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可愛的草塘》教學反思
我在教《可愛的草塘》時,為了讓學生抓住“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來體會草塘物產豐富,是這樣引導的:“對于這句話,老師有些疑句:狍子跑得那么快,用棒子能打到嗎?難道捉魚是那么容易,竟可以用瓢舀?野雞飛到飯鍋里,那更是不可思議!所以老師認為這句話寫得不真實,你們同意這樣的看法嗎?”我針對句子夸張的特點和學生的逆反心理設計了一連串的反問,誘發(fā)了學生思維的“火花”。有了初讀基礎的學生齊聲回答:“不!”——這完全在意料之中。
此時,我抓住不放:“就憑這一個‘不’字就能說服我嗎?誰能從課文里找出根據,駁倒老師?”要駁倒教師的意見,對學生來說是個極大的挑戰(zhàn),并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經過一番思考之后,他們爭先恐后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很正確地體會到了句子的意蘊:用夸張的手法寫出了草塘的物產豐富。
接著我又說:“如果你也生活在北大荒那一望無垠、美景如畫的草塘邊,是喜歡冬天在雪地里逮野雞、追狍子呢?還是喜歡在春天舀魚?你準備干什么?”草塘的物產豐富這點上的“可愛”,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體會還是不夠深刻,我便借提問創(chuàng)設情境。這時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他們追憶童年的歡樂,體驗大草塘豐富的物產給他們帶來的無窮樂趣,怎能不愛上這大草塘呢?
【課文《可愛的草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可愛的草塘》教案02-27
《可愛的草塘》教案15篇03-13
小草教學反思 《草》教學反思11-04
課文《燕子》教學反思01-25
課文《母雞》的教學反思01-21
課文《蜜蜂》的教學反思02-23
課文《白楊》的教學反思02-21
課文《稱贊》教學反思07-10
課文教學反思08-04
課文掌聲的教學反思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