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割草那些事兒散文

時間:2022-10-06 08:35:42 短篇散文 投訴 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割草那些事兒散文

  上世紀(jì)六十年代出生的孩子,童年時光基本上是在草背筐里度過的,至于讀書學(xué)習(xí),那只不過是生活旋律中一個小小的音符而已。而割草的日子,雖說辛苦,但令人回味的東西確實(shí)太多,清苦中的快樂與情致,足以讓人相伴一生。

割草那些事兒散文

  那時,讀書只有上午三節(jié)課,下午便是我們“自由”的日子。說“自由”,那只是說不被老師管著而已,其實(shí)任務(wù)還重呢!記得當(dāng)時好多孩子家里都喂著耕牛,割草的“大任”基本都是由孩子們完成的。于是,三三兩兩約好,吃罷午飯就背著背筐出門。村子?xùn)|山下的那一大片有青石黑石有野草野花有灌木喬木有野雞山羊,還有蟬哥蟬妹猴子猴孫鳥姐鳥弟的充滿童趣與神奇的地方,便成了我們童年的“根據(jù)地”。在這片土地上,我們以“割草”為主題,演繹了太多的大大小小的故事。

  這里的石頭們,或斜或正,或擱或疊,或高或低,或大或小,真是奇形怪狀,布局神奇。特別是那些斜擱的石頭下,往往有屋子般大小的空隙,相當(dāng)于巖洞,里面可以乘涼,可以避雨,更可以辦“鍋鍋宴”(過家家的俗稱)。那時是不敢從家里帶米帶油帶菜去辦“鍋鍋宴”的,因?yàn)榧依餂]有這些可帶之物。不過,我們小孩子們自有妙招,每天“安排”一個人從家里偷偷帶一個盅子或小盆,還拿一點(diǎn)鹽巴,一盒火柴就可以了。

  在這些天然的“洞府”里,我們找來干柴、野菜,支起“鍋灶”,就開始煮菜。開火了,從“石洞”中冒出縷縷“炊煙”,如果同時有“幾家”開火,那整個地盤就煙霧繚繞,比現(xiàn)在用電腦特技制作的“神仙境界”要現(xiàn)實(shí)得多,逼真得多,F(xiàn)在想起來,蒲松齡筆下的神仙洞府恐怕也不過如此,或者遠(yuǎn)遠(yuǎn)不及呢!雖說家里沒有可拿之物,但山下林中野菜不少,什么苦齋菜、柴胡葉、酸姜桿、野蕨菜、糯米菜、紫蘇麻等等,都是我們的美味。煮出的野菜雖說“有鹽無醋”,但我們還是吃得有滋有味,有時連湯也喝完。

  這樣的“調(diào)皮事兒”,大人們也不是不知道,但只要我們把“割草”的基本任務(wù)完成了,由于生活緊張,他們也就睜只眼閉只眼。有時偷偷刨幾個集體的紅苕煮來吃了,他們也就吵上幾句,不去深究的。

  這樣的“巖洞”,名副其實(shí)的冬暖夏涼。我們最喜歡夏天。夏日里,哪怕烈日炎炎,但“洞”中涼風(fēng)習(xí)習(xí),空氣清新,很是叫人愜意。在這樣的“仙府”中,除了辦“鍋鍋宴”,我們還“走六子”、“打仗”、“唱山歌”、“擺龍門陣”(講故事),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莫過于這“擺龍門陣”了,因?yàn)槲沂恰肮?jié)目”的“主角”。

  最初,我擺的“龍門陣”都是從只上過半年私塾的爺爺那里聽來的,什么盤古王、比干丞相、孫猴子爬馬桑樹等等,故事雖然亂七八糟,但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最有趣的,莫過于我十四歲高中畢業(yè)(那時我六歲上學(xué),一共讀九年書)輟學(xué)在家的那段日子。由于有了點(diǎn)文化,便不再只滿足于爺爺那些零碎的故事。我一遠(yuǎn)房外祖也是有點(diǎn)文化的人,他買了一套《西游記》,分上、中、下三集,看在我是外孫中較有文化的人,便答應(yīng)借給我看,先拿上集,看完后再調(diào)換中集……那時的興奮勁呀,真的是無法形容,一個晚上要看好多回呢!

  那段時光,我最為難忘。晚上看書,白天一定要把故事講給同伴們聽,也不知是“鞏固”,還是“顯擺”,但他們都非常樂意聽,有時甚至還送我的牛草。我們完成割草任務(wù)后,或選擇寬闊一些的地方,中間或一側(cè)有較高的石頭的;或選擇寬敞一些的“巖洞”,也布置好場地。講故事時,我或站在中間,或立于高高的石頭上,他們則圍坐四周或下方。我的講解十分投入,可謂口、腦、手、足、身并用,講到激動處手舞足蹈,講到傷心處流淚嗚咽,“聽眾們”往往也隨著我的舉動而呼,而跳,而舞……那情那景,現(xiàn)在回想起來,簡直就是天然的評書。

  除此之外,大伙兒覺得同樣有趣的游戲恐怕算是“打碼兒”了——

  開始割草前,大家選定一處較為平坦的地方,在地上豎一根小木棍,這就算“碼兒”。然后在一定距離外劃出一條線(相當(dāng)于跑步時的起跑線)。準(zhǔn)備停當(dāng)以后,便四散開來,每人割一把草放在一起,而后依次站在“起跑線”外向“碼兒”扔自己的鐮刀。扔完后,大家去量誰的鐮刀離“碼兒”最近,每人的一把草就全歸他了。這樣,大家一陣嘻嘻哈哈,半天時間一轉(zhuǎn)眼就過去了,結(jié)果是有的人滿滿一大筐,而有的只有少許的一點(diǎn),每當(dāng)這時,贏得多的都要分一點(diǎn)給別人,以示大家的“精誠團(tuán)結(jié)”。由于這項(xiàng)“活動”帶有的性質(zhì),大人一般都是不允許的,所以我們常選那種偏僻的地方玩,然后大家都約定緘口不語。當(dāng)然,有時也不免出一兩個“叛徒”,被“告密”后,輕則一頓批評,重則屁股挨上一頓棍子。盡管如此,“打碼兒”的游戲仍在割草的孩子們中間繼續(xù)著……

  童年已經(jīng)遠(yuǎn)去,家鄉(xiāng)村東山下的那些“神仙洞府”早就荊棘密布了,因?yàn)楹枚嗄瓴辉形覀兡菢拥暮⒆舆M(jìn)出。然而,童年割草的那些事兒,仿佛就在昨天一樣,不管是歡笑與爭執(zhí),追逐與嬉戲,都時時縈于耳畔,浮于眼前,憶于心中,永久永久都揮之不去……

【割草那些事兒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校慶那些事兒散文10-06

不能說的那些事兒散文10-06

______的那些事兒作文10-13

那些事兒作文03-18

動物那些事兒作文08-01

開學(xué)那些事兒作文02-11

重要的事兒散文10-06

那點(diǎn)舊事兒散文10-05

那些年散文10-08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03-03