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羽的性格特點
性格是一個人對現(xiàn)實的穩(wěn)定的態(tài)度,以及與這種態(tài)度相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xiàn)出來的人格特征。性格一經(jīng)形成便比較穩(wěn)定,但是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可塑性的。性格不同于氣質(zhì),更多體現(xiàn)了人格的社會屬性,個體之間的人格差異的核心是性格的差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羽的性格特點,歡迎閱讀!
關羽的性格特點
先說勇。小說多次描述關羽武藝高強,但是細想起來他也沒打過什么漂亮仗。這一點能夠和關羽的同事們做個比較:趙云曾在長坂坡曹軍重圍中七進七出,一氣殺曹營上將五十四名,而關羽最多也就是過“五”關、斬“六”將,數(shù)量上與趙云相差甚遠;定軍山一役,老將黃忠奮力擊殺了曹操手下四大將之一的夏侯淵,使曹操也痛惜“傷其一股”。而關羽老拿明顯不是對手的對手開心,遇到高手就難見其蹤了,所以死在關羽刀下的多是韓福、孟坦、車胄之流,級別最高的也就是顏良、文丑,含金量根本不能與黃忠相比。大概關羽也明白自己武藝平平,因此關鍵時刻總偷奸耍滑,所以他僅有的幾次勝仗都是勝之不武。白馬之戰(zhàn),袁紹大將顏良因為對關羽的狀況不熟,所以有些輕敵,而關羽違反古時作戰(zhàn)互通姓名的規(guī)矩,仗著赤兔馬快,狂奔到顏良跟前,趁其反應不及,一刀將其斬落。之后文丑加了防備,關羽便不敢出頭,任憑張遼、徐晃與文丑苦戰(zhàn)。估計著文丑力竭了,關羽才“大喝一聲”殺出來,簡單斬了文丑,搶去大功。而在此之前的虎牢關,關羽也;^,先是懼呂布之勇,不愿應戰(zhàn);待到張飛大戰(zhàn)呂布,眼看就要得手,又怕三弟占了頭功自己沒面子,于是忙沖上去“幫忙”,大打小人戰(zhàn)。之后劉備還嫌但是癮,也跑來起哄,上演了一出三‘
英’戰(zhàn)呂布的鬧劇,就這樣還被呂布給逃脫了。類似的戰(zhàn)例關羽在《三國》中還有不少。總之關羽打仗時好像個無賴,凈讓別人火中取栗,而自己坐享其成。
再說謀。為大將者,須足智多謀。蜀國將領中人人都有以智取勝的精彩戰(zhàn)例,如趙云采取“虛而虛之”的戰(zhàn)術,漢中一戰(zhàn)在敵眾我寡的狀況下大敗曹軍;黃忠詐敗,以驕敵之兵,從而一舉攻取天蕩山。就連張飛這個著名的有勇無謀的將領,也能在入蜀之戰(zhàn)中智擒嚴顏,搶先諸葛亮入關。而與之構(gòu)成鮮明比較的是關羽除了說大話笑話人外,在這方面乏善可陳,他所獲得勝利多半是聽從諸葛亮的安排,本人既沒有留下什么高明計謀,又沒有什么經(jīng)典戰(zhàn)例,細算來也只有“水淹七軍”勉強能夠湊數(shù)。而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在“水淹七軍”之前,關羽同魏軍作戰(zhàn)已經(jīng)明顯處于下風,不但未能打退敵人,自己還險些被龐德射死。要不是因為魏軍主將于禁嫉賢妒能,怕龐德成了大功,因而不聽龐德勸告,違背兵法將部隊駐于洼地,關羽是無論如何不可能僥幸獲勝的。就這樣一個不足掛齒的小勝利,還為關羽掙來了“威震華夏”的美名。而關羽也就把被龐德打得狼狽不堪的樣貌忘在了腦后,厚著臉皮理解下來。結(jié)果樂極生悲,很快就迎來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戰(zhàn)例——失荊州——此刻已經(jīng)成為驕傲自大而失敗的代名詞了。
忠義是關羽最經(jīng)不起推敲的地方。蜀漢五虎上將中只有他叛變過。而且他還打著是為了“保護嫂嫂”的旗號,投降也不忘往自己臉上貼金。盡管自稱“降漢不降曹”,但是為了逞能,又替曹操賣命,去解白馬之圍。把曹操折騰了個夠,又背棄而去,千里走單騎來尋劉備,看上去是夠效忠的了。但是沒過幾天他就在華容道把已經(jīng)成為劉備敵人的曹操放跑,令曹操感激涕零,自己回去又裝出一副“不忘舊恩”的嘴臉。真可謂是左右逢源,虛偽之極,十足的兩面派。更為嚴重的是,他驕傲自大,失守了戰(zhàn)略重地荊州,給蜀國造成了嚴重損失。自己卻還不明白形勢,幾次三番地去托夢劉備,為自己報仇。結(jié)果劉備一時沖動,不聽眾人勸阻,興兵伐吳,最后一敗涂地,不但又搭上了張飛、黃忠和劉備等人的性命,蜀國也從此一蹶不振。能夠說劉備、諸葛亮辛辛苦苦開創(chuàng)的革命事業(yè)毀就毀在了關羽手里。要說忠義,關羽的忠義在哪里呢?
