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科學課培訓心得
當我們經(jīng)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jié)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課培訓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課培訓心得1
20xx年12月6日至8日,我參加了教育局舉辦的小學科學教師培訓,這次培訓中我受益匪淺,特別是聆聽了各位專家的講座,使我耳目一新,7日去參觀了xx小學這所全國示范學校,學習了一節(jié)科學課,我感受到對自己今后開展科學教學工作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下面我具體談談這次學習的感受。
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茖W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fā)展需要和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區(qū)教研室提出:讓學生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單純的講授訓練更有效。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親密的伙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xiàn)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這是新課程標準給我們提出的要求。開展有效的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學思維方式獲取知識,這是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通過液體,空氣的特點對比,同學們逐步的發(fā)現(xiàn)空氣的流動和液體的流動式不同的。這樣就得到氣體的概念,對于同學們理解困難。但是做課老師給與我們一個很好的體會。讓在座的科學教師觀察、體驗空氣的特點。由此可見科學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學習的能力基礎上,向?qū)W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創(chuàng)新性學習是一種對未來的預期與前瞻的意識。
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多從身邊的事物尋找。在學生驗證空氣占據(jù)的空間實驗中,學生都較好的進行了實驗操作。
要培養(yǎng)科學課的課堂常規(guī),如有條不紊的開展實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及時地記錄觀察到的現(xiàn)象,能長期堅持觀察記錄,能傾聽別人的發(fā)言,能提出自己的見解等。
科學課的內(nèi)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對教師的知識要求很高,因此教師要及同時要學會科學探究的技能,具備科學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樣科學教學質(zhì)量會更高。
經(jīng)歷了這次培訓,我深刻體會到有太多的知識需要我去學習,有太多的問題值得我去探究。今后,我將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做好小學生的科學啟蒙教育。
科學課培訓心得2
通過這幾天小學科學課教材的培訓,使我感觸很深,首先理論上上升了一個臺階,了解了新的科學課程標準是以科學探究為主,同時我也發(fā)現(xiàn)自己在教學方法的陳舊都源于自己對教學實驗的輕視和思想的懶惰。科學課本來就是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只有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制作等活動進行探究問題,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實驗活動中去,親自感知實驗所產(chǎn)生的各種現(xiàn)象和變化,而不是老師越俎代庖,所以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按新的課程標準教學,克服做實驗材料難找怕麻煩,課堂秩序不好駕馭等畏難情緒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課堂改革:
1、充分利用演示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潛能;
2、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分組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3、拓展多種渠道開展實驗,不局限于課本,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習慣。
這樣會使每位學生通過研究“身邊的科學”探索“身邊科學的奧秘”擴大視野,掌握有關的科學知識和技能,同時啟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在科技活動中愛科學、懂科學、用科學,同時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身心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使他們成為新一代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科技人才。
科學課培訓心得3
20xx年3月30日,我很榮幸的參加了20xx年小學科學新教科版教材教法培訓,使我收獲很多,獲益匪淺;厥着嘤柕淖阚E,發(fā)現(xiàn)自己的教育觀念得到了洗禮,教育科學理論學習得到了升華,課堂教學藝術研究獲得了新感悟,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許多疑問得到了啟發(fā)解決……
新的科學課程改革使課堂充滿了活力,充分調(diào)動了各個層面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教師層面上看,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更具有開放性和生成性,這就對任課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科學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科學知識,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特別是科學教師,更應當掌握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如多元智能理論、網(wǎng)絡互動學習方式等),掌握現(xiàn)代教育教學技術。從學生層面看,小學生對科學充滿好奇,是學生喜歡的學科之一。因為各種各樣的活動材料,都深深地吸引著學生,他們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必然要開口說,動手做,產(chǎn)生參與活動的沖動,在缺乏自制力的前提下,使課堂出現(xiàn)難控制的局面。但仔細分析這很正常,那怎樣把握好課堂的調(diào)空藝術,讓學生既動起來,又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就顯的'很重要。
隨著小學科學課堂改革的推進,科學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但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xiàn),通過培訓我感覺實施科學的教學策略有以下幾點:
1、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求職有望,教育學生“從科學的角度提出問題”。
2、根據(jù)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進行猜想,在猜想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思維訓練。
3、探究學習應重視教師的指導,把握好探究的時間和材料。
4、培養(yǎng)學生大膽發(fā)言和善于傾聽的良好習慣。
5、多媒體的運用要恰到好處、雪中送炭、畫龍點睛。
總之,科學課堂困難重重。只有作好科學教學的充分準備,進行精心的預設,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才會使他們感到無限快樂。
科學課培訓心得4
我是個剛剛踏上幼兒園教育工作崗位的教師,但我深深地認識到對幼兒充滿愛是做好教師工作的關鍵。記得有位老教師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大作家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僅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夠教育孩子!笨梢,愛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橋梁,也是一條基本準則。
一、純真的愛心是“施愛”的基??
