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家訪心得體會13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訪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訪心得體會 篇1
假期家訪從初三開始到初六結束歷時4天,家訪了14個家庭,總體感覺很累,但挺充實,收獲也很大,今天簡單總結一下。
本學期家訪目的是幫助學生和家長搞好初中學習生活的適應,選擇了部分我感覺適應不太好,成績波動大的學生進行了家訪,效果不錯(自我感覺,還沒得到學生和家長的有效反饋,要通過下學期孩子的情況來看了),我感覺最成功的是與家長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取得的共識,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家長的認可,同時和學生進行了一次心與心的交流,我感覺取得了孩子的信任,這點我認為很重要,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還有就是通過家訪了解了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愛好特點等第一手材料,這對以后和孩子的有效溝通很有幫助。
這次家訪前我確定四個關鍵話題,分別是目標,方法,行動,溝通。針對不同的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家訪過程中,通過和家長交流,我又加入了習慣這個話題,尤其是針對孩子假期生活學習規(guī)律完全打亂了,每天睡得很晚,起的也很晚這個情況和孩子進行了溝通,挺有效果。
這次家訪遺憾的就是開始沒有提前和家長預約,導致到了發(fā)現家里沒人,打亂了我的家訪路線,初三一天只訪問了2家,否則還能多去幾家,看來下次家訪要提前預約,提高家訪效率。
家訪心得體會 篇2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從教五年,我越來越明白,教師這一份職業(yè),蘊藏著家長對教師的厚望,人民對教師的重托。于是,每一天的工作,我都滿懷信心而又嚴謹細致,扎根邊遠,要盡己所能,讓每一個孩子享受優(yōu)質均衡的教育。教師的工作千頭萬緒,就拿家訪來說,有效的家訪可以密切學校與家庭的聯系,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全面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相互溝通、獲得信息。老師上門家訪,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個激勵,對家長也是個觸動。通過與家長談話,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從而窺探學生的內心世界。家訪所帶來的收獲是其他通訊設備不能代替的,更加感到家訪在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的重要性,通過家訪建立了新型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和家長的關系。通過與家長交流,切身感受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家庭的教育情況,為老師在校對孩子的教育獲得信息。
多角度地認識學生。在家訪中認識了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有很多孩子在學校和在家里的表現是不一樣的。在學校,老師能發(fā)現學生是否愛學習,是否守紀律,但還有很多方面老師是看不見的。我在這次家訪中就發(fā)現我們班的孩子有著不同的一面。許多孩子一見我們到他家里,很有禮貌的喊老師好,請老師坐,熱情又大方;有的孩子靜靜地坐在一旁聽老師和家長交談。通過家訪,我更加深入了解了每位同學,在教學工作中更有針對性的教育、輔導學生。
增強了家庭與學校的相互了解。我們在家訪中和學生家長交流了學生在校的表現和學習成績,幫助家長樹立正確對待孩子的.觀念,增強了家長的責任意識和對學校老師的信任度,更有信心地和學校攜手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深切感到家長對學生所寄于的厚望。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是每位家長的共同心愿,他們一致認同:家長寧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讓孩子接受更優(yōu)質、更全面的教育,真正讓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同時希望老師今后要嚴格管教學生,也非常歡迎我們隨時進行家訪,切實做好家校聯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fā)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yǎng),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圍繞孩子的學習輔導、思想教育、勞動教育提出相應的建議。例如,協(xié)調好家庭成員內部的教育力量;要多與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聯系,及時了解子女的學習和思想動向,并對癥下藥;及時加強對孩子的心理開導,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注重孩子的養(yǎng)成教育,注重發(fā)展長遠利益,為自己孩子的將來著想。
一個孩子寄托了家長的無限期望。在家訪交談中,家長們都很熱情,并且一再要求老師嚴格管教孩子。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后的工作不能有絲毫的懈怠之心。
總之,通過家訪,使老師更加貼近了學生。為了孩子,教師要與家長相互溝通,共同尋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擔教育孩子的重任。
家訪心得體會 篇3