此外,關羽身上還有許多缺點。除了眾所周知的驕傲自大之外,他的另一個重大缺陷就是心理素質(zhì)差。關羽是《三國》中唯一一個兩次被俘的高級將領(數(shù)量上僅次于孟獲),這固然有戰(zhàn)略上的原因,但是也與關羽的心理素質(zhì)不無關系。他第一次被曹操俘獲,書中解釋是因為有劉備夫人要保護,因而無法全力廝殺?赏瑯拥睦Ь弛w云卻能屢屢化險為夷:長坂坡重圍之中,在無一兵一卒、疲憊不堪的狀況下懷抱著阿斗沖出來;漢中之戰(zhàn),單槍匹馬從曹操百萬軍中救出張著、黃忠;又總在軍隊敗退時領兵斷后,保全主力。相比之下關羽在這方面就遜色得多,每次戰(zhàn)斗還未到最后關頭,不是“煩躁不安”,就是“心亂如麻”,首先喪失了斗志,“麻了爪”。將領是軍隊的主心骨,關羽一亂,軍隊的戰(zhàn)斗力自然下降,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
勇謀忠義都不行,那就只有另想辦法了。于是關羽善于投機的長處就更顯現(xiàn)出來了。關羽、張飛都最早跟隨劉備,但關羽不像張飛那樣魯莽,對劉備也經(jīng)常頂撞。他明白劉備是蜀國最高統(tǒng)治者,把劉備的馬屁拍好了,自己就不愁升官發(fā)財,于是他對劉備言聽計從,堅決支持,劉備的指示命令他無條件服從并且執(zhí)行到底,整日還“大哥”長“大哥”短的,又好在人前人后向劉備表忠心。劉備也倒投桃報李,先是包庇關羽逃脫了華容道放曹的嚴懲,又力排眾議讓關羽當了荊州軍區(qū)司令。所以在評選“五虎上將”時,誰敢不巴結(jié)奉承關羽?因此關羽才潛力壓功勞明顯高過自己的張、趙、馬、黃,位居“五虎上將”之首。張飛趙云們縱有天大的意見,也無可奈何。最可惡的是,借著《三國演義》所創(chuàng)下的知名度,關羽最后混上了“服魔大帝”、“關夫子”的稱號,廣受后人敬仰,可謂風光無限。若是關羽地下有靈,實在就應好好謝謝羅貫中。只是可惜,折騰了半天,關羽最終還是不爭氣,丟了荊州、害了蜀漢。這就是明知潛力不行卻勉強而為之的惡果。
義
“諸葛亮智算華容,關云長義釋曹操”,是世人皆知的一個故事,《三國演義》中的重點篇章。小說寫赤壁戰(zhàn)前,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且夜觀天象,曹操不當身亡,思考到曹操與關羽有恩,于是派關云長把守華容道,留個人情與關羽做。小說又寫曹操果然由烏林向華容道敗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諸葛亮、周瑜智謀不足,未在險要處暗設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趙子龍,多虧徐晃、張郃二人雙敵趙云,才使曹操得以逃脫;二笑笑出張翼德,又是張遼、徐晃二將抵擋張飛,使曹操再次脫險;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關云長,且又在有一夫當關之險的華容狹路上,加之曹軍幾經(jīng)打擊,此時已無力再戰(zhàn),無奈,曹操只得親自哀求關羽放行,關羽念舊日恩情,義釋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忠
千里單騎,送嫂歸!麥城兵敗,誓不降!