有人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chǎn)生于教育對幼兒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彼宰鳛橐幻處煟紫葢斪龅綈酆⒆。
剛接觸幼兒,他們純真的笑容感染了我,所以對于一些童趣十足、無傷大雅的舉動我總是寬容對待,欣賞他們的可愛之處,保護他們珍貴的自尊心。幼兒在師愛的沐浴下簡便歡樂地學習、生活。即使他們違反了紀律,嚴厲批評時,我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更要讓他明白:教師是關心你、愛護你的,是為你著想才如此嚴格要求……這樣,在“嚴師”面前他就不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或歧視情緒,而理解了教師的苦心。正是教師的愛才使得這“良藥”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二、真摯的情感是“施愛”的前提
教師真摯、深厚的情感能夠發(fā)出強大的愛流,有利于傳導,教師把心里的情感用語言、行為表達出來,師生間經(jīng)過精神的交流,到達思想感情上的聯(lián)系和信賴,教師真摯的情感在幼兒的情緒上就會產(chǎn)生共鳴。打開幼兒的心扉,引導他們走上一條充滿自信,充滿歡樂的人生大道,這比什么都重要。
三、尊重幼兒是“施愛”的關鍵
優(yōu)秀的教師給幼兒以長輩式的關懷和愛護,從不以家長式的態(tài)度對待幼兒。在“施愛”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對幼兒持尊重的態(tài)度。即:尊重幼兒的人格,尊重幼兒的感情,有禮貌地對待幼兒。嚴厲的責備和不適當?shù)呐u都會招來失敗,甚至導致師生的對立。因為他們的自尊心強,對他們的最好的教育方法是:避開嚴厲的直接批評,盡量和風細雨,說服教育。
四、了解幼兒是“施愛”的途徑
教師對幼兒的情景要深入了解,對幼兒的心理變化要細致觀察,僅有這樣,教師才能以更好地接觸到幼兒情感的“點子”上,這種接觸點就好像是“心竅”,是個突破口,它往往是教師傳授愛的門路。
教師用心去多方面地了解自我的幼兒,然后適時地進行鼓勵,這可能改變幼兒的一生,畢竟,一個人人品好,誠實,最可貴。
五、面向大多數(shù),是“施愛”的良法
教師生活在幼兒中間,深知幼兒需要教師的關懷與愛護。而喜歡得到這種師愛的并非是一個或幾個幼兒,而是所教的全部幼兒。但教師僅有一個,時間和精力都有限,這就必須調(diào)動團體的力量,經(jīng)過團體的關心使幼兒感到溫暖,相互影響、幫忙、擴大和深化師愛的作用。
教師的愛不是偏愛,要無選擇地、公正地、無例外地愛每一個幼兒。教師要善于控制自我的.情感,不能對優(yōu)秀幼兒偏愛,對后進生另眼相待。教師對優(yōu)秀生要嚴格要求,對后進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懷。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相信幼兒、理解幼兒、尊重幼兒,微笑著應對幼兒,幼兒會把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我們的工作也必須會開展得生動活潑,卓有成效。愛,是啟動教師自身內(nèi)部力量和智慧的能源;愛,是通向幼兒心靈深處的道路;愛,是創(chuàng)設優(yōu)化的教育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的瑰寶。對幼兒熱愛、理解、尊重、關注他們豐富而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僅有這樣才能將教師的愛通向幼兒的心靈。