這是一個特殊的寒假,為了戰(zhàn)“疫情”,假期延長了。而為了更全面的了解孩子們,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的學習、生活習慣,我們班主任也選擇了一個特別的家訪方式——線上家訪。我在這段時間里通過微信聊天、語音、視頻連線了我們班的家長們,了解孩子在家的學習生活狀況。雖然每年都有家訪活動,但是今年的感覺似乎更不一樣。這不僅是因為線上家訪的家訪方式,更多的是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在家訪活動中有了一種對建設和諧家校關系的領悟。
家訪的目的在于與家長交流情況,交換意見,共同研究教育學生的內容和方法。孩子從呱呱墜地,就降臨到了家庭這一特定的成長環(huán)境中。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fā)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yǎng),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教育引導學生一定要與家長聯系,雙方只有同心協(xié)力,才能事半功倍,達到教育目的。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不僅如此近距離的接觸了每一位學生,而且也深深地體會到作為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關心和重視,當然也了解到我們現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這些都為我思考如何建設一一個和諧良好的班級集體,乃至于促成一種家校通力合作,共同營造有利于孩子成長的氛圍提供了原始積累。通過這次家訪我體會到了老師和家長的坦誠溝通,互相信任和協(xié)作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關鍵。
平時我與學生的交談中,知道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天忙于工作,極少照看、督促孩子的學習,關心孩子的生活。而且做起教育工作來也相當的簡單、隨便甚至粗暴。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當然在與家長聊的過程中,也了解到孩子在家的一些異常表現,(與學校表現截然相反的)得到了這些信息,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更能對癥下藥。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說的,孩子會聽進去的。我們應當更加全面地認識這個問題,好好地與家長溝通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更要取得家長的支持,因為僅僅依靠學校的教育是不完整也是不可以的。
良好的家校關系是教育很重要的一環(huán),而家庭和學校的這種聯系主要的就是通過家訪、家長會這樣的形式來實現。我們要重視家訪工作,通過這個平臺著力去構建真正“和諧”的教育藍圖。
家訪心得體會 篇4
為了積極響應省組織的“課外訪萬家”活動和為了傾聽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交流學生在校、在家的學習及生活狀況,探討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育措施,宣傳學校取得的成績,促進家校攜手共建和諧家園。我?guī)е环蓐P愛,一份問候,一份深情進行了三次家訪。第一次是在九月份開學的時候,學校積極響應號召在學校開展第一次全覆蓋家訪,開學時學生家長帶著學生來學校寶到,我們抓住機會就地以座談的方式對班上的每一個學生進行家訪,對各種情況進行初步的了解填寫了家訪手記,并相互留了聯系方式以便交流。第二次為十月份,我們學校教師分組對全校的學生到學生家里進行全覆蓋的回訪,在回訪過程中進行了拍照、攝像和填寫家訪手記。第三次是在十一月份,本次對重點學生進行第二次回訪,解決了不少問題,通過三次家訪使很多學生有了很大的改變,達到了家訪的目的。
通過家訪我受益匪淺,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家庭教育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一極其細致、復雜的任務。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礎上,而家庭教育是一門培養(yǎng)人的'科學!苯處熗议L交流情況和意見,統(tǒng)一認識,既幫助我們教師改進教學工作,又幫助家長改進家庭教育,從而形成教育合力,使孩子得到長足發(fā)展。在家訪中獲得了很多第一手育人資料,與學生、學生家長交流,了解了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習環(huán)境,學生的個性,在家的表現,了解到家長會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了解了很多檔案上看不出來的東西,認識了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多棱角的認識學生,為以后的教學工作奠定了基礎,同時,向學生家長講述了學校的基本情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疑惑,促進了家長與老師的相互信任。家訪也給我上了很好的一課,與學生家長交流使我學到了關于做人及人與人的交流等方面的東西,家訪是步行去的磨練了我的意志。
在家訪中發(fā)現了很多問題,我所在的學校屬于山區(qū)經濟比較困難,百分之九十多的學生的家長外出打工,消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并且大多數學生是由爺爺奶奶管教,他們非常寵愛孩子也管不了孩子,使得學生的心理放縱,讓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正因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于溺愛和放縱,養(yǎng)成了嬌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tài)度、行為等方面表現出挑三揀四,愛耍脾氣等不良行為,這也給學校教育帶來了諸多的難處。
家長誤認為孩子很聰明,回家不學習也能取得好成績,如果不能取得好成績,就會以為是老師的教學存在問題或者不夠關心孩子。實際上家長最大的失誤就是忽視了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針對在家訪中發(fā)現的這些問題,我個人覺得可以用這些方法解決。