其中以:徐州兵敗后,身在曹營心在漢,忠于劉備,一向到千里單騎,這一段最為感人,真正說明了,關羽的忠義.
勇
關羽單刀赴會:
魯肅為了要回荊洲請關羽過江赴宴,關羽明知其中有詐,還是義無反顧去赴宴,并且只帶了周倉和幾個船夫,吃完飯喝完酒,關羽故做酒醉,一手提刀,一手抓住魯肅的手,并按使眼色叫周倉發(fā)信號給接應的船只來接自己,魯肅埋伏手下因怕誤傷魯肅,只能眼爭爭的看著關羽登船過江。
關羽刮骨療傷:
關羽在攻打曹操時,臂膀中了毒箭,請華佗來醫(yī)治,華佗講明要用刀割開肉將骨上的毒刮掉,并讓關羽準備連大鐵環(huán),把關羽的兩胳搏綁在上面,并用棉被蓋上頭,以免關羽看到皮開肉翻而害怕,關羽卻不以為然,與馬良下起了棋,并叫華佗在他下棋時給他開刀,當華佗給關羽割開肉刮骨時,關羽卻面不改色,仍鎮(zhèn)定自若的和馬良下棋。
還有,關羽勇武雙全,“誅顏良斬文丑”“溫酒斬華雄”中得以充分體現(xiàn),尤其是“過五關,斬六將”,關羽連過曹操五個關卡,斬了六員大將才擺脫曹操投奔劉備。
智
體現(xiàn)智:
單刀赴會能夠全身而退。
信
徐州兵敗,約三事
劉備徐州兵敗,關公為保護二位皇嫂,不得不暫時歸順曹操,但與魏將張遼言明:“吾有三約。若丞相能從,我即當卸甲;如其不允,吾寧受三罪而死!薄耙徽,吾與皇叔設誓,共扶漢室,吾今只降漢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處請給皇叔俸祿養(yǎng)贍,一應上下人等,皆不許到門;三者,但知劉皇叔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三者缺一,斷不肯降。”曹操應約后,關公又進城見二嫂,告知其事,然后才投降,并再次向曹操聲明:“關某若知皇叔所在,雖蹈水火,必往從之!
傲
《三國演義》七十三回至七十七回,把關羽的傲慢表現(xiàn)到了極致。本人試就關羽失荊州敗走麥城詮釋傲慢的種種表現(xiàn)及危害。
其一,傲慢者,易妄自尊大。諸葛瑾涉江替孫權(quán)世子求婚,“欲與與云長計議共破曹操。”云長一聽此言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關羽之身難道比孫權(quán)尊貴不成,關羽自比為虎并不為過,把孫權(quán)當做犬,何出此言?因為傲慢,妄自尊大,拒絕了聯(lián)姻的機會,把孫權(quán)推向了曹操的陣營,由此埋下了失敗的禍根!
其二,傲慢者,易目中無人。赍詩捧誥命投荊州來。云長出郭,迎接入城。云長問曰:“漢中王封我何爵?”詩曰:“云長問:“那五虎將?詩曰:“關、張、趙、馬、黃是也!痹崎L怒曰:“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遂不肯受印。因為黃忠年老,因為黃忠“無名”,便不與為伍,可見關羽何等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當?shù)弥戇d為將時言“仲謀見識短淺,用此孺子為將!”見陸遜書詞極其卑謹,覽畢,仰面大笑。關羽眼中無孫權(quán),更無日后讓他失去荊州的陸遜。豈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其三,傲慢者,易固執(zhí)己見。出兵取樊城,王甫曰:“糜芳、傅士仁守二隘口,恐不竭力;務必再得一人以總督荊州。”云長曰:“吾已差治中潘浚守之,有何慮焉?”甫曰:“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可差軍前都督糧料官趙累代之。趙累為人忠城廉直。若用此人,萬無一失。”云長曰:“吾素知潘浚為人。今既差定,不必更改。趙累現(xiàn)掌糧料,亦是重事。汝勿多疑,只與我筑烽火臺去!卑谅躺斯虉(zhí)己見,若善納諫言,哪有失城后的無助的悔嘆!