最終,讓我用魏書生教師的一段話作為總結(jié)吧:世界也許很小很小,心的領域卻很大很大。教師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中播種耕耘的事業(yè),這一職業(yè)應當是神圣的。愿我們以神圣的態(tài)度,在這神圣的崗位上,把屬于我們的那片園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們無愧于自我的幼兒,以使我們的幼兒無愧于生命長河中的那段青春年華。
科學課培訓心得5
研討會內(nèi)容包括中青年名師的課堂教學展示、交流研討和專家主題講座,來自長郡雨花外國語第一附屬小學的科學教師雷鎮(zhèn)帶來了展示課《不同材料的餐具》,長沙市天心區(qū)教育科學研究中心科學教研員康龍帶來了展示課《熱起來了》,還有來自浙江杭州、湖州、嘉興、麗水等地的科學名師紛紛進行了課例展示。聽了這么多科學教育專家的講座和報告,并進行交流學習,收獲了很多,也有很多感觸:
一、更明確了作為一個科學老師的責任。
自20xx年9月開始,小學一、二年級開設科學課。課時更多了,如何把傳統(tǒng)的側(cè)重于科學知識傳遞的科學課,轉(zhuǎn)變成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探究的科學課?讓學生在科學課堂上實踐真正有價值的科學探究?這是現(xiàn)階段小學科學教育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雖然每一個科學教師的力量很渺小,但是匯聚起來就是一片天地。有了這樣的使命感,職業(yè)才會變成事業(yè),培育出的學生才會有思想、會學習、人品好,并能夠適應未來,成為未來需要的人。
二、有效的指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科學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問題是科學研究的出發(fā)點,沒有問題就不會有解釋問題的思想方法和知識。學生自主提出問題更是孕育創(chuàng)造能力的基礎和前提,是生長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識的種子。葉軍老師上的《電動機》一課,當學生玩過電動機之后產(chǎn)生了許多有趣的問題,例如:電動機為什么會動?為什么要撥到中間才會動?與旁邊的磁鐵有什么關系?老師將這些問題一一梳理,引導學生聚焦到電動機怎么才會轉(zhuǎn)起來?是什么力使它轉(zhuǎn)起來?這兩個問題上來,引導學生進行進一步探究,使學生更加關注電動機的構(gòu)造和工作原理。還有一節(jié)錢軍紅老師的《電磁鐵》也讓我眼前一亮,非常重視提出學生的問題和想法,問題來源于老師不如直接來源于學生,他們通過自主探究解決自己的問題,最后認識一項新的事物,非常值得我學習!