一、家訪要及時進行,在學生的問題剛露出頭的時候,抓住時機及時展開調查,以利于將問題解決于萌芽狀態(tài),學生取得進步、情緒反常、生病都要及時進行家訪,這樣取得的效果往往比滯后解決要有效益的多。
二、家訪應該有準備的進行,教師應該估計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意想不到的情況,要做好克服困難的思想準備。在家訪前,應該針對學生的情況具體分析,想好說什么,為什么要這樣說,最好在心底打個腹稿,到時可以侃侃而談,既體現教師對工作的負責,也體現教師的品味和檔次,讀家長是有很大影響的,家長的聆聽也會很認真的。
三、要注意反饋和總結,家訪后要注意到學生的思想的變動,了解信息,檢驗家訪的效果,同時對家訪及時記錄,有利于總結經驗和教訓,成為以后工作的借鑒。四、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加強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樹立良好的師德和事業(yè)心,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五、我們教師應該呼吁全社會都來支持、關心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讓教育深入人心,教育不是學校的“孤軍奮戰(zhàn)”,而是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共同出謀劃策?傊,家訪是教學工作不可或缺的方式,家訪是一門學問,一門永無止盡的藝術,我們要用心做好每一次家訪,不要對不起“教師”這個稱謂。
家訪心得體會 篇5
“千名教師訪萬戶,師生情誼傳萬家”活動的開展如一縷春風吹進千家萬戶。家訪,對我們每個教師來說,一點兒都不陌生。它是聯系家庭與學校的一條紐帶,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橋梁。家訪可以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和生活的情況,還可以及時的傾聽到家長對教師及學校的建議。而作為家長,也可以真實的了解到孩子在校的情況。這樣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的支持與理解,同時也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梢哉f是一舉數得。
在這次家訪活動中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如:有的家中父母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孩子交由爺爺奶奶管教,長輩的寵愛使得學生心理放縱,有的孩子來自單親家庭,特殊的家庭環(huán)境讓學生的心理有陰影,這些都對教育工作增添了難度。再如,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于溺愛和放縱,養(yǎng)成了驕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tài)度、行為等方面表現出挑三揀四,愛耍脾氣等不良行為。
通過家訪,我陷入深思,如何能使學生愛上學習,愛上學校這個大家庭,從而實現我們既定的'教學目標?
一、要具備愛心和童心
教師的個性特征和教學表現對課堂教學秩序有很大影響。專家認為要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首要因素是學生必須喜歡老師,愿意接受老師的教育!坝H其師,信其道”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要有愛心和童心。我們對學生像父母一樣的愛,對學生的每一個關愛和激勵的眼神,學生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并且會用加倍的熱情來回報我們。我們具有一顆童心,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能真正和學生成為朋友,從而使學生喜歡我們。
二、用放大鏡尋找問題學生的優(yōu)點
人人都有想獲得贊賞的需求,年紀越小,獲得贊賞的需求越強烈。一個班級往往只有十多個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因為學業(yè)上和課堂習慣上有良好的表現而時常獲得老師的稱贊,其他多數學生獲得老師贊賞的機會很少,更有不少學生不但根本沒有得到贊賞的機會,反而時常受到斥責和處罰。這些學生的特征不是學習習慣差,就是成績不太理想。由于他(她)們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老師的歡心和贊賞,最后他們往往自暴自棄,出現各種不良行為,成為破壞課堂秩序的主導因素。我們對那些缺點多的學生,不能“在雞蛋里挑骨頭”,而是要“骨頭里挑雞蛋”。我們必須想盡辦法尋找其閃光點,并把這些閃光點予以擴大,樹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以平等之心關注學困生
學困生多是我們教育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我們老師要以平等的心態(tài),朋友的身份來關心這些學困生,加強跟學生及其家長的交流和溝通,全面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學習安排,生活情況,細心聽取家長的傾訴,了解家長教育的方法和遇到的主要問題。通過平等溝通達到全面了解,進而實行因人施教。
作為科任老師的我,通過此次家訪,更加深刻地感悟到:無論怎樣的一個孩子,他的成長都離不開“愛”,這種愛既要來自家庭,也要來自于教師。只有播進學生心靈深處真摯的無私的綿延無盡的愛,才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系,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家訪心得體會 篇6
