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微型課聽課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么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微型課聽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微型課聽課心得體會1
xx年6月11日至6月21日,我特別榮幸地參加了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承擔的廣東省xx年中小學骨干教師省級培訓,培訓共進行了十天,這十天的緊張學習,使自己在教育教學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禮,教學知識上得到一次強勁的“充電”。十天的學習主要有理論學習、理念更新和專業(yè)技能訓練等培訓。在這十天的學習中,有許多的專家與教授對我們進行精彩的講座,如廣州大學的朱華偉教授的《初中幾何開放題賞析》講座既充滿趣味又富有挑戰(zhàn),讓我們了解了競賽輔導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極大地鼓舞了我們;李樣明教授《高觀點下的中學代數(shù)》站在一個較高的高度上對我們進行指導,讓我們居高臨下地分析函數(shù)概念的實質,從而達到對函數(shù)概念的準確理解。這十天來感覺收獲良多現(xiàn)將十天的學習總結如下:
1、教育教學理念得到了的更新。目前,隨著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這對于我們教師是一次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也是新的壓力,我們教師要如何適應新形勢變化的要求,這次培訓能從思想觀念上得到更新,通過聆聽廣東教育研究院吳惟粵教授講授的《新課程的理論反思與實踐深化》,認識到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放權給學生,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教師要尊重相信學生,相信每位學生都有發(fā)展?jié)摿,都有進步的希望,都有獲得成功的可能。
2、學習如何真正成為一名骨干教師。
3、真正建立了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平臺
4、對課題的開發(fā)和研究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當然,培訓只是一個開始,關鍵是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應該如何運用這些理念與理論,使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更上一個新臺階。
微型課聽課心得體會2
受學校的委派,本人與曾彥君老師有幸參加了在井岡山舉辦的全省中小學安全教育骨干教師培訓。此次培訓時間緊,任務重,整個培訓安排緊湊,首先教育廳專家組織全體學員學習了《江西省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然后,安全課專家組成員和江西師范大學羅亦奇教深度講述了安全教育說課相關理論與經典課例分析;最后,開展了安全教育說課比賽。經過這幾天的培訓,我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一、樹立安全教育意識,牢記“安全”責任觀。
學生安全始終是擺在學校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學校安全教育工作,安全穩(wěn)定工作,是學校順利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安全穩(wěn)定的校園環(huán)境,學校的各項工作都無法進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將是一句空話,所以必須將安全意識牢記心頭。
二、加強理論學習,做好法規(guī)的宣傳,依法治教。
新時代背景下,新頒布的《江西省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為學校預防與處理學生人身傷害事故提供了法律依據和保障,我們要充分運用《條例》,明確責任,將安全教育落到實,切實做到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
三、落實安全常規(guī),狠抓安全細節(jié)。
安全教育落實到學校中的每件小事、每件實事上,學校安全教育工作絕不是單純枯燥的說教,而應該融入各種各樣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活動來開展,課堂內外相互結合,這樣學生們才能真正從內心認同安全的重要性,進而在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踐行安全行為。只有讓每個師生參與進來,安全教育才能取得真正的實效,才能夠建設真正的平安校園。
通過培訓,我將所學的理論結合到學校實踐工作來,為學校安全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為學校安全工作保駕護航,創(chuàng)設和諧平安校園。
微型課聽課心得體會3
沒有教師的成長,就沒有高品質的教育。教師本身是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自身的成長是教育力量的源泉,而不斷學習是教師素質提升的重要渠道。我有幸參加了這次骨干教師的培訓學習,聆聽了領導老師的講座,觀摩了名師課堂,使我受益匪淺。
冉冉夏日,多數(shù)老師享受著假日,悠然自得的玩樂?蛇@四位領導教師卻在為我們而準備著,為教師隊伍業(yè)務素質的提高而努力著。他們對待學習的“韌勁”、敢于實踐的“闖勁”、積累時的“恒勁”,都給了我心靈上的震撼;厥讓W習內容,作為一名科學教師對科學課程標準的解讀有以下幾點領悟:
一、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是這場課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關鍵。我首先認識到自身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作用。明確新課程的內容和基本框架,了解教材的編寫思路,對新課標有更深的理解。我在這種方式的指導下,也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在深入把握科學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對照自身的實際情況,提高教學水平。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要努力做到靈活的、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積極探索、刻苦鉆研、開拓科學課程改革的新局面。
二、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茖W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的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了解科學發(fā)展的歷史。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探究的空間,并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將探究活動落在實處。因此在活動內容選擇上,我會精心選擇適合學生探究的具有典型性的活動,由于在《科學》教材中,并非所有的內容,或所有可探究的內容都具有“親歷活動”的典型性,也并非所有由學生參加的內容都具有“親歷活動”的典型性,它需要教師靈活使用科學教材,精心選擇、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親歷活動中獲得科學教育。比如學生通過養(yǎng)蠶這一親歷活動,學生了解了蠶的生命周期,從中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能,也體會到養(yǎng)蠶的艱辛,生命的寶貴。課標中提倡小學生科學學習“以探究為主”,不僅因為探究式學習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識,還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所以,在以后的科學教學中,我要盡量為學生提供一些器材,或者發(fā)動學生自己準備一些器材,利用這些器材讓學生自己去猜測―討論—操作—驗證,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真理。