三、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活動。
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活動,這也是我本次學習最大的體會。科學的學習是學生自主探索獲取知識的過程,這次學習在這方面體會最深刻的一節(jié)課是康龍老師的《熱起來了》,這是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的內(nèi)容,趙老師把基于感覺的經(jīng)歷轉(zhuǎn)化成測量,用一堆棉花導入新課,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每一個學生都在積極認真的思考:把一個從冰塊取出的銅管放在棉花里,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把一個暖袋放進棉花里,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整個的教學活動完全由學生自己掌握,教師為其提供充足的教具和時間,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收獲知識。《電磁鐵》這一課,葉老師全程放手讓孩子們自主探究,尋找證據(jù)來驗證自己的觀點,學生就在這種開放式的交流討論中,思維的火花得到了碰撞,科學研究更加地深入和完善。
非常感謝學校給我的這次寶貴的外出學習的機會,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更深刻的理解到,作為一個科學老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自主去探索,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老師多參加鼓勵,適當引導。尤其要注意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身邊的事情,從身邊的科學現(xiàn)象開始,將學生較為熟悉的生活經(jīng)驗作為探索活動的導火索。讓學生置身于探索問題的情境之中,自覺的發(fā)問,圍繞問題,主動探究。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zhì)疑的學習習慣,讓課堂成為了展示個性和思維的平臺。希望以后自己能守住課堂,把教學研究的根本放在課堂中,真正的讓學生有效的動手動腦,向有思維有深度的探究課邁進,這才是我不斷進步的基石和方向。
科學課培訓心得6
小學科學課程培訓心得體會 xx年8月15日我很榮幸的參加了黔東南州小學科學學科培訓活動,在這10天的培訓活動中收獲很多,獲益匪淺。回首培訓的足跡,發(fā)現(xiàn)自己的教育觀念得到了洗禮,教育科學理論學習得到了升華,課堂教學藝術研究獲得了新感悟,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許多疑問得到了啟發(fā)解決……
作為一位科學老師和實驗管理員,必須具有淵博的科學知識,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更應當掌握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掌握現(xiàn)代教育教學技術。使我對心目中的理想課堂又有了新的認識,激發(fā)了我以后學習的動力。
在這次科學學科課程培訓過程中經(jīng)授課專家形象而又深入的解析,讓我對科學課的特點、理念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更深入的認識,授課專家豐富的知識經(jīng)驗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曾經(jīng)在教學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解決。
通過培訓使我感受到對科學研究的理解是漸進的,需要我們引導學生經(jīng)歷一個具有科學意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才能逐漸獲得發(fā)展。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首先要讓學生樹立敢想、敢說、敢做的“三敢”精神。
一、要樹立“三敢”的意識
“敢想”是要求學生敢于推測、敢于設計、敢于懷疑、敢于想象;“敢說”是要求學生敢于探究、敢于實踐、敢于示眾、敢于創(chuàng)造。這里突出的一個“敢”字,因為只有“敢”才有可能創(chuàng)新。我認為兒童在上學前敢想、敢問,提出的問題最多,上學后提的問題就越來越少,甚至不問或不敢問了。為什么會這樣呢?專家們分析: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教育慢慢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所扮演的“權威”角色使學生逐漸習慣于“認真聽講”了!這種狀況,決不是素質(zhì)教育所期望的,更不是創(chuàng)新教育所期望的,必須徹底予以改變!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首先必須竭盡全力幫助學生樹立“三敢意識。
二、要營造發(fā)展“三敢”的環(huán)境
學習需要寬松、民主的環(huán)境,這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堂科學課,要使學生活躍在寬松、民主的環(huán)境里,使他們有“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 教師與“權威”角色決裂,像學生一樣參與他們學習的全過程。
(2)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有結(jié)構(gòu)”的實驗材料。
(3)保障學生自行探究的`時間。
(4)傾聽、觀察并鼓勵,決不輕視任何一個學生。