本次家訪,我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天忙于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職責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一樣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說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為老師也特感動于這句話,老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余,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關愛和耐心對待這些汲取陽光,健康成長的.孩子們。此次家訪讓我們更深地認識到優(yōu)秀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成長具有的深厚影響。注重家庭教育,有一定文化知識儲備的家庭在孩子學習、生活、習慣等方面上的指導尤為重視,這些家庭出來的孩子多數會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品行端正,自身素養(yǎng)較高。而一些家庭對子女教育過于溺愛,教育方式單一,或者父母長期在外,對孩子只有物質上的關愛,缺乏精神的呵護,這些孩子隨著年齡增長,漸漸產生逆反心理,行為準則與常人不同,叛逆、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等父母發(fā)現這些問題后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針對這些狀況,我和家長促膝談心,共同商討,給予一定的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導,用成功的教育案例,優(yōu)秀的教育理論,給家長作分析,委婉地指出其教育存在的問題,探討教育措施,提出方法意見,家長欣然接受,愿意配合,共同進步。
在這次的家訪活動中,我深刻體會到,家訪工作的重要性,教師能夠切身了解和體會學生生活和成長的環(huán)境,體會到父母對家庭教育的無奈和無助,同時也對自己以后的教育教學方式指明了改進的方向,對老師和學生家長來說是雙贏。我們只有透過家訪,走進學生的生活才能了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為構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才能從根源著手,對癥下藥,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達到家校結合,共同教育學生的目的。
家訪心得體會 篇7
家訪,說到底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梁。通過家訪能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tài),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xù)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的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們的教育會取得更大的成功。下面就談談本人的幾點心得體會。
通過家訪我體會到了電訪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面對面促膝交談與電話里的聽聲不見面,那感覺和效果就是不一樣。所以這登門家訪的傳統(tǒng)不能去。俗話說“情感是教育的橋梁”。老寫的“親”字,也說明一個道理:人要常見面才會親。所以家訪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么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到心應手。
對于家訪的對象是后進生,我覺得“后進生”因為一些不突出的優(yōu)點而受到老師的稱贊時會很高興,老師可以和家長一起從點滴的進步談起,一分為二地分析學生,用優(yōu)點去克服缺點。所以在家訪時我把握實際,靈活調節(jié),在輕松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老師上門家訪,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家長也是一個觸動。
教師、家長、學生三者共處一室,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離。
每次家訪都會讓我受益匪淺,和學生家長相互了解情況,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溝通感情,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并且同學生家長共同研究,在教育學生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達成一致意見。
這次家訪使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的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們的`教育會獲得更大的成功,這對我今后的幼兒園教學工作來說是一個寶貴的經驗,家訪中,孩子們更能感受到老師的關注與重視,這是對孩子的鼓勵,;家長更能理解我們的工作,這是對家長的觸動。家訪,容易形成教育合力,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匪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只有通過家訪才能了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為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可以從根源著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系,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家訪心得體會 篇8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當中兩個重要方面,而家訪則是連接這兩方面的重要橋梁。