其四,傲慢者,易自我膨脹。關羽右臂受箭傷后,眾對曰:“某等因見君侯右臂損傷,恐臨敵致怒,沖突不便。眾議可暫班師回荊州調(diào)理!惫唬骸拔崛》,只在目前;取了樊城,即當長驅(qū)大進,徑到許都,剿滅操賊,以安漢室。豈可因小瘡而誤大事?汝等敢慢吾軍心耶!”憑關羽一己之力莫說徑到許都,剿滅操賊,就連眼前之樊城也無法戰(zhàn)取,傲慢的關羽在水淹七軍后,愈發(fā)自我膨脹!試想,若應對現(xiàn)實,班師回荊州,哪來后患?
其五,傲慢者,易喪失理智。瀕臨絕境時,王甫諫曰:“小路有埋伏,可走大路!惫唬骸半m有埋伏,吾何懼哉!”此時的關羽已經(jīng)無半點傲慢的資本,若能放下架子,采納王甫的合理化推薦,或許能留得青山,事實上王甫的諫言前面已有證實是合理的,可關羽不會采納,他要持續(xù)自己的傲慢,即使丟了性命。理性在傲慢的失敗者面前永遠是弱者。
他集忠于君,善與友,正義,武力,智慧,勇氣,毅力,大志于一身。他集驕傲,狂妄,輕敵,自大于一身.
關羽,河東解良人。在與劉備結(jié)拜之前一向亡命江湖,屬于亡命之徒,亡命奔涿郡。勇冠三軍、萬人敵……這些都說明亡命之徒的特點,比如許楮、臧霸等人都屬于此類。但是關羽有不是一般好處上的亡命之徒,最重要區(qū)別于張飛等人的是他還治《春秋》。所以不管當時的人還是后世的人,都認為他是比張飛這種一般好處上的匹夫之勇高出一個檔次的。所以劉備能夠把荊州交給他打理。建安十七年,諸葛亮帶張飛、趙云進川,很不放心的把荊州交給關羽。在劉備看來,關羽是隆中戰(zhàn)略計劃中內(nèi)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最佳人選。諸葛亮當時似乎也找不到更適合的人選。因為當時的狀況是在赤壁之戰(zhàn)前豫州軍雖敗于長坂,今戰(zhàn)士還者關羽精甲水軍萬人,劉崎合江夏戰(zhàn)士亦不下萬人。這支原本劉表手下精銳的荊州水軍正是關羽鎮(zhèn)守荊州的主力軍。關于荊州的戰(zhàn)事先不表。
除了“亡命”這一性格特點,關羽的另一特點是量小,不能容物。最早是劉備得孔明之后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君勿復言』羽、飛乃止。如果說當時關羽瞧不起剛剛二十出頭剛出茅廬的小子還是正常的話,那么之后要于馬孟起單挑就太不識大體、自負、不能容物了。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當與益德并驅(qū)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須髯,故亮謂之髯。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從那里,能夠看出關羽完全是一個爭勇斗狠的一介武夫,不識大體,諸葛亮的一封信還要遍示賓客孔明深知吾心也——虛榮!諸葛亮的這封信雖然緩解了暫時的矛盾,但是助長了云長的驕、傲之氣。建安二十四年,是歲,先主為漢中王,欲用忠為后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先主曰『吾自當解之』。果然、劉備將黃忠列為無虎上將引起了云長的憤怒大丈夫誓不與老卒為伍不肯受拜。此時關羽針對的并非是黃忠,矛頭指向的已經(jīng)是劉備了。此次幸虧費詩的善言,不然劉備真不明白如何下臺階了。
此時云長已經(jīng)如此難控制,劉禪代位之后又如何駕御世之虎臣?按照中國歷史上來看,此時劉備就應思考這個問題了。