(5)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能根據(jù)學生活動情況靈活調(diào)整教學。
用心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們無拘無束,大膽發(fā)言。如果把每個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比作種子的話,那么這樣寬松的環(huán)境便是它們破土而出的條件。
三、要給予表現(xiàn)“三敢”的機會
只要教師鼓勵學生或推測、或設計、或懷疑、或想象、或發(fā)問、或辯論,進而引導他們?nèi)ヌ骄、去發(fā)現(xiàn),他們一定能在探究、研討中恍然大悟,從而實現(xiàn)或表達、或舉例、或示眾的愿望。
四、要突出落實“三敢”的環(huán)節(jié)
例如教(磁鐵的性質(zhì)),設計競賽活動讓學生探究磁鐵的 性質(zhì),鼓勵學生利用器材(小磁鐵、小汽車等)大膽地設計實驗,動手玩磁鐵,比一比誰玩得最開心、玩法最新穎、探究的知識(性質(zhì))最準確。學生在老師的指導和鼓勵下,無拘無束地玩磁鐵。活動中的現(xiàn)象緊緊地吸引著學生反復做、仔細看、認真想,最后學生從探究中歸納出“磁鐵能指南北方向;同極互相排斥,異極互相吸引”的性質(zhì),實踐證明:“指導學生自行探究”是個性發(fā)揮、思維發(fā)散、創(chuàng)新表現(xià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開放教學、讓學生大膽探究,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又能使他們主動獲取科學知識、學習科學方法,而且能增強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
科學課培訓心得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闭n堂提問是教學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是師生相互交流、相互撞擊的重要雙邊教學形式。一個好的課堂提問,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想象與思維、點燃學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缎W科學課程標準》指出“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提問題是科學探究的起點。在實施素質(zhì)教育,注重學生能力的今天,教師應投入更大精力精心設疑,努力優(yōu)化課堂提問,有效地發(fā)揮課堂提問所特有的路標作用。筆者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工作實踐中總結(jié)了提問的七個技巧。
一、問得有理
設計問題時,我們不僅要做到與教學進程同步,而且要做到比進程超前。必須“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認真挖掘教材特點,研究潛在的知識及知識點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二、問得有味(科學味、生活味)
雖然問題設計和教學過程實施都講究遵循規(guī)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但教師提問掌握的分寸十分重要。既不能始終圍著學生已經(jīng)了解或者基本了解的幾個問題“炒冷飯”,時間一長學生就會感到乏味;但也不能刻意上難度,問題過于深奧使學生不知所云,不能引發(fā)積極地思考,挫傷積極性甚至產(chǎn)生消極畏難情緒。
三、問得有底
特別是單元的起始課,要求教師課前要有充足的準備,把要講的知識點到與之關聯(lián)的知識點,把對理論的理解到實踐的支撐都準備全面、準備清楚。
比如備課《磁鐵》這一單元時,不僅要準備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還要準備磁鐵是怎么來的,為什么能吸鐵;不僅要準備到能被磁鐵吸引和不能夠被吸引的代表性物體,還要準備到自然的.磁鐵是怎么樣的,可以產(chǎn)生什么樣的磁鐵;磁鐵隔著水能不能吸鐵;磁鐵的磁力大小會改變嗎?如何改變等等。因為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特別在第一節(jié)《我們知道的磁鐵》,讓學生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關磁鐵的知識時,學生往往有十個、二十個問題像炮彈一樣“打過來”。
筆者在教育實踐中通常把握以下原則:凡是自己提出的問題都要準備好充足的理論和實踐依據(jù);凡是自己把握不準的或者容易造成學生理解錯誤的盡量不問;凡是學生提出的問題必須歸納整理,能夠當場作答的當場作答,由于時間關系或是自身準備不充分或是超出本堂課的范疇,必須在下課前給學生一個明確的時間交待,或是下一堂課、或是幾天后專門講解該知識點時。千萬不能回避或搪塞!既然學生提了問題,就是想知道答案,這是求知欲的表現(xiàn),如果常常忽視這些沒有解決的問題,就會形成不求甚解的習慣,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就會降低。但也不能完全由著孩子興趣走,甲生要向東、乙生要向西,使課堂教學脫節(jié)教學計劃,既定教學任務難以完成。
四、問得有心(有價值)
主要指教師對問題的反映要有耐心,即要保證充足的候答時間。候答時間大致分為兩種,即教師提問后讓學生考慮回答的時間和學生回答后,教師或其他學生肯定或否定其答案,然后再繼續(xù)授課的時間間隔,F(xiàn)實過程中我們經(jīng)?吹,不少教師提問后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表現(xiàn)在要么一看幾秒鐘過后大家都沒有反應,時間來不及就再“拋磚引玉”或干脆自己解答;要么一個學生答不出來換一個成績更好的學生。同時在學生回答后,更不注重其他學生對其答案的肯定或否定過程,自己匆忙下“對或錯”的結(jié)論后即進入下一授課環(huán)節(jié)。實際上,候答對學生與教師都相當重要。心理學家們經(jīng)過對比試驗,給提問過程增加3秒以上等待時間,將對學生的語言行為產(chǎn)生很大的效果,如學生會對問題給出更長、更多的回答。