通過這次家訪,我們了解了家長對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進一步把握了學生的個性特點、行為習慣、內心情感等等,增強了教育的針對性和感染力。家長也通過家訪了解了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了解了班級的整體情況,更清楚自己孩子的上風和劣勢,使家庭教育更具針對性,并通過與老師的交換,更好地和老師配合,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
說真的,這次“家訪“很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有的家長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教師對學生是如此牽掛和關心,而且還寄與這么高的厚看,不管怎樣樣總有一種欣慰的感覺。特別是平時我們關注不夠的學生,更是讓他們覺得暖和,倍感興奮:原來自己也其實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己在教師的心中也盡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還是注視和關心著自己。一名學生的婆婆說:“現在的老師都不進行家訪,固然可以通過電話聯系,但和家長的.聯系還是不夠。只有看到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才能對他們有更深的了解,才能針對每一個人不同的個性特點進行教育!八龑ξ覀兊牡絹肀硎緲O大的肯定和贊美,并由此談到學校的管理非常正規(guī),讓他們非常放心孩子在校的教育。
這次家訪,使家長和學生感到十分親切,從內心深處非常感激教師。一名學生見到我們的到來,開始非常緊張,站在門口手足無措,畏懼我們是來向家長“告狀“的,沒想到我們只字不提他表現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勵他在取長補短,爭取更大的進步。在輕松和諧的閑談中,孩子越說越興奮,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統(tǒng)統(tǒng)都講給老師聽,家長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內心更深入的東西,對孩子的表現愈來愈滿意。最后,他們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們送出大門口,并?次覀兂35郊襾碜蛔,聊一聊。
家訪心得體會 篇9
現代通訊工具發(fā)達了,再加上家長平時工作都比較忙,所以很多溝通都被電話或者微信所取代。這次,我們的家訪采用了面對面的交流方式,我感覺這樣的方式回歸更拉近了老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效果甚好。
這次家訪,作為班主任,我對班里的孩子進行了百分百的走訪。班級家長對這次家訪活動,也給予了大力的支持。通過家訪,我們相互交流當前教育的理念與發(fā)展,討論我們班級如何開展教育、教學工作,針對孩子的'個性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通過家訪,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我們老師和家長之間一定要多溝通,多交流,只有我們用心溝通,攜手共筑,孩子才能有所進步。
我們班有個男孩。先前很多次的家校溝通,因為不是電話,就是微信,或者就是校門口的幾分鐘交流。每次都是好一陣陣,就又出現問題。這次家訪,我和他的父親,還有他,一起坐下來,面對面進行了交流。怕孩子有抵觸心理,我和他父親提前說好,這次我們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鼓勵他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果不其然,一開始他扭扭捏捏,還是擔心我們會批評他。后來發(fā)現,我們是真的想聽他說了,他便滔滔不絕的講起來。聽著他的心里話,我和他父親頻頻交換眼神,我們突然發(fā)現,原來孩子心中有這么多的話沒有說出來。聽他講完,我們一起分析原因,講對策,給予他更多的鼓勵。并且,當孩子講述完后,我和他的父親就孩子出現的問題,開誠布公的交談。這次的家訪之所以讓我覺得成功,還有一點就是,作為老師,我沒有一味的去抱怨孩子的種種不好,而是每說到一個問題,就提出自己的一個解決辦法。比如,孩子缺乏自信,我就和爸爸商量,如果哪篇課文準備得好,就提前給我發(fā)信息,我就會讓他在班里展示。如果哪篇背的不好,也告訴我,我就先不提問他,給他在同學之中建立威信。家長對我這種做法很認可,現在我們默契的配合,孩子各個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這次家訪讓我明白,只有與家長進行近距離交流,才能了解一些隱性的問題,從而對癥下藥,這樣我們可以從根源著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高效的提高學生的成績。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系,在對班級所有同學統(tǒng)籌管理的基礎上,因材施教,落實到對個別學生的有針對性的引導,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家訪心得體會 篇10
家訪,對我們教師來說,并不是一個陌生的詞。作為聯系家庭與學校的一條紐帶,它發(fā)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家訪,說到底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梁。透過家訪能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狀況以及思想動態(tài),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xù)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此項工作的'反饋和推薦,不僅僅獲致了家實際,靈活調節(jié),在簡單親近中曾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老師上門家訪,會讓學生感受到學生老師的關注和關注。這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家長也是一個警醒。教師、家長、學生三者共處一室,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相距。每次有次家訪都會讓我受益匪淺,和學生家長相互了解經濟狀況,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溝通感情,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其要求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狀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并且同師生共同研究,在教育學生的資料和學生方法等方面已達成一致意見。