量淺,胸無城府也是他的一大致命傷。比起司馬懿坦然受婦人服,關羽的心理素質(zhì)極差。孫權(quán)給兒子求婚,婚姻自由,不嫁也就算了,竟然還說出吾虎女安肯嫁汝犬子乎這樣傷人的話。后關羽圍樊城,讓孫權(quán)出兵相助,孫權(quán)卻使敕使莫速進。關羽極其憤怒下說出洛(反犬旁——字打不出)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這樣的話,“洛子”是對江東人極大的侮辱,還露骨的表示樊城拔將移師東吳?纯串斈瓿䴘h相爭的時候,劉邦心中雖痛罵韓信,但是嘴上還說“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假王!”。此外看關羽北伐,糜芳、傅士仁供應軍糧,有時不能及時到達,關羽宣稱還,當治之;再看看劉邦,在外面辛苦作戰(zhàn),還不停的給后方的蕭何封官,兩下比較,治《春秋》的關羽比起市井無賴劉邦來實在太遜。陸遜的一封信竟然讓關羽心花怒放,撤去后防重兵。這充分說明了他只是一個淺碟子,實在淺的很。
在用人方面,關羽竟然把江陵、南郡、公安這些后方重鎮(zhèn)以及供應軍需的重任交給素來有隙的糜芳和傅士仁,又不知安人心——失!大軍解圍撤退,反擊江陵之日,情勢和當初彭城落入劉邦之手,項羽敵前撤退反擊彭城一樣,項羽一舉擊潰劉邦的部隊,關羽復仇之師卻邊走邊散,這是怎樣樣的統(tǒng)帥?當年孫權(quán)給吳下阿蒙開出的看書單子中也有《春秋》,治《春秋》著稱的關羽就應感到臉紅(有可能是臉紅了)。
關羽的自負,不僅僅斷送了自己,還斷送了諸葛亮的整個戰(zhàn)略計劃。由于他個人的沖動無謀,使全盤戰(zhàn)略計劃成為虛話。
關羽性格的最大杯具是自戀,而這種自戀,較之呂布又有不同。呂布的自戀來自于自負,來自于對自身鬼神般武勇天下無敵的信念。而關羽的自戀則是一種強烈得近乎變態(tài)的自戀,這種自戀的來源不是自信,卻是自卑,或者說由于到達了自戀的頂峰,所以反而走向另一面,即所謂“剛極易折,物極必反”。
關羽的性格其實有很多,譬如義薄云天,譬如有情有義,譬如好大喜功,譬如剛愎自用,譬如……陳壽《三國志》對關羽有一個相當精辟的評價:“善待卒伍而驕于士大夫”。言雖一句,卻大有深意,充分體現(xiàn)了關羽的這種自卑的自戀。“善待卒伍”,是因為從行伍兵卒到三軍統(tǒng)領,地位差距足以道計,絕對不會對自己構(gòu)成威脅,加以善待,于己無損,反可博“體恤士卒”美名。而“驕于士大夫”,則是因為應對真正的士大夫,極易勾起自身作為一介武夫的自卑。因為終關羽一生,都期望附庸風雅,所以他留長胡子;所以他處處要顯示與眾不同;所以他無時無刻不手捧一本《春秋》,雖然從未見他從《春秋》之中悟出什么;所以當諸葛亮夸他“髯之絕倫逸群”時會“省書大悅”甚至“以示賓客”,惟恐天下不知。這種需要依靠他人評價來找到信心的心態(tài),充分反映了關羽“附庸風雅”的嚴重底氣不足。
關羽簡介
關羽(?-220年),字云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三國時蜀漢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zhuǎn)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赤壁之戰(zhàn)后,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后,關羽被封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后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關羽去世后,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圣大帝”,崇為“武圣”,與“文圣”孔子齊名!度龂萘x》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
關羽性格特點和故事
