二節(jié)
一、導入
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做一個小游戲摘葫蘆。掛圖
請六位同學到前面來,每人摘一個葫蘆,看一看背后的字,在黑板上組成一句話我要的是葫蘆。
今天我們學習第九課我要的是葫蘆
板書9
我要的是葫蘆
齊讀課題
二、理解課文內容
展書學生自由讀課文
弄清課題在第幾小段?
課題中的我指的是誰?
范讀
全文有幾小段?(四小段)
掛板先寫什么?
葫蘆開始長的怎樣在第幾小段?(第一小段)
讀一段
這段有幾句話?每句什么意思?
請學生讀一句,說一句。
讀第一句
什么意思?(種葫蘆的人,先搭一個架子)
板書貼葫蘆架子
讀第二句
什么意思?(細長的藤上長滿了葉子。)
長滿什么意思?(特別多,茂盛。)
板書貼葉子
讀第三句
什么意思?(花謝了,長出小葫蘆。)
板書貼葫蘆
讀第四句
什么意思?(那個人喜歡小葫蘆。)
讀第五句
什么意思?(那個人每天都去看幾次。)
板書貼人
我們知道這五句話的意思,還要知道它們之間的聯系。
板書:長滿綠葉掛小葫蘆
。ㄈ~子)(果實)
請學生用因為所以說說葉子和果實的關系。
。ㄒ驗樘偕祥L滿了綠葉,所以藤上掛了小葫蘆。)
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
板書看
種葫蘆的人每天去看什么?(去看小葫蘆。)
多么可愛的小葫蘆,怎么可愛?
師問
1.架上爬了什么樣的藤?
2.藤長滿了什么樣的葉子?
3.開出什么顏色的花?
4.小葫蘆長得這么好,你喜歡嗎?
導讀把喜歡的心情讀出來。
種葫蘆的人一心想得到葫蘆,得到了嗎?
掛板再寫什么?
后來小葫蘆有什么變化,在第幾小段?
讀二、三段
小葫蘆有什么變化?
板書生蟲
種葫蘆的人怎么想?
板書怕什么盯
自言自語什么意思?(自己對自己說話。)
種葫蘆人的表現說明什么?(不懂葉子果實的關系。)
師講
植物的葉子是吸收陽光和養(yǎng)料用的。葉子長得好,才能結出果實好。
這時候,誰來告訴種葫蘆人這個道理?
板書貼鄰居
聽了鄰居的話,種葫蘆的人怎么說的?
板書還用治要
還用治什么意思?(根本不用治。)
種葫蘆的人這種說法,說明什么?
(不懂葉子的'重要,不聽別人的勸告。)
說話
種葫蘆的人錯在哪兒?
導讀分角色讀二、三小段
由于種葫蘆的人錯了,還不聽勸告結果如何呢?
掛板最后寫什么?
結果如何,在第幾段?讀第四段:
結果如何呢?
板書變黃落了貼圖
說話:
用因為所以說出結果如何
。ㄒ驗榉N葫蘆的人,只要葫蘆,不管葉子,所以小葫蘆變黃,全落了。)
小葫蘆開始長得多好呀,后來都落了多可惜呀!種葫蘆的人會怎么想?(怨自己不聽勸告不治蟲子。)
以后再種葫蘆怎么辦呢?(知道葉子和果實的關系,既要葫蘆又要葉子。)
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什么?(事與事之間是有聯系的,看問題不要看一方面、要全面。)
讀全文
小結:通過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葉子和果實是有關系的。生活中事與事之間有聯系,句子與句子之間有聯系。
三、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
一、讀生字卡片
葫蘆慢慢治
鄰居變黃自言自語
二、找出哪些字可以用學過的方法來記憶。
蘆加部首方法。戶加一個草字頭念l*
組詞:葫蘆
居加部首方法。古加一個尸字頭念j&
組詞:鄰居
葫形聲字記憶法。草字頭形旁表義,胡聲旁表音。
組詞:葫蘆
治換部首方法。抬提手旁,換成三點水念zh@。
組詞:不用治
言部首字組詞:自言自語
三、找出易錯難寫的字鄰左右結構,右耳刀旁。左邊容易寫今。要與嶺、
領加以區(qū)分。
組詞:鄰居
慢左右結構,豎心旁。右中象四不是四。
組詞:慢慢
變又字底。注意中間兩個點的寫法。
組詞:變黃
四、課后作業(yè)
1.造句
每天我每天堅持鍛煉身體。
可愛圖上畫的小葫蘆真可愛。
2、填上合適的詞語。
。ǎ┬』ㄗ匝宰哉Z地()
。ǎ┖J藤一個一個都()
()小葫蘆慢慢地()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07-05
教學的設計方案06-14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07-04
教學設計方案12-07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2-11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08-30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7-07
教學設計方案【優(yōu)秀】07-05
教學設計方案(薦)07-05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