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所,我深刻體會到,學員作為教師我們要用心的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小學生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結盟。那么我們的教育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家訪心得體會 篇11
20xx年4月29日,班主任甘教師和英語田教師專程到我家進展了家訪,我們談了很久,我收獲許多,甘教師一方面介紹了孩子在學校里的學習狀況,另一方面詢問了孩子在家里的學習和生活狀況。作為家長,我對學校的活動表示熱鬧的歡送,對教師們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謝!那天差不多到了晚上七點鐘,甘教師和田教師才來到我們家,邊進門邊解釋:“由于我們班是一個大額班級,有五十多個人,學生的的居住地也不集中,家訪起來難度還是有點大。時間也比擬緊,這不下課后就抓緊先訪了一個家庭,所以來遲了,對不起喲!”看到都這么晚,教師還在外奔波,家也顧不上管,飯也沒有吃,我們全家都從心里覺得特別感動,進門后,教師水也顧不得喝上一口,就開頭了家訪工作,教師隨和的笑容,拉家常式的交談,使屋內的氣氛一下輕松了很多,張教師一邊傾聽、溝通、一邊仔細地做著家訪手記,我們從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況始終談到孩子在課外及家庭的表現,共同分析了她的優(yōu)缺點,從和教師的溝通中,我們家長也學到了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學問,特殊是如何培育孩子獨立、自信方面。
始終以來,學校教師給了張安平親切的關心和諄諄的教導。這次甘教師贊揚了她的一些優(yōu)點,讓我為孩子的優(yōu)秀表現而倍感欣慰。固然,甘教師也說了她的一些缺乏:比方上課發(fā)言不積極,考試時簡單犯錯誤,等等。這些讓我意識到平常疏忽了對孩子的教育,放松了要求。今后要協(xié)作教師,發(fā)揮家長應有的作用。
甘教師還具體地詢問了在家的作息時間,看她是否在家準時做家庭作業(yè)、自學、閱讀課外有益書籍,是否幫忙做家務等等,我都照實相告。我肯定協(xié)作教師,做好家長應當做的'催促和教育工作,保證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保持家校聯系,全面提高她的成績和力量。
經過這次面對面的溝通與溝通,我更全面地了解了孩子的學習和思想狀況。劉教師、張教師關懷學生不辭辛苦、樂于奉獻不受回報的精神令我非常感動。孩子就像一棵棵稚嫩的小苗,教師們每一次愛的付出,都象春雨一樣滋養(yǎng)著他們的心田。通過這次家訪活動,我們家長深深感受到了,家長能與教師放開心扉溝通,共商育人規(guī)劃,就會與學校、教師連成一條心,到達家校共同創(chuàng)立一個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的目的。
家訪不僅是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也是教師關愛學生的一種表現,也是教師與家長交換意見的途徑,到達共同對學生進展教育的一種方式。它作為維系教師、父母、學生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梁,通過家訪,家長可以通過教師的家訪熟悉教師、了解孩子,同時獲得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作為家長,真心盼望教師能多到學生家里坐一坐、談談心,通過家長與教師的積極協(xié)作,全方位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共同找到解決的方法和措施,確保學生穩(wěn)定、安康、全面的進展。
家訪心得體會 篇12
在這一年的家工作中,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這項工作是老師和家長全面了解學生的重要途徑。一是獲得許多第一手育人資料。通過與學生、與家長交流,了解每一個學生地家庭狀況,學習環(huán)境,學生的個性,在家的表現,了解到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詳細的記載,為今后的教學工作奠定了基礎。二是家長老師互相信任。通過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這就增強了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使家長也主動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來,更有信心地和學校攜手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三是多棱角認識學生。了解了很多表面上看不出來的東西,認識了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比如我班的鄧某、董某等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里卻很活潑;而有些正好相。
