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音樂《歡樂頌》活動反思
一、教具要走簡單路線
活動中需要的教具只是一副圖而已。這幅一開始就出示的掛圖有兩個用處:首先以一副完整的風景圖展現(xiàn)在孩子面前,卡通擬人的構圖以及鮮艷協(xié)調的色彩吸引了全部孩子們的眼球,并能夠用很好聽的話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其次,再將這幅圖上的景色演唱出來,而且邊唱邊將掛圖上的景色一張一張貼成圖譜形式,清晰的展示成歌曲的四個樂句,使幼兒了解歌曲的結構之后學起來就更容易了,這種巧妙的雙重利用簡單、有效。
二、重點要借合適手法
活動的重點是要幼兒感受和表現(xiàn)歌曲活潑歡樂的情緒,唱出歌曲中的斷頓與連貫樂句;顒又惺墙柚∮浱、鈴鼓伴奏來突出這一點的。歌曲的結構與樂句非常分明,所以運用小記號的的形式來給歌曲固定風格是很合適的,演唱起來就會有斷、連之分了。而鈴鼓的加入是為了讓幼兒對歌曲中斷頓、連貫演唱技巧有更深入的掌握,可以明顯看出這些教學方法都是可取和有效的。
三、結束要用問題延伸
活動結束了,不代表所學內容也結束了,有效的結束應該在問題中延伸,這樣才能激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的動力。對幼兒來說,學一個本領不應該學死,而是應該引導幼兒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除了今天老師教的方法和內容,還有其他的想法嗎?如果幼兒能經常抱著這樣一種思考形式去看待事情的話,那才算是真正的學好了。
【音樂《歡樂頌》活動反思】相關文章:
《歡樂頌》教學反思10-06
音樂活動反思01-02
大班音樂活動反思10-06
大班音樂活動的反思10-06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06-10
小班音樂活動反思05-09
小班音樂活動反思01-23
幼兒園歡樂頌活動反思(通用10篇)11-09
《紙娃娃》音樂活動反思10-06
《驕傲的貓》音樂活動反思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