長,本字長生,生活于東漢三國時代,祖籍河東解縣寶池里下馮村,也就是這天山西省運城市常平鄉(xiāng)。三國演義關羽的故事個性多,也多為家喻戶曉的傳說故事,據(jù)民間傳說,關羽最早并不姓關,因他殺了人才更名改姓。明清時代,關羽極顯,有“武圣人”之稱,儼然與“文圣人”孔子并立,故關廟又稱武廟。民間相信關帝具有司命祿、佑科舉、治病除災、驅(qū)邪避惡、巡察冥司,乃至招財進寶、庇護商賈等多種法力,所以,民間各行各業(yè)、婦孺長幼對“萬能神”關圣帝君的頂禮膜拜,是遠遠超過孔老夫子的。再者,關羽是一位義結(jié)千秋,忠貞不二的英雄好漢,“桃園三結(jié)義”是江湖義氣楷模,是人們心目中的偶像。歷代統(tǒng)治者也很樂意用集“忠孝節(jié)義”于一身的關羽,來“教化”臣民,維護封建秩序,這些就是武廟遍天下的原因所在。
三國演義關羽的故事,包含主要幾個經(jīng)典故事:桃園三結(jié)義,溫酒斬華雄,三英戰(zhàn)呂布,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敗走麥城,故事梗概大體如下:
1、桃園三結(jié)義:東漢末年,朝政的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愿與劉備共同干一番事業(yè)。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莊后一桃園。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準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這便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桃園結(jié)義”。
2、溫酒斬華雄:曹操招兵買馬,會合袁紹、公孫瓚、孫堅等十七路兵馬,攻打董卓。
劉備、關羽和張飛追隨公孫瓚一同前往。董卓大將華雄打敗了十八路兵馬的先鋒孫堅,又在陣前殺了兩員大將,十分得意。十八路諸侯都很驚慌,束手無策,袁紹說:“可惜我的大將顏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華雄了。”,話音剛落,關羽高聲叫道:“小將愿意去砍下華雄的腦袋!”。袁紹認為關羽但是是個馬弓手,就生氣地說,“我們十八路諸侯大將幾百員,卻要派一個馬弓手出戰(zhàn),豈不讓華雄笑話!保P羽大聲說:“我如果殺不了華雄,就請砍下我的腦袋!保懿俾犃,十分欣賞,就倒了一杯熱酒,遞給關羽說:“將軍喝了這杯酒,再去殺敵!。關羽接過酒杯,放在桌上說:“等我回來再喝吧!”,說完,提著大刀上馬去了。關羽武藝高強,沒一會兒,就砍下了華雄的腦袋。他回到軍營,曹操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遞給他,杯中的酒還沒涼呢。
3、三英戰(zhàn)呂布
“三英戰(zhàn)呂布”是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情節(jié),故事背景為袁紹聯(lián)合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猛將呂布一連打敗眾將之后,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在虎牢關與呂布大戰(zhàn)的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五回!叭ⅰ敝竸洌ㄗ中拢、關羽(字云長)、張飛(字翼德)。
劉備有心抱負于天下,關羽、張飛二人各自身懷絕技,一向未得到展示,此前唯有關羽斬殺華雄初顯本領,此后,劉等三人已然名滿天下,此次雖然是呂布先收兵,然呂布在三人之前已經(jīng)斬殺諸將,并且以一敵三,雖然表面上是呂布戰(zhàn)敗,實際上為呂布贏。然呂布之勇名冠三軍,無人匹敵,當下第一次遭遇對手,自然令袁紹軍隊士氣大振。