五、問得有愛
“問得有愛”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讓學生時刻感到教師在傾聽自己的發(fā)言。教師的反饋行為會在很大程度上鼓勵或者妨礙學生的參與,全程顯示出對學生的關注、欣賞,能夠極大地激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教師提問學生的過程應該成為學生相信自己、展現(xiàn)自己、欣賞自己的過程,通過提問使學生體會到成就感是一種巨大的學習動力。二是不能進行懲罰式提問。在課堂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學生“走神”、“睡覺”、“眼望窗外”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這時若老師帶著懲罰的意圖突然把這個學生叫起來提問,學生顯然是回答不出來的。不僅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而且還會破壞師生之間的感情,在教學中應盡量避免。三是盡可能讓更多學生參與回答。刻意制造課堂效果而只提問少數(shù)學生、先點名后提問,以及按學生座位或?qū)W生名冊順序輪流提問等,均不能體現(xiàn)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不利于調(diào)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久而久之,要么使課堂變成幾個學生的舞臺和多數(shù)學生的看臺,要么使學生心里成了機械地等待,多數(shù)學生將對所謂的“發(fā)言”感到乏味。
科學課培訓心得8
XX年9月至XX年7月我利用這一年來禮拜天休息時間參加了市教研室組織的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培訓,聆聽了專家講座、優(yōu)秀教師說課和專題報告,獲益匪淺:教育觀念取得了洗禮,教育科學理論學習取得了升華,課堂教學藝術研究取得了新感悟,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許多教學中的困惑、迷茫取得了啟發(fā)解決
通過這次科學教材培訓,使我對如何進行科學教學有了較深刻的熟悉。科學和其他學科不同,更注重于動手實驗。為此,培訓方更是貼心的給咱們安排了常見的實驗展示,然后讓咱們自己動手做演示實驗,彼此交流,使咱們加倍明確了實驗的重要性,明確實驗中容易發(fā)生的一些誤區(qū),如何預防,如何做好這些常規(guī)實驗?茖W實驗是研究自然現(xiàn)象的重要手腕,也是培育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科學課的這些探索性實驗,指導學生操作觀察,分析實驗結(jié)果,不僅有利于拓寬學生視野,更有利于學生深切領會講義的理論知識。這樣不僅使學生學的興趣盎然,學的主動,而且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豐碩了學生的課余生活。
回顧培訓的日子,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淀,也有教學技藝的增加。其次,科學課是一門超級重要的自然學科,上好科學課不是件容易之事兒,教師應有理論教學與實際應用相結(jié)合的教學理念,真正做到“學科學,用科學”. 每一名科學教師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緣和有效的指導。在課程、教材、教學、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靈活性,使兒童在自然生活中有所進取,感到成功。學生面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踴躍的探討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進程。科學課程必需成立在知足學生發(fā)展需要和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類科學探討活動。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單純的教學訓練更有效。此刻的孩子見得多,聽得多,接觸的也多。思維活躍,知識面廣,提的問題也是愈來愈尖銳。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親密的伙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xiàn)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chǎn)生踴躍的影響。教師也是凡人,但礙于情面卻不肯承認自己的不懂不會。其實這是一種對學生極為的不尊重,也是對自身的不信賴。因此,在教學中要盡可能知足兒童的要求,并真誠坦白平等地與孩子們形成一路窗習的氣氛。
通過培訓我感覺實施科學的教學策略有以下幾點:一、要培育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求職有望,教育學生“從科學的角度提出問題”.二、按照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進行猜想,在猜想進程中注意學生的思維訓練。3、探討學習應重視教師的指導,把握好探討的時間和材料。4、培育學生斗膽發(fā)言和擅長>傾聽的良好習慣。五、多媒體的運用要恰如其分、雪中送炭、畫龍點睛。
總之,只有作好科學教學的充分準備,進行精心的預設,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才會使他們感到無窮快樂,才會使學生的能力與個性取得充分的發(fā)展,使我