三、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整合是科學教學的關鍵。
要想達到課標提出的教學目標,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必須整合,沒有其他學科整合、其他學科的教學沒有做到有機滲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只有與其他學科整合,特別是與青少年科技活動整合使學生積極參與青少年科技各類活動才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總之,科學教育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必須解放孩子的眼睛、雙手、頭腦、嘴巴、空間和時間,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親身探索,親近科學,發(fā)現(xiàn)科學,才能真正發(fā)揮科學的啟蒙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微型課聽課心得體會4
微課——這個校本教研新形式的產物時,我覺得挺困惑的。我有空就進入教師網學習,看看里面的微課,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拔⒄n”其實就是無生上課,就是教師根據事先設計的教案,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面對聽課者上課。它在傳統(tǒng)的聽課、評課活動的基礎上增添了“說課”和“答辯”等環(huán)節(jié)。它具有以下特點:
1、“微課”不同于常態(tài)教學研究活動。
“微課”可以在辦公室或其他場所進行,它觀察、研究對象主要是教師的教,對學生的狀態(tài)只能作出猜測;顒拥哪繕酥饕谟趲椭處煾倪M教學方案,培訓教學技能等。
2、“微課”的規(guī)模小、時間短、參與性強。
教師在學科組內參加活動。每人上“課”、被評的'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聽“課”者由其他參加者(同組教師和專業(yè)人員)組成。在活動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不僅登臺上“課”,展示自己對某堂課的準備情況,同時又可作為學生向同事、向專業(yè)人員學習,并參與對教學效果的自評與他評,不斷反思、修改自己的課前備課,總結經驗,提升能力。
3、“微課”的反饋及時、客觀、針對性強。
由于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開展“無生上課”活動,參加者能及時聽到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評價,獲得反饋信息。較之常態(tài)的聽課、評課活動,“現(xiàn)炒現(xiàn)賣”,具有即時性。由于是課前的組內“預演”,人人參與,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不會擔心教學的“失敗”,不會顧慮評價的“得罪人”,較之常態(tài)的評課就會更加客觀。
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微課雖然是無生上課,但上課的老師心中必須有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師的教學技巧和老師的教學素養(yǎng)。微課其實是老師與學生在心靈上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從而達到提高自身教學技能的目的。
微型課聽課心得體會5
今天兩位年輕老師為我們展示了一節(jié)微型課,她們的教學思路不同,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機會。從這節(jié)課可以看出兩位老師都有著扎實的教學功底,教態(tài)自然親切,語言規(guī)范流暢。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計算公式、會用面積公式進行計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經歷探究長方形面積公式的過程,從剛剛的教學活動看,兩位老師都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A老師的這節(jié)課重視知識的探索和方法的指導。 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中,教師精心設計每個環(huán)節(jié),采用小步子前進的方法,一步一步引領著學生,指導得非常細致。先是有格子的不規(guī)則圖形,面積只要數(shù)一數(shù)就可以了,然后出示的幾個長方形沒有格子,于是學生去估一估,動手量一量,再觀察發(fā)現(xiàn),最后得出結論。整個過程中老師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和思維動向,盡可能地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去探索問題,老師呢不斷地給與啟示、引導,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交流等活動,幫助學生完善了結論,學生也在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富有層次感的教學實踐,實際上是吳老師教學目標非常明確地引領學生進行數(shù)學的'規(guī)律的探索?墒钦(jié)課給我的感覺是老師的引導有點過于強勢,提問太碎。有些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知道了計算公式,因而在探究的過程中,有牽著學生走的嫌疑,忽略了學生的學情,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難以發(fā)揮。
而B老師從學生發(fā)展的大局入手,營造了大氣的課堂。她的整個教學活動包括兩大板塊,如第一板塊:猜一猜哪個長方形的面積大?這樣老師創(chuàng)設了民主和諧的氛圍,通過猜一猜把學生與前面所學知識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第二大板塊老師運用多媒體出示了一條12厘米的線段,要求圍不同的長方形。這兒我覺得只有一部分優(yōu)秀的學生能把這三個長方形說全面,滿足了那些學有余力學生的需求,實現(xiàn)了“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的基本理念。當然還通過這個活動,順利地引出了可供學生研究的三個長方形,學習材料能整體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不需要我們老師一步一步引著走,而是帶著解決問題的目標去探索,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得到了發(fā)揮。不過弊端就是有一些中差生不知從何入手,因為第二板塊的活動對學生的思維要求太高了。學生對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的由來反而沒有第一節(jié)課掌握得好。當然整個學習過程肯定要比吳老師的生動、有趣些,學生的積極性更高。
【微型課聽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田忌賽馬微型課教學設計01-08
聽課評課的心得體會04-08
聽課評課心得體會02-26
開放課聽課心得體會08-10
實踐課聽課心得體會11-08
聽課議課心得體會03-18
聽課評課心得體會06-12
示范課聽課心得體會03-09
班會課聽課心得體會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