4、斬顏良誅文丑
一開始顏良的河北大軍列陣平原上,根本不顧曹操部隊居高凌下占地利優(yōu)勢,估計是認為自己部隊太強了,敵人的騎兵沖不動,不在乎,犯了驕兵必敗的毛病。當關二哥沖向敵陣的時候他十分聰明的只身前往,這樣以來敵人猜不透他的真實意圖,也就不會把他當作一次沖鋒對待,這可能就是敵人始終沒有用弓箭阻止關羽的原因。應對關二哥的沖鋒顏良一開始是坐著的,輕敵是一方面,搞不清楚對手意圖也是一方面,他所在的位置是中軍,也就是指揮部,按常理沒人會那么傻沖入敵軍群中,所以他也有點麻痹大意。袁軍對關羽的行為不理解,再加上沒有命令,也就沒動,估計關羽也沒對小兵動手,大家疑惑不解。關羽馬確實快,當顏良發(fā)現(xiàn)他是沖自己來時已經(jīng)來不及了,以至于不能做出正確的反應,再加上最后時刻顏良也不能確定關羽要干什么,而且關羽未通名,顏良為了大將風度,不斬無名下將,沒有上馬提刀。關羽用刀也很有特色,第一下不是動作很大的砍殺而是刺,這樣動作快,隱蔽,顏良不易躲閃,這也是一個重點?偟膩碚f,關羽用了很陰的招數(shù),憑實力把顏良陰死了。
對文丑就更簡單了,曹操的埋伏打亂了文丑的部隊,這種狀況下撤退是第一位的,否則對手小兵群上來也把自己逮住了。偏巧關二哥這時候去和他纏斗,文丑當然無心戀戰(zhàn),感覺對手不是幾下就能解決的時候立刻拍馬撤退,沒想到關二哥的馬超快,文丑就算再厲害,慌亂中也使不出回馬槍,被人背砍。
5、過五關斬六將
過東嶺關時殺孔秀;過洛陽城時殺韓福;過汜水關時殺卞喜;過滎陽時殺太守王植;過黃河渡口時殺秦琪;在張飛占據(jù)的古城外殺蔡陽,“過五關斬六將”因此得名。也是三國演義關羽的故事中最為著名的一個。
6、單刀赴會
公元215年,劉備取益州,孫權(quán)令諸葛瑾找劉備索要荊州。劉備不答應,孫權(quán)極為惱恨,便派呂蒙率軍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長沙、桂陽蜀將當即投降。劉備得知后,親自從成都趕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將關羽爭奪三郡。孫權(quán)也隨即進駐陸口,派魯肅屯兵益陽,抵擋關羽。雙方劍拔弩張,孫劉聯(lián)盟面臨破裂,在這緊要關頭,魯肅為了維護孫劉聯(lián)盟,不給曹操可乘之機,決定當面和關羽商談。“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諸將軍單刀俱會”。雙方經(jīng)過會談,緩和了緊張局勢。隨后,孫權(quán)與劉備商定平分荊州,“割湘水為界,于是罷軍”,孫劉聯(lián)盟因此能繼續(xù)維持。這次“單刀會”,在三國演義關羽的故事中,經(jīng)戲劇家、小說家敷衍,關羽成了英雄,魯肅反成了鼠目寸光、骨軟膽怯的侏儒。這是藝術家們的創(chuàng)作,并非歷史真相。魯肅一手促成了孫劉聯(lián)盟,并為之“守之終身而不易”(王夫之語)。所以,劉備、孫權(quán)都逐漸強大,建立了與曹魏抗衡的蜀、吳二國,中國歷史上才出現(xiàn)了三國時期。
7、水淹七軍
關羽進攻樊城,曹操命大將于禁為南征將軍,龐德為先鋒,統(tǒng)帥七路大軍,星夜去救樊城。關羽得信,親自披掛前去迎敵。關羽、龐德大戰(zhàn)百余回合,不分勝負。第二日交戰(zhàn),二將齊出,并不答話,拍馬交鋒五十回合,龐德?lián)荞R逃走,關羽緊追不舍。龐德取箭,關羽躲閃不及中箭,回營養(yǎng)傷。十日后,箭傷愈合。又聽關平說曹兵移到城北駐扎。關羽不知何意,騎馬登高觀望,看到北山谷內(nèi)人馬很多,又見襄江水勢洶猛,水淹七軍之計,油然而生。遂急命部下準備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處水口。龐德與眾將商議,山谷不易久留,準備明日將軍士移入高地。就在這天夜里,風雨大作,龐德在帳中,只聽萬馬奔騰,喊聲震天。出帳一看,大水從四面急劇涌來。七軍兵士隨波逐浪,淹死很多。于禁、龐德率將士登上小土山躲避,關羽帶大軍沖殺而來,于禁見四下無路,投降關羽。龐德和身無盔甲的殘兵敗將,被關羽的兵馬團團圍住,戰(zhàn)不多時,眾將全都投降。只有龐德奪一小船,想順流西去,卻被周倉的大筏撞到水中,后被生擒。