發(fā)現存在的問題是第一,現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數,從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爺爺奶奶管教,他們卻更加寵愛,使得學生的`心理放縱,讓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第二,正因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于溺愛和放縱,養(yǎng)成了驕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tài)度、行為等方面表現出挑三揀四,愛耍脾氣等不良行為,這給學校教育帶來諸多的難處。第三,家長誤認為孩子很聰明,忽視了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當我們在家中交談起這個問題時,家長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下子又進入另一個誤區(qū):希望一下子能解決問題,企圖一勞永逸。第四,家庭成員內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難于與學校教育配合。
父母雙方教育觀念和方法不一致,導致孩子有空子可鉆,言行不一。沉思之后,我感覺家訪給我們每人上了一課。因為一個學生在班上不過是幾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時的交談中,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對今后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總之,家工作是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我深知:家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
家訪心得體會 篇13
在還沒正式上課之前,我就從以前老師那里了解到了他的一些情況,得知,他沒有媽媽了,此她就成了單親孩子。還了解到他的父親根本就不是怎么地在意他的學習,還經常的不在家,容易惹火,還經常跟同學鬧別扭、打架;蛟S就是這樣,他本來就缺乏母愛,父親又不怎么的關愛他,使他覺得自己與其他同學的差距太大,他沒有得到別的同學得到的關愛就覺得心理很不舒服。然后就尋找其他的一些途徑來引起同學、老師的關愛,有句話說:“人之初,性本善”,所以,很可能他之前可能不是這樣,選擇的引起注意的方式不對而導致的吧。
而且手還有點不老實,俗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一旦養(yǎng)成習慣就很難改掉,看著一件小東西挺不顯眼的,但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不知是家長不知道還是家長以為沒受過教育他自己根本也就不懂得這些道理。但可以明確的是,家長的疏忽會給孩子的一生都會帶來及其不好的影響。
不知道為啥這個學校有很多有病的學生,特別是智障的,基本上每個年級又會有學生是腦子不怎么好使的,單親的也不少,我們班也有,記得有個特別特別突出的學生—費英明:他也是單親,很多年前,由于他爸爸跟他們同莊的打架(不知啥原因),他爸被人給砍了一刀,可能這是導火線吧,他媽就跟他爸離婚啦,剛開始我也不是怎么的清楚就是剛來到跟原學校教師交流時通過他們了解到:他爸爸也并不怎么在意他當然也不是怎么的關注他的學習,他還愛跟人打架經常惹火,而且他的手不老實,常動別人東西。
正是由于老師們給我提供的信息,我對他的印象也挺深刻的,但他剛開始并沒有像其他學生那樣按時到校,后來他去時我才發(fā)現其實他比老師說的更離譜,上學不帶紙和筆反而常帶那些不知啥名的臟蟲子,上課不但不聽課還讓別人聽不成,經常搗亂課堂紀律。
后來去家訪時,發(fā)現他的家庭也不怎么好,家里還有個姐姐,上初中,家里是平房,很簡陋,沒有圍墻,家里除了有臺電視機和一些做飯的出具還有一張床之外我就沒看到什么值得一提的東西了。家具啥的根本提也不用提,跟其他家一樣最后同樣是以合影而告終。
家訪心得體會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大學,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應該注重自己實踐能力的提升進步。為此,我積極申請、并最終幸運地成為廈門大學學生資助宣傳大使。
欣喜之余,自己心里也多了一些任務帶來的壓力。一個看似簡單的家訪任務,其實是分為較多步驟的。首先,我們需要充分學習資助政策,方便在之后選擇出適合于同學的相關資助政策。其次,本次家訪活動還考查了我們與不同角色的交流能力,我們需要在出發(fā)前與同學家長進行溝通,與同學進行溝通,還要與同學的輔導員溝通,了解同學的一些基本情況,以及確定家訪的具體時間。在溝通之中,我發(fā)現自己有時溝通不夠全面,在認識到不足之處后,我便在家訪之前大致列出需要得知的關鍵信息以免出現遺漏。之后便需要準備家訪見面時的一些小禮品。在與指導老師討論后,我精心挑選了一些水果作為家訪時的.伴手禮。
在做完家訪之前的準備工作后,接下來就是等待家訪時間的到來了。對家訪進行了一些準備之后,我的心里還是有一些底的,但不免還是有一些緊張。懷著這樣的心情,我乘上前往家訪同學家的班車,沿著蜿蜒的公路,如期到達同學的家。
下車之后,同學熱情地接待了我。由于村里的自然災害,同學家是最近遷入工業(yè)園區(qū)套房之中的,周圍是一些工廠的廠房和菜地。同學帶領我到了自己的家中,在與同學以及叔叔阿姨的輕松愉快的交流之中,我緊張的心情逐漸變得輕松。房屋面積不大,家具簡單,但是打掃的一塵不染。在與阿姨的交流之中,我也了解到前一段時間自然災害導致村里的房子已不能安全居住,所以他們才搬到了村口的工業(yè)園區(qū)的這個面積較小的小套房中。由于某些原因,家庭也欠下了少許債務,此時同學也安慰叔叔阿姨說:“我將來一定可以找到好工作,不要擔心。”簡單的一句話卻暖人心窩。積極溫馨的家庭氛圍一定會為這個小家?guī)砻篮玫拿魈臁?/p>
通過本次活動,我有幸得到一次難得的到同學家進行家訪的機會,在活動之中,我能夠真實地感受到同學的家庭情況和生活條件,在鍛煉了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的同時,也引發(fā)了自己的一些思考,讓我更加懂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并抱有感恩之心。同時自己的溝通能力也有了不小的進步。最后,十分榮幸在寒假期間能夠成為廈門大學學生資助宣傳大使,也感謝學校能給我這次寶貴的實踐機會。
【家訪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家訪的心得體會12-21
家訪心得體會06-12
家訪心得體會05-20
家訪個人的心得體會03-02
家長家訪心得體會11-29
【熱門】家訪心得體會11-18
【熱】家訪心得體會11-25
高中家訪心得體會11-28
學生的家訪心得體會05-12
家訪效果及心得體會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