們的科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科學課培訓心得9
9月12號有幸參加了市教研室在實驗高中學術報告廳組織的青島版版小學科學教材培訓,聆聽了專家講座、編者教材分析和一二年級上冊各課教學建議,獲益匪淺:教育觀念得到了洗禮,教育科學理論學習得到了升華,課堂教學藝術研究獲得了新感悟,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許多教學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啟發(fā)解決……
通過此次科學教材培訓,使我對如何進行科學教學有了較深刻的認識。特別是省教研員盧巍主任的專題報告《小學科學核心素養(yǎng)框架探微》,新的科學課程改革使課堂充滿了活力,充分調(diào)動了各個層面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教師層面上看,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更具有開放性和生成性,這就對任課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科學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科學知識,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特別是科學教師,更應當掌握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如多元智能理論、網(wǎng)絡互動學習方式等),掌握現(xiàn)代教育教學技術。
從學生層面看,小學生對科學充滿好奇,是學生喜歡的學科之一。因為各種各樣的活動材料,都深深地吸引著學生,他們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必然要開口說,動手做,產(chǎn)生參與活動的沖動,在缺乏自制力的前提下,使課堂出現(xiàn)難控制的局面。但仔細分析這很正常,那怎樣把握好課堂的調(diào)空藝術,讓學生既動起來,又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就顯的很重要。
怎樣在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呢?首先是想方法,做計劃,即通過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的計劃,包括制定的步驟,選擇方法和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并提出應付的措施,然后開展探究活動。大致的思路是這樣的: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制定方案——實施探究——展開交流——拓展創(chuàng)新。其次要著眼“三探”——探究活動的引入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探究活動的過程要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探究的結(jié)論要能促進兒童原有認知向科學方向發(fā)展。
隨著小學科學課堂改革的推進,科學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但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xiàn),諸如:問題的提出牽強附會、科學猜想太過隨意、科學探究過度自主、匯報交流雜亂無章、多媒體運用越俎代庖等等。通過培訓我感覺實施科學的教學策略有以下幾點:
1.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求職有望,教育學生“從科學的角度提出問題”。
2.根據(jù)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進行猜想,在猜想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思維訓練。
3.探究學習應重視教師的指導,把握好探究的時間和材料。
4.培養(yǎng)學生大膽發(fā)言和善于傾聽的良好習慣。
5.多媒體的運用要恰到好處、雪中送炭、畫龍點睛。
理想的科學課堂教學應達到以下境界:
1.從教學層來看,體現(xiàn)“四個超越”:超越模式,擺脫束縛;超越教材,整合資源;超越課堂,關注生成;超越教師,尊重主體。
2.從課堂形態(tài)看,體現(xiàn)“三氣”:大氣,立體鮮活;人氣,情感共鳴;靈氣,放飛想象。
3.從教學特點看,體現(xiàn)“四有”:問題有懸念,思維有碰撞,感悟有挑戰(zhàn),探究有喜悅。
4.從教學風格看,體現(xiàn)“四味”:充滿趣味,飽含情味,具有韻味,令人回味。
科學課堂神秘重重,困難也重重?傊,只有作好科學教學的充分準備,進行精心的預設,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才會使他們感到無限快樂,才會使學生的能力與個性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使我們的科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科學課培訓心得】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課培訓心得體會04-29
科學課09-28
有趣的科學課10-02
科學課作文10-05
科學課作文11-03
科學課教案06-19
科學課上作文12-01
上科學課日記10-07
科學課堂活動總結(jié)02-14
科學課題研究總結(jié)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