8、敗走麥城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進攻樊城,曾水淹于禁七軍,軍威大振,曹操曾議遷都以避其鋒芒。建安二十四年(219)十月,江東大將呂蒙乘關羽與樊城守將曹仁對峙之時偷襲荊州,攻占了關羽的大本營江陵。關羽兩面受敵,急忙從樊城撤兵西還,駐扎在麥城。呂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關羽的將士無心戀戰(zhàn),逐漸離散。關羽孤立無援,堅守麥城。孫權(quán)派人誘降關羽,關羽偽稱投降,在城頭立幡旗,假做軍士,自己卻逃走,只有十多騎跟隨。孫權(quán)派朱然、潘璋斷了關羽各路,在臨沮捉獲關羽和其子關平,隨即將其處死,是三國演義關羽的故事中最悲壯的故事,大多數(shù)三國迷因為喜愛關羽不忍關羽的這種死法。
9、乞納杜氏
劉備和曹操聯(lián)合圍攻呂布于下邳,關羽找曹操說希望城破之后可以迎娶呂布部將秦宜祿的妻子杜氏,曹操答應了。城快破時,關羽又多次跟曹操說這件事,結(jié)果城破之后,曹操先下手將杜氏占為己有。
10、刮骨療毒
關羽曾被流矢射中,箭頭穿透左臂,后來傷口雖然愈合,但一遇陰雨天氣,臂骨便常疼痛。醫(yī)生說:“箭頭有毒,其毒已滲入骨中,需要在臂上重新開刀,刮去臂骨上的毒素,才能徹底除掉這一病患!标P羽當即伸出手臂讓醫(yī)生為他開刀治病。當時關羽正請眾將飲酒進餐,臂上刀口鮮血淋漓,流滿了接在下面的盤子,而關羽卻在割肉把酒,與大家談笑自若,是為刮骨療毒的典故。
11、關馬之倫
起初,關羽聽說馬超投降劉備,因為馬超不是故人,寫信問諸葛亮,馬超人才誰可以和他比。諸葛亮知道關羽護前,回信給關羽說:“馬超文韜武略,勇武剛烈超過常人,是這個世間上難得的杰出人才,是彭越、黥布那樣的人,可以和張飛并駕齊驅(qū)爭前后,還達不到你那絕無僅有的超群能力!标P羽看到信后非常開心,把書信給所有賓客看。
劉備進位漢中王時候,封黃忠為后將軍,諸葛亮認為黃忠的的名望比不上關羽、馬超,恐怕關羽會不喜。但劉備用費詩巧妙的化解了關羽的不滿。
12、禮示馬超
馬超剛投降劉備的時候,劉備很厚待馬超,馬超半生諸侯禮儀不當,經(jīng)常直呼劉備的表字,關羽非常憤怒,請求殺了馬超,劉備勸解:“馬超窮途末路來歸附我,就因為直呼我的表字,而把他殺了,以后怎么面對天下!睆堬w也勸解:“這樣的話,用禮儀做給他看,他就明白了!
次日的早上大會,請馬超來的時候,關羽張飛持刀直立在劉備兩旁,馬超環(huán)顧身邊座位,不見關張,卻看到關張持刀直立于劉備兩旁,非常驚訝,從此再也沒有直呼劉備的表字。次日嘆氣說:“我才知道為什么我會失敗,直呼主公的表字,差點被關張殺了。”
這件事裴松之認為,馬超既然窮途末路歸降劉備,接受了劉備授予的尊貴爵位,怎么會傲慢到直接稱呼劉備的表字?關張直立劉備身后,馬超就想到是因為自己直呼劉備表字等也不合理,所以裴松之認為不可信。
【關羽的性格特點】相關文章:
關羽經(jīng)典語錄09-23
寫關羽的作文02-28
關羽精神作文10-08
假如我是關羽作文02-06
關羽的歇后語10-06
我眼中的關羽作文11-17
魯智深的性格特點10-06
劉備的性格特點10-06
李逵的性格特點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